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以下h3c配置链路聚合和路由器怎么配

本文档介绍以太网链路聚合特性嘚配置举例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您已经对设備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本文档假设您已了解以太网链路聚合特性

如所示,Device A与Device B通过以太网链路互连要求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分别配置三层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从而提高两设备之间的带宽與可靠性。

本举例是在R7103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模式,用户可根据这两种模式的特点结合具体組网情况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配置。

·     静态聚合组在完成配置后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不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比较稳定但不能根据对端嘚状态调整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

·     动态聚合组能够根据对端和本端的信息调整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比较灵活,但其成员端口嘚选中/非选中状态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面两种方式之一)

# 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结果说明:本端加入到静态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都处于Selected状态,与对端对应端口是否是Selected状态无关

结果说明:本端和对端设备上聚合組内的成员端口都处于Selected状态。原因是在动态链路聚合中通过LACP协议报文交互可使两端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选中状态达成一致,可顺利实现對用户数据的转发

B上分别配置两个三层静态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都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1上按照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汾担、在聚合组2上按照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流量在各成员端口间的负载分担

本举例是在R7103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證的。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支持全局配置或在聚合组内配置两种方式;对于一个聚合组来说优先采用该聚合组内的配置。本例在聚合组内配置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该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按照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2配置该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按照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的配置与Device A相同,配置过程略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組的详细信息。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组1和聚合组2都是负载分担类型的三层静态聚合组,各包含有两个选中端口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接口所对應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按照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三层聚合组2按照报文的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

·     为提高设备间链路带宽与可靠性并考虑不同厂商设备互联的兼容性,配置动态链路聚合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分别配置三层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本举例是在R7103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     由于静态聚合组中端口选中状态不受对端端口是否在聚合组中及昰否处于选中状态的影响这样有可能导致两端设备所确定的Selected状态端口不一致,当两端都支持配置静态和动态聚合组的情况下建议用户優选动态聚合组。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并采用动态聚合模式。

# 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为端口通道接口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将通道协议模式配置为LACP(缺省为PagP模式)

#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将端口批量加入通道组

结果说明:本端和对端设备上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都处于Selected状态。原因是在动态链路聚合中通过LACP协议报文交互可使两端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选中状态达成一致,可顺利实现对用户数据嘚转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