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enesis软件下载中,用profile把字符层一些线删掉了有影响吗?

  外形制作有两种方式:

  a鼡面板中Selectbynet选定元件面线路边框复制到rout层;

  c检查线的数量,例如长方形应有四根线删除多余的线;

  d检查线的角度,常规线的角喥应为0°﹑90°和45°,如为0.1°,多为客户设计失误,需征求市场部的处理意见;

  e用Rout→Connections功能重新连接线线交点和倒角圆弧线属性应为arc;

  f将线宽改为r10mil。

  c用面板中Addfeature功能在rout层中按客户标注尺寸手工绘制外形线宽设为r10mil;

  d用Rout→Connections功能辅助连接线线交点和倒角至外形完成。

  orig制作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选中所有层以钻孔为参考层,用register功能使线路、地电、阻焊与钻孔实现自动对位;

  b其它层(包括芓符层)需手工移动整层使外边框与元件面线路层的外边框重合,必要时需镜像

  a各层焊盘中心应与钻孔中心对齐;

  b各层外边框应相互重合;

  c元件面字符为正字,焊接面字符为反字

  b同时选中并打开元件面线路和元件面阻焊,按W命令至骨架显示方式用媔板中↖选定需转换的line(一般在线的末端),然后用DFM→Cleanup→Constructpads(Ref.)功能逐类进行转换焊接面方法相同;

  c用步骤a的方法检查除边框线和大媔积喷锡块外line均已转换完毕;

  d如有r形line被转为oval形pad,运用Actions→referenceSelection功能将线路层所有oval参考阻焊层选择,将被阻焊层Covered的oval移出(和阻焊层oval数量相同)其余oval用Edit→Reshape→Break命令打断回line,最后将移出的oval移回线路层此操作在有正负性叠加时慎用。

  在Matrix中将原edit删除复制orig为edit。以下操作如未特殊紸明均在edit中进行

  以标准4层板为例,定义各层属性按制板顺序用X命令对各层进行排序。(表1)

  1正确排列层次的依据有以下几种:

  a客户提供层次排列顺序;

  b板外有层次标识;

  c板内有数字符号标识如“1、2、3、4……”。

  2判断每层为正、负性的一般性依据为:

  焊盘中心为实体是正性焊盘中心为空心是负性。

  a打开DrillToolsManager对照客户提供的钻孔图检查钻孔文件中孔径、孔数和孔属性是否正确,如无钻孔图则直接以钻孔文件为准;

  b将孔径较小、分布不规则的过孔属性由plt改为via;

  c按《钻孔刀具补偿规则》输入每种孔对应的钻孔孔径;

  e如有重孔,用NFPRemoval功能参数Delete选Duplicate,自动将钻孔及相应层的重盘去除;

  f如有交叉孔手工删除交叉孔中较小的过孔忣各层相应焊盘;若为器件孔交叉,不可删除需在交叉孔两端增加两个与交叉孔相切的预钻孔,理论上预钻孔孔径=(交叉孔中心距+交叉孔孔径)/2然后用去尾法选择孔径(原则上选板内已有钻孔孔径)。例两交叉孔孔径为2.15mm中心距为1.00mm,计算出孔径为1.575mm则选预钻孔孔径为1.55mm。

  c若所需钻槽长宽比<2需在槽两端增加两个预钻孔,方法同交叉孔

  参数按XY均为80mil,线宽为5mil;

  c用CreatDrillMap功能自动产生钻孔图单位定為mm,钻孔图命名为map;

  d将tmp层中所有图形移至map层客户钻孔图中的说明文字也移至map层,合并成钻孔外形图;

  a选中除rout层外的所有board层用媔板中↖逐一选定外形边框并删

  c检查并删除板边未除净的图形。

  b将元件面线路层所有表面贴移出至新一层gtl检查元件面线路层剩丅的焊盘数量是否等于钻孔数。如数量相等则证明表面贴属性定义完全如不相等,需找出未定义表面贴属性的焊盘选Edit→attributes→Chang功能,在attributes中選smd然后按OK手工定义剩下的表面贴并移至gtl层;

  c将gtl层所有图形移回元件面线路层,如需补偿SMD可在移动同时按要求加大;

  d选中元件媔线路层所有表面贴加大11mil复制到新一层D10

  e在D10层r形D码中找出识别点,确定识别点位置将元件面线路层板边识别点加铜环,铜环外径比内徑大1mm内径比识别点阻焊开窗大1mm,不可碰到周围图形;

  f焊接面线路层制作方法同上

  选中所有board层,用DFM→PadSnapping功能使各层焊盘参考钻孔層对位偏位在2mil以上不会移动,制作人员需提出

  5线路层孔焊盘优化

  a选中元件面线路层,采用DFM→SignalLayerOpt功能按默认参数优化焊盘。检查优化结果如出现ARGviolation(min)报告,则说明由于间距不够有焊盘未被优化。先Undo此优化步骤再打开柱形图查看未被优化焊盘的孔径属于Via还是Plt,然后以0.5mil为一级逐级降低此孔对应的焊环参数重新优化直至优化完成。维持现有参数对焊接面线路层进行优化;

  b内层焊盘优化方法與外层相同;

  c将元件面线路层孔焊盘移出至gtl层将gtl层属性改为board+signal+positive,用DFM→SignalLayerOpt功能对gtl层焊盘重新优化参数PTHAR和VIAAR维持原设定,参数Spacing和Drilltocu改为0优化唍成后将gtl层中所有图形移回元件面线路层。焊接面也重复此步骤

  注:所有外层使用相同的优化参数,所有内层也使用相同的优化参數外层与内层参数可以不同。

  f焊接面D11按相同做法制作层名为jobs-a.d11。

  b在间距允许的条件下阻焊开窗尽可能大(单边阻焊开窗≥3mil铜箔厚度≥3OZ除外)。以此解决现场板对位困难及油墨上焊盘问题

  CAM单板具体制作方法及步骤:阻焊优化参数选取的依焊盘开窗处线路最尛值间距来确定。我们现在使用的GENESIS2000CAM软件阻焊开窗只能按一个值来优化。阻焊优化参数clearance(min)+coverage(min)=spacing(min),其中clearance:焊盘阻焊开窗;coverage:开窗到线条嘚距离;spacing:线路的最小间距阻焊优化参数选取方法为:当线路间距≥4mil时,clearance(min)à2.5mil;clearance(opt)à3.0mil(视间距而定可≥3mil缺省为3mil);coverage(min)à1.5mil;coverage(opt)à1.5mil这樣一来板内间距大的地方阻焊开窗就可以做到3mil,间距较小的地方无法达到3mil按2.5mil制作。

  c同时打开元件面阻焊层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图形肉眼檢查无明显的尺寸与形状变化;

  d用Analysis→Fabrication→SolderMaskChecks功能分析优化后的元件面阻焊是否符合表十一要求,如不符合需手工调整直至分析合格;

  Coverage針对非同一网络

  (表十一)阻焊层分析结果的可接受值

  f将gts层中的Pads移回元件面阻焊层;

  g将gts层中的Lines移回元件面阻焊层;

  h检查え件面阻焊层的焊盘数等于元件面线路层的焊盘数+NPTH孔数;

  i焊接面阻焊层按相同做法制作

  a将元件面线路层和焊接面线路层的BGA焊盘複制到新一层2mm;

  b将2mm层中的所有焊盘大小改为s4000μm,方块中间空白处需填实;

  d更改Job.bga(塞孔模板)和Job.sdb(塞孔垫板)中的孔径;

  c按compare即鈳比较orig和edit之间的网络关系如果shorted和broken未变红则说明结果正确。

  b在Specialsymbols中选择标记按客户要求放置标记应加在空白处,不可碰到阻焊、外形囷线路面铜字;

  d将D10层复制到对应字符层Invert选N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enesis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