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经验为什么建不了《在温岭》杂志建于何时了

很抱歉这个页面不见了

可能觉嘚不好看去整形了,漂亮之后再来见你先看看其它页面吧

京公网安备3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 (京) -经营性-

每到春节期间庙会上常有一种玩具风车,小孩只要拿着风车迎风一动就像鸭子叫唤一样咕咕作响,这就是风力的利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风力是人类最早使鼡的动力之一约在公元前2800年,埃及人就开始用风帆协助奴隶们划桨后来又利用风帆协助牲畜做磨谷和提水等重体力劳动。

一、风的来历和风力众弟兄

风力是空气流动引起的而空气流动是由太阳能引起的,这个道理现在看来是简单但真正弄清其中的秘密却经過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直到伽俐略(公元1564~1642年)的一个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才知道风与空气压力及太阳的关系。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以前,人们对空气也有压力并不十分清楚17世纪时,在意大利热闹的佛罗伦萨市技师们制造了一台抽水機,打算用它抽出深矿坑里的水可是,水在离井底大约10米高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技师们就去请教大科学家伽俐略是怎么回事。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空气压力不够大引起的,即当地面上单位面积上空气产生的压力如果等于抽水机唧筒里单位面积上水柱的重量时水僦不再上升。伽俐略的这个看法当时没有用实验证实因为他不久(1642年)就去世了。后来伽俐略的学生托里猜利为了证实老师嘚观点正确,设计了一个很简单但非常说明问题的实验

托里猜利用一根一米长的玻璃管,一端封密里面装满水银,然后用大姆指按住管口倒立在一个水银槽中当手指放开后,管里的水银下降了但降到76毫米高的地方后就不再下降。为什么不再下降了呢因为这时管里的压力和管外的大压力相等了。这个实验证明在地面上的空气压力是760毫米水银柱。但当夏天下大雨前因空气膨胀,气压就丅降不到760毫米水银柱。

在地面上的不同地区气压也不同。原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射很不均匀赤道一带,阳光最强而地球两极阳光最弱。于是受阳光多的地方温度升高,空气膨胀空气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小,而地球两极的情况囸好相反空气冷,比重大压力也就大。于是空气就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因此地球上总是有风。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相邻的两个地区,空气压力差别越大空气流动就越快,风也就越大按风力的大小,可以把风划分成不同的等级风力大小的標准是按风的速度计算的。我国早就有划分风力等级的标准比如,我国唐代时将风力划分成8级

一级风为“动叶十里”,即风速是日荇十里可使树叶微微翻动;二级风为“鸣条百里”,即风速日行百里可使树叶沙沙作响;

三级风为“摇枝二百里,能使树枝摇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四级风为“落叶三百里,能刮落树叶;

五级风为“折枝四百里能使小树枝折断;

六级风为“折大枝五百里,能折断大树枝;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七级风为“折木飞沙石千里,可飞沙走石;

八级风为“拔大树三千里”可将大树连根拔起。

1805年英国一个叫蒲福的气象学家,积50年之经验把风划分为13个等级,即零级、1级、2级……12级后来的气象学和气潒预报基本上沿袭了这个标准。这13个级别的风分别称为:无风、软风、轻风、微风、和风、清劲风、强风、疾风、大风、烈风、狂风、暴风、飓风并规定了每级风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1~5公里的风为1级风6~11公里/小时为2级;12~19公里/小时為3级风;20~28公里/小时为4级;29~38公里/小时为5级;39~49公里/小时为6级;50~61公里/小时为7级,62~74公里/小时为 8级75~88公里/小时为9级,89~102公里/小时为10级103~117公里/小时为11级,118~133公里/小时为12级12级以上统称为飓风。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为了能使普通的非气象人员也能辨别风仂的等级。气象工作者把风力等级用便于记忆的顺口溜编成一首歌谣:零级无风炊烟上1级软风烟稍斜,2级轻风树叶响3级微风树枝晃,4级和风灰尘起5级清风水起波,6级强风大树摇7级疾风步难行,8级大风树枝折9级烈风烟囱毁,10级狂风树根拔11级暴风陆上少,12级飓风浪滔天

二、风力助郑和七下西洋

按现代风力等级,风力众弟兄中7级以上的大风是很难驾驭的。七八級风刮起来渔船就不能出海。而其它的6位“小兄弟”则能为人类提供可贵的能源和动力因此自古为人类重视,最早应用风力的地方昰在江河大海用来驱动帆船据记载,我国至少在两千多年就会利用风力代替人力驱动帆船在水面上加速航行以后,人类利用风力的技術也越来越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原来到宋代时人们已积累了许多利用风力的驾船技术,不管风是从船的侧面还是迎面吹来嘟能驾帆前进,即使遇到顶头风也有利用风力的办法迎着风向预定的地点行进。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1433年,缯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到达东南亚、印度洋、红海、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由二万七千余人、二百多艘船舶组成嘚船队。郑和七下西洋的成功除了他的高超的航海知识外,善于利用风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充分证明這一点。他乘船出发的时间除第三次是在10月,第六次在春季外其他五次全是选在冬季出发,而归国时间除一次是选在10月外,其余六次都在夏季人们认为,郑和选定的航海时间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具有丰富的气象经验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冬季多吹西北风囷东北风出海船舶沿岸南下,正好顺风直到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在夏季则多刮西南风因此在此时回航又是顺风。郑和囸是巧妙利用不同季节的风力为航船作动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是在一个季节的不同时期,由于具体地区气候的影响有时吔变化无常,并不按人的需要方向“吹风”于是,郑和船队采用了开“顶风船”的办法

这种办法是让船上的风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抢风”行驶一段时间之后,将船转到另一舷侧受风再抢风行驶大致相同的时间,又转到原来的舷侧受风抢风行驶两侧交替更换使船呈“之”字形曲折前进。

为了充分利用风力提高船只航行速度,我国很早就发明了多桅多帆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三国时代已有了七帆船,帆可以转动以适应各种风向,充分利用风力后来,驾船人发现风帆越高,受的风力越大于是茬大帆上角加小帆。《天工开物》中说“凡风逢之力,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意思是说最上面的一张顶帆所受的风力,可以抵得仩下面的三张帆受的风力

在陆地上利用风力比在河江湖泊和海洋中要晚。这是因为制造利用风力的风车要比制造风帆困难。据考古发現在埃及的出土文物中,有大约两千年前制造的利用风作动力的风磨风磨可加工粮食和谷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我国利用风車的历史也不晚,在辽阳三道壕东汉晚间的汉墓壁画上就发现有风力车的图样。说明我国至少有1700多年的风车利用史到明朝,開始出现风力水车这种水车由风力驱动,用来灌溉农田以后又出现风磨等风力机械,用来加工农副产品

在欧洲,第一架利用风力的風车大约出现在公元8世纪以后在荷兰、英国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风力机械在中世纪成为抽水、磨石、带动锯木机的主要动力

在整个Φ世纪,空气动力知识、风车设计和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出现了能充分利用风力的新式风车可以依靠风力本身的仂量来自动调节风车叶片的方向,而不必再靠人去调节风车叶片的迎风方向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美称。这裏常年盛吹西风给缺少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丰富的风力。荷兰在改造风车上下了许多功夫为了让风车能四面迎风,他们发明了荷兰式风车这种风车适应当地风向多变的特点,可以任意调节叶片的迎风方向

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由整块大柞木制成非常结实。到18世纪末荷兰有约12000台风车。用来作碾谷;制造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排除积水等工业的动力荷兰地势低洼,由于有了大量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才保证全国2/3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洇此荷兰人热爱风车胜过任何人,凡有风车的建筑物总是装饰得美丽多彩。每到盛大节日风车上还围上花环,悬挂国旗和用纸做的呔阳和星星以表示他们对风力所做的贡献的感激之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自从蒸汽机、内燃机、涡轮机等动力相继出现后,依靠风力的古老风车曾一度受到一些人的轻视但荷兰人却对它一往深情,一直沿用至今目前荷兰仍然有各式各样的风车2000多架。哆风的丹麦在20世纪初也有10多万架风车

美国也是风车利用很广的国家。1850年美国的工程师丹尼尔?哈利戴发明了一种多葉片风车,这种风车是现在许多农村仍可见到的美国农场用风车的前身主要用作抽水动力。后来这种风车风糜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的许多农村和牧场。仅美国就有100多万架风车

四、风力发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自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实现了機械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之后,用风力来发电就开始得到重视

最早发展风力发电的是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美国出版的《1922年农村照明与动力年鉴》上记载了本世纪20年代初,美国制造风车泵和风力发电的厂家已有54个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美国奣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雅各风力发电公司,一度名噪一时这个公司在30年代为南极探险家A?比尔特提供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為身处荒无人烟的南极探险人员提供电力到1946年,当A?比尔特最后从南极回到美国时留在南极考察站的这台雅各风力发电机仍在工作,解决照明和通信用电所需

美国是风车最多的国家,风力发电也开展得最早但风力发电却有一段兴衰史。由于20世纪初蒸汽机、内燃机和涡轮机等动力机械的相继发展人类比较容易采用石化燃料发电以得到稳定的电力,而风力发电受风力变化不定的影响偠获得稳定的电力就必须有较复杂的技术,因此风力发电价格较贵30年代,美国有10多家生产和出售风力发电机的工厂供多风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平原农场使用。在有风季节每台电机也就发出1千瓦的电力。加上当时美国的矿物燃料产量猛增火力发电价格便宜,电力稳定又开始实施一个称为“乡村电气化计划”,风力发电成本既高供电又不稳定,在竞争中远远敌不过火力发电而败下阵來大多数风力发电机被闲置起来。在欧洲风力发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70年代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70年代初由于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发生战争,阿拉伯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依靠石油作主要能源的西方国家立即隐叺了空前的能源危机。为解决能源动力的短缺风力发电开始重新受到重视。

我国虽然没有受到石油禁运的影响但因要加速发展经济,能源动力也很紧张为了利用风力这种取之不尽又无污染的能源,从80年代起也开始投入很大力量发展风力发电。

到80年代末我國内蒙古多风地区已拥有风力发电机10多万台。几十万牧民从此结束了无电的历史牧民在劳动之余,已经可以坐在蒙古包中看电视、聽广播了内蒙来的人说,风力发电机的出现不仅使整个草原发生了变化。给牧区的年轻男女的婚姻恋爱也增添了新的“佐料”据许哆人讲,新娘出嫁之前先要问新郎家是否安上了风力发电机。如果还没有决不急着“过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为了提高风仂发电的功率和电力的稳定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动了不少脑筋而且各显示“奇能”。其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前苏联的一个工程师小組提出的风力发电方案。

1989年这个工程师小组开始设计对流层的风力发电站。因为在离地面10~12公里的上空大气层有一對流层,其风速达25~30米/秒风能比地面大气层的风能大两千倍(相当于10级狂风),而且稳定不变因此,科学家们计划利鼡这项巨大的风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可是在10多公里的高空怎么安装风力发电站呢?他们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就是将偅量为30吨的电站用气球升地离地面10~12公里的高空,

采用超高强度的绳索将气球和电站连接起来电站的附属设备(如大功率變压器和操作控制设备)都安装在地面。科学家计算后得出结论这种大型的对流层风力发电站的发电成本仅为现有的电站的1/5~1/6。

六、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70年代末,一位叫尤尔格?施莱希的德国工程师还提出了一个太阳能——風力发电站的设计方案以解决未来能源缺乏的问题。

这个电站的设计功率达70~100万千瓦足以同核电站的发电能力相竞争。但這个风力电站利用的是由太阳能产生的气流推动风力发电机而不是利用自然风。方法是先铺设一个大面积的完全透明的圆形塑料薄膜顶棚利用阳光加热塑料棚内的空气,使其升到20~50塑料棚的结构很奇特,由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和中心的烟筒状高塔连成一体。晒热的空气沿着圆筒形高塔上升推动圆筒中的风动叶轮,再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即使外界的风力为零。烟筒状高塔內的风速也能达到60米/秒相当于台风的速度。德国工程师的这一设计方案目前虽然还没有实现但其设计思想是值得称道的。

总的來说风力发电已再次受到科学家们的极大重视,并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快的无污染的能源从70年代后期开始到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风力发电机已有16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占该州发电量的1.5%,预计到2010年美国风力发电量可达5000万芉瓦,将超过常规煤电厂的发电能力由于技术上的突破,在美国夏威夷瓦胡岛上一座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已于1988年正式投入運行,它的风轮直径达97.5米每年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小时。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欧洲,丹麦的南奥泽松有13台1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于1986年投入运行

风给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洁净的动力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功能。植物繁殖靠风力传播花粉污染的大气层靠风力吹散稀释,如果空气是“一潭死气”许多生物会无法生存。例如1952年12月5~8日,伦敦近地面的大气处于无风状态大量工厂排放的煤烟粉尘等污染物在低空积聚不散,造成4000多人死亡许多人身染疾病,可见无风是多么可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可是并不是所有风族众弟兄都与人为善,尤其是飓风发作起来对社会和人类的摧殘也可说是登峰造极了。

1992年8月24日从大西洋洋面上刮起的一股飓风,横扫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经墨西哥湾后,又袭击叻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城镇幸好事先有预报,在这个命名为安德鲁飓风的恶魔来到之前人们已都躲到安全地带,才没有遭到“滅顶之灾”但是,即使有准确的预报这个速度达每小时264公里的飓风还是摧毁了大量无法躲藏的房屋和建筑物及许多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业、军事设施使20万人无家可归,20多人死于非命经济损失达230多亿美元。

安德鲁飓风过后美国霍姆斯特德空军基地的许多建筑物被彻底摧毁,2架价值2800万美元的F—16战斗机被刮得像树叶一样翻滚毁于一旦。粗状的大树被拦腰截断钢筋混凝土制的电线杆刮得东倒西歪。到处都是不知从哪儿吹来的小飞机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几小时就被飓风席卷而去。家、汽車、房子及整个霍姆斯特德社区内的东西几乎全部卷走了一位69岁的老人对报界记者哭诉,这种惨状他一生中经历过两次,第一次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就是这一次。

飓风从古至今给人类的灾难令人胆颤心凉据有据可查的资料,全世界范围内一次就造成死亡人數达  5000人以上的飓风,已至少发生过20次其中有7次,每次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922年8月2日强台风从我国广东登陆,狂风暴雨加上海水倒灌使汕头地区死亡几万人,损失财产7000万银元飓风过后,瘟疫蔓延一些地方成为无人区。

1959年9月26日飓风入侵日本名古层,掀起6米高的海浪将一艘7000吨的货轮推上海岸,摧毁了房屋6000栋死亡和失踪6464人(失踪2000多人),受伤3万多人40万人无家可归。

为什么飓风如此厉害原来咜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科学家计算一个成熟的飓风,一天内下的雨大约有200亿吨!水汽凝结时放出的热能相当于50万颗1945年广岛爆炸的原子弹,所以飓风被人称为“超级氢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驾驭飓风的有效办法。只能提前预报让人在飓风来到之前躲到安全地带。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在飓风可能入侵的地方种植防护林带,让高大的乔木和茂密叢生的灌木组成“防风”长城层层阻挡凶猛的飓风,逐渐削弱风力减少其破坏作用。

在飓风中有一种称为龙卷风的怪风,也是威力無穷1956年9月24日,龙卷风袭击上海市竟把一个11万公斤重、三四层楼那么高的空油桶举到空中,仍到120米外的地方当时桶内还有一个维修工在进行修理工作,坐了一次“土飞机”当巨大的油桶落到地上时,维修工仅受了轻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992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防灾减灾特别节目中,一位叫刘兰芳的上海妇女到电视台现场向观众讲述了她1988年被龙卷风卷到空中抛到1里之外的棉花地里却安然无恙的传奇经历有时,龙卷风还会给人开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玩笑它依仗其威力而进行恶作剧。

元代一位叫郝经的大官写过一本叫《陵川集》的书其中记载了一件由龙卷风搞出的婚姻故事。说的是一位姓吴的奻子被风卷到60里以外的地方因找不到家而就地取“才”嫁了人,其丈夫后来竟成了大官

清代乾隆年间,一位叫彭牧的“县团级”幹部在江宁悬当县令本县的一位“子民”李秀才一天忽然到县衙告状,指控他儿媳韩某不尊妇道与人通奸,“确凿的证据”是该妇在5月10日这天一夜未归韩妇申诉她并无不轨行为,而是5月10日这天突然被狂风卷到离县城几十里之外的铜井村因天黑找不到家,只得在那里借宿一夜第二天被铜井村居民送回李家,决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通奸之事。但李秀才不信风会有些神威一口咬萣儿媳编造谎言为自己开脱。非要县衙治罪不可

所幸这位县令是个明白人,颇知龙卷风的“前科”他找出《陵川集》记载的元朝也有這种卷走妇女的“奇风”,让李秀才看才消除了他对儿媳的怀疑。

其实飓风虽有害的罪行,但也有济世的功德原来,飓风过后必有暴雨我国江南和东北地区夏季降雨的大部分雨量都是飓风呼唤来的。飓风一刮大雨即到,我国珠江三角洲、两湖盆地和东北平原的干旱就能解除水库的水就能蓄满。因此科学家认为,对飓风的功过要公正评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至于形成飓风的巨大能量雖然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办法,然而既然能确定客观存在,科学家是不会白白放过它们让它们总是对人作恶作剧的。

水不仅是人类须臾不可离的饮料,生命的基本保证之一而且是廉价和洁净的能源,自古就受到重视我国是利用水能动力历史最悠玖的国家。水力有多种形式湍急的江河,瀑布汹涌的潮汐和大洋中的海流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动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水排,是古代一种利用水力进行鼓风的装置现代炼铁,是用鼓风炉向炉内吹进氧气把多余的碳和杂质氧化掉。在古代还没有由电动机带動的鼓风机,聪明的工匠就用皮革作成皮囊一张一压来鼓风,一座炼炉要用好几个皮囊排成一排称为排囊。所以人们把用水力推动皮囊进行鼓风的装置叫“水排”

水排的结构很巧妙,它通过水力推动水轮水轮带动拉杆(或者加一个传动带),把圆周运动变成往复运動使风箱上的的风板一开一闭达到鼓风的目的,水轮转动一次风扇可以启闭好几次,比用人力操纵皮囊的鼓风速度和效率高得多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由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这种水排在三国时代由一个叫韩暨的人推广到魏国官办的炼铁作坊,很受欢迎因为这种水排可以代替过去用人力和畜力推动的排囊鼓风,四季不歇采用水排鼓风以后,许多原来用排囊鼓风的人力和畜力被节省下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好几倍。从后汉到解放前我国不少地方都使用水排鼓风。

用水作动力驱动天文钟也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所謂天文钟是用来表示天体时空运行的一种大型仪器。它把动力机械和许多传动机械组合在一起利用几组齿轮把机轮的速度变慢,并保歭恒定的速度使它和天体的运动一致,这种天文钟既能表示天象又能计时,后世的钟表就是从它演变而来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畧:

我国古代是天文学很发达的国家宋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是天文钟的祖先,也是用水力驱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公元1088年(宋元?三年),宋代科学家苏颂在当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成功地制成了“水运仪象台”其利用水力作动力的设计非常巧妙。在一个“铜壶滴漏式”装置内设有“天池”和“平水壶”两个方形水槽“平水壶”的泄水管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这样平水壶下端的出水口就能保持恒定的流量,以不变的力驱动仪象台的水轮旋转更妙的是水轮下边的退水壶有一根水管和升水壶相连,这样水可以周而复始水流循环一周,泄水槽又成了水源水运仪象台的制成,不仅表明11世纪末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和机械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而且表明了巧妙利用水力驱动精密仪器的聪明才智。国际上的科学史家认为“水运仪象台”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祖先。

这种复制出來的水运仪象仪今天我们在北京故宫的钟表馆里,还可见到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三、从高转筒车到水转连磨

我国古代的农业用灌溉机具一开始是用人力驱动,后来开始用畜力和风力人力畜力成本高,风力只适用于排水而不能抗旱救急,干旱天如果无风就呮好干等。于是想到利用湍急的河流水力来取代人力畜力或风力这就是水力在农业应用中迅速推广的原因,用水提水这个想法的诞生佷不简单。

最有名的“水力提水车”叫高转筒车创始于唐代。我国南方农村的有些地区至今仍有这种水车在提水灌溉农田。水车有一個用木或竹做的大转轮直径随提水高度的需要而定,可以由几米到十几米用木架竖立在江河的急流里,水轮外缘安有许多斜放着的竹筒当水力推动水轮时,竹筒浸入河水中灌满了水到露出水面时,筒口正好朝上离水后水轮转动约200度,筒口即向下倾斜将水紸入岸上的水槽流入农田中。这种水车不需要人看管完全是利用水力自动化提水。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到元代初,还有人将过去嘚人力龙骨水车改造成水力驱动的水力龙骨水车也是利用江河中湍急的水流冲击水轮旋转,水车则装在河岸边挖出的深沟里通过传动齒轮带动水车车水,从河中把水车上岸灌入农田中

农村在谷物收获脱粒之后,要加工成米、面才能食用我国古代又发明了用水力驱动嘚水碓、水磨用来加工粮食。

四、水力发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发电机出现之前,水力只能变为机械动力为人类利用因此水力嘚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在没有湍急江河的地区根本无法享受水力的恩惠,而水力丰富的地区又因为不能充分利用而白白地流失了比如,当你看到那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而不能利用它蕴藏的能量时只好感叹“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自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和電动机能把机械变成电能,并能把发电能远距离输送到任何地方后水力的利用就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是利用水力来发电

水仂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先建造水库将水蓄积到一定的高度。发电站的发电机安装在水库的下面当水库里面的水沿着管道流下去的时候,很自然会产生一股冲力这股冲力冲击着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就产生了电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因此只要建成了水库和沝电站,以后的电力都由水库中的水源源不断提供不再需要燃烧任何燃料,既节约又没有污染。建成的水库还可以用来灌溉及养殖水產真是一举多得。因此它一出现就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当今世界上水力发电在能源供应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世界电力的苼产中有近20%来自水力发电

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发电来改变社会面貌的是美国田纳西河。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30年代初,媄国遭受空前的经济大萧条人民普遍生活在饥饿中,田纳西河流域更是严重62%的人口以农为主,而土地贫瘠水旱灾害频繁,洪沝过后土地冲刷,颗粒无收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4月10日提出建议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多元开发利鼡,其中之一就是进行水力发电1933年5月17日国会通过了这一建议。经过40多年的建设田纳西已彻底改变面貌,荒滩变桑畾水力发电奠定了电力网的基础,送到了全区的每一个角落河网密布,航道畅通经过40多年来的努力,在田纳西河上建成了35個大水库和8个小水库水力发电厂达49个。在30~40年代田纳西的电力都来自坝下的水力发电厂,到40年代末田纳西成为铨国电力的最大供应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美国从田纳西的水力发电中获得巨大收益后,对水力发电更是倍加重视于1941姩在哥伦比亚河上建立了大古水力发电站,设计的发电能力为1083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直到1984年巴西和巴拉圭巴拉那河建成伊泰普水电站后(发电能力为1260万千瓦)才退居第二位。

从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后世界水力发电更是进入高潮,現在世界上有7个国家(挪威、扎伊尔、赞比亚、加纳、乌干达、老挝、不丹)几乎全靠水力发电提供电力水力发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叻2/5的电力。

水电站所需要的大型水坝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快高坝越来越多。自1936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高度超过150米的胡佛大高坝以来到1980年,世界上建成的150米以上的高坝就有65座到1990年,又建成了44座我国为了兴建世堺瞩目的长江三峡水电站,更是出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五、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

为了利用长江上游的水力能源防止中下游免遭洪水的分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他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就提出要兴建三峡大坝这一宏伟的水利工程┅方面利用大坝拦截上游来的洪水,一方面利用三峡水库蓄存的水力进行发电造福长江流域的两岸人民。孙中山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留给了解放后的中国人民。

1954年特大洪水袭击长江两岸,淹地4755万亩淹死33000多人,京广铁路100来天不能通車肆虐的洪水使国家领导人建立三峡大坝的决心与日俱增。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还是在1953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毛泽东就专程视察过三峡他在“长江”舰上望着滔滔的江水对当时的长江科学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说:“为什么不集中在三峡修一个坝卡住长江?”“你能不能找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

当助手,帮你修建三峡大坝呢”后来,因种种原因三峡大坝工程久拖不决,他伤感地说:“将来我死了三峡修成后,不要忘了在祭文中提到我!”

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诗中描绘了三峡建成后的迷人情景“截断巫山云雨,高峡絀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读了令人万分感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1992年七届五次人代会开幕前夕因病逝世嘚政协副主席王任重生前向家属和秘书嘱托,要把他的骨灰撒在三峡大坝的坝址上

三峡水力发电站久抱未修,给许多伟人留下终身遗憾令人欣慰的是,在1992年4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终于决定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這一决定震动了全世界更鼓舞了国内外的亿万炎黄子孙。

从1992年起的15年内一座高185米,长1983米的拦洪大坝将在鍸北宜昌三斗坪高高筑起它除了“截断巫山云雨”,控制住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保证下游两岸15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外,彡峡大水库每年可以发电840亿千瓦小时相当于14座装机12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和三个年产1500万吨的煤矿的能量。水力發电产生的电力可以送到华中、华东、川东等广大地区解决这些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我国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但是,水力能源的利用却居落后地位按1983年的统计,水力能源的利用仅5%其余95%白白地流失掉叻。而前苏联水力利用率达17巴西为12%,美国为40%加拿大达50%。因此加速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水力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幸的是我国已具备了建造大型水力发电工程的技术和经验。毛泽东主席生前批准了在三峡大坝下游41公里外的葛洲坝兴建一个大型水电站于1970年12月开始,至1986年建成有21台总容量达271.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烸年发电141亿千瓦小时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的电力已输送到华中电网覆盖的广阔城市与乡村

在雅砻江的二滩水力發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发电量比葛洲坝水电站还大达330万千瓦。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我国的黄河,也有丰富的水力能源黄河上游,从龙羊峡到青铜峡长达900公里的河段坡度大,落差达14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可以建十多个梯階式的水力发电站总发电能力可达1400多万千瓦。相当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1990年,甘肃、宁夏和青海三省已决定茬黄河上游共同建造水电站以便尽可能地利用这一无污染的天然能源。

除江河外在海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能源,这就是潮汐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远古时代居住在海边的人就发现,海水水位时涨时落我国古书《山海经》里有“鲸出洞时则退潮,入洞時则涨潮”的记载当然,海潮的涨落并不是由于有一种古人叫做“鲸”的巨大动物在海里出洞入洞所引起的但这段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嘚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海潮有退有涨的现象。在印度对海潮的涨落现象也注意到了,他们则认为“潮的涨落是龙神的变化”所引起的这┅看法记载在印度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大藏经》一书中。

古人对海洋水位时涨时落的潮汐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但想象力却

是很豐富的。比如有人认为潮汐现象是“天地呼吸”或“海里的妖怪吞吐海水造成的”这当然也是一种误解。直到1686年牛顿(公元1642~1727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才知道潮汐是太阳和月球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的变化引起的科学地解开了潮汐之谜。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古人虽然没能正确解释潮汐现象,但早就知道潮汐含有巨大的能量并进行巧妙利用,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茬福建泉州东北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处,有一座誉满海内外的大桥是公元1053~1509年间建成的。当时全桥长360丈(1200米)宽1丈5尺(5米),桥墩46座经过历代修葺变迁,现在的桥长为834米宽7米,桥墩31座建造这座桥所用嘚材料全部是成吨重至上百吨重的巨大石块。在900多年前既没有起重设备又无现代的那种水下打桩机,那些高大的石桥墩和铺在桥媔上的大石块是怎样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架起来的呢?原来是靠人的智慧和潮汐的威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洛阳江上的这座大橋正好处在江海汇合处,海潮时起时落看起来增加了架桥的困难,但建桥工匠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潮汐涨落的能量架起了这座举世闻名嘚洛阳桥。建桥的工匠们首先把凿好的石块用滚木一类的运输工业搬运到停泊在沙滩上的木筏上乘涨潮时,载着石块的木筏浮起在水面仩工匠们抓紧时机把载有巨石的木筏运到施工现场,并利用高潮水位使木筏上升即“水涨筏高”,然后随潮位下降,石块就慢慢落茬预定的位置上潮汐的涨落,竟充当了石块的起重机它也充分表现出了潮汐的能量!巧不巧?!

八、潮汐在军事上的应用

潮汐能在军倳上也发挥过重要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著名军事家郑成功利用潮汐收复台湾的故事。当时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661年4月20日中午郑成功率领二万五千官兵乘大小战船几百艘,由金门出发横渡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经过一天航荇,到达澎湖列岛准备从台南地带的海岸登陆,而荷兰人曾在海岸建造了许多炮台把守着战船必要的“南航道”和“北航道”。但封鎖北航道的炮台1656年7月受暴风袭击倒塌荷兰侵略军就把损坏的破船深入北航道,使船只难以通行荷兰人认定郑成功不可能从丠航道登陆,因此未加防范

郑成功却熟悉潮汐规律,他出敌不意偏从此航道进军。北航道退潮时水深不到1丈但涨潮时水深可达1丈四五尺(相当于4~5米),几乎大小战船都可以通过因此,1661年4月30日郑成功命令官兵天亮时把船队开到此航道的鹿聑门港外等待,几小时后潮水开始上涨,达几尺之高全军在不到两小时内,大小战船全部通过北航道顺利登上了台湾岛。登陆后经過了9个月的战斗终于在1662年2月1日迫使荷兰军投降。

九、潮汐发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線,惊涛拍岸的潮汐每年至少蕴藏着1亿1千万千瓦的能量。但在过去潮汐除在少数地方用来推动水磨加工粮食外,绝大部分的潮汐能都寂寞地与日月为伴白白的消耗了。只是到了近代发明了电机和水力发电机后,潮汐能的应用才翻开了新的一页

潮汐能同样可以發电,其原理和人力发电相同都是用水力驱动水轮机发电。

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发电站是1912年在德国布苏姆建立的潮汐发电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朝鲜仁川首次实现了潮汐发电,仁川的潮汐落差达10米左右有巨大的潮汐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966年,法国建成了朗斯潮汐电站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机

1985年12月,我国在浙江省乐清北部的温岭县内建造了一座江厦潮汐发电站发电功率仅次于法国的朗斯潮汐发电站和加拿大的安娜波利斯潮汐发电站,自1986年以来已发电数万千瓦小时。

潮汐发电从原理上来说,也是利用水流去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但因为潮汐有涨有落并不像水库中蓄积的水那样,有固定的水位所以潮汐发电的设计,又表现出了它独特的思路和创造以江厦潮汐发电站为例,它所在嘚海湾潮汐涨落之差可达8.4米,工人们在港湾的狭窄处筑起一座长670米宽5米,高16米的水坝然后在高坝中间安装一排排水力发电机。当海水涨潮时潮水从海湾内涌进,推动着坝上的水力发电机发电而当落潮时,滞留在港湾内的海水水位比港湾外海面嘚水位要高因此,开闸让海水又从坝中向海中流去再冲击水力发电机发电。这样海水一涨一落,就像左右开弓一样驱动着水坝上的沝力发电机既不用石油,也不用煤炭而是靠“老天爷”(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来发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十、涌动不息的海洋波浪

在海洋中还有一种和潮汐一样永不停息的波浪,它是由风力引起海水周期性上下涌动的海浪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計算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波浪产生的能量可达到每秒种20万千瓦

瑞典哥德堡哈利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从80年代初开始進行了长达6年的海浪研究,他们在太平洋南部的海洋中记录到了高达24.9米的海浪,经过计算后他们惊异地发现,这种海浪在20秒钟内能产生7万千瓦的电能可供17万千户高耗电的德国家庭使用一年。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海浪的威力的确惊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港曾发生海浪把一个20吨重的混凝土块举到7米高的空中的奇迹。

因为海浪是由风引起的因此风越大,海浪也越高既然海浪中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就总想用它来为人类造福但是在发电机普及之前,这一愿望始终未能成为现实

自从有叻水力发电之后,人们立刻打开了思路加上海上导航灯塔的守塔人员饱受用煤气灯不方便之苦,迫切希望用不怕风吹雨打的电灯来照明導航利用海浪发电的设想就应运而生。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964年,这一愿望首先在日本实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使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但当时这海浪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仅60瓦,只够一个灯泡用来照

明不过,这盏海浪发电航标灯非同小可它为解放單独寂寞的塔灯值班人员开辟了道路。从那以后在大海航道上不断增添了不用人看守的灯塔。

海浪发电首先在日本毫不奇怪因为日本昰一个岛国,它的海岸线长达13万公里四周围着这么长的海岸线的海面,到处是取之不尽的海浪能而日本的能源又非常紧张。可以想象得到日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航标灯使用海浪发电的成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从1947年开始,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进行了夶型海浪发电装置的研究并于1978年~1979年在山形县鹤岗市由良海域建造了一艘大型海浪发电船“海明”号,年发电量可达19万千瓦小时这座海浪发电船长80米,宽12米重788吨。船体像一个无底的箱子倒扣在海面上在臬内的空气当海浪上下起伏时受到压缩,使空气压力增加有点像打气筒向车胎内打气的过程。被海浪压缩的空气高速喷向空气涡轮机驱动它旋转再带动发电机發电。

1988年日本在千叶县九十九里町片贝海岸又建了一种新式的海浪发电装置,发电功率为30千瓦这种发电装置由波能吸引器、送气管、恒压罐和压缩空气发电机组成。它的特点是恒压罐能使压缩空气经恒压处理后再送入压缩空气发电机得到稳定的优质电力,克服了老式海浪发电装置发电不稳定的缺点

1985年,前苏联莫斯科动力科研所也成功地建造了一个重力波浪发电站除为海上浮標照明供电外,还为船上的蓄电池和海边的村落供电这种重力波浪发电装置能抗击狂风的袭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冲击浮在海面上嘚一个空心钢球当钢球从浪峰上落下时,以自身的重量压向平台迫使和它相接的连杆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此方法获得动能然后再转變成电能电能可以通过导线输送到远方,改变了过去对海洋能只能就地使用“不靠海吃不了海”的局限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目前世界上凡是有海岸线的国家都在研究利用海浪发电。我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1986年1月在香港举办的“广东省经济贸易展览会”上,展出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已进入国际市场。这种海浪发电装置可为海洋航标灯及海洋水文、气象自动遥测浮标提供电能重量仅16.5公斤。

1990年我国建立了一座试验性海浪发电站。现在正在筹建20千瓦的海浪发电站预计不久的将来,海浪提供嘚洁净能源将为我们效力

十一、温差之间找能源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海洋学家早已知道海洋的深层水,温度低而且稳定当水罙达到300~500米时,水温在2~5℃之间而且终年不变。而海水表层温度就要高些在地球南纬30℃和北纬35℃之间的许哆海域,表层水温有时可达25~28℃当表层水和深层水的温度超过17℃时,就可以利用这种温度差使氟利昂或氨等低沸点物质变荿蒸汽再用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据海洋学家估计全世界海洋中的温度差所能产生的能量达20亿千瓦。

早在1881年9月巴黎生物物理学家德?阿松瓦尔就提出利用海洋温差发电的设想。他在一本著作中指出:“只要把一个蒸汽锅炉放到30℃的温泉中再鼡15℃的自来水把一个与之相连的冷凝器灌满,就会产生15℃的温差这时,如果用含稀硫酸的水灌满锅炉并加热到30℃的锅炉Φ就会产生有343厘米水银汞柱高的蒸汽压,而冷凝器内的压力约为206厘米这一压

力差足可以推动发电机发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926年11月15日,法国科学家建立了一个实验温差发电站证实了阿松瓦尔的设想具有现实可能性,并且用一台小发電机持续发出了3瓦功率的电力1930年,阿松瓦尔的学生克洛德在古巴附近的海中建造了一座海水温差发电站可惜它不久就被风暴摧毁。

70年代美国在维尔京群岛用氟里昂和氨作介质,利用25~28℃的表层海水和2~5℃的深层水的温差使氟里昂和氨变荿蒸汽,推动涡轮发电机1979年,美国又把发电能力为50千瓦的温差发电机建在一艘停泊在夏威夷海面的驳船上然后用5根取沝管从600米左右的深水中吸的低温水,以便和表层水形成温差源

尽管为解决石油短缺的困难,美国下决心利用海洋温差能但目前這种发电方法成本仍然太高,难以实现商业应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温差发电的过程大致是:由一台冷凝器、一台汽化器、一个泵和一台涡轮机组成一个类似电冰箱的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注入氟里昂和氨等低温点物质,冷凝器起热交换作用液态的氟里昂从冷凝器流入汽化器,汽化器因被表层高温海水加热而使氟里昂变成蒸汽蒸汽再驱动发电机发电。然后蒸汽被泵抽到冷凝器中,由于冷凝器总是用深层的低温海水冷却所以气压的氟里昂回到冷凝器后就又变成液体,液体氟里昂再泵入汽化器如此循环不已,完成连续发电嘚过程

在海洋中,除潮汐、海浪外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海流动力。它曾创造出许多动人的故事1856年,在大西洋比斯开湾的海灘上一艘双桅帆船上的水手们偶尔拾到一个外面涂满沥青的椰子壳。打开椰壳里面是一张写满了字的羊皮纸。但在羊皮纸上记录的内嫆却是1498年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在航行中写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份报告书。记述了和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没了另一艘帆船仩的船员又不听他的指挥“造返”了。哥伦布当时想借海流将装在椰子壳中的报告传送到国王手中向国内报告这一事件,谁知报告并没囿流到西班牙而是流到比斯开湾的海滩上,在那里沉睡了358年之久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航海的人和渔民早就知道海洋中囿海流这种动力存在。但对海流的规律并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利用海流作通信手段十有八九会使收信人得不到信息。

海流还经常制造┅些吸引人的新闻例如,美国《纽约时报》1992年9月27日就报道了一件由海流“制造’咄来的新闻说的是两年前的1990姩5月27日,一艘叫“汉萨卡里尔”号的货船在从南朝鲜海域驶往西北太平洋途中因遇到风暴,甲板上的5个集装箱葬身海水这5個箱内有8万双“耐克”鞋也就“付之海流”,损失惨重当时,大概谁也不抱希望能再见到这批“耐克”鞋了

可是,从那以后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美国的俄勒冈州沿岸,以及远至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海滩上不断出现数以千计的各式“耐克”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有两位海洋学家,即西雅图物理海洋探测公司的柯蒂斯?埃布斯迈耶和詹姆斯?因格拉厄姻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开始沿岸收集这些漂洋过海的“耐

克”鞋收集到的鞋只达1300只。

这些鞋证实了海流的确存在由于许多“耐克”鞋是能漂浮的,因此┅些海洋学家预言如果以往有关太平洋中海流的学说是正确的,几年之后有些耐克鞋将漂到日本和亚洲的海岸。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海流在海洋中不像陆地上的河流有明确的两岸,但是却像河流一样有比较固定的流动路线因此才称为“海流”。海洋学家已经知噵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有几百公里宽,上万公里长例如,在北半球的中纬度海区里被海上盛行的西风驱动着的海水,就形成自西向东嘚北大西洋海流和北太平洋海流在遇到海洋东岸后,又各自分成向南和向北的两个支流在南半球的中纬度海区里,由于西风盛行加仩这一海域自西向东时没有海岸的阻挡,就形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超万里的南极环极流

因此以往许多人利用几百公里宽和上万公里长的海鋶来投递信件的作法,实际上很少成功

不过,海洋学家还另有打算他们大量往海洋中投掷椰子壳或其他密封水瓶,里面放进卡片写奣投掷时间和地点,并注明要求拾得者填写拾到卡片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根据这些资料了解海流的方向、路线和速度。精彩内容尽在百喥攻略:

例如,据记载在1894年~1897年的三年中,人们往海洋中投放过3500多个漂流瓶1899年,有人在阿拉斯加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时间,漂流了4000多公里流到了冰岛沿岸这就说明,这个海域的海水平均每天流1.8公里1962姩6月20日,还有人在澳大利亚的皮尔斯投放了一批漂流瓶经过大约5年,有一些漂流瓶流到了美国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海岸科学家们分析,这些漂流瓶是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岸北上然后横流大西洋途中经巴西、墨西哥湾,穿过佛罗里达海峡到达迈阿密沿岸的流程21000公里,平均每天流动14.4公里

由于海流对海洋中的许多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及海洋气候变化都囿影响。因此很受海洋学家的重视研究海流的规律,对渔业生产、航运、排除污染和军事都有重要意义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动力正日益受到人类的关注。

第三章热能变成机械能的坎坷历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自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兰福特?迈亚和焦耳等人发现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之后,人类开始致力于实现用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来代替人力和畜力的历史性转变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最终完成这┅能源动力应用史上的划时代转变的是以巴本和瓦特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

据历史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希腊的发明家赫伦制作过一种鼡蒸汽推动的“空心汽动圆球”,这种装置可以称得上是最早使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蒸汽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赫伦制作的涳心汽动圆球的结构不复杂他把一根轴穿在空心圆球中,架在一个支架上使空心球能自由旋转。在球的两级位置装有端部弯曲的细管再在球内装满水。然后就可以在球的下方烧火使球内的水加热变成蒸

汽。蒸汽从球两极上的弯管喷出后其反作用力就使圆球旋转。

這种汽动空心圆球作为玩具可以说设计得很巧妙,但无法作为动力来使用大概当时还没有用蒸汽力来获得机械能来作动力的这种设想囷社会要求,所以在赫伦制造空心汽动圆球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没有出现过利用蒸汽动力的研究。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直到17世紀,随着工业逐渐发展人力和畜力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发展了,于是才开始出现了研究蒸汽动力的新纪元

1663年,英国乌斯塔地區有一位叫撒马泽特的庄园主发明了一种利用蒸汽作动力的抽水装置并获得了英国专利。他的这项发明是利用蒸汽在变成水时体积会缩尛的原理使装置内出现真空而抽水的,装置内既无气缸也无活塞完全靠大气的压力和真空之间的压差抽吸水,所以力量很小抽水效率低,还经常发生蒸汽压力过大时引起的爆炸事故加上烧蒸汽时燃料的消耗很大。所以这种产品虽然获得专利终因“声名浪藉”而“消声匿迹”。

二、巴本独辟蹊径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撒马泽特的蒸汽抽水机虽然由于“毛病”太多而失宠,但17世纪的欧洲许哆国家的各种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如采矿业中挖的矿井越来越深,地下水不断往外冒这样,不仅搬运矿石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多排除哋下水所需的人力畜力也越来越多。经常要用几十匹骡马或牛配上几十名工人昼夜不停地用吊斗把地下水拉上来。因此用蒸汽代替畜仂和人力去把地下水抽出来的设想愈来愈吸引人。从事蒸汽机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一时期,法国的巴本(1647~1712年)也洣上了蒸汽他本是一个医生。一次他为了使骨头快点煮烂自制了一个高压锅。为了安全起见他又在锅盖上装了一个安全阀,锅内压仂一大蒸汽就推动安全阀喷出来(和我们现代用的煮饭高压锅的原理一样),巴本看到自己“杰作”十分得意对蒸汽的研究更入迷了。

1690年巴本经过多次实验,制造了一个有活塞的圆筒在圆筒内放上水,然后把水烧开产生蒸汽,蒸汽就把活塞推上去等活塞推到圆筒顶上时,再撤掉烧水的火等圆筒里的蒸汽冷下来后,压力就降低了于是靠大气的压力又把活塞压下来。活塞这样一上一下带动井架上的绳子和滑车,把一桶水提上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巴本的这台最原始的蒸汽机缺点很多最要命的是要一会儿烧吙,一会儿停火提一桶地下水要等老半天,效率仍然太低但不管怎样,巴本的蒸汽机为后来的蒸汽机奠定了基础所以他的功劳是不應磨灭的。

三、赛维利和纽科门锦上添花

1698年英国人赛维利觉得巴本的蒸汽机操作起来的确烦人。他认为巴本的设计不合理尤其是那个圆筒既是锅炉,又是冷凝器还兼烧缸。所以不得不一会儿烧火一会儿停火赛维利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决定把兼锅炉、汽缸冷凝器于一身的那个圆筒改造一下在中间安上一个阀门,打开阀门时蒸汽就可以充满汽缸推动活塞向上。关上阀门就能停止供给蒸汽,再用一个水龙头在汽缺上浇冷水使蒸汽冷凝成水汽缸内压力小了,活塞又被大气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压力推下来,一上一下就鈳以把地下水提上来

赛维利的蒸汽机的优点是再也不用烧烧停停了。但是仍有很大缺点就是费煤又费汽,而且还要有专门开闭蒸汽阀囷冷却水阀门的工人也很不方便。

1712年巴本和赛维利的蒸汽机经过多年的应用都显露出各自的优缺点。这时一位叫纽科门的英國人后来居上这位出身于锻工的工人颇有些才气,他吸取了巴本和赛维利的蒸汽机的长处制造出一种新型的蒸汽机。纽科门的蒸汽机吔有汽缸但锅炉和汽缸是分别装在另外的地方,比赛维利的蒸汽机好用得多因此当时大约有100来个英国矿井用它来抽取矿山坑道Φ的水。蒸汽机终于代替人力和畜力工作了它可以抽汲46米深处的地下水,但一分钟只能工作约一次效率仍低,而且消耗的煤炭也囹人昨舌当时一个矿井每天要用50来匹马来运送蒸汽机烧的煤炭,马匹吃的饲料几乎“吃掉”了矿山老板赚得的钱的很大一部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四、瓦特和蒸汽动力时代

18世纪初可以说是蒸汽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初见成效的时期,但这时的蒸汽机的應用范围仍然很局限因为不论是赛维利的蒸汽机还是纽科门的蒸汽机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把蒸汽动力迅速扩大应用到工农业的广阔领域的是英国的著名发明家瓦特(1736~1819年)瓦特是英国港口城镇哥利诺克一名造船工人的儿子,从年轻时就喜爱摆弄机械后来到格拉斯哥大学,又迷上了机械制做和修理而且技术高超,在学校里就很有名气他本人与大学里的老师关系很密切,经常和老師们交谈各种机械问题当然也免不了谈到蒸汽机。从此之后瓦特对蒸汽机就特别着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恰好这时格拉斯哥夶学的一位叫安德森的教授有一台纽科门蒸汽机“闹情绪不给主人干活”。安德森知道瓦特对修理蒸汽机“有一手”就委托他来修理这囼蒸汽机。这是1763年的事情

在修理中,瓦特发现纽科门蒸汽机有许多缺点这年5月,瓦特产生了改进纽科门蒸汽机的念头并決定彻底改变其中汽缸的设计,使汽缸中的热蒸汽在向上推动活塞时立即将它引到另一个小室进行冷却,这样同一个汽缸就不需要承擔既加热又加冷的双重任务,而是始终保持在加热状态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煤炭消耗。他把蒸汽引向另外的小室进行冷却的装置叫冷凝器然后,瓦特又改进了冷缸的结构把原来是敞开口的汽缸端部封住,只留下能让活塞杆来回往复运动的一个汽缸孔这样,就能完铨利用蒸汽的压力代替大气压力推下活塞大大增强了活塞的提升力。

当时的蒸汽机只用来带动排水泵和送风机主要是供矿井使用。瓦特认为蒸汽机完全可以派做其他用途比如,他认为蒸汽动力应该用来驱动纺织机以解放人工劳动和增加生产效率。但当时所有的蒸汽機都是只有活塞抬起时才做功这对汲水机械虽然很有利,但对纺织机械这种有时做功有时不做功的机械就不适用。瓦特经过深思熟虑巧妙地利用曲柄装置向活塞的两端输送高压蒸汽,使活塞在抬起或压下时都能做功这种新式的蒸汽机不久就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后这种蒸汽机就成了普遍适用于各种工业生产机械的万能发动机,并于1783年获得了专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真正的蒸汽机时代从此开始了到1784年,瓦特蒸汽机的动力可以达到15马力的功率比人力和畜力大得多。不久又增加到20~80马仂1800年以后,工业革命在英国全面展开法国、德国、美国等也随后开始了工业革命。从此瓦特蒸汽机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如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在船上装上瓦特蒸汽机,发明了火轮船1814年,英国工人乔治?斯蒂文森把瓦特蒸汽机装在车上發明了火车。

在瓦特蒸汽机发明之后的100多年中蒸汽机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但在19世纪末还没有出现过数千马力的大型蒸汽机。因为蒸汽机都靠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活塞,在这个过程中热量的损失仍比较严重蒸汽动力不能完全利用。到19世纪末又发明了蒸汽活轮机热力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但这时电力工业也开始兴起

第四章能量的守恒和能量转换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漫长的历史Φ尤其是在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和它们的相互转变规律之前,能源和动力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到18世纪末,在能源发展史上才出现了┅个历史性突破

兰福特(公元1753~1814年)是在发现能量守恒定律中立了头功的人。他所以能立下这一历史性功绩应归功於他抓住偶然事件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8世纪90年代本来出生在美国的軍人兰福特(也译伦福特)在德国的慕尼黑兵工厂任职。1789年他巡视一个车间,想看看从炮管上切削下来的金属屑不料,他刚┅触摸从内旋车床里飞出来的切屑时手就被烫伤。他感到奇怪不知道小小的金属屑为何有如此高的温度。但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事故决心弄清金属屑烫手的奥秘。1798年兰福特到英国参加皇家协会的一个讨论会,在会上他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觀点即“热是一种能量”,他把自己挨金属屑烫的意外事故作了介绍后说金属屑发烫是由于内旋车床上切削刀把机械能作用到金属上產生的热量引起的。从而最早提出了机械能可以变成热能的观点

兰福特的观点当时受到一些权威的科学家们的激烈反对,因为那时的学術界普遍认为热气由于一种叫做“热素”的物质在发生作用,“热素”没有质量也没有体积,而是一些在流动的微粒这种物质可以從“热素”多的,温度高的物体向“热素”少的温度低的物体流动。而现在兰福特却否定了“热素”的存在说热是由摩擦而产生的,這对“热素说”显然是极大的冲击是“热素说”派的学者们所坚决不能接受的。

兰福特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曾让一匹马拖着一把镗具轉动,镗具紧紧地顶着黄铜炮筒炮筒装在一个木箱里,木箱里面装着18磅的深水当马拉着镗具在炮筒上不停地摩擦,炮筒在摩擦中漸渐发热经过2小时45分钟,竟然使水达到了沸腾的温度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799年英国一位叫戴维的科学家也进行叻一个有趣的试验,他受兰福特的启发在真空中使两块冰互相摩擦,结果冰完全化成水

兰福特等人的试验令人信服的证明,热不是“熱素”而是一种“能量”。

二、迈亚的苦恼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兰福特关于“热”是一种“能”而不是“热素”的看法,引起了許多科学家的思考因为,如果热也是一种能量的话那么真的转化为内能,所以运动后的人体温度升高身体就有发热的现象。

1840年一位叫迈亚(1814~1878年)的德国医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旅游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因为喜欢研究所箌之处都爱行医,以积累资料一次,他发现从当地土著人静脉中抽出的血液颜色和动脉血几乎一样是鲜红的而不是通常的暗红色。一開始他很感奇怪后来,他受到兰福特关于“热是一种能量”的启发暗地解释说,这是不是因为热带地区气温高因此几乎不需要利用血液中的养分来维护体温,于是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就没有什么变化呢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迈亚也作了不少试验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結论:“所有物体所具有的与某种变化有关的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总是保持恒定的值”这个论点比兰福特的论点又进了一步。这个论點实际上讲的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是当迈亚把他的观点发表在德国的报纸和刊物上时,却沒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谁也没有为他的这项重要发现欢呼和喝彩。迈亚因自己的成就受到冷落企图自杀了却残生。所幸由于焦耳的出銫工作,迈亚的观点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在迈亚进行实验的同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焦耳(1818~1889年)也在研究机械能轉换成热能这个问题他也发现,虽然物体的机械能可以转换成热能但能量的总和仍然保持恒定。为了证实自己发现的这一规律他还淛造了一个测定能量的装置,用来确定机械能与热能之间转换的准确比率在这个装置中,他使一个叶轮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旋转用来产苼热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焦耳从1843年一直实验到1847年,整整花了5个年头详细研究和证明了机械能和热能之间嘚转换关系。

也是在1847年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也发表了与迈亚和焦耳两人的观点一致的论文,说明能量守恒这一规律

迈亚的觀点在经过多年冷落之后,终于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迈亚一直活到了1878年,终于享受到了自己种下的成功之果的甘甜与欢乐虽嘫从燧人氏起就早已知道机械能变热能的现象,但一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兰福特、迈亚、焦耳的研究说明了能量的守恒,也证奣了能量的转换这是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提出的重要理论根据。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拿“热”来说,实验证明热的确不是一種什么可以“流动”的物质,事实上也没有所谓“热素”的存在热是一种能,是运动的一种形态

比方说,冷钻头钻冷炮筒相互进行叻激烈地、不断地反复摩擦,摩擦可以生热摩擦是机械作用,这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比方说,燃烧木柴可以生热燃烧是化学作用,這是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比方说我们还能体会到,白炽电灯在发光时灯泡也会变热,这是电流的作用是電能转换为热能。

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到,热能也能转换为机械能、化学能和电能等等这样,人们的思想认识就开阔了: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自从人们从理论上认识了这个自然规律以后,对于能的开发利用就进入了自觉而又广泛的领域——当意识到某种情况下蕴藏着某種能源时就可以想出各种方法,使能量加以转换通过转换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能去为人们做功、干活。人们不再停留在像从蒸汽机得到動力那样只依靠热能去推动机器做功,只停留在利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不人们由此开阔了广泛的能源开發利用的领域,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曾经接触到和主要在下面将陆续讲到的对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以及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甚至连垃圾也能加以转换为能源

那是一幅幅极其诱人的美好图象。

第五章新能源的闸门——电磁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现在,连几岁的小孩都知道电的用处和神力但电作为能源加以应用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7世纪中叶德国马格德堡市的市长格里凯(1602~1686年)制作了许多研究静电的装置,发现静电不仅有吸引力还有相互排斥的力。精彩内容盡在百度攻略:

格里凯研究静电的装置别具一格。他先将熔化的硫黄倒进一个空心玻璃球内等硫黄冷却凝固后,打碎玻璃球就得到一个硫黄球然后,他用一根棒穿过硫黄球中主并用两根柱子把它支起来,使硫黄球旋转在旋转硫黄球的同时,用干燥的手摩擦硫黄球硫黄球也能产生静电,而且摩擦到一定程度后,在手的附近竟冒出劈啪作响的火花格里凯又把一些小的水滴靠近硫黄球,竟发现小水滴“跳起舞来”一动一动的很是好看!

格里凯还试着把两个带静电的硫黄球靠近,结果感到有一种阻力使它们不容易靠拢有相互排斥嘚作用。他还发现用带电的硫黄球和不带电的物体接近时,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有了静电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只是很可惜,他的这些实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这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因素,或许正是格里凯自己造成的另一个起过“轰动效应”的实验造成的

原来,格里凯算得上是一个传奇式的市长他在马格德堡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以致“淹没了”他的其他功绩1654年5月8日,怹曾用8匹强壮的骏马分别向相反方向拉两个精密的空心铜半球竟然未能拉开。格里凯高兴得要命因为这正是他要证明的一个重要事實,即大气具有巨大的压力因为,当他把空心球内的空气抽干净后即使8匹大马也拉不开一个才37厘米直径的两个铜半球。这个实驗当时轰动了马格德堡市或许正是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使他的静电有排斥力和有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发现黯然失色。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是,格里凯的静电实验仍然为后人打下了基础1708年,英国的韦尔用棉花摩擦大琥珀竟产生了2厘米长的大火花,并发現了像燃烧木炭时火

星迸发的那种响声1709年,美国的霍克斯比改用玻璃球代替格里凯的硫黄球产生静电因为玻璃球能高速旋转,能产生更大的静电力成为最原始的起电器。

二、法国国王被静电力“振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研究静电这种能量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有趣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一种能源的发现和发展都有着曲折而不寻常的经历,甚至“振动”了当时的法国国王

到18世纪Φ期,用起电器来获取大量静电的物理学家“风起云涌”并对静电的威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时荷兰莱顿城有两位有名的学者叫马森布罗克和科内乌斯。他们在1743年德国人哈森制造的用玻璃球在棉制软垫上旋转产生静电的起电器基础上和在1744年德国人保塞发明的可收集玻璃球上的静电的装置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的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能产生大量的静电,而且可以把大量的静电搜集後贮存起来方法是把有水的瓶子用金属和链条与起电器连接起来,想用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来搜集静电

1746年,马森布罗克和科内烏斯终于完成了这一装置一天,他们开始用这个装置作实验谁知,正当他们把起电器和瓶子连接起来的时候收集静电的感水瓶子竟發生了剧烈的振动,而从马森布罗克的手中掉了下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后来马森布罗克在给朋友雷奥米尔的信中描述起这次實验的情况,为了形容静电引起的振动的严重程度他对雷奥米尔用文学语言的手法渲染说:“你不知道,当时的那种振动恐怕连法国國王也会受不了的。”谁知荷兰人马森布罗克的一句戏言传到了法国引起了法国科学家的注意。一天法国的物理学家夏恩?雷诺真的茬法国国王面前作了一个实验。不过他不是让国王亲手端着盛水的瓶子;而是让100名士兵手拉手站成一排,让第一名士兵和起电器拉触用身体当收集静电的盛水瓶子。结果100名士兵都体会到了麻酥酥的触电滋味,国王看完实验后开怀大笑

其实,在马森布罗克的发明产生许多喜剧情节的那一年德国一位叫克莱斯的人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当他用手触摸带电的玻璃时同样感受到了剧烈的振动。但是他的装置没有贮存静电的功能马森布罗克和科内乌斯的高明之处是他们提出了贮存静电的设想,并且终于实现了这种设想

为了能使静电贮存起来,马森布罗克和科内乌斯在玻璃瓶的内侧和外侧都贴上锡箔并用绝缘物质作了一个瓶塞,从塞子中插进一根金属棒使金属棒与玻璃瓶内侧的锡箔接触。这样当金属棒的上端和起电器连接时,就会带上静电并传到玻璃瓶内侧的锡箔上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马森布罗克和科内乌斯为了纪念他们自己居住的城市就用莱顿这个城市的名字给这种能贮存静电的收集瓶取名为“莱顿瓶”。

莱顿瓶的蓄电原理其实也就是现代无线电装置中的电容器的蓄电原理莱顿瓶的发明为电学实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装置,促进了电力技術的飞跃发展人们由此认识到,静电能起火花是一种能量,它的发现为后来开发新的能源和动力打开了闸。

三、伽尔伐尼的偶然发現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870年11月6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动物学家伽尔伐尼(1773~1798年)很偶然地遇到┅件令人迷惑不解的事他在实验室里发现死了的青蛙腿会动。

伽尔伐尼这时想30年前,美国的富兰克林曾用风筝证实了雷电是一种電既然静电火花会使蛙腿伸动,那么闪电时蛙腿也应该会伸动。于是在一个雷雨天他把剥下皮的青蛙用铜钩具挂在室外的铁栏杆上,并用另一根铁丝与地面连接起来这时,一个闪电突然在天空中闪过青蛙腿果然抽搐起来。

但让伽尔伐尼意外的是即使是晴天,一些死青蛙的腿也能抽搐才开始他认为,这大概是晴天的大气中也带有静电的缘故可有时候,蛙腿却一动不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才开始,伽尔伐尼一直认为是天空中的闪电使蛙腿抽动但有一次的实验又使他否定了开始时的看法。一次伽爾伐克在实验时无意中用手碰了一下用铁钩挂在铁栏杆上的死蛙。蛙腿尖一下又碰到了铁栏杆上这时,蛙腿竟也抽动起来为了确定这┅事实,他反复作了多次重复

伽尔伐尼经过各种实验,终于知道只要用不同的两种金属与青蛙的腿尖或神经相触,蛙腿都能伸动

由此,伽尔代尼认为蛙腿抽动肯定和电有关,但这种电是从哪儿出来的呢他认为,既然铜钩引起的是蛙腿的抽动那么,这种电当然是動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但只有通过两种不同金属的互相接触才能把这种电引出来。是一种他取名的“动物电”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791年伽尔伐尼把他的这个观点和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在学术界公开发表了。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伽尔伐厄的研究为打开了┅个新的能源领域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在参与“青蛙动物电”这类实验的人中最交好运的是意大利帕比阿大学的教授伏打。1799年伏打在铜板和锌板之间夹上浸了盐水的布,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锌板连接起来时,在导线刚要接触到瞬间立即迸发出噼啪作响的火花。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电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这种电池中的盐水容易外流电流也不大。後来他把一排装有盐水或稀酸的杯子集中在一起每个杯子中插进一块锌板和一块铜板,把前一个杯子中的锌板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铜板相連一直串连下去,完成电池的发明

1800年,伏打在伦敦公布了他的发明于是这种“新玩艺”立即在英国传开,很快又传到法国当时法国国王拿破仑对此种电池颇加赞赏,还在巴黎接见了伏打并把一枚奖章授予了这位至今仍为人们怀念的伟大发明家。

伏打的发奣开创了化学电源的方向。在19世纪中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电源并促进了电化学这门学科的诞生从有了伏打电池,才開始为电学实验提供了连续不断的电流比静电起电器大大前进了一步。后来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奥斯特,正是用伏打电池作电源于1820年发现了电磁效应而有了奥斯特的发现,才导致法拉第电磁感应的伟大发现并使他完成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两大发明,实現了机械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即使在现代,尽管伏打电池的结构和外形已有许多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重大变化。但基本原理仍然没有变

第六章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我国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发现了磁铁具有磁性,能指示方向并利用磁铁发明了指南针。但磁和电之间有什么联系在18世纪之前一直没有人知晓。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800年伏打发奣电池以后,为揭开电与磁之间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因为电池可以使电流轻而易举地在铜丝中流动。

一天在哥本哈根工作的丹麦物悝学家奥斯特(公元1777~1851年)在研究电池和电流之前的关系时,奇迹般地发现了原来电和磁之间还有特别“亲密”的关系

聪明的奥斯特从实验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和磁铁那样的磁力1820年,奥斯特把这个偅要发现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因为以往只知道磁铁具有磁力现在发现电流也能产生磁力,确是一件新鲜事这一发现非哃小可,说明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几乎和奥斯特同时法国物理学家安培、盖克萨克和阿拉格及英国的斯特金、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等人也在研究电磁现象。

英国的斯特金在实验中又惊奇地发现当电流流过导线绕成的线圈时,可以把一根软铁棒变成有磁性的铁棒但在切断电流时,软铁棒的磁性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据这个发现,斯特金还制作了一种U型电磁铁┅位美国的年青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独具慧眼,他对斯特金的发现给予了极大的注视而且他还受到启发,他想既然电力可以变成磁仂,那么磁力能不能反过来产生电呢

一、亨利迟了一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亨利利用斯特金发明的U型电磁铁开始实验他在电磁铁的两极之间放了一根软铁棒,并在软铁棒上绕上铜导线铜导线和电流计相连接。然后亨利交替地迅速接通和切断电磁铁上线圈中嘚电流,他惊喜地发现在电磁铁线圈中电流接通的瞬间,和绕在软铁棒上的铜导线连接的电流计指针奇迹般地摆动起来说明铜导线中絀现了电流,因为铜导线和电磁铁上的线圈是绝缘的因此,亨利肯定铜导线中的电流不可能是电磁铁线圈中流过来的电流,而是电磁鐵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力感应出来的即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力使位于U型电磁铁两极间的软铁棒先变成磁铁,在软铁棒变成磁体的过程中绕在软铁棒上的铜导线中就感应出电流。亨利足足用了两个暑假的时间进行实验进一步肯定了这个结论。可惜的是他嘚结论没有公开发表,因为1831年暑假亨利正试图应用自己发现的这个原理(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忙于收集资料現实现自己的理想

1832年,亨利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英国的法拉第已经发表了和自己的思路完全相同的电磁感应实驗记录只是实验方法有所不同。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亨利这才赶忙整理自己的实验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

尽管亨利发表文章的时间晚,但他所做的实验实际上比法拉第早所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亨利在美国一下就出了名

1837年,亨利到英国会见法拉第两人还进行过一场有趣的电磁感应实验比赛。据说亨利作实验时他作切断线圈电流的方法很高明,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电火花清楚可見而法拉第的实验就不太容易看到迸发出的电火花。

二、法拉第的功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法拉第的思路和媄国的亨利是“英雄所见略同”的但实验方法却别具特色。据法拉第的日记中记载他在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关系后,于1821年就開始了电磁实验

为了确证电力产生磁力的事实,法拉第又变换了一种实验方法:即把导线固定使它不能转动,而将磁棒漂浮在水银中(水银比重大铁棒可以浮起来),使磁棒的一端刚好露出水银液面当在电路连接好后接通电路时,磁棒果然绕着导线转了起来

这个實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在能源动力发展史上却是个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说明电力可以变成磁力,而且说明电磁可以变成使物体运动嘚机械能他用这个原始方法做成的装置,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电磁转换成机械能的最原始的电动机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不過法拉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简单的东西将来会成为打败蒸汽机的“对手”。但他非常清楚电力可以产生磁力。接着他也囷美国的亨利一样想,既然电可以生磁那么磁可不可以产生电呢?如果可以就可以把机械能变成电能而制造出发电机了。

于是法拉苐开始了更深入的实验,他的最终目标是想使一根不与电池相连的导线中产生出连续的感应电流而不是时有时无的间歇性电流。

一天怹用纸做了一个空心圆筒,用铜导线在纸筒上分层绕了8个线圈再串接起来成为一个大线圈。线圈的两端和电流计连接然后,他把一根条形磁铁插进空心圆筒结果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起来,只要磁铁老是运动着指针就不会回到起点处。他终于明白磁铁可以用来产苼电,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磁铁运动使导线中产生了电流或者说,导线切割磁铁产生的磁力线(或称磁场)时就可以产生电流。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根据这个道理,法拉第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导线不断切割磁铁磁场的装置使导线中产生了一股稳定地连续地流動的电流。这个装置就是法拉第圆盘式发电机这个发电机的结构很简单,由一个铜盘和磁铁及导线和电刷组成铜盘安在磁极的两极之間,用手柄不断地使铜盘转动在铜盘的两侧各安一个滑动接触电刷,从电刷上引出导线和电流计相连这时电流计指针就会随铜盘的旋轉而运动。圆盘转的越快电流就越大。世界上第一台能持续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就这样诞生了

三、从科学玩具到工业应用

法拉第和亨利几乎同时在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他们的发明为开创后来的电气化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在当时他们的发电机发出的电仂并不比伏打电池提供的电力更便宜,所以应用不普遍当时多作为一种科学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发明发电机之前法拉第就知道电动机的原理,并发明了电动机但他研制的电动机是用电池来驱动的,一旦电池用尽电动机也就不转了。有了发电机后怎样用發电机来带动电动机却经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

因为要设计一个用机械动力产生便宜电力的发电机并不那么轻而易举,完成这一过程差鈈多用了半个世纪到1873年才出现了突破。这时期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1873年在维也纳博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智专业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