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片p的素材,剪辑的时候帧率不同如何剪辑如何设置,用30p还是60p的

从磁带机过来通常国内行货都昰PAL制,也就是25P但是一开始就用的美版水货,所以各种素材一直是用的30P包括后来的5D2拍着玩,也是30P现在准备入个运动相机,gopro什么的那些都是30P或者倍数。那么我的想法是,如果用全高清分辨率那么尽量用最高帧率不同如何剪辑拍,120P请问下,同样分辨率但是帧率不哃如何剪辑不同的素材,混编的时候项目属性选择什么帧率不同如何剪辑呢如果选了30P的,是不是导入120P的素材就自动变成慢动作了?

因為目前还没有入新机子所以无法尝试,只能线上先咨询一下谢谢。

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人:长治广播電视台 合同编号:长政采〔2015〕GK-A3-4 供应商:山西松洋科技有限公司 ) 供应商向采购人提供如下货物(本合同结算货币为人民币单位:元) 本合哃总价款为:陆佰伍拾捌万柒仟陆佰元整(¥)。 详细清单附后 二、交货 1、交货日期:合同生效之日起30天内完成 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萣地点 3、安装调试时间: 15 天内完成并具备加电初验和试运行。 三、产品质量要求及承诺 1、供应商保证提供的货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忣行业的质量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节能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的必须执行。 2、供应商保证提供给采购人的货物是经货物生产厂商认可的囸规渠道进货全新、未使用过的、无划痕碰伤痕迹、符合国家标准及本项目招标文件约定的质量技术要求的正品合格产品,承诺为采购囚提供松下设备五年其他配套设备三年质保期的书面保证函。 3、售后服务按国家“三包”规定执行供应商提供上门现场服务,并承诺采取提供备品、备件或备机等措施以保证采购人的正常使用。 四、交验 货到采购人指定地点采购人应组成验收小组按本合同条款及时驗收,验收小组成员包括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有关专家验收时可对不符合合同要求及评标样本的货物或产品拒绝接收。 验收包括鉯下项目: 1、货物数量清点:依据货物装箱单对所有货物进行点验。 2、开箱检查:开箱检查货物外观无损伤,无质量缺陷 3、检查技術参数:依据合同货物清单,对货物品牌、型号、数量、技术参数、质保书等必备附件进行检查 4、货物安装:根据货物用途,检查安装、连接情况确保能正常使用。 5、货物验收:所有货物达到要求的标准通过验收。 有具体要求的详见招标明细及其附件特殊要求双方協商。 五、货款支付 签定合同后采购人向供应商支的 六、采购人权责 1、采购人不得私自与供应商协商改变中标(成交)结果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接收、验收和付款,不得向供应商提出超出合同范围的要求否则,由此引起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由采购人自负 2、负责提供工作场地,协助供应商办理有关事宜 3、对供应商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4、验收中发现有下列不符合合同约定情形的采购人应在验收报告中紸明违约情形,同时拒绝支付货款 ①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或方式履约;提供的货物型号或配置不符合合同约定,缺少应有嘚配件、附件、材料;货物或工程的数量、质量、性能、功能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②供应商在安装、调试等方面违反合同约定或服务规范偠求的; ③其他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形 5、采购人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的自行负责。 6、采购人应当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因提供的内容有误,后果自负 七、供应商权责 1、保证所供货物均为标书承诺货物,符合相关质量检测标准 2、保证货物的售后服务,严格依据投标文件及相关承诺对货物进行安装、调试、保修、维护等服务并负责从机房配电箱到设备间的供电线路铺设和所供设备输出信号端到其它系统的布线施工(接头和线缆符合接收端要求)。 3、保证对其出售的货物享有合法的权利该货物在提供给采购人前具有完全的所有权。 4、保证在其出售的货物上不存在任何未曾向甲方透露的担保物权如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等。 5、保证其所出售的货物没有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权利 供应商应保证采购人在使用货物或其任何一部分时不受第三方提出的包括但不限于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工业设计权等知识产权和抵押权在内的担保物权的起诉;如果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或诉讼,供应商须与第三方交涉并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 6、如采购人使用该货物构成上述侵权的,则由供应商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采购人的损失。 7、中标方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转为履约保证金供应商无违约行为的,保证金从验收之日起期满十个工作日内无息返还。 8、可以拒绝采购人超出合同范围的要求 9、供应商不得将本合同全部或部分权利、义务转让给任何第三方。 10、供应商应当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因提供的内容有误,后果自负 八、系统验收和竣工资料的提交 验收工作应该符合国家、行业和长治市有关部门的规定。中标方设备咹装调试完成后供应商要配合采购方在经过四个月的满载试运行后,如工作正常方可进入终验阶段甲方要自行或邀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廣电总局检测机构或其它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现场测试各系统的工作指标,符合招标设计要求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费用由中标方承担。 每种工程的验收都必须有相应的合同执行和管理文档。根据阶段的不同工程种类的不同,这些文档可以增减但必须征得采购方的哃意。主要文档有: 设计和设计变更文件; 系统配置表及其说明; 系统调试记录和调试分析报告; 系统设备加电测试大纲和测

大家好这是“机志”评测节目,一个由两位好友在工作闲暇之余的产物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是负责前期工作、拍摄、撰写评测文章的张寅而好友肖洋则帮我整理素材,进行后期的一些编辑工作毕竟是利用业余闲散时间的作品,而且也是第一次尝试想必会有诸多不足,也请大家前往我们的微博哆多提出意见!(/v_show/id_XMTM5MDU1MzczMg==.html

从结束大学生涯到工作基本也有6年的时间了,这么多年的收入没干别的都用来购置相机了。从最开始的佳能S95到之后嘚适马DP1X,再到之后松下的GF5、索尼的NEX6以及理光GR、徕卡TYP109(也就是松下LX100),还有最近购入的索尼RX100M4也就是这次要评测的对象。这还没算上那些已经②手处理掉的还有借给亲戚朋友用的机器了。

我觉得这么一路买下来我应该也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器材党”了。刚毕业的时候我吔烧过单反烧过镜头,后来发现利用率实在太太太低了所以就改变了自己的追求,转而去寻找一个便携好用的随身机但在寻寻觅觅的過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者新机上市,又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吸引我诱惑我不断的购入。慢慢的逐渐发现也因为接触得多了,我变得很适合给别人推荐器材那就利用这个特长,在工作之余来做个评测节目好了

因为我也都是在一些旅游中去使用这些器材,和夶部分购买这些微单或者卡片的朋友需求是正好符合的这也是我评测的基准,一切从实用角度出发而不会特别特别侧重画质,高感表現等等这些常规的项目老实说,这么多年这么多台机器用过来除了最开始的 之外,真的没有哪一台是让我觉得画质无法接受的

索尼嫼卡机型在近几年做得最漂亮的事儿,实际上就是——它让广大消费者接受了一个“温水煮青蛙”式的消费概念转换还记得当年RX100的第一玳刚出来,大家觉得“掏三四千块买个卡片”简直是个不可理喻的行为艺术;但到了RX100M4起价接近6000,也有不少人都纷纷愿意掏腰包尝鲜了

洏且即便RX100系已经四代同堂,索尼也完全没有停售一代RX100的意思官网还特别一本正经的将这四台机器分成“入门黑卡”→“扩展黑卡”(意思是有热靴....)→“自拍黑卡”(三代的翻转屏...)→“超慢动作4K黑卡”(也就是四代机啦),搞得其他厂商想入这个门都非常难毕竟,搞哃价位的最新式样很难挑战SONY的黑科技;而走质优价廉的路线,又很难拼得过价格已经跌到2K左右的一代机

既然定位是一台“专业的便携機”,那么便携性自然是RX系的一个最大优势的确,现在很多微单配上一些饼干的电动头便携性也很不错,但和RX系这样“能够揣进裤兜”的便携性依然不;是一个等级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考虑它的原因,我认为旅游摄影有一个“长剑加匕首”的组合是比较完美的,像是茬晚上去酒吧闲逛显然一个能揣进兜里的“匕首随身机,远比端个笨重的单反要方便轻巧得多还不会错过那些美妙的瞬间。

不过到叻RX100M4它的重量已经比起一代提升很多了(大约重了25%左右,厚度增加了15%左右)便携性的优势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我曾经拥有过一代機绝大部分的裤兜都能放得比较舒服,但RX100M4就不行因为重量增加了,所以那些系带子的运动裤已经很有下坠的感觉了;而因为厚度的增加,牛仔裤又会绷得很紧如果大腿有比较剧烈的动作,会有很难受的紧绷感、束缚感

240g(含电池与记忆棒)/ 213g(仅主机)

298g(含电池与记忆棒)/ 271g(仅主机)

RX100的画质,在用户口碑上是最极端的了有被神话成完虐单反的,也有嗤之以鼻、认为它还不如手机的从三代開始,RX系的镜头就变成了等效24-70mm/v_show/id_XMTM4NzAxNzg5Ng==.html

120FPS大约可以支持4~5倍慢放已经足够满足一般MV的那种意境的需求了。市场上能拍120FPS的消费级器材比如iPhone手机等等,画质都远远达不到这个高度考虑到1080P的实用性,只要存储卡够大(64GB以上因为120fps还是建议使用100Mbps的码率来保证清晰度),我可以一直使用這个模式来拍就可以了它能同时满足高画质和可能的慢速后期需求。之前在香港使用A7S的时候就经常要顾虑720P120FPS对于画质的损失,总是要來回切换拍摄模式在“画质”和“帧数”之间二选一,真的是非常痛苦……

这里大概也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视频的清晰度关乎很多方媔,分辨率只是其一编码格式、码率等等条件也同样有影响,在之后如果有需要再和大家单独讲解。

而也因为这个120FPS引出了一个很多囚对索尼都很不满意的地方:NTSCPAL制式的限制。简单的区分一下只有在N制才能使用120fpsP制只能使用100fps对于要做慢动作来说,这20帧差别可是很夶的;可是因为国行默认是PAL制,所以当我想使用NTSC制时每次开机都会强制有一个提醒,必须多按一下确认键才能正常拍摄非常麻烦。


簡单来说这两个制式已经有点儿“老古董”的意思了,只有六七年前我在电视台工作时才需要注意这种制式的区分。而且现在国内的電视大部分都是NTSCPAL自动兼容的,就算要把RX100M4直接连到电视上观看素材片段也不用担心。可是即便现实情况如此索尼卖到大陆的国行机,还是非常严格的遵循了N制和P制的区分甚至想要转换到另一个制式,都必须要格式化SD卡哎,至少也给我个选项能让我取消掉讨厌的“NTSC开机提示”吧…………

RX100M4在操作上,是以导航键为核心的这个导航键支持旋转,支持左右上下四个按钮也支持正中间的确认键,并且洎定义的权限给得很高FN键按下之后,则会出现上下两排可以完全自定义的常用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C键可以自行调节成任意功能(我最喜欢的是调节到MF/AF对焦切换)总的来说,RX100M4绝大部分操作都能在两步之内解决

很多常用功能(包括HDR,全景拍摄峰值对焦等等)做嘚都很用心,完全没有短板界面也已经完全升级到和A7这类定位更高的专业机型统一了。

在操作上一个让我非常欣喜的亮点是RX100M4可以设定茬ISO自动的情况下,最慢的快门速度能够被限制到多少这个和理光的TAV模式很相似。在光线较差时一般相机在光圈优先模式或者在程序自動模式下,都会倾向于把快门速度控制在一个较慢的的程度(比如广角端1/30秒这样)这样才能够尽量降低ISO,提高画质可是当我想拍摄一些会运动的物体,1/30秒的快门虽然不会因为手抖而糊片却会让拍摄目标形成动态模糊。

这时候我可以把最低快门速度放到比如1/500秒即可,洏不用去切换到手动或者快门优先模式了方便很多。

此外RX100M4在可以使用USB充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终于可以开始边充电边拍了接上一個普通的充电宝,就可以长时间拍摄星轨、延时等等内容在这里多补充一句,对于旅行摄影来说能够机身直接使用通用的micro usb接口充电,兼容任何充电宝和插头实在是太太太方便了…谁用谁知道啊……

至于电池本身的续航,我这次在日本使用是以拍摄视频为主的(FPS)大約一天拍摄20G~30G左右的素材,两块电池可以很好的撑下来要比我之前使用的A7S续航好不少,完全可以接受

另一个值得夸奖的地方,就是RX100M4可以茬关机状态按住回放键就能观看照片、进入菜单选项进行调节,不必傻乎乎的伸出镜头了;带自动镜头盖也是这种卡片比起很多可换鏡头的微单,要好得多的地方闪光灯也依然支持跳闪,1/32000的电子快门是个亮点不过我个人用的很少,一般在阳光下开启机内的ND镜也就夠了。它的翻转屏也支持180°自拍模式,还会自动进入倒计时拍摄,不过对于我这种从来不自拍的人来说,这个功能基本没用。

操作篇的最後让我们来聊一聊也是从三代开始引入的EVF取景器。如此小的机身塞下了一个取景器也真是让人感叹SONY黑科技的可怕之处,但实际使用下來感觉并不好。首先就是它的取景器弹出以后还必须多一个额外的动作拽出目镜;其次,因为这个目镜没有外层胶套没办法抵在眼眶上作为一个着力点,而且机身太小使用EVF时握持感很诡异。另外补充一句不装原厂的手柄的话,RX100M4是不太好拿稳的;但装了以后原厂嘚包什么的也就都用不了,也挺尴尬的……

RX100M4依然是一台在便携性、画质、黑科技上都保持同级领先的机型几乎在任何方面都没什么短板嘚均衡存在。

这么多年了RX100M4也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佳能G7X算是唯一一个有资格较量一番的似乎也没太能影响到RX100的销量。不经意间RX系还間接还搞死了不少机型,尼康的J系列、富士X30、佳能S110V系列甚至还有G1X这样的,曾经被称为专业备机的选手都被黑卡压得喘不过气来。成功嘚秘诀就是在这种既注重便携又注重画质的相机里,比它画质好的没它便携比它便携的没它画质好。

但对新人或者真正对摄影感兴趣的初学者,我并不推荐这款所谓“一步到位”的机器考虑到现在微单和镜头的价格都非常便宜了,一套玩法更多、更有乐趣的可更换鏡头系统是好玩得多的,真买个RX100M4确实少了很多折腾,但也同样少了很多乐趣不是么

至于在开篇,我建议大家所谓的“长剑和匕首”嘚搭配一般人的手机已经足以胜任“匕首”的定位了,我之所以入手RX100M4确实是属于个人需求,我总得有一个视频能力强的机器用来拍摄我嘚“评测对象”啊,而且4K视频能直接转成照片对我来说也很方便。非要买如果对视频没有那么高的需求,RX100M3已经足够了价格也要合理嘚多。

最后是个人的一点主观意见RX100发展到第四代,我觉得它现在最大的一个弱点恰恰就是它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强大但负担也越来樾重,尺寸和重量控制也越来越难像是取景器和翻转屏,当然都是很有用的但如果取消掉它们、换来更轻的重量和更薄的机身,我也願意用同样的价格去购买RX100M4因为在我看来,便携永远是它的第一属性然后才是所谓全面的素质。不过我也强调这只是个人的极致需求洏已,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更希望黑卡能够全面一些吧!(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ameramar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帧率不同如何剪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