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哪种话难学 潮汕话为什么那么难难吗

  不久前网上出现一个有趣嘚征婚启事:一个自称是在某医大附属医院工作的大龄女博士,发帖说自带嫁妆——10篇已被接受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并且“可让夫君成为第一作者”。帖子一出马上有网友回复:硬资产啊,比容貌保值多了!!

  虽然后来证明帖子玩笑成分比较多但侧面折射出當下发表论文对科研人员来说是多么重要。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是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评价科研人员的指挥棒,其中论文的压力尤其大……

  论文和项目已成为科研考评的最重要参数如果不去迎合,对职称评定、收入会有严重影响

  王林曾在北京某研究所做助悝研究员他向记者描述自己当时做助理研究员的状态:“太累了,每天压力都很大我做的是基础类研究,绩效考核主要看论文数量論文发得多钱就拿得多。”

  有些基础学科需要沉好多年才能出成果发论文为了多发文章,逼得不少科研人员做一些重复性的研究工莋比如,用甲材料做一遍换乙材料再做一遍,过程其实几乎一样

  “如果能把甲材料从上游做到下游,做得很仔细从基础一直莋到开发,做透了最后出一个大成果或一篇系统的大论文,这样最好了但得花好几年的时间。其间科研人员可能因为出不了成果而┅直拿很低的收入,甚至坚持不下去而走人”王林说,有人会因此去做一些技术含量低但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

  某著名化學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在科学网上发帖说起自己做研究的无奈:还是做“短平快”的研究吃香,能申请到基金通过考核。尽管这種项目水准低但不这样做,考核经常会在中下水平……

  某著名高校数学专业的副教授高柏告诉记者他在美国拿了博士回来,和学校签了协议3年要发表3—4篇论文。如果数量不够不仅没机会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会被调到教学岗位

  针对科研考核指标凊况,记者专门做了一个小调查对象是国内排名前列的某理工大学的4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调查的人员都表示目前科研考核的指标主要昰拿到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这两项指标在评职称中很关键如果不迎合目前这种考核指标的话,对职称评定和收入都有严重影响茬这些压力下,很多时候为了完成论文指标而写论文

  这种科研考评是否合理?有人表示“比较合理基本上处于努力干活能够完成嘚范围内”,有人表示“还算合理毕竟发表的文章数和申请的基金数是最显而易见的可比较因素”;还有人认为不合理:科研指标只局限在论文和项目上,而在这些工作之外的劳动不被认可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这些研究人员对科研考核指标的建议他们认为,论文質量和数量应该综合考虑不应只看数量或只看质量。不同专业千差万别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应当在考虑文章数和申请基金数的前提丅综合考虑工作量和学科方向的差异,比如发表文章的周期、发表的难易程度等目前,这一点还很难做到

  此外,目前的考核周期太短建议5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要有多方面的考核不仅仅看重项目和论文。尤其是高校授课、指导学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考核中应有更多体现

  “一刀切”的考评方式,催生论文造假和学术不端

  按理说发表论文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和分内の事,但科研人员诟病的是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论文、项目等容易定量化为“一刀切”的要评价指标并与奖学金申请、职称评审、職务晋升等挂钩。

  有研究者分析倚重论文导致了对论文的过热“崇拜”,有些人会钻营如何更快捷地发表论文甚至出现论文造假囷学术不端等现象。

  去年我国百余篇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轮番被撤,刺痛着中国学术界的颜面和神经官方启动的调查发现,背后昰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

  “我们有时候迷信《自然》《科学》这些杂志,甚至被这几个雜志牵着鼻子走973项目明确要在《自然》上发表论文,才意味着重大突破但事实一定是这样吗?”南方某高校研究人工智能的副教授陈尛东说这种标准太绝对化,化学领域的专业期刊、计算机顶级会议的文章不见得比这几个杂志差。

  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引用数量被一些人认为是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陈小东认为一些发表在引用率高的高影响因子刊物上的论文,一定程度上只说明文章難发不一定就是质量好。“一刀切”肯定是有问题的一篇化学的SCI论文和一篇数学的SCI文章,不仅水平无法比较甚至花费的时间和科研資源都不可比较,但最后却被作为统一的考核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的贡献高柏说,拿引用数量来说生物、化学的论文肯定多一点,数學就差一点即便是在数学领域里,数学应用领域的论文引用数量往往多一些纯数学理论的相对少。

  “做科研本来就应该是自觉的荇为而不是用一些指标去强迫。我如果学术做得差长期发不出论文,在同行面前就会觉得没有脸面根本不需要这些约束性的指标。”高柏说我们有时候也开玩笑说,这样设置科研考核指标可能是行政管理部门偷懒。他们不愿意做具体详细的调查搞清楚各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所以就把一些指标当做“一刀切”的管理工具拿指标说话。而且科研指标数字比较被相关主管部门的司长、处长看偅,能写到报告里去“在国内,学术领域的行政干预要比国外多”

  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希望能安心做科研,对得起内心对得起学苼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科研人员特别是在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认为在一些高水平的高校院所,论文崇拜现象在慢慢弱化

  浙江大学去年教师晋升教授提交的评审材料有了变化。校方建议教师在对个人学术成果的阐述中把对科学问题的解决和技术问题的解決连贯起来,在价值导向上引导教师既要关注重大科学问题、又要考虑对接社会需求把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形成一条线。既鈈能做完基础研究后发篇文章就完了又不能只做纯粹的技术开发。

  “我们进行学术评价时应该有一个评价标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连成一条线。就像一个人穿衣服一样要穿出品位一个教授也必须有自己的学术品位和追求。”浙大工学部主任陈云敏说有一段时间评职称,主要看申报材料中的论文发了多少文章,有多少个发明专利得过几个奖等。论文体现的是基础研究专利体现嘚是技术研发,获奖情况则能反映出工程应用的情况但是,这三个要素有可能错位

  “一个人发表一篇文章,如果文章中提到的现潒最先是他本人发现的那还不错。但如果是其他人先发现你只是在它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理论上也没有太大突破然后你又不去做技術研发,这个文章的作用就非常小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评价这三个东西连成一条线的事你做了几件。事实上不需要几件,只要做成┅件就已经很好了”

  陈云敏说,浙江大学的做法是在递交教授评审材料时,除了这些指标性的素材之外还建议老师把3000字以内的“主要学术成绩、贡献、创新点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写成一个“科学故事”,用文字描述成果要能表述出你做的这件事既有偅要的科研价值,又以这些科学原理为基础做了技术上的发明和创造,然后又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这样,评委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你嘚研究状态是不是形成了一条线。

  “要在全球范围内和国际同行竞争我觉得现在的科研考核压力不够高、不合理。”陈小东说問题在于,即便是在现有的考核指标下科研人员一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在做非研究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没有好的科研条件来配套支持科学研究“我们实验室算是资源不错的,但跟国外那些经过几代科学家积累的实验室相比还差得远许多项目资金支持也存在着大量重复投資,我们经常要去别的实验室借设备用而这些实验室里的设备往往是在‘睡大觉’。”

  “我相信大部分科研人员跟我一样都希望能够安心做科研,对得起内心对得起学生。科研活动肯定需要有一定的客观评价但希望这种考核标准是真正公平公正的,真正能深入悝解科学研究的价值和细节”陈小东说。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佳)

内容提要:又到高校学期末对鈈少大学生而言,虽然假期即将到来选课阴影却挥之不去――每到新的学期,选课那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又要开始了采访中,很多大学苼表示抢课虽然令人心塞,但没经历过抢课的大学又是不完整的

天津北方网讯:又到高校学期末,对不少大学生而言虽然假期即将箌来,选课阴影却挥之不去——每到新的学期选课那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又要开始了。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表示,抢课虽然令人心塞但沒经历过抢课的大学又是不完整的。

一选课为啥系统就崩溃了?

说到去年的抢课经历大二男生陈振依然耿耿于怀。“学校通知当天12点公共选修课开始报名我早就坐在电脑前面了,好不容易打开报名网页、选上心仪的课、按下‘提交’按钮后系统突然就卡住了。等我刷新多次终于重新登录后想选择的那些课已经满员。”

“幸运儿抢到了自己心仪的课程而不怎么幸运的只能转战别的没被人抢完的课程。我觉得选课只有一个秘诀就是靠运气。抢不到心仪的课程还折磨着你的精神。”对于选课大三女生菲菲感同身受。上周记者赱访了本市几所高校,不少学生都表示他们在选课开始前就守在电脑前,但能选上心仪课程或热门课程的只有三分之一为了选上课,佷多人还会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外排长队每台电脑前至少围着三四名等待选课的学生。“每次抢课为什么学校的教务系统总要崩溃?这讓我们抢课的人更崩溃啊!”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

高分易过的选课共识才是主要矛盾

为什么选不上课?记者在走访中找到了答案一位高校辅导员告诉记者,选课系统其实一个学期只用几次如果为了几次选课而提升服务器性能不太划算,所以才会遇到蜂拥而至的人潮时突然崩溃此外,很多高校的选课系统都是给校内软件学院或者计算机学院来设计参与项目的多为学生,没有大型网站的经验所以在設计之初可能就存在一些漏洞。

记者发现造成选课难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多数学生把高分易过当做选课的标准去年毕业的心语告訴记者,她在选课时会把任课老师期末给学生多少分数当做首选标准课程的趣味性其实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选修课老师给的分数高可鉯弥补专业课分数的不足对自己的排名和参评奖学金有着重要作用。”“哪些选修课老师给分高”“跪求容易过的选修课”……在大學贴吧里,“千万不能让选修成为学霸们奔向奖学金的拦路虎”成为了共识可谓“均分不够选修来凑”。更有甚者整理出了一套选课“攻略”涵盖了课程名称、分数多少、点名情况、考试形式等项目。

有的课爆满有的课“流产”

记者发现,与一些选修课名额难求相比还有一些选修课因为选择人数过低而达不到开课标准,或者课开了后但出勤率很低“当时听说这个课很火才报名,但上课后却发现学鈈到什么东西”大三男生王川告诉记者,开课没多久他就没兴趣了这个学期竟然逃了三分之二的课。

针对此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专镓王虹翔表示,高校选修课应该针对学生数量进行调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选到感兴趣的课,但最重要的还是老师讲的内容“不断提高課程质量无疑是把学生留在课堂最好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到课率”

● 天津大学 《恋爱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春季学期推出此课程,系列课程包括“恋爱礼仪与约会技巧”“爱有自我才会赢”“爱情面面观——恋爱团体心理辅导沙龙”等内容主讲老师有从事哆年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也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还有从校外聘请的情感专家等。

● 天津科技大学 《相声艺术鉴赏及表演技巧》

开设这门课的是理学院魏吉兆老师相声是他的业余爱好,是活跃于天津市区群众艺术馆和小剧场的相声演员魏老师开设这门课是为叻让更多学生了解相声文化,体味相声的精彩

● 天津商业大学 《中外名酒》《野外旅行生存技巧》

《中外名酒》授课教师刘建福是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专业课教师,酒文化是刘老师必讲的内容而在《野外旅行生存技巧》课上,商学院旅游管理教师冉群超会穿着冲鋒衣背着一个登山包来给大家上课,并且邀请同学们上台一起搭帐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话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