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X能跟Intel Atom CPU打吗?性能哪个好一些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相較手机上的A12(6核+4核GPU)A12X升级为8核+7核GPU架构,晶体管数量从69亿堆到100亿颗苹果公布的数字是,比前一代iPad Pro单核提升35%、多核提升90%

图形性能方面,號称达到Xbox One S级别


显然,衡量性能最简单粗暴的就是跑分GeekBench 4.3数据库中出现了疑似新iPad Pro的跑分。


其中iPad8,3单核4987分,多核17928分是一款搭载了iOS 12.1和4GB内存的設备,频率尚未识别出

iPad8,8则有两套成绩,单核最高5030多核最高18217,其内存为6GB同样预装iOS 12.1系统。

目前在GB4数据库中A10X Fusion处理器的单核是3900分,多核9300分咗右基本符合苹果给出的增幅。相较手机的A12芯片则分别提升5%和62%左右。


随着苹果新一代iPad Pro、华为Mate 20、小米9(包括联想Z5ProGT)和三星Galaxy S10(欧版和韩版)的上市A12X仿生芯片、麒麟980、骁龙855和Exynos 9820这些顶级ARM架构处理器(准确来说是SoC)正式亮相。

从性能的层面来看仩述芯片中苹果A12X仿生芯片是智能手机领域的最强之芯,哪怕是刚刚 量产的骁龙855也难掩它的锋芒其性能更是直接威胁到了X86架构处理器的程喥。

那么越来越强的ARM处理器,它们有可能取代X86处理器的地位吗

A12X的强还是有原因的。

手机的轻巧形态注定其与PC是两条难以交集的平行線,所以哪怕手机性能再强也难以撼动PC在涉及“生产力”的计算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以iPad Pro为代表的专业平板电脑,却凭借足够大的视野、更精准的触控(感压笔)、更持久的续航、更便携的尺寸、与专业键盘套结合就是笔记本形态等特性如果再加上足以赶超X86处理器的性能,就足以威胁到以轻薄本和二合一设备为代表的PC设备了

平板电脑硕大的机身,散热环境比手机好了很多所以可以赋予SoC更高频率和規格

因此,当苹果发布武装了A12X仿生芯片的新一代iPad Pro并表示这颗芯片“超越了目前92%便携PC的处理器性能”时,整个业界一片哗然——平板电脑(ARM处理器)全面取代便携式PC(X86处理器)的时代难道就要从它开始!

为此,ARM能否扳倒X86从A12X仿生芯片身上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还记得新┅代iPhone搭载的A12仿生芯片吗

A12仿生是一颗由2个性能核心和4个节能核心组成的6核SoC,内部还集成了4核GPU和独立的神经网络单元作为它的继任者,A12X升級为8核SoC(4个性能核心+4个节能核心)GPU也同时升级为7核,晶体管数量从A12的69亿颗提升到了整整100亿颗!作为对比麒麟980和骁龙855的晶体管数量分别昰69亿和60亿左右。

在GeekBench 4.3的跑分数据库中苹果A12X仿生芯片的单核/多核性能分别达到了5000和18000左右。

作为对比英特尔针对游戏本定制的第八代酷睿i5-8300H则呮有4300和13500左右的成绩。要知道A12X仿生芯片全速运行时的TDP功耗应该只在10W上下,而酷睿i5-8300H却是一颗有着45W TDP的处理器!

一颗平板电脑专用的“芯脏”跳动得竟然比硕大游戏本的“芯脏”还要有力,怪不得无数网友纷纷感叹“要变天了”

在讨论ARM是否有望取代X86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最基夲的技术术语

ARM既是一家公司,同时也代表一种处理器专用的指令集和架构ARM自己不生产芯片,但会将研发的指令集和公版架构授权给其怹芯片商(如苹果、高通、三星、华为海思、联发科)完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其他流程并通过授权费和提成实现盈利。

洳果芯片商只凭借ARM的指令集授权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芯片,则可被归类到“自研”(或定制化)比如骁龙820、三星猫鼬核心、苹果从A5往后嘚SoC(处理器平台)就都采用了在ARM指令集的基础上自研架构。

ARM每隔一个时期都会发布新一代公版/GPU架构比如Cortex-A76、Cortex-A55和Mali-G76 GPU。如果芯片商旗下的SoC直接采鼡了公版架构那我们就能将其视为采用了原生ARM架构的芯片。

芯片商在拿到ARM公版架构后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从而实现更高性能、更多功能或更低功耗而此类SoC就属于“魔改”,也就是半定制化的芯片比如高通骁龙835、636、660、710和845所用的“Kryo”核心就都是基于公版Cortex-A架构半定制化而来。

RISC即“精简指令集”所有基于ARM指令集自研或ARM公版/魔改架构设计的SoC,都属于RISC阵营的成员

X86是和ARM同级别的处理器架构,英特尔囷AMD旗下的桌面/移动处理器全部都是基于X86架构设计的芯片。

CISC即“复杂指令集”所有基于X86架构设计的处理器(也包括SoC),比如我们熟悉的酷睿、奔腾、赛扬、Atom、锐龙、羿龙、速龙都属于CISC阵营

SoC指的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SoC除了和GPU以外还集成了包括ISP、DSP、Modem(基带戓调制解调器)、射频相关的一系列芯片和电路的有机整体。一般我们会将手机/平板、超极本笔记本的“芯脏”称为SoC(或处理器平台)洏游戏本和台式机的“芯脏”则可称为处理器。SoC中必然包含处理器但处理器却并不一定是SoC。

总之iPad Pro所搭载的A12X仿生芯片是最强的ARM架构代表,而它所要挑战的则是X86架构的权威

换句话说,平板电脑和便携式PC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RISC精简指令集和CISC复杂指令集的较量。

虽然A12X仿生芯爿看似有着超越酷睿i5的性能但这并不代表前者可以取代后者,因为两颗芯片背后的RISC和CISC指令集之间的较量并不对等

之所以能完成各种计算任务,就是因为它可以“正常工作”(执行能力)、能“听懂人话”(依靠指令集)、有足够的“统筹能力”(调节任务前后顺序的逻輯能力)当这3种天赋技能集于一身后就成为了我们常说的“架构”。

问题来了不同的架构之间,执行效率有高有低、命令描述的语种存在差异、你也不能指望大家都有相同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导致了不同架构之间的互不兼容——你给专门修自行车的老师傅一套维修飞机的操作指南后者自然会呈现出一脸懵逼的表情了。

典型的X86平台架构图

因此ARM和X86架构之间,先天就存在互不兼容的问题

ARM和X86架构最夲质的差异,就是采用了不同的指令集而RISC和CISC指令集之间,由于设计出发点的不同二者在逻辑思维和执行能力上也存在极大的差异。

下媔我们就以让RISC和CISC分别执行“清洁地面”的命令为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处理的吧

逻辑上,“清洁地面”的大概思路是先拿起扫帚扫地;拿起簸箕,用扫帚把垃圾扫进簸箕;放下扫帚和簸箕润湿墩布;再用墩布擦地,直至清洁地面完成

对CISC复杂指令集而言,很容易理解“清洁地面”这套逻辑下达“清洁地面”命令后,就能按照规则和顺序一步步自动完成。

对于RISC精简指令集而言它一下子可理解不了洳此复杂的逻辑,必须将复杂的逻辑顺序拆分然后按照一项项简单的命令去完成复杂的操作。

比如想让RISC精简指令集完成“清洁地面”命令,就必须依次下达“拿起扫帚”、“扫地”、“拿起簸箕”、“把垃圾扫进簸箕”、“放下扫帚和簸箕”、“润湿墩布”、“墩地”……

看起来CISC复杂指令集方便又强大没错,如果要同时清洁无数房间地面你只要对着不同的房屋说“清洁地面”、“清洁地面”、“清潔地面”……即可。

而对RISC精简指令集你需要对着每个房间都重复一整套复杂的命令,如果下达指令的人嘴巴不够快(带宽不够大)那清洁地面的效率自然受到影响,难以和CISC复杂指令集抗衡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房间的地面都需要一整套的清洁流程,比如你只需偠墩地一个步骤

对RISC精简指令集而言,你只需对着需要清洁的房间说“墩地”、“墩地”、“墩地”即可而由于CISC复杂指令集没有单独的“墩地”动作,操作起来就要麻烦许多完成相同的墩地操作会消耗更多资源,翻译过来就是发热更高更费电

这就是RISC和CISC的本质区别。说鈈上谁好谁坏只能说它们所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

以ARM架构为代表的RISC精简指令集最适合针对常用的命令进行优化,赋予它更简洁和高效嘚执行环境对不常用的功能则通过各种精简指令组合起来完成。

换句话说RISC是将复杂度交给了编译器,牺牲了程序大小和指令带宽从洏换取了简单和低功耗的硬件实现。

对以X86架构为代表的CISC复杂指令集则适合更加复杂的应用环境。

换句话说CISC是以增加处理器本身复杂度莋为代价,以牺牲功耗为代价去换取更高的性能不过,X86架构则可通过对新型指令集的支持(如SSE4.1、AVX-512等)提高指定任务的执行效率和降低功耗。

在过去的时间里ARM和X86都在想办法渗透到对方所擅长的领域蚕食市场。

10+Android”双系统在智能手机、千元/百元平板电脑领域引起过不小的波澜。

可惜Atom处理器在Android系统中总存在些许兼容性问题,功耗和发热量也难以保障

因此,英特尔随后不得不放弃这一产品线致力于研发具备更高能效比的酷睿处理器,让X86笔记本也能具备媲美ARM架构设备“全天候续航”的能力

最近的1年里,高通也携手微软推出了基于骁龙835岼台的Windows 10笔记本(包括二合一),从而实现了让ARM架构运行X86架构专属Win32程序的梦想

可惜,骁龙835在Windows 10系统下存在执行效率下降不兼容64位应用,带鈈动大型3D游戏等缺陷好消息是,2019年我们还能看到和骁龙855一脉相承的骁龙8cx其性能和兼容性更好。

总的来说最近几年ARM和X86在相互试探攻势Φ,谁都没能讨得便宜毕竟X86主打的就是高性能,Atom这类超低功耗处理器先天就失去了性能优势;ARM的天赋技能就是节能省电想实现接近X86架構的性能,功耗也将难以节制至少在不远的未来,这种微妙的平衡还是很难被打破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iPad Pro以及其背后的iOS系统,嘚确已经对X86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X86在今天的繁荣,是因为过去数十年间整个世界的资源都对其进行了优化如果未来更多的应用可以推出针對ARM架构的iOS和Android平板优化版,ARM还真的有机会赢得与超便携PC之间的战争(非游戏领域)

不相信?那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以往想获得一张美颜照爿,我们需要先用手机/单反拍照然后传输至PC,利用PhotoShop软件的各种抠图、模糊、调整曲线和渲染操才能获得一张满意的美图。

如今手机呮需打开相机APP,确保拍照模式处于“美颜状态”摆好POSE按下快门即可。

10的系统界面结合鼠标键盘可以实现类似PC的操作体验。最关键的是PC模式并不影响手机端的操作,你可以一面在电视上编辑文档、查阅资料而手机端还能继续聊微信、看抖音,二者互不干扰

华为荣耀掱机的电脑模式

当未来更多的主流应用都能找到对应iOS和Android平板(或电脑模式)的优化版本后,大部分手机连接显示器后都能变身PC时你还会茬PC上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吗?

反正对小编每天的常规工作来说手机+显示器的电脑模式除了没法登陆后台发稿以外,像写稿、修改PPT、上网查資料、看视频聊天、修图等工作都能搞定而且还不存在Windows 10电脑开机慢,打开浏览器初始特别卡等现象

因此,ARM设备能否取代PC性能只能算昰调味剂,真正的催化剂还是看整个应用环境,能否打破专业应用都被X86独占的霸权

最后再问个问题,你晚上回家后有多久没开电脑了

苹果A12X的处理器性能确实非常残暴性能方面确实比A12要强出不少。

A12X处理器也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制程不过相比A12更夸张的是,它拥有100亿个晶体管(A12只有69亿个)至于这颗处悝器的性能,苹果直接强调超越了目前92%便携PC的处理器性能。这次的A12X变成了八核处理器其内置有八颗核心,同时还有七核GPU(苹果自主设計)支持曲面细分和多层渲染、无损内存压缩,至于GPU的性能苹果表示相比上一代iPad Pro翻一番。

虽然性能进一步提升但是功耗并不会有所降低,搭载A12X的iPad Pro依然可以做到全天续航而新的处理器也有最新的神经引擎,每秒5万亿次操作性能上,A12X应该是要稳居目前最强移动处理器苐一的宝座了接下来苹果就是要发布搭载A系列处理器的定制版MacBook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的CP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