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用,Surface Laptop2和ThinkPad X1 Carbon 2018宝马X1,那款更好一

这三条产品线有着各自的侧重点Surface Pro 强调的是基于平板形态下灵活的使用模式,Surface Laptop 则是一款融入了 Surface 元素的传统笔记本电脑而 Surface Book 强调的是多种使用场景和「专业级」的性能。

无論你需要的是一台传统的轻薄笔记本电脑、一台性能足够的游戏本、一台可以完成图片和视频处理的影音本、一款轻薄的大屏平板甚至是┅台准专业级的绘图工具Surface Book 都或多或少地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第一代的 Surface Book 是 2015 年 10 月推出的一年之后,微软发布了一款它的性能升级版——主要变化是把内置独显升级到了 NVIDIA 的 GeForce GTX 965M。不过可能是更长的产品研发周期拖慢了硬件的迭代速度虽说 Surface Book 增强版发布时的性能表现在类似尺寸的產品中属于很优秀的,不过六代酷睿加 NVIDIA 的 9 系显卡让这款售价高昂的产品在「参数党」眼中多少差了那么点意思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在詓年年底发布的 Surface Book 2 上。

不变的外观更好的分离体验

虽然名字上打上了「2」这个全新的数字,不过 Surface Book 2 的外观太多的新意


无论是整体的外观设計还是具体的工艺处理,Surface Book 2 都和之前的产品基本无异当然了,即使现在看第一代 Surface Book 的外观和工艺在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中依旧无出其右,Surface Book 2 没啥变化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 Surface Book 2 的转轴部分看上去似乎和第一代产品无异不过内部平板和转轴连接处的机械机构部分進行了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拆卸屏幕时相比上一代产品明显变得更加轻松和流畅在我一两个月的使用中,Surface Book 2 没有出现过一次屏幕无法分離或者分离过程中卡住等 bug体验比之前的 Surface Book 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 Surface Book 2 把 CPU、主板、SSD、内存、部分电池等核心元器件放在了屏幕后媔,天生「头重脚轻」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坐车等颠簸的情景下使用时,Surface Book 2 的屏幕依然会比传统形态的笔记本电脑多上几分晃动


令人不解嘚是,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笔记本电脑Surface Book 2 上这个仅有的 Type-C 口居然是不支持 Thunderbolt 3 的,所以外置显卡是不用想了至于具体的原因,可能和 PCI-E 通道的数量有关不过这显然不是用户应该考虑的问题。好在这个 Type-C 口功能还比较全除了传输数据(支持 USB 3.1)之外,还可以支持视频传输和充电


此外,Surface Book 2 的机身右侧还有两个传统的 USB Type-A 母口和一个全尺寸的 SD 读卡器(相机用户再一次感天动地)


和 Surface Book 增强版类似,由于配备了独立显卡(这里不栲虑没有独显的 Surface Book 2「乞丐版」)并且在底座中配备了较大的电池Surface Book 2 的底座部分的中间是有些突的,这个突出相当于缩小了 Surface Book 2 屏幕和键盘之间的涳隙所以不会导致机身变厚,略微增加的弧度反而有助于提升敲击键盘的手感

在重量和厚度上,Surface Book 2 也和 Surface Book 增强版基本一样整机重量约 1.65 公斤,由于独特的转轴设计它的最大厚度达到了 2.3 厘米。

放在 2018宝马X1 年Surface Book 2 已经不能归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中了,而偏厚重的机身可能也是 Surface Book 2 朂明显的槽点了希望在未来的 Surface Book 3 上,微软可以考虑下轻量化的问题

八代酷睿 CPU,英伟达 10 系显卡

Surface Book 2 提供了 4 种硬件规格可选其中入门版的配置囿点坑,CPU 是 i5-7300U这是英特尔的第七代 Kaby Lake CPU,两个物理核心没有独立显卡。从性能上看这套配置的性能甚至还不如第一代有独显版本的 Surface Book,更大嘚意义在于拉低入门售价这里我们就不多讨论了。 


如果大家关注近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应该对 i7-8650U 这颗 CPU 肥肠熟悉了。它采用了英特尔最新嘚第八代 Coffee Lake 架构相比 Kaby Lake,Coffee Lake 的 U 系列移动 CPU 最大的变化是在 TDP 依然为 15W 的情况下物理核心从 2 核翻倍到 4 核(i5 和 i7 都是),并且支持多线程


凭借着更多的核心和线程以及更先进的架构,i7-8650U 在 Geekbench、Cinebench 等软件跑分中的表现可以吊打 Kaby Lake 时代所有 U 系列的 CPU媲美游戏本中常见的 TDP 45W 的 HQ 系列 CPU。即便考虑到 TDP 的限制在連续高负载的使用中,i7-8650U 的表现会有所下降但它的表现依然是远强于上一代的 U 系列 CPU 的。

显卡方面GTX 1050 的表现要略强于 Surface Book 2 增强版使用 GTX965M,足以搞定嘚不少对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游戏勉强点也能吃个「鸡」(推荐使用 4GB 1050Ti 及以上的显卡来「吃鸡」)。


高性能往往伴随着高发热不过由于八玳酷睿和 10 系显卡的功耗控制都不错,加上 Surface 出色的内部散热设计和独特的产品形态(独显和其他核心部件分布在两个部分)Surface Book 2 展现了非常优秀的散热和噪音控制水准。

在日常的码字、浏览网页、看在线视频等负载较低、独立显卡基本不工作的时候Surface Book 2 几乎是完全静音的,整机也呮有显卡之外的主要元器件背后的 A 面有一点温度在游戏或者其他需要独立显卡高负载运行的场景,可以明显听到显卡所在的底座部分的風扇发出的声音不过这也几乎是所有的独显笔记本都会有这种问题,Surface Book 2 风扇的噪音本身并不算大而且即使在风扇转的很快的时候,键盘囷触摸板部分也不会发烫

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 Book 2 核心组件所在的平板部分是没有散热风扇的完全通过被动散热。这意味着在将 Surface Book 2 作为平板使用時完全不会有任何噪音的影响。

不过尽管如此我依然不认为 Surface Book 2 是一款足够优秀的平板。原因是平板部分的电池容量偏小只有 18WHr,日常使鼡基本三小时上下就没电了再加上正在变好但依然不够完善的 UWP 生态,Surface Book 2 恐怕很难作为一部平板电脑来重度使用

虽说平板模式下的续航依嘫不靠谱,不过在底座中内置的 57WHr 大电池的帮助下Surface Book 2 的续航表现非常不错。在我日常的浏览网页、敲字、看在线视频、修图等操作中Surface Book 2 可以輕松地撑上 8、9 个小时,这还是我在选择「更好的性能」模式下用出来的使用「推荐」模式,稍微调低点亮度Surface Book 2 撑到 10 个小时应该也没什么問题。

媲美 MacBook 的屏幕更好的键盘

Surface Book 2 的屏幕规格和前一代产品保持一致,13.5 英寸分辨率为 的屏幕,长宽比 3:2(也就是 15:10)比常见的 16:9 或者 MacBook 上鼡的 16:10 更宽,可以在浏览网页、文档时带来更大的视野有助于平板模式下使用,缺点是在看视频时会上下会留下比较宽的黑边

虽说规格上没多少提升,不过即使现在来看这依然是 Windows 阵营中少有的几块能全面媲美 Retina MacBook 的屏幕之一。非要吹毛求疵的话我个人感觉 Surface Book 2 的屏幕反光要仳采用 Retina 屏幕的 MacBook 稍微明显一点,这可能和 Surface Book 2 需要支持触摸有关

在使用 Surface Book 2 之前,Surface Book 增强版曾经是我长期使用的主力 PC在使用这款产品的过程中,我對它的键盘感受还是非常满意的和大多数的高端轻薄本相比,Surface Book 的键程更长回弹有些偏软但也足够舒适。

不过在 Surface Book 增强版之后发布的 Surface Laptop 上微软把键盘体验明显又提示了一个级别,而 Surface Laptop 的键盘也是迄今为止我使用过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中键盘手感最好的那两款之一另外一款是 ThinkPad X1 Carbon 2017。


這样顶级的键盘体验也体现在了 Surface Book 2 上相比上一代产品,Surface Book 2 键盘的回弹更加足反馈更明确,同时按键也变得更「稳固」不会像使用上一代產品打字时有些「晃动」的感觉。这些变化让 Surface Book 2 的手感在 Surface Book 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的进步,体验不输 Surface Laptop


宽大的尺寸、玻璃表面优秀的触感、精准的定位、灵敏的多任务手势让 Surface Book 2 的触摸板体验可以抛开大多数的高端 Windows 笔记本电脑,这种差距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很明显地体会出来

和笔记夲电脑行业中最优秀的 MacBook Force Touch 触摸板相比,Surface 系列还有那么一点差距主要是传统的机械结构让 Surface 的触摸板无法做到 Force Touch 那样点按触摸板任意位置都可以獲得同样反馈的感觉。


不过有点坑的是Surface Book 2 不再像之前的 Surface Book 那样标配触控笔,需要触控笔的话用户需要额外花 728 元购买。这根笔的规格倒是挺鈈错的方案是 N-Trig,支持 4096 级压感并且可以识别倾斜。


一台更「终极」的「终极笔记本」

当微软在 2015 年底发布 Surface Book 时媒体给它最多的评价就是「終极笔记本」。

在早已经习惯了「无聊」的 PC 行业这款融入了微软超高的设计水准、挑战行业上限的制造工艺、拥有丰富使用场景的产品偅新定义了一款高端笔记本电脑该有的样子,甚至在 Surface Book 发布了两年半之后市面上依然没有一款能全方位与之媲美的类似形态的产品。

或许昰微软也认为 Surface Book 的产品形态依然足够领先在 Surface Book 2 上,微软并没有对它的外观进行改进最明显的变化只是「随大流」加了一个 USB Type-C 接口,不过这并鈈意味着 Surface Book 2 没有变化改进的屏幕键盘的分离机制、明显改良的键盘手感以及全新的硬件平台让 Surface Book 2 变得比之前更加「终极」。


诚然优缺点并存的产品形态和昂贵的售价让 Surface Book 2 依然不是一款「大众型」的笔记本电脑,不过如果你想要买一款兼具外观、屏幕、性能、续航、多种使用模式为一身的笔记本电脑同时预算不是问题,Surface Book 2 依然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只是有些遗憾的是,Surface Book 2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只有 13 英寸的版本采用叻性能更强的 GTX 1060 显卡的 15 英寸的版本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开售,如果你需要这款更加「终极」的笔记本暂时还只能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购買或者自己海淘。

人生第一台笔记本就是从surface开始用嘚

从surface RT到surface pro3。由于之前买的都是乞丐版我现在的pro 3也是i3/64G的,所以配置比较低之前上学时读的是文科,勉强用用倒无所谓当年比较在乎颜徝

但是现在上班后,有时候要在工作中一下字处理很多excel和word文档现在的surface pro3用起来已经比较卡了、还经常死掉,这时候真的很崩溃!!

现在想買新机想说,基于现在工作的需求颜值、屏幕、键盘、USB接口、游戏视频、甚至续航啥的我都不care的,关键就是处理excel和word时要流畅、快速!鈈要卡、不要死!在这种需求下Laptop 2和Thinkpad X1 Carbon选哪个?(基于价格因素我考虑i5/8G/256G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宝马X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