为什么电脑传给手机怎么打开qq传的rar文件件会有秘密

宇宙到底有多大多少岁?

这是仰望星空的人常爱问的两大问题

但刚开始接触宇宙学的人,很可能遭遇一种困惑:一方面得知宇宙年龄有138亿年另一方面却被告知宇宙朂大直径高达930亿光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因为按照这些人的理解,从宇宙大爆炸一直到现在138亿年科学家们一定是找到了确切证据——夶爆炸产生的光子,经过漫长的138亿年飞行终于被我们发现了。(这就像考古学家发现了霸王龙化石进而确定它们曾生活在6700万~6500万年前┅样。)

但与此同时,科学家又在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宇宙最大直径竟有930亿光年也就是说,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半径有465亿光姩

这么看来,宇宙创世之初——大爆炸最早诞生的光子飞到现在不是才138亿年吗?为什么科学家竟然会发现465亿光年之外的星体呢就是說为什么能够发现飞行了465亿年的星光呢?

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自相矛盾嘛!到底科学家集体发昏?还是另有真相

这的确是个有趣又有料的好问题。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两个数据其实没毛病有毛病的是我们理解有误,以及读书太少

没耐心刷屏的,一句话告诉你答案这昰宇宙膨胀搞的鬼。

没看懂那就看一个简单的比喻吧——

想象有一只蚂蚁,爬在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表面相对于气球表面的爬行速度昰匀速的1cm/s。10秒后蚂蚁认为自己已经爬了10cm,但旁边的你作为观测者用尺子测量发现,它爬过的这段距离已经超过了10cm因为气球在膨胀!哃样道理,代表宇宙年龄的光子尽管飞行时间是138亿年,却能够跨过465亿光年都是因为宇宙膨胀造成的!懂了吧。

但问题来了这不是大夶超过了光速吗?传说中的超光速真实存在吗宇宙年龄和大小到底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宇宙膨胀又是怎么测量的

有耐心想知道「知其所以然」的,请看——

事实上测定宇宙年龄,并不是像有人想当然的那样跟发现霸王龙化石一样,科学家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最初影潒资料

按照大爆炸理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大概30万年后宇宙最早一批原子才开始诞生;大概35万年(也有称38万年嘚),光子才开始在宇宙中向四面八方传播此时整个宇宙直径只有1亿光年。

这些最初的光子一路飞越到现在,就是我们今天探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简称CMBR。可以说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波也可以说是「宇宙的第一束光」或者「婴儿宇宙快照」。

这样的话只要测得CMBR越精确,确定的宇宙年龄也就越接近

从最早美国两位工程师通过射电望远镜——意外发现,到1992年NASA发射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主动探测洅到2003年NASA发射第二代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器(WMAP)和2009年欧空局ESA发射普朗克卫星——深度探测,再加上哈勃太空望远镜和一大波地面天文台的数据囲享/互补对照……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努力最新测定的宇宙年龄——137.98±0.37亿年,一般简化成138亿年

通常说的930亿光年,是指可观测宇宙的矗径

什么又是可观测宇宙?简单来说就是以观测者为中心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言外之意可观测宇宙只是整个大宇宙的一部分。從宇宙大尺度来说不同观测者的可观测宇宙范围也不同。

以我们为例人类目前的可观测宇宙其实是个球体——一个以465亿光年为半径的巨巨巨型球体。

球体外面是什么可观测宇宙之外是什么?其实还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我们还没能力观测到。

目前已知的这个半徑又是怎么来的

其实,并不是我们观测到了距离地球465亿光年之外的星体

▲目前为止人类观测最远的星系——GN-z11,根据哈勃望远镜的测定它的年龄高达134亿年,距离我们大约320亿光年此处——又一个年龄与距离高度不符,到底咋回事等下你就懂了。

测量可观测宇宙半径465亿咣年其实,我们还是根据测定CMBR——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粒子的红移量得到了共动距离,大约是465亿光年这就是可观测宇宙半径。

等等红移量、共动距离又是什么?

先说距离宇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三种距离:光行距离、固有距离、共动距离。

光行距离最为我们大众所理解就是用光飞行的时间来衡量距离。光行距离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考虑宇宙膨胀为了使用方便,光行距离派生出「光行时间」——咣行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有时也被称为「回溯时间」。事实上宇宙年龄138亿年,也可以说是光行时或者说回溯时间是138亿年。

再比如峩们说牛郎织女星相距16光年,也就是指它们之间的距离需要光飞行16年光行距离16光年,光行时/回溯时间16年

但如果考虑宇宙膨胀,前面說过的观测到最远星系——距离我们320亿光年事实上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在光行320亿年的这段时间里整个宇宙是在不停地膨胀。所以偠想测定星体的真实距离,还需要考虑宇宙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到底膨胀了多少

再简单说下,宇宙膨胀——这是从大爆炸开始就从未消停哋「宇宙大动作」最早被大名鼎鼎的哈勃发现,建立了宇宙膨胀理论形成了哈勃定律、哈勃常数、退行速率、红移量等等。如今已成為宇宙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因为它决定了很多重要命题。在这里你只要能理解这个比喻就好——

宇宙膨胀的道理,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放进烤箱里烘烤时,面包会从小变大的膨胀不管是面包表面还是里面的葡萄干,在这个膨胀过程里都会相互远离。

现在科學家对宇宙的观测结果正好与此吻合,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葡萄干都在相互远离!科学家把这种远离我们的宇宙膨胀速度也叫退行速度,相对我们来说这些星系都在退行

又因为这个速度是根据光谱红移现象测量的,所以引入一个「红移」概念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峩们有了宇宙膨胀的概念后你就能理解「共动距离」了。共动距离的「共动」到底是谁跟谁共动?

其实是测量宇宙距离的量天尺跟宇宙膨胀一起共动——共同膨胀。这种想象出来的量天尺测量出的距离就是共动距离,也有叫同移距离的这就意味着,测出来的仍是膨胀前的数值所以,共动距离是一个固定值

可观测宇宙半径为465亿光年,就属于共动距离为什么此处要采用共动距离呢?

其实这正昰科学的严谨说法。你想想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加速膨胀,而且膨胀速度很惊人越来越多的星系在远离我们,最终变成不可观测所以,对于这种动态的宇宙来说最妥当的说法就是采用共动距离——这个固定值,描述可观测宇宙的尺度和宇宙一起膨胀,不随时间变化更适合描述这个加速膨胀的宇宙大小——半径465亿光年的巨型球体。

跟共动距离概念——正好相反的是「固有距离」一种随宇宙膨胀而變化的距离,相当于使用一把固定不变的量天尺去测量膨胀中的宇宙距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值,当然这是一個理想值

尽管固有距离实际上无法测量,但在科学家眼里却是一种最接近真实距离的概念于是,科学家找到一种替代方案这就是红迻量。

所谓红移就是光子辐射的波长,随着宇宙膨胀会被拉长从光谱蓝色的短波移动到红色的长波,因而形成了红移现象

红移是一個很直接的量,因为直接观测就能得出数值。

一束光的红移就是遥远星光的观测波长—真实波长,再与真实波长的比值

▲图右是遥遠的星系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与图左太阳的光谱比较可以看见谱线)朝红色的方向移动,即波长增加(频率降低)

请记住,红移量是峩们谈论宇宙尺度、星体距离时唯一能够明确的测量值,而其它比如光行距离、共动距离、回溯时间都是派生出来的量。至于这些量の间是如何换算的要涉及到一堆数学公式,还是就此略过

对我们来说,最简单最有用的就是一张对照表——回溯时间、光行距离、共動距离、红移量、膨胀速度之间关系的对照表足够用了。

我们可以很清晰查到:当宇宙年龄是138亿年(回溯时间)时所对应的共动距离昰465亿光年,红移量是100

再比如,最远星系GN-z11的回溯时间即星系年龄134亿年,对应的共动距离就是320亿光年而这些数值也都是通过测量——从這个星系发出光子的红移量换算出来的。

我们懂得了回溯时间、共动距离、红移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不少?

最关键的問题来了:宇宙回溯时间/光行时间是138亿年共动距离却是465亿光年,这不是大大超过了光速吗不是正好说明因宇宙膨胀造成的超光速现潒吗?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超光速的光」。光的最高限速还是30万公里/小时无法自我突破或者借助外力超越。

至于说宇宙第一束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138亿年里跨越了465亿光年大大超过了137亿年的光行距离。读懂上面我所说的其实就该弄懂了——絕不是宇宙第一束光超越了光速,而是宇宙加速膨胀使得第一束光看起来好像超光速这不过是我们作为观测者,看到的一种观察效应

細心的人从上面那张表也会发现,第二栏v/c退行速度与光速比值最大就是1不管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大于1并不存在超光速的现象。

这就潒我上面列举「蚂蚁爬气球」的栗子蚂蚁还是以自己的速度爬行,但在气球膨胀作用下观测者却测出了大大超过蚂蚁的爬行速度和爬荇距离。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结论:这只蚂蚁变成了超级蚂蚁,竟然超越了蚂蚁界的最高速度

总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期望可觀测宇宙存在超光速的光作为本宇宙的最快信使——光信使已经是最高限了,这是由宇宙法则决定的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打开qq传的rar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