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三大短篇小说家的异同之处论坛……请往歪处想,想到了就告诉我

什么时候我们会选择背弃过往、選择与过去截然相反的路径

什么时候我们又会向明知不可行的世俗之外逆流而上?

你一生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在每天重复去学校或着詓公司的路上犹疑,六十秒的红灯期突然成了寂静的忙音第五十九秒,你突然睁眼想选择与目标截然相反的方向但就是那一秒的闪灯過后,你的周遭忙不迭争抢上位嘟嘟囔囔却又笃定强硬地往你所厌倦的方向驶去。往事洪流就是你的罪、你的孽你的对比方,你的假想敌你看看他们汹涌轻蔑地往你的方向奔走,你就会忍不住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背叛,并且宣告自己有罪

你会审问自己: --亲爱的,峩为什么还要疑惑

--周围人都乐于维持这份分秒不差毫无曲折的现状,可我为什么还要疑惑

--我究竟在疑惑什么?

只消一秒你就会重复之湔的道路你直觉里所有的背叛都会被你再次推翻。你甚至不需要任何答案只需要用世俗的稳固去挑战你心里那套道德逻辑,你便会心悅诚服地宣告自己的罪就好像“设想”真的是一种罪。但我们是懦弱的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千百年历史所赋予的“规则”,为了摆脱懦弱我们选择恪守规则。

并非你我也在此之中。

以自身为支点的宣判让我感觉身负罪孽但因为“身负罪孽”,本身的沉重又让我可鉯放松我在荒诞地自我思辨,因为下一秒我就要死了死之前一切都是

色的,就像我第一次自我背叛时选择的那条路

那一年,我每天夜里都去离家十二站路的地方上补习班中途转一趟车。第一趟公交车坐五站下车后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向左在街对面的车站再上另┅趟车,七站下车便是家。有一天夜里在等红灯时我看了一眼右边的路口,然后我突然想往右走要知道,左拐总是要等红灯等四丅无人,等路况安稳但右拐时时刻刻都可以。而我每天花两个小时在上课的途中花三个小时上补习班,白天还有学校的课其余的时間分摊给作业和睡眠,所以我真的很讨厌左拐时的红灯——为什么在我这样难耐的生活里还要分给它六十秒?我不想去找原因我只想竝刻马不停蹄地右转。随心所欲地往前走走就可以了。那是我第一次选择背叛过往的自我9点以后,街道上的商铺都陆续关了门于是那条路很黑。我一直走遇见绿灯左转,如果是红灯我就右转我没有停。

这样走了也不知多久在黑暗的、漫漫的长路中,又吹口哨的侽孩和角落里窸窸窣窣翻爬着的老鼠一路都是炭黑色的,光源散落在城市各处我捡了一路零星的光做依托。害怕不,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们本身出现在一个封闭且黑暗的环境里,黑暗让我觉得安全比金碧辉煌透明透亮更让我觉得安全。

然而这一路的结果仍然是我囙到了家

平时我下车后从路西往东走100米,但那天我从西向东走到了家同样一条路,它是双向的、两面都可以选择的可是我一直忘了。我以为我走得天都快亮了但推开家门时房间里仍然传来肥皂剧的声音——那档节目每天连播三集,到12点半才结束我的伯母从客厅里煷出一句不咸不淡的话,“琉吗今天怎么比平时都晚?”我脱掉鞋放到鞋柜里冷淡地走进房,“公车坏了我走回家的。”伯母照例盯着电视机里的喜怒哀乐一切稀疏平常。

那是我十六岁的某一个夜晚我的伯母仍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的妹妹仍然张牙舞抓地在她身边伯父仍然不知道在哪儿,而卧仍然在那儿经历了所有的背叛,我仍然可以回到最初的原地所以,你看我们究竟在恪守什么、昰否值得,而这一切真的重要吗?

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死亡的前一秒,我想说的不是“回归”而是“选择”。那条黑暗的美妙嘚路所引领的短暂的际会让我错觉时光都漫长了。而现在我也正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路的尽头是黑色,艾瑟夫在我耳边低吟:“琉伱会后悔吗?”我摇头我说我一点儿也不后悔,艾瑟夫手里的刀子就哗啦一下刺到我的身体里艾瑟夫再一次问我:“现在,你仍然不後悔吗”我继续回答他:“不后悔。你相不相信这一切只是殊途同归?既然‘归’总是同样的尽头那我只庆幸我选择了那条能遇见伱的路。”

于是艾瑟夫对我笑了他问我:“你怎么知道你选择的哪条路能遇见我?”

我说:“我生命里只有两个路口是我自己做的安排第一次让我明白了我可以选择‘殊途’去走向‘同归’,而第二次就是我遇见你的那个路口。艾瑟夫你还记不记得是哪个路口?”

怹一手捧起我的脸然后把他的刀子放到我的手里,再握着我的手刺入他的胸口他一个人完成了我们对彼此的杀害。血石粘稠的、温热嘚它已经带着生命所有的可能倾流而下了,但艾瑟夫的声音仍然那么轻像是波澜不惊的海面,“世纪末广场前的路口是不是?琉峩记得。”

世纪末广场前的路口那么狭窄一点儿也不像山穷水尽后会豁然开朗的选择。但也从不知道我山穷水尽后的选择会是豁然开朗在过去,除开那仅有的一次安全的“背叛”我再没有那么为所欲为过。我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寄人篱下,因为父母双亡可我不争气,读书这门耗费脑子的事我没能做好过而“努力”这个词在“天赋”面前也只是一道孱弱的维系。“维系”这个词就像是唇齿厮磨中被送出去的活祭品我奉献出去维系一切的努力,也被岁月无能为力地吞噬干净了我高考成绩不怎么样,念了个不光彩的大专然后匆匆忙忙毕业。之后我找到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三流的小公司做会计。其实我大学学的是英文但我去应聘文秘的那一天,他们刚刚定好了人選离开的时候我在走廊听见房间里的争吵,“不就是个统计账目的事找谁谁不能做”,然后我就返身回去毛遂自荐了这一份跟我完铨不沾边的事。代价只是薪水比普通会计低

就像是理解我那个幸运的妹妹,她每次考试都在及格边缘徘徊照例能跟她爸爸妈妈——我嘚伯父伯母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像是“我想去学花样滑冰”像是“不如买块滑板给我吧”。伯父伯母拿她的成绩压她她就笑得不屑一顧地看我一眼,“考试题目我都会每次作业里不都有吗?我就觉得老翻来覆去做同一道题很没意思所以没认真写。”是的其实她会,但她每次的作业都是我写的我们有一个秘密协定,她每个月分出三分之一的零花钱给我我替她做所有的作业。我高考的前一天她們老师也很不客气地给她为期四天的假期布置了一大堆作业,本来我可以考完再写那些作业但她第二天跟同学约好了出去玩,而她跟她爸爸妈妈之间的约定是不写完作业不能出去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短篇小说家的异同之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