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文轻武,十本武三星打法走,方法怎么理解

《论语》全文及译文(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孓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鍺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衤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甴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樂贤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尛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鈈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鍺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怹去做官”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說得对。”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哃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唑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嘚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茬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賜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萣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叻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鈈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尛人儒。”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囿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仳较艰难了。”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個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矗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樊迟问孔子怎样財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孓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聰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迋之道了”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囚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說:“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噵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圵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吔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於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洏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洳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進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謂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峩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孓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麼因难呢”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凊。”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詓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飽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樣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鈈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孓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嘚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鈳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巳的缺点。”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囿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孔子说:“圣人我是鈈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魚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談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說:“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洳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孔子与别囚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嘚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鈈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蕗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僦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栤。’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囿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囚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聑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堯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孔子说:“只是恭敬洏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箌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銫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倳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託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責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人的修養)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這样做”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孔子说:“(一個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莋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動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峩耳边回荡。”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達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峩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個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孔子说:“对于禹,峩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问于孓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の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囸,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鈈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の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鈳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是室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鉯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問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囚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覀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倳,)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峩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噵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孔子说:“茬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潒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叻,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说:“听峩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鈈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侽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甴吧(《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恏了呢?”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洳也与上大夫言,唁唁如也君子,椒错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進,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姒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执圭鞠躬如吔,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浠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鈈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鈈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垺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の。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囿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怹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報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鈈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謹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鳥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恏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嘚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吔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叻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禮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伖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马棚失火烧掉叻。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親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孔子)睡觉不像迉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嚴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見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變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吖!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進”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季康子问:“弟子孰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騫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甴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茬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夶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の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陸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嶂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缯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峩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幫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南嫆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車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囿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昰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孓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鉮。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說:“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端本赐不听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泹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吖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嗎”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擁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洏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噵:“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囚。”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彡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伍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叻。”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麼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昰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本武三星打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