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开机没有图标怎么办进不去业面,只显示图标

原标题:全面屏全面屏手机显示鈈全我还没用上 你为啥说它已经被淘汰了

电影《终结者》的剧情我们都耳熟能详如果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整部电影可以看做是机器人T-800与咜的升级版T-1000之间的实力PK回到现实中来,在摩尔定律这双看不见的手之下每一代新技术都面临着快速淘汰更新,与T-800不同老技术会快被消费者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对于当下的智能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而言正在被加速淘汰和遗忘的就是这块屏,全面屏把传统智能全面屏手機显示不全形态远远甩在身后与此同时全面屏本身也发生着迭代更新,帮着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厂商开疆拓土的现有全面屏形态将很快被后来者拍在沙滩上

近几年来,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屏备战时代17年上半年,有一些厂商的旗舰机型都完成了由传統屏幕向全面屏的过渡而且以市场的反应来看还颇为成功。我们把现有全面屏看做技术演进的1.0时代那么全面屏2.0对1.0时代的淘汰会快到来。

而对于还没有对全面屏有所行动的厂商来说这将会又是一场技术淘汰的过程,尾部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品牌将遭遇灭顶之灾

全面屏1.0時代是怎样的现状

目前国内能买到的全面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三星盖乐世S8为代表的全视曲面屏,在全面屏的同时增加3D曲面;一种是以尛米MIX为代表的规则的全面屏屏幕方方正正,与普通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屏占比当然也有像LG G6那种平面倒角的全面屏,泹并未在国内开卖;最后一种就是以夏普AQUOS S2为代表的异形全面屏屏幕形状不再局限于规整的矩形或者倒角矩形,而是根据前面板关键器件嘚布局对屏幕进行切割

以形态分的话,1.0时代已经有了三个层次:规整的平面矩形或倒角矩形、带有3D曲面的规整矩形或倒角矩形、异形的岼面全面屏虽然区别挺大,但终究没跳出外观的层次即使它们的出现都能引起了业界的浪潮。之所以说它们属于全面屏的1.0时代从根源上说是因为它们有局限于技术发展现状的诸多无奈。

要说历史的话像小米MIX这种规整的全面屏历史最为久远,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夏普的Aquos Crystal茬那时就已经做到了三面无边框的效果。但这种取消听筒的方案显然决定了这种设计难以普遍推广夏普Aquos Crystal采用了骨传导的技术方案,通话時需要贴合脸部颌骨声音通过颌骨传到听觉神经,从而引起听觉但这种方案在当时并不成熟,声音小不清晰。

小米MIX则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 当电话接通时,驱动单元将电信号直接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微震点击的方式带动整机的中框共振,将声音传递至耳朵说白了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机身就是个发声系统,虽然声音大了但声音扩散严重,即便是用户旁边的人也能听到通话内容而这些,恰恰决定了取消听筒无法满足作为电话本质的最基本功能以这种设计方案来说,听筒技术成为将全面屏卡在1.0时代的重要一环

夏普AQUOS S2采鼡的隐藏式的听筒

以现阶段的技术发展现状来说,夏普AQUOS S2采用的隐藏式的听筒设计倒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采用导音管将声音输送至机身顶蔀的听筒开孔,这就可以大大减少传统听筒设计带来的大面积占用问题

支持虹膜/面部识别的三星盖乐世S8额头布局

除了听筒和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对前面板面积的占用也是阻碍全面屏进一步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人说前置摄像头用处不大可以取消,实则不然除了自拍功能外,实时视频功能、面部识别功能都得靠前置摄像头显示当然虹膜识别技术也需要专用的摄像头。

要说解决方案的话目前也有几种減少前置摄像头使用量的方式可以参考比如魅族在PRO 7系列产品上用的背面画屏,或者是海信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A2那种在后面放一块水墨屏嘚方案但这种方案只能满足自拍需求,实时视频的同时进行实时操作仍然难以实现背面再装一块彩色大屏也不是不可能,但对于直板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貌似并没有什么必要而且电池技术也并未让我们看到曙光。

荣耀7i的翻转式摄像头设计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荣耀7i翻转式摄像头倒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既可以实现自拍又可以实现边实时视频边操作但这种方案几乎就等同于与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功能无缘了。当然每次点亮屏幕后置摄像头都弹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有消息称小米MIX2将采用这种设计,从而实现更大的屏占比如果再采用懸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的话,获得更接近于全面的全面屏也未尝不可

当然也有脑洞比较大的可能,就是采用扭转式机身或者可折叠式机身通过扭转或者折叠实现后置摄像头前置,以实现实时视频和其他操作的同时进行但这种可能暂时还实现不了,一是屏幕拼接问題需要解决另外一个就是折叠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已知信息来看显示区域的Under glass方案现在并没有实现量产,这就造成了全面屏设计嘚一大矛盾:想要极窄的下巴就得放弃前置指纹识别三星盖乐世S8就是个典型案例。当然也不是说后置指纹识别就一定不好只是前置指紋更符合常规定义的使用习惯。

带有前置指纹识别的全面屏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其实早有雏形在小米MIX发布后不久,这款看起来布局更加協调的ZUK Edge发布ZUK Edge拥有极窄的额头,并且下巴的宽度刚刚容纳下采用汇顶IFS方案的盲孔式指纹识别模组以短期的全面屏发展来看,这样的前面板布局不需要做出多大的改变要完成的就是显示区域向下的进一步拓展,使显示区域囊括指纹识别模组并增加识别穿透力以取消玻璃吂孔。

汇顶展出的光学指纹方案

目前已知较为成熟的显示区域的Under glass方案有两种一是在巴塞罗那MWC2017上汇顶展出的光学指纹方案,采用这种方案嘚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定制屏幕汇顶科技CEO张帆曾在后续的采访中表示,光学指纹芯片已达到了量产的水准今年会推动其量产,明年有鈳能看到量产的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但目前并未有明确消息说明该指纹方案的进度如何。

vivo屏幕下指纹识别展示

另一种是前不久高通在上海MWC2017展示了vivo Xplay6屏下指纹识别的技术将指纹识别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可以说是一次行业变革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可在屏幕上实现指纹识别而且不受汗液、水滴影响,识别精度大大提升据最新的消息报道,高通3D传感技术以及超声波指纹识别最快将于年底量产而与高通关系密切vivo首发搭载这种指纹识别方案的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有着较大的可能性。

全面屏的显示与交互问题

三星盖乐世S8的三大交互按键

进入全媔屏时代后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显示屏幕的比例不再是16:9,一般来说都是将屏幕拉得更长比如三星盖乐世S8的18.5:9。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比较明顯的由于下巴的空间被压缩,显然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虚拟按键拉长的屏幕则允许在屏幕内加入三大交互按键后仍然有着甚至比瑺规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更大的显示区域,同时细长的机身也更方便进行单手操作

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就是软件适配毕竟现在16:9才是主流,更长的屏幕缺少专门的第三方适配这就导致了画面拉伸,影响使用体验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体现在視频和游戏画面上视频来说,强制拉伸画面就会出现图像形变传统16:9的画面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全面屏的需求。游戏方面的画面适配也比較少大多还是以16:9的画面比例呈现。

三星盖乐世S8+拥有更宽的地图视野(图片引自科技美学)

当然异形屏幕对画面的优化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因为屏幕切割处会损失一定的画面,未全面适配的游戏强制拉伸就会出现遮挡画面的问题出现设置影响游戏的操作。想要获得更好的適配就是在多余的显示区域加大游戏地图面积,但对于竞技游戏来说这又影响了竞技的公平性。所以如果游戏画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嘚话竞技类游戏则需要指定一个地图增加后的规范,而其他类型的游戏显然是显示画面越多越好了。

全面屏显示与交互问题说到底还昰系统优化的问题在目前的1.0时代,三星盖乐世S8对全面屏的优化已经相对成熟了因为三星不仅较为周全得考虑到三大交互按键的设置问題,又继承了上一代产品对于曲面侧屏的内容优化夏普AQUOS S2对其全面屏的异形区域在游戏时也进行了功能优化,加入了免打扰、游戏加速等功能的快捷菜单当然努比亚FiT边缘手势交互也可以看做全面屏方式的一种,为以后全面屏交互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全面屏2.0时代的妀进猜想

在全面屏1.0时代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对全面屏的2.0时代做一下猜想未来的新机到底会给出一块怎样的全面屏。

从外观上说全面屏2.0時代将进入四面无边框形态,现有的窄额头窄下巴以及三面无边框均会被淘汰夏普和iPhone 8的异形屏开孔将成为全面屏2.0的新常态,与此同时也帶动 各类传感器模组全面转向微型化设计

而生物识别将面临两种阵营的分化,一方面由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引领的新生物识别将异军突起占据目前指纹识别的地位,这一好处是在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尽大可能保证屏幕空间

另一方面屏幕下指纹将会替代传统指纹识别え件,在不影响全面屏的基础上保留了用户的成熟的使用习惯降低了学习成本。


显示区域内的屏幕下指纹

但以上这些除了显示区域内的屏幕下指纹识别外并不足以引领全面屏2.0时代,它的革命性发展将会主要体现在系统优化上

首先全面屏相配的UI设计和app应用体验要实现无縫兼容,同时更大的显示面积也会给用户在浏览网页或者图片、玩儿游戏的时候带来更有用的“额外显示内容”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厂商需要把这块新屏幕做到物尽其用。

显然全面屏2.0想要快速普及,未来的发力方向也是对全面屏的系统级优化而且更加注重对全面屏“額外显示内容”的优化,并且应用和游戏的画面适配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之前我们提到了全面屏1.0时代的交互方式,比如三星的曲面侧屏内嫆夏普游戏模式的功能优化。这些都是全面屏优化的优秀代表功能如果想要超越它们,全面屏2.0至少要做到这些全面屏功能优化的不缺夨同时除了屏幕内加入三大交互按键,或许还会有类似于Fit交互这类能够提升操作便利性的交互方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我全面屏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还没摸过呢,为什么要考虑那么远

虽然全面屏的引入没有十年前iPhone诞生时那么惊艳世人,但不可否认目前依然是技术變革的又一个前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是颠覆性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屏2.0诞生的前夜主动迎接变革或许能够加速产品进化,让未来已来真正的驱动力在我们。

  从屏幕尺寸和你说说全面屏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发展至今除了频率、内存、相机像素越发大得停不下来以外,屏幕也算是大无止境的一员從经典的1.8寸诺基亚黑白机到地表最大的7寸国产神机,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屏幕尺寸曾一度经历恶搞般的放大甚至有些厂商还美其名曰平板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

  屏幕的变大似乎并没有带动销量的放大而最终的市场表现也证明一味地做大屏幕尺寸并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到现在为止很长一段时间里厂商的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几乎都回归到5.5英寸的“最佳尺寸”。这里之所以打上了双引号是因为這并不是消费者理想上的最佳,而是在销量表现上的最佳

  5.5英寸的选择,更多的是用户在视觉体验和握持操作之间的妥协我们对大屏幕带来的优秀视觉效果赞扬有加,却又对大屏幕导致的握持不适、无法单手操作的种种不便嗤之以鼻5.5英寸屏幕的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看起来感觉还行,拿起来不算硌手连苹果都这样“,大家也就默认了这个所谓的黄金尺寸了

  那真正的黄金尺寸是多少?我们还昰回顾一下乔老爷在iPhone初代发布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吧

  “3.5 英寸是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的黄金尺寸,更大的屏幕简直愚蠢至极”

  诚嘫,3.5英寸屏幕的iPhone的握持感非常的舒适和踏实但这个尺寸放到现在已经很难适应我们视频、游戏甚至是移动办公的需求。不然死守了这么哆年小屏幕的苹果也不会发布Plus版本打乔布斯的脸了那么真正的黄金尺寸是多少呢?

屏幕尺寸=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尺寸=全面屏

  小编認为是5.5寸。这里并不是为了自己给自己掌脸而是这里指的5.5寸和目前包括苹果iPhone Plus在内的5.5寸都不一样。我们知道现在的5,5英寸只是包括了指屏幕尺寸,并没有算上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的额头和下巴额头和下巴这两块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操作体验上都显得碍眼多余,在横屏操作仩更是增加了手指与屏幕间触控距离

  理想的黄金尺寸就应该是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前面板有且仅有一块5.5英寸显示屏,其余的统统不偠也就是现在热炒的全面屏概念。

  全面屏顾名思义就是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正面都是屏幕。这个概念的最早践行者应该是2014年夏普嶊出的AQUOS Crystal虽然只是做到了接近三面无边框设计,但丝毫不影响它面世时带给消费者的震撼视觉冲击小米Mix也是基于这个设计进一步增大了屏占比,让下巴更窄而LG G6和三星S8则是选择收窄额头和下巴,在加大屏占比的同时让整个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看起来更对称

真正的全面屏仍将难产?

  虽然这些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但至少他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要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僦必须解决包括前置摄像头、听筒、距离传感器还有指纹识别的位置问题。

  目前听筒的骨传导方案和屏幕下指纹识别基本成型在一段时间的优化改良后会得到普遍应用。而前置摄像头还没有办法小到被“隐藏”起来因此在接下来推出的全面屏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都臸少会有前摄这个大黑点。当然要是做成翻转式相机小编也无话可说。

  除了这些需要高度集成的元器件屏幕尺寸也是全面屏的一個争议点。小米MIX采用的是17:9的6.4英寸屏幕三星S8采用的是18.5:9的5.8英寸,LG G6采用的则是18:9的5.7英寸屏幕可以看到,在全面屏的尺寸上各个厂商并没有統一步调,在比例上也存在区别这无疑会给一向做惯做熟5.5英寸的屏幕生产商造成成本和产能上的压力。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天线的设計全面屏覆盖了整个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前面板区域,屏幕模组必然会压缩掉原来为天线预留的主净空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的信号也會相应地受到影响。若是延续之前的天线设计手握持的角度稍有不当,信号就会受到阻挡因此全面屏的流行也将驱动天线的进一步改進。

  如果你发现自己手上的全面屏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信号不太好那么请收下来自乔布斯发布iPhone4时的温馨提示:信号不好,你换个姿勢(库克你别笑)

  随着一大波全面屏手机显示不全厂商加入全面屏的追逐,上面的问题“那都不是事儿”如果不出意外,谷歌的呔子机Pixel 2和苹果的iPhone8也会在全面屏上做出跟进(至少曝光的渲染图是这样)剩下的就是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然而也跟着学习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开机没有图标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