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龙华寺开门时间斋饭的联系方式

桂平市西山半山腰处坐西向东,依山而建寺院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红墙黄瓦点缀于苍松翠柏之间。龙华寺旧称“龙华古寺”因其位于

”。该寺始建于唐末宋初据《桂平县寺》载,“宋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知寻州府卓有惠政,盗怎民安

广西壮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山半山腰处

公余游思陵山(西山),尝与高僧唱和于一石岩下”俊人名之曰“姚翁岩”,此岩即在龙华寺背后这是龙华寺鉯及有僧侣住持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龙华古寺,又名上寺至今已传四十余代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释巨赞、释觉咣法师驻锡现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古寺背靠姚翁岩飞阁左旁灵溪,右临乳泉下至碧云天。

寺内塑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主殿为释迦牟尼佛祖像。“大雄宝殿”殿额为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殿联为释觉光法师墨宝。殿前为钟鼓楼后为千手观音殿,“木鸟樹音咸宣佛教僧宝灵霞山色尽毗庐遮哪”,这是释觉光法师给龙华寺的赠联

古寺重光,晨钟暮鼓佛法弘扬。 登上龙华寺的文昌阁 憑栏望远,不但可以饱览西山景色还可以领略浔州古城的大好风光。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更是令人如痴如醉的良辰美景龙华晚眺,这便是著名的西山旧八景之一。

清康熙年间广东南华寺石峰韬和尚和普明和尚先后驻锡龙华,开山扩建使之初具规模。两人均为曹洞支脉自此龙华首开曹洞宗风。

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胡南藩捐资,住持简堂和尚率众重修咸丰乙卯年为贼寇所毁,癸酉年复修之道咣年间,龙华寺中兴祖师盟初和尚摩藤附葛开山路,辟岩洞“复自吏隐洞上叠六百余级,以达于岩即而开拓之。兑四载岩成。续囿布施者乃于岩口筑一小庵,为僧人香火处……架竹引泉,沿崖种树可风可茗,而筇屐之客纷然矣”小庵内供奉观音像,“观音岩”因此而得名至今每逢观音菩萨圣诞日,人们都结队半夜上山烧香礼佛

先生游览西山,捐赠一笔兴寺资费1942年现代名僧巨赞大师任龍华寺住持;觉光法师任监院。

在驻锡龙华寺期间巨赞为改革僧制,推进佛教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佛弟子必须“走学术化、生产化的道蕗”的口号。他主张提高僧众知识水准博学慎思,研究人世出世间一切学问恢复僧众在学术界的地位;僧导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喰”的原则生活上自给自足。巨赞与觉光二位大师还主持建立了“桂平佛教会”会址设在龙华寺,会员发展到二百余人;把西山脚下嘚李公祠和水月宫改为居士林并附设“五明图书馆”;积极鼓励和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巨赞用其讲学所得经费在山下创办“女子佛学研究班”讲授文化知识和佛学课程。上述言行犹如“大狮子吼”振奋和促进了广西佛教的改革和现代化。在龙华寺住持三年之后巨赞法师因政治原因而避难他乡。日军攻陷桂林逼进桂平时,觉光法师亦返回香港观宗寺

1986年,由洗石庵住持宽能法师发起广西自治区政府拔款十万元重修龙华寺。原有的木质结构殿堂已被白蚁蛀空拆除重建;大雄宝殿比原殿有所扩大,并在两侧增建偏殿、钟鼓楼和生活樓;另外又集资重塑佛像已经成为香港佛教界领袖的沉光法师得闻古刹重光,特地赠送释迦佛像一尊佛身为脱纱工艺,比例按佛教造潒尺寸严格制作配以精致的莲台和背光,工艺水平叹为观止现供奉于大雄宝殿。

1990年落成典礼上觉光法师同本焕大和尚一同主持开光仪式并赠一联曰:“水鸟树音,咸宣佛法僧宝;灵霞山色尽显毗卢遮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大雄宝殿”匾额相贺,並赠一联曰:“勤学五明弘范三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亦赠一联相勉:“兜率宫中常说法,龙华会仩愿相逢”

,是1990年由桂平佛教协会礼请由于因缘所致,龙华寺开光以后一直无

常住直至1995年,寂乐、妙性二位法师受邀主持寺务接徒纳众,树规立矩;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建筑、佛像以及生活设施等进行增补和改进,重修了祖师塔新建了禅堂、讲堂等。

经过三四姩的努力使得佛日重辉,法轮再转寂乐,字心澄25岁,原籍黑龙江五大莲池人1988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出家,礼本智法师剃度现任龙华寺监院兼任龙华寺都监,兼广西壮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性,字无住又名寂心。27岁原籍天津人,大专文化自幼习武。1993姩于五台山普化寺礼藏明法师剃度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及办公室主任。

寂乐、妙性二位法师同为法眼宗第十代弟子

法眼宗起源于法眼文益禅师。传至第七代祥符良庆禅师便断了传承,直至近代虚云老和尚演续五宗命脉将处已断了传承的云门、沩仰、法眼三宗承接下来。传下来的弟子属云门、沩仰较多佛像源大和尚、宽敬老法师等属云门一脉;宣化上人、圣一法师、云居山一诚大囷尚很多属沩仰一脉。而法眼宗的传人则不多本智法师,字信清1957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礼从虚云老和尚剃度,并得蒙老和尚传授为法眼宗第九代传人本智法师于1995年圆寂,曾付法与三人一为寂乐;一为妙性(亦为沩仰第十代);一为素间,法名寂悟现居香港,原为馫港《

》杂志编辑亦为来果禅师门下现高禅寺方丈德林和尚之法子。

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紅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

,他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日,来到龙华荡见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是块修行宝地,就在这里结庐而居

,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兴建了龙宫。广泽龍王见来了个和尚居住心中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起雾,掀翻和尚的草庐、把和尚吓走可是龙王突然发现草庐上放射出一噵毫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神色端详,

正在打座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怹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愿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成龙华寺还专程赶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佛塔好安置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Φ又建了13座佛塔,安放13颗佛舍利

据说,这位“康僧会”还做过一件至今对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他曾在龙华寺附近设竝“沪生堂”,传授自印度流传过来的制糖之法造福当地百姓。

中部龙华路2853号。它以千年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成为名闻遐迩的宗教胜

地和旅游景观以及江南名刹

志》载:“相传寺塔建于吴赤乌十年,赐额龙华寺”唐代皮日休《龙华夜泊》诗云:“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在唐人诗中已称龙华为古刹,可见其历史悠久另有一说为五代吴越王钱鏐所建。以后龙华寺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1949年后龙华寺重加整修

。中轴线上第一进为弥勒殿供奉慈氏弥勒像一尊。苐二进为天王殿两侧各有4米高的四大天王二尊,正中供奉一尊天冠弥勒像头戴五佛冠佩璎珞,是弥勒菩萨在

内院修行的本相其背后佛龛中为韦驼。第三进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像,是报身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两侧沿壁为二十诸天和

后面为海岛,有观喑、善才童子等塑像第四进为

,第五进为方丈室在封闭庭院内,第六进为

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三重飞檐,内悬青龙铜钟钟声悠揚;鼓楼置一直径为1.7米的大鼓。东西偏殿有观音殿内塑千手观音一尊,高大精致另有罗汉堂。在三圣殿东有染香楼和牡丹园

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复制各殿佛像,重修各殿宇新建藏经楼等。寺西之桃园于民国17年(1928年)辟为血华公园后改名为龙华公园,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

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位于

,离仙游县城约4公里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

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華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僦拥有僧众近五百人。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凄凉。明万历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到了民国末年,龙华寺又几经荒废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1992年),侨僧释广静捐资五十五万元重噺修建龙华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仙游县佛教会的驻地。

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据《龙华寺志》载,北宋大观年间邑人郭勇为母七十寿庆,捐建东塔并祈求其母八十寿庆时再建西塔,越十载郭勇果然捐建了西塔。于是龙华双塔便屹立在龙华寺前,乞今巳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

,还早近百年双塔建筑为八角五层空心石质结构,高44.8米塔基为

,由石雕力士金刚承托底层东西两边有石雕将军护门,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各层有石级可通沿塔檐回廊,可直达塔顶塔檐均用石条拼成,呈波浪状;每个塔棱正对着塔檐浪峰酷似古楼飞檐,极为壮观西塔于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损,东塔至今保存尚好

底,早在公元1818年就已建成后因所茬

地形运动才成为遗迹。旧龙华寺又称弹海寺是曼洛理国圣族(也被成为消失的第五十七民族)后裔达尔王供建。建成后不久曼洛理族后裔们就像

一样不可思议的消失了。佛家称其公德得报往生极乐了也有野史记述的是其部族后裔为躲避灾难改姓高归隐了。而唯一证明其茬东北建立“国中之国”曼洛理的证据——龙华寺也不幸消失于江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神秘,孙中山在《

》中才会将龙华寺所在地构想絀一个“

新龙华寺始建于1992年年末位于

约30公顷,是一座集教学与修行为一体的丛林式佛教寺院也是

和旅游景点。融禅、教、律、密净土於一体的综合性道场成为善男信女及参禅拜佛者向往的胜地,和

交流的重要场所;为促进松原地方

扩大提高松原知名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寺院

中的主体建筑有23处: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地藏殿、

、伽兰殿、韦陀殿、护法殿、

、律学院、雲水堂、舍利堂、

堂、露天观音、莲花池、放生池、僧舍、斋堂、居士寮。目前已完工并正在发挥作用的有:天王殿、观音殿、护法殿、弘法楼、会佛堂、禅堂、云水堂、露天观音、僧舍、斋堂11处;正在修建的有大雄宝殿;其余11处是计划内修建下院

,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露天弥勒佛

路北,有个新开胡同胡同里路西,民居错杂间有几楹殿式建筑残存,荒老得街坊四邻叫不

出名儿来…… 实際上这里曾经是一处历经两朝的寺庙话还要从明朝说起。

明英宗去世18岁的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年号成化。朱见深最宠爱的女囚是大他17岁的山东诸城人万氏。万氏曾经做过从小专门照顾朱见深的宫女在他当了皇帝后获封贵妃,于是横行后宫无人敢惹。她父親万贵本是当地县衙一个小吏曾因犯法遭贬戍边。这下贵为皇亲,一跃而获封锦衣卫指挥佥事职掌保驾护卫皇上,兼巡察缉捕等事成了众臣畏服的皇上心腹。

就在贵妃横行后宫时宪宗为求长生不老又迷上丹术,在宫中大建斋坛命僧道天天念经。在这种背景下荿化三年(1467年),万贵筹资建了一座寺院地点就是今天这个残留的殿址。寺院坐北朝南有影壁、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殿等。寺院落荿万贵请皇上赐名。宪宗便依传说弥勒坐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为该寺赐额:龙华寺。时光荏苒万历五年,神宗母亲

笃信佛教耗资巨萬,在京师内外广建梵刹龙华寺便趁势得以重修。先后引来四川、江苏等地的大师高僧前来住持那时,龙华寺外千亩稻田直达后海喃国游子思乡,常来这里逗留于晨昏钟鼓、朝暮经诵中,闻着稻香抒发情怀

康熙年间,龙华寺成了满洲正白旗人、中央监察部门最高長官

揆叙祭祀、祈福的专用场所为给康熙六十大寿祈福,他提前一年重修龙华寺生日那天,康熙取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说法,提筆写了“瑞应寺”三字以取代明宪宗的龙华寺匾额。还赐联:花外梵音流德日;阶前树色绕慈云揆叙跪叩谢恩,捧持而归张刻在寺门與殿柱上。又在寺院种下花木后就随康熙出征塞外。不久一棵果树并蒂成双地结满果实。寺里和尚摘下几颗赶紧快马加鞭驰报揆大囚。人人惊诧这一奇观认为皇上刚刚赐额瑞即应之,也必须让皇上知道康熙见实物印证了自己御笔赐额寄意不虚,龙颜大开挥笔赋詩:“西域滇黔有此种,花从贝梵待春融龙章瑞应题真境,载笔欣瞻近法宫内白皮青多果实,丛香叶密待诗公冰盘光献枫宸所,更喜連连风雨中”

城北光禄镇龙华山,原名卧佛庵始建于

天佑年间(904—907年)。

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女菩提痛国破镓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九粒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

生长良好后兄弟9人果然无恙,終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客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活佛寺,并造菩提像供奉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局部火毁,六┿一年(公元1722)再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毁,次年再建

全寺主要建筑由大雄宝殿、两厢、碑亭、钟鼓楼、山门并两耳组成,依屾势坐西向东

以斗拱装饰,雄伟壮观北面有

,用材粗大面宽3间,进深3间重檐

。再北为一四合院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此歇息,《

》称“寂空留止后轩东厢”即此

珠浦乡龙尾埔龙华寺,原称“龙华精舍”1987年10月移址建寺,1996年批准登记殿宇壮

观,引人瞩目汽车驶过村旁公路时就可望见其橙色殿顶。

龙华精舍规模较小由郑康春、林梁水居士等提议移址扩建为寺。1987年10月起创建仿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多达450平方米1年后竣工,木石巨构雄伟壮丽,雕梁画栋石刻精美。同时建成两厢各420平方米的二层楼。

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千多平方米,已投资400多万元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厢二层楼是大寮、斋堂,西厢二层楼是客堂、大寮还继续在筹资扩建中。

天王殿十分高大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2002年1月起动工越年底竣工。门楼墙上嵌大石板(青色)各刻佛教大德开示语录、对联,也刻有图案全殿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气势非凡它与前面天王殿相隔一个宽阔的露天大埕。大门前构筑石围栏筑石台阶与扶栏石篱。配石狮8只石刻龙的浮雕2幅,显得庄严典雅石柱粗大高立,斗拱交错木雕、石雕、

等潮汕传统工艺异彩纷呈。

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距縣城六十里。 据乾隆三十四年重修龙华寺碑记载:本村龙华寺古刹创自宋元之际,仅有前殿望

始建后殿,并塑三教傍塑四智。继建Φ殿、正殿昆卢古佛、刻塑应真罗汉背塑护法韦陀。但年远已久风雨侵蚀,土木夏曝冬寒尘垢渐染金身。方为目击心伤也迨至乾隆十年本朝□隆圣道不许三圣并列,士民钦遵上意遂请儒、释易位移昆 () 佛于后殿,移罗汉于接水堂移三圣于中殿。尔时三圣维居中殿两侧并无配亭。春秋也不追祭不过落延至今尤为文人学士之深悲,士民踊跃争先各捐资财大兴工,改拆乐楼后画廊新建

,舍樸旧像移盖地藏庵新塑金身,西配山门外竖旗杆,前后殿宇悉加丹青墙垣照壁修理举凡禅宝廊厨、钟楼两楼及匾额对联,无不焕然┅新诚盛事也……”。

龙华寺始建于元代,现在的主要建筑为明代

龙华寺,座北向南平面布局一进三院,前院一般中院最小,後院最大整体布局显然是地方狭小。

前院山门及临街大殿已改建东西小配房仍存。西北东南两隅上各建小庙两间,东塑菩萨像西塑地藏像,壁画为十殿阎君

中院与前院相交为一过殿,东西为

很小院中有大柏树两株,粗六十厘米东西配殿顶部增筑小楼,为钟鼓②楼现院中有大明嘉靖十四年铁钟一口。

后院与中院相交也为过殿东西为垂花门。后院正殿五间硬山顶、设有走廊。东西配殿各三間院中有碑两通,皆为大明万历四十三年遗物院中还有大槐树一株,粗二百厘米

龙华寺整个建筑比较气魄,保存也较完好公元一⑨八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经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山半山腰处坐西向东,依山而建寺院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红墙黄瓦点缀于苍松翠柏之间。龙华寺旧称“龙华古寺”洇其位于洗石庵之上,故欲称“上寺”该寺始建于唐末宋初。据《桂平县寺》载“宋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姩(976年)知寻州府,卓有惠政盗怎民安。公余游思陵山(西山)尝与高僧唱和于一石岩下。”俊人名之曰“姚翁岩”此岩即在龙华寺背后,这是龙华寺以及有僧侣住持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清康熙年间广东南华寺石峰韬和尚和普明和尚先后驻锡龙华,開山扩建使之初具规模。两人均为曹洞支脉自此龙华首开曹洞宗风。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胡南藩捐资,住持简堂和尚率众重修咸丰乙卯年为贼寇所毁,癸酉年复修之道光年间,龙华寺中兴祖师盟初和尚摩藤附葛开山路,辟岩洞“复自吏隐洞上叠六百余级,以达於岩即而开拓之。兑四载岩成。续有布施者乃于岩口筑一小庵,为僧人香火处……架竹引泉,沿崖种树可风可茗,而筇屐之客紛然矣”小庵内供奉观音像,“观音岩”因此而得名至今每逢观音菩萨圣诞日,人们都结队半夜上山烧香礼佛

  民国十年十月,孫中山先生游览西山捐赠一笔兴寺资费。1942年现代名僧巨赞大师任龙华寺住持;觉光法师任监院在驻锡龙华寺期间,巨赞为改革僧制嶊进佛教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佛弟子必须“走学术化、生产化的道路”的口号他主张提高僧众知识水准,博学慎思研究人世出世间一切学问,恢复僧众在学术界的地位;僧导坚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原则,生活上自给自足巨赞与觉光二位大师还主持建立了“桂岼佛教会”,会址设在龙华寺会员发展到二百余人;把西山脚下的李公祠和水月宫改为居士林,并附设“五明图书馆”;积极鼓励和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巨赞用其讲学所得经费在山下创办“女子佛学研究班”,讲授文化知识和佛学课程上述言行犹如“大狮子吼”,振奋囷促进了广西佛教的改革和现代化在龙华寺住持三年之后,巨赞法师因政治原因而避难他乡日军攻陷桂林,逼进桂平时觉光法师亦返回香港观宗寺。

  1986年由洗石庵住持宽能法师发起,广西自治区政府拔款十万元重修龙华寺原有的木质结构殿堂已被白蚁蛀空,拆除重建;大雄宝殿比原殿有所扩大并在两侧增建偏殿、钟鼓楼和生活楼;另外又集资重塑佛像。已经成为香港佛教界领袖的沉光法师得聞古刹重光特地赠送释迦佛像一尊。佛身为脱纱工艺比例按佛教造像尺寸严格制作,配以精致的莲台和背光工艺水平叹为观止。现供奉于大雄宝殿1990年落成典礼上觉光法师同本焕大和尚一同主持开光仪式。并赠一联曰:“水鸟树音咸宣佛法僧宝;灵霞山色,尽显毗盧遮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大雄宝殿”匾额相贺并赠一联曰:“勤学五明,弘范三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中國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亦赠一联相勉:“兜率宫中常说法龙华会上愿相逢。”

  名誉方丈本焕大和尚是1990年由桂平佛教协会礼请。由于因缘所致龙华寺开光以后一直无僧侣常住。直至1995年寂乐、妙性二位法师受邀主持寺务,接徒纳众树规立矩;并在原有的基础仩,对建筑、佛像以及生活设施等进行增补和改进重修了祖师塔,新建了禅堂、讲堂等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使得佛日重辉法轮再转。寂乐字心澄,25岁原籍黑龙江五大莲池人,1988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出家礼本智法师剃度。现任龙华寺监院兼任龙华寺都监兼广覀壮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性字无住,又名寂心27岁,原籍天津人大专文化,自幼习武1993年于五台山普化寺礼藏明法师剃度。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及办公室主任

  寂乐、妙性二位法师同为法眼宗第十代弟子。

  法眼宗起源于法眼文益禅师传至第七代祥符良庆禅师,便断了传承直至近代虚云老和尚演续五宗命脉,将处已断了传承的云门、沩仰、法眼三宗承接下来传下來的弟子属云门、沩仰较多,佛像源大和尚、宽敬老法师等属云门一脉;宣化上人、圣一法师、云居山一诚大和尚很多属沩仰一脉而法眼宗的传人则不多,本智法师字信清,1957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礼从虚云老和尚剃度并得蒙老和尚传授为法眼宗第九代传人。本智法师於1995年圆寂曾付法与三人,一为寂乐;一为妙性(亦为沩仰第十代);一为素间法名寂悟,现居香港原为香港《内明》杂志编辑,亦为来果禅师门下现高禅寺方丈德林和尚之法子

  寺址:广西桂平市西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平西山龙华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