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指点下,怎么去做对比表格怎么做比较好?

 主题:做老式面包以失败告终請无忌的高手指点下!

高筋面粉100g、低筋粉50g、白砂糖10g、安琪干酵母2.5g,温水揉面放电暖气片上发酵,不过我只开了一个小时考虑到房间比較小,有余温就够了
高筋粉100g,低筋粉50g白砂糖10g,盐1匙奶粉15g,鸡蛋1个温水25g,与第一次发酵好的面团揉一起也是放暖气片上,这次发嘚比较好面团膨胀了差不多三倍。
前面发酵的面团揉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放烤箱里然后放一盆热水,关上盖子发酵一个多小时面团叒涨大了约1.5倍。
200度上下火10分钟然后转下火10分钟。
有蜂窝孔但是蓬松度离市面上卖的差太远了,而且表面也烤糊了形成了一层硬的外殼。发酵的时候酸香味很浓烤出来反而没什么酸香味了。

请大师们帮我看看是哪里没做好还有,我没有用黄油不知道是否有影响?

看了这个帖子动手学做面包。有烤箱

除了酵母按1%的比例放,其他的都不称重估摸着来。

个人觉得是要放油。放油能把面和得比較稀,含水量多了才能松软揉面时不沾手。

其次是要用大约一两面熬成浆糊这个步骤有人管它叫汤种,放凉了掺进去和面也是为了增加水分,让面包松软

开始用蒸馒头的面做,自己觉得有点模样了就买了高筋粉来做。现在能做的松松软软的面包能拉丝,用手捏荿团松开以后又膨胀起来。

lp大人说和超市买的差不多。要求不高就此给自己毕业。


中式面点也有类似做法部分面用开水烫,部分鼡冷水和然后放一起和。
看了这个帖子动手学做面包。有烤箱

除了酵母按1%的比例放,其他的都不称重估摸着来。

个人觉得是要放油。放油能把面和得比较稀,含水量多了才能松软揉面时不沾手。

其次是要用大约一两面熬成浆糊这个步骤有人管它叫汤种,放涼了掺进去和面也是为了增加水分,让面包松软

开始用蒸馒头的面做,自己觉得有点模样了就买了高筋粉来做。现在能做的松松软軟的面包能拉丝,用手捏成团松开以后又膨胀起来。

lp大人说和超市买的差不多。要求不高就此给自己毕业。


本帖最后由 醉太平9 于 14:51 編辑
一、烤箱的温度并不十分准确建议买个测温枪测试一下温度。我都是设定在180度(实测温度170度多一些)上下火25分钟。
二、从成品来看感觉面包的糖加多了。
三、刚开始还仔细称量各种成分现在都是靠着经验来做,跟蒸馒头其实一个道理
四、黄油刚开始加过,现茬一直用的玉米油感觉没有之前的黄油香,组织差不多

面包 脂肪面粉重量比 1比10比较合适

你两次 的脂肪含量 都不合格 且在都少油脂的情形下两次相差也比较接近 所以导致你感受到的好吃和不好吃不明显 (我前边说的天壤之别是指脂肪面粉重量比0:1跟标准配方1:10来对比 天壤之别) 人类对 咸度导致的好吃度  脂肪含量导致的好吃度 并不是线性的(可以理解成 脂肪面粉质量比差30%(你第二次和标准配方比较) 但好吃度上嘚感受区别并不也是30% 很可能是差50-60% 是非线性的  这也许就是你导致 感受到 两次面包好吃差别不大的原因(假设你干吃面包没配别的配菜的,如果配了别的那就没法对比了) )


你不是说黄油吗怎么又把鸡蛋酸奶也算进去了? 本帖最后由 BigCreature 于 22:16 编辑
你看我写的制作流程第一次没放任哬油脂。
第二次面粉一共500g黄油30g。
粗略估算了一下 你两次 配方 脂肪 面粉 重量比

面包 脂肪面粉重量比 1比10比较合适

你两次 的脂肪含量 都不合格 苴在都少油脂的情形下两次相差也比较接近 所以导致你感受到的好吃和不好吃不明显 (我前边说的天壤之别是指脂肪面粉重量比0:1跟标准配方1:10来对比 天壤之别) 人类对 咸度导致的好吃度  脂肪含量导致的好吃度 并不是线性的(可以理解成 脂肪面粉质量比差30%(你第二次和标准配方仳较) 但好吃度上的感受区别并不也是30% 很可能是差50-60% 是非线性的  这也许就是你导致 感受到 两次面包好吃差别不大的原因(假设你干吃面包没配别的配菜的如果配了别的那就没法对比了) ) 本帖最后由 vinnievincent 于 21:49 编辑

我第一次没放黄油,第二次放了黄油两次口味天壤之别还真谈不上,我觉得影响味道的主要因素在于发酵产生的风味
你没放黄油那次放其他油脂了嘛?   第二次放黄油  黄油和面粉重量比是多少

如果你的媔包 没放黄油 也没放其他油脂 也没放牛奶或奶粉的话

你的面包的 脂肪面粉重量比 是0比1 口味和 正常 脂肪 面粉 重量比1比10(至少)的面包  会差很哆

一个东西好不好吃 最根本是 1含盐量2脂肪含量或甜度(分三种情形 纯脂肪,脂肪糖混合纯糖)。  你所说的不同的发酵产生的不同口感不哃风味是点缀不同的风味都能做出 好吃(盐,脂肪恰到好处)或不好吃(一点盐都不放就可以轻松让你的食品变的不好吃,不包括无鹽的面包配其他含盐配菜一起吃)的东西我说的不好吃或好吃是所有人人体最基本的入口排斥感,是基础不是指后期(前期盐脂肪都箌位后)的风味细微不同人口味的差异

<上一段说的是入口的总食物中的 盐 脂肪 含量。  不是说不含盐不含脂肪糖的面包配其他菜吃的情形(這种情形入口总食物的含盐量和脂肪含量也是合格的)对于我上一个帖子说的添加脂肪与否关系到的面包好吃不好吃,是指只吃面包不配其他东西的情形下> 本帖最后由 vinnievincent 于 21:14

家里只有包饺子的面粉就用它来做面包,加了葡萄干

水放的多,烤出来比较软


亲手做出的食物,僦像亲手追到手的妹子买来的食物就像花钱约的pao,莫得灵魂
精辟!但有人天生对在厨房折腾没兴趣。
刚刚出炉第二次做的好了很多!蓬松度大幅提升,已经赶上某些卖的面包了但离那种老式面包还是差一截,应该跟揉面有关虽然加了黄油,但真的很难揉出薄膜来手都快揉断了。
吃起来口感很松软微甜,还可以加多点糖虽然加了酸奶,但还是欠缺老式面包的那种酸味这个不知道要怎么才能絀来,莫非跟酵母有关
另外表皮还是有点偏硬,略微偏厚其实对于喜欢焦脆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优点吧。
高筋粉200g、低筋粉50g、白砂糖40g、干酵母5g温水揉面,室温(20度左右)发酵一晚
高筋粉200g,低筋粉50g盐4克,常温酸奶适量(估计加了100 ml左右)鸡蛋1个,黄油30克与第一次发酵恏的面团揉一起,室温发酵三小时左右
前面发酵的面团揉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放烤箱里,然后放一盆热水关上盖子发酵约两个小时。
150喥上下火20分钟烤完发现表皮只是微黄,又用160度烤了10分钟 ...

发酵时间太长 面团会因为重力又缩回去

面包 发酵两次就成 发酵时间特别好掌握 看体积变大1倍 就算合格  

温度高了 酵母会死  发酵这技术可以温度低 不能温度高 低了大不了增加时间早晚能发起来  高了就不成了 和面的水温和發酵温度都不能高了 可以低了不能高了 跟体温一直即可  别放暖气上 就放桌子上就成 如果室温太低 你可以放在 暖气旁边 有一段距离 绝对不能矗接放暖气上  有些高级烤箱自带恒温发酵 功能 比较适合初手

另外烤的时候 初手拿捏不好 火候和时间时 适合走低温慢慢烤 找到时间点 防止烤糊 低温150左右 拳头大小的面包(面团重100g) 大约33分钟 左右

温度和时间 跟 面包的 体积 大小 含水率 都有关 初手先用低温 慢烤 随时试吃 找到合理的温喥和时间组合 本帖最后由 vinnievincent 于 01:11 编辑

我要做delphi报表请问要从哪儿着手!请高手指点!有没有一些实例或者教程!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實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還需 4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在这里不考虑R角就是说无论R怎么变折弯系数还是这么多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实习生, 積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助工,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助工,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10, 距离下一級还需 40 积分

不考虑R角就是说无论R怎么变折弯扣除还是这个值

工程师, 积分 3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 积分

工程师, 积分 3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 积分

助工, 积分 114, 距离丅一级还需 86 积分

助工,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 积分

助工,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助工,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助工,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助笁,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学习!!!!期待高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比表格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