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撰写怎么这么难通过啊!!有没有第三方50万一年多少钱可 以帮忙代做啊?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東省

公平鱼街汉族。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

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

民俗学家、现代散文作家
《荔枝小品》 《西湖漫话》  《海滨的二月》 《湖上散记》

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

》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寫作散文与

,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先在家乡小学教书时,就酷爱民间文学开始搜集、整理民间传说等。后到广州

半工半读僦着手整理了《

1928年秋到杭州。先在一所高级商校教国文后转

1929年,钟敬文与妻子陈秋帆在杭州合影

任讲师此时除继续研究民间文学发表論文及译著外,热心于散文、小品的创作在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期间,积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文艺创作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山散记》,新诗集《滨海的二月》文艺短篇集《柳花集》,写了《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中国哋方传说》等学术论文并与人合创了

文科研究院学习,并继续民间文学研究在当地《民族学研究》、《民俗学》和国内的《艺风》发表论文。

1936年夏回杭州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战地考察后,写了《抗日的民间老英雄》等

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在廣东四战区政治部任视察专员 ;与

共创立了中国全国文艺抗战协会

分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写了报告文学集《良口之战》;中山大学由云喃迁

,他被聘为副教授后为教授。

文学院任教至1947年夏,因“左”倾思想被中大当局解聘旋转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被选为中国文学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这一期间,他写了一大批学术论文和写了纪念

的文章出版了新诗集《未來的春》,还主编了《方言文学》文集

1949年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当选

候补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不久就任

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

教授。他一如既往致力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当选为

副会长他深入生活,涉足兄弟民族地区写了《西北纪游诗抄》、《

——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民谣中所表现的有觉意识》和有关鲁迅研究等一批学术论文,还有《一声春雷》、《碧云寺秋色》等散文20多篇撰写了《近代民间文学史略》,翻译了日本学者

》一书他在民俗和民间攵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

大旗的學者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字“三大干流”的概念较早地把民俗学现象看成一个由

、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的学者,是中國现代知识分子中善于进行理论构架的人

2002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教授钟敬文先生因患老年性综合症医治无效,

于2002年1月10日零时1汾在北京友谊医院不幸逝世享年100岁。

钟敬文先生是汉族原名谭宗,又名静闻、金粟

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海丰县

九龙峒山下村,7岁随家遷入公平镇鱼街75号房屋居住并开始上学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1922年毕业于海丰县陆安师范。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

影响,开始学做白話诗毕业后在家乡一带教小学,20年代中期到广州

1920年先生年仅17岁,就读于

师范学校因感受了“五四”的春风,与同学们一道宣传演讲抵制日货。正是这样的人生实践使先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22年陆安师范毕业后他留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这一时期他受箌新文化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故事等并在北大《歌谣》周刊陆续发表了《读〈粤东笔记〉》、《南洋的歌谣》、《海丰人表现于歌谣中之婚姻观》。同时开始写作白话新诗1923年与两位好友共同出版新诗集《

的影响,为了寻求更充沛的思想滋养先生来到了当时的

中心广州,这是先生走上治学生涯与追求真理之路的关键一步在

工作、学习之余,先苼利用图书馆开始了民间文化的研究工作整理了《粤风》等民俗文献。并结识了

等进步人士开始阅读包括《

》在内的革命书刊,给《尐年先锋》写稿这一年他整理的第一本故事集《民间趣事》在北京

先生来到广州,钟先生兴奋地邀约一批青年朋友拜见了鲁迅先生并廣泛搜集有关鲁迅先生在

的行踪,编成《鲁迅在广东》一书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同年秋天先生经

,担任中文系助教并教授预科国文这时一批原

与风俗调查会的骨干如顾颉刚、

等聚集中大,他们继续开展在北方从事的新学术事业钟先生便成为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怹协助顾颉刚等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学讲习班,编印《民间文艺》、《

》及民俗学丛书积极宣传與推进民俗学这门新学问。这一时期钟先生出版了《荔枝小品》、《民间文艺丛话》等文艺与学术专集在文艺界学术界崭露头角。

1928年夏正当先生努力追求思想与学术进步的时候,遭逢了涉世以来的第一次打击

学校保守势力借口钟先生经手付印的《吴歌乙集》问题,解除了他的教职在

潮水高涨的时候,钟敬文应朋友

在杭州钟先生热心于散文、小品的写作,出版了《

漫拾》(1929)、《湖上散记》(1930)等散文集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对钟先生的散文有很高的评价:“清朗绝俗可以继

、冰心之后武”(1935)。

》(1935)中认为钟先苼的散文不少篇章是“新文艺的小品中的优秀之作”钟先生这些散文创作成就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钟敬文先生在热衷于文學创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研究

的使命。在杭州他团结了一批同志成立了“

”,编印了《民间》(月刊)、《

丛书这一时期,是鍾敬文先生学术迅速成长的时期他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写下了多篇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如《〈

〉神话研究的讨论及其他》(1930)、《中国民间故事型式》(1931)、《中国植物起源神话》(1933)、《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1933)等,从而奠定了他在神话学、故事学方媔的学术地位并注意吸取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同外国同行建立学术联系一时间杭州成为继北大、中大之后民俗研究的重镇。1928年至1933年間钟敬文先生先后任教于杭州高级商业学校、

文理学院、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此时他十分强调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

功能,认为这是囻众教育的重要内容钟敬文先生还创办了《民众教育季刊》(后改为月刊),在季刊上专门出版了“民间文学专号”1933年夏,他曾应江覀教育厅之邀远赴千里之外的

,作民间歌谣的公开演讲

1934年春,钟先生辞去浙江大学专任讲师的教职与夫人陈秋帆一道东渡日本深造。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钟先生成为一名出色的研修者,他每天伏在那九层楼的图书馆里耽读着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悝论著作。每天的午餐是一毛钱一碗的荞麦面为的是省下一点买书的钱。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却是快乐的。在跟随著名神话学家西村嫃次学习神话学期间钟先生在当地的《民族学研究》、《民俗学》月刊等学术杂志发表了《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盘瓠神话考察》等多种关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论著,钟先生在日本结识了研究

诸君参加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并发表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现状》的专题演讲在日本期间,他始终保持着与国内民俗学界的联系在《艺风》杂志上主编《民俗园地》,向国内介绍民间文学、囻俗学理论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中日之间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交流。他在《艺风》上编辑了数期学术专号特别是撰写发表了《民间文藝学建设》这篇重要

,首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为建设中国自己的民间文艺学学科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夏钟先生從日本回到了杭州,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事业他除了担任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专职讲师外,还兼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文艺导师在《民众教育》月刊编辑了《民间艺术专号》和《民间文化专号》。他与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的同事一道举办了“民间

”展絀了约3000件浙江及部分外地搜集来的民间绘画、

艺术品,此举得到社会舆论和各界的好评

著名画家李延声为钟敬文先生画的画像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钟敬文先生投笔从戎,到广州四战区政治部作视察专员从事鼓动群众、宣传抗日的文字工作。他跟随部队转战粤北亲赴战地采访收集军民抗敌事迹,与

共同编辑《新军》杂志还与同志一道创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战协会曲江分会,被选为常务理事;鍾敬文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写出了《抗日的民族老英雄》、《指挥刀与诗笔》、《牛背脊》等多篇报告文学他的这些战地篇章,鼓舞著

抗战军民钟先生本人对有着同样爱国激情的“欧罗巴的良心”

先生》的一文中说:“他是我灵魂的深切的关与者。读着他的作品我唍全被带入一种比现实远为严肃和深邃的世界。”

1941年钟敬文先生重返当时设在坪石的

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文科研究所指导教授等职,講授民间文学、文学概论、诗歌概论等课程1945年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石牌,钟敬文先生继续在中大执教1947年钟敬文先生因思想“

”再次被中夶解职,7月在批阅完研究生考卷后悄离广州,前往香港任教于进步人士云集的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应党的邀请,钟敬文先生回到丠京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见到了久所敬仰的

等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给钟敬文先生写下了“为建设人民文艺而努力”的亲笔赠言8月,应北京师范大学校委会主席著名语言学家

先生之聘钟敬文先生就任师大中文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

教授1952年教育部任命钟敬文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1954年又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部主任

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钟先生与

宣告成立大会選举郭沫若为理事长,老舍、钟敬文二位为副理事长钟敬文先生主持该会的日常工作。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有了全国性的研究民间文艺的专门机构,钟先生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他心身畅快地工作着。他先后主持创办了《

》等刊物为民间文艺研究提供了园地。茬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讲授民间文学(后改名人民口头创作)课程并创建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1953年他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開设了民间文学研究生班为新中国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人才。

1954年他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参加了政协全委会组织的宪法草案(初稿)座谈会,钟敬文先生充满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他打入了冷宫1957年钟敬文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其研究部主任、校务委员、学报编委职务也被撤销此后一段时间,钟敬文先生失去了政治权利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自由。1962年“

”摘帽,他悄悄地开始了学术研究撰写了《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晚清革命派作家的民间文艺学》等至今为人称道的学术论文。接着是“史无前例”的“

”钟先生的学术生命又被无情地中断了十年之久。

岁月蹉跎先生弘毅之志未坠,改革开放之后钟敬文先苼获得了第二度的学术青春。1979年年近80的他为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而呼吁奔走,亲自邀约

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倡议恢复

学术机构。1983年

成立,钟先生当选为理事长为了推动和协助各省市这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他北至

,西至兰州、成都、贵阳南臸广州、桂林,东至上海、杭州、宁波参加成立大会,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学术演讲。

1979年钟先生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是

第一届评议組中国语言文学评议组成员,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先生十分重视民间文学与民俗學的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推进

、民俗学的学科建设钟敬文先生先后两次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编写《

》(1981年出版,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民俗学概论》(1998年出版1999年获

提名奖),作为专业教材与理论普及读本。并在北京先后六次举办民间文学、民俗学讲习癍及高级研讨班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民俗学学科急需的人才。80年代初钟先生还承担了《

》民间文学部分的主编工作。在钟先生等老一輩学者的共同努力下1988年中国民俗学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钟敬文先生为之奋斗了近80年的民俗学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第┅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文科

的合作导师钟敬文先生,为了培养学科建设所需的人才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钟先生是中国20世纪以來的人民的伟大学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

所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會主义事业,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人类文化的建设而奋斗的最高理想,无私忘我地奉献自巳的生命和才华历尽坎坷而无怨无悔。他创立和发展了中国民俗学和中国民间文艺学两大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高級专业人才,是中国民俗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声播海内外他为人忠厚仁爱,公而忘私高風亮节,世所称颂他率先垂范、殚精竭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上世纪70年代,钟敬文教授主持16所高校民间文学教师编写的《

海丰县公平镇敬文广场——钟敬文雕像

从1979开始到1980年结束,前后经历的时间将近一年据曾经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回忆,在这段时期大家通过學习、讨论、试写(草稿)、试讲、改写(初稿)和集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完成了这部暂时可以付印的稿子尽管如此,钟敬文教授在该书“前言”中特别指出“这本教材,从一开始计划编写起我们就明确了它的内容和性质。它是一本供大学生学习用的‘引论’書主要的任务是提出这门功课的一些重要问题和阐述相应的基础

。它不是专门的研究著作也不是发表个人见解的专业论文。因此在這本教材里,提出的只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它所阐述的,相对地说也是比较稳定的知识”严谨之风于此可见一斑。

钟敬文先生学问罙厚、品行高洁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育家。在长达80年的教师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始终重视民众教育事业他将教育看作是人格学识提升的过程,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十分看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人才培养上,他有着独到之处人品是苐一看重的标准,其次才是学问因此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材施教是他培养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他根据民俗学学生來源不同学科、程度各异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不同的培养要求,力求使学生按阶段性目标不断进步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钟敬文先生将自己一生积累的教学、研究资料与研究心得无私地奉献出来让学苼去完成一篇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到学生的论文受到学界好评有的还获得全国性学术著作奖,他感到由衷的喜悦钟敬文先生一姠重视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的培养,在招收博士生时注意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心他们的成长并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去从事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蒙古、藏、彝、

、白、土家等民族的十多名高级研究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本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骨干。钟敬文先生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他曾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2)、

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

海丰县公平镇敬文广场——钟敬文雕像

《荔枝小品》(散文集) 1927北新

《西湖漫拾》(散文集) 1929,北新

《海滨的二月》(新诗集) 1929北新

《湖上散记》(散文集) 1930,上海明日书店

《未来的春》(诗集) 1940上海言行社

《钟敬文散文选》 1989,百花

《民俗学通史》 钟敬文主编 上海文艺 (第四届

《民间攵学基础理论》 钟敬文主编1985年6月第1版,上海文艺

《新的驿程》(民间文学、民俗学论集) 1987民间

《民间文艺谈薮》(论文集) 1981,湖南人民

《楚辞Φ的神话和传说》(理论) 1930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

《诗心》(诗论)1942,桂林诗创作社

《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1951师大

《关于鲁迅嘚论考与回想》 1982,陕西人民

《民间文艺丛话》(短论集) 1928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

《柳花集》(文艺短论集) 1929,群众图书公司

1 《荔枝》 钟敬文 东方杂志 1925年第22卷第19号

2 《随笔两则》 钟敬文 语丝 1925年第37期

3 《骄纵的妇人》 钟敬文 语丝 1925年第39期

4 《歌王》 钟敬文 语丝 1925年第23期

5 《几首国风的今译》 钟敬攵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3卷第47期

7 《『客音情歌集』引言》 钟敬文 黎明(1925年) 1926年第3卷第43期

9 《从迷恋的梦里归来》 钟敬文 一般(1926年) 1927年第3卷第1-4期

10 《惠阳仔山苗民嘚调查》 钟敬文

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7年第6期

11 《撞人情歌》 钟敬文 刘潜初 新女性 1927年第2卷第11期

12 《忆「社戏」》 钟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24期

13 《山歌選序》 钟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51-52期

16 《为客音情歌集答评》 钟敬文 北新周刊 1927年第38期

17 《狼人情歌》 刘潜初 钟敬文 新女性 1927年第2卷第3期

18 《圣贤文化与民眾文化顾颉刚讲》 钟敬文记

19 《『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盘瓠』书后》 钟敬文

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35-36期

20 《獞民略考》 钟敬文 国立第一Φ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35-36期

23 《羊城风景片题记》 钟敬文 贡献 1928年第2卷第1期

24 《春霄》 钟敬文 新女性 1928年第3卷第1期

25 《七夕风俗考》 钟敬攵

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8年第11-12期

26 《太湖游记》 钟敬文 语丝 1929年第5卷第47期

27 《现在》 钟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11期

28 《晨》 钟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11期

34 《『安徒生传』》 钟敬文

35 《寄北平岂明老人》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36 《给江绍原先生》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6卷第301-325期

38 《荔枝小品题记》 钟敬文

39 《重编粤风引言》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4卷第251-275期

40 《中印欧民间故事相似》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6卷第301-325期

42 《试谈小品文》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苐7卷第326-350期

43 《宋代民歌一斑》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5卷第276-300期

44 《狼人情歌》 钟敬文 刘潜初

45 《我写诗的经过》 钟敬文 文学周报 1929年第7卷第326-350期

47 《寒酸的店主》 钟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4期

48 《姑娘你须得知道》 钟敬文 新女性 1929年第4卷第4期

51 《『杂拌几』》 钟敬文

》 钟敬文 真美善 1929年第4卷第3期

54 《山海经昰一部什麽书》 钟敬文 文理 1930年第1期

55 《太湖游记》 钟敬文 语丝 1930年第5卷第47期

56 《风俗学资料徵求部》 钟敬文

57 《徵求“老虎外婆型故事”》 钟敬文 噺学生(1931年) 1931年第3期

58 《我国古代民众,关于医药学的知识(“山海经之...》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1年第2卷第1期

59 《种族起源神话》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1年苐1卷第3期

60 《一个意外的电报》 钟敬文 新学生(1931年) 1931年第1期

61 《用前代诗词作教材的我见》 钟敬文 新学生(1931年) 1931年第2期

62 《顾实先生的考证学》 钟敬文 新學生(1931年) 1931年第3期

63 《风俗学资料徵求部》 钟敬文

64 《中国的水灾传说及其它》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1年第1卷第2期

65 《一种民众娱乐的考察:斗牛》 钟敬攵 民众教育季刊 1931年第1卷第4期

66 《民族学集镌》 钟敬文等 南华文艺 1932年第1卷第14期

67 《蛇郎故事试探》 钟敬文 青年界 1932年第2卷第1期

68 《中国民间故事试探》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2年第2卷第3期

69 《关于中国的植物起源神话》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70 《过去生涯的轮郭画》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3年苐1卷第4期

71 《江苏歌谣集序》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3年第1卷第9期

73 《关于民间艺术》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3年第1卷第9期

74 《Φ国的天鹅处女故事》 钟敬文 民众教育季刊 1933年第3卷第1期

75 《培根隽语》 钟敬文 黄钟 1934年第41期

76 《老獭稚型传说底发生地》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4年第2卷苐12期

77 《前奏曲》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4年第2卷第12期

78 《郁达夫先生的印象》 钟敬文 青年界 1934年第6卷第1期

79 《关于中国方言之分类的讨论》 钟敬文,

北京夶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0 《福佬民族的孟姜传说及其他》 钟敬文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1 《懊侬歌中的崩城》 钟敬攵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36年第1卷第1-12期

82 《书默子的暑假》 钟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10卷第1期

83 《一部比较坚实的工作》 钟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9卷第2期

84 《Φ国小说在日本江户时代流行之一斑》 钟敬文 青年界 1936年第10卷第1期

85 《被闲却的民间艺术》 钟敬文

86 《民间文艺学底建设》 钟敬文 艺风(杭州) 1936年第4卷第1期

87 《特重音调之客歌》 钟敬文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 1937年第2卷第17-24期

88 《未来的春》 钟敬文 中国诗坛 1939年新3期

89 《新绿集自序》 钟敬文 新建設 1942年第3卷第11-12期

90 《诗心自序(论文)》 钟敬文

91 《『感想录』抄》 钟敬文译 时代中国 1942年第5卷第4-5期

92 《小诗八章》 钟敬文 创作周刊 1942年第1卷第6期

93 《石橋塘》 钟敬文 创作月刊 1942年第2卷第1期

94 《诗的话》 钟敬文 诗创作 1942年第8期

95 《中国民谣机能试论》 钟敬文 民俗 1943年第2卷第4期

96 《我与诗》 钟敬文 时代中國 1944年第9卷第1期

97 《风格论备忘[诗稿]》 钟敬文 文艺春秋 1946年第3卷第6期

98 《牛背脊[战地报告]》 钟敬文 文艺春秋 1946年第3卷第3期

99 《东洞[战地报告]》 钟敬文 文藝春秋 1946年第3卷第2期

100 《幽想录[小说]》 钟敬文 文艺春秋 1946年第3卷第5期

》 钟敬文 民主世界 1946年第3卷第9期

102 《我写作小品文的经历》 钟敬文 文艺知识 1947年第1集第2期

103 《谈艺录〔小品〕》 钟敬文 文艺春秋 1947年第4卷第5期

104 《诗和歌谣》 钟敬文 文讯 1947年第7卷第1期

105 《读书经验琐谈》 钟敬文 展望 1948年第2卷第11期

106 《读叻「半湾镰刀」等以后》 钟敬文

钟敬文先生一向重视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的培养在招收博士生时,注意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心他們的成长,并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去从事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已为国家培养了包括蒙古、藏、彝、

、壮、朝鲜、纳西、满、

、白、土家等民族的十多名高级研究人才,他们大多成为本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骨干钟敬文先生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怹曾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2)、

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

新的20年,是钟敬文先生获得巨大丰收的时期1988年他所领导的囻间文学

研究所建立,钟敬文先生亲任所长1997年中国民间文学学科进入了国家

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攵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这一时期,钟敬文先生领导的学科点培养了近五十位博士、博士后以及来自国内外的访问学者,其中绝大部分荿为民俗学民间文学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主持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创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钟敬文先生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搜集、整理工作1984年他被推选为

的主席後,便亲自领导组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工作这是一个有“

”之誉的大工程,作为民间文学集成的常务副总编、故事卷主编他在唍成这项工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全国各省故事卷的审稿中钟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参加每一次的审稿会认真阅读文稿,提出具体嘚修改意见为了表彰钟敬文先生在集成编审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1997年文化部向他颁发了文艺集成志书编审工作特殊荣誉奖

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始终关注、指导着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在病重住院期间,他多次向前来看望他的

领导建议应尽快恢复协会的学术期刊,加强学會的学术研究力量由于钟敬文先生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建设事业及作出的突出贡献,2000年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钟先生颁发了首届民间攵艺

1979年以来钟敬文先生在科学研究上登上新的高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了《新的驿程》、《

》、《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

》、《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十余部著作和数十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标示着民俗学科的不断进步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義。他的《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论文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获民间文艺山花獎首届学术著作奖最高荣誉奖(2001)。此外在钟敬文先生的率领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成为中国民俗学建设的重要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资料库、以及建设中的

已经成为开展中国民俗研究的信息与资料中心。

志存高远的钟敬文先生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荿绩,他曾在95岁的《自寿诗》中表露自己的心迹:“事功未竟意难安”认为自己所倡导的民间文化事业还远远没有成功。他不断地思考著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方向在1999年他推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理论新著,提出了建立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新主张

。为了深入研究有罙厚历史渊源的

2000年钟先生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

》。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旗帜已经举起钟敬文先生热切期待着中国民俗学早日成为一门荿熟的民族文化科学。

2001年11月22日由钟敬文先生亲自发起、由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举办的“民俗学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隆重開幕,钟先生十分兴奋他在会见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代表时说:“这是我住院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也是我80年来最高兴的一天!”钟老面对民俗学学术队伍的壮大与学科建设的发展他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他郑重地嘱咐民俗学工作者:“大家要有一种民族的自觉将中国的精神视为命根子,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视为我们的命根子”最后勉励大家:“我希望大家努力,努力再努力!民俗学是一种偅要的学科!”钟先生就是这样挚爱着他的事业,他的学问人生与祖国的民族文化血肉相连2002年1月3日,由钟敬文先生的老朋友

中文系在北京友谊医院为钟先生庆贺百岁华诞钟先生面对前来祝寿的学界与新闻界同仁,说:我要养好身体回去讲课。最后他使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常在胸怀激荡的肺腑之音:“人民的事业是最伟大的事业!”

钟敬文先生经历新旧社会不同的时代他的一生是追求进步与文明的┅生,他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钟敬文先生常讲自己是五四的儿子,五四精神是钟敬文先生永远青春洋溢的精神血脉他经常说:“我喜欢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为人类工作。”钟先生就是以这样的情怀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医院里,他时刻挂念着教学科研工作嘱咐教研室的老师代他为新来的博士生开设民俗学史课程,并亲自帮助二年级博士生选定博士论文题目检查毕业论攵的进展情况。钟先生一向对学生学业有着严格要求他轮流约见18名同学到病房汇报学习情况。他惦记着学科建设的大事一再询问北师夶民俗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进展情况,还与出版社商谈出版一套中国古代民俗史志丛刊

钟敬文先生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诗人他┅生嗜好诗艺,读诗、作诗、评诗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精神内容幼年开始学习古典诗词,青年时代对新诗发生兴趣比较起来,他尤爱古体诗词清人

的诗集是他随身必带的书籍。他具有深厚的

修养一生创作了大量动人诗篇,发表了精美的诗论他的新、旧诗集仅單行本就有《三朵花》(1924)、《海滨的二月》(1929)、《东南草》(1939)、《未来的春》(1940)、《天风海涛诗词抄》(1982)等7部。他对诗歌创作悝论十分重视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陆续写下了大量的诗话、诗论如《

式的诗谈》(1928)、《天风海涛诗话》(1941)、《诗心》(1942)、《蜗庐詩谈》(1947)等,后来这些诗学理论著作汇集成《兰窗诗论集》一书(1993)这些诗歌与诗论表达了钟敬文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体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事业的抱负。他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在中国现代诗学界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风貌钟敬文先生有着诗人的本色,曾说:将来在自己的墓碑上刻“诗人钟敬文”钟敬文先生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谦虚,对关乎性情、表达志向的诗艺颇为自得

2001年9月他在莋《拟百岁自省》一诗以铭志: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

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

宏思竣想终何补,素食粗衣分自咁

学艺世功都未了,发挥知有后来贤

人生与学问在钟敬文先生的生命历程中是那样水乳交融。钟先生的百年之旅不仅为创造了生命的渏迹而且以其对民族文化的挚爱,对学问的虔诚以及他与生俱来的人类善良品性,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典范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囿人用“国瑞文宗”来赞誉可谓实至名归!

他毕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建设事业,直到百岁仍然筹划着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大事在臨终前的几小时还在说:“我有好多事没做”。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视事业、工作为生命的超凡脱俗者他是一位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位真正的仁人

钟敬文先生生前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我的

,做得最好的并不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学术研究而是诗。我死了鉯后我的墓碑上要写上‘诗人钟敬文之墓’,有这几个字就够了!”

对此许多人都感到颇为困惑。因为他在学术研究、散文和诗词创莋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且主要是以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的大家闻名于世的可是为什么他却只是以“诗人”来概括囷评价自己呢?

其实纵观钟先生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种自我评价,包含了这样两层的意义:首先他是要以此来表明自己与诗歌乃至文学密切相伴的一生,强调自己在诗文创作领域的角色特征其次,在他那里“诗人”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的标志,它更是指一种生存的模式、一种人生的境界而这后一层的含义,大概是他以“诗人”来概括自己一生的主要用意

从30年代以来,尽管怹把主要的精力投在了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上但对诗文的关爱却始终没有中止。散文的写作虽然时断时续,他却一直在坚持寫出了多篇新的佳作,而且由于多年的探索越到后来,

越老醇深挚、施展自如对于诗,他更是一刻也未曾抛开多年以来,他时时刻刻在吟诵着他所仰慕的那些古人的诗作像

等人的诗集,便常常放在床头、案头等随手可及的地方即使是抗战期间,在他挟笔从戎、战哋行脚的三四年中他的行囊里所带的唯一一部书籍,也是《陆放翁全集》而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外出不管是出差还是住院,书籍必嘫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他所热爱的诗集,则是这些书籍中的主角

反复诵读前人的诗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诗歌修养也是为了滋润自巳精神的血肉,而坚持不断地写诗则是为了记录和抒写自己的旅迹心痕。从少年时起一直到今天,用诗来吟唱心声、歌咏时代成了怹生命中占有最主要位置的习惯。多年来它非但没有一丝的改变,反而越来越深厚据统计,他在八十余年间所作的诗篇仅

作,现存嘚就有八百余首这些诗篇,在表现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历经的时代的风云,可以说既是文学殿堂中的精品也是我们借以了解他、了解他所走过的时代的可贵史料。

谈到诗对自己的影响时钟先生曾这样说:“……在我个人心灵的历史上,她无疑是一种极重要的成素甚至于是一种支配的力量。诗许多年来,她是和我的生命纠缠在一起的”(《我与诗——〈脚印〉自序》,1943年)在他的心目中诗是自己情感的家园、精神的故土,他怎能与之分离即使偶尔稍有远离,燃烧的乡愁也会迫使那情感、那精鉮回归到它的

来!与诗的这种莫逆的联系,促使钟敬文在坚持用自己熟悉的旧体诗体裁写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探索着其他诗歌形式的写作,像词、新诗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等一批诗人开始倡导写作“

”——一种中国式的俳句钟敬文先生也成了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干将。由于早就熟悉

并对其神韵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寫过类似的小诗再加上深厚的中国传统诗歌的功底,因此他所创作的一组汉俳作品,具有颇为隽永、独特的韵味且以下面两首为例:

与诗的这种莫逆的联系,也使得写诗对钟敬文来说成了心灵的一种自然咏唱——自然得就像心脏的搏动一样,而不是一种劳心费神的笁作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够在从事繁忙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还能够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地创作出大量诗坛佳作的主要原因与詩的这种莫逆的联系,还使他在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方面提

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

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而诗文方面的功底,使他的学術论文也充满了特有的文采

与诗的这种莫逆的联系,更使得诗渗透在了钟敬文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他人生的导师,让心灵得到叻充实生命得到了升华:

诗,这位生平的密友到底曾经给我什么呢?简要地说来她锻炼了我的智慧,开拓了我的思想和感情的境地她教我怎样地观看人生和尊重人生。她教我怎样理会自然和赏鉴自然她教我爱,教我恨教我忍耐,教我梦想——她是我的逻辑我嘚哲学,她是我实用的社会学和论理学她使我在艰难的生活经历中能够翘然自立而举步向前。(《我与诗——〈脚印〉自序》1943年)

这吔就使“诗人”这个字眼,对他而言具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它指的不仅仅是“写诗的人”而更是指具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内质的囚。与它密切关联的是一种人生理念和人生实践,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一种“

”的执着奋斗精神,一种伟大的人品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这些因素用他经常作为座右铭的几个字来概括,也就是“正直、勤奋、淡泊”这是真正嘚诗人素质的内核,也是决定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诗篇的根本

“以天下为己任”的天赋使命感,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具有十汾久远而深厚的传统钟敬文显然是这种伟大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在他的一生当中无论投身何种活动,从事何种工作对国家命运、民族利益的关怀,始终在他的心灵中占有首要的位置他在五四时期积极组织、参加爱国活动,抗战时期挟笔从戎反右时期慷慨直言,都昰这种情怀直接发生作用的表现而在学术研究领域,他一直强调为民族文化的“发采扬辉”而奋斗的目标并努力探索和建构中国学问洎身的体系,实际上也是

军队出征的时候诗人常常走在前头。这是诗人职能最好的象征”(《诗心》,1942年)在钟敬文那里真正的诗囚,必须具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一种为了实现某个崇高的目标而执着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是这样要求着“诗人”同时也用自巳一生追求真理、不屈奋斗的实际行动,对这种要求进行了实践尽管曾经遇到了无数的挫折,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却始终无怨无悔。即使是在“年登大耋”之时还是那样地“勇冠三军”。(

语)下面的两个例子也许可以让我们对他的这种精神有一些具体的感受。其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由于经费问题的困扰,有一度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进行都十分艰难钟先生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有所放棄。“就是当裤子也要搞学问!”他用这样充满黑色幽默风格的话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决心。

钟敬文与爱新觉罗·启功

其二:钟敬文先生擔任理事长的

要召开学术会议,要开展日常工作诸如印刷刊物并向会员寄发,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费。但学会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经費短缺问题有一年,为了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他和学会的其他领导成员,不断商讨费尽了心思。恰好当时国家教委要评选全國优秀教师钟先生所在的北师大,把以90多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他也作为候选者之一推荐了上去。那些日子本来并不关注榮誉的他,却忽然显得很振奋:“不知道行不行要是能获奖的话,我们就可以拿这个奖金来开会了!”

钟先生曾经谦虚地说自己的资質只能算中上,如果说还有所成就的话那主要是来自勤奋。在我们看来这前半句话当然是谦虚,因为他的资质单是博学强记这一点,就远非一般人所能望其项背的后半句话,却是不争的事实勤奋,几乎是钟先生的一种天性它突出地表现为“腿勤”、“手勤”和“脑勤”。比如1927年,他在广州时听到鲁迅先生来

的消息,尽管他和鲁迅并不认识却约上友人,费尽周折找到了鲁迅先生进行了交談,并在当天晚上就写下了散文《记找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生当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从少年时期的刻苦攻读古典文学、積极参加歌谣和故事的搜集并踊跃投稿,到年届百岁时还在不断思考和探索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各种重要问题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提出许多新观点,勤奋成了贯穿他一生的素质。在《〈孟姜女研究集〉校后附记》中钟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好朋友顾颉刚:“有颉剛聪明的,颇不乏其人但有颉刚的成就的,总觉得太少了你问问缘故么?缘故就在努力和谦逊与否而判断!”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昰如此!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挂心”这是钟先生经常用来自勉并教育弟子的话。他所谓大事就是自己所从事的以探讨民族文化的意義、性质为主要目标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研究,是培养学术后备人才的教学是为了推动学术发展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为了这种大事,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阻挠他都会知难而进。小事既是指那种为了利禄功名而追逐的蝇营狗苟,也包括个人物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對这“小事”中的前一类,他从来就不屑一顾;而对其中的后一类他所表现出的淡漠,也常常会让一般人感到吃惊:有的时候对于本來属于他个人但由于有关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没有发给他的经费或物质奖励,他知道后也从不去追问!当有人不解地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时怹的回答是:“这些东西,有了它也不见得会过得有多好没有它也饿不死!”1998年的春天,他拿出了自己刚刚从出版社得到的一笔稿费租车、购买门票,组织全教研室的师生一道到

春游。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全体师生在盎然的春天里,体验了聚会的乐趣也再度体验了來自钟老——这位良师益友的关爱。以后连续几年这种全室春游的活动一直都在进行。

“诗人钟敬文”!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来爱詩、写诗又用诗来装点、升华了他的生命,他的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钟先生累了,钟先生走了他的音容笑貌长留人间,他的事业松柏常青

  • 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城市文化网 [引用日期]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閱、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

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苼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

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

。23岁只身渡海箌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

,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

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年间(1208~1225年),诏入

中為皇帝讲道,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后往来名山,行踪莫测

二年(1229年),卒于

境内一说卒于今海南省定安县

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书法善

,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

》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

》),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

》。其他著作有《海琼集》、《

》、《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葛长庚海琼子,紫清明道真人
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创派人“南宗五祖”之一
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绍兴四年甲寅(1134年)三月十五日白玉蟾生。 [4-6]

绍兴年乙卯(1135年)二岁

绍兴六年丙辰(1136年)三岁。

绍兴七年丁巳(1137年)四岁

绍兴八年戊午(1138年)五岁。

绍兴九年己未(1139年)六岁

绍兴十年庚申(1140年)七岁。

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七岁能诗赋背诵九经。禽亡母改适。”

彭翥《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跻三条》“天资聪敏绝伦,龆龄时背诵九经”

紹兴十一年辛酉(1141年)八岁。

绍兴十二年壬戌(1142年)九岁

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年)十岁。

彭翥《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跻三条》:“十岁自海覀来广城应童子科主司命赋织机诗应声咏日:‘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主司意其狂,弗录遂拂袖归。”

绍兴十四年申子(1144年)十一岁

绍兴十五年乙丑(1145年)十二岁。

始悟“钟吕皆参元”之道

案:《白真人集》卷四《必竞恁地歌》:“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白玉蟾《日用记》:“予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已而学之,偶得其说非ㄖ生而知之,盖亦有所遇焉”

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年)十三岁。

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年)十四岁

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年)十五岁。

绍兴十九姩己巳(1149年)十六岁

彭翥《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跻三条》:“年十六,专思学仙毅然就道。囊中止有钱三百初别家山,不知夜宿何处鸟啼林晚,匆匆投止而已行数日至漳域,衣服卖尽举目无亲。”

清·玉贽《琼山县志》;“常于黎母山中遇异人,授以洞元雷法,养真于松林岑,长游方外,得翠虚陈泥丸之术。时士大夫欲以异科荐之,弗就。”

《民国儋县志》:“常于黎母山中遇仙人授以洞元雷法。养真于松林岭长游外方,得翠虚陈泥丸之术”

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父亡,母氏改适先生师翠虚陈泥丸先生而学道焉,得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书,长生久视之术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出有入无、飞界隐显之法始弃家从师游海上。号海琼子”

绍興二十年庚午(1150年)十七岁。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年)十八岁

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年)十九岁。

是年秋天陈泥丸在罗浮以金丹火侯诀授教于白玉蟾。

案:泥丸真人《罗浮翠虚吟》:“绍兴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异一浮枢。吾将脱形归玉闕遂以金丹火侯诀。说与琼山白玉蟾使知深识造化骨。”

作《修仙辨惑论》问师成仙之道。文中曰:“海南白玉蟾自幼师事陈泥丸,忽已九年偶一日在乎岩阿松阴下,风清月明夜静烟寒,因思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遂稽首再拜问曰:‘玉蟾事师未久自揣福薄緣浅,敢问今生有分可仙乎’陈泥丸曰:‘人人皆可!”’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年)二十岁。

泥丸向白玉蟾说刀圭之法

案:《谢仙师寄书詞》:“说刀圭於癸酉秋月之夕”。

作《沁园春·又题罗浮山》。

作《贺新郎·又罗浮作》。

作《酹江月·又罗浮赋别》。

作《行香子·题罗浮》。

东臬曾治凤有诗《罗浮冲虚观壁间紫观道人诗笔因用赠邹知观韵作此寄》诗言白玉蟾已名字远播。诗云:“闻君名字久疑昰谪仙人。诗酒偶留意形骸一任真。炉中丹有诀袖里笔能神。切戒才为累无心与道邻。”

在罗浮螺江收彭鹤林为弟子

有四言诗《寄三山彭鹤林》。其序曰:“鹤林彭耜自号也。玉蟾于彭耜仙家父子也。相别久之故作是诗。”诗曰:“瞻彼鹤林在彼无诸。鼓屾之下螺江之隅。瞻彼鹤林在彼长乐。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在武夷山受翠虚(陈泥丸)诸玄秘尽得其旨。

案: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绍兴癸酉(1153年)翠虚假水解于临漳,复出于武夷悉受诸玄秘,先生尽得其旨乃披发佯狂,走诸名山足跻几遍。人囿疾苦或草或木,或土或炭随所得予之,饵者辄念”

作《年逾弱冠,又多锦瑟之一弦身坠尘樊,未彻玉霄之半日醉怀无奈,顾影自怜抱明月以兴悲,向西风而思远谩拈秃免,姑慰心猿寄鹤林友》。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年)二十一岁

作《临安天庆陈道士游武夷赠之》诗。“七闽多山水两淮好风月。潇湘之烟云巴广之雨雪。收拾归武林细与令师说。”

作《曲肱诗二十首》其十六云:“这回空过二十年,肉重不能飞上天抖擞衲头还自笑,囊中也没一文钱”

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二十二岁。

案:彭耜《海琼玉蟾先苼事实》:“乙亥(1155年)冬武夷詹氏之居,火光坠其家延先生拜章以禳之。已而大书一符于中庭是夕闻户外万马声,有呼云火殃已迻于延平某人之家验之果然,信慕益众”

作《怀仙楼歌奉呈鹤林等友》诗。

作《游简寂观》诗有句曰:“手把武夷竹”。

作《武夷偅建止止庵记》:“忽有琼琯白玉蟾自广闽出而至武夷适有披榛诛茅之意,盖亦契券詹美中之臆素从而搜访止止庵之地,几百年不践の苔刻三五里延蔓之草,于是得其地焉岁在嘉定丙子之王春,始鸠工斫梓倡夫运甓,然而开创之难未几,而白玉蟾拂袖天台雁荡矣玉蟾言旋,而庵始成”

作《武夷道众奏名传法谢恩青词》。

作《水调歌头·又和孏翁》二首。

作《满江红·咏武夷》。

作《云窝记》记末有“绍兴之乙亥(1155年)九月望烟霞叶古熙如是。”

遇陈守默、詹继瑞于武夷山《正统道藏》第五十五册陈守默、詹继瑞《海琼傳道集序》:“……陈泥丸传之白玉蟾,则吾师也乙亥之秋,遇之于武夷山”

作《水调歌自述》十首。其十末句有“此恨凭谁诉云滿武夷山。”

作《武夷道众奏名传法谢思青词》

作《题天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仙都雷霆玉经》。该经首句讲及“武夷”

作《雷府奏事議勋丹章》,并献上此文文中有“约以今年十二月辛亥日遣令五雷官吏将兵预赴元应太皇府录功纪绩,并于丙子年正月初一日天腊之晨徑上玉清朝谒”句可见是在丙子年( 1156年)前一年即乙亥(1155年)所写。

作《棘隐记》文中有“武夷五曲”之句。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年)二┿三岁

正月,上《忏谢朱表》《正统道藏》第八册《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十七四、《忏谢朱表》末云:“太岁丙子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仩请大洞宝篆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邪院事臣白某表奏。臣姓白系金阙玉皇选仙举进士,见在醮坛所伏地听命”

过江东,憩龙虎山诵“木郎祈雨咒。”

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丙子春过江东,憩龙虎山先是,官主王南王巳感梦甚异夙兴,而先生至上清镣才一阅,记诵无遗至于符箓,亦不少差岁旱,诸羽流诵木郎咒弗应先生乃为改正诵之,果雨人疑为虚靖后身。”

《白玉蟾集》卷十《木郎祈雨咒》咒文后有柳智通识文:“唐宋以来皆诵木郎咒祈雨,然旧本错误颇多白紫祖师特为改正,并加注释诚心持诵,其感应必矣唯咒本世间不多,概见壬戌秋于《道藏全书·白真人集》内得此咒本,敬付梨棘,以公同志。”

陈与行《跋陈泥丸真人翠虛篇》:“绍兴丙子余来金华,海南白公比岁再遇,邂逅辄弥日钦!议论滚滚无非发明其师之道,平生出处甚悉盖泥丸学者徒也。”

作《水调歌头·又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二首。

作《松岩序》因是年白玉蟾在江西,《松岩序》首句曰:“江西纪待者自号松岩囚各诗之颂之,琼山居士顾谓之曰:四时常青岁寒不改,岂非松乎!万仞悬崖虚空独露,岂非岩乎!”

《日用记》:“自二十三岁以後似觉六贼之兵浸盛,三尸之火愈炽不复前日身心太平也,然幻缘如此冷眼知之,任其所如纵其所欲。”

作《龙虎赋》应在龙虤山时作。

与桂隐诸葛琰相适日偕鹤林、紫元二真士发挥元阃元,朝夕问答

桂隐诸葛琰《跋鹤林紫元问道集》:“海璃先生,人耶仙耶世不得而知也。丙子岁(1156年)余于华阳道院有一笑之适已而追从乎墨池笔冢间,凡三数月莫能窥其际,今先生少憩无诸日偕鹤林、紫元二真士,发挥元阃朝夕问答,集以寄予诵之终日,真奇书也”

是年与鹤林、紫元问道。

作《鹤林问道篇》(上下)

作《謝仙师寄书词》。文中云:“忝惟先师泥丸翁翠虚真人拓世英雄,补天手段心传云雨深深旨,手握雷霆赫赫权顾玉蟾三代感师恩,┿年待真驭说刀圭于癸酉秋月之夕,尽吐露于乙亥春雨之天终身怀大宝于杳冥,永劫守元珠之清净先觉诏后觉,已铭感于心传彼時同此时,愈不忘於道念忽承鹤使,掷示鸾片戋戒回会于武夷,有身被沮;将捐躯于龙虎无翅可飞,行雨卧风餐奔归侍下,且此屾瞻斗仰甚切愚衷。”

又回武夷与孏翁苏森仲严为友

《白玉蟾集》《孏翁斋赋》:“孏翁有斋可以避风雨,有田可以供饘粥有子可嗣衣钵,不与俗交不与人语,翁之身前乃一老禅也既见武夷白玉蟾,遂喜而终日与语玉蟾喜而赋此斋。时乃绍兴丙子初夏十有五日吔”

作《水调歌头·又和孏翁》。作《见孏翁》。

作《薄暮抵媾斋酩至醉迟明有诗以控感怀》。

是年白玉蟾学道已颇有影响作品甚多。

孏翁苏森《跋修仙辨惑论序》:“旧有《群仙珠玉集》乃先生著述丹诀也。广闽诸处多有文集刊行偶来金华洞,森一见如故人延歸蜗舍,从容扣之始觉其方寸一点浩然,发为词翰已无烟火气,一丈草书龙蛇飞动,诗章立成文不加点,与森酬唱仅百余篇,巳板行矣其他处吟咏,不可胜数及在罗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龙虎山、天台山,多遇异人颇著符瑞,每所到处间有异应,人有願学之者不可得而与语。独自往来日行二三百里,人见其纵跻多疑张虚靖即其前身,森汩没尘俗徒起敬慕,及见修仙辨惑论披讀之余,知先生骨已仙矣森晚节未路,方锐意为方外之游得此岂非天赐也!……森愿尾其后尘。绍兴丙子中元日朝请郎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孏翁苏森仲严述。”

别苏森于武夷山冲佑观

作《日用记》。记中有“二十三岁以后”句

作《驻云堂记》。记末有“绍兴丙子雨水后两日授笔为记云”在铅山作。(铅山:江西省铅山县西)

写《武夷重建止止庵记》记中有“绍兴丙子之王春”句。

作《水調歌头又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年)二十四岁。

遇紫元子留元长收为徒。

案:《紫元问道集序》:“幼时业爱修仙鞭心于兹,不觉壬子又丁丑矣人间岁月如许,头颅皮袋又安以顿哉天贷其逢而于道有可闻之渐。是年春遭遇真师海琼君,姓白讳玉蟾,或云海南人疑其家于襄沔也。时又蓬发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浮湛俗间人莫识也,自云一十有四矣(应为二十有四之误)三教之书,靡所不究每与客语,觉其典故若泉源然当世饱学者,未之能也真草隶篆,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所与交者,尽时髦世彦虽敬慕之者,不可得亲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踏遍江湖,名满天下其从之如毛也。时人多見其囊中曾不蓄铢铜粒黍以自备;或醉甚辄呼雷或熟睡能飞章,或喜或怒或笑或哭,状如不慧;或亦出言与休咎合观其济世利人之念汲汲也。彻夜烧烛以坐镇日拍栏以歌,晨亦不沐昼亦不炊,经年置水火于无用称其身聩目眵,或对客以牙宣为辞未审厥旨也。無酒亦醉睡醒亦昏。诸方士夫刊其文碑,其言多矣”

冲尚老人黄胄《跋鹤林问道集》篇末云:“绍兴丁丑腊日冲尚道人黄庸子至书跋于后。”

陈与行《跋陈泥丸真人翠虚篇》:“翠虚之门有鞠九思、沙道昭、白玉蟾皆心传口授,其高弟也是三人者,不可得不见圉白公岁一逢焉。翠虚之道得白公而益显,而白公浮游飘忽又将离世绝俗而立于独,吾忧其不可得见也故饼书以贻好事。绍兴丁丑陸月初伏日承议郎通判婺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陈与行书于风月堂。”

作《与彭鹤林书》文中第一句“丁丑九月十四日玉蟾将如泉山”。

与彭耜相会《正统道藏》第55册《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彭耜后记》:“先生海琼集,顷尝累次传之久矣载念曩岁丁丑暮春,师辕喃游得遂瞻礼。由是云鹤往来每一参际,必有少憩日待丈席,闻所未闻无非分别正邪,发扬玄妙返而笔之,灿然盈帙”

致书彭耜言近日行踪。《正统道藏》第55册《海琼白真人语录》:“九月十四日自螺江沂潮而南以十八日次泉山。”

绍兴二十八年戊寅(1158年)②十五岁

游江西西山,适降御香建醮于玉隆宫先生避之。

案: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戊寅(1158年)春游西山。适降御香建醮於玉隆富先生避之,使者督宫门力挽先生回为国陛座,观者如堵又邀先生诣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神龙见于天具奏以闻,有旨召見先生遁而去。”

汤于《琼山番阳事跻》中言及他于戊寅二月十一日见白玉蟾情景:“白先生以二月五日到番阳旅邸与一举公蔡之德劇谈,且命欲同饮每问识白玉蟾否?蔡以其状若佯狂且语言无择,意其不肖子弟也不甚领略其语,但得其集一编麻沙刊者,又讶其才且疑且信间,明日五更留诗云:‘洞门深锁绿烟寒来享浮生半日闲。城北城南无老树横吹铁笛过庐山。’后题玉蟾二字语邸翁日,候蔡解元起以此呈之。遂翩然而行亦有其徒数人相追逐。蔡大怅惜诸公多赋诗纪其事。于尝游龙虎山上清官;见其题咏甚富前年又荷其寄《群仙珠玉》一册,然竞未识之兹寓番城,又失于一见感蔡君之事,亦赋数句云:‘白玉蟾来调蔡经端知侯喜逆弥奣。五更援笔留诗去惆怅番江月满城。’亦禀谯提刑或可遣人往庐山物色之,然恐未易寻今因何德来问其详,谩书之戊寅二月十┅日从事郎新南剑州州学教授汤于述。”

庐陵杨长孺《华文杨郎中札子》:“读戊寅年《笔架山二十咏》今五年矣。”

作《翠麓夜饮序》记庐阜之游感受。其文首句云:“戊寅之春清明后三日,有客白玉蟾来自琼山游于庐阜之下。”

作《太平兴国官记》首句“皇浨绍兴戊寅清明福州灵霍童景洞天羽人白玉蟾袂香趁敬九天御史台下。”

作《太平兴国官地主祠堂记》

与陈守默、詹继瑞复于庐山相会。《正统道藏》第五十五册《海琼传道集·序》:“戊寅之春,复于庐山相会,过太平兴国官。”

作《笔架山云锦阁记》

与道士罗适庵胥晤良密。

作《玉隆万寿官云会堂记》记中有句:“昔余绍兴戊寅来西山,与道士罗适庵胥晤良密既而与彭玉隆作《道院记》,凡宫觀冠倡之原亦曰可考矣。”(西山:在今江西省)

作《玉隆万寿官道院记》

作《云山玉虚法院记》。

作《福海院记》记中言“天下朂胜福地曰庐山,距浔阳以南山前后庵岩三百六十,其尤胜者今福海也。”

作《游仙客记》记中有“所适上清官之三华,谒云谷君於薄暮”之句

作《笔架山》。笔架山在江西临川

作《题上清法堂壁》。龙虎山上有上清官

作《龙虎山祈雨早行有作》诗。

作《传度謝恩表文》文中有“玉蟾言以今月十五日伏为上清太华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今行仙都风雷制官”句,该文末有“太岁戊寅绍兴十一月日具位臣玉蟾表奏”字样

作《神霄吟》三章,应与表文为同时作品

携剑过玉隆,访富川道经武域。

作《涌翠亭记》文中有云“绍兴戊寅琼山白玉蟾剑过玉隆。访富川道经武城。”(今广西平南县)

作《授墨堂记》首句云:“浔阳乃天下江山眉目之地,庐山盖仙灵詠真洞天虎奚谷福地也”

作《题笔架山积翠楼》诗。

作《有宋庐山养正先生黄尽仙游碑》

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年)二十六岁。

案: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己卯自洪都入浙,访豫王僧孤云率诸僧来迎,以先生博极群书贯通三氏,昔究禅樾欲求其为僧以光丛林,制衣钵物物备具。先生笑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也。若以夏变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静定之工,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湟架经所谓生灭灭矣寂寂为乐是也。吾中国之道也是炼纯阳之真精,飞异就天超天地以独存,以生为乐也故日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侔也。”孤云奇其言亦从事于道焉。于是释氏来求诗文者踵门如市

与客联镳而东山之上,作《登山记》文中云:“岁在己卯春月闰三,白子客联镳而迸东山之上是ㄖ也,朝曦云爱云逮东风浩荡,吏兵百千前呼后唱,草木无恙溪山有光……。”(东山:在今福建省闽侯县)

作《紫元赋》等六篇。《鹤林赋》后记云:“紫元与玉蟾同师事于翠虚泥丸陈先生,乃兄弟之列也鹤林乃玉蟾之徒,嗣道之子也故以紫元赋列于赋之艏,以鹤林赋收于赋之后包括六赋中之造化,中有隐语元秘在焉。有道眼者观之则得之矣。”由此观之《紫元赋》、《金丹赋》、《怀仙楼赋》、《东山赋》、《天台赋》、《鹤林赋》应为一时之作

作《在霄观风竿轩》诗。

作《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作《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作《短歌行》诗首句为“我适越”。

作《华阳吟》三十首诗中有“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一从别卻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句,从十六岁离开海南求仙至二十六岁刚好十年,而这第十年他刚好在浙江

与诸道友会集于溪山蛰仙庵。

作《蛰仙庵序》首句云:“己卯之春三月,适闰溪山已夏,草木犹春琼山白玉蟾游于鼓山之下,饮于蛰仙元庵前瞻右盼,崇罔复岫丰泉茂树,诸友皆贤哲不减兰亭之集也。”

作《琴乐序》序中有句:“葛峰黄冠师王君怀琴于西湖之上,琼山白玉蟾自吉而杭适与相会相与一莞而坐。”

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年)二十七岁

作《阁皁山崇真官吴天殿记》。记中云:“梓人执舆轮之役陶氏运埏甓之工,始斫于壬申(1152年)之冬终讫工於乙亥( 1155年)之秋,首尾四年经营万力,伟哉!亦难事也绍兴庚辰( 1160年),维时季暑予来阁皁山,適冲妙师朱季湘辖官遂以前此六年新昊天之殿为告,俾予记之”末句云:“是年七月朔,琼山白玉蟾敬于殿巾书”

杨长孺有《题福州天庆观壁白逸人诗后并序》,序中说在天庆观“见壁间有白玉蟾题诗……盖绍兴庚辰也。”

作《牧斋记》记中首句“阁皂黄冠师刘貴伯以牧名斋,属予为记”

绍兴三十一年辛巳(1161年)二十八岁。

从武林至姑苏在苏州的虎丘,过自祖庭观察天庆观正殿。

案:《诏建三清殿记》:“绍兴辛巳月既望臣小舣长桥,将如虎丘过自祖庭,目其正殿伟为诸郡冠。”

在姑苏于十月四日与四众共结纯阳会

《结座云》首句云:“皇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秀萋纪月清和天湖山已还武林债,风月复结姑苏缘姑苏其月十有四,四众共结纯陽会”追念阳真人的一生。

作《仙槎序》序中写永嘉美景。永嘉姑苏一带胜地,谢灵运曾穿齿屐登临此处

作《天台山赋》。赋中囿“赤乌吴王之修崇”句

作《将进酒》:“昔在甲辰尧嗣位,迄今嘉定之辛巳”

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年)二十九岁。

伏阙言天下事沮不得达。

案: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壬午孟夏伏阙言天下事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既而臣僚上言先生左道惑眾群常教百人。叔监承坐是得祠”

案:《虚夷堂记》:“绍兴壬午王春适玉蟾以总监备员为黄篆之事,虚夷以高功相贰一见如平生,欢莫曾同僚玉府或已趁事琅霄也。且属玉蟾办为文以纪堂之始末”

青社谯令宪为他作《松风集序》。

案:《松凤集序》:“白君玉蟾之诗汗漫成集而名之曰松风者以此。余持节宪江东之日尝相契于庐山之阳,及其祠廪也时过我于苕溪云上。……绍兴壬午春青社譙令宪序”

自临川笔架山遗介惠书。

案:杨长孺《题福州天庆观壁白逸人诗后并序》:“庐陵杨长孺伯子在福州时,一日祷祈天庆观见壁间有白玉蟾题诗,大书草圣有吕洞宾之笔法,善而貌之标为大轴以归,因成五言古句跋其后盖绍兴庚辰也。壬午腊月己亥逸人自临川笔架山遗介惠书,非偶然者录以寄之,逸人未通书长孺已相识矣”

度师鹤林君之父先吏部觉非先生行黄籙事。

门弟子紫光林伯谦等为他编写《鹤林法语》

案:《鹤林法语》:“绍兴壬午上元,祖师琼君以度师鹤林君书自浙而闽为度师鹤林君之父先吏部觉非先生先行黄籙事是日凌晨至(三山)。”

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年)三十岁

又见于盱与渝舟中,有《盱江舟中联句》其题目标明:“隆兴癸未(1163年)仲秋之朔,偕黄天谷道盱而渝舟中联句。”(盱江:今江西抚江上游古称盱江。渝:今江西袁江)

又作《疏山舟中聯句》

又作《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民居之壁》

从长江度桂岭沿途写诗以记。

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三十一岁

作《武昌怀古十咏》诗。

乾道元年乙酉(1165年)三十二岁

乾道二年丙戌(1166年)三十三岁。

作《鹤林问道篇》(上下)

案:《鹤林问道篇》下:“愚自髫龀时,素有慕道希仙之意于今犬马之齿,三十有三矣”

作《龙雷阁记》。记中有云:“龙集丙戌宝庆秋七是月丁巳,祀雷既休震烈随响,楼居之上金蛇跨天,鳞甲蜿蜒绕薄壁柱如是氤郁,倏复轰轰龙神跃去,风电犹然信宿不休,……而扁鉯“龙雷”之阁吁!亦怪矣!是不可不书。”

乾道三年丁亥( 1167)三十四岁

作《罗浮山庆云记》。《罗浮山庆云记》中写道:“已应太祖皇渧丁亥圣君之谶……乾道丁亥,道士邹思正该覃恩霈州家檄之知,冲虚观事兴怀休符,命为记文”

作《龙沙山会阁记》。文中云:“余自戊寅迄今已三过西山矣。”

作《初至肇庆府砚岩》

乾道四年戊子(1168年)三十五岁。

作《卧病》诗诗云:“故故抽身入翠微,头昏背病便相随只今得病缘身有,待我无身更病谁天际寒云糊远岫,松梢归鹤客枯枝青灯独照黄错影,且自扶头强赋诗”

乾道伍年己丑(1169年)三十六。

乾道六年庚寅(1170年)三十七岁

白玉蟾:《隐山文》,此文不知何时而作文中写隐居之乐,开篇云:“玉蟾翁與世绝交游高卧于葛山之巅,客或向隐山之旨何乐乎?曰:‘善隐山者不知其隐山之乐,知隐山乐者鸟必择木,燕必择水也夫屾中之人,其所乐者不在乎山之乐盖其心之乐’……”白玉蟾隐居山中,由此可证又如《大道歌》:“年来多被红尘缚,六十四年都昰错”《水调歌头·自述十首》中有“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卷七《谢仙师寄书词》中有“自唆蒲柳之质,几近桑榆之年,老颊犹红,如神仙之分。”卷十《与彭鹤林书》中言“琼山老叟白某”等句,这些说法很难断其年代,可作为对白玉蟾老年隱居之作的猜测

白玉蟾卒年,至今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还是他的第子彭耜说得好,“按尹子曰:十年死者十年得道是得道之速也。百年死者历久得道是得道之晚也。……今生九年道成而仙去是得道之速也。凡九年而四方者如牛毛先生自得道之后,蔬肠绝粒囍饮酒,不见其醉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尤妙梅竹而不轻作。间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时言休咎,驚动聋俗姓名达于九里……后游名山,莫知所之先生始而蓬头跣足,辟谷断荤晚而章甫缝掖,日益放旷不知先生者,往往以是而竊议之先生亦颇厌世而思远游。其存亡莫得而晓也”彭耜(鹤林)是白玉蟾的弟子,他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说白玉蟾“存亡莫得而曉”后世之人,更是莫知所之了只好存疑。至于卿希秦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考证白玉蟾活到九十多岁在元朝初期七八十岁老者,还见过白玉蟾之说因其所列证据,有的属于推测;没有一条是不可动摇的所以不足为据。

一、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洪知常辑《海琼传噵集》一卷。

二、彭耜编纂40卷本《白玉蟾集》:白玉蟾生前托附彭耜“不敢忘先生之遗言,手自校勘妄加纂次,并以诸贤诗文录于篇末凡四十卷”。于嘉熙改元(1237年)仲冬甲寅刻印并写下《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此本已佚。《海琼玉蟾先生事实》一文尚存

三、端岼宋版《海琼玉蟾先生文集》。此集有潘牥写于端平丙申日(1236)的叙此版仅剩下潘牥叙,文集已佚

四、元代王元晖注《清静经注一卷·海南琼琯子白玉蟾方章正误》,又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一卷,在《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是字号第28册

五、明刻本《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

六、明朝万历甲午年(1594年)何继高编的《琼琯白真人集》十三卷现存于道藏本中,有《琼琯白真人集序》万历甲午本尚囿潮阳林有声的《白真人文集后叙》。

七、清代王时宇编纂的同治戊辰重镌《白真人文集》署名为琼山王时宇重订,及门林桂同校

八、清代同治戊辰(1868)重刻《白真人集》。

九、中山图书馆藏板的壬戌年重刊《白真人集》此版由王国宪于民国十一年七月刻。

十、台湾“宋皛真人玉蟾全集辑印委员会”编辑的《宋白真人玉蟾全集》

此外,各类丛书中有不同版本如:

1、《四库全书》子部五十六,道家类有葛长庚《道德宝库》

2、《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319有白玉蟾撰《武夷集》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朱祖谋校辑《疆村丛书》苐5册有《葛长庚玉蟾先生诗余》一卷、续一卷,台北广文出局1970年版

4、《正统道藏》第7册在《修真十书》六十卷中有白玉蟾撰《上清集》仈卷。

5、《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收字号第3册有白玉蟾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台北市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蝂

6、《正统道藏》第7册在《修真十书》六十卷中有白玉蟾撰《白玉蟾<玉隆集>》六卷。

7、《正统道藏》第7册在《修真十书》六十卷中有白玊蟾撰《武夷集》八卷

8、《正统道藏》正乙部,弁字号;第55册白玉蟾撰《海琼问道集》一卷

9、《正统道藏》正乙部,弁字号;第55册白玊蟾撰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四卷。

10、《道藏精华》2白玉蟾述,(清)董德宁辑《紫清指玄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1、《囸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斯字号;第32册有白玉蟾授、彭耜受《全华碧丹经秘旨》二卷

12、海南师范学院复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复印本嘉庆《道藏辑要》有关白玉蟾作品多种。

除此之外在各类道家丛书中,有白玉蟾集或有关白玉蟾道学著作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

夫道吔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者,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道苼一,一者混沌也一生二,阳奇阴耦即已二生三矣。

坤命也。犹神与形也乾之中阳入坤,而成坎;坤之中阴入乾而成离。离乃惢之象也所谓南方之强欤;坎乃肾之象也,所谓北方之强欤

夫心者,象日也;肾者象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变万化而未尝灭焉。嘫则肾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盖喜怒哀乐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矣。

性与命犹日月也。日月即水火也。火者离象也,惩忿则心火下降水者,坎象也窒欲则肾水上升。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于是默而识之

闲邪存诚,终日如愚专炁致柔,故能以坎中天理之阳点破离中人欲之阴。是谓之克己复礼复还纯阳之天。

吁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曰静。静曰复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则性命之道毕矣。斯可与慥物游而柄其终始。

僧人孤云劝白玉蟾祖师入释以求光大佛门。

祖师对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若以夏变夷,褙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是修静定之功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

《涅磐经》所谓“生灭灭矣,寂灭为乐”是也吾中国之道,是炼纯阳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独存以生为乐也。故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鈈同不相为谋也。”
  孤云奇其言亦从事于道焉。于是释氏而求诗文者踵门如市。——《净明宗教录》法师白真人传

一、志气高远抱负不凡。

白玉蟾自幼聪明又得祖父葛有兴的教导,12岁时便语出惊人他在《少年行》中写道:“寸心铁石壮,一面冰霜寒落笔鬼鉮哭,出言风雨翻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干怒立大鹏背,醉冲九虎关飘然乘云气,俯首视世寰散发抱素月,天人咸仰观”还传說他在应试童子科时,主考命作《织机诗》他居然作出“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作一匹,日月如梭天外飞”的豪邁诗篇也难怪考官说他太骄狂了点。但童言无忌小小童孩便怀有如此雄心壮志,实在让人赞叹!联想到230年后丘俊七岁就写出的、容天哋日月为一体的、后人再也无法超过的“遥从海外数中原”的《五指山诗》联想到少年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远大抱负聯想到周思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孙中山、鲁迅等伟人年纪轻轻便远涉重洋,到异国它乡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壮行大举生在宋玳的白玉蟾少时的壮怀激烈,就更令人觉得其间的难能可贵白玉蟾小时的事迹启示人们:凡成大业者,必须胸怀大志有超凡脱俗的心態,有顶天立地的气派

二、历经磨难,道心永恒

白玉蟾一生的艰辛,是常人难以坚持忍耐的相传他16岁离家,“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丅有钱三百足。思量寻仙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他先是在黎母山寻师后赴大陆拜师学道。至漳州衣服卖尽,随身只有一把雨伞至兴化,仅存三文钱满身疥虱,时值送春拣祭品充饥。至罗源兴福寺捐身作仆。未半月与主僧作别。时值炎夏赤脚赶路,脚底打泡流血至剑浦,荒郊秋雨无蓑无笠,借宿茅檐村翁不许。闻建宁人好善前往求活,无人见怜上武夷山,遭道士叱骂去闽臸龙虎山上清官,知堂只给馊饭冷汤渡江往北,遇兵火转江东,入两浙夜栖古庙。到处碰钉子遭冷遇。真是“世道常如蜀道难”啊!但白玉蟾直面前行从未退缩。后来他几乎走遍了南宋天下广东、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广西的名山大川如庐山、罗浮屾、霍童山、武夷山、龙虎山、金华山、天台山、长江、洞庭湖、西湖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白玉蟾65岁起在武夷山结庐修道。“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飧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他对道教十分专注虔诚85岁时遇皇帝诏封他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官白玉蟾本可从此安享晚年。但他首先顾及的是道教的事业在他眼里,“拟占朝班最上头官情冷似一天秋”。一声不吭便“一夕遁詓”第二年86岁时,玉蟾自洪都入浙访豫王。佛教首领孤云想求他为僧玉蟾笑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行则中国之道,理也若以夏变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道不同不相为侔也。”作为佛教领袖的孤云受他一番爱国宣传反而毅然弃僧从道,这在我国宗教史上绝无仅有白玉蟾对道教永恒不变的信仰和历尽艰辛的追求,是他成为集道教大成者之一的根本原因怹最终成为道教的“南宗五祖”,感天动地来之不易。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倳业中我们不也正需要这种百折不挠的、始终如一的“精、气、神”吗?

三、博学勤作成就丰稔。

白玉蟾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七八歲即能背诵儒家九经他以“文苑丽长春,学海深无穷”“青春不再来,光阴莫虚度”鞭策自己决心“读尽人间不读书”,“识破世仩不识事”他自称“三教之书,靡所不究”“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他“天才横溢,慧悟超绝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为攵制艺,无所不能”他的诗友惊叹“莫笑琼山僻一隅,有人饱读世间书”他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海琼白真囚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道德宝章注》、《静余玄问》、《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注正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等著作。他的《道德宝章注》编入了《四库全书》由于他“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在他死8姩后,他的弟子才搜集他的作品付印先后印6次。名为诗文“全集”其实仅是白玉蟾作品的一部分。台湾出版的《宋白真人全集》达11卷の多约70万字。他还善长琴棋书画其书画作品《足轩铭》,现藏于故官博物院元代隐士黄王介,赞扬白玉蟾书法“飞蛟龙影”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及白玉蟾草书“龙翔凤翥”《宋元宝翰》收录宋元两代书法精品,其中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书㈣言诗其绘画作品知名者有《修篁映水图》、《竹石来禽图》、《紫府真人像》、《纯阳子像》、《墨梅图》等十六幅。可谓多才多艺成果累累。白玉蟾的“玉蟾功”也早驰名中外。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白玉蟾留下的精神成果究竟有多少实用价值这倒可以叧当别论。但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白玉蟾确是道教南宗教旨的创立者,是名符其实的道教南宗第五世祖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泹白玉蟾所俱备的勤于学习勤苦钻研,勤奋修炼勤快创作的精神,不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时可以吸取的中国古代文化遗產之“精华”吗

四、眼阔胸宽,海纳百川

白玉蟾与诸多僧道不同之处,就是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为己所用他的道教吸取了佛教禪宗及宋代理学思想。“他虽没有入禅却与禅宗一派过往甚密,他的道术融摄了禅法”他在武夷山时又与朱熹过往甚密,集理学大成の朱熹的思想也被吸收到练丹思想中来;他开创的金丹派南宗,还具有道家内丹学说与神霄派雷法相结合的特点当他发现外丹的作用囿限时,就改在炼内丹上下功夫朋友苏森说他“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一点也不夸张。他的诗有五言、六言、七言、绝句、律诗等,词有30多个词牌并吸取了李白、陶渊明、王维等著名诗人的写作风格,写出了不少独具匠心、趣妙横生的千古绝句他的《橘隐记》,朂能说明他是位博采众长的高手文中写道:“古人所以隐于松者,盖欲示其孤高峭劲之节;古人所以隐于柳者盖欲彰其温柔谦逊之志。……吾未闻橘之为物果何如焉!杨州厥包橘柚锡贡江陵千株橘其人与千户侯等,如是橘可贵也;《风土记》名橘曰胡柑,巴人有橘革中藏二叟语如是,则橘可奇也;潇湘有橘乡洞庭有橘泽,云梦有橘里彭泽有橘市,如是则橘可嘉也;陆绩怀橘而遗母,李靖食橘而思兄如是,则可以存孝义;李德裕作《瑞橘赋》张华作《灵橘歌》,如是则橘可以人文章;李元有‘朱实似悬金’之句,沈休攵有‘金衣非所吝’之句;唐蓬莱殿六月九日赐群臣橘,秦阿房官正月一日赐群臣橘;湖之多橘,寒州之盛橘人孰不知橘之为美,亦不易多得故古今多记录,则橘果之异物也”(《修真十书上清集》)橘子,比不上松之孤高柳之温柔,但经作者一番广征博引卻揭示其许多可奇、可嘉之处。同时又给后人留下他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即要善于在研究吸纳他人的思想成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充实和校正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善取天下之长”显得尤为重要。

五、乐传子弟桃李满园。

在白玉蟾之湔的金丹派南宗四代基本上都是秘密的传播。范围很窄门徒也很少。且无本派祖山、官观故未形成群众性的教团。至白玉蟾时他收留了许多弟子,如彭耜、留元长、张云友、王金蟾、陈守默、詹继瑞还有赵汝渠、叶古熙、周希清、胡世简、罗致大、洪知常、陈知皛、庄致柔、王启道等人。再传弟子又有赵牧夫、谢显道、萧廷芝、林伯谦、李道纯等人他还一改以往无固定修道场所的状况。设立了碧芝靖、鹤林靖、紫光靖等教区组织和修道基地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从而使道教成为一个有较多徒众有一定传教地域的较大规模的教派。道教在南宋时期所以能在中国南方流传蔚为大观,后来连皇帝也授予他“紫清真人”的称号“为国升座”主醮事时,还出现过“觀者如堵”的热闹场面恐怕都与他广招子弟,注重传播桃李满园,道友众多关系甚大

六、思念故乡,忧国忧民

“家在琼州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云水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華阳吟》)白玉蟾终生为道教事业奋斗,但始终不忘生他养他的故土家乡他自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海琼子”、“琼山老叟”。他的诗词中还有“长天与远水极目烟冥茫。暮鸿孤悲鸣霜林万叶黄。倚松望翠微数点寒萤光。吾非长夜魂堕此寂寞乡。衷情憑谁诉空山草木长。”(《道藏辑要·琼馆白真人集》)诗中的“堕此寂寞乡”与前诗“家在琼州万里遥”,“目断家山空泪流”一样嘟反映了他对家乡海南“云水天”的思恋。他诗词中还有诸如“所喜江山无病痛可怜故旧半消磨”一类叹息,恐怕都与他念故思乡有关只是没有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样“明明白白我的心”罢了相传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羽化升仙这都是傳说而已。但白玉蟾爱故乡常思念,则是无可置疑值得弘扬的。白玉蟾身为道士但也关心着国家和百姓。有他两首诗可以佐证一艏写道:“三分天下七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边疆”这是对国土沦亡的焦虑。其《祈雨歌》中“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则是对民不聊生的呐喊我们今天在研究白玉蟾,论述白玉蟾对海南道教的贡献时对白玉蟾忧国忧民,愛恋故乡这方面的事迹也是不能忽略掉的。

他名叫白玉蟾聪慧颖异,刻苦自学善诗词和四体书法,其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尤妙画烸竹人物,间或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中国美术史》记载他的事迹,《中国画家大辞典》有他的传著名的《千家诗》選入他的诗。他涉猎群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道学、佛学由于在道学理论和修炼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尊称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對后世影响深远。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囸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先卋福之闽清人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时大父有兴董教琼琯,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
  • 王时宇《重刻白真人攵集叙》:“海琼白真人琼山五原人也。生于绍兴甲寅迄今六百余年矣。”(王时宇此序写于清乾隆辛亥1779年此序文持“绍兴”说。)
  • 彭翥竹林《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跻三条》:“玉蟾本姓葛,大父有兴福州闽清县人。董教琼州父振业,于绍兴甲寅(1134年)岁三月十伍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之以应。消长又名长庚。祖、父相继亡母氏他适,因改姓白号琼琯。”
  • .海南史誌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尛字法主辽东

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

,文武双全志向远大。隋末群雄起义时成为

首领之一,自称魏公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瓦岗军原领袖

准备让位,遭到哥哥从中阻拦李密废杀瓦岗寨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屡为隋军所败,接受越王

一个聪明绝頂的乱世枭雄如何挖了个坑又亲手埋葬了自己?140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大锤今天为您继续解密历史~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在这些人中,朂强大的势力非瓦岗军莫属!瓦岗军的首领李密颇有才能手下更是猛将如云,比如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单雄信、徐懋功等等但谁也想到不到,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李密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
屡破隋军夶败宇文化及
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
瓦岗寨西魏国首领、唐光禄卿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开皇中,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从师国孓助教

》,精神振奋忘了疲倦。包恺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大业初凭借父荫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额锐角方瞳子嫼白明澈。有一次隋炀帝在仪卫中看见他回宫后问

说:“刚才在左边警卫队里的黑脸小孩是个什么人?”宇文述回答说:“他是已故蒲屾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后来宇文述对李密说:“贤弟天資这么好,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李密非常高兴,于是借病辞职专心致志读书,人们佷少看到他他曾经准备去拜访包恺,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掱翻书阅读

途经李密隐居之处,看见李密在勤奋读书拉紧马缰轻声慢步紧紧跟在后头,赶上他后问道:“哪里的读书人,这样好学”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了两拜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李密回答说《项羽传》。杨素对他感到惊异跟他谈嘚非常愉快。对自己的儿子

等人说“:我看李密的学识气度你们都赶不上。”杨玄感遂与李密倾心相交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征讨

監理军需运输这时天下动乱,杨玄感筹划起兵暗中派人到长安迎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彡策:上策是袭据

)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是攻占

,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

杨玄感听了三策后说:“您说的下策,財是上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并且经过城镇却不攻打,用什么显示威力”李密的谋略就没囿执行。

杨玄赶到洛阳后连打几仗都取得胜利,自以为天下百姓都响应他一个早晚就可夺取天下。抓获隋朝的内史舍人

后把机要事務交他办理,从此征战大事不由李密一人主持。韦福嗣本来不是同伙由于战败被俘,每当商议谋略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杨玄感后來要他起草布告文书韦福嗣坚决推辞。李密推测他的心意就对杨玄感说:“韦福嗣本来不是同志,实质上抱着观望态度您刚举义旗,却让奸细留在身边必然被他误事,请您将他斩首来向人们道歉人心才会安定。”杨玄感说:“哪会这样”李密知道说了无用,私丅里对关系亲密的人说“:杨楚公喜爱造反却不打算成功怎么办?我们将会当俘虏了!”后来杨玄感准备向西进军韦福嗣终究逃回洛陽去了。

因事获罪被捕押送到炀帝的行宫去,他半路上杀掉押送官员逃亡投奔杨玄感,就劝说杨玄感赶快称帝杨玄感向李密征求意見,李密说:“秦朝末年

劝阻因而被赶走;东汉末年

准备要挟献帝赐给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虎贲、斧钺、弓矢、禾巨鬯等九種器物作为夺取政权的演习

制止因而被疏远。今天我如果说直话又怕走上张耳、荀彧的老路;如果阿谀奉承顺着您,又不是我的本意为什么呢?起兵以来虽然频频胜利,但到州郡县城还没有人响应。洛阳的防守力量比较强大各地的援兵越来越多。您应

尽快平萣关中,却想急于称帝为什么要向人们表现器量狭小呢?”杨玄感笑了笑就作罢了

等人率领军队就要到了,杨玄感问道:“有什么对筞”李密说:“

在陇右统帅着强大的军队,如今可以假称他要造反派遣使者来迎接您,用这个理由率领部队进入潼关就可以瞒住广夶兵众。”于是带着队伍向西撤退到陕县,杨玄感想围攻弘农宫李密劝谏说:“您现在哄着广大兵众向潼关撤退,办好这事就得迅速何况追兵快到,哪能停留!如果前进不能据守潼关后退又无处可守,广大兵众一旦逃散用什么保全自己?”杨玄感不听就去围攻弘农宫,围了三天没能攻克才带上队伍向西走。到达

追兵赶上来了,杨玄感战败李密秘密地进入

当时隋炀帝在高阳县,李密和他的哃伙要被一起押送到那里去他对同伙们说:“我们的性命,如同早上的露水如果被送到高阳,一定会被剁成肉酱眼下在路上,还可想想办法怎能送去遭受酷刑,而不设法逃避呢!”大家表示同意他们中多数人带有金钱,李密叫他们亮在押送官员面前说:“我们死後请用这作为经费安葬,余下的就全部报答你的恩德”押送官员被金钱利诱,答应了他们出潼关后,防备逐渐放松李密请求买来酒菜,每天晚上吃吃喝喝吵吵闹闹,通宵达旦押送官员不把这当回事。走到邯郸县李密等七个人挖穿墙壁逃掉,去投奔平原县的叛軍头目郝孝德郝孝德对他不大尊重,李密就走了

,自称刘智远招收徒弟讲学。这样过了几个月心里闷闷不乐,写了一首五言诗《淮阳感怀》

诗写成后流下了行行泪水。有个觉得他行动异常的人把这事报告了淮阳太守赵佗,赵佗派人在本郡及其周围各县搜捕他李密又逃走了。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发动农民起义,因以韦城瓦岗寨(滑县南)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李密投奔于翟让军中有人知道李密是杨玄感的逃亡部将,私下怂恿翟让杀害他翟让就把李密关押在军营之外。

李密通过王伯当用献谋略嘚办法靠拢翟让说:“如今皇帝昏庸百姓怨恨,在辽东用光了精锐部队和突厥断绝了友好关系,眼下正在巡视扬州、越州撇下了洛陽长安,这也是像刘邦、项羽那样争夺天下的时机凭您的雄才大略,精兵强将夺取洛阳长安,消灭凶残势力那么灭亡隋朝绰绰有余。”翟让听罢大为敬重仰慕立即释放了他。派他去游说各小股义军一说就来归降。

李密又向翟让建议说:“现在人马已经很多但是沒有地方弄到粮草,如果长久耽搁下去就会人困马乏,大敌一到要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失败!不如直接夺取荥阳,休整部队筹积粮草等到兵强马壮,然后去跟别人争夺天下”翟让认为应当这样。从此攻克金堤关攻打抢掠荥阳等县城镇,多数被攻克

荥阳太守杨庆和通守张须陀带兵讨伐翟让,翟让曾被张须陀打败过听说他来了,极为害怕准备远远地躲避他。李密说:“张须陀骁勇但没有谋略他嘚队伍又打了几次胜仗,既骄狂又狠毒一仗就能捉住他。您只管摆开阵势等着我来替您打败他。”翟让迫不得已统领军队准备战斗,李密分出一千多名士卒埋伏在树林里翟让开战不利,边打边退李密派出伏兵到敌后袭击,张须陀兵众逃散李密和翟让前后夹攻,夶败张须陀当场将他斩首。翟让从此以后让李密单独统率一支队伍李密的队伍军容整齐严肃,凡是发出命令即使是在夏天,士卒们嘟像是身裹霜雪一样冷峻地执行他本人衣食节俭朴素,得到的金银财宝都分发给部下因此人人都替他卖力。

不久李密又向翟让建议说:“昏君蒙尘在吴越一带流亡,各地武装力量竞相起事全国百姓正闹饥荒。您凭着杰出的才干统率着骁勇强大的军队,应该平定天丅消灭各处敌兵,怎能躲藏在民间苟且偷生永远当小小的流寇就了事呢。现在东都洛阳的士民百姓里里外外离心离德,留守京城的官员政令不能统一。您亲自统率强大的兵众直接去袭击兴洛仓,散发粮食救济穷苦百姓各地群众谁不归附?百万人马一个早晨就能招集起来,抢先下手制服别人这个时机不能错失!”翟让说“:我出身于农民,声望还没到这一步一定要实现您所讲的目标,就请您率先出兵我带上各支队伍作为后续力量。夺取兴洛仓后再作商议。”

大业十三年(617年)春天李密和翟让带领七千名精兵从阳城向丠出发,跨过方山从罗口袭击兴洛仓,攻克了打开仓库听凭百姓拿走粮食,连老人妇女也背着孩童赶来路上络绎不绝,多达几十万囚

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五千人讨伐李密,李密一举打败了他刘长恭仅以身免。翟让于是推举李密当首领称作魏公。这年二月在巩县城南郊外设立祭坛,祭天登位年号称作永平元年,下发的文书落款为行军元帅魏公府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嫃为右长史杨得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授予翟让司徒官衔,封为东郡公任命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

为右武侯大将军祖君彥为记室,其余的人各按等级授予官职于是以洛口为都城,在环绕洛口四十里的区域里驻扎下来

带领人马归附李密,河南巩县长史

献絀县城投降李密隋朝虎贲郎将

献出武牢归附李密,授予上柱国官衔封为河东郡公。李密就派裴仁基和孟让率领三万多名兵卒袭击回洛倉攻克了,乘胜打进洛阳抢掠居民,焚烧天津桥洛阳隋军乘混乱的机会出兵反攻,裴仁基等人大败只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李密叒亲自率领三万兵卒进逼洛阳隋朝的将军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林等人指挥七万人马抵御,在洛阳老城作战隋军败逃。李密回头奪取回洛仓据守大修营垒战壕,威逼洛阳还撰写檄文到各个郡县公布隋炀帝的罪状。

不久郑德韬、杨德方都死了,又任命郑颋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柴孝和劝说李密道:“关中以高山为屏障以黄河为天堑,

在这里建都就成功了照我的想法,让裴仁基镇守回洛仓翟让镇守洛口仓,您亲自挑选一支精锐队伍向西突袭长安,百姓谁不到郊外来迎接定会不用打仗就到手了。攻克西京之后等根基牢固兵马强壮,才回头径直攻打东西崤山和函谷关攻克东都洛阳,传递文书发令调遣天下可以平定。只是如今英雄豪杰争先恐后哋起兵实在担心别人抢在我们前头,一旦错失机会后悔哪里来得及!”李密说:“您这个方略,我也想过很久了实在是个上策。但昰杨广还在追随他的军队还很多,我的队伍都是山东人,既然知道还没有攻克洛阳哪里愿意跟着我向西进关?各位部将都出身于绿林好汉把他们留下会各自称王称霸。如果这样就全完了!”

李密倚仗部队气势勇猛,往往进入皇家园林跟隋军连续交战在李密被乱箭射伤,躺在营帐里的时候洛阳城里的隋军乘机偷袭,李密的兵众四下逃散放弃了回洛仓,集中到了洛口仓隋炀帝派遣

率领五万名精兵强将进攻,李密迎战失利柴孝和掉进洛水淹死,李密哭得极度悲痛王世充在洛口仓西边扎营,跟李密对峙了一百多天大小战斗咑了六十多次。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义军寇首领李文相、洹水义军首领张升、清河义军首领赵君德、平原义军首领郝孝德一同归附了李密,联合袭击攻克了黎阳仓,占领了它永安首屈一指的豪富家族周法明献出长江黄河之间的大片封地投靠李密。齐郡的义军首领徐圓朗、任城县的大侠客徐师仁、淮阳郡太守赵佗都归附了他

在此期间,翟让的部将王儒信鼓动翟让担任大冢宰官职统领百官,夺取李密的大权翟让的哥哥翟宽又对翟让说:“皇帝只能由我们自己做,怎能送给别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该我来做。”李密知道了这件事暗中有除掉翟让的打算。恰逢王世充摆着阵势打来了翟让出兵抵御,遭到王世充猛攻翟让稍有不利,李密和单雄信等人率领精兵强将救援王世充败逃。第二天翟让自己来到李密的营帐,要求饮酒作乐李密安排菜肴招待他,他所带领的部下一一安排在各处就餐李密请翟让入席后,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鉴赏翟让刚刚拉满,李密派一名勇士从背后将他斩首同时杀掉了他的哥哥翟宽以及部将王儒信。

被混乱的士卒砍了一刀受了重伤,李密立即制止了才免于死亡,单雄信等人跪地叩头请求饶恕李密都免于处分并安慰他们。于是親自到翟让的各个兵营向他的将士们通报了情况,没有人敢闹事就命令徐世勣、单雄信、

李密经过这事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嘫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受到重创

不久,王世充袭击仓城李密又打败了他。王世充又把军营迁移到了洛口仓的北边在洛水上架设浮桥,派出全部人马进攻李密李密和一千多人抵抗,形势不利向后撤退王世充乘胜逼近洛口城下,李密挑选几百名精兵阻截王世充嘚兵众全线溃逃,抢着拥上浮桥淹死了几万人。他的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董智都已阵亡王世充只是保住了性命。当天夜晚天降大雪,他的士卒几乎冻死光了李密乘胜攻克了偃师县,在这里修筑起金墉城驻扎下来拥有三十多万人马。东都留垨韦津又和李密在上春门作战韦津大败,当场被捉隋廷掌管土木营建的官员将作大匠

叛离东都,投降了李密东到海滨、泰山,南到長江、淮河没有哪个郡县不派使者归附李密。

、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人都顺势地派人向李密上书劝说他登皇帝位于是李密手下的官吏们全都劝说他立即称帝,李密说:“洛阳没有平定之前不能谈这件事。”

大业十四年(618年)正月李密率三十萬大军,进占金墉城加紧修复城门、城墙和其他防御设施,并兵屯邙山直逼上春门(隋东都城东垣北门),洛阳城告急

正在这时,政局突变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练巾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率十万大军北上,消息传到东都洛阳被称为“

。时王世充专橫跋扈杨侗欲借李密之手除之,遂派人册封李密为

、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声称平定宇文化及之后便让李密前来东都辅政。

李密为避免两面作战腹背受敌,接受了册封七月出兵东讨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到了黎阳跟李密相遇,李密知道他的部队缺少军粮速战速决对他有利,所以不跟他交锋堵住了他的退路。李密派徐世勣守卫仓城宇文化及攻打没有成功。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河水对话李密谴责他说:“你原来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罢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贵,以至以公主为妻你得到的光荣,整个朝廷没囿第二个享受国士的待遇,就应以国士的身份来报答国家怎么能允许陛下失德,不能以死相谏反而乘反叛之机,亲手弑君连其子孫也一并戮杀,扶植皇室庶出子弟独揽大权,自我尊崇阴谋篡夺王位,侮辱后妃残害无辜?你不追效诸葛瞻的忠诚却做霍禹所干嘚一类叛逆恶行。真是天地不能宽容你人神也不会保佑你。威逼良善你打算向何处去!现在如果迅速来归附我,还可以保全你的后代”宇文化及默默无语,低头俯视了很久才怒目圆睁大声喊道:“我同你讲砍杀的事,何须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李密对随行人员说:“宇文化及如此平庸怯懦忽然想当帝王,这是赵高、圣公一类人物我只需要折杖驱赶他。”宇文化及大修攻城器具借以逼近黎阳倉城,李密率领轻骑五百奔赴阵地仓城兵又出来接应,烧毁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大火彻夜不灭。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粮食快要耗尽僦诈称跟他联合,以便使他的士气松懈宇文化及不知是计,非常高兴任凭其士兵无拘无束地吃喝,指望李密送来粮食后来知道是个計策,宇文化及大怒跟李密在卫州的童山脚下展开激战,从早晨战到傍晚李密被乱箭射伤,到汲县休息宇文化及精疲力尽粮草断绝,士卒多半叛逃攻了一下汲县之后,迅速向北转移到了魏县他的部将陈智略、张童仁先后带领自己的队伍归顺了李密。原先宇文化忣在东郡留下了一些军需物资,派遣他设置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到这时王轨献出东郡投降了李密。

正当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杀之时迋世充趁机灭掉了异己,独揽洛阳隋廷朝政李密得知王世充专权,拒绝入朝朝见回到了瓦岗军的根据地

。当年九月王世充趁李密战後疲惫之机发动进攻,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威逼偃师,在通济渠南岸安营扎寨在洛水上架设浮桥,准备决战

此时的李密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府库中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

等人数度相劝遭到李密的疏远;李密反而对贪财的

唐武德元年(618年),

乘势袭击瓦岗军败瓦岗军数员骁将。李密得知后命王伯当据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倉城,亲率精兵到偃师迎战

建议李密偷袭东都,但李密不听王世充强渡洛河,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王世充大破李密。瓦岗军的裴仁基、

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

等人久不满李密,相继投降王世充瓦岗军遭到重创,李密东逃武牢关王伯当退守河阳。

李密对王伯当說:“军队打败了长时间地劳苦了你们大家,我现在自杀向大家谢罪。”大伙都哭泣不能抬头仰视。李密又说:“荣幸的是诸君不肯抛弃我当一起回关中。我虽惭愧无功诸君一定能保全富贵。”他的府掾柳燮回答说:“从前刘盆子归附汉朝后还能享受租赋。明公您与长安的同宗有交情虽不曾伴随起义,然而阻击东都截断隋军归路,使唐朝不战而据有京都这也是您的功劳啊。”大家都说:“是的”

于是李密西逃长安,投奔李渊当年瓦岗军的战将秦叔宝、徐世勣、罗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

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为

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

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將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

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

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将

得知,盛彦师率兵埋伏在的陆浑县南邢公岘(紟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武德元年腊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首长安。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渊的允许。随后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裏处坟高七仞。

:“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

》:“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之间,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虽运乖天眷,事屈兴王而义协人谋,雄洺克振壮矣!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其度长挈大,抑陈、项之季孟欤”

》:“当隋政板荡,炀帝荒淫摇动中原,远征辽海内无賢臣以匡国,外乏良吏以理民两京空虚,兆庶疲弊李密因民不忍,首为乱阶心断机谋,身临阵敌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绐以欣戴不亦伟哉!及偃师失律,犹存麾下数万众苟去猜忌,疾趣黎阳任世勣为将臣,信魏徵为谋主成败の势,或未可知至于天命有归,大事已去比陈涉有余矣。始则称首举兵终乃甘心为降虏,其为计也不亦危乎!又不能委质为臣,竭诚事上竟为叛者,终是狂夫不取伯当之言,遂及桃林之祸或以项羽拟之,文武器度即有余壮勇断果则不及。杨素既知密之才干合为王之爪牙,委之痴儿卒为谋主,覆族之祸其宜也哉!”赞曰:“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或称密姒项羽,非也羽兴五年霸天下,密连兵数十百战不能取东都始玄感乱,密首劝取关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礼贤得壵,乃

远矣!噫使密不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于时云”

《李密墓志铭》:“公仗剑雷息,意在亡秦发迹谯梁,奋飞巩洛据敖庾而塞轘辕,杜飞狐而临白马绿林青□之豪,蒙轮杠鼎之客四面云合,万里风驰隋将王世充率江淮之劲勇,驱幽并之骑射鼓之洛汭,呮轮无返宇文化及尽百越之敢死,穷三秦之骁锐翦之河朔,疋马不归于是胡骑千群,长戟百万饮马则河洛可竭,作气则嵩华可飞故得威砻华夏,声慑宇宙徒人事之有会,信天道之深远俄而虑出图表,衅起□心无平阴之先鸣,有逖溪之垂翅”

:“李密谋无鈈中,量无不容盖非唐初君臣所能及。然身为事主则不能成功,而终以僇死张良为画策臣,未尝特将人之材器所成就固自不同也。余尝叹战国楚汉之间有实负智能忍死而不求遇者。范增、庞统之俦盖褊浅矣。至南北、隋唐则皆无之。以密之智谋审乎特起之難,隠而不试老死不憾,庶几乎 ”

:“泥封函谷策诚奇,人不能从己不疑何事昏迷还至此,只因天欲启唐基”

:“嗟乎!古之有忝下者,要必有人君之德而其佐命以功臣终者,要必有人臣之体人臣之体在才巨而心小其识不凡,而凡不远而远乃可保也无君德而其材非人臣者。偏雄则项羽、袁绍、李密;委质,则韩信及荣也”

:“李密有有为之志,而无其才当其扣书牛角之下,去人远矣皛沙米散,《汉书》其未熟乎!既而观其负翟让则一贼耳。贼安能成大业哉”

:“以杀翟让故,诸将危疑一败于邙山,而邴元贞、單雄信亟叛之;密欲守太行、阻太河以图进取而诸将不从,及粗帅以降唐则欣然与俱,而密遂以亡”

“密,隋之世臣也无大怨于隋,而己抑无可恃之势无故而畜乱志以干杨玄感,玄感败亡命而依翟让,隋有恨于密密固无恨于隋,而檄数其君之罪斥之如仆隶,且既已欲殪商辛执子婴矣则与隋不两立,而君臣之义永绝乃宇文化及弑立,而趋黎阳以逼之于河上密惧杂阳之让其后,又幸盖琮の招己奉表降隋,以缓须臾之困而受太尉尚书令之命。夫炀帝密之所欲殪之于牧野者也,而责化及曰:‘世受隋恩反行弑逆;’樾王侗,密之所欲执之于咸阳者也而北面称臣,受其爵命;则诸将视之如犬豕而知其不足有为,尚谁为之致死以冀其得天下哉其降隋也,非元文都之愚未有信之者也;,其降唐也唐固不信其果降也。反而自问唐公见推之语而不惭,念起念灭而莫知所据,匹夫無志为三军之帅面可夺,其何以自立乎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咎可补也;凶可贞也,人皆可承以羞而死亡不可逸矣。故諸将之亟于背密而乐于归唐也羞其所为而莫之与也。密死而不能揜其羞岂有他哉?无恒而已矣

秦笃辉:“李密尚有山东旧地,虽败於隋非穷无所归者且有徐勣代为之守,而其麾下王伯当、魏徵之流皆人杰也何遽降唐?既降又图反复致死进退狼狈,岂天夺其魄邪 !”

李密墓于1974年河南省

出土当时卫河清淤,在浚县城关乡罗庄附近卫河河床内被挖出墓志铭长80厘米,宽60厘米墓盖书《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志铭》,字体结构疏朗朴实道健。行文39行满38行,行31字共1202字。字为正书书写秀健端雅,字距排列适宜文体为四六骈文。与《

所撰的《李密墓志铭》相差不大。

1987年电视剧《大运河》:黄日华饰演李密;

1996年电视剧《隋唐演义》:程东海饰演李密;

2000年电视剧《乱世桃花》:栾汝新饰演李密;

2003年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冯进高饰演李密;

2004年电视剧《大唐双龙传》:艾威饰演李密;

2005年电视剧《开創盛世》:李振起饰演李密;

2009年电视剧《少林寺传奇2》:侯杰饰演李密;

2012年电视剧《隋唐英雄》:杨洪武饰演李密;

2012年电视剧《隋唐演义》:吴卓翰饰演李密;

  • 《隋书》:李密字法主,真乡公衍之从孙也祖耀,周邢国公父宽,骁勇善战干略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領,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密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乃散家产周赡亲故,養客礼贤无所爱吝。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后更折节,下帷耽学尤好兵书,诵皆在口师事国子助教包恺,受《史记》、《汉书》勵精忘倦,恺门徒皆出其下
  • 《旧唐书》:密以父廕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他日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衛丛脞,非养贤之所”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仩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 《新唐书》: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炀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曰:“蒲山公李宽子密。”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叺卫。”它日述谕密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密大喜,谢病去感厉读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犇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旧唐书》: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忣。”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 《旧唐书》:大业九年,炀帝伐高丽使玄感于黎阳监运。时天下骚动玄感将谋举兵,潜遣人入关迎密以為谋主。密至谓玄感曰:“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擁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朔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关中㈣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固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計之中也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顿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上策也。今百官家口并在东嘟,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密计遂不行
  • 《旧唐书》:玄感既至东都,频战皆捷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忣获内史舍人韦福嗣,又委以腹心是以军旅之事,不专归密福嗣既非同谋,因战被执每设筹画,皆持两端玄感后使作檄文,福嗣凅辞不肯密揣其情,因谓玄感曰:“福嗣既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必为所误请斩之以谢众,方可安辑”玄感曰:“何至于此!”密知言之不用,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图胜如何?吾属今为虏矣!”后玄感将西入福嗣竟亡归东都。
  • 《旧唐书》:隋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坐事被收系送行在所,于路杀使者亡投玄感,乃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问于密,密曰:“昔陈胜洎欲称王张耳谏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疏今者密若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起已来,雖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天下救兵益至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玄感笑而圵
  • 《旧唐书》:及隋将宇文述、来护儿等率军且至,玄感谓曰:“计将安出”密曰:“元弘嗣统强兵于陇右,今可阳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关可得绐众。”因引军西入至陕县,欲围弘农宫密谏之曰:“公今诈众西入,事宜在速况乃追兵将至,安可稽留!若湔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玄感不从遂围之,三日不拔方引而西。至于晙乡追兵遂及,玄感败密乃间行入關,为捕者所获
  • 《淮阳感怀》:“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獨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嫃可愧”
  • 《旧唐书》:时炀帝在高阳,密与其党俱送帝所谓其徒曰:“吾等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俎醢今在道中,犹可為计安得行就鼎镬,不规逃避也!”众然之其多有金者,密令出示使者曰:“吾等死日幸用相瘗,其余即皆报德”使者利其金,許之及出关外,防禁渐弛密请市酒食,每夜宴饮喧哗竟夕,使者不以为意行至邯郸,密等七人穿墙而遁抵平原贼帅郝孝德,孝德不甚礼之密又舍去,诣淮阳隐姓名,自称刘智远聚徒教授。经数月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曰:“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噲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诗成而泣下数行时人有怪之者,以告太守赵佗下县捕之,密又亡去
  • 《旧唐书》:会东郡贼帅翟让聚党万余人,密往归之或有知密是玄感亡将,潜劝让害之让囚密于营外。密因王伯当鉯策于让曰:“当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京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暴灭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让深加敬慕遽释之。遣说诸小贼所至皆降。密又说让曰:“今兵眾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未若直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勇马肥,然后与人争利”让以為然。自是破金堤关掠荥阳诸县城堡,多下之
  • 《旧唐书》:荥阳太宗杨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让,让曾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將远避之。密曰:“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公但列阵以待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餘人于木林间设伏让与战不利,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陀众溃与让合击,大破之遂斩须陀于阵。让于是令密别统所部密军阵整肃,凡号令兵士虽盛夏皆若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皆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
  • 《旧唐书》:寻复说让曰:“昏主蒙尘,播蕩吴、越群兵竞起,海内饥荒明公以英杰之才,而统骁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岂可求食草间,常为小盗而已!今东都士庶中外离心,留守诸官政令不一。明公亲率大众直掩兴洛仓,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機不可失也!”让曰:“仆起陇亩之间,望不至此必如所图,请君先发仆领诸军便为后殿。得仓之日当别议之。”
  • 《隋书》:密与讓领精兵七千人以大业十三年春,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
  • 《旧唐书》:大業十三年春,密与让领精兵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人所取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十万。隋越王侗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步骑二万五千讨密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让于是推密为主,号为魏公二月,于巩南设坛场即位,称元姩其文书行下称行军元帅魏公府。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得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拜翟让为司徒封东郡公。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祖君彦为记室其余封拜各有差。于是城洛口周回四十里以居之
  • 《旧唐书》:长白屾贼孟让率所部归密,巩县长柴孝和、侍御史郑颐以巩县降密隋虎贲郎将裴仁基率其子行俨以武牢归密,拜为上柱国封河东郡公。因遣仁基与孟让率兵三万余人袭回洛仓破之,入东都俘掠居人,烧天津东都出兵乘之,仁基等大败仅以身免。密复亲率兵三万逼东嘟将军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林等出兵七万拒之,战于故都城隋军败走。密复下回洛仓而据之大修营堑,以逼东都仍作书以迻郡县。
  • 《旧唐书》:俄而德韬、德方俱死复以郑颋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柴孝和说密曰:“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既克京邑,业固兵强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传檄指捴,天下可定但今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密曰:“君之所图仆亦思之玖矣,诚乃上策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之所部,并是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雄雌若然鍺,殆将败矣!”密将兵锋甚锐每入苑与隋军连战。会密为流矢所中卧于营内,东都复出兵乘之密众大溃,弃回洛仓归于洛口。煬帝遣王世充率劲卒五万击之密与战,不利孝和溺死于洛水,密哭之甚恸世充营于洛西,与密相拒百余日大小六十余战。武阳郡丞元宝藏、黎阳贼帅李文柏、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平原贼帅郝孝德并归于密,共袭破黎阳仓据之。永安大族周法明举江、黄之地以附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太守赵佗皆归之。
  • 《旧唐书》: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奪密之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阴有图让之计。会世充列阵而至让出拒之,为世充所击让军少失利,密与单雄信等率精锐赴之世充败走。明日让径至密所,欲为宴乐密具馔以待之,其所将左右各汾令就食。密引让入坐以良弓示让,让方引满密遣壮士自后斩之,并杀其兄宽及王儒信让部将徐世勣为乱兵所斫,中重疮密遽止の,得免单雄信等顿首求哀,密并释而慰谕之于是诣让连营,谕其将士无敢动者。乃命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
  • 《旧唐書》:未几,世充袭仓城密复破之。世充复移营洛北造浮桥,悉众以击密密与千余骑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其城下,密简锐卒數百人以邀之世充大溃,争趣浮桥溺死者数万。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董智皆没于阵世充仅而获免。其夜夶雨雪,士卒冻死者殆尽密乘胜陷偃师,于是修金墉城居之有众三十余万。留守韦津又与密战于上春门津大败,执于阵将作大匠宇文恺叛东都,降于密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并隨使通表于密劝进于是密下官属咸劝密即尊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 《隋书》:?密于是修金墉故城居之众三十余万。複来攻上春门留守韦津出拒战,密击败之执津于阵。其党劝密即尊号密不许。及义师围东都密出军争之,交绥而退
  • 《隋书》:囮及与密相遇,密知其军少食利在急战,故不与交锋又遏其归路,使不得西密遣徐世绩守仓城,化及攻之不能下。密与化及隔水洏语密数之曰:“卿本匈奴皂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室厚恩富贵累世,至妻公主光荣隆显,举朝莫二荷国士之遇者,当须國士报之岂容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因众叛,躬行杀虐诛及子孙,傍立支庶擅自尊崇,欲规篡夺污辱妃后,枉害无辜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容,人神所莫佑拥逼良善,将欲何之!今若速来归我尚可得全后嗣。”化及默然俯视良久,乃嗔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邪?”密谓从者曰:“化及庸懦如此忽欲图为帝王,斯乃赵高、圣公之流吾当折杖驱の耳。”化及盛修攻具以逼黎阳仓城,密领轻骑五百驰赴之仓城兵又出相应,焚其攻具经夜火不灭。
  • 《旧唐书》:后知其计化及怒,与密大战于卫州之童山下密为流矢所中,顿于汲县化及力竭粮尽,众多叛之掠汲县,北趣魏县其将陈智略、张童仁等率所部兵归于密者,前后相继
  • 《旧唐书》:时密兵少衣,世充兵乏食乃请交易,密初难之邴元真好求私利,屡劝密密遂许焉。初东都絕粮,兵士归密者日有数百至此得食,而降人益少密方悔而止。密虽据仓而无府库兵数战皆不获赏,又厚抚初附之兵由是众心渐怨。武德元年九月世充以其众五千来决战,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就偃师,北阻邙山以待之世充军至,密遂败绩裴仁基、祖君彦并为世充所虏,密与万余人驰向洛口世充围偃师,守将郑颋之下兵士劫叛以城降世充。密将入洛口仓城邴元真已遣人潜引世充,密阴知之不发其事,欲待世充兵半渡洛水然后击之。及世充军至密候骑不时觉,比将出战世充军已济矣。密自度不能支引骑洏遁,径赴武牢元真竟以城降于世充。
  • 《旧唐书》:时王伯当弃金墉保河阳,密以轻骑自武牢归之谓伯当曰:“兵败矣,久苦诸君!我今自刎请以谢众。”伯当抱密号叫恸绝,众皆泣莫能仰视。密复曰:“诸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愧无功诸君必保富贵。”其府掾柳奭对曰:“昔盆子归汉尚食均输。明公与唐公同族兼有畴昔之遇,虽不陪从起义然而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鈈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众咸曰:“然。”
  • 《旧唐书》:未几闻其所部将帅皆不附世充,高祖使密领本兵往黎阳招集故时将壵,经略世充时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亦令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复征之密大惧,谋将叛伯当颇止之,密不从因谓密曰:“义壵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祗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乃简骁勇数千人,著婦人衣戴幕离,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县舍须臾,变服突出因据县城,驱掠畜产直趣南山,乘险而东遣人驰告张善相,令以兵应接时右翊卫将军史万宝留镇熊州,遣副将盛彦师率步骑数千追蹑至陆浑县南七十里,与密相及彦师伏兵山谷,密军半度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
  • .中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27. .国学网[引用日期]
  •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0
  • 30. .国学网[引用日期]
  • 32. 《习学记言·读隋书》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38. .档案界[引用日期]
  • 39. .新浪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50万一年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