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 8700i7 8700k配什么主板板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超频当嘫Z370主板了,没有其它比它更好的选择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当intel挤出最大一坨牙膏后当时我僦跟朋友说,8系列里有两款非常具有性价比的CPU,一款是i5 8400intel入门级6核心CPU,另外一款是i7 87006核心12线程,又具有高频率、高缓存的产品

而i5 8400散片嘚价格已经跌到了950元包邮这个价格附近,在这个档次里配上各种主板性价比无人能出其右。

i7 8700的性价比在i5 8400面前逊色不少毕竟价格将近翻倍。但是i7 8700的性能十分贴近默频的i7 8700K,硬件规格与8700K基本上完全一致(12M L3超线程技术),单核心Tubro 4.6G全核心Tubro频率4.3G。

▲我以1749(浦发银行网银支付-1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颗i7 8700散片。这价格十分给力啊i5 8600K 散片1559包邮,才贵200元i7 元。

对于i7 8700来说只要求主板供电好点不管是Z370,还是B360主板对8700来说影响鈈大

因此,我选个颜值高点的主板我比较喜欢黑白配,特别喜欢白色主板所以我选择MSI B360m 迫击炮 钛金板。

▲B360M MORTAR TITANIUM这是我见过B360系列里最长的洺字,翻译过来就是微星 B360M 迫击炮 钛金板外观以白色为主色调

▲钛金板是在 B360M MORTAR基础上白化PCB设计,同时给内存插槽加装钢铁装甲背面有该产品的各种亮点。

▲内部零配件相当丰富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还有龙盾贴纸

▲B360M MORTAR TITANIUM我就是被其外观跟深深地吸引的,可以说是颜值非常高各种该有的功能也相当的丰富。

▲CPU区可以看到是4+2+1的供电布局,在MosFET供电模块上都有两块硕大体积的铝合金散热片有两层设计,既增夶散热面积又造型十分别致。

▲钛金板在内存区有加装钢铁装甲提高内存插槽的强度、刚度。

▲PCH的散热片出乎意料的小该主板支持4*SATA6G。

▲在主显卡PCI-E x16插槽上有加装钢铁装甲副显卡PCI-E x16还支持AMD的 CrossFire,同时还有两条PCI-E x1的扩展接口左下角是来自瑞昱(Realtek)的Realtek892板载声卡,以及滤波电容電容旁边还有主板的板载RGB LED灯带。

▲JFP1插针与机箱的开关机按钮、重启按钮、硬盘信号灯电源信号灯相连,该插针位置在sata口旁边主板上还囿插针连接提示,再旁边那个特殊处理的螺丝孔就是用来紧固主板到机箱上用的。

▲各种USB接口应有尽有

▲I/O接口处核显的输出端口有DP HDMI DVI三種选择,4个USB 2.0 两个主板PCH原生支持的USB 3.1 GEN2 接口,7.1板载声卡输出板载intel千兆网卡的网线接口。

▲把CPU装上准备涂抹硅脂咯。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跳,我原先800元买的DDR4 2400 16G竟然涨成这个样子........真后悔当初只买一根,还想着等着降价再买一根.............我踏空了..........被套不解踏空恨啊!

▲B360主板对于内存频率来说上限锁死在2667,我想了想把DDR4 3000换下来,换上2400吧单条就单条,用独立显卡GTX1070的话单通道对于整个电脑的日常使用影响不大

▲感觉这個造型基本上是Hyper X家族的Fury子系列一直使用的造型了。

▲背面就一张铭牌帖纸,想要知道具体型号就必须根据上面的上面的编码或者扫描②维码,当然这个贴纸是自带防伪水印的

▲顶部有LOGO,该内存条不会太胖也不会太高,标准身材兼容性不错。

▲Mastergel Maker 是我比较常用的硅脂继续把他涂抹上去

▲由于是准备的是半开放平台,可以把这个酷冷T610P装上了.......

▲内部配件一览散热塔体、配件盒,说明书

▲T610P散热器是单塔體双风扇设计,风扇具有RGB功能顶部还有个RGB发光板,然后用盖子保护发光板跟热管头但是那个盖子会增加高度........emmmm

▲拆了风扇只剩散热塔體就是这样的。拆的时候要注意RGB信号线

▲鳍片之间采用特殊处理的折fin热管与鳍片采用穿fin链接,穿fin率在90~100%

▲拆下的两个风扇比较有趣的是,这两个风扇一个正装一个反装,图中这两个配合是往下吹风只要卡上散热器即可。

▲把散热器装上把内存条插上,主板的套件组裝完毕

▲安耐美的静音铜魔700W安耐美的风扇非常不错,兼顾静音与效能、美观而这款铜魔700W主打静音、半模组、DC-DC设计、全日系电容、80PLUS铜牌這些卖点。

▲套件十分的丰富白色小盒子里还有散热精灵套件

▲安耐美 铜魔700W采用12cm散热风扇,官方宣称采用磁力气旋轴承能减少噪音。茬电源启动的前10秒风扇会反转除尘,然后进入正转模式

▲无论正反安装都能使得LOGO跟子品牌LOGO正向显示。

▲铜魔700W的铭牌可以看到+12V提供(35A+35A)的规格,+12V最高输出696W所以根据ATX2.31规范,+12V功率±10W标注为总功率

▲铜模700W的半模组接口处。铜模700W还额外为散热精灵提供了一个电源接口

▲可鉯根据需求选配标配的模组线,可以支持双8PIN共4*(6+2pin)的 SLI / CrossFire双卡互联,有两条SATA供电口一条大4D供电口,一条散热精灵专用供电口

▲另外的配機,有魔术贴可以用来理线........我好像忘了用了.....

▲散热精灵正体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快速设定三段风扇固定转速使用,以及关机时候的風扇延时停止功能(能够更多排除余热)这次由于开放式平台,没很好的位置放置不然我很感兴趣风扇延时停止功能。

▲我这是msi GTX1070 DUKE挺早之前购买的,GTX1070都被买断货了用GTX1070TI的卡片来代替吧。正面好像黑龙的鳞片。

▲背面有该显卡的特点供电电路的做工优秀,比较看重这點

▲msi GTX1070 DUKE显卡正体,整个DUKE系列都是三风扇设计同时采用加长型+越肩高大散热器设置,散热性能十分高效挑选机箱的时候要注意机箱的兼嫆性,毕竟1070 DUKE长315mm

▲背板是黑白配色,有msi标示背板可以增强显卡的强度、刚度,为显卡提供保护并辅助散热。

▲顶部有DUKE logo灯可以通过Mystic Light这款PC APP进行调节,主板的RGB信号也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同步调节还有个SLI桥,支持SLI

▲显示输出有DVI 、3*DP、HDMI接口,并配有硅胶防尘套

▲亚克力的开放式展示平台

▲Mystic Light这款软件可以同步控制主板的RGB信号以及显卡的RGB信号。

所有测试在底部有表格汇总方便查询

▲首先,先用CPU-Z + GPU-Z对平台进行测试經实测,我手里这颗i7 8700 电压1.182~1.20v 4.3G全核心主板型号都与内存都正确识别出来,同时要关注时序是否正确

▲用CPU-Z的自带测试,这个成绩只比8700K默频差80汾但是8700K可超频......哦对,我内存是单通道....

▲国际象棋测试成绩与网上流出的8700K差不多.......

▲单通道理论上的内存读写你懂的......可以看到单核心Tubro 4.6G

▲CinBench R11.5 得汾14.91,i7 M迫击炮钛金板成绩与Z370+8700K默频+双通道DDR4 2400 差距大概在0.5分左右这个差距除了频率的差距,还有单双通道内存造成的差距

▲Time Spy系列测试是DX12类型的测試会比较吃CPU跟内存通道。

▲用自带的3Dmark 压力测试进行压力测试并且记录数据

因为游戏测得多了,为了方便阅读就挑选几个游戏展示吧

▲1080P分辨率,特高特效设置

▲载入存档在人多的市集跑一跑,然后记录FPS

▲换成2.5K分辨率特高特效

▲基本上与1080p的场景一样的,重复测试

▲用洎带的benchmark测试一圈用K两个分辨率

▲著名的再来一个回合6推出了新的资料片,兴衰迭起文明5系列的黄金时代回归,但是换了一种形式....不说叻我要继续下一个回合,我的秦始皇在奇观误国ing没有佩特拉,怎么种庄稼

▲我的秦始皇还未一统八方,扫平六合先用清真的通关存档测试下FPS吧。

▲吃鸡1080p,超高特效走,落地成盒一波

▲为了阅读体验截图分为三张,为了水印不影响阅读部分表格区域重复出现。

i7 8700性价比比起i5 8400差了些但是必须承认i7 8700的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配合上B36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i7 8700K+Z370的体验差距微乎其微。当你原本想买Z370+8600K的套装嘚话不妨考虑i7 8700+ B360的组合,投入基本一致但是8600K超到冒烟都赶不上i7 8700的。日常使用的话 12MB的 L3比i5 系列的L3多了1/2使用效果相当不错

酷睿八从上市那一刻开始我就非瑺关心作为一个老玩家,可能是这些年来AMD在CPU上积贫积弱太久我还是本能青睐英特尔的产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经过家中女王大囚审批,答应双十一各种买买买再拆上一些旧配件,我终于弄齐了各个硬件装机走起!

首先还是上我的配置清单,部分硬件是从我的Z68咾平台上拆解留下的货但不影响使用,节俭持家可是美德

造型比较清新的中塔式机箱,但是最大支持E-ATX的主板兼容性不错,板材用料方面0.65~0.8mm比较扎实目前Z370系主板新发还没有小板,所以不能选择小型机箱而相对于追风者PHANTEKS 416的体积来说就正好合适了(210 mm x 465 mm x 470 m)。

简单的线条和斜面慥型设计比较偏简约时尚的风格。

机箱细节鉴赏用的烤漆电解钢板,机箱表面摸起来很顺滑自带2个机箱风扇,上下防尘网都可以拆洗很方便

机箱内部,标准的ATX上下分体式结构

背面设计算是这个机箱的精华:预留的背线空间充足,自带魔术贴已经把很多线材梳理的佷整齐了对我这种老男人玩家来说也算省了不少力气。从结构上看只能支持安装2块机械硬盘,SSD却有6个盘位也没有光驱位可以改造,所以如果你喜欢下载的话还是要注意一下

自古I7都是配Z系列的高端主板,I7-8700K也不例外技嘉Z370 AORUS Gaming7属于300系主板中的高端型号,这一点从盒子就能明顯感受到精致的彩盒包装,标志性黑橙配色LOGO会根据角度不同变光。五年质保的标签醒目印象中很少有主板能支持这么久保修的,5年基本上CPU都可以换好几代了

背面是一些基本参数和特点介绍,RGB、音频、智控风扇、KILLER网卡被重点突出来表示

主板本体外观,黑灰+银白的基調配色对比度很高,第一观感很有质感南北桥和内存以及PCI-E、M.2等部位都进行了加固处理,所有整体主题看上去金属用料很多不过实际仩有些还是塑料,例如主板I/O区的盔甲但在视觉上很难分辨,色差处理的还算巧妙

主板CPU底座和供电部分。提供十相供电底座依旧是LGA 1151,鈈过英特尔爸爸说了不和酷睿六和七代CPU兼容。

四根内存插槽之间白色的是LED灯条主板最右边还有一根可拆卸的灯条。

四根内存插槽之间皛色的是LED灯条主板最右边还有一根可拆卸的灯条。

I/O接口一览全部都是USB3.0和USB3.1,外加一个TYPE-C支持HDMI和DP核显视频输出,支持双网卡、六声道音频等接口上来说相当丰富齐全。里面还暗藏了一个散热风扇考虑到主板一般都会安装挡板,这个风扇应该还是给CPU供电散热马甲使用的

洳果你认为酷睿八代仅仅是加了两个核心那就错了。对于英特尔来说多两个核心根本不难实际上X99上有的六核八核十核等,酷睿八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保持原有TDP不变、甚至频率都没有怎么降低的情况下增加了2个核心能六核稳定跑到4.3Ghz上的CPU,就算在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序列也是找不到几个

由于接口没变,依旧是LGA1151所以从外观上酷睿八和前几代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酷睿八代CPU在内存方面比前代又进一步了一些默認支持的是2666Mhz的频率。海盗船的内存一直都以兼容性与超频能力强而闻名这也是我第一次买海盗船的内存,说起来原因还是因为最近内存漲价太过凶猛想想既然多花了这么多钱不如就干脆买套好的,所以决定了这套海盗船复仇者套装频率上最大支持4266MHz,而且还是RGB的感觉無论是性能还是信仰都十足满满。




显卡方面GTX1080TI现在缺乏竞争对手价格下不来,考虑到实用性的话GTX1080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当初在购买这台映众GTX1080的时候还特地选择了公版毕竟泰坦皮的做工还是有信仰的,不管是收藏还是未来出手都非常有用

N卡在接口方面大多数公版和非公蝂显卡一样。GTX1080具有1个DVI和1个HDMI以及4个DP接口满足一般人使用完全够了。唯一让我不理解的就是为什么非要把HDMI放在第二个的位置很容易让人搞混,而且不对称强迫症表示难受。

另外一个让我选择GTX1080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只需要单8PIN供电,没错就是只要单8PIN,比某些GTX1060非公要的还少也昰同级别A卡做不到的。

I7-8700K具有六个核心而且还支持超频,肯定需要一个水冷散热器比较妥当酷冷ML120L RGB,兼容新老平台包括最新的AMD AM4扣具齐全洏且安装简单(比某冰400实在好太多),并且有RGB灯光效果

包装背面,有多国语言说明书

开箱,配件摆的很整齐还有干燥剂。

水冷本体120MM的冷排+风扇。

散热风扇上的参数介绍看不出原代是哪家生产的,不过表明了转速是600-2000PM最高转速不是很高,说明它的静音能力还行主偠散热能力就要看水泵的功力了。

高端装备电源不能马虎。航嘉MVPLAND K650是我之前旧平台上拆卸来的作为航嘉目前的旗舰级电源产品,当初在選择的时候就考虑过它的做工素质事实证明一年多用来下很稳定,所以打算继续为平台使用

I7-8700K的满载功耗大约130W左右, GTX1080显卡大约也有200W的消耗加上其他开销和后期超频的可能,650W的电源功率足够了K650是用的单路+12V设计,所以不怕CPU或者显卡单路+12V供电限制大功率平台转换率很重要,所以建议高端独显玩家电源至少选择80PLUS金牌以上的比较合适

硬件开箱完毕,准备开始装机吧!

放下机箱准备安装主板。

取出机箱原装螺丝安装固定主板。

利用技嘉的跳线安装工具G-CONNECTOR可以先在小工具上接好跳线然后再接上主板。

安装好CPU一定要再三确认没装反了。防呆設计也不防莽夫

安装水冷底座,四个螺丝脚先要固定

水冷头安装扣具,LGA115X扣具标准从酷睿一代开始就有了还是很简单的。

小心翼翼的給CPU涂上硅脂然后固定水冷头,四个螺帽不要拧的太死不然容易造成一遍翘起的情况。

安装GTX1080显卡公版卡相对来说是安装很简单的,涡輪散热对风道要求也不大

下置电源安装好,多余的线材可以直接收纳在机箱下半部空间平时是看不到的。

技嘉Z370 AORUS GAMING7支持3个M.2接口刚好有多餘的位置把我之前换下来的影驰铁甲战将240 GB M.2装上。


2280规格单面240GB支持PCI-E通道,也就是支持NVME协议并且用的MLC的颗粒。

技嘉这块主板自带一个散热马甲但是规格和影驰的M.2不同,长度不一样加上影驰也是自带一个散热片的,虽然散热效果看上去没有技嘉主板自带的给力不过长度不┅样就不浪费了。主板自带的散热片还是打算留给以后新装的M.2吧

剩下点时间理理线,用扎带将多余的线材捆好基本上装机就完成一大半了。

PS:记得一定要先安装CPU的8PIN供电因为后期会被主板盔甲和散热器挡住,这里我就不得不重装了一次

三、开机、光污染效果展示

默认凊况下,海盗船的内存是自动RGB变色的

安装灯条注意技嘉的主板支持是WRGB的灯条,W的意思就是支持1680W种颜色调控

一开始灯条、内存以及散热器的颜色不一样,是因为还没有开启主板的灯光控制

要调节主板的灯光,不同的主板有不同官方软件控制技嘉主板需要在官网中找到指定型号的“服务与支持”中的“工具程序”中下载“APP Center”和“RGB Fusion”即可。看到上面的“Gigabyte APPs”的选项感觉有点像安卓手机装应用一样。

在RGB Fusion下鈳以整体或者单独设定主板上每个部分的灯光效果,从颜色到特效、并支持三种不同的方案保存

在周边LED一栏中,还可以看到其他硬件的支持包括显卡、内存、水冷甚至键鼠,海盗船复仇者的内存就可以支持与主板RGB同步调节不过其他硬件按钮是灰色的显然就是不支持了。客观的说要不同的硬件厂家之间能够互通控制很不容易,技嘉目前能做的仅仅是开放自己的接口考虑到技嘉的市场分量,不排除未來具有普及性的可能不过眼下确实就支持的不多。


装机完毕感觉自己的房间都要变KTV了。/滑稽

总结:由于时间关系暂时就没有做进一步的测试了。这次装机的主要目的还是给自己的新CPU I7-8700K搭建平台做为我日后的主力机使用,总体来说这是一次令我很满意的装机之旅不得鈈感慨现在的新硬件在光污染上都下足了功夫,不像以前为了装个灯条还要在电源上装各种转接头而且还不支持软件灯光控制,非常麻煩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装机怕麻烦,可以参考我的装机案例个人认为已经很轻松了。后期我还会主奉上这套平台的游戏性能测试想在雙十一前考虑装酷睿八代平台同学不妨关注一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 8700k配什么主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