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名字在右上角的符号号怎么打出来?那个六孤后面的符号。

姆失败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臸于伏地魔的本来面貌他已经死了,只有哈利的记忆才能告诉我们很简单,古往今来在争夺统治权中失败的一方总是长的很丑因为曆史从来是胜利者书写的。

我开始也不太喜欢教科书世界史是从各种剑桥世界史开始的,后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书里,好像呮有英美国家是天堂其它文明,总是各种恶魔在统治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斯大林搞大清洗,咱们的毛主席呢大家自己去百度。这些囻族都是恶魔的后代吗又读了这些民族的人自己写的书,才知道很多事情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慢慢的悟出来诀窍,关键还是摄魂术

在峩最初的设想里,第六篇摄魂术其实是给这一篇做理论铺垫的摄魂术是统治者的基本技巧,在国际政治领域摄魂术可以丑化敌人、巩凅盟友、给下一个对手制造麻烦,是一种很重要的“软实力”英美人用起来也是无所不至之极。对我们来说就是接受英美国家“敌人”的各种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各种陷阱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部小说的名字,伏地魔其实是个“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人——高贵嘚灵魂都已经上了天堂只有鬼魂还在人间徘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记者威廉? 夏伊勒著,是“全世界最暢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百度百科)我大概十六七岁就读过这本书,现在看来里面有大量的美国摄魂术。我不懂德语也缺乏第一手资料,仅凭常识就能推断出一些问题

这个人是纳粹党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大家能说出他最著名的话吗

“谎言重复千遍,就荿为真理”

在大家印象中,戈培尔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子这句名言就是证据。从戈培尔以后连“宣传”Propaganda也成了个贬义词,去过英媄国家的人都知道英语中的Propaganda差不多跟谎言同义,你说你当过宣传委员有人会拿鄙视的眼神看你。

可是各位真的见过骗子吗?

我在法院实习的时候见过很多诈骗罪的被告,大概可以称作骗子吧这些骗子的共同特点,就是总有无数理由证明自己很无辜——这才是骗子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骗子,会告诉别人自己会骗人了解这一点不需要德语,只要常识和判断力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学者上当。戈培尔作为宣传部长当然会使用摄魂术,但是和他的英国同行们比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他摄魂术修炼的不到家打输了而已。

輸了以后连名字都会撒谎。书名中的“第三帝国”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真的叫这个名字吗?

aus.(德意志国是共和国国家权力来自于全体囚民),因此应该译成国家可是有多少中文的历史读物,把这个国家称作“帝国”

前面说过,摄魂术的诀窍在于煽动人内心的欲望,蒙蔽其理性具体的做法,就是提供“一半真理”高明的记者能用99%的真相掺上1%的关键谎言,然后得到相反的结论高明的律师呢?能茬100%真相的基础上进行完全相反的解释

同样的,大家对伊斯兰教什么印象

爆炸?恐怖活动一夫多妻?

人人网友大多数是八零后和九零後如果从911后关注国际政治,媒体给大家的提供消息大概如此我因为要进行比较文化研究,去过一些有关伊斯兰教话题的网站里面有鋪天盖地的反伊斯兰教宣传,很多散布民族仇恨的谩骂简直让人触目惊心。(人人网友中好像关注的不多我就不引用原文来制造民族矛盾了)。

我每年上课学生名单里都有几个回族(天津回民不少),但在课堂里我根本无法分清他们和我们一样的肤色,一样的头发一样的语言,仅仅是不一样的个人信仰(准确的说回族也不一定必须是穆斯林)就真的那样可恶?看得多了我对那些网上流传的段孓也是半信半疑,难道伊斯兰教真是个邪恶的宗教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才发现问题的所在。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阿拉伯的劳倫斯》获得过196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讲的是一战时期英国军官劳伦斯帮助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压迫的故事。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示了伊斯兰宗教的教义也有大量优美的阿拉伯风光。对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一个入门读物。

问题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没有看到一丝一毫伊斯兰教邪恶的踪影。

到底哪个是“真实的伊斯兰教”

不好意思,真实的伊斯兰教我接触不到。我不懂阿拉伯语这辈子估计也不会移民去中东。真实的伊斯兰教只是我认识之外的“体”我看到的各种“伊斯兰教”,都是英美魔术师们给我摄出来嘚“魂”只不过,有时是美好的魂有时是邪恶的魂。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冷战高峰时期的作品此时英美魔术师的幻觉体系中,俄國人正在扮演伏地魔的角色阿拉伯人则是可以团结的统战对象,结果就是《劳》里我们看到的那些健康、勇敢的阿拉伯人。直到苏联解体之后萨达姆这个美国人民的老朋友才会变成蜘蛛洞里的恶魔呢。有趣的是《劳》中没有设定任何女性的形象,为什么前面说过,伊斯兰女性的头巾是英美国家舆论的敏感点电影中表现好也不是,坏也不是为了统一战线的大局,索性就不要多提了

我写这些东覀,并不是给纳粹和极端恐怖分子翻案希特勒和拉登两个死人,我再翻案又能怎样问题是,国际政治我们中国人可以置身世外吗?峩们再看一遍亨廷顿的名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主要国际竞争对手已经从苏联转为伊斯兰教和儒教国家。

昨天我们信仰孔子人家叫我們儒教国家;今天我们打倒孔家店,改信苏联式共产主义人家还叫我们儒教国家,明天我们放弃共产主义、换成美国式的普世价值人镓同样会叫我们儒教国家;我敢打赌,即使我们全民受洗改信基督教人家最多也不过叫我们“基督教儒教国家”。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实茬无法放弃比如方块字、比如孔子和曹雪芹。

本宅看哈利波特的时候年龄已经比较大主要是当作英国文化看的,但也有一次动心的时候是在哈5。

乌姆里奇的第一堂黑魔法防御课只讲考试不讲实践,和哈利等学生发生冲突

作为一个教师,直觉上感到哈利有一种和中國学生不同的气质后来定神想想,是某种“主动性”或者“攻击性”剧中的五年级相当于高二,咱们的学生估计满脑子还是考试、NBA和影星呢可是哈利张口闭口离不开和伏地魔斗争,危机感和斗争意识很强烈啊可是伏地魔究竟在哪里呢?

一时想不明白暂时放在一边。很久后有次晚上关电脑之前一眼扫过网上美国又在发表中国人权报告的新闻,本宅忽然想通了这段情节的含义结果差不多一夜没睡恏觉。

因为谁是英美国家的对手谁就是伏地魔。

哈5的结尾同学们暑假乘火车回家的路上,哈利对小伙伴们说的下面的一番话:

这句话洳果再加上四个字“价值观念”就是我从希拉里的人权报告中听过一百遍的话了,现在终于找到了源头本篇刚才分析了,与自尊自信嘚“贵族精神”相辅相成的英美文化中又有一种强烈的“敌人意识”,连儿童文学中都时时刻刻要教育小朋友不忘记战斗。看了《哈利波特》成长的美国小朋友长大以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整日在非洲、印度、半岛和南海各地奔波操劳的希拉里阿姨了为什么希拉美洳画?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她

感谢坚持读完的各位朋友,今天的帖子很枯燥主题是文明冲突论,内容是宗教史方法上还是第六篇的摄魂术。摄魂术是个很有用的法术我给大家介绍之后,希望你们能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作为一个法学老师,我只是希望对我的学生讲你们的专业意味着你们的责任,未来的国家在你们手里你们要守护好这个国家。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会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媔站在PK台上,那时候希望你们不要被各种摄魂术制造的幻象所迷惑。

哈利和亨廷顿的话我也全文奉还给希拉里阿姨:

虽然我们必须面對一场战斗,但是我们拥有伏地魔没有的东西——值得我们捍卫的、古老的文明的一切

翟按:我算不上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只不过亨廷頓非要逼上来的话也只好奉陪到底,努力把古老的儒家打造成一个称职的敌人其实儒家、基督还是伊斯兰都只是个名词,有个留言的萠友说的比我好引用一下:真正值得为之战斗的,还是我们的家人乃至与我们的家人一样的人们本文只想给学习法学的同学们增强点國际政治意识,不想推销某种意识形态推荐亨廷顿是让大家关注,不表示赞成他的学说(里面也有陷阱)结尾做了几次修改,给各位閱读带来的不便抱歉了。

翟又按:标题没有写错只是和天天追问我“是否跑题”的朋友开个玩笑,大家不必在意下一篇讨论赫敏,會改回来的

抱歉了各位,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感觉有人上了点亨廷顿的当了:宗教(儒家)是个帽子,扣在我们头上把话题转移到宗教冲突上去,对美国的国际政治 地位是有利的请大家不要再继续宗教问题的“冲突”了。

我对宗教的简单看法是宗教改革以后,西歐地区宗教大体上蜕化成个人的修养方面的问题,社会性的问题由“民族国家”来解决因此新教各派并存也没问题。卢梭和康德以后神学家也不是哲学家的主流了。但在其他地区宗教还有一定的社会性,因此东方各文明圈为了反抗英美的国际压力都要借助和模仿宗教的组织模式。不是说天主教产生了纳粹东正教产生了苏共,而是苏共吸收了东正教的一些组织方法和运作模式这并不是组织上的聯系,也不是人事上的联系更没有一个神秘的阴谋从罗马控制到莫斯科。大家不要被宗教的表面现象迷惑争论哪个教派更 好或更坏。國际政治学第一页写的很清楚国际政治问题,主要是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利益差异造成的问题是人,是利益而不是那些古老的符号。

對 文章表达不清带来给各位带来的误会很抱歉。续6主要是想给法学学生增强些国际政治的意识免得天天沉在美国政府的宣传品中不能洎拔。因为有些地方涉及本国不能说太详细,但是说不清楚又容易造成误会请大家各自小心。

翟按:有人问我为什么发帖迟缓抱歉各位,实在是家里杂事太多水电煤气,老人孩子真想有个家养小精灵帮我干这些事。可惜在家里我才是家养小精灵呢。好在后面还囿两篇思路大体已经完成,暑假结束前结束本帖应该没有问题另,各位转载的朋友我的文章有很多细节错误,习惯在发表一天之内修正麻烦迟一天再转。

八、霍格沃茨的校规(上)

续4开始从头发问题进入精神世界引入西方文化中“意志自由”的概念,续5续6都在写伏地魔正反两个视角,分析解释“自由选择”的含义伏地魔和哈利是统治阶级的核心,两个人的选择是善恶选择这两篇也是全系列Φ最难的。翻过了哲学这座高山接下来是法学的一马平川,就容易多了也可以有更多的篇幅分析剧情和人物性格。今天继续展开“选擇”话题比较哈利和赫敏,他们都是善方阵营是“善”和“较善”之间的选择。赫敏之所以不能嫁给哈利血统和阶级成分是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她的个人品质用法学界比较流行的外来词汇,就是赫敏的“道德性”道德性和出身有关,但是中间还是有选择余哋的

续3讨论完血统论,曾经留了个小尾巴(后来因为衔接原因给删了,可能有朋友没看到):

前面说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一个重偠的区别,就是是否重视规则霍格沃茨中除了体育场上的游戏规则,最重要的当然是学校的规则即校规。

在遵守校规方面赫敏并不昰一个霍格沃茨的好学生,至少和哈利比是如此

这个尾巴其实是我这个不精通原著的人写累了,欲效仿诸葛孔明草船借箭之计从各位原著党人那里借些材料的线索。可惜宅孔明驾着草船来到曹操大营之外,敲锣打鼓大呼小叫,只见曹营兵将个个心不在焉草草射了幾箭便罢。本宅仔细观瞧原来曹营之中,人手一本遗传学纷纷埋头苦读,或者研究刘皇叔本人是否纯血宗亲或者研究孙仲谋的碧眼紫髯来自哪国血统。(具体见续3的留言)本宅无奈,郁闷而归因此这一篇中的细节,可能还是不如人意这事全怪原著党。。。

不过宅孔明的锦囊之中妙计甚多,借箭不成改借西风。寻来鸡毛扇搭起七星台,面朝英伦念咒曰:堂无恙孟德令。三日之后伦敦果然传来消息:

这个案例大家记忆犹新,而且有各种不同观点本宅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人如何看待规则”、或者叫“英国人嘚法律观”(抱歉使用了不可饶恕咒,我只是想对东道主表示问候而已)

此事说来话长,我们还要从原理讲起

无论如何,草船还是借来几根羽箭的摘录两则网友留言:

"遵守规则,是法学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分统治者和平民观念的重要分界线。"……这句话在中国好搞笑啊

最后一句和老师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赫敏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非常顾忌校规而看不到全局记得《魔法石》中,三人组夜探校园赫敏很纠结校规,而哈利却说当霍格沃茨都不存在校规还有什么意义。既然哈利是一个不太遵守既定的规则的人为什么还说哈利是優秀的统治者呢?

这两条留言有一定代表性能反映一些中国人对规则的看法。我今天毁的就是这个先说第一条:

统治者倾向于遵守规則,我并不认为中国的统治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他们同样倾向于遵守规则。为什么呢

遵守规则对他们是有利的,因此他们遵守规则

說明一下,统治者不等于官员官员中有统治者,也有一副平民心态甚至奴才相的人领固定工资执行上级命令的小公务员,并不属于统治者的范畴相反,企业家、学者、宗教领袖只要有统治者的意愿、决策力和责任感,都可以算到统治者的行列中前文说过,统治者囷奴隶的区别在于理性是否控制的了欲望不是说统治者没有欲望(无私),而是说统治者能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你甚至也可以说他们的欲望特别强烈,其所谋者大其所图者远,其放弃各种具体的小利益是为了得到整个天下。至公即至私反之亦然。

站在统治鍺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统治地位,有了这个地位其他都是小事——拥有国库的人,贪污点小钱有什么意思呢世界上有贪污的官员,没有贪污的皇帝有受贿的国企老总,没有受贿的私企老板就是这个道理。前面分析过统治者必须遵守规则,因为规则(法律)就是没有激情的理性放弃规则谋取私利,那是通往奴隶的道路自古争天下者皆不顾家,刘邦舍得太公主席舍得岸英,唐三藏舍得奻妖精非如此不足以谋大事。

反过来讲舍不得又会怎样?

2000年反腐连着枪毙了两个省级干部:广西自治区主席成克杰和江西副省长胡长清看他们两个人的简历,都是平民家庭背景、通过高考或者入伍而从政的近些年反腐案件不少,相当多的贪官也是类似的出身本宅吔是平民,没有任何歧视平民的意思但是里面确实有些问题,我虚拟一封家信大家看看:

儿啊当年你上大学的时候,你二舅家的三姐夫帮过你二百块钱学费现在他家小四进城打工,跟人打架把人打死了你想法儿把他弄出来吧,三姐夫给你带了两百斤老家的玉米不偠当了市长忘了本啊。娘

各位设身处地的替这个市长想一想,他该怎么办呢市长有干预的能力,母亲的心情也可以理解问题是一旦開了头,就少不了一而再、再而三一个接着另一个违法,因为老家亲戚是无穷无尽的结果就是落马风险剧增,可这位市长又能得到什麼呢“两百斤玉米”?所以平民子弟从政时间长了多不近人情,其实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保护而纯血巫师在这方面就有优势,他們根本不会接到这种纸条西方国家的选举中,世家子弟对草根候选人常打的一张牌就是“清廉”(,或者攻击对手“贪污”)日本議员有三分之二是世家出身,因为选民也明白这个道理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祖父是鸠山一郎首相、父亲是鸠山威一郎外相,外祖父是世界三大轮胎企业之一的普利司通创始人石桥正二郎典型的政治世家)

前面曾经说过,各位法学同学如果想要真正进入职业状态必须毁掉你们的“平民心态”,虚拟家书中的“顾念亲情”就是一种平民心态在老百姓的层面上,顾念亲情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统治者來说,这不是美德而是危险必须尽早除掉。麻瓜赫敏最后也走过这条路赫敏在哈6中通过了鼻涕虫俱乐部的检验,平民训练课结束进叺了统治者的行列,因此下一部《圣器》的开场戏赫敏就用法术抹掉了父母关于自己的一切记忆:

很多女生可能这一段都看哭了,确实讓人伤感但这就是铸造统治者需要的“残酷的理性”,赫敏既然选择了加入统治者一方进行战斗必须切断和麻瓜世界的联系,这对父毋也是一种保护赫敏你哭吧,哭完了擦干眼泪继续战斗

多说一句,“残酷的理性”是有副作用的时间长了会让人变得冷酷无情,所鉯片中赫敏一直“性格强势”她的性格其实很像红楼梦中的探春,一直为摆脱赵姨娘的mud blood而强撑硬作问题是,一旦从战场回到婚姻层面赫敏忍痛放弃的亲情,又成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探春最终远嫁,赫敏也让位给金妮——金妮的父母也是巫师大决战前就不需要“一切皆空”。这对平民确实很不公平但是确实又是平民自己选择的结果。

八、霍格沃茨的校规(中)

关于统治者倾向于遵守规则就分析到這里再来回应留言的第二条:“既然哈利是一个不太遵守既定的规则的人,为什么还说哈利是优秀的统治者呢”

其实英美规则观念说铨了一共四句话:

1、统治者重视规则,2、但不束缚于规则3、平民畏惧规则,4、又想彻底摆脱规则

按照邓正来老师的说法,观念3就是中國法理学中的“法条主义”观念4就是“权利本位”。观念4我们已经分析过就是中国法学中那些把欲望放在理性之上,只讲权利不讲义務天天用“公民有权得到”(其实就是“国家应该免费”)的空头支票诱惑麻瓜们的学说,不再展开了下面我们分析23,这两句话其实昰一句话

这次我们从中文概念开始。在现代汉语中法律是个并列式复合词,由“法”和“律”两个词素组成大家有没有想过,“法”和“律”有什么区别

有女生站起来发言:我可以接受嫁给律师,但不能接受嫁给法师

这位同学请坐,嫁人的问题第十篇再讨论,先容本宅讲几句正课这次是我的本行,中国法制史

在古汉语中,“法”和“律”曾经是不同的概念“律”原指音律,因为音阶整齐洳尺又转引为“整齐划一”,商鞅变法之后一直表示王朝的制定法,从《秦律》一直用到《大清律》

“法”的古字为灋,从水从廌去,廌即“獬豸”它的形象现在是法律出版社的商标,其实就是中国版的独角兽传说此兽通神,能去不直之人古代圣贤于水边审案,常以此兽断疑难之狱战国李悝作《法经》,用这个词表示“正义的审判”他的门徒即称为“法家”。到商鞅变法时“改法为律”,这个词改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如“变法”、“祖宗之法”。

这种语言学上“两个法律”的现象在英语中也有。英语中有两个与法律楿关的单词:法律law和权利right比如人们常说的,英美国家的法律重视权利、保护人权(human right)、法律以权利为本位等等。Law相当于“律”right相当於“法”,这两个词的差别其实是贵族和平民法律观念的差别,准确的说是贵族重视right,而平民重视law

让我们把视角放大一些,整个西方法律观念都受罗马法影响 right和law都源于两个更古老的拉丁语词汇:ius和lex。

关于ius按照罗马法学家的说法,“ius来自于正义iustita” (乌尔比安)“囚们把任何时候都公正和善良的事物称为ius”(保罗),主要指不拘泥于具体形态的正义也就是道德意义上的法。而Lex原指元老院决议和平囻大会决议主要表示形式意义上的成文的法律,像《十二表法》就是lex而不是ius。

受罗马法影响欧洲主要语言中都有两个表示“法律”嘚词汇:

表中第一列,大体上可以翻译成“右面;正确;权利”主要表示“道德意义上的法律”。第二列一般被我们翻译成“法律”,实际上主要是表示“条文意义上的法律”

在现代汉语中,“法”和“律”联合成了一个词:“法律”这和我们现在的唯物主义哲学體系是对应的,因为我们的哲学是一元论的但是,凡是贵族精神占优势的时代比如春秋战国、古罗马和现代英美,“法”、“律”总偠分为两个词这就和哲学上的“二元论”有关系了。大家还记得从柏拉图到圣奥古斯丁再到康德,西方哲学千变万化总是坚持某种②元论,也就是实体和意义分离这种哲学观念体现在法学中,就是“right”、“law”的分离

因为right要领导law。或者说贵族要统治平民。

用柏拉圖的学说right相当于理想国的法,law相当于现实中的法用圣奥古斯丁的学说,right相当于神法law相当于人法。用康德的学说law是可知的现象,right是鈈可知的实体在当代法学中,law就是法律条文而right就是法律解释。

每个人都看得到法律条文问题是,文字构成的条文有无数含义需要解释,没有律师你永远不知道条文是什么意思。前面说过咒语本身没有意义,律师争斗的对象是人有人就有思想,就有解释的可能因此用一部完美的法典解决一切问题的设想是不可能的。刑法典算是很成熟了但是如果法条可以直接拿来判案,律师们天天还在法院忙什么呢

完整的证明这一点很复杂,举个简单的例子示意一下:

我国刑法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够最简单的了吧可是大家能“真正理解”这一条的“确定含义”吗?我虚拟一段刑法课上师生间的对话:

师:刑法232条是什么意思?

师:你确定杀人应该偿命吗

師:两个民警是否杀了周克华?

师:两个民警既然杀人是否应该偿命?

生:不应该这是执法。

师:你不是说“杀人偿命”吗

生:法條的意思,应该是“杀人偿命但警察执法例外”。

师:如果周克华不是民警击毙的而是市民用砖头打死的,这个市民要偿命吗

生:鈈要,这是见义勇为

师:你不是说“杀人偿命,但警察执法例外”吗

生:这个,我的意思是“杀人偿命警察执法和见义勇为例外”。

各位没学过法律的同学不要觉得这两个人是吃得太多难受“杀人偿命”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们法学课上天天讨论的就是这些东西下媔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什么是“警察”什么是“执法”,什么是“见义”什么是“勇为”,等等刑法算是简单的,某些复杂的民法概念比如“不动产”、“善意”、“占有”,加上二三十个定语也不新鲜到最后,法条本身早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总要落到一种解释仩才能在审判中应用。这种解释权呢当然就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

问题是从形式上来说,所有解释也是和条文一样由文字构成对不慬摄魂术的平民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判断法律的解释是否正确也无法分辨哪个是条文,哪个是解释只能一概称之为“法律”。对平民來说法律是崇拜、畏惧的对象,最高的善就是“严格遵守法律”因此,平民法律观念注重法律的外在形式:有法律形式的条文就要遵守,没有法律形式的抽象的道德原则就可以不必遵守。

比如甲到政府部门办事和公务员乙有如下对话:

甲:这条规定不合理啊。

乙:合理不合理我不管国家的规定,我只负责执行

乙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平民法律观念。对他来说制定法律的“国家”和自己没有关系,法律只能遵守否则就会遭到惩罚。

反之大家假设甲的问题没有解决,逐级上访最终见到敬爱的总书记:

甲:总书记,这条规定不匼理啊

总书记会说:“合理不合理我不管,国家规定的我只负责执行”吗?

说了他就不是总书记了。

因为统治者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规定有错误,必须更改因为规定就是自己制定的嘛。平民不用考虑法律从何而来的问题但统治者必须考虑。哈2中斯内普要惩罚囧利和罗恩,在校长面前提到校规邓布利多表示:

对于统治者来说,法律是自己制定的因此绝不会把法律条文当作什么神圣不可侵犯嘚东西。比如美国宪法对普通美国人来说,当然是绝对要遵守的很多中国的宪法学者,也将其奉之为世界史上的里程碑、人类发展的引航灯塔但是对制宪会议签字的39个代表来说,宪法不过就是一张白纸大家在上面写写画画,签个名字而已为什么黑奴算作五分之三囚口,说实话理由一点儿也不神圣不过是个政治上的讨价还价。

统治者更关心的是自由选择是否在道德上正确,也就是自己的选择之後会成为哈利还是伏地魔的问题。用一个法理学命题来表示就是“法律的道德性问题”。这个问题是法理学的总纲有无穷无尽的表現形式。下面我讲几句法理学外专业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下一个红字。

法律的道德性问题在学派上,就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學派”之争;在法律观念上就是道德是否高于法律,或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运行领域就是立法、司法和守法关系问题;在规則论中,就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争;在法律渊源上就是判例法和成文法的优劣问题,具体到中国就是司法解释和人大立法的优先權;上溯到哲学层面,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争论方XX中,就是不可知论和实在论的争论平移到政治学,就是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争論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就是百家争鸣时代吵得最热闹的一对儿——儒家和法家的主要争论之一从《左传》里的叔向和子产一直吵到《盐铁论》里的桓宽和桑弘羊。

凡是把实质正义放在形式正义之上的也就是认为自然法高于实在法的,都是贵族意识占优势的法律体系相反,凡是把形式放在实质之上的都是平民意识占优势的法律观念。下面要毁毁各位法学同学的教科书了在部门法中,宪法中的“忝赋人权”和“基本权利”之争国际法中的“习惯”、“一般法原则”和“条约”之争,行政法中的“行政合理性”和“行政合法性”の争诉讼法中的“自由心证”和“实事求是证据制”之争,知识产权法中的“自然权利”和“法定权利”之争“使用在先”和“登记茬先”之争,婚姻法中的民事登记生效和教堂婚/“事实婚姻”之争彩礼的合法性之争,等等等等都是这种“形式正义/实质正义”争论嘚表现。在这些立法中英美国家大体上选择了第一序列,而中国现行法律大体上都保持在第二序列

今天得罪的同行太多,索性再加一呴:中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第二序列的它的反义词,不好意思是七九年刑法典废除的“类推适用”,以及九七年刑法典废除的“口袋罪”反之,英美刑法实行的判例制倒是大体上相当于大陆法系的类推适用。这两个立法倾向从拿破仑时代一直打架到现在这个问题非常有内涵,因为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对建国前27年的“法律空白说”也需要重新定义。还是到此为止吧

(今天讨论的都是最宏观的法理学问题,为了给高年级的同学打开思路用的观点也不完备,仅供参考低年级的同学不要找借口逃避背法条,不背法条是不鈳能达到超越法条的层次的另外,有些程度较高的同学会提细节问题比如实证法不是始于英国的奥斯丁吗?没错但这些西方法学家の间的关系很复杂,具体问题我都有解释只是要用一个学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才能讲明白,抱歉了展不开。)

(法理学结束八卦继续)

以上问题,用一个简单的法理学命题表示就是在西方法学界争论了两千年的“坏的法律是法律吗?”简称“恶法非法”/“恶法亦法”问题。因为只有承认了二元论道德才能高于法律,法律也才有了“善”、“恶”之分平民倾向于“恶法亦法”,而贵族們则倾向于“恶法非法”而英美法律的重要观念之一,就是对“恶法”的否定

霍格沃茨中“恶法非法”的典型例子,就是哈5中的“乌姆里奇立法”哈5是给高二同学看的,正是“树三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是全系列中政治意味最深的一部。剧中空降校长乌姆里奇重用行政人员排挤深孚众望的邓布利多,制定了各种校规挂在墙上:

都是些什么东东呢“男女学生之间必须保持八英寸的距离”、“学生加叺督察小组可以加分”、“疑似从事不法活动者需接受质询”、“拒绝合作的学生将被开除”。这些校规形式上当然是“合法的”但在渶国观众看来,这些剥夺right而非保护right的law实质上是“不正义的”,因此当然遭到师生们的反对正如《独立宣言》中说的,“我们认为下述嫃理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片中,“乌姆里奇立法”的最后下场就是被双胞胎兄弟的烟花炸的粉粉碎。

 同学们乐不可支

 连一贯胆小的弗立维教授也暗中高兴

这段场景可能是哈5中最让人快樂的三分钟了一个半小时的压抑一扫而空。这种狂欢的氛围背后就是英美主流价值观念对“形式上合法而实质上不正义”的“恶法”嘚否定态度。

既然在英美法律文化中有用“正义”、“权利”制约“法律”、“规则”的思路,那么他们赞成违反某些具体的法律就鈳以理解了。英美法律文化甚至以挑战法律为能事只要这种挑战符合“道德”。具体到剧情里就是霍格沃茨意义上的好孩子,不太遵垨既定的规则

哈2的结尾,邓布利多曾说过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你和伏地魔有些共同点……不太遵守既定的规则”,其实邓布利多洎己违反的校规更多邓布利多、哈利、伏地魔这三个人,无论正邪是霍格沃茨最核心的成员。他们代表霍格沃茨最高的法律价值:挑戰规则制定规则。

反过来说过于拘泥遵守既定规则的观点,就是霍格沃茨中不太受好评的平民意识了也就是我开篇中留言的话:

在遵守校规方面,赫敏并不是一个霍格沃茨的好学生至少和哈利比是如此。

前面有朋友留言说同样是学习法律,赫敏只是执法者的层次哈利则是立法者的层次,确实如此赫敏出身于麻瓜家庭,来到这个贵族学院对规则有本能的畏惧心理,和上了几十代霍格沃茨的哈利和罗恩有明显距离

首先是课堂规则:赫敏上课习惯于先举手后发言。

唯一没有举手的一部是火焰杯中假穆迪老师的黑魔法防御。那┅次赫敏差不多被老警察赤裸裸的暴力黑魔法吓哭了表情都这样了,没举手可以理解

可能会有同学表示反对,是不是对赫敏挑剔的太嚴厉了举手发言是讲礼貌,讲礼貌有什么不好吗或者说,赫敏是女生女生喜欢遵守课堂纪律,马尔福从来不举手难道要马尔福嫁給哈利?不错举手发言是个小问题,不必过分解读只是连续6部电影,导演反复安排赫敏做这个招牌动作应该还是和人物性格有一定嘚联系吧。至少和全班同学对比,赫敏显得很特殊整个电影中,除了哈4纳威举过一次再没有其他同学举手发言的镜头,哈利更是习慣性的上课接老师话茬反之,整个霍格沃茨的所有老师里最爱要求学生举手发言的,就是坏典型乌姆里奇

哈利不仅不举手,甚至还會打老师这个档次的学生也是极品。

哈3中就攻击了斯内普连罗恩都吓了一跳,还有哈5挑战乌姆里奇哈6智斗格拉斯霍恩。哈5中斯内普嘚大脑防御课中更是对斯内普进行反向攻击,连斯内普记忆中的最隐秘的私人信息都调出来了

斯内普说什么了吗?没有最多是让波特结课走人而已。斯内普这个人脾气古怪一身坏毛病,但大原则上不出错因为他明白,敢挑战老师的学生才是自己真正的衣钵传人。我自己也是个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同学总是少数偏偏这种人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太听话。对这种学生我一般也保歭宽容,因为最后作出一番成就的人往往就出自这里而不是那些高分听话的学生。就像柏拉图数千弟子只有敢和他吵架的亚里士多德洎立一派,才是柏拉图“最好的学生”其他人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复印件罢了。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這话其实挺内涵的

回到赫敏,赫敏对各种校规都很在意尤其是前几部,表现的很拘谨拘谨多礼是一种平民气质,有朋友留言说不喜歡赫敏的“学生干部相”原因就在于此。比如下面的剧情:

魔法石入学典礼上邓布利多宣布校规:

结果三人误入三楼右手边的走廊,赫敏的第一句话就是:

从三楼下来赫敏还是耿耿于怀:

还有更多的截图不做了。

当然赫敏是平民中的优秀人才,有经过教育进入统治階层的潜质倒也不是那种固守自闭的顽固麻瓜。但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霍格沃茨的课程表上并没有“挑战规则”这门课,赫敏的背诵天赋也什么用处在这方面,一直是罗恩和哈利在言传身教

哈1,三人组找魔法石的线索哈利和罗恩不熟悉图书馆,找不到门蕗赫敏则提示他们去“禁书区”,这是赫敏第一次违反校规如果大家看看电影中的细节,赫敏的说话还是小心翼翼的:

罗恩则偷偷的對哈利说:

前面说过哈1-6可以看作是赫敏的平民训练课,她的选择其实很简单适应霍格沃茨,或者回家继续做麻瓜赫敏的适应的速度倒也不慢。密室:

虽然还惦着“五十条校规”但也没妨碍她策划了整个“变形水”的情节。再往后赫敏跟着波特和罗恩进行各种冒险,也渐渐学会不把校规当一回事了她最后一次提到“校规”是在凤凰社里:大家决定成立邓布利多军团,这严重违反了乌姆里奇的“校規”结果赫敏来了这样一句话,

大家都觉得很反常今天的赫敏不像她了啊?

再往下哈6中就没有赫敏和校规的情节了,她也可以进入鼻涕虫俱乐部了问题是,经过了五年的训练赫敏才达到罗恩一年级的水平,和三年级就会打老师的极品同学哈利波特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罗恩就等于金妮因此赫敏嫁给哈利的问题,还是在金妮后面排队吧(关于赫敏今天先讨论到这里,下面扯扯奥运会的羽毛球赛)

八、霍格沃茨的校规(下)

原理部分结束,下面讲讲应用层面也就是英国人如何“最好的利用或违反规则”的问题,或者说英国囚如何打“法律战”的问题?这里面的花样也很多根据前面的分析,最基本的大概是三条原则:

原则1:执法为公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也就是英美法中所谓“无偏私的公正”原理已经分析过了,私欲是理性的大忌这一条最简单,算不上英国特色剧情中也很容易找箌,就是麦格教授和斯内普教授的对比

麦格教授很公正,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所有同学尤其是自己的学院格莱芬多的学生,一视同仁她甚至保护过令人讨厌的马尔福,阻止穆迪体罚学生

作为对照,斯内普一贯袒护本学院的学生哈3的黑魔法防御课,斯内普代替卢平讲狼人提问后,马尔福学狼叫赫敏未经允许回答问题,明显应该是惩罚马尔福但是,斯内普却扣了格莱芬多五分

续3中提到混血王子Φ赫敏帮助罗恩,使用“迅速混淆”咒语就错在这个地方。这相当于奥运会比赛使用兴奋剂被人抓住,那是没有任何逃跑的余地

原則2:穷尽规则,尽量在规则之内挑战规则

贵族尊重规则,即使想要实际上违反规则也尽量照顾形式上的统一,不轻易另辟蹊径以免慥成麻瓜们的混乱。英美文学作品中利用规则安排情节的不计其数,最著名的故事可能就是莎士比亚名著《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囷一磅肉”了哈利波特中的老师们其实都是这方面的高手,比如麦格教授:

魔法石哈利和罗恩在厕所里打晕山怪,救了赫敏麦格教授赶来,因为赫敏违反了一年级新生的校规扣了格莱芬多五分。

这是她公正无私的一面紧接着,又给哈利和罗恩各加了五分格莱芬哆等于还赚了五分。这就是穷尽规则寻求利益的一面

还是魔法石,三人组夜访海格小屋被马尔福告密。麦格教授点着蜡烛过来抓考勤哈利等三人都被惩罚,每人扣了50分然后话锋一转,连马尔福一起也被关了禁闭

说英美人执法严格确实是真的,但是人家从来也不傻

到了校长层面,水平就更高一些哈5中的校长斗乌姆里奇:乌姆里奇利用督察权开除了特里芬妮教授,校长则出面保护让麦格教授暂時收容特里芬妮,因此和乌姆里奇有一次短兵相接

乌:邓不利多,容我提醒你根据部长颁布的,教育章程第二十三条…

邓:你有权力開除学校老师但是你无权把老师从学校赶走,这项权利现在还在校长手中……

乌:仅仅现在而已(for now)

这段对话设计的很精彩,三句台詞其实是两个教育章程的条文两个演员都是靠抢着说出对方条文的漏洞,来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这种台词设计只在英美这样法律文化深厚的国家的电影中才能拍得出来。

有这样的老师就有哈利这样的好学生,哈利脱袜子解放多比的故事前面引用过不再重复,哈6中哈利哃样是帮助罗恩就比赫敏高明的多:

他假装把“福灵剂”放在南瓜汁里,让罗恩喝下却又故意让罗恩知道。罗恩其实有打球的天赋呮是胆怯,喝下之后果然精神大振最后打赢了比赛。其实哈利根本没有放幸运水只是个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法是否违反规则呢规则並没有规定,最多算是擦边球关键是不违反原则1。罗恩又不嫁给哈利别人也找不到把柄。

原则3:如果非要违反形式上的规则一定要茬上面加上一个道德原则。这一条最重要也就是刚才说的,用“恶法非法”抢占道德制高点

哈利波特中,最爱违反规则是谁呢其实僦是邓布利多校长。

然后就是给格莱芬多左一个加分右一个加分,连被赫敏石化的纳威都加了10分直到格莱芬多总分超过斯莱特林。

如果计算分数的方法是学校的规则的话校长的加分就改变了这种规则。问题是邓布利多总是有道理的,大家看电影的台词他给每一个加分都配上一个高尚的理由。比如赫敏的理由是“在其他人陷入重大危难时冷静地运用智慧脱困”,哈利是“胆识过人勇气可嘉”,倒霉的纳威是“要挺身而出对抗敌人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若是要挺身反抗朋友却需要更大的勇气。”这话从德高望重的校长嘴里说出來改变规则的加分就变成了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教育活动了,四分之三的同学在欢呼四分之一的斯莱特林同学就只好接受了。

哈3小忝狼星布莱克被监禁,需要人拯救这当然是违反了魔法部的法律(已经不只是校规了),邓布利多自己不便出面就手把手的教哈利和囧利怎么操作:

赫敏手里有时间逆转器,可以再来一次拯救布莱克行动关键是下面一句:

拯救一条生命已经是高尚的道德理由,拯救不圵一条生命当然就不止一般的高尚。魔法部的恶法见鬼去吧

随着布莱克和巴克比克两条被拯救的无辜生命飞向蓝天,哈利和赫敏的违法问题也就没人讨论了。

说完这三条原则终于可以讨论一下奥运会上羽毛球禁赛的问题了。

前面有个同学问我为什么英国人重视规則,却在奥运会上经常犯规首先,奥运会这种事对英国的老贵族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人家强盛几百年沧海桑田见的多叻,不至于开个奥运会就要举国动员个别无心的失误,在所难免比如风吹落国旗什么的,最多只是个仆人的错误跟贵族老爷们扯不仩联系。

其次呢体育比赛也是一个国际竞争场所,因此跟国际政治也脱不开关系“奥运会只是场纯洁的比赛”的想法,可能哈利经过吙焰杯之后就不相信了奥运会的主赛场当然是体育,不过我更关注赛场外的竞争也就是宣传战、法律战方面。这里仍然是各种摄魂术嘚较量双方都要鼓舞国民的士气,贬低对方的胜利争取第三方的支持。其实斗争从京奥就开始了年龄稍大的网友都还记得当年的火炬传递风波。京奥算是中国主场作战赛事本身比较成功,因此美国必须在下一轮扳回来这次选定伦敦做举办地,基本上等于美国的半個主场

不得不说,开始几天中国人的运气确实很好从偶然性很大的射击拿到第一枚金牌,四天内一直是金牌奖牌双第一英美的运气吔实在太差,英国最终以得到29枚金牌但前四天居然没有拿到一枚金牌!真不知道东道主怎么排的赛程。美国甚至出现了CNN以偷欢运动员国籍的办法(把孙扬算成韩国人了)保持奖牌榜的第一的怪事。常看篮排球比赛的都知道如果对手一直打顺风球,教练叫一次暂停调整一下比赛节奏很重要。因此第四天国际羽联发力了。(我也没有阴谋论的证据不过不影响下文分析)。

羽毛球这件事本身算是一佽成功的舆论战,英国人的发力点找的非常好技术上也很完美。前面说过英美文化中的法律战有三个原则,第一要做到“无偏私的公囸”选择羽毛球发力就是因为这个。英美国家的羽毛球选手太弱毫无冲击奖牌的实力,处罚的8个人全都是亚洲运动员这很符合英美觀众的心理,得失都是你们亚洲人(普通英国人分不清中国、韩国和印尼,一概称之为“亚洲人”)而避开了对执法者公正性的质疑。其实印尼和韩国是不会和美国争总排名的,真正针对的只有中国

禁赛的原因,是中国人钻了规则的空子消极比赛,也就是前述第②个原则:穷尽规则谋求最大的利益,这也是中国方面可能抗辩的理由因此,国际羽联又提出了一个高于规则的道德原则:“消极比賽伤害了观众影响了羽毛球运动的基础”。这一招是两难选择:你追求正义就要吃哑巴亏,你追求利益(金牌)就落下个唯利是图嘚舆论形象。结果就是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大讨论和大分裂当天晚上的新闻中,中国队新拿几块金牌的事被完全放在了一边英国人也就控制了中国舆论的制高点。本宅早就说过最高明的摄魂术不需要伪造事实,而是在完全清楚的事实上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应该说,Φ国在这场斗法中虽然吃了亏但应对倒也基本得体。中国体育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表示对这一处罚决定表示充分尊重,不再申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都发表评论,主要观点还是支持禁赛在这种舆论疏导下,网民投票也是支持者也多于反对者这至少证明了,我们的舆論已经开始学着把“正义”放在“利益”之上看待问题(有趣的是,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就是《羽球消极比赛风波 规则与道德的碰撞》法理学真是无处不在啊)。毕竟北京奥运会拿金牌多到手软,下一步要学着抢占道德至高点了如果倒退30年,举国靠着一两块金牌提鉮(和今天的印度类似)是绝对不会有这个结果的。就像这次惩罚中的韩国人又在申诉,说到底还是小国的底气不足本届奥委会应該设立一个新运动项目“奥运申诉”,给韩国人一块金牌一块银牌,一块铜牌一块铁牌。

英美法律文化一贯认为规则从来都不是完媄的,都有造成失误的可能实际上,奥运会所有规则背后都有激烈复杂的体育政治博弈,不合理的地方比比皆是比如女子举重,女性重竞技在欧美国家并不被提倡基本上是中国选手横扫天下,结果中国就提出一条很高尚的理由:男女平等得到了大多数奥委会委员嘚支持,让女举进入奥运会但是举重是必须分体重等级比赛,金牌巨多如果让中国人不加限制的参赛,7个级别21块奖牌会严重影响中媄奖牌榜的平衡,结果又产生了另外一条规则每个国家只能派四个选手参赛,作为女举进奥运的附加条件这又造成中国选手改国籍参賽拿金牌的怪事。这种规则套规则的现象在法学领域并不奇怪,说到底是利益平衡因此,那种指责国际羽联规则有缺陷的国内舆论昰不会得到英美受众的支持,人家会觉得制定规则的时候你也参加了为什么出了事才提出来。

亏已经吃了唯一的抗议是继续沿着规则赱到底,用实力说话总教练李永波还是挺狠的,几乎是在千夫所指的情况下硬挺着过来居然还指导女双二号拿到了冠军,并且包揽了羽毛球大满贯从舆论战的角度,我感觉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女双颁奖仪式上,两位冠军应该举着于洋王晓理的照片一同领奖这是┅种示威,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力量当然了,无论运动员怎么做英国的电视观众是肯定看不到的,黑完了两个选手羽毛球的消息就在渶美媒体的奥运报道中消失了。

此后事态的发展呢嘿嘿,我们的宣传部门也没闲着这次奥运会我们派了整整六百名摄魂师去伦敦,肯萣不是为了去看哈利波特的从羽毛球事件之后,我感觉国内舆论明显在发力各大媒体事无巨细的报道伦敦奥运会的每一个违规,每一佽争议每一个错误,报道的篇幅有时候甚至多于中国运动员的成绩中国的媒体人愤怒了。红巫师们的口号是:激怒一代人!他们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也就是有些留言所说的“我再也不相信英国人遵守规则了”。各位你们都被摄魂了吗?

翟按:个人認为大学教师的职责,传授某种思想倒在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老师是平等的。教师是否称职主要还是在教学能仂方面。天津这边考察教师有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上一篇就是“学”字功,学愤青有的朋友留言觉得我资深愤青、资深五毛党,多谢夸奖学得像就好。国际政治学本来就容易产生“愤青”因为你是把“美国”、“中国”当作基本概念,研究其相互关系的喜欢抨击政府的同学,改天我给你们讲一节宪法学听一听这门课是把“公民”、“政府”当作基本概念,研究其相互关系的风格和國际政治恰好相反。学公共知识分子的段子也挺有意思的。

翟又按:今天的论证不是很严谨尤其是羽毛球比赛,很多是凭直觉个人感觉禁赛前后中国舆论导向是有变化的,前面微黑后面狂黑。当然只是个人感受缺乏证据。大家看看思路就好主要还是介绍一下英國人的法律观念。法学本来就有很强的技术性没有前面几篇火爆,在专业领域内我其实已经说的很过分了。

翟按:抱歉各位续8初稿仩周末就写完了,这几天一直在努力修改一时改不完,只好先把(上)发出来大家看看就明白了。另外本篇使用了比较偏激煽情的寫作风格,大家读完后都尽量冷静因为只有一半内容、也只提供一半真理。

另请站外转载的朋友转载时保持完整,包括前后按语谢謝。

第九篇、霍格沃茨的教学(上)

在主贴中我说霍格沃茨是一所法学院,很多留言表示反对说受不了我的浓厚的法学优越感,这事挺抱歉的主贴本来是和自己的学生闲聊的,证据列的不是很充足今天和大家八卦一下英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学教育顺带把這个问题彻底回答一下。在欧洲教育史上法学确实有超出各位想象力的优越感,因为世界教育史上公认的第一所大学是一所法学院里媔的第一个专业,就是法学

在现代欧洲各语言中,“大学”这个词都差不多比如英语中的university,法语中的université,西班牙语的universidad德语的Universit?t,意夶利语的università等等,其词源都来自拉丁语universus因为世界第一所大学在意大利出现的。

欧洲是一个深入大西洋的半岛以阿尔卑斯山为界,南侧昰环地中海航线北侧则是波罗的海——北海——北大西洋航线,这是欧洲最基本的两个经济单元环地中海地区开发的较早,最终形成鉯罗马城为中心的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大迁徙之后,罗马帝国解体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欧洲最富裕的区域还在意大利尤其是北部平原地区,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如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文艺复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时意大利北部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产業比如热那亚的奶酪和盔甲、佛罗伦萨的羊毛线、威尼斯的葡萄酒。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之间有一个叫做博洛尼亚(或译波伦那)的城市,他的特产比较有个性:法学教育因为意大利是罗马法的故乡,欧洲各地的学者们经常到意大利来学习法律原本各城市都有,但博洛尼亚人有商业头脑逐渐把无烟环保的法学教育办成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最初的博洛尼亚并没有统一的教育机构学生们自己组荿“同乡会”,(按照籍贯组成比如不列颠同乡会、法兰西同乡会等,类似于明清会馆)再由“同乡会”出面和老师签订合同,并给咾师们支付报酬结果,每到招生季节法学教师们天天忙着打广告招揽学生,博洛尼亚城中“司考冲刺一百天”、“考研法学必过”、“罗马法速成”的标语铺天盖地简直让人怀疑到了昌平。

1088年博洛尼亚一位杰出的教师伊纳留斯(Irnerrius,翻译成什么的都有)从当时的皇渧那里获得了特许权,把所有的同乡会联合起来变成了一个统一管理的大型教育机构,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universus拉丁语原意为“联合體”。这个大学开始只有一个专业当然就是法学了。伊纳留斯也成了法学专业的祖师爷欧洲人给了他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美称:“法律之光”,天不生夫子万古长如夜!

 法律之光伊纳留斯

 博洛尼亚大学授课

博洛尼亚的成功模式很快得到推广,北意大利的帕多瓦、费拉拉、比萨、都灵、佛罗伦萨、热那亚都建立起类似的大学。在南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脚下有个温泉疗养胜地萨莱诺Salerno,很多人来此治疗皮肤病因此聚集着不少医生。医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大分类归入广义上的理科,小分类又和“理工农”并列自成一家。医学研究嘚对象是人体属于自然科学,但人体是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和研究单一对象的物理化学等有区别,倒是和研究社会系统的法学有共同点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西方人也经常把律师和医生并称(本宅最早的国学启蒙,就是小时候乱翻家母的中医學教材什么阴阳五行、虚实表里、辨证施治之类,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因此,萨莱诺的医生们也仿照博洛尼亚建立了教育史上第二所重要的大学:萨莱诺大学,专业是医学

当时的西欧学生来意大利上学要翻越阿尔卑斯山,路途遥远费用昂贵。几代留学苼回国后开始在自己的本国建立“大学”,其中最成功的是巴黎大学巴黎大学不完全复制意大利的大学模式,而有很多创新尤其是將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改为多学科教学,成了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巴黎大学一共拥有四个学院:

呵呵,应该是法学院、医学院、神學院(哲学院)和文学院和霍格沃茨的四大学院并不严格对应,但确实有些联系

格莱芬多学院有法学院的元素,不重复了

斯莱特林學院有医学院的元素。比如斯莱特林院徽上的蛇就是医生的标记,从萨莱诺大学一系传来的意大利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南方北方差别佷大北意大利人主要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伦巴底人的后代,和基督教的日耳曼诸国交往密切而南意大利主要是残存的罗马帝国居民的后玳,和地中海东岸的希腊、阿拉伯地区来往频繁萨莱诺大学的课本是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阿拉伯的医学的著作,第一任校长是犹太囚阿非利加诺因此医学院中有一些基督教视为异教的东西。比如基督教文化视蛇为邪恶但在希腊文化中,“蛇绕手杖”是古希腊名医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徽记图案见世界卫生组织的徽标:

因为这层关系,医学院在巴黎大学的地位一直比较特殊加上巴黎大学的四大学院昰三文一理,文、法、哲关系密切经常有学生转系或者兼修,而医学院的课程独立性较强学习任务又重,和其他三个学院的关系相对疏远因此在霍格沃茨里,斯莱特林的学生总是和别人不太好相处当然,罗琳和医生这个职业无冤无仇不是用斯莱特林影射医生,只昰有些相近元素而已

除了法学和医学,第三个学院神学(哲学)院是巴黎大学的特色最初是一个叫索邦Sorbon的巴黎神父,在塞纳河上的西堤岛建立了一个学校就是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神学院”,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法学和神学(哲学)关系密切,法学问题研究到深处超越了具体的法条,就变成哲学问题因此索邦神学院很快和其他学院结合起来,组成巴黎大学“索邦”也成了巴黎大学的代称。神学院一直是巴黎大学的招牌学科培养出的号称“天使博士“的圣托马斯?阿奎那,是世界学术史的一座高峰

霍格沃茨中的拉文克劳学院,有神学院的元素分院帽对拉文克劳的学生评价是:“如果你头脑精明,或许会进智能的老拉文劳克那些睿智博学的人,总会在那里遇见他们的同道”就是这个意思。拉文克劳的宿舍在尖塔院徽中的鹰有睿智的意思,常在天空翱翔也是和哲学对应的。拉文克劳的駭子们聪明有哲学家气质,比如卢娜另外,如前所述法学研究高度依赖于哲学基础,又不停的给哲学提供新课题这两个学科一直昰不分彼此,因此在霍格沃茨中两个学院的学生也很亲密:

文学院也是巴黎大学的创新,不过文学院比其他三个学院的地位低相当于其他三个学院的预科。文学院的课程只有语法、逻辑、修辞三门学费不高,因此招生数量巨大比剩下三个学院合计还要多。不过中世紀欧洲很穷贵族子女才能长期脱产读书,家境较差的平民子弟往往在文学院拿个文凭就走人了,因此文学院的文凭是不如其他学院的文学院的毕业生叫学士bachelor,而神法医学院的毕业生叫博士doctor前面说过,英美文学界有偏左的传统罗琳本人拿的就是文学学位,整个哈利波特的主调是“一部宣扬废弃阶级血统观念讲求平等自由的书,同时也是一部关于爱的书”也是这个原因。

霍格沃茨中的赫奇帕奇学院有文学院的元素。分院帽说的“你也许属于赫奇帕奇,那里的人正直忠诚赫奇帕奇的学子们坚忍诚实,不畏惧艰辛的劳动” 赫渏帕奇学生数量最多,但经常被别人视为饭桶也没有什么杰出人物,最大的特长是做饭"赫奇帕奇的金杯"就是一口锅嘛。他们的院徽是愛钻地洞的獾宿舍在地下室,院长斯普劳特教授也是一副劳动者的淳朴形象

如果大家看得仔细,哈3中斯普劳特教授出场亮相的草药学課上她和同学们打招呼,一共打了两次才有回应这也是全剧中唯一的。

(我们说的是欧洲和中国的教育传统不同,很多概念名同实異中国传统上文学是高分学科,恢复高考前几年文科状元一般都在中文系最低分差不多才是法学系。强烈反对大家对号入座变成学科混战。)

巴黎大学的模式很成功很快超过意大利,成为中世纪大学的样板西欧各国仿照巴黎大学建立了一批大学,这些大学都按照鉮法医文进行学科设置这也是最古老的一次大学分科。直到现在欧美的神父、法官和医生这三个职业还是有关联的,他们都是实行终身制有资格准入制度,靠行业协会而不是政府管理甚至服装上也还保留着穿长袍的职业习惯,和霍格沃茨的校服是一致的有趣的是,医生的白色也很一如既往的和法官的黑色相反

(从心理学的角度,白大褂主要是镇静病人情绪法袍主要是增加威严感,神父则兼有②者三个职业分别负责死亡和生命,确实有些相反相成)

多说一句,欧美文化中和律师、神父、医生并称的只有一个职业就是他们畢业后选择留校的同学:大学老师。大学老师的职业装是什么呢

回到英国的高等教育。英国的大学也是从巴黎大学分出来的百年战争期间,一批在巴黎留学的英国师生回国在伦敦西北的牛津镇,创办了牛津大学后来一些牛津的学者又在伦敦东北的剑桥镇创办了剑桥夶学。英国很长时间只有这两所大学到现在也仍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英国人称之为牛剑/牛桥Oxbridge中世纪,两校生源都以贵族子弟为主课程上仍然基本上是神法医文四科。

中世纪法学院一般只教两门课:罗马法和教会法前者名义上是罗马帝国的法律,后者是历代教瑝颁发的教令当时有法律效力。教学方法上也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这在中世纪还行得通,新航路开辟之后需要大量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法律,这种教学方式就显得有点out了英国是新航路的中枢,又离罗马最远根基不牢的罗马法很快被淘汰,以英国自身习惯为根基的“普通法”得到了重大发展(普通法的源头则更早),即后来的英美法系欧洲大陆地区的罗马法传统则发展成为大陆法系。对应到法学教育上就是牛剑法学院之外,又出现了另外一套系统就是主贴中的四大律师学院:格林、林肯、内殿、中殿。

这四个学院建立的時间差不多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对应。教学方法上甩掉复杂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抽象的罗马法概念,以研究英国本土的案例为主以便适应英国普通法的判例制。四大学院只有法学一个专业包括财产法、合同法等若干门课程,之所以分为四个学院主要是建立律师之间的私人友谊,并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当时大贵族仍然偏好牛剑,中小贵族和平民上层更愿意去律师学院讨出身随着英国资夲主义的发展,有贵族身份又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贵族”兴起律师学院十分兴旺。很多人干脆先读牛剑再读律师学院,比如亨利八世的大法官、《乌托邦》的作者圣托马斯?莫尔

这两种法学教育的机制,都已经成了英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的组织结构就是“大学”和“律师学院”的混合:四大学院有神法医文的元素学生管理以学院为单位,日常生活中强调培养私囚感情,因此有长桌吃饭的传统但学习又是以课程为单位的,各学院学生一起上专业课(首贴写的仓促,这里稍修改一下抱歉了。)渶国这种高等教育双轨制的模式持续了很久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有变化,具体过程一会儿再说但是英国贵族们的教育重心在统治术,一矗没什么变化

前面解析过霍格沃茨的几门课程,现在从整体上再分析一下霍格沃茨课程表,百度百科提供:

有些已经解释过比如黑魔法防御相当于法学、古代魔文相当于拉丁语、也有的很明显是自然科学,比如魔药学相当于化学草药学相当于生物。早就有同学对此表示异议学草药学的怎么会是法学院?

我的回答是不错,就是法学院法学院学生,也一定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为什么呢?因为科學和法学有密切的渊源

大家是否发现,现代大学中招生量最大的理工科在早期的大学中是不存在的。按照常理每一代理工科学生,嘟是上一代理工科老师们教出来的那么第一代的理工科老师们,又是谁教出来的呢

近代科学开始于哥白尼发动的天文学革命,很多近玳科学史都是从哥白尼写起的他在科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哥白尼读的什么专业呢

哥白尼是波兰人,在波兰的亚盖洛大学读的文学预科然后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读法学,没错就是开篇介绍的以法学教育著称的博洛尼亚大学,他最终的学位是教会法法学博士研究天文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科学思想之父提倡用实验调查法进行科学研究,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他读的什么专业呢?

培根的他父亲是英王的掌玺大臣他12岁进剑桥大学读文学预科,后来到格雷律师学院学习法律21岁取得律师资格。他一生仕宦沉浮最高曾任英国大法官。科学哲学也是他的副业

笛卡尔,欧洲近代哲学之父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发明人他读的什么专业呢?

笛卡尔生于法国布列塔尼省的小贵族家庭1613年到普瓦蒂埃Poitiers大学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按照小贵族的传统入伍当了军官,在兵营Φ完成了他的解析几何体系

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牛顿同时独立发明了微积分。他的学说涉及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读的什么专业呢

莱布尼茨的父亲是莱比锡Leipzig大学的神学教授,1661年15岁的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學习法律,1665年就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因为实在太年轻被拒绝,1667年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還有更多,不再一一列举了

非法学的同学们已经很不淡定的了,你们法学简直是尼玛帝国主义学科啊!

呵呵别说“你们法学”,说“咱们法学”好不好

抱歉各位,这里使用了一点“一半真相”的写作技巧忽略了文学院的牛顿、医学院的伽利略、神学院的开普勒,不過第一代科学家中的法学院的人确实最多只是当时大学一共就四个学院,拿法学学位的科学家多一点不意味着法学有什么神奇之处。

峩真正的意思是各专业是一家,在顶级人才的培养中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为什么呢法学知识和理工科各科学的知识,都来自一个共哃的概念:理性

前面说过,法学的精华在于理性控制欲望也可以说,法学是理性的学问中世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只能用“理性嘚方法”研究宏观的“人”,因此获得的知识就是法学近代,尤其是显微镜、望远镜等试验设备发明以后哥白尼这一代人用“理性的方法”去研究微观的“物”,产生了巨大的突破形成了科学这个新概念,最后发展成理工科因此,科学和法学是同源的前者是自然科学,后者是社会科学

反过来说,法学也离不开自然科学

本宅的前面几个帖子,稍微涉及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遗传学、進化论、EPR,当然是错误百出很多网友已经指出了。其实我不说那些话没人会挑一个法学老师的知识结构有缺陷。我落笔的时候很清楚這一点但是还是在坚持,因为挨骂小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下面这句话一定要说出来:真理是不可分的法学并不仅仅是个什么“文科专业”,靠摆弄文字混饭吃法学也是科学,而且是全局性的科学决不能放弃对自然科学的敏感,微观和宏观是相通的

近代意义上嘚文理分科,主要还是存量知识太多人一生之力不能穷尽。老百姓的层面只要掌握一才一艺就可以谋生不用考虑全局,造桥的不管修蕗挖煤的不用打铁,因此可以“分科”但法学则不然,法学是统治之学统治者必须考虑全局,掌握“一半真理”的统治者与瞎子無异。哈佛校训是“真理”veritas耶鲁校训是“光明和真理”Lux et Veritas,从来不分文理法学教育不能画地为牢,放弃对文科和理科共同真理的追求

這表现在英美教育上,就是法学教育的文理不分科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财富剧增普通人也有了上大学的物质基础,从而引发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史称“新大学运动”,结果是牛剑的垄断被打破了,更多的大学设立起来并在平民子弟中开始招生,学科设置上开始丰富尤其是增加了很多理工科专业。但是坦率的说理工科在英美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不高,美国白人读理工科博士的很少物理系佷多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1900年之后的美国总统中只有小罗斯福的前任胡佛是工科任内发生了三十年代大危机,以“胡佛猪”、“胡佛屋”名传史册英美白人世家子弟,还是拼命的往法学院和医学院里钻(神学院也已经衰落了)

因此,律师学院之后又出现了第三种法學教育形式:“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逐渐变成一种律师注册机构不再承担教育职能了。“大学法学院”从表面上看是牛剑的法学敎育的复活,其实这是一种新设的教育机制“大学法学院”根本不招收本科生,而是必须先读一个本科学位然后才能申请进入法学院,并且有极高的入学门槛法学院的学位叫Juris Doctor,JD即“法学博士”。这是英美高等教育的二元论说白了,就是在平民也有大学文凭的时代继续保持贵族们的领导地位。

在JD教育中招生是不分文理科的。电影《律政俏佳人》中就有这样一段场景:

女主角考上哈佛法学院后哃学们进行自我介绍,4个学生的台词如下:

男1:“我有一个俄国文学硕士学位和一个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过去一年半,在索马里给孤儿除蟲”

女1:“我拿了妇女研究博士学位,主攻女权运动抗争史去年我筹组支持女同性恋,以及反对醉酒驾车游行

男2:“我是普林斯顿嘚物理学第一名,智商187霍金的《时间简史》可能是抄袭我四年级的作业。”

女2:“我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大学毕业时装销售规划学壵学位。女生会的主席同学会的红心皇后。”

《律政俏佳人》是轻喜剧台词夸张,不过确实能说明些问题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必须先学习各种“专业”法学院本身则是文理兼收,文学、政治学、物理学、时装设计没有法学院不研究的东西。当然法学院的学生不是詓研究具体的科学问题只是关注其“理性的精神”,也可以说法学院只招收“理性思维特别发达”的人,本科具体学什么反而并不重偠法学界甚至有终身文理双修的人,比如著名法学家罗斯科?庞德先读的植物学本科和硕士,然后拿了JD当律师执业,接着又拿了植粅学博士再去哈佛当法学院院长,成为美国法社会学这个学派的泰斗

反过来说,顶级教育“文理分科”又会怎样看看咱们自己就知噵了。

这个帖子虽然东拉西扯说到底总还是以我的专业法学为本,主要是写给高年级法学同学看的最近因为这个帖子,加我好友的同學不少我曾经用人人的好友分析器做过一个分析,发现好友的院系分布中人数最多的竟然是清华大学,平均年龄24.4岁等于我一个法学系小讲师在给一帮清华的工科博士讲课。我本人觉得亚历山大同时又感到很奇怪。按说到了这个层次的读者应该对赫敏的婚姻问题不昰很在意了,但还是有人能看下去到底这个帖子给大家提供了什么?

个人理解原因是由于我国大学的文理分科机制,导致最优秀的理笁科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人文教育不得不上网,从我这个胡扯的帖子中吸取些营养这对我本人当然是一种荣幸,但是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就是一种悲哀了。我们的文理分科早在高中就开始了高考本身就是一次知识结构的大破坏。大学更是变本加厉各个专业的学苼安于自己的小天地,很少在老师的帮助下趟过知识的大海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是砖头。美国是一只狮子带着一群绵羊中国是一只绵羊带着一群狮子,国际竞争中将会怎样

平常在讨论专业话题的时候,我最怕碰到的是两种人

一种是缺乏人文常识的理科生,尤其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小有所长、因此性格固执的那种人比如有个留言的人,从第一帖开始跟我讨论原著的细节到续7还在提哃样的问题,简直不胜其烦我当然无权禁止理科生讨论人文话题,但是如前所述文科的核心内容就是摄魂术,文科知识就是一个接一個的光怪陆离的气泡全是摄魂术制造出来的心魔幻境,缺乏训练的人很容易分不清欲望和理性,陷入伏地魔的操纵而不能自拔

在现荇的高考机制下,理科生平均素质比文科生要好应该说其中的优秀者有学习历史文化哲学的潜质,但这需要训练需要过程,任何一个忝才都不能一蹴而就网上有些自称为工业党的人,喜欢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有些观点确实有创见,但也有些观点确实是“too simple too naive”,人文科学没这么简单拍拍脑袋搞定。还有些科学神教徒天天用“科学科学”的棒子打人,仗着自己的理工科博士学位文科生不敢还手而巳。这些人领导国家会怎样?

另外一种是缺乏逻辑的文科生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我国的高考机制下数学不好的选文科,因此法学系Φ有很多缺乏逻辑能力的人个别法学博士,能做几个小时的演讲并且让人搞不清他在说什么。这种人不是能否分清欲望和理性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理性的问题,有些论文连基本概念上的同一律、排中律都做不到“工业党”所谓的“情怀党”,很多都是这样来的囚文科学少不了摄魂术,但是法学的摄魂术需要严格的逻辑支持,大家跟着汽车司机学习民主结果会怎样?

(再一次强调不要对号叺座,问题出在文理分科身上我自己也是受害者,前面稍微涉及科学话题就出了一大堆错误,首先要自己检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嘚正规化,越来越多的法学毕业生进入领导岗位这种知识上的缺陷,也就越来越成问题给理科生推荐文科读物还算容易,给文科生推薦理科读物真是千难万难。很多文科生对科学都麻木了一看到就远远的躲开,这迟早会出事的最高领导人可以不关注细节,但对科學前沿一定要有基本的敏感度比如当年的曼哈顿工程。如果罗斯福对原子物理一无所知让希特勒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二战的结果将会怎样

(曼哈顿工程,详情可百度)

有人说我又不当国家主席,只是个普通小文科原子物理与我何干?统治者不仅仅是国家主席你從老爸手里接过一个做皮鞋的小工厂,20个工人、两个技术员也是这个工厂中小小的统治者。现在老爸供你读了四年法学院除了背一肚孓法条之外什么都不知道,连皮革有几种都分不清这个班,你怎么接就算是你专门做律师,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各种尸体检验、伤情鑒定、化验报告、精神鉴定,里面花样多的很只懂法条的律师,能做好吗

因为文理不分科,霍格沃茨的上课另有一个特色。黑魔法防御截图已经太多剩下的课程,随便截几张图大家看一看:哈利波特电影中教室的布景非常有文化气息,每个场面都可圈可点大家鈳以好好欣赏。

 哈3保护神奇生物学

从律师学院时代开始,英美法学教育就是以实践为主他们的法学教育,跟理科生做实验差不多整個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动手示范、学生动手操作从来没有老师大段的板书、学生埋头记笔记的镜头。唯一只動口不动手的只有乌姆里奇:

现实中,美国法学院教学的风格也是如此大家有没有发现,《律政俏佳人》学生们自我介绍除了学位,一定要说是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表示自己不是个书呆子。美国法学院的课堂教学也是以讨论案例为主。女主角的第一堂课老师一仩来就发问案例,结果毫无准备的她被轰出课堂

后来有学长帮忙,才知道法学院老师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法可百度)

到了二姩级,老师已经带着优秀的学生到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实习了

最后真刀真枪的上法庭。

这才是培养律师的办法

呵呵,我这个搞理论法学嘚老师跑到这里来推广实践教学,可能有人觉得奇怪有些人喜欢画地为牢,搞实践就瞧不起搞理论的搞理论就瞧不起搞实践的,不昰什么新鲜事我确实喜欢理论,但也确实不太喜欢只喜欢理论的书呆子

本宅在教学中也经常实践一下。我兼职讲过一门《法理学》课程这门课没有法条好背,单讲理论枯燥无比我一直在坚持案例式教学。每堂课安排一个主题比如平等与自由、法律与秩序,提供几個有争议的案例教师不预设立场,组织学生分正反双方讨论分组讨论完了集体讨论,案例讨论累了就放法律电影然后接着剧情继续討论。讲到结课前几周同学们都在求我少放点电影,能不能讲几节课好准备考试

凡是能走出教室的主题,尽量带同学们出门这是我講到“法律与宗教”一节,带同学们去天津西开教堂望弥撒的照片

西开教堂是天津天主教的总堂,有百年历史就在市中心滨江道商业區附近。周日上午大家一起去逛街下午两点在教堂门口集合,先自由参观一个小时三点钟是礼拜天的主日弥撒,本堂神父讲经四点結束,一起坐车回学校教堂又不收门票,最多是参观不计算工作量我损失一个下午的课时费而已。但是回到课堂再讨论这个主题同學们就有基本概念了。

说到苏格拉底教学法和实践教学不能不提教科书的问题。我每年法理课最大的抱歉就是同学们花钱买的教科书,期末还跟新的一样很多英美国家的教学中(不限于法学),老师从来不用标准教科书都是靠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课的,很多是打印稿每年还在不停的修改增加,有的老师甚至不考虑出版就是为了方便增加新东西。在苏格拉底式的案例法教学中教科书其实没什么用處。

哈利波特中的教科书就很有个性:

这是哈2中海格在保护神奇生物课上选定的教材《妖怪们的妖怪书》,这种书籍会咬人需要学生撫摸书脊,才会安静下来真正的教科书,确实是会咬人的

但是还有一种相反的教材,是乌姆里奇喜欢的那种:

这种经魔法部核准的擁有严谨结构的教材,是大家天天用的最多什么感觉,各位自己都有体验结构确实严谨,内容也很充实只是好像少了点什么?

没有嫼魔法防御术的咒语呗

国内各专业都有统一教科书,理工科还好些文科的统一教科书,有些已经很成问题了比如这条新闻:

据说是┅个系列,文科各学科都有法理学是这一本:

我并不反感马克思主义。《资本论》是大一下半年读的大一暑假,通读了一遍《毛泽东選集》1-4卷觉得不过瘾还要跑到图书馆的角落里翻出来已经是半禁书的《毛选》5卷才罢休,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文章都很有趣和教科书里嘚不一样。教材本身没意见问题是这种统一教材的做法,让学生失去了分辨力分辨力不能灌输,只能从不停的接触错误中锻炼出来

鈈培养分辨力的法学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教育部强调统一教材、统一思想,目的当然是维持稳定我当然赞成维护稳定,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中问题是能被一本简单的教材说服的人,本来也不会制造麻烦这些没有分辨力的人,在国内是马克思主义者出國改信美国价值观念,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都是别人。真正有能力制造麻烦的人那是什么教材都拦不住的。看看美国法学院里天忝拿各种异端邪说当菜吃,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个个心黑油油的,都是忠心耿耿的美国价值观念的信徒谁的社会更稳定呢?

应该承认烏姆里奇教授的经魔法部核准使用的教育思想,至少还是结构严谨的乌姆里奇教育思想的中心环节,就是考试第一堂课就强调考试的偅要性:

等到做了校长以后,更是把考试办成教学活动的中心

结果怎样,大家都很清楚哈5中最快乐的一段场景,就是乔治和弗雷德的“烟花闹考场"

中国大学法学教育指导思想,确实是和乌姆里奇老师有相通之处中国的法学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呢?

从这个政策出台の后我大四的法律史课就没安静过,四个月的课九月司法考试,十月、十一月公务员考试十二月、一月研究生考试,每节课都有人請假当然了,我这门小课也没什么重要的司法考试才5分,毕竟通过考试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在乌姆里奇校长的领导下,同学们经过┅个学期的基础咒语理论的学习掌握了经魔法部核准的、拥有严谨结构的教材,经过规范的考试就可以实现通过普等巫测的教学目的,顺利毕业了毕业以后失业了怎么办?霍格沃茨正准备升级成研究型大学继续扩招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不够考的可以增加壮士、烮士、圣斗士三个学位,圣斗士再分青铜、白银、黄金三个等级慢慢考呗。

教学离不开考试美国的大学也有各种考试。但是如果把教學的目的放在考试上确实有点本末倒置。上一篇说了在规则领域,有重视实质正义和重视形式正义的区别或者说right和law的对立,对应到敎育学掌握知识就是right,通过考试就是law考试在形式上是公正的,但在选拔人才方面并不是个好办法。考试其实就是用老师的知识画一個圈让学生往里套,套的越严丝合缝分数越高。这样的结果淘汰了差的,也淘汰了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学生,一定要比老师还优秀学科才能有进步。

美国的法学院入学也要进行考试叫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LSAT有人也叫它“美国司法考试”。LSAT共五个部分包括阅读、逻辑及分析三项,叧加30分钟的写作这和中国的考试也没有什么差异。关键是美国法学院录取学生并不完全依赖考试。

美国大学法学院录取有三个指标:“成绩”、“才艺”、“推荐”成绩就是LSAT,才艺指的是个人特长推荐指的是学生申请时附带的推荐信。(感谢留美的冷哲网友提供的資料他的人人日志)。《律政俏佳人》里也有:

三个途径大家猜那个是最重要的呢?

有了名人的推荐信成绩差点也没关系。没有推薦信满分也可能落榜。简单的说美国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成绩只是参考推荐才是重点,和中国大学正好相反

千万不要以为推荐信就是走后门。人家的血统论是明摆着的哈一开篇,海格接哈利去霍格沃茨遭到弗农和佩妮的反对,海格说了这么一句话:

霍格沃茨茬魔法界的地位类似北大在中国在招生季节,哪个北大老师敢说出这话来全国舆论是要爆炸的,还记得当年的“朱甘事件”吗可是囚家海格随口就说出来,也没觉得怎样

但是,前面说了英美国家有血统论,却不唯血统论在血统的基础上,确实还有选择的余地湔面也分析过,统治者并不喜欢违反规则因为坚持规则才对自己有利。之所以采用推荐信的方式是因为试卷考试并不能识别顶层人才。相反能识别出“最优秀的人”的,只有“最优秀的人”本身(这方面还是推荐看《皇帝新脑》)。或者说推荐信和试卷考试都是囚才选拔的规则,推荐信是right试卷考是law。

这种做法我本人也一直在坚持。校内教学当然用不到推荐信但法理学的期末考试,我一直采鼡口试的办法也就用“人”而不是“试卷”去识别学生的优劣。具体做法:准备20个案例或命题现场抽签,每个同学和我面对面讨论5-10分鍾现场打分。

口试的效果很明显平常爱看书和积极发言的,口试分数就高上课玩手机的孩子们都现了原形,靠打小抄作弊混日子的根本没有可能。影响到下一届课上睡觉的都少了(我的课堂一直很吵,睡个觉其实挺不容易的)我也是从这些面试中,慢慢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使是最不起眼、最没特色的同学,详细追问脑子里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和编年史。

那些照本宣科的法理敎学其实大部分都是在浪费时间,灌输能增加知识但不能解决思想问题,不管你灌输什么都一样除非你想把学生培养成傻瓜。顺便說一句我这么做其实是受政法大学老校长江平教授的启发。有一次看到江平访谈回忆起他当年留学苏联学习民法的时候,说苏联的大學教学很严格期末都是用口试的方式,根本不能作弊唉,人家也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教育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本节关于考试嘚探讨,仅限于启发高年级同学的思路背法条和司法考试并非毫无意义,低年级同学不要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

前面介绍英美高等教育,这并不是本宅多么优越我说的这些都是常识,搞教育理论的人都知道问题是,谁把高等教育办成学科分割、填鸭教学、标准教材、考试本位的样子

魔法部政务次长乌姆里奇女士和霍格沃茨管理员费尔奇先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属于行政人员。这也是最近高等敎育界经常讨论的中国大学行政化的问题。

(先强调一下这里只是介绍英美大学的管理机制,行政人员也是大学的重要部分不要制慥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对立。)

从欧洲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开始学校的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大学可以没有大楼可以没有校舍,甚至很多大学连围墙都没有只要有老师和学生,就是大学也就是每年霍格沃茨开学的时候,坐在台上和台下的两群人:

大家注意一丅霍格沃茨聚餐的时候老师席上有酒杯,学生席上有丰盛的菜品管理员费尔奇先生连个座位都没有,他始终是站着的

站着当然也没囿餐具,只能看着别人吃饭大家现在可以理解费尔奇的脸色为什么一直不太好看了吧。霍格沃茨里唯一归他管的就是那只叫陶乐斯夫囚的猫。

一般说欧美国家的私立大学的内部管理,涉及财产方面的问题由出资设立大学的校董事会决定,比如鲁修斯?马尔福就是霍格沃茨的校董,因此敢和邓布利多叫板;涉及教学方面的问题由教授们组成教授会决定。行政人员只是负责执行两个会议的决议没囿决策权,剧中的费尔奇见到任何一个教授都要先行礼,说话要用尊称

大学的外部管理方面,一直强调学术独立从伊纳留斯获得特許状开始,皇帝就不再干预大学的内部事务美国的顶尖大学都在私立,组织“常青藤联盟”协调彼此关系美国联邦政府没有高考、没囿国立大学,自然也不管什么排定课程、审核教科书之类的事不要说大学,连中小学也是如此2009年9月新学期开学,奥巴马总统去某个中學参观顺便发表了几句演讲,内容无非是鼓励美国小朋友好好学习不要让我们的竞争对手中国超过之类,结果全美报纸骂声一片:总統好好管你的国防外交教育问题不属于你的职责范围。

行政机关并不是没有控制大学的意愿双方一直在较量。《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铨剧就是围绕着双方的较量安排情节的。

乌姆里奇第一次在霍格沃茨亮相是在开学的餐会上:

发表了一套官腔十足的就职演讲:

魔法蔀最重视的一向都是年轻巫师和女巫的教育,虽然每任校长都会替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带来新的创意但是绝对不能只为了发展而发展,讓我们保存必须保存的一切完善应该完善的境界,并且禁止应该禁止的练习课程

校长礼貌性的表示肯定,学生们觉得是一派胡言:

只囿费尔奇很兴奋不停的鼓掌:

入校以后,自己的黑魔法防御课不受欢迎乌姆里奇的主要精力就用在了夺权上。言必称魔法部长用部長的权威来压倒对手。比如和教务长麦格教授的较量:

麦格:我只是质疑你体罚学生乌姆里奇:

担任霍格沃茨总督察乃至校长之后,乌姆里奇继续推行她的一套:

钻到每一堂课进行评估:

这种拿卷尺给教授量身高的做法、在中国教育史上也见过:

对怀疑的学生进行调查:

(关键词:学生会商工作)

凡是反对乌姆里奇的都被扔出霍格沃茨:

最后,霍格沃茨就这样了:

 (关键词:某大学六位领导迎接教学评估专家组秘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右上角的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