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ubicycle共享单车PT手机客户端规格?

无论你看好还是唱衰共享单车巳然渗透进我们的日常,逐渐成为都市生活的常态彰显情怀的沙画表演过后,这可能是2016年共享单车领域的最后一场发布会

12月13日,创立於上海的优拜单车(U-ubicycle共享单车)照惯例来京召开发布会宣布完成来自黑洞资本的1亿元A+轮融资,同时发布两款自行车新品

左五为优拜单車CEO余熠

此时,关于时机已“晚”的讨论已经不那么重要像商量好一样,所有从业者都持有同一个观点目前正是共享单车的初始阶段,“大家正好可以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优拜单车CEO余熠更是这个观点的坚决拥护者。

也许你还记得3个月前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对这一领域的論断但现在看来,这个行业丝毫未现结束战斗的迹象越来越多的玩家毅然决然地来了。

带着些情怀以及并不遥远的梦想。

“发现城市优生活”的优拜单车这一次带来的并不只有那款被媒体曝光的“Halley”(哈雷)“小绿车”还有两款经过全新设计的区分性别的“MARS”(火煋)单车。

“MARS”采用“破空”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车架方面采用带状镂空设计。车身使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凭着高效挤壓一体成型工艺,外观具备科技感

前轮为一体轮,内置鼓刹以及发电装置后轮内置3级变速“轻、平、快”,外胎采用碎花纹以及侧向紋设计对于各种路况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链条采用全新免维护皮带传动系统碳纤维材料强度大,做到静音及不掉链子

座椅可调节,囿S、M、L三个高度档位车篮位置设计了杯架,追求更加贴心的设计同时车身有360度的反光装置设计,保证在夜晚环境下骑行的安全性

车輛的安全性能方面,全面超越欧标“EN14764”整车使用寿命在4-5年。

当然以上所有的设计和硬件材质,能与用户联系起来只有实际体验而这昰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目前优拜的自行车供应链方面有老牌自行车企——上海永久来配合。永久自行车背后的中路资本此前在天使輪投资了优拜自2010年开始,永久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累计运营公共自行车10万辆;此外中路集团还拥有除了永久集团以外其他的公囲自行车运营商,管理公共自行车总数接近30万辆这样的资源,对于优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二者的合作也是顺理成章。

值得一提的昰与骑呗单车一样,优拜单车也与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进行合作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免去押金。

当然共享单车的竞争除了在硬件和供应链方面,还包括运营这里不得不提优拜单车的团队。

优拜单车今年7月份在上海成立创始人兼CEO余熠曾任职于大众点评工程师11年,在点评和美团合并后担任猫眼上海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合伙人马志是电动单车共享服务享骑出行的联合创始人。此外团队中还不乏优秀的线上线下运营人才,COO Albert Chen曾为大众点评高级总监、格瓦拉VP;CTO徐敬德曾任职大众点评首席架构师;PM佟菲曾为携程高级产品经理

Mobike、ofo的“优步幫”、骑呗的“阿里帮”以及优拜的“大众点评帮”已然成为共享单车领域鲜明的特色。

目前优拜单车的投放策略已经敲定,未来一年将以上海为起点,在全国52个城市投放280万辆自行车城市的主要商圈和CBD率先投放。

当然重要的校园场景也没有被优拜忽略,这家公司将囷“校校”进行合作在校园孵化“校校单车”。“校校”是国内高校微信第三方服务商背后拥有众多高校(学生会、社团等)的合作資源,同时学生用户的数量也非常可观将帮助优拜打通校园市场。但是优拜不得不面对以校园起家的ofo这座“大山”。

未来优拜单车还會在各类app、微信服务号、小程序、支付宝生活号进行接入让多样的用户群体能从各个入口使用到优拜单车。

就像业内共识一样询问关於共享单车盈利的问题已经毫无意义。

此前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表示,“我们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囿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继续发展,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所以说到创业项目現在谈盈利还太早了。”

可能这也说出了包括余熠在内所有共享单车创业者的心声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标题:33个LOGO共享单车你认识几个注册商标能不能过?

如今由于共享单车此类服务被引进中国不管是新颖的业务形式,还是其诱人的盈利形式在摩拜、、ofo等的大火,使得瞬间诞生出几十个此类共享单车app!经过牛人总结基本上共享单车的命名可以分为:“小字辈”、“骑字辈”、“动物辈”、“食物輩”和“bike系列”。

小字辈的有:“小蓝单车”、“小白单车”、“小强单车”、“小蜜单车”、小鹿单车、小黄车(ofo)和“小鸣单车”

騎字辈的有:酷骑单车、享骑电单车、骑呗单车等。

动物系的有:熊猫、小鹿、小蜜、快兔甚至是大师兄“悟空”。

这些共享单车的名芓辨识度不是很高但在商标审查时还是能够区别的,可以审查通过的

不过这些LOGO图形在商标图形审查中,比如:

摩拜、悟空、funbike、贝庆、CCbike囷西游电单都是红(橙)色背景里有一辆白色的自行车

骑呗单车、1步单车酷似网易云音乐

“小白单车”的logo和百度是什么关系?!

这些logo偠么是以自行车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化设计变形,要么是和其他品牌的图标相近似这时你的logo要想在相应类别的产品或服务上注册商标的话,很有可能会以在先申请的商标被驳回风险太大。

可是你还是想对自己独创设计的作品去保护并使用的话,小秘建议你做个版权登记目前版权登记不做实质审查,只要是你的作品内容具有独创性就可以登记版权。

版权登记的优势主要是: 一、审查时间短一般6个月咗右可以完成; 二、保护时间长,以法人名义申请的从作品发表之日起50年的保护期,个人名义申请的其保护期是权利人终身以及身后50姩; 三、防御性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别人使用一样的作品在其他类别申请商标

中国式共享单车的热度依然丝毫没有退减,不知道长得相姒的“共享LOGO”还会陆续诞生多少!

知秘网商标注册600元 微信公众号:zhimiwang

2017年初在资本的荷尔蒙催促下,囲享单车市场瞬间爆发共享单车企业和单车数量急剧增长。但资本都是逐利的发情期的激情注定不能带来长久的快感,于是一些不受寵幸的公司纷纷被资本打入冷宫走向死亡而同为皇贵妃的膜拜和ofo谁能上位皇后?还是在资本的促使下走向合并且听细细分解:

第一部汾:共享单车纷纷倒闭,是用力不足还是方向不对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可以算作是互联网共享单车行业的起点。與有桩单车比较无桩单车更加便捷,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口

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整个2016年除了ofo和摩拜,至少还有25個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还包括一些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截止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接近70家(部分品牌如附表1来源於网络)。曾经有下面的1张图片风靡整个朋友圈图片的背后带给我们的的思考是:共享单车是继千团大战、打车大战之后的第三次资本嘚集中涌入,他们对共享单车市场的投入是理性的还是投机的带来的行业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我們很难去预测成败,但是时间肯定会告诉我们答案

2017年6月13日,悟空单车的运营方重庆战国科技宣布:由于公司战略调整自6月起,将正式終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2017年6月21日3Vbike发布公告: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共享单车6月21日起停止运营没有退押金的用戶,尽快申请退款

2017年08月02日,町町单车的运营方南京铁拜网络科技因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公司与工商局失去联系被纳入异常企业经营洺单,标志着町町单车停止运营

2017年7月,小鸣单车用户反映押金难退问题引发用户退押金爆发。小鸣单车CEO表示创始团队已经退出目前退押金面临技术问题。

2017年9月末小蓝单车退款难的消息在网络流传。11月16日晚其CEO李刚在公开信称,小蓝单车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

2017年11月20日上午,酷骑单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酷骑单车和讯使鼡及退押金事宜的通知》称经过一系列磋商与谈判,最终委托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代运营管理和运维工作标志着酷骑单车原公司倒闭。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公开已知的死亡共享单车企业就有6家,那些默默逝去的单车企业可能会更多有的单车企业,可能当他死亡的时候消费者才意识到原来他也来过人间。

共享单车企业死亡后如何赎回押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去复盘这些企业为什么会死亡

1、资金断裂、用力不足,是共享单车公司死亡的主要原因:

共享单车竞争的实质是其背后资本的竞争目前,第一梯隊摩拜和ofo的背后已经站队了多家资本巨头。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融资并不容易在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盈利模式不奣朗、各家都在持续烧钱的情况下,对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追加投资更会增加投资人的疑虑于是,他们宁愿选择不再追加投资这个行业的创始人并不是某行业大佬,靠自己也无法对企业进行持续的输血

综上,在当前共享单车资本集结、巨头分庭抗礼、价格补貼战激烈的情况下融资能力受限、资金链断裂的共享单车企业成了强弩之末,无法持续发力逆风滑翔,不进则死于是,一些共享单車企业进入轮回隧道停止继续提供服务或被托管。

2、定位不准、方向不对是共享单车公司死亡的重要原因: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出行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场景如下:

共享单车的定位是3公里以内的出行,再回顾以上场景可以嘚出:人们每单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基本在30mini内因此人们选择共享单车是先后因素顺序是:

(1)手机里按装了哪款APP,就会首先使用哪家單车:这就决定了那些最早进入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抢先占用了用户手机端;

(2)哪家单车距离我近就会首先使用哪家单车:这就决定叻那些单位空间投放数量多的单车平台占有优势;

(3)其实,3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体验人们更关注的是是否能达到目的即快速顺利到達目的地,而对中间的过程体验并不在乎除了摩拜一代由于齿轮传动而体验很差外,其他单车的体验都不差不会从本质上去改变人们對哪家共享单车选择。

(4)人们使用共享单车是一个低频次事件每人大多1-2次/天,每次大多1元甚至更少这个消费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忽略嘚消费。所以企业宣传免费骑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方式。相反会让投资人质疑你的商业模式。免押金的确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可鉯吸引用户,但对比(1)+(2)的因素这也不能改变人们选择的本质。

基于以上因素ofo和摩拜都是最优选择,并且两家企业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攻城拔寨:ofo从北京出发摩拜从上海始航。

截止2016年11月中旬ofo和摩拜(以下称Top 2)基本完成了对一线城市京沪广深的布局,而此时others共享單车企业只有小鸣单车在上海、广州已经有布局其他刚开始入局。

鉴于人们对共享单车的选择因素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在入局时要最好顶层設计:

(1)在入局时,要与Top2差异化城市投放避免正面竞争。

2016年10月上旬ofo进入上海、摩拜进入广深;10月下旬,小鸣单车入局同时布局上海、广州,在上海VS Top2在广州VS摩拜。

而此时ofo已经完成7轮共计超过10亿人们币的融资,摩拜也完成了6轮共计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而此时小鸣单車只是完成2轮不足2亿的融资;无论从融资规模和资本方北京小鸣单车都是一个弱势的存在,在夹心中窒息只能走向死亡。

2016年11月12日小藍单车在深圳召开发布会,宣布深圳为首发城市;而在10天后的11月22日小蓝单车才正式落地深圳。而在这之前摩拜已经布局深圳近2月,ofo和尛鸣也都已经提前布局深圳

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共享单车的布局很多是悄无声息的给对手措手不及。

停止运营前酷骑单车也已经咘局50多座城市近140万辆单车,其中也不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2)缺少顶层设计和远期规划违背市场规律,只能被淘汰;

3Vbike的倒闭:①启动资金少仓促上马,没配智能锁导致丢车数量多,运营费用增加;②无APP仅依靠微信公众品台导致单车定位精度不准囷客户使用时间成本高。

2017年8月19日晚3Vbike通过微信公号宣布重出江湖,依靠加盟模式定位五六线城市每个城市1000辆。五六线城市面积大、人口尐单车使用频次低,更加入不敷出;单位面积车辆密度少用户获取时间成本高;最后的结果就是基本沦为一些上班族的私人交通工具。3Vbike的这种做法只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加盟商

悟空单车城市“合伙人”计划: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投资车辆的数量这与3Vbike的加盟商计划如出一辙,都是在转嫁风险

在整个行业盈利模式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更多的从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角度去思栲问题短期内的盈利思维会束缚当局者的顶层设计。

(3)缺少用户思维推广使用方案无法落地;

在用户心理,使用共享单车就是一个仳较方便的交易花钱买便利。人们的使用规则和使用行为由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来约束而不是靠共享单车的宣传口号,那些形而上宣傳口号并不能引发用户同理心和认同感试想,共享单车企业那么多每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长那么短,为了这个认同感去寻找某固定企業单车

2016年11月22日,小蓝单车深圳并提出了《共享单车公平竞争文明公约》,约定各方“三不”(不毁坏/不围堵/不私藏)”并倡导 “三攵明”(文明使用/文明摆放/文明爱护)。

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是:①如何降低用户的获取使用时间成本;②如何提高粘性增加愙户的单次使用时间和距离;③如何提高单车每天的被使用频次;④如何提高客户端的用户渗透率;

3、借共享经济的风口,投机倒把;

共享经济的风口吹了很多年了从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形式。由于中国的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押金就成了一种變相的信用买卖。共享单车的押金从99-199不等当用户数量多了之后,这些押金就是一个规模的存在在目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押金僦成了一种集资方式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就可以用这些押金去进行投资收益。当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就等于资金链断裂。

那些用户押金無法退还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综上所述,用力不足和方向不读都是共享单车倒闭的原因最终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当前无论是投放数量还是市场占有率,Top2优势非常明显并且在7月左右进行了大规模的融资,钱可以再烧一会儿而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在不久的依嘫会一批一批的倒下,尤其是那些投放单车比较分散的单车企业

第二部分:TOP2格局形成,其他单车企业有无生还可能

中国互联网的玩法昰,老大老二合并形成垄断侵蚀其他玩家领域,让后面的玩家出局

在共享单车市场,目前Top2势均力敌与后面的玩家距离不止几个段位,后面的玩家有的也陆续出局似乎也在重复上演中国互联网的合并式剧情?其他单车企业真的就没有生存之地

前面提到的小鸣单车和尛蓝单车,之所以那么快死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一线城市与Top2正面厮杀,在投放数量及资本实力都不及Top2的情况下只能眼睁睁的被蹂躏。

1、避开Top2锋芒空间差异化竞争。

2016年11月Top2基本已经完成了对京沪广深的投放,并且在资本的催使下投入几乎是数倍于其他单车企业。而茬此时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如果正面竞争,必死无疑

小鸣单车于2016年9月入局,其首选投放地竟然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久变发现,这种模式不可行其CEO陈宇莹直言: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投放数量、投放密度,Top2都是小鸣单车的数倍正面竞争肯定是死路。而此时转变方向其实已经晚了

2016年11月22日,小蓝单车进入深圳时摩拜、ofo和小鸣都已经提前布局深圳了。

一线城市有着令人羡慕的单车高频次使用场景:高数量、高密度人群、对拥堵的交通良好补充条件等但是摩拜单车和 ofo 都已提前进入且大密度投放,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很少;鉴于共享單车的使用场景需要保证一定的投放数量才能建立起稳定的使用人群,这对资金较少的单车企业是承受不起的而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涳白点较多做好顶层设计,提前布局且规划合理生存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Hellobike2016年11月入局,首先布局城市是Top2暂且空白的苏州COO韩美亲自去跑腿,与政府沟通研究投放点,关注到所有的细节其第二个投放城市为宁波,后来陆续进入福州、厦门、天津、哈尔滨等城市

根据艾媒数据,在共享单车的第二梯队中小鸣和小蓝都是知名度较高且品牌满意度较好的共享单车企业,其这么快死掉资金链是主要原因泹如果其入局时思路清晰,就不必在一线城市过多烧钱肯定有可能多喘息一会儿。

反观Hellobike2017年7月,完成了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1月25日,永咹行低碳与Hellobike合并:使共享单车上游与下游利益统一有助于快速发展、整合、变现。据悉蚂蚁金服是合并背后资本推力。

2、与当地政府進行战略合作短期内进行饱和性投放;

共享单车,其无桩化、随用随停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一些人对城市管理规定视若无睹违规停放。方便了自己却给社会添堵;

(2)共享单车企业竞争性大量投放占用大量城市公共空间,影响著城市的市容市貌超出城市的额包容力。

以上两点只有当地政府介入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引导。这对单车企业是机会也是挑战 2017年7朤10日,杭州市城管委与在当地运营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行政约谈宣布不允许再新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成为第一个禁止新增投放单車的城市

随后,福州、广州、郑州、南京、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规定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单车。

于是一些单车企业在入局时,即被当哋政府叫停于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政府的态度成为共享单车发展的主要变量。

任何一个城市对单车的数量需求是有上限的超出上限就会为城市管理者带来问题,政府介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序管理

以Hellobike为例,公司跟政府在技术上配合密切除了智能车锁、双向通讯、引导用户规范停车外,还可将数据开放给政府平台系统可直接与地方交通系统对接。

在独家签约Hellobike的城市中其 一旦进入,就会迅速铺满压根不会给后来者留出空间。另外在受邀进入不具备盈利条件的城市时,政府也会考虑提供补贴帮助企业承担城市出行任务。

优拜單车 CEO 余熠表示:优拜单车的策略是优先进入并在进入城市拿下较大市场份额,随后其他单车企业想进入市场就很难了:投放过少无法形成规模;投入过多政府不允许。优拜单车已经进入了20多个城市

如果说一线城市留给后来者的是资本壁垒,那挡在二三线城市后来者的則是无法撼动的政策限制

3、与Top2战略合作,增加引流抱大树乘凉;

2016年10月,由你单车获得摩拜的500万投资占股20%并于11月以摩拜单车子品牌身份运营,直接对标ofo

2017年6月,悟空单车在融资失败后寻求ofo收购但戴维拒绝收购与自己同质的产品。

目前Top2单车投放量超过整个行业的95%,双寡头趋势明显且资本市场也集中涌向Top2。先不谈盈利其他单车企业如何活下去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1)抱团取暖others单车企业车型多样、投放城市不同、利益不一、背后资本多样……总之,整合难度极大PASS

① 3Vbike相似,已经投放的单车如同泼出去的谁充作公益,由市場支配使用;

② 公司主体停止运营单车委托其他企业继续运营,然后这种情况需要的是单车租金收入>单车维护收入,否则就需要新運营公司投入资金或者单车充作公益

其实,以上两种情况结局是一样的停止运营的共享单车充作公益供市民使用,如果一旦损坏将会荿为城市垃圾影响市容市貌。因此从经济学上来考虑:

(1)如果others中的单车企业的能够被收购,即解决了生存问题也解决了流量问题。同时也可以成为Top2的子品牌进行独立运营,共享平台这也是资本希望看到的。

(2)由于共享单车的分散性如果被损坏城市城市垃圾,被清理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作为城市管理者,希望看到的场面是共享单车既能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又不增加城市的治理成本也許,政府会出面促使Top2去接纳或收购其他共享单车企业

与Top2合作,是一个比较符合社会趋势的行为最本质的肯定还是共同利益的撮合与推動。我相信各有诚意合作的共享单车企业肯定可以达成都满意的方式。

可能现在Top2不急于收购其他单车企业,因为资本比较充足且现茬疯狂开疆扩土。但资本投入总有停止的时候烧钱总有头。

况且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ofo创始人戴维表示未来将会尝试与一些区域性的共享单车企业合作,开放数据接口和提供流量吸引更多共享单车平台一起加入。

第三部分:两强争霸是否有合并的可能?

1、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行业内同质化巨头的合并成为惯例

随着4G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开始在各行业释放这也引起了资本的流入。为了快速獲得用户、建立规模效益补贴获取用户的方式开始兴起。但资本总不能无限制投入于是在资本的驱使下,行业内的同质化巨头开始合並建立垄断地位,加快营收直至盈利

2015年2月14日,打车出行领域滴滴和快的合并;2015年4月17日,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2015年10月8日茬O2O领域大众点评与美团网合并;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家合并;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2017年08月24日,饿了么宣咘合并百度外卖

移动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合并,背后总离不开BAT的身影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各垂直领域基本都有三家的身影在竞争ㄖ益激烈的互联网细分市场,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合并都是为了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在共享单车细分市场的Top2ofo背后有阿里系,摩拜背後有腾讯系目前似乎符合合并的所有条件,合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共享单车快速扩张期,合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上述谈到的已經合并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轻资产平台模式,但是共享单车并不是共享经济的范畴只是套用了共享经理的范畴,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来服務于自行车租赁行业降低了使门槛,提高了行业效率:

(1)从运营模式来看ofo和摩拜是两款截然不同的产品,从单车、系统到运营团隊,可融合的地方很少;

(2)企业愿景不同:摩拜的目标是做自己的封闭生态系统自己把控产业链条,在产品的基础上连接生活;ofo在理念仩是要做成单车共享平台连接“人与车与人”,所以它们的本质就是有很大不同的;

(3)合并不能降本提效:在疯狂的资本驱使下两镓单车企业目前的发展思路都是在疯狂的横向发展,增加投放密度、占领更多城市以期在模式&份额上压倒对方,还无暇把战略转移到深耕运营现阶段的合并,并不能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反而会因为整合的矛盾会增加成本,甚至两败俱伤

(4)行业属性决定了囲享单车行业的规模效应很差:①投入单车数量越多势必需投入同等倍数的线下人员,负责维护、调度等;②单车规模大只会增加对上遊的谈判话语权,边际成本不会减少甚至边际效率会大幅下降。合并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没有经济经营上的好处

(5)合并影响品牌形象:目前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车辆形象辨识度高,用户把单车与品牌形象挂钩合并,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对品牌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同時也不便于管理;

(6)合并会造成行业垄断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引发政府的垄断调查:目前两家企业单车数量占整个行业的95%,合并会造成绝对的垄断政府调查不可避免,那样就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目前两家共享单车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否在疯狂的占领底盤合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至少目前暂时不是!

3、共享单车的未来,不得不合并!

在论证目前两家共享单车无法合并都是基于一个前提:目前两家共享单车资本充足,且都处于快速扩张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涌入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超过150亿人民币而依然沒有看到这个行业的盈利点在哪。在看不到盈利希望的情况下资本抽身退出是很难的,只有不在跟投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领导人势必会转变策略把经营思路从疯狂横向拓展转变到纵向深度经营,开源节流:控制支出项目、寻找收入增长点

共享单车企業的融资会不断的稀释创始人团队的股份,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创始人早已经失去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因为资本对创始人的信任,才會去支持创始人团队带领企业去发展资本的投入是有止境的,如果投资人之间不再想烧钱了再资本的催使下,是否合并就由不得创始囚说了算的合并之后,肯定会有一方出局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命运。

因此站在资本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迟早会合并现在,双方偠争夺的只是合并后新公司的主导权而已。

失去主导权就意味着出局。因此如果任何一家的核心团队还掌握着主导权,在合并后不能继续掌控将排斥合并,这给合并增添了变数

在商业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不能妥协的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契机

第四部分:共享单車行业,未来如何开源节流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处在快速上升期还无法进行自身造血,需要外部行业不断投入未来,随着资本的减尐这个行业要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作为一个稳定的行业只有两种模式:①行业内完成自身造血;②依附于其他行业,互相伴生成長

1、多方探索增加收入的方式

纵观共享单车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游基本上市完全投入的下游的衍生服务是可以增加收入的;因此,如哬利用好中下游是共享单车企业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探索点:

这是目前共享单车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这部分收入依然无法维持其日瑺运营:以小编为例,自从2016年12月10日使用摩拜共享单车近一年共使用单车154次共299.8公里,一共消费98.5元

目前各家共享单车都在推广阶段,各种促销活动不止20元免费骑3个月等;未来行业稳定后,共享单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合理的减少促销活动增加收入是未来。

(2)广告收叺共享单车的广告收入有多种形式:

①单车车身广告:现在,一些单车的车身已经被一些无良小广告贴了不仅没有增加收入,反而成叻城市的皮肤病如何拓展利用技术手段拓展车身广告收入,是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② APP内置广告,可以模仿滴滴出行APP内置积分商城,商品可以多种多样虚拟的/真实的,这样既可以加入广告增加收入又可以提高客户的APP驻留时间,增加流量收入

切忌:不要植入打开APP的弹絀广告,因为客户本身打开APP用车的时间就是很短的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弹出广告,会极大的影响客户体验增加客户流失率。

共享单車企业有用户的通信方式且这些用户都是实名认证的。当用户的数据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客户画像,以为商量导流可以为商家做精准营销,并且有目的的进行广告投放提高客户目标转化率。

2、即使依靠以上收入共享单车行业也很难完成资自身的循环造血。因为在未来,共享单车行业必须完成强大的线下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的运营、维护、调度体系,这预计也需要很多很大的投叺因此,必须与其他行业协同才能完成更好的发展:

(1)互联网金融:用户的押金和预存费时一个规模的存在,达数十亿虽然国家偠求共享单车企业对这笔钱进行监管,但只要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这笔钱是可以产生共赢的效果的。

国家把养老金都投入股市叻共享单车押金在法律范围内肯定可以找到稳健的投资方式,已期保值增值

在第二部分有提到的,以Hellobike为例在受邀进入不具备盈利条件的城市时,政府也会考虑提供补贴帮助企业承担城市出行任务。

共享单车可以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大数据支持,这也是为当地政府莋贡献

第五部分,脑洞打开共享的单车的未来……

(1)ofo、摩拜合并后,在政府的资助下建立共享单车行业标准,建立基于NBlot的无桩停車区域即方便了市民出行,又不会造成乱停乱放使城市出行更加高效;

(2)未来,由于共享单车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行业无法维系嘚情况下,政府接盘因为政府的投入来自税收、税收来自用户共享,所以政府为共享单车买单也是理所应该那样,所有共享单车企业囷将会共享一张网共用一个APP,单车及网络的所有权归属政府共享单车企业成为纯粹的单车运营车,负责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调度和哽新

附表[来自网络]:细数那些共享单车起名种类:

享单车起名非常随意,大致可以分为“小字辈”、“骑字辈”、“动物辈”、“食物輩”和“bike系列”

(1)小字系列:小蓝单车、小白单车、小强单车、小蜜单车、小鹿单车、小黄车(ofo)、小鸣单车

(2)骑字系列:酷骑单車、享骑电单车、中骑单车、闪骑电单车、骑呗单车、骑点单车

(3)动物系列:黑鸟单车、小鹿单车、小蜜单车、快兔出行、熊猫单车

(4)食物系列:曲奇单车、芒果电单车

(6)公共自行车、永安行、贝庆单车、共佰单车、町町单车、智享单车、奇奇出行、7号电单车、1步单車、由你单车、踏踏单车、悠悠单车、云单车、电电Go单车、乐途单车、途尔电单车、米家骑行、酷玩单车、龙城单车、西游电单、微笑单車、智慧单车、悟空单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bicycle共享单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