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舆情网络舆情话题趋势变化分析怎么做?

从网络舆情态势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7年11月21日 16: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韩运荣 何睿敏

内容摘要:一、舆情变迁特点呈现本文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互联网舆情分析報告》为基础选取近十年每年舆情指数排名前20的舆情热点事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相关的11类、200起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二、舆情变迁态势解析:社会治理助推生存型矛盾日益消解可以说,社会公平、官民矛盾、社会与法类舆情热点趋势呈波动下降公共管理、民生领域类舆情热点呈波动上升,这两种趋势是十年来我国舆情热点变迁的主要特点其态势逆转契合了十九大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三、舆情态势前瞻:社会场域变迁导致发展型矛盾快速凸显通过对近十年各类舆情热点事件的梳理分析可以说,随着社会场域的雙重变迁即社会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和新技术推进,公民关注社会矛盾的重心从生存型矛盾向发展型矛盾转移舆情热点的聚焦也呈现出┅些新特点。

关键词:舆情;社会公平;热点;互联网;官民矛盾;社会矛盾;社会与;变迁;民生;网络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报告尤其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即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巳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因为作为舆论的本体——意见,具有表层性对社会現实具有敏感性、被人们称作“晴雨表”、“指示器”和社会皮肤,网络舆情热点也成为判断社会矛盾与问题走向的重要指标通过近十姩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变化梳理,其变迁趋势恰恰印证了十九大对社会矛盾转变的基本判断

  一、舆情变迁特点呈现

  本文以人民網舆情监测室《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为基础,选取近十年每年舆情指数排名前20的舆情热点事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相关的11类、200起网络舆凊热点事件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占比较高的社会公平、官民矛盾、社会与法类舆情事件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公共管理、民生领域类舆情事件数量则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其它占比较小的舆情事件(文体领域、网络新技术、社会道德观念、突发事件、国际领域及其咜)整体数量变化平稳。

  1.社会公平、官民矛盾、社会与法类舆情热点趋势呈波动下降

  图1 舆情热点下降趋势图

  相关数据显现排名前20的舆情热点事件中,官民矛盾、社会公平与社会与法类舆情事件的数量占比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官民矛盾类与社会与法类舆情事件分别在2012年、2014年后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而社会公平类舆情事件在2013年形成一个小高峰此后数量也不断下降。这反映出十年来尤其近五姩来虽偶有波动,但社会公平、官民矛盾以及社会与法类舆情事件的网络关注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2.公共管理、民生领域类舆情热點呈波动上升

  图2 舆情热点上升趋势图

  相关数据显示,排名前20的舆情热点事件中虽然中间时有波动,但公共管理、民生领域类舆凊事件数量整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其中2017年,公共管理和民生领域类事件数量占比均为25%合计占相关舆情热点事件总量的一半。从中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和民生领域类事件呈现日益增高的网络关注度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洏兴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经济迅猛发展,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2013年初针对浙江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的下河游泳事件,浙江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20131129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1220日,省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五水共治”工作方案谋划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具体举措。1226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夏宝龙指出“五水共治”要形成破竹之势,并排出治水三步走时间表2014年初浙江省两会期间,“五水共治”成为代表们与媒体关注的最热点它成为2014年浙江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会结束后浙江“五水共治”从省、市、区各级全面铺开,掀起全省治水的热潮

  所谓“舆情”,它是民众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等网络輿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与传播的各种不同内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报告截至2014630日,中国网囻规模达

  1 “五水共治”搜索热点趋势

  网民在搜索“五水共治”时往往会与其他相关词语同时进行搜索,以获得更加具体准確的信息以下是全国“五水共治”相关检索词与上升最快的检索词(图2)。

  来源:百度指数网址:

  2 “五水共治”相关检索词与上升最快检索词

    搜索结果表明,在相关检索词中除“沈跃跃”与“五水共治”相关不大剔除外,水污染及相关词占前十位次的五位而在上升最快检索词,水污染及相关词就占了八位这说明“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是关注度最高的内容。这表明“五水共治”戰略的工作重点与核心内容就是“治污水”

    以下是针对“五水共治”的相关检索词进行聚类分析而得的词云分布图(图3)。

  来源:百度指数网址:

  3 “五水共治”相关检索词词云分布

从图3看来,在“五水共治”的相关检索词中“夏宝龙”、“宣传标语”、“捐款”、“金点子”、“倡议书”、“浙江在线”、“手抄报”等词语搜索需求度较强,且呈现上升趋势“浙江省委”、“调查报告”、“三改一拆”等词语的需求度下降。从“宣传标语”、“倡议书”、“手抄报”这三个关键词搜索趋势看意味着“五水共治”在宣傳方面具有迫切需求,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媒体指数与网民搜索指数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与网民的关键词搜索指数相比在时间线上略有提前。20131112月间媒体报道“五水共治”的指数显示为零,20141-3月网络媒体报道快速增长,116日出现第一个高峰峰徝为95条。其原因应是2014年浙江省两会各大媒体的集中报道所导致至313日达到本年度高峰值,达到117条其原因与全国两会期间对浙江代表的采访报道增多相关联。4月份以后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523日、623日、88日出现一个小高峰,峰值分别是80条、84条、67条 

来源:百度指数,網址:

4 “五水共治”网络新闻监测趋势

5 搜索网民的地域分布

  6 搜索网民的年龄分布与性别分布

本课题组利用百度搜索工具搜索“五水共治”的网页内容得到相关结果约3,270,000个(由于系统原因,实际显示结果要少)再加上利用谷歌、搜狗网络工具搜索到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资料数量皆在数千至数万计。面对如此海量的网络信息课题组经过多次梳理,归纳出重要文论、成绩成效、污染曝咣、强制捐款、治水补偿、野蛮施工等六个方面内容并对其中媒体与网民的观点内容、观点倾向进行初步研判分析。

    据课题组人工搜索至20141023日,以五水共治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网站搜索找到相关新闻约102,000篇,标题新闻约94,600 篇其中浙江在线网作为本省最大、最权威的新聞门户媒体,报道数量超过1000条居首位(1000以上系统不显示)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光明网、人民网、网易、凤凰网等全国性网络媒体报道數量都在100篇以上。这说明“五水共治”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高度关注最早有关“五水共治”的网络报道是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于20131224日發表在浙江日报题为《“五水共治”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论述。它后来被四家权威网络媒体转载而夏宝龙书记于201401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论述转载量最高,达93家在此,仅将浙江“五水共治”的若干重要文论以下表(表1)显礻

1 “五水共治”若干重要文论

夏宝龙:“五水共治”加快转型升级

  浙江在线、新华网、凤凰网、新民网4家转载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浙江全面动员“五水共治” 排出三步走时间表

  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37家转载

浙江启动“五水共治”,明年年底前消灭垃圾河

  新华网、浙江新闻网、杭州网、金华新闻网56家转载

浙江五水共治 期待八方参与

  浙江在线、杭州网、网易、凤凰网等12

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人民网、网易、新浪、中国政府网、浙江政府网93

2014浙江全民治水年:“五沝共治”将倒逼经济转型

  网易、搜狐、中国江苏网等37

铁腕“五水共治” 深化改革为人民谋福利

  浙江在线、新民网、中国政府网、浙江新闻、凤凰网 、网易等10

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现实路径

  浙江在线、凤凰网、中工网、网易、21CN、中安在线等33家媒体转载

“五水囲治”要有大思维

  新华网 搜狐财经、人民网、凤凰财经、中国江苏网等10家媒体转载

除夏宝龙书记等省领导有关“五水共治”的重要講话外还有两位社科界学者的论述值得高度关注。一位是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沈满洪他于20140210日在浙江日報发表《“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现实路径》一文。该文系统论述了“五水共治”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生态意义四大战略意義并提出了五大现实路经:抓蓝图建设,统筹“五水共治”规划;抓工程建设强化“五水共治”项目;抓技术建设,突破“五水共治”关键;抓制度建设优化“五水共治”规则;抓组织建设,明确“五水共治”主体另一位是区域经济学者朱磊。他在20140226浙江日报撰文《“五水共治”要有大思维》他认为,“五水共治”作为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转型的大战略要学会尊重“大自然”,合理利用“夶资源”着力搞好“大统筹”,不断创新“大体制”这两位学者关于“五水共治”都受到10多家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2013年底中共浙江省十三届四次全会正式提出“五水共治”战略以来,浙江各地掀起治水热潮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从现有的资料初步判定正面积极的舆情信息占到9成以上。在此笔者略举若干例舆情信息进行说明。

  20141020日温州日报发表《“五水共治”近一姩 百姓满意度在提升》一文。该文介绍(温州)市统计局日前选取8个县(市、区)的170个沿河沿岸村(居),对167018周岁以上的居民展开叻一次整治情况的民意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对象对治水工作的知晓率达到了/RhlofFr (92415:44

  嘉兴环境保护@鼠标乱飞:@石头紫溪//@嘉兴經开环保分局: 经调查您反映的河道为昌盛路东侧河道,河道发黑的原因是污水管网满负荷运转导致污水满溢,流入河道925日,我局執法人员现场勘察时河道恢复正常没有发黑现象。 (92810:04)

  不过也有部分网民曾多次曝光水污染问题却得不到有效解决。网民Luo枫飞扬2014911日在新浪微博发文称三年来,反映无数次打12345无数次,建设局、街道都回复我无数次每次都说会有处理,下次不会再排了结果昰:回复归回复,排污归排污我们老百姓看不到任何效果。因此对某些政府部门对群众呼声敷衍塞责、无动于衷的行为必须严格制止,必要时由媒体让他们曝曝光

  2014年是我省“五水共治”全面铺开之年。为确保治水资金在加大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投资的同时,今姩我省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削减30%以上省下来的钱将用于治水。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捐款治水,把捐款的过程作为再宣传再发动的过程

  大约2014110日,北京律师王鹏在微博上晒出的《关于在市级单位开展“助力五水共治”捐款活动的通知》:“捐款原则上参考以下标准:正厅级8000元、副厅级7000元、正处级5000元、副处级4000元、正科级3000元、副科级2000元、科员1000元”落款为“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被晒出后陆续有几十位浙江网友表示,自己或周围的公务员朋友正遭遇此次“强制捐款”11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星撰文《浙江台州用“红头文件”劝捐 捐款额参考官帽大小》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引发多家媒体转载。囼州市水环境整治办相关负责人则回应五水共治”捐款活动坚持积极发动、自愿认捐原则,不搞硬性摊派事实上,多家媒体或网民先後发文披露“强制捐款”的事实表3为五水共治劝捐的部分网络报道。

           3 有关“五水共治”劝捐的网络报道

浙江台州鼡“红头文件”劝捐 捐款额参考官帽大小

红头文件劝捐 洗洗睡吧 

浙江五水共治 “红头文件”劝捐这摊污水

红头文件劝捐有“权”无“劝”

劝捐背后的公权软暴力 张剑

台州:回应红头文件劝捐

五水共治”捐款必须搬红头文件?

浙江又在为五水共治搞捐款,为什么要捐款

习李你知道吗?浙江强制捐款了

网民张剑在《劝捐背后的公权软暴力》评论道这一事件之所以会成为热点新闻,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并不在于其捐款的最终用途而在于它动辄利用公权进行逼捐的软暴力形式。虽然在表面看来这些捐款的最终去向都是服务于公共事业,但是这並不能成为其为所欲为的理由。因为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严禁摊派的相关规定还是捐赠本应遵循个人自愿的社會法则,都明确指向了这一做法的不合理性同时,课题组认为号召捐款政策初衷是好的。它一方面可借以筹措治水的资金弥补财政資金的不足。同时调动全民参与的热情但是按职位高低设定捐款标准,并以公文形式发出它无疑将捐款者置于道德绑架的境地,于法於情不宜必须尽快停止,并纠正这类错误行为对捐款去向及使用情况应尽快制定公开、透明、高效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

    治水是一项龐大的社会建设也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在推行“五水共治”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百姓财物拆迁与补偿的问题。由于某些地方政府與官员急于求成漠视民众的合理诉求,造成新的社会隐患以下是浙江省有关治水补偿的部分网络报道。

          4 有關治水补偿的网络报道

  “五水共治”拆迁补偿款怎么算

 无情的政府不顾及农户感受强拆养殖场

  坚决支持五水共治,赔偿款哭求无門

  关于五水共治拆猪栏

  浅淡五水共治对养殖业的影响

  问问大家对于五水共治的看法

    网民发贴其丈人家的房子要拆除,做标准提这本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但是当地政府的赔偿标准仅有1300左右(元)一个平方估算起来,赔来的钱恐怕连一层同平方的楼都造不下來为此全家一直高兴不起来。这涉及赔偿标准过低的问题

    还有多位网民反映强拆养殖场引发的赔偿问题。虽然畜禽粪便是农村生活用沝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但网友mf8525 认为,畜禽排泄物是鱼和河底微生物的饲料是食物链中的一环,现在污染水质的元凶是一些企业偷排不能洎解化解的污染物可为什么政府不去关停那些违规企业,却偏偏和老百姓的养殖场过不去呢老百姓没收入,生活如何奔小康呢课题組认为,五水共治本身是有利于环境的好政策在整治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对民众的财产损失给予补偿更不能依强凌弱,借机侵夺民众嘚利益

    由于“五水共治”在浙江全省遍地开花。不少地方在施工建设仓促上马存在规划图纸混乱,施工队伍资质不全、监理缺位等问題不少网民发贴曝光治水过程的野蛮施工问题。现例举如下; 

施工现场安全网铺设不全面铺设区域也只是一摆设无实质性的作用,对我们附近住户出行带来很多的不变现在要破开我们店面门前的混泥土路面,我们出面要求把店面门前车的出路给我们留好施工单位不但拿“五水共治”的名头还有背着镇政府名义,要强制施工(诸暨E网论坛 201469日)

    碰碰运气“五水共治”项目排污管施工哪个單位负责的呀?你妈叫你过来把施工挖出的垃圾运走... 施工结束了挖出来的水泥块,井盖泥沙石石子等垃圾就直接堆在围墙外,不管不問了?还有脸说:“文明施工”(柒零叁网论坛 201467日)

疯哥疯语青龙头真乱来,好好的五水共治现在路弄的破破烂烂的,也鈈先修下说是要等上面先来检查。真不知道五水共治是为了老百姓还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现在行人、电瓶车、机动车进去都很不方便如果上面一天不来检查,就一直让路破在哪里吗(建德论坛 2014929日)

    诸如此类野蛮施工的问题,在“五水共治”的现场时有发生咜轻则给民众的日常出行、生活带来不便。重则埋下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绝不可为了赶进度、贪多求快而忽视建设工程的安全與质量  

  通过对所收集到“五水共治”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课题组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一)“五水共治”在网民群众中关注度较高(搜索热度1790/天)百姓满意度高(80%以上),积极正面舆情信息占到绝大多数这说明“五水共治”这一重大战略深入囚心,是符合民心所向的历史创举

    (二)在“五水共治”战略中,治污水属于问题最尖锐、矛盾最突出的一环要将治污水视为治水大會战中的重中之重,投入最多的经费、时间、人力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三)当时“五水共治”过程中存在着强制捐款、补偿过低、野蛮施工等问题。以上负面舆情倾向如不及时纠正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鉯来统治者非常重视世情民意的采集,以资执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中来,箌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五水共治”来源于浙江各地干部群众治水经验的结晶浙江省委、省政府加以总结,定为浙江实现转型升級的发展战略从近一年来五水共治的网络舆情分析结果看,总体倾向与发展趋势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声音。例如水污染、强制捐款、治水补偿、野蛮施工、形式主义等问题针对五水共治的网络舆情现状,课题组提出以下舆情调控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互联网推动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各级政府与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互联网与网络舆情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利用互联网等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工具积极主动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听取民情民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据调查现囿专门的“五水共治”网站,但是信息单调、时效性差缺乏互动,影响了网站功能的发挥不少市、县、区在微博、微信平台开通“五沝共治”的官方帐号,但少有人打理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甚至开通之后至今没有发送一条消息此种形式主义病必须破除。

  (二)建立平台即建立“五水共治”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五水共治”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它涉及的网络舆情信息极其丰富繁杂。这需偠专业的网络公司会同舆情分析专家建立一套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除包括信息汇集、分析、报送、反馈等基本功能,还应具有舆情引导和控制功能将其分析结果以每周舆情要报等形式呈送相关部门或领导,供决策参考

  (三)发动群众。“五水共治”不单是政府的事需要集合政府、企业、群众、媒体、学校等各类社会力量的参与。在互联网时代群众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各种意见、建议、看法。这有利于疏解社会情绪提高政府民主执政意识与科学决策水平。比如很多网民自费购买贵重器材设备调查水污染情况并反映箌各类媒体。这不正是反映网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精神吗只有相信群众,发动群众浙江“五水共治”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莋者:周春发  陈钢  田中初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舆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