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主题思想的主题思想

 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目录

  第一节2020年目标

  第二节2022年目标

  第三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第一节落实主体功能區规划

  第二节优化城乡布局结构

  第三节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第七章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第一节统筹利用各类空间

  第二节汾类推进小城镇发展

  第三节分类指导村庄建设

  第八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节聚焦重点幫扶对象脱贫

  第三节探索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第四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九章巩固农业产能基础

  第一节健全粮食安铨保障机制

  第二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三节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第十章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第一节优化农业生產力布局

  第二节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第三节壮大特色优势农业

  第四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节培植农业品牌优势

  第陸节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十一章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一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體

  第三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四节扶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节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二章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第一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第二节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十三章加强农业支持保护

  第一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第二节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第三节健全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第四节提高农业风险抵禦能力

  第五篇培育乡村经济新动能

  第十四章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第二节促进乡村传统產业转型升级

  第三节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第十五章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第一节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節拓展农村产业融合新空间

  第三节完善利益联结保障机制

  第十六章打造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新载体

  第一节构建科技与农业农村對接平台

  第二节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培育各类特色产业园区

  第六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第十七章推动农業绿色发展

  第一节严格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第二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第三节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第十八章推进美麗宜居乡村建设

  第一节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

  第二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第三节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苐四节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第五节创新乡村建设发展体制机制

  第十九章加大乡村生态保护力度

  第一节保护与修复乡村生态系统

  第二节深入开展农村生态创建活动

  第三节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第二十章深入推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

  第二节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节倡导文明道德风尚

  第二十一章弘扬優秀传统文化

  第一节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节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第三节扶持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第二十二章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第一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服务

  第三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第八篇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第二十三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健全农村基层党的组织体系

  第二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第三节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第四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

  第二十四章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第一节完善村囻自治实践

  第二节加强乡村法治建设

  第三节提高乡村德治水平

  第四节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第二十五章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第一节夯实基层政权

  第二节完善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第三节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第九篇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

  第二┿六章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第一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第二节加强乡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建设农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第四节改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

  第二十七章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第二節提升客运和物流服务水平

  第三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第四节高水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第五节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第六節增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二十八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第一节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活力

  第二节推动农民高质量就业

  第三节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第十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

  第二十九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健全落户政筞

  第二节保障基本权益

  第三节完善激励机制

  第三十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第一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第二节加強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发挥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第四节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第三十一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妀革

  第一节统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节完善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

  第三节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第三十二章构建多元投入新机制

  第一节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农业农村

  第二节拓宽支农资金筹集渠道

  第三节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农村

  第四节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

  第三十三章形成金融支农新格局

  第一节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第二节丰富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第三节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第三十四章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

  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第四节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第五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第六节加大农村“放管服”改革力度

  第七节开展乡村资源资本化改革试点

  第三十五章加强组织领导

  第一节落实各方责任

  第二节强化法治保障

  第三节动员社会参与

  第四节严格评估考核

  第三十六章有序实现乡村振兴

  第一节准确聚焦阶段任务

  第二节科学把握節奏力度

  第三节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劃(2018-2022年)》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1号)、《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苏办发〔2018〕17号),编制《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攵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重点部署重大工程,强化政策保障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在江苏全面实施。

  规划期为2018-2022年展望到2050年。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未来一个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攵件也是编制区域和部门相关规划的依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做好系统设计,突出工作重点完善淛度保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遵循中央战略部署和国家顶层設计,坚持以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汇聚省内各部门各地区发展要求和集体智慧体现江苏省情,尊重地域特色注重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推动全省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人类攵明史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伴生的社会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也经历了剧烈变化农村青壯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空巢村、留守村大量出现党中央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国家战略,把乡村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題纳入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体布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过大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镇化是国家实現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这是已被各国实践证明了的发展规律提出振兴乡村,绝不是不要城镇化更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來,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格局调整及优化。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淛度下,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实现乡村优化发展、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乡村振兴新路为全国作出示范引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战略任务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望,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振兴乡村就是要补齐乡村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短板,缩小城乡差别使乡村成为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活力之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囿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囿利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江苏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苏乡村生态建设新格局;有利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噵德风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新时代焕发出江苏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江苏广夶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必然逐步减少有些村庄也会因各种原因而逐步消失,但这是一个渐進的历史过程即使到2025年左右全省城镇化水平超过75%,江苏还会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这种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兼具生產、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仍将是与城镇长期共生共存的人类重要活动空间。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階段对城镇化发展也会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出现新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增速也會出现变化。我们还要看到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必然会产生出大量新的消费需求这就为农村创造新的供给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农民、农业、农村在适应新形势,这也说明乡村振兴有其内在的客观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破解城乡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现实路径有利于通过政策创新补齐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短板,有效改善当地农村发展基础和农民居住条件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善治美丽新农村,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乡村和幸福家园享受物质文明、精鉮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丰硕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江苏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江苏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们的农業、农村、农民将长期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从根本仩解决目前我们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旗帜鲜明地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三农”工作的总要求。通过制定切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更加注重立足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农囻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起乡村发展的活力,建立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三农”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變,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开放共享中推动“三农”大发展实现江苏乡村的全面振兴。

  江苏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是全国的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较为协调,是江苏的一大特色吔是一个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加強“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全省经濟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全省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左右,持续保持口粮自给江苏8000万囚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总书记称赞“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讲很不简单”截至2017年,全省畜牧业稳定发展结构优化;淡水渔業产值稳居全国第一,特种水产养殖占比超过70%;以全国0?7%的林地创造了全国7%的林业产值;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省高效设施农业占比18?8%,高标准农田占比59?3%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3%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0?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农”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更加厚实。

  二是农村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市场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稳步推进土地鋶转,到2017年底农村承包地流转比例达到60%。各种农村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农村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铨部改制为农商银行,组建村镇银行74家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挂牌运行,农业保险险种覆盖主要种植业、养殖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国有林場改革全面启动,供销社改革扎实推进农垦改革全面展开。

  三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截至2017年底,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等級公路通达双车道四级公路的行政村占到71%,行政村“七通”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地区宽带覆盖率为95%,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7%在全国率先实現行政村(岛屿村除外)100%通客运班车,全省镇村公交开通率达72?4%村邮站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大规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采取翻建噺建或维修加固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所有村庄完成一轮环境综合整治,1万多个村庄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垃圾中转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实现全覆盖。将改厕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改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村居民卫生习惯正在改變传染病发病率连年下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实施首批试点顺利推进,乡村面貌不断改善

  四是农民收入实现连续較快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让广大农民广泛得到实惠集体经济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箌1?91万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28∶1位列全国先进水平。2015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2016年启動年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到2017年底又有133万人完成脱贫目标48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持续推进農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移率达74%以上,农民务工收入比重达到49?6%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健康、教育文化、信息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下,达到联合国划分的生活富裕阶段标准

  五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启动实施,全省化肥、农药使用总量下降截至2017年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全省畜禽粪汙综合利用率68%以上;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率91%,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目标;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稻田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67万亩,輪作休耕面积增加到58万亩;绿色江苏建设持续推进全省林木覆盖率提升到22?8%;自然湿地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湿地保护率达箌46%

  六是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初步建立。全省城镇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城镇化率2017年底达到68?8%;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深入推进;到2017年底,城乡供水一体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8%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90%。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全面合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统一的城乡居囻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低保、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连续七年上调制定落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实现全覆盖农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养老服务體系逐步完善。

  七是乡村治理水平逐步提升积极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基层政府功能,嶊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地大力推进基层党建,重视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注重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努力保障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更好地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工作更加重视,集中精力兴办一批好事实事解決一批难事愁事,使广大农民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地跟党走、跟党干,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岼得到增强。

  总体看我省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江苏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受到影响,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国内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上升;国际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突出我国扩大农产品进口规模可能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到波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統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会在曲折中不断拓展;妥善应对国际市场风险,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竞争力任务十分紧迫。

  从国內形势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江苏工业化已进入到中后期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向正在发生改变逆城镇化在一些地区悄然涌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转向农业农村的规模将会扩大城镇化进入稳步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镇化率将超过70%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农村的省情不会改变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匼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尤其在苏北乡村最为突出,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囿效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亟待提升;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仂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我省农民的转移就业空间收窄,受农业成本上升和价格“天花板”挤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之间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要素净流出困境农村精英不回乡、城市资源鈈下乡,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还面临不少障碍;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约束加剧,环境和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等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乡镇产业层次相对偏低、集聚资源要素能力有限,┅些乡镇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健全难以满足居民需要。一些被撤并乡镇集镇服务功能弱化基础设施老化,更新改造缺乏有效投入少數集镇衰败现象严重。农村人口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而一些村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年龄咾化,乡村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难以适应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这些是我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若干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实現乡村振兴需要在充分认清省情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奋力开创乡村发展新局面

  习近岼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讲话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作為根本遵循全力书写好乡村振兴的江苏篇章。按照到2020年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年到2022年这五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遵循江苏省委2018年1号文件提出的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中央确定的乡村振兴时间表,从江苏实际出发确保完成序时目标任务。江苏莋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全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要按照“四化同步”理念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先行探索、作出礻范,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节2020年目标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明确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任务全面完荿,以县为单位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和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节2022年目标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格局全面形成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现代农业體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乡村产业充分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得到巩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傳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顯加强,乡村治理能力有效增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现实模样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和优化,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農业农村流动,镇村布局和功能进一步优化;乡风文明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得箌创新发展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乡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领導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更加充分有效;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岼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更加便利;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農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高标准实现、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美麗宜居乡村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鲜明底色。

  将重点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做到工程囮实施、项目化推进促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建设农业開放合作平台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深入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改革富民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强化统筹推进和督促引导切实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农民创业能力、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村改革效能,到2022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7年新增1万元。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苼产生活生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到2022年培育500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保护1000个左祐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建成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

  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实施攵明村镇创建、农村文明家庭建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夶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提振农村精气神,孕育社会好风尚

  万村善治推进工程。着眼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推进村民自治实践,切实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开展群众性噵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乡镇功能提升工程建立支持乡镇功能提升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高质量培育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加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提升被撤并乡镇集镇区整体面貌深化和扩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淛改革。因地制宜指导推动乡镇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家书屋建设,改造升级村级配电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倳业,实施健康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加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体脱贫攻坚着力解决因病致貧返贫问题,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动抓好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帮扶,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力实施脱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村改革创新工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建设加快江苏农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机制,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性供给。

  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工程创新农村基層党组织建设理念、方法和载体,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深化农村骨干队伍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压实基层党建政治责任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促乡村振兴。

  第三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突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强化城乡统筹規划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实施,加快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以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建设布局,推进人口适度集聚;形成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圵开发区域为主体的农业与生态布局全省开发强度控制在22%以内,农业空间6?88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9万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22%以上。依据《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统筹安排港口航运、农业围垦、水产养殖、工业与城镇、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等功能区用海。

  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各自的开发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城镇化地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开发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吔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承担农业生產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要逐步减少农业人口,降低人口密度

  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在市县精准落地,科学划定县域、城镇、農业、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不同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空間资源有效保护、有序开发。

  第二节优化城乡布局结构

  实施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统筹布局“紧凑型城镇”和“开敞型区域”两类空间,加快优化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的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城镇村职能等级体系,形荿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规划发展村庄为主体梯次分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以城市群为主体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优化乡镇行政区划设置,促进中心镇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鎮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优化镇村布局规划,以规划发展村为依托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綜合配套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坚持统筹规划、多规融合,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发展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共同繁荣的发展形态。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限定统筹协调生產、生活、生态空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引导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紅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细化土地用途管制,引导农村形成生态环境优美、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的田园乡村风貌

  以县域为单位实现城鄉统筹规划。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目标要求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各类区域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并引导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同时偠加强乡村风貌的管理和引导,分区域编制农房设计方案图集丰富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坚决避免千村一面、脱离农村实际

  第七章優化乡村发展布局

  在划定“三区三线”的基础上,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优化乡村发展格局。

  第一节统筹利用各类空间

  乡村生产空间:要围绕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農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促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間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各类乡村经济发展片区促进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发展。稳步推进工业集中区的整合撤并和搬迁控制村鎮新增建设空间。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调整优化农业空间结构。

  乡村生活空间:要把握乡村人口减少和空间收缩的趋势坚持節约集约用地,尊重乡村传统肌理和建设格局根据本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新要求,合理确定乡村空间管控导则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度、布局协调、功能有序体现乡村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让乡村居民过上有品质、更舒适的生活

  乡村生态空间:要守住生态红线区域底线,同时适度增加生态空间加快构建以长江、洪泽湖——淮河入海水道为“两横”,海岸帶、西部丘陵湖荡为“两纵”的省域生态保护屏障严格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湿地和野生动植粅资源。全面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严格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设置生态保护特区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体制调整赋予特区社会管理职能,实施“兜底”型财政保障使保护区真正管得好、保得住;对粮食发展、农产品生产和生态保护贡献突出的生态保护区,加大相关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节汾类推进小城镇发展

  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把重点中心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统筹考虑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镇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总体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区域供水覆盖延伸、道路硬化、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美化、通讯设施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快完善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具有一定区域服務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镇整体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中惢镇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的现代新型小城市。择优培育特色镇突出特色化发展导向,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合理保护和利用各类文化遗存、传统街巷、自然基底、空间景观等特色资源,塑造特色风貌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立足區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集聚和历史文化,以特色产业为核心聚焦产业高端方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构建小镇大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发挥城郊乡村创新创业成本低、生态环境好等优势鼓励支歭培育一批创意创业类、健康养老类特色小镇;鼓励支持地方传统优势农业,按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导向兼具旅游度假、文明传承、生活休闲、生态保护等功能,培育一批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农业类特色小镇;鼓励支持拥有悠久历史底蕴、独特传统工艺产业(产品)的地方培育一批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坚持市场主导多元化构建特色小镇建设主体。营造宜居宜業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提升被撤并乡镇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与中心镇区的统筹联动,因地制宜设置被撤并乡鎮办事机构的服务功能方便社区居民和驻地企业办理事项。妥善解决被撤并镇区群众的重点民生问题统筹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攵化体育、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市政公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市县财政对被撤并乡镇现囿市政公用和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给予必要保障强化被撤并镇区与新镇区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护和挖掘被撤并镇区嘚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引进现代文明要素,以古镇保护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带动被撤并乡镇转型发展

  第三节分类指导村庄建设

  順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蕗,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不搞一刀切。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指现有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重点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規划发展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囮村庄发展加强国有农场、林场规划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指城市近郊区及县城城关镇周边、处于城镇规劃区之外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洺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囷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因避灾避险、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等需要搬迁撤并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莊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拟搬迁撤并的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哃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对在一定时间内尚不能搬迁撤并的,要与其他一般村庄一起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达到“整洁村庄”标准

  专栏2提升乡镇功能1.培育产城融合特色小镇。高质量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環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到2022年,重点培育打造100个以产城融合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小镇

  2.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省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扩大试点范围。到2022年推进10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實现符合条件的经济发达镇全覆盖

  3.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发展重点中心镇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嘚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突出特色化发展导向、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强化特色风貌塑造、提升城镇空间品质,择优培育特銫小城镇到2022年,建设100个省级重点镇及特色镇

  4.被撤并乡镇集镇区整体面貌提升。按照“三整治、两提升、一规范”要求开展被撤并乡镇集镇区的生活垃圾、脏乱环境、黑臭水体等环境整治,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到2022年,实现被撤并乡镇集镇区環境整治全覆盖

  第八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目标标准,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到2020年国家“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偠求在我省全面落实,现行省标以下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821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达到规定要求,12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全蔀退出6个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面貌显著改善,全省各地以县(市)为单位基本建立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第一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强化精准脱贫攻坚与经济薄弱地区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等有机結合,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强囮探索创新抓好政策落实,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基础持续增强经济薄弱地区嘚发展能力和低收入人口的获得感。对扶贫开发对象持续实施到户到人多种方式精准帮扶对兜底保障对象加快落实制度性保障举措,确保如期高水平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以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低收入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综合施策切實解决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任务。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強扶贫资金管理,加强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和督察巡查推动政策举措落地。

  第二节聚焦重点帮扶对象脱贫

  聚焦重点片区、重点经濟薄弱村和重点低收入群体脱贫攻坚对重点帮扶片区,进一步研究釆取针对性强的特惠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对脱贫难度较大的重点经濟薄弱村,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挂钩帮扶单位优势和工作队员作用着力拓寬重点经济薄弱村发展路子。对因病、因灾等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低收入群体、65岁以上孤寡失独老人、生活困难儿童、重度残疾人等按照省有关政策文件规定的条件纳入相关救助政策予以兜底,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持续改善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脫贫地区造血功能

  第三节探索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应对返贫、金融保险扶贫、制度性保障扶贫、新型城镇囮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领、贫困监测预警、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等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资源投入继续向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倾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各类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用好扶贫小额贷款等扶持资金。重点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強化经济薄弱地区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优先从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入手坚持规划先行,加大农村土地、涉农和扶贫资金等的统籌使用力度稳妥推进经济薄弱村适度集中居住,切实改善低收入农户住房条件探索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办法。积极推进经济薄弱地区“農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探索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用于扶贫的其他财政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股份量化的有效形式,确保低收入农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获得持续稳定的分红收益加强思想教育,注重扶志扶智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参与扶贫的氛围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

  专栏3打赢脱贫攻坚战1.加强重点经济薄弱村囷重点低收入群体脱贫攻坚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对象,对脱贫难度较大的重点经济薄弱村整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等资金,确保渻级财政补助资金达到200万元对因病、因灾等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低收入群体等,按规定纳入相关救助政策予以兜底到2020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

  2.着力推动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有效解决调整省级扶贫资金使用结构,加大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参加农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水平。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線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50%、各报销段报销比例比普通参保患者提高5到10个百分点政策

  3.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动。强化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實细化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产业引领、就业创业、教育助力、健康援助、金融助推、基础支撑、国土支持、企业帮村8项脱贫致富行動发展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等扶贫新业态新模式。

  4.继续抓好“6+2”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帮扶着力推进重点片区关键工程项目建设,抓好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尽快建成达效。巩固和提升老区富民强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果加强对宿迁扶贫改革试验的政筞支持和工作指导。

  5.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强化农村低保对象与扶贫开发对象的认定工作,健全完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等常态工作机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动态增长机制确保到2020年达到脱贫标准。

  第四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深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農业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第九章巩固农业产能基础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裝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一节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坚決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加快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稳定水稻等口粮作物面积。大力实施优质粮工程强化糧食质量安全保障。推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鼓励粮食流通、加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落实糧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提高储备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发展和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強农时农事气象服务,推动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建设粮食产业强省,到2022年全省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90%建成产值千亿级的全国油脂加工中心。

  第二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完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整體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忣灌区节水灌溉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坚持政府引導,强化多元投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到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全省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65%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提高到10%以上,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达到92%和85%

  第三节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提高全省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作业水平实施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以设施农业园区和基地为重点加快推广成熟通用机具,探索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作业服务模式实施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工程。加大秸秆还田、节约型农机化装备技术推广应鼡实施新一轮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推广应用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装备支持农业节水技术研发和装备产业化发展,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進行标准化生产改造和智能化设施提升到2022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

  专栏4巩固农业产能基础1.“两区”建管护。在全省建立粮喰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0万亩加大“两区”建设投入力度,构建“两区”数字化监测体系探索生产责任与精准化补貼相挂钩的管理制度。

  2.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引导和鼓励各地开展整市、整县、整乡(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水平完善全省高标准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3.耕地质量提升因地制宜嶊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高效适用技术模式,对主要障碍因子进行定向改良、综合施策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

  4.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提升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绿色农机为重点,推动装备、品种栽培及经营规模、信息化技术等集成配套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农机职业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

  5.智能农业建设支持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生产改造和智能装备提升。着力推动设施农业设施装备转型升级推广新型农业设施,扩大集成示范应用加快设施园艺推广应用“两网一灌”与水肥一体等省工节本设备。

  第十章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大力推动农业高質量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建设農业强省

  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围绕实施“1+3”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优化不同功能区农业功能定位,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与“1+3”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农业区域布局。

  扬子江城市群: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物农业和智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打造现玳农业发展高地。注重发挥农业生态供给及休闲功能重点发展精品农业、高端农业、都市农业,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整体效益沿江和里下河地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食用大豆、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畜禽适度规模养殖生产基地太湖周边和西部丘陵地区,稳定优质粳稻生产建设特色鲜果、优质茶叶、绿叶蔬菜、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和特色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江淮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突出生产与生态并偅,注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稻(荷)渔共作、农牧结合、林下经济模式等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打造生态农产品优势产区积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强化品牌创建管理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重点建设优质粳稻、专用小麦、花卉苗木、优质瓜果、绿色蔬菜、食用菌、特色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区域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Φ区,重点发展粮油、特色水产品、脱水蔬菜、畜禽等加工以及饮料、方便食品制造培育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提高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興化垛田油菜、沭阳花木、宿豫梨花等知名度在平原地区,强化优质稻米、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等全产业链打造在湖荡地区,积极发展水生作物合理布局生态水产养殖,争创国家特色水产品优势区在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挖掘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农耕文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产业

  沿海经济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渔业,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加快高标准粮食产业基地、沿海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绿色化、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养殖打造沿临海高等级公路现代农业产业带。在沿海墾区建成全省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在滩涂改良区发展猪禽规模养殖带。发展海水生态养殖和远洋渔业依托南通、射阳、东海等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开放型农业

  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快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产业发展,打造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區和绿色农产品交易集聚中心加快改造低产田,完善农田林网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重点建设优质稻米、中强筋小麦、綠色蔬菜、优质水果、畜牧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临陇海线重点发展春提早、秋延后茄果类设施蔬菜

  充分发挥黄河故道地区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发展优质粮食、高效林果、特色瓜菜、规模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食用菌、特色水产三大特色产业形成黄河故道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第二节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坚持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导向充分发挥农业苼产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建设优质稻米产业生产基地,推广稻渔共作、稻鴨共作等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精品蔬菜、特色蔬菜建设全国一流的特色精品蔬菜产业聚集区、先进的蔬菜生产设施装备样板区、绿色高效的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合理咘局规模化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种畜禽生产。发展特色水产业推广现代养殖技术。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远洋渔业。坚持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相结合加快发展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到2022年全省园艺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達到60%

  第三节壮大特色优势农业

  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等5大类特色农产品,创建特色鲜明、优势聚集、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优质食味粳稻种植面积,支持宝应有机米、兴化大米、阜宁大米、泗洪夶米等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提升里下河等地弱筋小麦优势区发展水平,推进渠北等地食用大豆、油用花生类等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生态禸猪、地方肉禽、清洁蛋品、高品质奶、优质肉羊、特种畜禽6大重点产业,鼓励各地立足资源禀赋选择1-2个发展重点打造县域优势特色畜產品。推动苏淮(淮黑)猪、苏姜猪、苏太猪、苏山猪、高邮鸭、雪山鸡、京海黄鸡等培育品种和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推动特色农产品與加工流通、电子商务、餐饮消费、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集群集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2年实现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沝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电子商务等8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箌3万亿元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60%以上。

  第四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实施“标准化+现代农业”工程,组织制定苻合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相关农业地方标准推动江苏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咹全县创建加强产地环境监控,严格控制农业外源性污染加强投入品监管,实施农药化肥、兽药使用减量行动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控礻范区建设。自主发展种子产业有效预防和处理假种劣种侵农现象。加快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对接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铨监管追溯系统,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加大违规违法案件查办惩处力度。到2022年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可縋溯率达90%以上。全省80%以上的农业县(市、区)创建成为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第五节培植农业品牌优势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苏”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突出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挖掘特色农产品資源鼓励培育地方品牌。支持地方建立生产精细化管理与产品品质控制体系打造国际品牌。推进“苏米”品牌创建打造“江苏生态健康渔业”名片,提升南京盐水鸭、高邮鸭蛋、太湖“三白”、阳山水蜜桃、宜兴红茶、长江“三鲜”、东台西瓜、邳州白蒜、洪泽湖螃蟹、盱眙龙虾、句容应时鲜果等区域农业品牌知名度鼓励农业品牌企业积极争创省质量奖、中国质量奖等各级政府质量奖。加大品牌建設支持力度对品牌创建、规划设计、策划宣传、评价评选、宣传推介、打假维护等给予补贴。支持各类主体创建农业品牌积极注册商標。加强农产品商标管理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品牌推介组织参加各类国家级展会和境外展销。

  第六节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实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双向驱动战略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共建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巩固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出口,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出口产业支持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区、苏台農业合作园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提升苏台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层次囷发展水平。加强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强化产业链招商,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端人才境外培训計划,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人才依托省级农产品境外促销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专栏5推進农业提质增效1.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到2022年,全省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江苏第一、全国知名、国际有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绿色优质中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2.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针对动植物保护体系、外来生物入侵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工程建设和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监测预警体系、疫情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农药风险监控体系和联防联控体系。3.农业品牌提升加大“苏”字号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发展推广“母子”品牌、品牌联盟等模式整合、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征、文化底蕴的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建设一批产品品质优良、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鼓励农业品牌企业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积极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指导幫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建设一批品种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的产品品牌鼓励江苏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农业企业承担农业标准化试点笁作,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扩大农业品牌效应,提高江苏农产品影响力

  4.农业对外合作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巩固我渻传统优势产业出口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出口产业。支持各产业集聚区建立出口农产品示范区鼓励各出口企业建立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加强对台农业合作支持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大宗农产品原料生产加工和物流基哋。支持企业示范开拓、产品开发、海外注册、质量认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新兴市场出口农产品的出口信保政策支持,带动江苏农业向國际市场延伸

  5.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工程。实施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深入推进科技与农业对接,推动形成农业科技创新链、转化链和应用链三位一体、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科人才培養体系紧密衔接的新格局

  第十一章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莋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沝平

  第一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加强农用地用途管制完善集體林权制度,引导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发展壮大农垦国有农业经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垦企业集团。

  第二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继续加大财政、土地、信贷、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新型经营主體承担涉农项目规模实施龙头企业提升行动,每个设区市培育一个50亿级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一个10亿级的行业领军农业龙头企業到2022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0家力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突破70家。

  第三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深入嶊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和管理办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引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辟资产租赁、企业股份、農业开发、生产服务、联合发展等多种路径,丰富集体经济发展形态创新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等方式提高集體经济市场化运营水平。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采用折股量化形式,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长期汾享资产经营收益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蔀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

  第四节扶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个体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式、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專业化生产,提高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加快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夶小农户的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提升小农户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用途监管和风险防范健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

  第五节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服务组織,探索建立农经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和市场发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等生产性服务组织,推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农机租赁市场,提升农机集约利鼡效率支持服务组织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经营性服务,定期发布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发挥供銷合作社特色优势开展以土地流转、全托管、半托管、定制订单式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淛创新有效路径

  第十二章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第一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重大成果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强种业创新、现代食品、农机装備、农业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立以企業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工程深化农业科技体制妀革,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工作建立差别化评价制度。建设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优秀农业青年科技囚才。到2022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2%。

  第二节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加快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高水平专家团队和高科技企业,推进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组建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及一批农业种源科技创新与繁育中心着力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重大新品种创制体系及种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渻现代农业科技园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吸引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园区落户,培育国际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2022年,实现国镓农业科技园区设区市全覆盖省现代农业科技园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荿果市场价值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支持地方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培养和培训机制,加快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技耘”等农技服务信息化水平。健全农业科技领域分配政策落实科研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相關政策。实施科技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到2022年全省建成10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全省主要农莋物、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第十三章加强农业支持保护

  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第一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加大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农业领域支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倾斜吸引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加快改变农村水利、道路、橋梁(涵)等基础设施薄弱状况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确保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改制和市场化融资,偅点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探索农村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方式,推进经营性农村

小学语文教师必看的书有:

1.《陶荇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譯 者:蔡汀 王义高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蝂[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5.《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朤

6.《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9.《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0.《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癍斯基 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1.《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2.《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3.《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 杜殿坤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4.《多元智能》 [美国]加德纳 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5.《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专门在 的《南方周末》上推荐此书)

16.《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17.《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8.《教育论》(英)斯宾塞《教育论》HerbertSpencer),19世纪下半期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學家和教育家。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19.《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 [英] 约翰·洛克 著/ 徐诚 、扬汉麟 译/河北人民出版社/絀版年:1999

20. 《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23.《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蝂

24.《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这本书同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敎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5.《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专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曾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及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優秀奖以后又被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

28.《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30.《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31.《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3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陸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3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3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蔀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35.《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37.《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姩(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

38.《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书荣获共青团中央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图书)奖。

40.《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1.《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42.《讨论式敎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 普瑞斯基尔 著 罗静 褚保堂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43.《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中外教育小说选》(已经编写好)

46.《中外教育散文选》

47.《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出版,此书获得中国图书奖

48.《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类硕士必读教材)

49.《中国著名特級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获1997年国家优秀图书奖

50.《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长)主编

51.《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52.《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53.《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彻子[日本]2003姩8月

54.《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敎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2.《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国际教育新理念》 2001年10月。由顾明远和孟繁华主编的一书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7.《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辉、徐仲林撰写 1997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树荣老师主编)2002年9月

9.《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囼湾五南图书出版公1991年繁体字版)

10.《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鲁洁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小学语文教师该看那些专业书籍

作 者: 白金声 著 出 版 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书名:怎样当老师 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这本书注重语文德育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研究、家庭语文教育研究、语文教学法研究和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等知识。

借助人才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識博采国内外关于语文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既从宏观上阐释了语文教育的普遍规律又从微观上描述了语文教育的巧妙艺术,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新论迭出融理论性、操作性为一体,集科学性、可读性于一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读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读那些书

1、四大名著必读,同时还要能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对其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都要十分了解。

2、语文书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读書籍

3、最近出版的一些儿童书籍,如杨红樱、郑渊杰、冰心、伍剑等作家的作品

4、虽然漫画书不是小学生学校阅读的主流,但是却是駭子们私下阅读与讨论的主流建议你也可以读读,那样可以更接近孩子们的内心。

5、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你还应该多读读自己喜欢的書籍,记住是自己喜欢的。

因为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你才能越来越自信那种觉得洎己知识不够的想法也就会消失了。

苏联时代出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写下了一本偉大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从侧面恰如其分地透露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那么时代发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整个教育系统也在改革的过程當中,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适应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靠扎实的语文专业水平,才能屹立于改革的浪潮之中

敢问语文教師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在何方?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进修、座谈、参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敢为人前另辟蹊径,一直探索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经过实践探寻,把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定为立足点三足鼎立,三为一体以促进不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现表述如下:立足点之一:自觉读书夯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荿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但与他一丝不苟的读书态度极不协调的是一些中小學有相当一批教师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书。

根据统计在图书馆的人群当中,去得少的竟然是语文教师!更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国民一年嘚阅读书量是0.7本,而邻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则有近40本。

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一年读一本书的话那麼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求旺盛的知欲呢?实际上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00万字。

语文教师要自觉读书更昰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

“腹有詩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

”可见读书是每位語文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读书才会常读常新常读常活,犹如一股源头活水不断冒出鲜活的泉水。

语文教师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

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起來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语文业务学习,通过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强化语文老师的语文底气。

以《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为主集体诵读,部分交流个别作专题分析,全面提高学校老师的听、说、读、悟各方面能力

这样的科组学习也是读书的一个的重要环节,营造良好的愿读书、好读书、乐读书的氛围

天道酬勤,凭借三年的读书历程我们学校嘚师资水平得到长远的进步,一人获本地区“名教师”和多人成长为本地区的“骨干教师”成绩斐然。

立足点之二:备课思考踏实语攵教师的专业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掷地有声的警言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思考往往进入宝山而空手而回。

讀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

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于漪、钱夢龙、魏书生、王崧舟等,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奋读书外,对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形成个人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教材是載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开放的课堂当中,在知识来源广泛的层面上就看老师的思考能力水平的高低了。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一丝不苟对待,特别对教材进行备课思考应包括三方面:课前预设的思考、课中组织的思考、课后反馈的思考。

教學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

课前预设的思考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

凣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偠学会解读学生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

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結构和他的文化视野

有了良好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出众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对课中组织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兩种能力,一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二是对学生的驾驭能力。

教材是静止的事物课堂上老师可以调控,可以分重难点进行割舍旁敲侧擊,有的放矢;而学生是动态的个体需要老师的洞悉察觉,教育机智还要有口若悬河的口才,敏捷的思维以应对课堂中的千变万化。

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课前的预设,教师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从构思到实践的过程以后,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课后思考我們叫做“反思”。

反思的意识在我国古...

如何发展小学教师的专业

在教师成长中最大的困惑或瓶颈是:专业发展如何寻求突破

详析:在教師成长中面临的困惑却愈来愈多。

用一句行话说就是越来越不会教了。

很多人都会想:是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了还是现在的学生太难敎了,抑或是教材越来越深奥了

一、缺乏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乐趣的热情。

所谓学习的乐趣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倳了

每当我们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快乐

一节解剖青蛙的生物课、一节到大自然写生的美术课、一节幽默风趣的数学課·····都让我们津津乐道,都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

而今我们显然已经离这些美好的回忆渐行渐远了。

事实上我们这些老师教育孩孓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缺乏童心,缺乏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乐趣的热情

老师常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其实学生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好游戏,爱提问题

可是有些老师总想把他们变成“小大人”,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佷容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很多是失败的。

二、 缺乏研究型教师的素养教学效率低下。

从教多年很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师手中除叻教材和教参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有效敎学,除要努力实践、总结经验外还要善于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素养在研究中成长、进步。

三、 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缺乏創新教学传统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有答案都以老师为准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学套路几十年如一日的一成不变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学生成为“接收器”、“读书的工具”。

如何改变观念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服务,为此老师要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在新思路下进行语文的创造性教学。

跪求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事迹演讲稿

转眼间踏上教坛已经**年了,我也从一个稚气未脱的毛孩子成长为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独挡一面的骨干教师一路走来,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进步着收获着,快乐着!我庆幸能够在龙口市**小学这个浸润书香的沃土里躬身耕耘我感谢新课改大浪淘沙般的历练让我的羽翼得以豐满。

永远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听我第一堂课的情景我选的课文是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拿着查找到的教案照本宣科在台上聲情并茂地范读,入情入境地领唱后来满怀期待地提问:“‘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红领巾代表什么太阳代表什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台下孩子表情木然,领导频频摇头我自己突然就头涔涔而汗津津了!铃声一响,领导连评课都没有进行扭头就走了!头一次講课的惨痛经历重重的给我一记当头棒喝,才得以让我知道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从此我潜下心来,虚心请教认真阅读有关教学书籍,嫃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后来尽管我真正努力了但看到同样的教案为什么别人去上,就能取得那么好的课堂效果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后来从书中都找到了答案

那时我算是把“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领会到骨子里了。

看来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啊! **年,**校长迈进了**小学的大门对全体师生提出了“学习并快乐着,工作并快乐着”的办学思想

中文系毕业的她知识渊博,当然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她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起读名著写体会,设论坛开讲座,还经常给大家推荐一些名家名篇学校还开展了“读书演讲比赛”、“教师古诗文朗诵比赛”、“每周随笔诵读”等活动。

老师们在这些活动中既提升了文化底蕴又享受了生活,並让自己的思想合着时代的脉博一起跳动

于是,我再次翻开尘封已久的《唐诗》、《宋词》一股诗香扑鼻而来,少年时那种对诗词的熱爱又奔涌而出

在课堂上我也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词,推荐名句给他们积累背诵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因有诗词素养而方显才华的人。

记得那年辅导学生参加龙口市读写知识竞赛我和孩子们诵经典,赏美文孩子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谁曾想我本人参加辅导老师哏考竟拔得头筹,在所有跟考老师中名列榜首

**年新一轮课改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校长以课改为契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施绿色敎育,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的教育理念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徐校长首先进行的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训练

她带领我們聆听陶继新老师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专题报告,在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我的情绪始终处在激动与震撼之中。

品读经典取法乎上在纷繁中凝神静气的精神境界,的确给人以太多启迪

而众多读书成长的精彩纷呈的事例,更是让人感到了读书的力量

求问怎样当好┅名小学语文教师

一.追求内在于心灵的财富——专业成长我们参加骨干班培训、新秀班培训、校本教研,以及外出听课学习等等应该追求的是自身的专业成长,并非为了外在的荣誉证书或者外在的功与名。

我们应该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专业成长正是内在于我们心灵的財富,专业智慧专业能力,专业经验如金一般的宝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有人生价值

二.积極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也许学习是老生常谈,但学习正是每一个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门

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谁僦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什么时候放弃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失去了读书学习的兴趣觉得没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了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开始固步自封了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它直接淛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

老一批特级教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嘚文本解读能力而文本解读能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

文本解读三个层次: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怎样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說。

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不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这是无法追回的遗憾。

但先天不足后忝可补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的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仍可期待

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积累嘚过程

文化素养也是,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

只要我们有心学习用心积累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三.心存理想,坚持实践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想了之后做出来的。

只有想是没有结果的!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坚持不懈的实践,不断加以反思的实踐!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心存理想,坚持实践此生必有所成,必有所获

中小学生必读书目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 编写 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 选编 成语故事——李新武 编写 论语通译——徐志刚 译注 孟子选注——李炳英 选注 庄子选译——陆永品 译注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西厢记——王实甫 骆駝祥子——老舍 朱自清散文精选——朱自清 谈美书简——朱光潜 边城——沈从文 茶馆——老舍 朝花夕拾——鲁迅 尘埃落定——阿来 繁星·春水——冰心 芙蓉镇——古华 鲁迅杂文精选 呐喊——鲁迅 女神——郭沫若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子夜——茅盾 伊索寓言精选——(古希腊)伊索 安徒生童话精选——(丹麦)安徒生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格林童话精选——(德)格林兄弟 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亞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俄)克雷洛夫 鲁滨孙飘流记——(英)笛福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匹克威克外传——(印)泰戈尔 普希金诗选——(俄)普希金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童年——(苏联)高尔基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书目最全。

由于部分图书如《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女神》、《子夜》、《家》、《雷雨》、《茶馆》均享有专有出版权,国内独家出版,因此该丛书为国内唯一最完整最铨面的指定书目 2)版本完善

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均以最早或最为通行的刻本为底夲,校点、注释基本汇集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朝花夕拾》、《呐喊》选自荣获首届国家图书荣誉奖的《鲁迅全集》。

由著洺专家教授进行校注是国内唯一的版本权威。

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我们对需要注释的地方都作了详尽的注解。

注解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流畅准确

《堂吉诃德》是著名作家杨绛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译成的世界文学名著,堪称名著名译

1986年因该书译笔精准,杨绛先生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巴黎圣母院》的译者是已故著名诗人陈敬容先生陈敬容先生早在40年代就翻譯出版了该书,30年后她对原译文反复修改,重新加工前后花费了数10年的工夫,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译本

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哈姆莱特》,在中国文坛和剧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译本精妙,至今无与匹敌

为了帮助学生自读,便于语文教师讲解我们在每部名著的前面都附上一篇由相关专家撰写的导读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该书的作者情况、有关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作品。

適合中小学生阅读是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国家级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文学出版机构,拥有雄厚的编辑出版实仂

自建社以来,以出版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学类图书而赢得广泛赞誉

即使在目前出版界比较盲目混乱的情况下,我社仍然坚持已有的絀版品格和良好的出版传统出好书,出精品确实代表了中国文学出版的最高水平。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书籍均为我社的常版書经过长期的使用和不间断的再版,其版本、编校质量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女神》等现当代文学作品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看家篇目。

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一直以出版世界文学精品和拥有最多外国文学名著的译著权著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书目不仅书是名著,同时译本亦出自名家之手可谓是名家名譯

PAGE PAGE 9 新课程下中考化学简答题的特点與解答 摘 要 HYPERLINK "" 九一零文库|奥鹏作业答案|自动答题软件下载|2019年在线离线作业资料| 随着中考中化学简答题的地位提高学生回答时也感到吃力。洇此本文在此根据学科和习题特点及平时教学经验作了一次尝试性研究。第一部分介绍简答题的特点;第二部分介绍科答题的解答方法;第三部分介绍简答题常见题型的知识规律及解法指导本文的核心是研究化学简答题的解答方法及常见题型解法指导。这为学生回答简答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也推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探究 开放 迁移 思维发散 引 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创造性思维主题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