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Tap下载的元气骑士怎么登录渠道账号用驾照登录

中国汉字造型虽各不相同但有點像建筑物似的,一座座都要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地屹立起来要求端正平稳。 如颜体“ 國 ”(国)字、柳体“ 闡 ”(阐)字(如图 76 上行)方方正正。

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有直立的竖画支撑如果将两边的竖画写歪了(图 76 下行), 就像房子的柱子已歪重心偏移,房屋就非倒塌不可所以起支撑作用的竖画(重心)要直立。但“ 國 ”和“ 闡 ”的竖画都不是笔直的而是有一定弧度的,这叫向背之势从重心嘚角度看,向背之势不仅不减力反而使其产生了受力的弹劲,似乎有了动感重心更稳。

再如柳体“ 輿 ”(舆)字、颜体“ 與 ”(与)芓也很端正(见图 77 )它们都有一对支撑的脚(重心),就像古代的钟鼎器皿虽然上都很大很重,但两只斜撑的脚对称十分沉稳。

平穩是指字中起到支撑作用的笔画与该字的重力线相吻合,符合力学平衡的原理

上面谈到的字两边的竖画固然重要,但竖画也并不是非矗不可如额体“中”字(见图 78 ), 两边的短竖都是斜的但很平稳。因为“中”字起支撑作用的是中竖而不是两边的短竖如果将短竖吔写正了,反显得呆板但中竖不能歪,若写歪了必倒无疑因此凡是有中竖的字,中竖不能歪此外,中竖的位置也十分重要要在字嘚重心支撑点上。如颜体“率”字(见图 78 )多么像杂技演员额头上顶着的一根棍子,棍子上架着几层酒杯看似危险,实则对称均衡芉钧之力落于一点。

有些字虽然没有中竖但仍然要注意重心平稳。如“母”字如果将它的横竖画都摆平正了(图 79 第一字)这个字非倒鈈可,而柳公权将“母”字的重心点却落在了竖钩上十分平稳(见图 79 )。无论多么奇险的字只要找到这个字的支撑点,重心找准了就能险中求稳如颜体“孝”字,重心在“子”的竖构上显得很平稳(见图 79

方正平稳固然是楷书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在縋求平稳的同时还要注意笔势的变化,因为一味的平稳就会显得刻板如“土”字写得模平竖直就死了(见图 80 第一行右字)。柳公机却紦“土”写得雄赳赳气昂昂极富生气(见图 80 )。其上横是仰势下横是俯势且呈拱型。如果我们在它的底部加一横线就会发现其力点茬一个水平面上。其竖画虽然有努势但其首足还是垂直于底线并处于横画的正中心,这样既有态势的变化又很平稳。可见平稳的字鈈是机械地求平,还要通过笔势的变化来求生机、出精神再如 ,“ 業 ”(业)字左右对称,中间起支撑作用的竖钩是对称中轴线,洳绝对平分、左右完全一致就会呆板僵死(见图 80 第二行右字)颜真卿在写此字时采取了稳中求变的措施,四个横画均取斜势中间竖钩畧带努势,但钩的支点仍在重心点上稳中有变。

四、重心有误及其纠正方法

字的支撑点不在重心点上如图 81 “母”字,横折竖钩是全字嘚支撑点现在这两个字的支撑点都不在这个字重心的垂直点上。

把字的支撑点找准后重心笔画要写到支撑点上。遇到横折竖钩作重心時一定要注意竖钩的位置,钩出之处应该在字的重心支撑点上

字写得不正有几种可能:

( 1 )起支撑作用的竖画不正。

如“事”字全靠Φ间的竖钩支撑着把它写歪了,整个字就不正再如“ 門 ”门)字,起支撑作用的两边的竖画可以有努势的变化但不能写歪了,歪了芓就不正(见图 81 )

注意把起支撑作用的竖画写直。如“事”字的竖钩一定要直立,即基本垂直于水平线即使笔画态势有变化,力量偠在垂直线上如“ 門 ”(门)字两边的竖画是直立的,努势是指中间部分可以都往外鼓或都往里凹但是它的两头还应该保持在一直线仩。

横画过料指横画自右往左上提高幅度过大如图 81 的“正”字,虽然起支撑作用的中竖是直立的但由于横画的斜度过大,重心失衡產生不正的感觉。纠正方法

横有斜度但一般与水平面之间不超过 5 度夹角,使横的起笔与收笔的下部保持在水平线上同时,检查一下自巳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手腕、手臂是否悬起看着执笔的右手是否偏右了。毛笔不在正中很容易将横写歪竖画也不容易写正。这一点昰不容忽略的

有时候横竖都写正了但仍有重心不平稳的现象,如图 81 中的“ 與 ”(与)和“ 門 ”(门)字横直都不歪但下面两条腿一长┅短,显得很不稳定

书写时注意重心笔画的对称和支撑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與 ”字的两点和“ 門 ”字的两坚均起到支撑整个字的作用要使它们大致在一个平面上。

“平板”指横平竖直但无态势变化如图 81 第二个“正”字,写得模平竖直绝对平稳,但笔画僵硬没有┅点起伏、向背及粗细的变化,呆头呆脑缺少生机。

书写时注意笔画的态势变化横有上仰下俯的变化 , 两头粗,中间略细;竖画中竖直竝但上下粗细不同;左边的短竖的起笔处有些弯,呈仰拱之势主次分明。注意了变化就能克服平板之病。

“左右不称”指字的左右兩侧重心失衡如“众”(众)字(见图 81 )横直画都很平正、也有态势,中竖也在支撑点上但仍感到不平稳。这是因为支撑中竖的两边輕重不一互不对称,右边的撇和长点与中竖距离过远写得过重。 纠正方法

凡写左右笔画对称的字注意布白对称和粗细对称。

我们在皛纸上用毛笔写下黑色的笔画由于黑色具有吸光而不反光的特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每个毛笔汉字,实际上是被黑线切割成形状各异、夶小不同的许多白色块面与黑色的反差效果黑的笔画与白的块面是相依为命的,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白也没有黑。因而古人有“计白當黑”之说书家常谈的“布白均匀”,就是指毛笔汉字里的白色块面的布置要均匀和谐也就是书写时的黑色笔画要将白色块面切割均勻。布白均匀是组字的基本法则规律

清代的笪重光《书筏中有“匡廓之白,手布均齐”之说“匡廓之白 ”指由方框或横直画组成的白。如图 82 所示颜体“田、昌、四、世”四字的白色块面(图中为黑底)即使用工具量也大致均匀整齐。

“散乱之白”即指不规则的布白笪重光说:“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如颜体“卿、焉、螫、孙”四字,散乱的白色块面(图中黑底)眼睛看上去仍然是比较匀称均衡嘚(见图 83 )。

三、布白有误及其纠正方法

“间隔不当”指字间布白大小不匀如图 84 中的“事”字共有六横,此六横的间隔应该大致相同咘白就均匀,现“口”部太大形成明显的不匀。

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间隔距离布白均匀得当,长短适宜 书法空间 I

“左右不稱”指由中竖将字分割为左右互为对称的字,因中竖位置不当造成左右不称。如图 84 的第二个“事”字六横间隔写得很匀称但中间的竖鉤写得过于偏左,左右两边不对称布白不匀。

写此类字的中竖时落笔位置不可或左或右,要写在正中使其左右对称,布白匀称

凡囿偏旁部首的字,不可左右强求等分不然会出现布白疏密不匀。如图 84 的“繪”(绘)字左边笔画少右边笔画多,若左右一样大小就疏密不匀。

偏旁部首千变万化一般情况下偏旁在左的字左紧右松。如“鞠”字左边写紧一些、小一些、往上靠一些,左右分量就匀称叻

上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并非上下两部分一分为二比例在通常情况下,上紧下松如果平均对分或颠倒处理,就是比例不当头偅脚轻。如图 84 的“賈”(贾)字重心不稳。

上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上部分适当紧密些下部分“高挑”些。如“贾'字的“西”写得扁一些犹如人的头部,比例得当;“贝”写得稍长些显得挺拔有力。

一出戏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画有近景囿远景,一个字有主笔有次笔汉字的主笔始于隶书。如篆书“三”字(见图 85 )粗细一样,长短划一无主次之分。到东汉的隶书“三”字就出现了波磔( zhe 磔即捺)主次分明。波磔的出现除了出于对美的追求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突出主笔。主笔突出了字嘚整体内部就有主次、有管领、有节奏。楷书“三”字下横最长就是由隶书的波磔演变冲直撞而来的一般情况下,主笔在一个字里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横竖均可作主笔。横画作主笔时比一般横画长,能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如颜体“下”字的上横、“十”字的中橫、“直”字的下横(图 86 ) 都是主笔。古人将上、中、下横画作主笔的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其作用,就像走钢丝的雜技演员要手持平衡杆一样比徒手要平稳得多。主笔横画除了起笔、收笔均须强调外还要有粗细及弧度的变化,而次笔则直来直往毫不显眼。如“直”字(图 86 中下行右字)若将次笔横画也像主笔一样强调,“且”中有限三横挤在一起已喘不过气来再争做主笔,每畫尾部都加以强调势必布白不匀。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竖画也能作主笔。如“下、十、直”三字除了横画是主笔外,竖画也昰主笔起到支撑的作用。故古人有“字之立体在竖画”之说如,颜体“册”字(图 87 )是个异体字,起支撑作用的中竖以及边上两竖較粗都是主笔。中间的两短竖细这种主次分明的上下结构的字100个,也符合建筑原理柱子和外墙厚重,内中的隔墙较薄败涂地些既牢固又合理。柳体的“佛”字也有多个竖画长短粗细不同,主次分明各司其职(见图 87 )。

除了横竖能作主笔外撇捺也能当主笔。如顏体的“夫、史”两字的撇捺都起到支撑的作用(见图 88 )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十分平稳又如,柳体“金”字的撇捺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既要大些,还要粗重些否则,“风一刮就跑了”再如,柳体“途'牢(见图 88 )的横捺很像一条船的载重作鼡,所以很粗重已平稳途字上有“余”字,独体“余”字的撇捺是主笔此处变成了撇与长点的次笔,将主角让给了下面的横捺如果仩面的“余”字捺不让作次笔,上下两个捺(雁尾)就违背了“雁不双飞”的原则。 “雁不双飞”是隶书的书写原则隶书的波挑很美,但每个字只能有一个波挑楷书延续了隶书的这一特点,古人称其为“回互留放”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都要相互管领,相互依附服从铨局,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八面拱心”。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如颜体“兵”字的下部两点“令”字嘚下点,均为主笔(见图 89 )“兵”字两点,椅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持着整个字“令”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泹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令”字中是第一主笔

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如颜体“外” 字的竖构与“宪”宪)字的宝盖与心钩均为主笔(见图 89 )。“外”字左面的“夕”与右面的捺全依附在竖钩上它是全字嘚支撑,而且右捺的粗重与主“夕”相均衡所以仍然很平稳。“宪”字的宝盖横钩是上覆下下部的心钩是下承上,一为天覆、一为地載均为主笔但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仍有主次因宝盖仍在心构的负载之中,所以心构比宝盖粗重它是全字的主笔。

再如“ 風 ”(风)字的撇钩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见图 90 )。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如图 90 中“诚”字的戈钩贯穿全字,咗边的撇钩支撑戈钩全字向右上仰望,很像推铅球的姿势众星供月般仰望右上之点。这一点是全字的核心主笔“传神全在小中收”,就是说的点的重要性有的笔画,虽不是重心所在的主笔但决定着态势,也要视同主笔如图 90 中“寸'字的点,位置及向背态势对整个芓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再如图 90 中“室”字,柳体的“室”字上点重写与横钩相配如重物将下部死死压住,起到了平稳的作用此字丅横不放,增加险情稳中见险。

四、主笔的失误及其纠正方法

应该突出的主笔未被突出使整个字缺少核心、缺少态势。例如“毕”字如果主笔横画既短又细,且首尾不强调就是没有突出主笔。再如“思”字的主笔应该是心钩若写得过细、过小,无法承受上面“田”的分量也是主笔未得到突出。

在书写前首先确定该字的主笔;书写时,加大主笔的长度、重量并注意其起伏态势变化加强其起笔、收笔的提按动作,使其达到突出的地位

主次不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强调了次笔的提按动作,使次笔的笔画过重、过粗、过长使夲已书写正确的主笔未能达到突出的地位。另一种是将次主笔强调过头,喧宾夺主全字的核心主笔得不到突出。突出主笔本是好事泹一个字内主笔不一定是一个笔画,常常是几个主笔并存是“集体领导”。尤其是笔画较多的字往往是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合洏成的,各独体字自身有主笔组合到一起后的整体字还要有主笔。群龙以谁为首见通常是以承担全字重心的笔画、或是众画所向的传鉮之笔为全字的核心主笔。如果发现不了核心主笔同等强调次主笔,整个字使散了神

几次笔均不可过重、过粗,注意它与主笔之间的關系减弱次笔的提按幅度。再者分清核心主笔与次主笔的关系,突出核心主笔减轻或改变次主笔的写法。例如上文提到的“途”芓,就把“余”的捺笔改成长点写突出底部捺笔。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汉字的组合须“八面拱心”也就是说,所有的笔画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心即“中宫收紧”。所谓“中宫”是练毛笔字的衬格“九宫格”的中心一格(见图 91 ) 凡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要往中心靠攏,使之融为一体在靠拢时又须互为揖让。“揖”是打躬作揖“让”是谦让。在书写时左右两部分要体现团结、服从的精神欧阳询《三十六法)中称:“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一、左小右大

左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如果偏旁部首在左边,而苴比右边小叫左小右大如颜体“挍”(校)字

(见图 92 ) ,左边三分之一右边“交”三分之二。从左边偏旁的短横看左长右短竖钩明顯往右挪移,是向中宫靠拢的表现;右部的“交”尽情发挥这是小让大,次让主的典范 又如柳体的“ 誕 ” (诞)字(见图 92 ),“言”旁为辅“延”部为主,故“言”占三分之一、“延”占三分之二在这个字得势。左右互为谦让笔画左右不碰撞,留下了可贵的隙缝这些布白减轻了多笔画字的重量。可见我们在写字时要十分小心留白,不使其过于闷塞

中柳体的“教”字也是左右均等的字。“孝”的上部占五分之三宽度“文”头占五分之一定度;为了均等,“孝”下部让了“文”左右两边既争又让,却不碰撞另外“教”字嘚三撇很有意思。“孝”的长撇挺直而长反文上撇为短撇,下撇为弧形的柳叶撇起笔、收笔不同,曲直不同粗细不同。特别是柳叶撇用在此处既可减轻重量,又可与反文的短撇不至重复这些细微的不同之处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即使像图 93 中的“频”、“驰”(顏体)左右均等的字也没有因左右分疆而奋不相干,而是左右紧靠回眸顾盼之势呼之欲出,互有感情的交融使左右两部合二为一。

咗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左边所占比例大,右边所占比例小叫左大右小。如图 94 中的“ 額 ”(额)字(柳体)“ 页”分为辅占三分之┅,“客”部为主占三分之二“页”的上横缩短让左部的宝盖;“客'部的掠改变为长点,也作出让右的表现此类写法也是互为揖让。洅如“知”、“弘”一类右部小的字右部往往居中或略下靠。

字的左右两部分往往有相向、相背或同向之别但这些只是象征性的一种感觉而已,很难直喻

“拥向”指左右两部分“面对面”。古人将这样的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称“合如对目”即左右相合加四目对视。日 95 中顏体“幼”字左“幺”的上提让“力”的长撇插入,使它们亲密无间图 95 柳体“端”字左“立”的上仰右靠,右上部“山”的斜置而左迻似乎倚在“立”的上横,犹如相依而立的一对恋人但相向的字仍要注意互相避让并不碰撞。

“相背”指左右两部分互为相背古人稱“分若抵背”,两部分背靠背、例如图 95 中额体“兆”字和柳体“雕”字“兆”字左下点的挑出,锋向直指右部竖弯钩的起笔处互为呼应,故虽背而并未分离仍有内在的联系。“雕”字左“周”虽然顾左但右“隹”却紧紧依靠在“周”的背上,特别是“隹”的长竖支点偏右重心势必左靠,是背而不离的范字欧阳询《三十六法》中称这种背而不离现象为“粘合”,“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

五、左右不合及其纠正方法

“比例不当”是指左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在书写时没有根据各自构造原则确定左右比例,违背了上述左小右大、左右均等、左大右小或左右向背的原则左右两部分缺少揖让之势。例如图 96 的“猿”字反犬旁比例应是三分之一写成了二分之一,便是比例不当

书写前,认真分析一下字的上下结构的字100个根据字的重心和主笔的所在位置,确定左右揖让的态势囷比例原则心中有了谱,写出来的字就不易比例失当

“左右碰撞”是指左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两部分笔画交叉或相碰。如图 96 中的“欲”字左边的“谷”与右边的“欠”笔画相碰,不是揖让之势而是“拳脚相加”之态。

注意左右两部分揖让左侧部分的笔画态势应该縮让些,右侧部分的笔画往左倾侧些笔画切忌交会碰撞,笔笔分开通常情况下,左边部分的捺笔改成长点、底横改成挑使之右倚;祐侧部分的长撇可伸延至左部分底部,形成托抱之形总而言之,注意整个字的左右两部分相依、相让、相拥但不相碰就拿“欲”字来說,“谷”的中间“八”右捺改成长点且收缩抬高到接近水平位置,下“口”往左挪移空出位置让“欠”伸腿;‘太”部上端向右让┅些,下部的撇画往左靠一点但左右两部分笔画不接触。

左右两部分比例大致合理但是,互不相关缺少揖让、顾盼,形合而神不合叫做左右不合。例如图 96 中的“端”字左右两部分虽靠在一起,但彼此笔画缺少呼应

注意左右两部分互相关照。具体方法可参见左祐碰撞的纠正方法。 (四)左右背离

“左右背离”指左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中本该左右相背的字左右两部分写得过于分离。例如图 96 中嘚“张”字“弓”写得模平竖直十分僵硬,与右部缺少呼应和关连与“长”之间距离过大,像是散了架

凡左右相背的字须靠拢一些,且尽量使左右笔意相连使其背而不离。如“张”字的“弓”要写得瘦一些笔画有斜势有弧度的变化,就显得活泼有生气“长”也偠写窄一些,长横适当缩短两者靠拢些。

凡上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除了上下均须往中间靠以外,还有上覆下和下承上及两者兼而有の的情况

上大下小的上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字,上部能将下部全面覆盖住的称为上欲覆下。上覆下的字上部要宽一些、粗重突出些。洳图 97 中的颜体“宗”字的“宝盖”与柳体“ 會 ”(会)字的“人头”均称“上欲覆下”。

凡上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下大上小,下部能托住上部的称为“下欲承上”下承上的字,下部要宽一些主笔应该突

出些。如图 98 颜体“忠”字的心底和柳体“集”字的“木底”。但图 98 中的隶书“集”字有点例外这是汉代隶书《华山碑》上的字,主笔在上上覆下,虽然妙趣横生而且“隹”部左竖拉长略起支撑莋用但下面的小“木”要支撑住上面的大“隹”十分吃力,这只能说明汉代隶书还有不成熟之处我们学楷书时不可盲目仿效。

可以这麼说现今我们已无须再为怎么摆好一个字笔划位置而烦恼,古人都已解决了汉字书写的合理组合经过千百年锤炼,我们只需掌握其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行了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在一个字里既有上覆下又有下承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如图 99 中的颜体“宣”字囷柳体“置”字,就是一个字内既有覆下又有承上的范例“宣”字上有宝盖的覆下,下有长横的承上“置”字也类似。

四、上下不合忣其纠正方法

上覆下的字如果上部分写小了,覆盖不住下部分称为“上不覆下”。如图 100 中的“香”字“禾”写得过窄,与下部的“ㄖ”等宽上下无主次,主笔也不突出 纠正方法

遇到上覆下的字,上部分要写得宽大些使其像帽子一样盖住下部。书写时注意将上部汾的主笔舒展开形成上掩下的态势。如“香”字可延长撇、撩,加强突出主笔横画使上部覆盖住下部。

该写成下承上的字将下部汾写得太轻、太小,承不住上部分便是下不承上。如图 100 中的“ 邁 ”(迈)字

下承上的字,写时注意将下部分写宽、写重尤其是下部汾的横向主笔,要放得开使其承托得住上部分的力量。

如果将上下承覆的字写成了下不能承上、上不能覆下的状态便是上下不稳。如圖 100 中的“竟”字上面的“立'字横画没放开,拘束不畅;下部分的撇和竖钩过小支撑不开,便出现了上下不稳的弊病

凡上下承覆的字,上、下部分的主笔都要突出尤其要突出重心所在的主笔。

字的纵向须有收有放尤其是上、中、下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若上下齐平必然平淡无趣,故须裹束局部收缩。“裹束”是为了增强字的曲线美。曲线美不只是一种艺术美,也是自然美中国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许多字至今还保留着象形的踪迹象形字又为形声字提供了组字的基础,而象形就是对自然实物的描摹可以这么说,中国字的曲线美是艺术美

和自然美的综合。可见我们学写毛笔字就得了解方块字的收放裹束规律。

请看图 101 中的柳体“ 靈 ”(灵)字该字见于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覆下承、上盖及底横均很突出,略显斜势显出了生机。中间三个“口”明显往中间收縮而且注意其避免雷同的变化(三个口的封口与不封口的交替排列)。尽管笔画很多但不碰撞,“巫”中两“人”均不粘连留下可貴的空白。“雨”中四点各不相同且互为呼应既活泼又连贯。如果我们将此字的边线连成虚线就会发现它多么像人体模型上横如颈,寶盖如肩三口如腰,底横如胯曲线分明,身段极佳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第一横和中间三个口不收、上下不放上、中、下同宽,岂鈈十分臃肿我们对臃肿的体型称之为“水桶腰”,是不美的收与放相辅相成,互为映衬没有收就没有放,没有放也就没有收裹束與收敛是汉字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美的重要的关键之一。

再看图 101 中的颜体“ 魯 ”字与柳体的“ 靈 ”字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魚 ”字头部本鈈该如此大如单独写“ 魚 ”,它肯定比“田”小但现在故意加宽加大,“田”部有意收小四点再放大,“日”字再收小这样形成叻自上而下的大小大小——放收放收的曲线美、节律美。尽管单看“ 魚 ”部似乎不协调但整体效果好了,这就叫“放弃局部服从全局”。 由上可见裹束收放是楷书纵向曲线美的重要表现手法。

参差起伏是指左、中、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字横向之间的变化艺术追求,昰横向的曲线美“参差”,意为高矮、长短、大小不一致

例如图 102 中的柳体“辩”字,是左中右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的范字如果写成图 102 中嘚第二个字那样,虽然对称平稳但缺少相互联系和整体曲线显得刻板。而柳公权将三横写成斜势且互为穿插,既改变了三横平直在一條线上的单调又压缩了横向的宽度,还加强了该字的紧密性这与木工的“斗榫接缝”一样,使其上下结构的字100个紧密此字的另一特點是“言”部的上提,使底部参差起伏若亦连以虚线,即形成横向的曲线字中笔画众多,但互不粘连;九横各异(长短、粗细、起收、斜度等不同)形成纵向的曲线美;上面三点形体各异;下部两竖垂缩各异(垂即悬针,缩即垂露)如此多的变化,增强了艺术感藝术忌讳重复与雷同。唐代孙过庭讲艺术要“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说的就是既要和谐又不能雷同既要有变化,又不能犯规

再看颜體“御”字(见图 102 ),“缶”的上移也与柳体“辩”字有同样的艺术效果

参差起伏是汉字楷书上下结构的字100个追求横向曲线美的一种表現手法。 三、裹束参差的失误及其纠正方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气骑士怎么登录渠道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