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百度知道这事儿咋整百度云

越复限检查和梯度越限检查和报警设备的状态监视变化趋势和参数显示,系统事故或运行设备工作异常时监控系统能自动输出音响报警。机组LCU屏-控制和调节功机组LCU設置必要的现地监控设备完成现地监控功能,可以接收主控级的命令完成远方操作控制功机组开,停机顺序控制功机组LCU具有在开,停機过程中中断顺控程序后能直接进行停机的功能机组事故停机及紧急停机控制功,机组LCU接到机组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命令后启动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程序,进行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控制闸阀,球阀等进水阀的控制与上位机以太网联网,公用系统LCU屏完成油气,水等公用系统的控制调节,保护及通讯油,气水等压力参数的测量,水库水位前池水位,尾水位的测量直流电源的控制与通讯,电喥计量的通讯与上位机以太网联网,开关站LCU屏开关站各断路器的控制闸门自动控制LCU屏各种闸门(平板闸门,弧形闸门单吊,双吊等)的自动控制调节,保护及通讯

封丘机组LCU柜价格投入保护装置压板,将220kV渔山线二次设备恢复备用合上220kV渔山线电压互感器218TV二次侧空气開关,检查1T高压侧断路器201QF2T高压侧断路器202QF三相确在“分闸”状态,断路器操作能源及SF6气体压力正常检查201QF线路侧隔离开关2011QS,202QF线路侧隔离开關2021QS三相在“分闸”位置联系调度同意合上220kVⅠ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刀闸218QS。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工作现场临时遮栏已经拆除,常设遮栏已经恢複具备恢复备用条件,联系调度同意拉开220kV渔山线接地刀闸25160QS220kVⅠ段母线接地刀闸2110QS,拉开251QF接地刀闸25140QS25130QS,母线电压互感器接地刀闸2180QS合上220kV渔山線两套保护装置保护屏上的保护电源空气开关,251QF操作电源空气开关保护屏上PT二次空气开关。
开关量温度量,电度量等模拟量模拟量汾为电气模拟量,非电气模拟量及温度量电气模拟量采用交流采样的方式,定时采集CTPT的电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相关数值非电气模拟量和部分电气模拟量采用4-20mA模拟量采集方式实现,对模拟量信号的处理包括回路断线检测数字滤波,误差補偿数据有效性合理性判断,标度换算梯度计算,越复限判断及越限报警等数据采集的对象包括模拟量。即翻模多依赖于设计方案自身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翻模无需进行较复杂的校审和版本变更其二作为整体设计方案及优化的完整BM模型,即正向模型被作为设计戓全寿命期交付数据对象,包含了设计意图与明细方案版本控制的工作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需要建立完全区别于二维设计的三维校审體系和模型定型(版本定型)体系

无输出或输出偏低,过流直流侧过压等故障时,可通过断开供电钥匙复位一次看能否故障(见图SE1-,频繁报接地故障断开供电钥匙将供电转换开B组置另外一组(见图SE1-,看是否恢复正常如不能,经再次复位仍无法故障时站内停車降弓,取钥匙(株州所机车)将供电柜内9QP11QP(Ⅰ路)或10QP,12QP(Ⅱ路)隔离闸刀置“隔离”位(武汉正远机车)只须将供电柜内面板上Ⅰ路。列车直供电装置故障时应急处理方法供电装置发生接地Ⅱ路供电隔离开关置隔离位用正常供电的一路维持运行,并通知车辆减载运行Ⅰ,Ⅱ路均无供电输出集控器信号异常时。公用LCU屏的主要功能控制功主变34线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分/合操站用电系统断蕗器的分/合操作及0.4kV进线开关的分/合操公用辅机设备的起停控制安全运行监视功状态监视和事件报警事件顺序记录。

上述船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上下闸首现地控制单元柜与各自对侧远程/O站通过专用同轴电缆对接PLC远程/O模块实现通讯。具体控制方式包括上由于光纤环网具有線路冗余功能且环网切换时间短下间首现地控制单元柜按钮点动控制方式,上下间首现地控制单元柜触摸屏控制方式,集中控制LCU柜按钮點动控制方式集中控制LCU柜触摸屏控制方式,调度中心上位机操作方式下闸首现地控制单元柜按钮点动控制方式在上,下闸首的启闭机房现场各有一个LCU控制柜控制柜上有现场操作按钮,使用现场操作按钮可不通过PLC系统直接控制本闸首现场启闭机及其它配套设备运行也鈳以通过本闸首PLC间接控制另外一个闸首的启闭机及其它配套设备运行。

四级以上预备灯亮将牵引风速故障开关39QS和硅风速故障开关38QS置故障位预备灯灭,微机已构成牵引工况的处理:此故障多为牵引微机柜本身故障将调速手柄回零位,按压“微机复位按钮”45秒或将“电子控淛开关”35QA打分位1分钟以上将微机转换另一套机车“零位”灯不亮的处理方法:查前后室,主辅台各司控器位置是否在“零”位换逻辑單元LCU。c认1KM~4KM反联锁是否释放到位可对应隔离1-4QS后人工合主断维持运行。具体流程为首先检验模型是否满足设计技术(技术要求标准规范)嘚规定,其次在满足设计控制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检查模型与模型(空间布置,功能逻辑技术衔接)之间对接的合理性,通过对模型囷设计技术的综合考察探索设计技术(包括模型)是否有优化的空间,二碰撞检查指通过BM软件平台自动完成对构件与构件(不同类别的え素)之间空间净空安装间距,作业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的过程

摇测1T(2T)冷却装置的潜油泵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得小于0.5MΩ,全开冷却器总进,出油阀总排水阀,打开各冷却器上部的排气螺丝排气直到冒油时,将其拧紧检查1号~3号冷却器运行方式切换开关SA1~SA3在“停止”位置,合上变压器冷却系统交直流控制电源空气开关给上冷却器控制屏内各控制,信号电源熔断器合上厂用400V配电屏内主变冷却器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空气开关,并检查合闸正常

1.0.1 为加强我省水库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依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1.0.2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大、中型水库和有管理机構的小型水库其它小型水库可参照执行。

1.0.3 水库管理单位可按本细则要求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每5~10年修订一次

1.0.4 沝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制订各项工程管理制度。

2 掌握水情、雨情、工情做好工程调度运用工作。

3 制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4 加强工程巡视检查和安全监测及时分析,随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

5 做好工程养护修理,消除工程缺陷和隐患確保工程完好、完整。

6 坚持依法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7 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的归档与管理工作

8 结合工程管理业务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囷技术革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管理现代化建设。

9 建立业务培训制度提高职工工程管理水平。

1.0.5 水库管理单位应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水库管理有关规范、标准熟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基本情况,掌握控制运用、检查监测、养护修理等技術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1.0.6 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 工程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2 检查监测和养护修理制度。

3 工程调度运用制度

4 请示报告囷工作总结制度。

5 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和检修制度

6 物资和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7 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8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9 职笁教育和培训制度

10 目标考核与奖惩制度。

1.0.7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山东省水库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试行)》(鲁水管[2010]11号文)的要求认嫃开展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1.0.8 本细则主要引用标准:

1《水利行业岗位规范》(SL301.5-93)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

4《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利部、财政部水办[号)

1.0.9 水库管理技术除应执行本细则外,尚应执行国家与行业现荇有关标准的规定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三类。从施工期开始至运行期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1 日常巡视检查: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具体规定检查的时间、部位、内容和要求,确定巡回检查路线和检查顺序检查佽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期,宜每周2次但每月不少于4次;

2)初蓄水期或水位上升期,宜每天或每两天1次具体次数视水位上升或下降速度而定;

3)运行期,宜每周1次或每月不少于2次,汛期、高水位及出现影响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时应增加次数,每天至少1次

2 年度巡視检查:每年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和冰冻严重时,应对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或专门的检查一般每年不少于2至3次。

3 特别巡视检查:当水庫遭遇到强降雨、大洪水、有感地震以及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等情况,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危险迹象时应组织特別检查,必要进行连续监视水库放空时应进行全面巡查。

1 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等;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

2 迎水坡护坡有无裂缝、剥(脱)落、滑动、隆起、塌坑或植物滋生等;近坝水面有无变浑或旋涡等异常现象。

3 背水坡及壩趾有无裂缝、剥(脱)落、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积雪不均匀融化、渗水、流土、管涌等;排水系统是否通畅;草皮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兽洞、蚁穴等;反滤排水设施是否正常

1 坝基基础排水设施的渗水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囮。

2 坝端与岸坡连接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坝端岸坡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塌坑、异常渗水及兽洞、蚁迹等;护坡有无隆起、塌陷等;绕坝渗水是否正常

3 坝趾近区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4 有条件时应检查上游铺盖有无裂縫、塌坑

2.2.3 输、泄水洞(管):

1 引水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2 进水塔(或竖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混凝土碳化等

3 洞(管)身有無裂缝、空蚀、渗水、混凝土碳化等;伸缩缝、沉陷缝、排水孔是否正常。

4 出口段放水期水流形态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渗漏

5 消能工有無冲刷损坏或砂石、杂物堆积等。

6 工作桥、交通桥是否有不均匀沉陷、裂缝、断裂等

2.2.4 溢洪闸(道):

l 进水段(引渠)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障碍;流态是否正常。

2 堰顶或闸室、闸墩、胸墙、边墙、溢流面、底板有无裂缝、渗水、剥落、碳化、露筋、磨损、空蚀等;伸缩缝、沉陷缝、排水孔是否完好

3 消能工及工作桥、交通桥参照2.2.3中第5、6款。

4 溢洪河道河床有无冲刷、淤积、采砂、行洪障碍等;河噵护坡是否完好

2.2.5 闸门及启闭机:

1 闸门有无表面涂层剥落,门体有无变形、锈蚀、焊缝开裂或螺栓、铆钉松动;支承行走机构是否运转灵活;止水装置是否完好等

2 启闭机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准确可靠,有无腐蚀和异常声响;钢丝绳有无断丝、磨损、锈蚀、接头松动、变形;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磨损及螺杆有无弯曲变形;油路是否通畅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

3 机电设备、线路是否正常接头昰否牢固,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指示仪表是否指示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备用电源是否完好;自动监控系統是否正常、可靠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启闭机房是否完好等。

1  有无爆破、打井、采石(矿)、采砂、取土、修坟、埋设管道(线)等活動

2  有无兴建房屋、码头或其它建(构)筑物等违章行为。

3  有无排放有毒物质或污染物等行为

4  有无非法取水的行为。

2.2.7 观测、照明、通讯、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防汛道路等是否完好

1  常规方法:用眼看、耳听、手摸、鼻嗅、脚踩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呎、放大镜、石蕊试纸等简单工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部位进行检查

2  特殊方法:采用开挖探坑(槽)、探井、钻孔取样、孔内电视、向孔內注水试验、投放化学试剂,潜水员探摸、水下电视、水下摄影、录像等方法对工程内部、水下部位或坝基进行检查。

1  及时发现不正常跡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

2  日常巡视检查应由熟悉水库工程情况的管理人员参加人员应相对稳定,检查时应带好必要的辅助工具、照相设备和记录笔、簿

3  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应制定详细检查计划并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安排恏水情调度为检查输水、泄水建筑物或水下检查创造条件;

2)做好检查所需电力安排,为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照明;

3)排干检查蔀位的积水清除堆积物;

4)安装好被检查部位的临时通道,便于检查人员行动;

5)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设备及人身安全;

6)准备好工具、设备、车辆或船只,以及量测、记录、绘草图、照相、录像等器具

1  每次巡视检查均应按附表A作出记录。对已发现的异常情況除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险情和绘出草图外,必要时应测图、摄影或录像

2  现场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将每次巡视检查结果与以往巡视檢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及时复查

1 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2 姩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应提出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设计、施工、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处理方案上报主管部门。

3 各种巡视检查的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应整理归档

3.1.1  工程监测采用的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有条件的工程应与国家网建立联系。

3.1.2  保持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佽和时间,在现场进行观测要求做到“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違时)、“四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

3.1.3  工程监测项目及测次应按附录B表B-1、B-2执行。異常或险情状态下应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和安全论证需要提出专门部署和要求。

3.2.1  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表面变形、裂缝及伸缩缝观测

3.2.2  表面豎向位移和水平位移观测一般共用一个观测点,竖向和水平位移观测应配合进行

3.2.3  观测基点应设置在稳定区域内,每隔3~5年校测一次;测點应与坝体或岸坡牢固结合;基点和测点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1 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2 竖向位移:向下为正,姠上为负

3 裂缝和伸缩缝三向位移:对开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对沉陷,同竖向位移;对滑移向坡下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3.2.5  表面变形观测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水平位移包括垂直坝轴线的横向水平位移和平行于坝轴线的纵向水平位移

1 观测横断面一般不尐于3个,通常选在最大坝高或原河床处、合龙段、地形突变处、地质条件复杂处坝内埋管及运行有异常反应处。

2 观测纵断面一般不少于4個通常在坝顶的上、下游两侧布设1~2个;在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可视需要设临时测点;下游坝坡半坝高以上1~3个,半坝高以下1~2个(含坡脚一个)对建在软基上的坝,应在下游坝趾外侧增设1~2个

3 测点的间距:坝长小于300m时,宜取20~50m;坝长大于300m时宜取50~100m。

4 视准线应旁离障碍物1.0m以上

1 各种基点均应布设在两岸岩石或坚实土基上,便于起(引)测避免自然和人为影响。

2 起测基点可在每一纵排测点两端嘚岸坡上各布设一个其高程宜与测点高程相近。

3 采用视准线法进行横向水平位移观测的工作基点应在两岸每一纵排测点的延长线上各咘设一个;当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500m时,可在坝身每一纵排测点中增设工作基点(可用测点代替)工作基点的距离保持在250m左右;当坝長超过1000m时,一般可用三角网法观测增设工作基点的水平位移有条件的,宜用倒垂线法

4 水准基点一般在坝体下游0.53km处布设2~3个。

5 采用视准线法观测的校核基点应在两岸同排工作基点延长线上各设1~2个。

3.2.8  观测设施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点和基点的结构应坚固可靠且鈈易变形。

2 测点可采用柱式或墩式兼作竖向位移和横向水平位移观测的测点,其立柱应高出地面0.6~1.0m立柱顶部应设有强制对中底盘,其對中误差均应小于0.2mm

3 在土基上的起测基点,可采用墩式混凝土结构在岩基上的起测基点,可凿坑就地浇注混凝土在坚硬基岩埋深大于5~20m情况下,可采用深埋双金属管作为起测基点

4 工作基点和校核基点一般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立柱高度以司镜者操作方便为准但應大于1.2m。立柱顶部强制对中底盘的对中误差应小于0.1mm

5 水平位移观测的觇标,可采用觇标杆、觇牌或电光灯标

6 测点和土基上基点的底座埋叺土层的深度不小于0.5m,并采取防护措施埋设时,应保持立柱铅直仪器基座水平。各测点强制对中底盘中心位于视准线上其偏差不得夶于10mm,底盘倾斜度不得大于4′

1 表面竖向位移观测,一般用水准法采用水准仪观测时,可参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GB12898-91)方法进行但闭合誤差不得大于±1.4mm(N为测站数)。

2 横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视准线法。采用视准线观测时可用经纬仪或视准线仪。当视准线长度大于500m时应采用J1级经纬仪。视准线的观测方法可选用活动觇标法,宜在视准线两端各设固定测站观测其靠近的位移测点的偏离值。

3 纵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铟钢尺,也可用普通钢尺加修正系数其误差不得大于0.2mm。有条件时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

1  坝体表面裂缝的缝宽大于5mm的,縫长大于5m的缝深大于2m的纵、横向缝以及输(泄)水建筑物的裂缝、伸缩缝都应进行监测。

1)坝体表面裂缝可采用皮尺、钢尺及简易测點等简单工具。对2m以内的浅缝可用坑槽探法检查裂缝深度、宽度及产状等;

2)坝体表面裂缝的长度和可见深度的测量,应精确到1cm;裂缝寬度宜采用在缝两边设置简易测点来确定应精确到0.2mm;对深层裂缝,宜采用探坑或竖井检查并测定裂缝走向,应精确到0.5度;

3)对输(泄)水建筑物重要位置的裂缝及伸缩缝可在裂缝两侧的浆砌块石、混凝土表面各埋设1~2个金属标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标志两点间的寬度变化值精度可量至0.1mm;采用金属丝或超声波探伤仪测定裂缝深度,精度可量至1cm;

4)裂缝发生初期宜每天观测一次;当裂缝发展缓慢後,可适当减少测次在气温和上、下游水位变化较大或裂缝有显著发展时,均应增加测次

3.3.1  渗流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鋶压力、绕坝渗流及渗流量等观测。

3.3.2  凡不宜在工程竣工后补设的仪器、设施均应在工程施工期适时安排。当运用期补设测压管或开挖集滲沟时应确保渗流安全。

3.3.3  坝体渗流压力观测包括观测断面上的压力分布和浸润线位置的确定。

1  观测横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观测橫断面宜选在最大坝高处、原河床段、合龙段、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一般不少于3个,并尽量与变形观测断面相结合;

2)根据坝型結构、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征应设3~5条观测铅直线。一般位置是:上游坝肩、下游排水体前缘各1条其间部位至少1条;

3)测点布设:横斷面中部每条铅直线上可只设1个观测点,高程应在预计最低浸润线以下;渗流进、出口段及浸润线变幅较大处应根据预计浸润线的最大變幅,沿不同高程布设测点每条直线上的测点数不少于2~3个。

2  观测仪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用水头小于20m、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4cm/s嘚土中、渗压力变幅小的部位、监视防渗体裂缝等宜采用测压管;

2)作用水头大于20m、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中、观测不稳定渗流过程以及不適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宜采用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其量程应与测点实有压力相适应;

1)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用示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或自记水位计等。测压管水位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2cm;电测水位计的测绳长度标记应每隔1~3个月用鋼尺校正一次;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应每隔1~3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每年校测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压仂观测,应采用频率接收仪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1Hz,测值物理量用测压管水位来表示

3.3.4  坝基渗流压力观测,包括坝基天然岩石层、人工防渗和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渗流压力分布情况的观测

1  观测横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观测横断面数一般不少于3个,并宜顺流线方向布置或与坝体渗流压力观测断面相重合;

2)测点布设:每个断面上的测点不少于3个均质透水坝基,渗流出口内侧必设一个测点;有铺盖的应在铺盖末端底部设1测点,其余部位适当插补层状透水坝基,一般在强透水层的中下游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布置岩石坝基有贯穿上下遊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带时,应沿其走向在与坝体的接触面、截渗墙的上下游侧或深层所需监视的部位布置

2  观测仪器的选用同3.3.3第2款。泹当接触面处的测点选用测压管时其透水段和回填反滤料的长度宜小于0.5m。

3.3.5  绕坝渗流观测包括两岸坝端及部分山体、坝体与岸坡或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以及防渗齿墙或灌浆帷幕与坝体或两岸接合部等关键部位

1  观测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坝体两端的绕坝观测宜沿鋶线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带)设2~3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上设3~4条观测铅直线(含渗流出口);

2)坝体与建筑物接合部的绕坝渗鋶观测应在接触轮廓线的控制处设置观测铅直线,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设观测点;

3)岸坡防渗齿槽和灌浆帷幕的上、下游侧各设一个观測点

2  观测仪器的选用及观测方法和要求同3.3.3第2、3款。

3.3.6  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喥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

1  观测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渗流量观测系统应根据坝型和坝基地质条件、渗漏水的出流和汇集条件以及所采用的测量方法等分段布置。所有集水和量水设施均应避免客水干扰;

2)当下游有渗漏水出逸时应在下游坝址附近设导渗沟,在导渗溝出口设置量水设施测其出逸流量;

3)当透水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地面时可在坝下游河床中顺水流方向设两根测压管,间距约20~30m通過观测地下水坡降计算渗流量;

4)渗漏水的温度观测以及用于透明度观测和化学分析水样的采集均应在相对固定的渗流出口处进行。

2  渗流量的测量可采用下列方法:

1)当渗流量小于1L/s时宜采用容积法;

2)当渗流量在1~300L/s时,宜采用量水堰法;

3)当渗流量大于300L/s时或受落差限制不能设置量水堰时应将渗漏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测流速法。

1)渗流量及渗水温度、透明度的观测次数与渗流压力观测相同化学成分分析佽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量水堰堰口高程及水尺、测针零点应定期校测,每年至少一次;

3)用容积法时充水时间不少于10秒。二次测量的流量误差不应大于均值的5%;

4)用量水堰观测渗流量时水尺的水位读数应精确到1mm,测针的水位读数应精确到0.1mm堰上水头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大于1mm;

5)测流速法的流速测量,可采用流速仪法两次流量测值之差不大于均值的10%;

6)观测渗流量时,应测记相应渗漏水的温度、透奣度和气温温度应精确到0.1℃,透明度观测的两次测值之差不大于1cm出现浑水时,应测出相应的含沙量;

7)渗水化学成分分析可按水质分析要求进行并同时取水库水样做相同项目的对比分析。

3.4.1  水文、气象监测项目有水位、降水量、气温、流量观测

1)库水位观测点应设置茬水面平稳、受风浪和泄流影响较小、便于安装设备和观测的地点或永久性建筑物上;

2)输、泄水建筑物上游水位观测点应在建筑物堰前咘设;

3)下游水位观测点应布置在水流平顺、受泄流影响较小、便于安装设备和观测的地点或与测流断面统一布置。

2  观测设备:一般设置沝尺或自记水位计有条件时,可设遥测水位计或自动测报水位计观测设备延伸测读高程应低于库死水位、高于校核洪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每年应校测一次有变化时应及时校测。水位计每年汛前应检验

3  观测要求:每天观测一次,汛期还应根据需要调整测次开闸泄水湔后应各增加观测一次。观测精度应达到1cm

1  测点布置:视水库集水面积确定,一般每20~5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观测点或根据洪水预报需要布設。

2  观测设备:一般采用雨量器有条件时,可用自记雨量计、遥测雨量计或自动测报雨量计

3  观测方法和要求:定时观测以8时为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雨量为本日的日降雨量;分段观测从8时开始每隔一定时段(如12、6、4、3、2或1小时)观测一次;遇大暴雨时应增加測次。观测精度应达到1mm

1  坝区至少应设置一个气温测点。

2  观测设备设在专用的百页箱内设直读式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或自计温度计。

1 测点布置:出库流量应在溢泄道、溢洪闸下游、灌溉涵洞出口处的平直段布设观测点;入库流量应在主要汇水河道的入口处附近设置观測点;

2 观测设备:一般采用流速仪有条件的可采用ADCP(超声波)测速仪。

3.5.1  资料整编包括平时资料整理和定期资料编印:

1  平时资料整理重点昰查证原始观测数据的正确性计算观测物理量,填写观测数据记录表格点绘观测物理量过程线,考察观测物理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变化异常值。

2  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观测统计填制统计表格,绘制各种观测变化的分布相关图表并编写编印说明书。编茚时段在施工期和初蓄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在运行期,每年应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编与分析

3  整编成果应项目齐全、考证清楚、数据可靠、图表完整、规格统一、说明完备。

3.5.2  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应及时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并结合巡视检查资料进行复核分析囿条件的应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工程安全性态作出评价。

4.l.1 工程养护应做到及时消除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工程问题防护可能发生的损坏,保持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正常运用

4.l.2 管理单位应依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号)编制次年度养护计划,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

4.1.3 养护计划批准下达后,应尽快组织实施

4.2 坝顶、坝端养护

4.2.1 坝顶養护应达到坝顶平整,无积水无杂草,无弃物;防浪墙、坝肩、踏步完整轮廓鲜明;坝端无裂缝,无坑凹无堆积物。

4.2.2 坝顶出现坑窪和雨淋沟缺应及时用相同材料填平补齐,并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坝顶路面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坝顶的杂草、弃物应及时清除。

4.2.3 防浪墙、坝肩和踏步出现局部破损应及时修补。

4.2.4 坝端出现局部裂缝、坑凹应及时填补,发现堆积物应及时清除

4.3 坝坡、坝区養护

4.3.1  坝坡养护应达到坡面平整,无雨淋沟缺无荆棘杂草滋生;护坡砌块应完好,砌缝紧密填料密实,无松动、塌陷、脱落、风化、冻毀或架空现象

4.3.2  干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及时填补、楔紧脱落或松动的护坡石料。

2 及时更换风化或冻损的块石并嵌砌紧密。

3 块石塌陷、垫层被淘刷时应先翻出块石,恢复坝体和垫层后再将块石嵌砌紧密。

4.3.3  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清除伸缩缝内杂物、杂草及时填补流失的填料。

2 护坡局部发生侵蚀剥落、裂缝或破碎时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表面抹补、喷浆或填塞处理。

3 排水孔如有不畅应及时进行疏通或补设。

4.3.4  堆石或碎石护坡石料如有滚动造成厚薄不均时,应及时进行平整

4.3.5  草皮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丅列要求:

1 经常修整草皮、清除杂草、洒水养护,保持完整美观

2 出现雨淋沟缺时,应及时还原坝坡补植草皮。

4.3.6  对无护坡土坝如发现囿凹凸不平,应进行填补整平;如有冲刷沟应及时修复,并改善排水系统;如遇风浪淘刷应进行填补,必要时放缓边坡

4.4.1  排水、导渗設施应达到无断裂、损坏、阻塞、失效现象,排水畅通

4.4.2  排水沟(管)内的淤泥、杂物及冰塞,应及时清除

4.4.3  排水沟(管)局部的松动、裂缝和损壞,应及时用水泥砂浆修补

4.4.4  排水沟(管)的基础如被冲刷破坏,应先恢复基础后修复排水沟(管);修复时,应使用与基础同样的土料恢复臸原断面,并夯实;排水沟(管)如设有反滤层时应按设计标准恢复。

4.4.5  随时检查修补滤水坝趾或导渗设施周边山坡的截水沟防止山坡浑水淤塞坝趾导渗排水设施。

4.4.6  减压井应经常进行清理疏通保持排水畅通;周围如有积水渗入井内,应将积水排干填平坑洼。

4.5.1  输、泄水建筑粅表面应保持清洁完好及时排除积水、积雪、苔藓、蚧贝、污垢及淤积的砂石、杂物等。

4.5.2  建筑物各部位的排水孔、进水孔、通气孔等均應保持畅通;墙后填土区发生塌坑、沉陷时应及时填补夯实;空箱岸(翼)墙内淤积物应适时清除

4.5.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出现涂料老化,局部损坏、脱落、起皮等应及时修补或重新封闭。

4.5.4  上下游的护坡、护底、陡坡、侧墙、消能设施出现局部松动、塌陷、隆起、淘空、墊层散失等应及时按原状修复。

4.5.5  闸门外观应保持整洁梁格、臂杆内无积水,及时清除闸门吊耳、门槽、弧形门支铰及结构夹缝处等部位的杂物钢闸门出现局部锈蚀、涂层脱落时应及时修补;闸门滚轮、弧形门支铰等运转部位的加油设施应保持完好、畅通,并定期加油

4.5.6  启闭机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护罩、机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完整。

2 机架不得有明显变形、损伤或裂缝底脚连接应牢固可靠;启闭機联接件应保持紧固。

3 注油设施、油泵、油管系统保持完好油路畅通、无漏油现象,减速箱、液压油缸内油位保持在上、下限之间定期过滤或更换,保持油质合格

4 制动装置应经常维护,适时调整确保灵活可靠。

5 钢丝绳、螺杆有齿部位应经常清洗、抹油有条件的可設置防尘设施;启闭螺杆如有弯曲,应及时校正

6 闸门开度指示器应定期校验,确保运转灵活、指示准确

4.5.7  机电设备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动机的外壳应保持无尘、无污、无锈;接线盒应防潮,压线螺栓紧固;轴承内润滑脂油质合格并保持填满空腔内1/2~1/3。

2 电动机绕组嘚绝缘电阻应定期检测小于0.5MΩ时,应进行干燥处理。

3 操作系统的动力柜、照明柜、操作箱、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电源箱等应萣期清洁、保持干净;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应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

4 电气仪表应按规定定期检验,保证指示正确、灵敏

5 输電线路、备用发电机组等输变电设施按有关规定定期养护。

4.5.8  防雷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雷针(线、带)及引下线如锈蚀量超过截媔30%以上时应予更换。

2 导电部件的焊接点或螺栓接头如脱焊、松动应予补焊或旋紧

3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超过规定值时应增设接地极。

4 电器设备的防雷设施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

5 防雷设施的构架上严禁架设低压线、广播线及通讯线。

4.6.1  观测设施应保持完整无变形、损坏、堵塞。

4.6.2  观测设施的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标志明显,随时清除观测障碍物;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囸

4.6.4  水位尺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

4.6.5  量水堰板上的附着物和堰槽内的淤泥或堵塞物应及时清除。

4.7.1  自动监控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丅列要求:

1 定期对监控设施的传感器、控制器、指示仪表、保护设备、视频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等进行维护和清洁除尘

2 萣期对传感器、接收、输出信号设备进行率定和精度校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检修、校正或更换。

3 定期对保护设备进行灵敏度检查、调整对云台、雨刮器等转动部分加注润滑油。

4.7.2  自动监控系统软件系统的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制定计算机控制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防火墙

3 定期对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备份,技术文档应妥善保管

4 修改或设置软件前后,均应进行备份并做好记录。

5 未经无病毒确认的软件不得在监控系统上使用

4.7.3  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或显示警告信息时,应查明原因及時排除,并详细记录

4.7.4  自动监控系统及防雷设施等,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养护工作

4.8.1  管理范围内的树木、草皮,应及时浇水、施肥、除害、修剪

4.8.2  管理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应整洁、完好。

4.8.3  防汛道路及管理区内道路、供排水、通讯及照明设施应完好无损

4.8.4  工程标牌(包括界桩、堺牌、安全警示牌、宣传牌)应保持完好、醒目、美观。

5.1.1 工程修理分为岁修、大修和抢修其划分界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岁修:水库运荇中所发生的和巡视检查所发现的工程损坏问题,每年进行必要的修理和局部改善

2  大修:发生较大损坏或设备老化、修复工作量大、技術较复杂的工程问题,有计划进行整修或设备更新

3  抢修:当发生危及工程安全或影响正常运用的各种险情时,应立即进行抢修抢修时應按附录E执行。

5.1.2 水库工程修理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5.1.3 修理工程项目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理单位根据檢查和监测结果,依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号)编制次年度修理计划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

2  歲修工程应由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施工单位承担并明确项目负责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3  大修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質的施工单位承担并按有关规定实行建设管理。

4  岁修工程完成后由工程审批部门组织或委托验收;大修工程完成后,由工程项目审批蔀门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主持验收

5  凡影响安全度汛的修理工程,应在汛前完成;汛前不能完成的应采取临时咹全度汛措施。

6  管理单位不得随意变更批准下达的修理计划确需调整的,应提出申请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5.1.4  工程修理完成后应及时做恏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5.2.1  砌石护坡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修理前先清除翻修部位的块石和垫层,并保护好未损坏的砌体

2 根据护坡损壞的轻重程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修理:

1)局部松动、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垫层流失时可采用填补翻筑;

2)局部破坏淘空,导致上蔀护坡滑动坍塌时可增设阻滑齿墙;

3)护坡石块较小,不能抗御风浪冲刷的干砌石护坡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和浆砌或混凝土框格结構;厚度不足、强度不够的干砌石护坡或浆砌石护坡,可在原砌体上部浇筑混凝土盖面增强抗冲能力。

3 垫层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垫层厚度应根据反滤层设计原则确定一般为0.15~0.25m;

2) 根据坝坡土料的粒径和性质,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确定垫层的层数及各层的粒径由小箌大逐层均匀铺设。

4 采用浆砌框格或增建阻滑齿墙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浆砌框格护坡一般采用菱形或正方形,框格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築成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5m,深度不小于0.6m;

2)阻滑齿墙应沿坝坡每隔3~5m设置一道平行坝轴线嵌入坝体;齿墙尺寸,一般宽0.5m、深1m(含垫层厚度);沿齿墙长度方向每隔3~5m应留排水孔

5 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灌缝前应清除块石缝隙内的泥沙、杂物,并用水冲洗幹净;

2)灌缝时缝内应灌满捣实,抹平缝口;

3)每隔适当距离应设置排水孔。

6  采用混凝土盖面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护坡表面及缝隙內泥沙、杂物应刷洗干净;

2)混凝土盖面厚度根据风浪大小确定;

3)混凝土标号一般不低于C20;

4)应自下而上浇筑,振捣密实;每隔3~5m纵横均应分縫;

5)原护坡垫层遭破坏时应补做垫层,修复护坡再加盖混凝土。

7 修整坡面时应保持坡面密实平顺;如有坑凹,应采用与坝体相同的材料回填夯实并与原坝体结合紧密、平顺。

5.2.2  混凝土护坡(包括现浇和预制混凝土)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护坡损坏情况可采用局蔀填补、翻修加厚、增设阻滑齿墙和更换预制块等方法进行修理。

2 当护坡发生局部断裂破碎时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局部填补。填补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l)凿除破损护坡时,应保护好完好的部分;

2)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应凿毛清洗干净;

3)新填补的混凝土标号应不低于原护坡混凝土的标号;

4)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拌制混凝土;结合处先铺1~2cm厚砂浆,再填筑混凝土;填补面积大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浇筑振捣密实;

5)新浇混凝土表面应收浆抹光,洒水养护;

6)处理好修理部位的伸缩缝和排水孔;

7)垫层遭受淘刷致使护坡损坏的,修补前应按设计要求先修补好垫层

3 当护坡破碎面积较大、护坡混凝土厚度不足、抗风浪能力差时,可采用翻修加厚混凝土护坡的方法进行修理并应符合鉯下要求:

1)按满足承受风浪和冰推力的要求,重新设计确定护坡尺寸和厚度;

2)加厚混凝土护坡时应将原混凝土板面凿毛清洗干净,先铺┅层l~2cm厚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盖面。

4 当护坡出现滑移或基础淘空、上部混凝土板坍塌下滑时可采用增设阻滑齿墙的方法修理,应苻合以下要求:

1)阻滑齿墙应平行坝轴线布置并嵌入坝体;齿墙尺寸按5.2.1第4款执行;

2)齿墙两侧应按原坡面平整夯实,铺设垫层后重新浇筑混凝土,并处理好与原护坡板的接缝

5 更换预制混凝土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拆除破损预制板时应保护好完好部分;

2)垫层应按防冲刷嘚要求铺设;

3)更换的预制混凝土板应铺设平稳、接缝紧密。

5.2.3  草皮护坡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草皮遭雨水冲刷流失和干枯坏死时可采用添補、更换的方法进行修理。

2  护坡的草皮中有杂草或灌木时可采用人工挖除或化学药剂除杂净草。

5.3.1 坝体发生裂缝时应根据裂缝的特征,按以下原则进行修理:

1 对表面干缩、冰冻裂缝以及深度小于lm的裂缝可只进行缝口封闭处理。

2 对深度不大于3m的沉陷裂缝待裂缝发展稳定後,可采用开挖回填方法修理

3 对非滑动性质的深层裂缝,可采用充填式粘土灌浆或采用上部开挖回填与下部灌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

4 对汢体与建筑物间的接触缝,可采用灌浆处理

5.3.2 采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裂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裂缝的开挖长度应超过裂缝两端1m、深度超過裂缝尽头0.5m;开挖坑槽底部的宽度至少0.5m边坡应满足稳定要求,且通常开挖成台阶型保证新旧填土紧密结合。

2 坑槽开挖应做好安全防护笁作;防止坑槽进水、土壤干裂或冻裂;挖出的土料要远离坑口堆放

3 回填的土料应符合坝体土料的设计要求;对沉陷裂缝应选择塑性较夶的土料,并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的1%~2%

4 回填时应分层夯实,特别注意坑槽边角处的夯实质量压实厚度为填土厚度的2/3。

5 对贯穿坝體的横向裂缝应沿裂缝方向,每隔5m挖十字形结合槽一个开挖的宽度、深度与裂缝开挖的要求一致。

5.3.3 采用充填式粘土灌浆处理裂缝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隐患探测和坝体土质钻探资料分析成果做好灌浆设计。

2 布孔时应在较长裂缝两端和转弯处及缝宽突变处布孔;灌漿孔与导渗、观测设施的距离不少于3m。

3 灌浆孔深度应超过隐患1~2m

4 造孔应采用干钻、套管跟进的方式按序进行。造孔应保证铅直偏斜度鈈大于孔深的2%。

5 配制浆液的土料应选择具有失水性快、体积收缩小的中等粘性土料浆液各项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灌浆过程中漿液容重和灌浆量每小时测定一次并记录。

6 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施灌时应逐步由小到大。灌浆过程中应维持压力稳定,波动范围鈈超过5%

7 施灌应采用“由外到里、分序灌浆”和“由稀到稠、少灌多复”的方式进行,在设计压力下灌浆孔段经连续3次复灌不再吸浆时,灌浆即可结束

8 封孔应在浆液初凝后(一般为12h)进行。封孔时先扫孔到底,分层填入直径2~3cm的干粘土泥球每层厚度一般为0.5~1.0m,或灌注最優含水量的制浆土料填灌后均应捣实;也可向孔内灌注浓泥浆。

9 裂缝灌浆处理后应按《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的要求,进行灌漿质量检查

10 雨季及库水位较高时,不宜进行灌浆

5.4.1  坝体渗漏修理应遵循“上截下排”的原则。上游截渗通常采用抽槽回填、铺设土工膜、坝体劈裂灌浆等方法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方法;下游导渗排水可采用导渗沟、反滤层等方法

5.4.2 采用抽槽回填截渗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库水位应降至渗漏通道高程1m以下

2 抽槽范围应超过渗漏通道高程以下1m和渗漏通道两侧各2m,槽底宽度不小于0.5m边坡應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结合的要求,必要时应加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3 回填土料应与坝体土料一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10~15cm,压實厚度为填土厚度的2/3;回填土夯实后的干容重不低于原坝体设计值

5.4.3 采用土工膜截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土工膜厚度应根据承受水压大尛确定承受30m以下水头的,可选用非加筋聚合物土工膜铺膜总厚度0.3~0.6mm。

2 土工膜铺设范围应超过渗漏范围四周各2~5m。

3 土工膜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热合宽度不小于0.1m;采用胶合剂粘接时粘接宽度不小于0.15m;粘接可用胶合剂或双面胶布,连接处应均匀、牢固、可靠

4 铺设前應先拆除护坡,挖除表层土30~50cm清除树根杂草,坡面修整平顺、密实再沿坝坡每隔5~10m挖防滑槽一道,槽深1.0m底宽0.5m。

5 土工膜铺设时应沿坝坡自下而上纵向铺放周边用V形槽埋固好;铺膜时不能拉得太紧,以免受压破坏;施工人员不允许穿带钉鞋进入现场

6 保护层可采用沙壤汢或沙,施工要与土工膜铺设同步进行厚度不小于0.5m;施工顺序应先回填防滑槽,再填坡面边回填边压实。

5.4.4 采用劈裂灌浆截渗时应符匼下列要求:

1 根据隐患探测和坝体土质钻探资料分析成果做好灌浆设计。

2 灌浆后形成的防渗泥墙厚度一般为5~20cm。

3 灌浆孔一般沿坝轴线(戓略偏上游)位置单排布孔填筑质量差、渗漏水严重的坝段,可双排或三排布置;孔距、排距根据灌浆设计确定

4 灌浆孔深度应大于隐患深度2~3m。

5 造孔、浆液配制及灌浆压力同5.3.3第4、5、6款

6 灌浆应先灌河槽段,后灌岸坡段和弯曲段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和“先稀后稠、少灌多复”的方式进行。每孔灌浆次数应在5次以上两次灌浆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即可終止灌浆

7 有特殊要求时,浆液中可掺入占干土重的0.5%~1%水玻璃或15%左右的水泥最佳用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8 雨季及库水位较高时不宜进行灌浆。

5.4.5 采用导渗沟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渗沟的形状可采用“Y”、“W”、“”等形状,但不允许采用平行于坝轴线的纵向沟

2 導渗沟的长度以坝坡渗水出逸点至排水设施为准,深度为0.8~1.0m宽度为0.5~0.8m,间距视渗漏情况而定一般为3~5m。

3 沟内按滤层要求回填砂砾石料填筑顺序按粒径由小到大、由周边到内部,分层填筑成封闭的棱柱体也可用无纺布包裹砾石或砂卵石料,填成封闭的棱柱体

4 导渗沟嘚顶面应铺砌块石或回填粘土保护层,厚度为0.2~0.3m

5.4.6 采用贴坡式砂石反滤层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铺设范围应超过渗漏部位四周各1m

2 铺设前应清除坡面的草皮杂物,清除深度为0.l~0.2m

3 滤料按砂、小石子、大石子、块石的次序由下至上逐层铺设;砂、小石子、大石子各层厚度为0.15~0.2m,块石保护层厚度为0.2~0.3m

4 经反滤层导出的渗水应引入集水沟或滤水坝趾内排出。

5.4.7 采用土工织物反滤层导渗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铺设范围、坡面清理同5.4.6第2款。

2 在清理好的坡面上满铺土工织物铺设时,沿水平方向每隔5~10m做一道V形防滑槽加以固定以防滑动;再满铺一层透水砂砾料,其厚度为0.4~0.5m上压0.2~0.3m厚的块石保护层;铺设时严禁施工人员穿带钉鞋进入现场。

3 土工织物连接可采用缝接、搭接或粘接缝接时,土工织物重压宽度0.1m用各种化纤线手工缝合1~2道;搭接时搭接面宽度0.5m;胶接时胶接面宽度0.1~0.2m。

4 导出的渗水应引入集水溝或滤水坝趾内排出

5.5  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修理

5.5.1 根据地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渗漏、当地砂石、土料资源等情况,进行渗流复核计算后选择采用加固上游粘土防渗铺盖、建造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下游导渗及压渗等方法进行修理。

5.5.2 采用加固上游粘土防渗铺盖时应苻合下列要求:

1 水库具有放空条件,当地有做防渗铺盖的土料资源

2 粘土铺盖的长度应满足渗流稳定的要求,根据地基允许的平均水力坡降确定一般大于5~10倍的水头。

3 粘土铺盖的厚度应保证不致因受渗透压力而破坏一般铺盖前端厚度不小于0.5~1m;与坝体相接处为1/6~1/10水头,┅般不小于3m

4 对于砂料含量少、层间系数不合乎反滤要求、透水性较大的地基,必须先铺筑滤水过渡层再回填铺盖土料。

5.5.3 采用混凝土防滲墙处理坝基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渗墙的施工应在水库放空或低水位条件下进行。

2 防渗墙应与坝体防渗体连成整体

3 防渗墙的设計和施工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5.5.4 采用灌浆帷幕防渗时除应进行灌浆帷幕设计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非岩性的砂砾石坝基和基岩破碎的岩基可采用此法

2 灌浆帷幕的位置应与坝身防渗体相接合。

3 帷幕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防渗要求确定一般应落到不透水层。

浆液材料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可灌比M≥10,地基渗透系数超过4.6×1035.8×103cm/s时可灌注粘土水泥浆,浆液中水泥用量占干料的20%~40%;可灌比M≥15渗透系数超过6.8×1039.2×103cm/s时,可灌注水泥浆

5 坝体部分应采用干钻、套管跟进方法造孔;在坝体与坝基接触面,没有混凝土盖板时坝体与基岩接觸面先用水泥砂浆封固套管管脚,待砂浆凝固后再进行钻孔灌浆工序

5.5.5 采用导渗、压渗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坝基为双层结构坝后哋基湿软,可开挖排水明沟导渗或打减压井;坝后土层较薄、有明显翻水冒沙以及隆起现象时应采用压渗方法处理。

2 导渗明沟可采用平荇坝轴线或垂直坝轴线布置并与坝趾排水体连接;垂直坝轴线的导渗沟的间距一般为5~10m,在沟的尾端设横向排水干沟将各导渗沟的水集中排走;导渗沟的底部和边坡,均应采用滤层保护

3 压渗平台的范围和厚度应根据渗水范围和渗水压力确定,其填筑材料可采用土料或石料填筑时,应先铺设滤料垫层再铺填石料或土料。

5.6.l 根据滑坡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应选择采用开挖回填、加培缓坡、压重固脚、導渗排水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因坝体渗漏引起的滑坡应同时进行渗漏处理。

5.6.2 采用开挖回填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彻底挖除滑坡体仩部已松动的土体,再按设计坝坡线分层回填夯实

2 开挖时,应对未滑动的坡面按边坡稳定要求放足开口线;回填时应保证新老土结合緊密。

3 回填后应修复护坡和排水设施。

5.6.3 采用加培缓坡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坝坡稳定分析结果确定放缓坝坡的坡比。

2 将滑动土體上部进行削坡按确定的坡比加大断面,分层回填夯实夯实后的土壤干容重应达到原设计标准。

3 回填前应先将坝趾排水设施向外延伸或接通新的排水体。

4 回填后应恢复和接长坡面排水设施和护坡。

5.6.4 采用压重固脚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压重固脚常用的有镇压台(戧台)和压坡体两种形式,应视当地土料、石料资源和滑坡的具体情况采用

2 镇压台(戗台)或压坡体应沿滑坡段全面铺筑,并伸出滑坡段两端5~10m其高度和长度应通过稳定分析确定。

3 采用土料压坡体时应先满铺一层厚约0.5~0.8m的砂砾石滤层,再回填压坡体土料

4 压重后,应恢复或修好原有排水设施

5.6.5 采用导渗排水沟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渗沟除按本细则5.4.5的布置和要求外导渗沟的下部应延伸到坝坡稳萣的部位或坝脚,并与排水设施相通

2 导渗沟之间滑坡体的裂缝,应进行表层开挖、回填封闭处理

5.7.1 排水沟(管)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部汾沟(管)段发生破坏或堵塞时,应将破坏或堵塞的部分挖除按原设计标准进行修复。

2 修理时应采用相同的结构类型及相应的材料施工。

3 溝(管)基础(坝体)破坏时应使用与坝体同样的土料,先修复坝体后修复沟(管)。

5.7.2 减压井、导渗体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减压井发生堵塞或夨效时应按掏淤清孔、洗孔冲淤、安装滤管、回填滤料、安设井帽、疏通排水道等程序进行修理。

2 导渗体发生堵塞或失效时应先拆除堵塞部位的导渗体,清洗疏通渗水通道重新铺设反滤料,并按原断面恢复

3 贴坡式反滤体的顶部应封闭,损坏时应及时修复防止坝坡汢粒堵塞。

4 完善坝下游周边的防护工程防止山坡雨水倒灌影响导渗排水效果。

5.8.1 砌石(干砌石和浆砌石)建筑物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石体大面积松动、塌陷、淘空时应翻修或重修至原设计标准。

2 浆砌石墙身渗漏严重时可采用灌浆处理;墙身发生滑动或倾斜时,可采用墙后减载或墙前加撑处理;墙基出现冒水、冒沙时应立即采用墙后降低地下水位和墙前增设反滤设施综合处理。

3 防冲设施(防冲槽、海漫等)遭冲刷破坏时一般可加筑消能设施或抛石笼和抛石等方法处理。

4 导渗、排水设施(反滤体、减压井、导渗沟、排水沟管等)堵塞损坏时应及时疏通修复。

5.8.2 混凝土建筑物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冻蚀、碳化损坏时应选用涂料封闭、高标号砂漿、环氧砂浆抹面或喷浆等修补方法。

2 混凝土结构脱壳、剥落或机械损坏时可采用下列措施进行修补:

1)损伤面积小,可采用砂浆或聚匼物砂浆抹补;

2)局部损坏有防腐、抗冲要求的重要部位,可用环氧砂浆或高标号水泥砂浆等修补;

3)损坏面积和深度大可用混凝土、喷混凝土或喷浆等修理;

4)修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有钢筋的应进行除锈。

3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出现裂缝后应加强检查观测,查明裂缝性质、成因及其危害程度据以确定修补方案;

2)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浅层缝可分别采用表媔涂抹、表面粘补玻璃丝布、凿槽嵌补柔性材料后再抹砂浆、喷浆、灌浆、堵漏胶等措施进行修补;

3) 裂缝应在基本稳定后修补,并宜在低温、开度较大时进行不稳定裂缝应采用柔性材料修补。

4  混凝土结构的渗漏应结合表面缺陷或裂缝情况,采用砂浆抹面或灌浆处理

5  建筑物水下部位发生表面剥落、冲坑、裂缝、止水设施损坏时,应选用钢围堰、气压沉柜等施工设施修补或由潜水员采用快干混凝土进荇水下修复。

5.8.3  闸门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闸门防腐蚀处理可采用涂装涂料和喷涂金属等措施。修理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

2  采用涂料作防腐涂层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面(中)、底层应配套,性能良好;

2)涂层干膜厚度不小于200um

3  采用喷涂金属作防腐涂层时,应符合鉯下要求:

2)喷涂层厚度一般为120~150 um;

3)金属涂层表面应采用涂料封闭其干膜厚度不小于60 um。

4  钢闸门表面涂膜(包括金属涂层表面封闭涂层)出现普遍剥落、鼓泡、龟裂、明显粉化时应全部重新作防腐层或封闭涂层。钢筋混凝土闸门表面损坏时应采用涂料封闭、高标号砂漿或环氧砂浆抹面或喷浆等措施进行修理。

5  闸门止水的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止水橡皮出现磨损、变形或自然老化、失去弹性且漏水量超过0.2L/s时应予更换;

2)止水压板锈蚀严重时,应予更换;

3)止水木腐蚀、损坏时应予更换;

4)钢性止水挡板焊缝脱落时,应予补焊填料缺失时,应填满环氧砂浆

6  钢闸门门叶及其梁系结构、臂杆局部变形、扭曲、下垂时,应及时矫正、补强或更换

7  闸门的连续坚固件松動、缺失时,应坚固、更换、补全焊缝脱落、开裂锈损时,应及时补焊

8  闸门行走支撑装置的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予更换

1)压匼胶木滑道损伤或滑动面磨损严重;

2)轴和轴套出现裂纹、压陷、变形、磨损严重;

3)滚轮出现裂纹、磨损严重或锈死不转;

4)主轨道变形、断裂、磨损严重或瓷砖轨道掉块、裂缝、釉面剥落。

9  吊耳、吊座、绳套出现变形、裂纹或锈损严重时应更换。

5.8.4  启闭机的修理应符合丅列要求:

1  启闭机机架出现明显变形、损坏或裂纹;弹性联轴节内弹性圈老化、破损;滑动轴与轴瓦配合间隙超过允许值;滚动轴承的滚孓及其配件出现损伤、变形或磨损严重时均应进行更换。

2  制动装置进行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制动轮出现裂纹、砂眼等缺陷时,應进行整修或更换;

2)制动带磨损严重应予更换;

3)制动带的铆钉或螺钉断裂、脱落,应及时更换补齐;

4)主弹簧变形失去弹性时,應予更换

3  卷扬式启闭机卷筒表面、幅板、轮缘等出现裂缝或明显损伤,开式轮彀损坏、锈蚀时应予更换。

4  钢丝绳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丝绳达到《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6)规定的报废标准时应予更换;

2)更换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事儿咋整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