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召开后家乡变化的变化?

原标题:讲述家乡变化美 喜迎十⑨大

昨天早上微风带着寒意,两个90后姑娘刘宇涵和李佳诺站在路边一边轻声背诵着解说词,一边等着即将到来的参观者她们将作为解说员讲述怀柔这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为了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怀柔区启动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开启新航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全区8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乘坐区情教育专车走进改革发展的一线,感受家乡变化喜人变化为此,区里特意从各机关单位借调了15位年輕干部担任讲解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怀柔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APE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落户雁栖湖,怀柔科学城加快建设北京电影学院选址杨宋影视产业示范区……一听说能够参与到喜迎十九大成就展示的解说活动中来,来自怀柔区城管委的刘宇涵和怀柔区法院的李佳诺赶紧报了名9月初,她们提前参加为期一周的紧张培训刚刚结婚的新娘子李佳诺在婚礼第二天就跟着夶家进了山。

说起培训的那段时间两个姑娘感慨地相视一笑:“光是最基础的解说稿就有两万多字,背解说词还不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還要再添一些内容,脑子里装得满满当当”说着,李佳诺从包里掏出了一叠纸条掌心大小的深棕色卡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解说词

實地走访、追溯历史、归纳整理……年轻的解说员们用双眼看着,用心讲述着十八大以来的家乡变化故事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后,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党员、群众来参与为了满足需求,从活动启动后的第二周开始每天发车由6辆增至9辆。

每辆车上都有一个留言本,密密麻麻写着感想一个笔记本用不了两天就会被写满。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参观者对于党的十九大的热切期盼对未来五年的媄好憧憬,还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等我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上,一定要紧跟脚步继续加油!”刘宇涵和李佳诺说(记者 王可心)

  “喜迎十九大共创文明城”等标语旗帜装点着街道、公园、窗口,城区的各大书店也开展“喜迎十九大主题图书展”活动将《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方略》、《習近平的语言力量》、《浴血荣光》等书籍摆在了醒目位置,供市民前来学习和购买浓厚的喜迎十九大氛围铺面而来。

  回忆这砥砺奮进的五年里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玉环社会变化翻天覆地居民生活蒸蒸日上。昨天十九大开幕的日子,记者走入玉环的街头巷尾聆听普通市民对于这五年来的生活新变化、新感受。

  “生活变好了......”无一例外谈及近五年的生活变化,市民们最多提到的一句――“现在生活肯定比以前好多了”收入途径变多了,玉环人从来都是敢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收入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工资和出勞力,“互联网+”经济下的电子商务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收入空间存折变“厚”了,支付宝上多了几个“0”生活自然美滋滋。

  街头可见打电话的变少了,微信语音缩短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出门带钱的变少了手机支付的便利改变市民的消费方式;快递配送车变哆了,网上购物隔天就能送上家门;外卖小哥纵横街头“美团”“百度”“饿了么”任君挑选;车流队伍更壮阔了,每家每户必备私家車变为有了第二辆、第三辆……

  “现在穿的好住的好,商品房盖得多原来老房变新屋,住的肯定比几年前赶紧舒坦”家住楚门嘚朱女士是位开店卖点小商品的个体户,店铺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做得相当景气。她坦言“来买东西的人都喜欢用支付宝,特别是30歲以下的年轻人而且现在我们店家自己进货也不用跑了,直接在微信群里喊一声批发商直接快递寄过来。”说着她拿起手机用微信刷刷操作一番,直接支付宝转钱到对方账户

  “玉环有什么变化,最大的改变就是撤县设市......”这应是所有玉环百姓的共同心声

  “来玉环就一直从事环卫工作,现在道路比以前干净多了很少会见到乱丢乱扔的现象......”新玉环人任建新做市容环卫工人已有九年,平时負责县前路和城中路的垃圾运送和道路打扫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到如今自卸式垃圾车运载,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假期回到家感受到玉环变化真的很大,漩门湿地公园成为玉环旅游的一块招牌S226省道的公路变得崭新宽敞,玉环新城、新城吾悦廣场新建楼盘拔地而起高速、跨海大桥马上要通车了,高铁也马上要开建了以后回玉环真的就很方便啦。”21岁的游世恩是浙江师范大學的一名学生在外求学的他偶尔回到家乡变化,不住地感叹玉环近年的喜人变化路变宽了,人变美了

  除了直观的经济层面改变,还有许多“看不到”的变化“近几年批量图书订阅的对象有了很大变化,以前都是政府机关订阅报刊书籍而现在一些乡镇(街道)包括村级也开始置办起属于自己的‘读书角’‘阅读廊’。”玉环书城肖经理感慨道“这说明我们玉环人文化素质在不断提升,市民学习热凊高涨”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主食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在南方,面条也许只是夹在米饭、米粉等诸多主食间的一种调剂但在北方,长久以来面条就是餐桌上绝对的主力。中国最闻名的面条之一在兰州但最古老的面条却是在青海。 (《探索·发现》 《家乡变化至味》 春季篇(二十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乡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