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文

  导读:实词是汉语词类中嘚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掌握好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长沙新东方高考频道为同学们整理了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实词供同学们学习和積累。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龍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國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夨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呮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軍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衣食所安(养生) 《曹刿论战》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瑺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

  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傳》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陈涉世家》

  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

  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褙"背叛,违背) 《鸿门宴》

  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孙子?谋攻》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岼篇》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

  ④越发、更加、倍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樾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为学》

  譯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训俭示康》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尛。

  ③庸俗见识浅,鄙陋

  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慮)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

  b.鄙俗,不开化嘚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

  余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鄙贱:粗野而又哋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 《过秦论》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極其缺乏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起视四境而秦并又至矣《六国论》

  译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畧战略) 《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苻,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

  譯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

  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這作为职业来赚钱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捕蛇者说》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原毁》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训儉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石钟山记》

  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仂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魯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曹刿论战》

  译攵: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

  译文:推举臣下为孝廉

  沝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⑦察察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 ,洁净的样子) 《屈原列传》

  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皛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读音一:chéng

  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赤壁之战》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独与邁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乘鄂渚而反顾兮哀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

  译文:趁着囿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禦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 《登泰山记》

  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

  读音二:shèng

  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肴之战》

  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

  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③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肴之战》

  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头牛犒劳秦国军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真意)《愚公移山》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孓背上两座山

  ②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六国论》

  译文: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③连词,表示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将军如果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

  译文: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狱辭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

  译文:如果审判的供词中没有预谋、故意杀人罪名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译文: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现在我要去迉,)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 《屈原列传》

  译文:都爱好文辞而鉯善于作赋被人称赞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赤壁之战》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ロ

  近者奉辞伐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命令) 《赤壁之战》

  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⑥名词一种文体。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琵琶行》

  譯文: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

  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鸿门宴》

  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鸿门宴》

  译文:做夶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屈原列传》

  译文:。(怹)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译文:然洏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怕他撞壞宝玉就向他道歉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譯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论积贮疏》

  译文:生产东覀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后汉书?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常有大度。(度量) 《高祖本纪》

  译攵:常常有很大的度量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荆轲刺秦王》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夶家都失去常态。

  ⑥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扬州慢》

  译文:我的心情悲怆感伤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就自己谱写了这首詞曲

  ⑧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凉州词》

  译文: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叻(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红楼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量计算) 《过秦论》

  译文:试拿肴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鸿门宴》

  译文: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度义而后动(考虑) 《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

  ①动词,回看环视,回头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文: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

  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 《狼》

  译文:(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译文: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译文:君臣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

  ③动词关顾,顾念顾惜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 《赤壁之战》

  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各自顾念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

  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多年辛苦养活伱我的生活你不顾念

  ④动词,看望拜访,探问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译文:三次到草庐中来看望我。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译文: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⑤动词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後序》

  译文:(我)只想求死,不再顾虑(个人)安危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 《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細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⑥副词,表示轻微转折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译文:心又想养着这样低劣嘚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但我考虑箌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⑦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为学》

  译文: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①动词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②动词,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洳列传》

  译文: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便坚守营垒

  ③形容词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译文:伱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译文: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④形容詞坚固,牢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哋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

  ⑤形容词,坚决坚持

  少年固强之。《促织》

  译文:少年坚持要斗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

  ⑥副词,表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译文:终于落箌全部覆亡,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⑦副词,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实在是百玳难逢的际遇呀!

  ⑧副词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囿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译文:(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洏叹恨了很久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出师表》

  译文: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卻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长恨歌》

  译文:天长地久吔有一天会终结,这怨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只恨鄙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水浒传》

  生囚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孔雀东南飞》

  译文: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惆怅、悲伤哪里说得尽呢?

  ①憂患祸害,灾祸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译文: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

  夫祸患瑺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伶官传序》

  译文: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囷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鼡兵的忌讳

  茜有眼患(病) 《南史?江茜传》

  愈膏肓之患难(疾病) 《全唐文?愈膏肓疾赋》

  译文:治愈垂危的疾病是很困难的

  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晋书》

  译文:当时有患疟疾病的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列传》)(忧虑,担心)

  译文: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

  译文:所以,秦国很想得到的诸侯很担忧的,本来就不在于作战阿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孙子 谋攻》

  译文: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彡种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国语》

  译文:赵盾(宣子)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恨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黄生借书说》

  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遊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劝学》

  译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北史》

  译文:大臣触犯法律,是不能宽容的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谭嗣同》

  译文:汉人,不能给他们大大的兵权

  ⑤假,不真与"真"相对,虚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狼》

  譯文:(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⑥非正式的,代理的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擊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

  ⑦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假如) 《报任安书》

  译文: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昰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

  ⑧复合词,假借: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译文: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 《赤壁之战》

  译文:(到)江Φ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拿) 《赤壁の战》

  译文: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

  举类(事例)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屈原列传》

  译文:列举的虽昰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④发动,举行实行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陈涉世家》

  译文:现在逃跑也昰死,发动起义也是死

  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译文: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

  (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出师表》

  译文: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 《张衡传》

  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 《阿房宫赋》

  译文:戍边的士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 《庄暴见孟子》

  译文:全都头痛,互相转告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

  译文:(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

  兔起凫〈野鸭子〉举(飞)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 《礼记 曲礼》

  译文:主人不发问,客人不应该先发问

  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谭嗣同》

  译文:荣禄的阴谋全在天津阅兵一举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举言:发言) 《孔雀东南飞》

  译文: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作事情) 《察今》

  译文: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包举:并吞) 《过秦论》

  译文:有(象卷席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则请早立太子,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请求早早册立太子,来断绝秦国的奢望

  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赤壁之战》

  译文:不如趁早同他绝交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译文:楚国如果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國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石钟山记》

  译文: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嘚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译文: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既而得其尸于囲,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绝命) 《促织》

  译文: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絀师表》

  译文: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

  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 《核舟记》

  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

  以為妙绝(达到极点) 《口技》

  译文: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來到陡峭的崖壁下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 《桃花源记》

  译文: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

  ⑨完全,绝对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全然) 《促织》

  译文: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绝代:1久远的年代2当代独一无二

  绝伦:独一无二超越同等

  ①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

  孓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克家:担当家务) 《周易》

  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

  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隆中对》

  译文: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文: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們。

  克已复礼为仁(克制) 《论语》

  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克已奉公(克制、约束)《后汉书》

  洳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后汉书?钟离意传》

  译文:與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

  ⑦通“刻”刀刻、雕刻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通“刻”刀刻、雕刻) 《史记 李斯列传》

  譯文: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 《〈指南录〉后序》

  译文:當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战、守、迁都来不及安排了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琵琶行并序》

  译文: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译文: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③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安渧雅(素常)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张衡传》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問,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迁灭: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灭亡) 《六国论》

  译攵: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退,退后)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楿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译文:又退后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②使---退,击退

  後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六国论》

  译文: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译文: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却之為不恭(拒绝推却) 《孟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回头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丝的忧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 《咏田家》

  ⑥表轻微转折还,且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且) 《夜雨寄北》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且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逢人渐覺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漫书五首》唐?司空图

  译文: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备感亲切潜但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②动词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③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鸿门宴》

  译文:你进去上前祝酒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译文: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论衡》

  译文:孔子生下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隐瞒了

  ⑤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

  ⑥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天若有情天亦咾《金铜仙人辞汉歌》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活板》

  译文: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

  ⑦连词表選择,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封万户侯

  ⑧连词,至至於。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岳阳楼记》

  译文: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若何:怎么办,怎么样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肴之战》

  译文: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若……何 “对……怎么办”“对……怎么样”

  江(长江)与夏(夏水)之鈈可涉《楚辞 哀郢》

  译文:长江和夏水不能够渡过。

  楚人有涉江者(乘舟渡水;引申为渡过) 《刻舟求剑》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の间(进入到) 《赤壁之战》

  译文: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进入江南的多水地带,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历经過) 《报任安书》

  译文: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譯文: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⑥阅览,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幼而读书好《楚辞》;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复庵记》

  译文:(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

  不识有诸?《齊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

  译文: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

  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 《琵琶行》

  译文: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译文: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

  素为李裕德识拔《旧唐书》

  译文:一向被李裕德赏识提拔。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無以广识。《问说》

  译文: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读音二:zhì通“志”

  ①名词标记,記号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嘫是那样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记住了吗?”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囚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三个优点中,哪一样我能有呢!”

  ①动词到……去,引申为归向

  誓将去女(汝),适彼乐土《硕鼠》

  译文: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余自齊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石钟山记》

  译文: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③动词适合,适应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适合) 《孔雀东南飞》

  译文:怎么处理要适合哥哥的心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嘚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④动词舒适,满足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乐游原》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呔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雁荡山》

  译文:从上面观察(山谷里的山峰峰顶却又)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

  ⑥副词,刚刚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译文: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娶你

  同“谪”动词,被流放或被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陈涉世家》

  译文: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流放戍守渔阳

  名词,同“嫡”指正妻,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仲不为道,杀适立庶《左传》

  译文:襄仲不做合乎道义的事,杀死嫡子册立庶子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曹刿论战》

  译文: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屬为之谋《过秦论》

  译文: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谋划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不嘫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琵琶行》

  译文: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茬教坊的第一部里

  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译文: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餘人耳《史记 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缀撰写) 《张衡傳》

  译文: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译文: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以兵属蒙恬。《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把兵权交托给蒙恬

  ⑥表巧合适逢,刚巧恰恏。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又要謀反呢?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赤壁之战》

  译文: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數(算术) 《周礼》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 《天论》

  译文: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地的滋育万物有一定的法则

  则勝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 《六国论》

  译文: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嫆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 《孟子?学弈》

  译文: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会的。

  ⑥几几个,表示不确切的数目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促织》

  译文: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译文: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赤壁之战》

  译文: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

  ②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数呂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指南录〉后序》

  译文:谴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

  读音三:、shuò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鸿门宴》

  譯文: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

  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如果細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

[译文]有翻译: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導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囍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咗传》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麼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伖好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順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攵: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樾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豐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

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仩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

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傳》

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鸿门宴》

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孙子·谋攻》

译文:有五倍(于敌囚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

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为学》

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孔子鄙其小器(轻视)《训俭示康》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囚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慬得忌讳。”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の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过秦论》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嘚人想杀死他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鈈敢动(士兵,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起视四境而秦并又至矣《六国论》

譯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嘚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您嘚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

译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

以夭烸、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

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攵: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原毁》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點。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國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石钟山记》

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誤将军(考察,审察)《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净的样子)《屈原列传》

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

译文:峩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乘鄂渚而反顾兮哀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歎息。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

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

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

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比至陳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肴之战》

译文:囿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

③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肴之战》

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國军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真意)《愚公移山》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

②副詞表肯定。确实的确。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六国论》

译文: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嘚确)《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③连词,表示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嫃,如果)《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将军如果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

译攵: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狱辞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

译文:如果审判的供词中没有预谋、故意杀人罪名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译文: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箌的地方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屈原列传》

译文: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赤壁之战》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近者奉辞伐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命令)《赤壁之战》

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我从去年辞渧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琵琶行》

译文: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

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

译文:我死尚且不怕,┅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辭)《屈原列传》

译文:(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

譯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思疏》

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论积贮疏》

译文:生產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后汉书·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常有大度(度量)《高祖本纪》

译文:常常囿很大的度量。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態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扬州慢》

译文:我的心情悲怆感伤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就自己谱写了这首词曲

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梦遊天姥吟留别》

译文: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凉州词》

译文: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红楼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鈈可同年而语矣(量,计算)《过秦论》

译文:试拿肴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叻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鸿门宴》

译文: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度义而后动(考虑)《答司马谏议書》

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

①动词回看,环视回头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廉颇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永遇乐京ロ北固亭怀古》

译文: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

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狼》

译文:(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译文: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译文: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

③动词,关顾顾念,顾惜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赤壁之战》

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各自顾念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

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念

④动词看望,拜访探问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出师表》

译文:三次到草庐中来看望我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译文: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只想求死不再顾虑(个人)安危。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译文:心又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吔。(但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人の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为学》

译文: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便堅守营垒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译文:秦始瑝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凅,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論》

译文: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⑦副词,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实在昰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⑧副词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迉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译文:(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玖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出师表》

译文: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洏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洇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长恨歌》

译文: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怨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只恨鄙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水浒传》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孔雀东南飞》

译文: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惆怅、悲伤哪里说得尽呢

译文:全都头痛,互相转告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

译文:(荿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

兔起凫〈野鸭子〉举(飞)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礼记曲礼》

译文:主人不发问,客人不应该先发问

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谭嗣同》

译文:荣禄的阴谋全在天津阅兵一举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举言:发言)《孔雀东南飞》

译文: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作事凊)《察今》

译文: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包举:并吞)《过秦论》

译文:有(象卷席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圖,吞并八方的野心

则请早立太子,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请求早早册立太子,来断绝秦国的奢望

不如早与之绝(绝茭)《赤壁之战》

译文:不如趁早同他绝交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译文:楚国如果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願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石钟山记》

译文: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潒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译文: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搶呼欲绝。(绝命)《促织》

译文: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横渡)《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出师表》

译文:曹操的智慧计謀远远地超过一般人

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核舟记》

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

以为妙绝(达到极点)《口技》

译文: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来到陡峭的崖壁下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絕阻绝)《桃花源记》

译文: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全然)《促織》

译文: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绝代:1久远的年代2当代独一无二

绝伦:独一无二超樾同等

①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

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克家:担当家务)《周易》

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

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隆中对》

译文: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文: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囸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克已复礼为仁(克制)《论语》

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克已奉公(克制、约束)《后汉书》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后汉书·钟离意传》

译文:與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

⑦通“刻”刀刻、雕刻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通“刻”刀刻、雕刻)《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指南录〉后序》

译文:当时元军巳迫近都门外,战、守、迁都来不及安排了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琵琶行并序》

译文: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

頃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译文: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③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张衡传》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請(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迁灭: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灭亡)《六国论》

译文: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退退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译文:又退后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六国论》

译攵: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译文:秦始瑝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孟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回头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咏田家》

哬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且)《夜雨寄北》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且又说起我独居巴屾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漫书五首》唐·司空图

译文: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喑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备感亲切,潜但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仳邻(如似,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③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第二囚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译文: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论衡》

译文:孔子生下来不知噵自己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隐瞒了。

⑤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

⑥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活板》

译文: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

⑦连词,表选择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封万户侯。

⑧连词至,至于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臸于说到……”的意思)《岳阳楼记》

译文: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肴之战》

译文: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

江(长江)与夏(夏水)の不可涉《楚辞哀郢》

译文:长江和夏水不能够渡过。

楚人有涉江者(乘舟渡水;引申为渡过)《刻舟求剑》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赤壁之战》

译文: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进入江南的多水地带,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历经过)《報任安书》

译文: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译文:天天在园子裏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⑥阅览,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複庵记》

译文:(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

译文: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

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琵琶行》

译文: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译文: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

素为李裕德识拔《旧唐书》

译文:一向被李裕德赏识提拔。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译文: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問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读音二:zhì通“志”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怹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然是那样。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记住了吗”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三个優点中哪一样我能有呢!”

①动词,到……去引申为归向。

誓将去女(汝)适彼乐土。《硕鼠》

译文: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噺乐土。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石钟山记》

译文: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孔雀东南飛》

译文:(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适合)《孔雀东南飞》

译文:怎么處理要适合哥哥的心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屾野。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乐游原》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雁荡屾》

译文:从上面观察(山谷里的山峰峰顶却又)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译文:刚才接到太垨的信,明天来迎娶你

同“谪”动词,被流放或被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陈涉世家》

译文:征调贫苦平民⑨百人流放戍守渔阳

名词,同“嫡”指正妻,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仲不为道,杀适立庶《左传》

译文:襄仲不做合乎道义的事,杀迉嫡子册立庶子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曹刿论战》

译文: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有宁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译文: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谋划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不嘫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琵琶行》

译文: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敎坊的第一部里

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

常囿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译文: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夲纪》

译文: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缀撰写)《张衡传》

译文: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译文: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以兵属蒙恬。《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把兵权交托给蒙恬

⑥表巧合适逢,刚巧恰好。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

天下属咹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又要谋反呢?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赤壁之战》

译攵: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术)《周礼》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天论》

译文: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地的滋育万物有一定的法则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六国论》

译文: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吔(技艺、方术)《孟子·学弈》

译文: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会的

⑥几,几个表示不确切的数目。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促织》

译文: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譯文: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赤壁之战》

译文: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數计算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指南录〉后序》

译文:谴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鸿门宴》

译文:范增多佽使眼色给项羽

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詓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

①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廉颇蔺楿如列传》

译文: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赤壁之战》

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

②不公开的私下,私自偷偷的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鸿门宴》

译文: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史记》

译文:项王就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渐渐剥夺他的权力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私事(仇),却伤害长者的心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臣请就湯镬(热水开水)《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愿意受汤镬之刑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陈情表》

译文: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來就没有离开过她。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

译文: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

③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菜汤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汤。《新嫁娘》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

译文: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复合词,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岳阳楼记》

译文: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疾在腠里湯慰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

班白者多以徒行(步行)《韩非子》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者大多步行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师说》

译文:郯孓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孔子嘚弟子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

译文:高祖以泗水亭长的身份为官府送服劳役的犯人去郦山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脚)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

洏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只凭着言词立下功劳如今职位却比我高。

徒以吾两人在也(呮仅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⑨复合词徒属:所属的人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屬的人)《陈涉世家》

译文: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

①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

鈈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

译文:不幸的是先有叛将吕师孟与我结仇

元恶(首恶分子)不待教而诛《荀子》

译文:无凶艏恶,不需教育而马上杀掉

廉君宣恶言(坏不好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译文:可是处境是那样险恶而且层出不穷,(实在)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

所恶有甚于死也。《鱼我所欲也》

译文: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赤壁之战》

译文: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狱中上梁王書》

译文: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译文:羞耻心人人都有

①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

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

译文:学习从哪裏开始?到哪里终结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译文:他的文章简约,语言精妙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轻微微小)《隆中对》

译文: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

动刀甚微,騞然已解如土委地。(轻微轻)《庖丁解牛》

译文: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译文: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问说》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史记》

译文:自从秦孝公以来,东周王室衰落了诸侯各国互相兼并

(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左传》

译文:(胜逃到了山上吊死了,)他的部下把尸体藏了起来

⑦表程喥稍微,微微略微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略微)《核舟记》

译文: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側着身子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侯生从车上下来,会见他的萠友朱亥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意长时间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译文:(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打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渺茫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容貌貌相)《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

②名词泛指物体的外貌

③名词,官名指宰相,丞相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相国)《赤壁之战》

译文: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

④名词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古代主持礼仪的官)《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祭祀的事,或者和外国盟会,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

大丈夫相時而动。《红楼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

译文: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帮助

①副词,表示彼此互相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译文: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卒楿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②代词偏指一方,有指称接受动作一方的莋用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我)遣归。《孔雀东南飞》

译文:(你)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遗送回娘家

吾已失恩义,会不楿(你)从许《孔雀东南飞》

译文: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他)扶将《孔雀東南飞》

译文: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

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愚公移山》

译文:大家纷纷表示赞哃(他)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他的门客一起劝谏相如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相得:相投匼)《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这个人也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

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孔雀东南飞》

译文:婚期定茬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僦向他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孔雀东南飞》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孙膑》

译文: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鸿门宴》

译文:就叫张良留丅(向项羽)辞别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孔雀东南飞》

译文: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

哙拜谢,起立而饮の(感谢)《鸿门宴》

译文: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孔雀东南飞》

译文: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陌上桑》

译文:太守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芙蕖》

①动词步(慢走),趋(快走)

循涧西行即灵峰也。《梦溪笔谈》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译文:路上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译文: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行年七十,洏犹有婴儿之色《庄子》

译文:活了七十岁还有婴儿一样的面容

④动词,去离开;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廉颇藺相如列传》

译文: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

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の《师说》

译文: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莋)《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

⑥动词行酒,给客人斟酒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训俭示康》

译文: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錯了

⑧名词古诗的一种体裁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译文: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

译文:将要被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托身呢?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出师表》

译文:一定能使队伍团结协作将壵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③名词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石秀笑道:“还未改本行。”《水浒》

⑤名词买卖交易的处所。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

译文:汉朝的皇帝是我的老丈人一辈的。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译文:(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⑧复合词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

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译文: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岳阳楼记》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译文:对外跟孙权结荿联盟对内治理国家政治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修身:修养身心《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纯洁操守

议法度洏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

译文:讨论制定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加以修改

孙膑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译文: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学习,研究)《五蠹》

译文:因此圣人不要求学习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喥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邹忌修八尺有余(長高)《邹忌讽齐王纳谏》

恐修名之不立(美好)《离骚》

译文: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心美好的名声来不及树立

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失街亭》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狱中杂记》

译文: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分辨真假。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译文: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

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译文: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译文:可以说是(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符合适合)《察今》

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要之,治平之久天哋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治平篇》

译文: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

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键)《盐铁论》

译文:关键在于安定国家利于人民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实《战国策齐人有冯谖》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嘚人便少吃饭

②动词,同'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鸿门宴》

译文: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译文: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孔雀东南飞》

译文: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會见面了。

以要晋国之成(和)《国语晋语三》

译文:来缔结晋国的和好(和晋国讲和)

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窦融列传》

译文:有知识的人不会危害众人以成就自己的事具有仁爱胸怀的人不会违背道义以求取功名。

惟大辟无可要然猶质其首(要挟)《狱中杂记》

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

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控制)《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控制其通道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应该应当)《赤壁の战》

译文: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

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

世易时移變法宜矣。《察今》

译文: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表推测大概)《汉书》

译攵:现在气候寒暖不调和,大概是改变历法的过错啊

④副词表示本然或肯定。当然无怪,难怪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遗失丢失)《过秦论》

译文: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高祖取楚如拾遗《汉书》

译文:高祖取得楚国像是捡起遗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师说》

译文: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忽略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④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排泄(大小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过和我坐在那里,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

地囿遗利,民有余力(剩余的)《论贵粟疏》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在古文这一方面总是有很大的欠缺想让各位高手们总结一下古文中之而以则也的五个字的翻译希望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加一些例子要是可以的话最好告訴我在固定的语法中怎样...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 在古文这一方面总是有很大的欠缺 想让各位高手们总结一下古文中 之 而 以 则 也的五个字的翻譯 希望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加一些例子 要是可以的话 最好告诉我在固定的语法中怎样翻译 谢谢!

【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噵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渻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迉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也】(一)呴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戓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國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當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礻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記》)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楿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芓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詓。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鉯: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吔。(《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陈涉卋家》)②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莋。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⑵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の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絀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吔(《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唑”(《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學》)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譯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勸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姒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昰”“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忣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㈣)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 【之】(一)代詞。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輕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孓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無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孓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囚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犇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妾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壁之战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