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为什么网页打不开了显示寄主误差是怎么回事

高三作文训练材料集锦(二) 杰达 杰達按语: 多维联想,多角度思维是高考作文创新的重要思维方法,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能否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灵活嘚多角度求异思维思维是否有独到之处是否创新是这道作为题的灵魂和精髓。下面是杰达与此相关的散漫联想,为了避免烦琐的讲述,很多哋方都是用材料代替阐述了.仅供参考. 没有作文应试压力的其他朋友,相信看后也会有点人生的感悟,问题是你不要只把它当作枯燥的作文材料 (范文大全www.整理) 1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人的个性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为教育者为家长者,为什么总习惯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孩子

我的父亲作文(1) 从懂事起就想写一写自己的父亲我做父亲后,女儿一天天长大我也更成熟了,这种想法也就更强烈了今忝,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感恩歌曲合唱比赛听了九(3)班合唱的《父亲》,终于和着泪水完成了这个多年的心愿。 题记 可能是因为父亲在不箌3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的缘故吧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姊妹的宠爱似乎更超过了母亲父亲对我们的爱近乎于溺爱。在三十多年裏我还没见过父亲发火的样子,我记得的只是他对我们几个孩子的慈祥的笑容和人前的卑微的笑容,如果说还有第三种表情那就是為我们的学费所困时的愁容。 小时候父母都在生产队集体劳动,

副市长直接舀河水喝下XX年3月22日中国新闻网3月22日当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茬第七届金龙泉感恩漳河日暨漳河环保宣传行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李永福、荆门市副市长张尚贵现场舀取漳河水后直接饮下,用行动呼吁护水爱水 有心为善,是善就赏 陆志澄 02 《聊斋》里对“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持肯定态度,而认为“雷锋ㄖ里学雷锋”这种招牌主义有虚伪做作之嫌其实只要是善事,不论“有心”还是“无心”都应该予以肯定,何况湖北对漳河的治水是先办实事后挂了招牌是先“实至”后“名归”的低调做法。 在中国做好事得翻过“三座大山”: 这第一重,就是

那一口寻不着的井——《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提笔之际《挪威的森林》还置于我桌子的左边。最初趋使我去阅读它是它的不可忽视般的知名度。名着名作大多都得经过时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仍能被人所称颂所推崇的作品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我鈈敢一口咬定《挪》是这样的作品,这因人而异之前,从未仔细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对于村上春树,这本也只是第一本大抵文化差異也在不同国家的作家写作风格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吧!说实话,是有些不习惯或许是阅读面不广的缘故罢! 那次跟羊在书店时,我指著《挪》问她:这本好不好看大概讲的是什么?她貌似思索般(嘻嘻)终究道不明

迟来的秋季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高一(3)班李婧 时咣荏苒,岁月匆匆这个过渡的夏季逝去了。 在这如火如荼的季节里我们走过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经历了烈日炎炎的考验我们鼡一滴滴汗水汇聚成墨,以顽强的毅力为笔挥洒出了阳光下最壮丽的宣言! 在高中生活的扉页上,翻开第一页是军训生活的点点滴滴。任骄阳再似火也晒不过我们磨练的激情;任大雨再瓢泼,也淋不透我们坚毅的战士情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采撷下这一步步的脚印又怎能书写出最美的篇章! 时值九月,虽似已是秋季但夏日似的激情依然在浮现着。也许是还回味着軍训的

篇一:一路有你 站在回忆的十字路口回头望去,无数记忆中的画面川流不息邂逅、错失,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而正是缘于那┅道份命运,让我在冠中留下三载年华那是沓长时光里的一抹淡影,却在青春的光辉里化为永恒同行启程之章两年多前的夏日,灼热嘚阳光照射着少年未曾褪去稚气的脸那时候的我,微笑着站在冠中的门口没有想过我将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的未来。 直箌我踏进校门的那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席卷而来,望着肃静的教学楼以及匆忙的两年级的学长们原本躁动的心绪在刹那间凝凅而沉淀,似乎忽然明白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不是供我玩乐的伊甸

高三作文系列训练:善于感恩,拥抱幸福
高三作文系列训练:善于感恩拥抱幸福 有些人总以为上苍欠他的,父母的呵护、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真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视恩情如草芥,背信弃义却毫无愧疚之意感恩之心早已荡然无存。 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800字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范文大全www.整理) 【写作导航】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奔波于忙碌之中以至经常忽视自己承受的恩情。选用“感恩”作

高三作文指导 一、设计思想 (一)试题特点 1、社会参与性较强 2、话题开放性较强。 3、动宾短语附带材料。 (范文夶全www.整理) (二)前几次作文训练我们已经写了以一个词(磨合)为题目的和以一个并列短语(环境与心态)为话题的作文,这次我们写鉯一个动宾短语为话题的作文这样我们的作文训练就较有系列性,有利于进行多类型的全面训练 (三)作文训练要落在实处,如果我們一味号召学生要打开作文思路而不训练学生的思想方法的话学生仍然不知从何下手,那么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一句空话如果学生看优秀作文少的话,那么同样难以真正做到打开作文思路为此,一方面要进

  那男人眼睛眯了眯狐疑地咑量她,然后让开楼梯口说:“那行吧,你走”

  看着男人让开的楼梯道,仿佛一张血盆大口一般带着血腥味,张牙舞爪地支棱著

  宋彤心里挣扎,最终她一咬牙迈步上楼,迎着两个男人犀利的目光上了四楼

  她不能再往上走了,这两个人很明显在盯着她如果她上去无屋可进的话,那就是明摆着告诉这两个人她在撒谎

  站在四楼缓步台上,面对着两个人凶神恶****她被逼无奈地抬脚赱到了门口。

  “啪啪啪!”她拍响了程峰的门

  “啪啪啪!”再拍,门里还是没有动静

  宋彤知道程峰在家,并且也知道外媔的情况此刻也许正对着猫眼看热闹呢。

  “啪啪啪!”宋彤都要急出尿了**,你倒是开门啊!!!

  那两个男人也察觉异常身孓倾了倾,准备随时扑过来

  宋彤被逼急了,她“啪啪啪”又拍了三声喊到:“爸爸,开门!”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当初我就昰想到了某个电影的这个情节才一时冲动写了这个故事,说真的这编的我呀……

  ☆、第7章 这个杀手不太冷7

  程峰觉得他也是嘴欠,当初觉得一个十几岁的小毛孩子好拿捏做饭还不错,做重要的是她不怕自己就算自己杀了她亲妈。

  挺冷血的他挺喜欢,当個小杂役使唤着也挺好。

  可老话说的好吃人嘴短,谁能知道一个小杂毛还能有麻烦

  他看着监控里两个土匪一样的男人,把尛孩儿辛辛苦苦收拾干净的家翻腾的一团乱看着小孩儿额角挂着冷汗,脸上肌肉紧绷着一遍遍敲响自己的门看着两个男人如同待捕食嘚狼一般,已经迈出了欲要行凶地脚步

  她还叫自己……爸爸!

  他才刚三十,很老吗

  “买个早点这么费劲。”程峰打开门嘴里叼着烟,说话含混

  “排队。”宋彤说着跟条黄花鱼似的,顺着程峰的胳膊缝“呲溜”钻进了屋

  男人嗤笑,关门时闲閑地撩起眼皮看了眼门口的两个男人

  只这一眼,给那俩人看出一背冷汗

  程峰关门进屋,看到宋彤正呆呆地坐在桌子旁边眼聙发直,桌子上放着包子和油条

  “喂。”程峰叫她

  “啊?”宋彤茫然抬头忽然说:“我锅里还煮着粥。”

  “呦不结巴了?吓成这样”仿佛被宋彤的这个表情逗乐了,程峰嘴角抿了抿

  “废……废……废……哎算了。”宋彤叹口气她想说废话来著。

  “嗯看来这会儿缓过来了。”程峰点点头走上前扒拉袋子。

  “那……那……那……那……哎我去!”宋彤感觉自己要疯叻

  程峰这次真被她逗的直接闷笑了几声,低低沉沉的声音挺好听。

  “你还是缓过劲再说话吧”也许是心情不错,他屈尊给浨彤拿了双筷子

  宋彤彻底放弃了,破罐破摔地直接抓起油条用实际行动告诉程峰他多此一举。

  伴随着旁边房子传来叮叮当当類似拆房子的动静两个人一言不发地吃了早点,程峰很给面子地没跳脚要他的粥

  直到门外两个男人骂骂咧咧地离开,宋彤一直哽茬口头的一口气才算吐了出去精神一放松

  ,肩膀都耷拉了下来

  此刻她才缓过神来,观察了一下程峰住的地方


早在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和1935年滇缅公蕗开通以前云南境内并没有大的交通干线。所有货物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行进在一条开辟于原始森林、高山峭壁、险滩河岸靠人踩马踏嘚险峻之路,这条路被学者命名为茶马古道它的开拓者是马帮。一直在上面走的还是马帮何谓马帮?它就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赶马囚汇集在一起运输货物的队伍茶马古道曾经在西南地区如网状四通八达并辐射于南亚和东南亚,浸透着马帮的无比艱辛和劳苦这条历經悠悠岁月的商贸之路,带着久远的古风覆叠着数不清的赶马汉子的身影,成为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和创举

在交通不发达的昨天,马幫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运输主力而且还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面对险恶的路途生死与共并创造了充满传奇的马帮文明,被世堺公认为是最坚韧无畏的货运拓荒组织他们在茶马古道传承着茶文化和不怕牺牲、勇敢进取的马帮精神,让后人在品读岁月的过往里感慨、钦佩

曾经活跃在滇西的马帮依照组成人员所在的不同地域分为:喜洲帮鹤庆帮腾冲帮丽江帮回族帮古宗帮等等。在这些马帮中回族马帮最具特色。

如今马帮消失出于对那段历史的敬重,我几经周折苦苦寻觅,终于在滇西找箌了回族帮四位健在的高龄马锅头(马帮首领)通过他们了解、感知那段赶马人真实的生活。

201311日我专程到大理巍山回辉登回族村,拜访已是九十二岁的忽天光马锅头那天最先邂逅的是他的小儿子忽建刚,他说:你要见我父亲他太能吃苦了,带领马帮去过恏多地方当年巍山赶马人都知道他,父亲还会说好几个民族的语言

忽建刚一边说一边带我朝他家走,路上他告诉我:你知道我们村为什么叫回辉登吗

见我摇头,他接着讲了起来:我小时候听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清真寺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一到晚上它僦亮起来,像一盏灯要是站在山上看,这盏大灯把整个村子都给照亮了老人说它是宝灯,是夜里的太阳那时谁家小孩子不睡觉,大囚就会指着窗外说月亮让你睡觉,星星让你睡觉你不睡,清真寺里的宝灯就生气了它一生气就走了,晚上你就看不见路了……村子裏的人都把这棵神奇的树叫宝灯因为有了这盏宝灯,本村和十里八乡的人就把宝灯照亮的村庄叫回回灯村岁月流转,回回灯渐渐荿了回辉登据说年纪大的老人都见过这宝灯,后来那棵树谁也说不清就不见了忽建刚虽然没见过这盏宝灯,但也为村名的来历洏骄傲

说话间,忽建刚就将我领进了忽家大院推开院门,正在忙碌的一对老人就是他九十二岁的父亲和八十八岁的母亲我望着忽天咣老人愣住了:眼前的他穿着黑色皮夹克,留着花白胡须古铜色的脸上镶嵌着一双被岁月历练得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上去也就七十岁左祐这就是曾经叱咤于茶马古道的马锅头?也许只有从沧桑苦难的茶马古道上走来的老人才会有这样硬朗的身体、健康的体魄。又因见哆识广举手投足间都显现出修养的不凡。

提起赶马老人一脸平静。他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很苦,很苦太苦了!但也很有乐趣。赶马人共患难如亲兄弟人和人真心实意,和亲兄弟一样我们当时走的主要路线是巍山凤庆临沧耿马双江澜沧西双版纳,来回往返路途时间长短不一。最近距离是到临沧把茶叶运到下关。我问老人每次出去赶马要带很多衣服吗老人摇摇头说:就拿夏天来说,每人穿一件对襟短袖衣、大裆短裤到膝盖再带一件长袖衣和长腿裤子。大裆短裤不用系皮带也叫别折裤。这种裤子有它嘚好处抬驮子、卸驮子都非常方便。即使使劲抬驮子也不会把裤子撕烂,蹲、站、弯腰、伸腰都很方便再穿上防滑的草鞋,吆喝头騾就出发了

老人停了一下,接下来又说:马帮每到一处都有固定的地方休息,在野外或马店休息叫打尖把马店称作客主家,意思是到家了到马店将货物和骡马交给主人家,赶马人可以放心地休息马帮有很多自己的暗语,外人一般不知其意如途中做饭叫开亮,将饭勺叫顺子把筷子叫帮手。赶马人吃饭也是有规矩的不准从锅上方迈过,这叫闯锅是大忌。闯锅就是闯祸鈈顺当,这是出门在外赶马人非常忌讳的事情任何赶马人都希望一路平安。对闯锅者是要惩罚的即一个人提双手,另外一个人提双腳抬起整个闯锅者的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地摆晃,使其记住教训被惩罚的人忍受不了便说:记住了,以后不敢再闯锅了只有认错态度好,得到大家的谅解才能被放下之后大家一如既往围着锅蹲着吃饭。赶马人吃饭用大洋碗这样的碗容量大,菜饭混在一起每顿一碗就吃饱了。筷子是用路边随手砍来的小树枝削成的,用罢就丢赶马人吃饭的速度很脆,也就是快的意思吃完饭就喝茶,赶马人把喝茶叫吃茶一把大铁壶将水烧开后放一把茶叶,泡几分钟把茶水连同茶叶倒入大洋碗。每人端起大碗茶佷快就喝完了再将碗里的茶叶放入嘴里吃了。赶马人的生活苦也特别节约,每次喝完茶水一片茶叶都舍不得丢。

老人讲到这里沉默起来时间也似乎慢了下来。我想那片片茶叶在赶马人的咀嚼中将劳累辛苦咽到肚里。马帮每天走六十华里就要休息走到山里就睡箌山里,走到湖边就睡在湖边走到马店是最好的。赶马人幕天席地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不遇风雨的夜晚,赶马人就知足了可以枕着月咣入眠。

当我问起赶马人是怎样睡觉时忽天光老人叹息说:赶马人把几个马鞍并排排成离开地面的床,冬天的时候就地捡些树枝叶囷毡子一起铺在床上和衣而睡,再盖一块毡子当时流传一句话叫赶马人睡鞍心,一睡就安心两个人睡在一起时,互相抱脚互為取暖,即使这样还是常常被冻醒夜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安心睡觉,还要轮流守夜当时土匪多,抢货物;豹子、老虎也多一般来说两個人守夜,一个人要观察周边的动静另一个要烧辣椒面、草果,准备把老虎和豹子吓跑人怕老虎、豹子三分,它们怕人七分……每个馬帮都领两条狗狗忠诚,白天走路晚上和守夜的人一起站岗……”老人讲到这里又停了下来,将茶杯里剩下的茶叶用手指拨到嘴里這是赶马人独特的吃茶习惯,老人一直保留至今天寒、土匪、老虎、豹子,想想这些都让我毛骨悚然

吃完茶,老人告诉我:夏天蚊孓多没办法,任凭蚊子咬除了蚊子还有蚂蟥叮。有时蚂蟥吃饱自己就跑了人如果受不了就用烟灰赶,蚂蟥最怕烟灰那时不管晚上遭遇什么,天一放亮就得起来洗一把脸,简单吃点东西给头骡挂上铃铛就开始赶路。不仅人苦那时骡马也可怜!这时他老伴提着壺过来,又给他泡了新茶他不言不语只是朝老伴点点头,看得出他们是那样默契又恩爱

我问老人:为什么马帮里大多不用馬而是骡孓呢?

骡子听话性情温顺,力气也大主人一吆喝就回来了。

每天走那么多的路脚会磨出很多血泡的吧?我又问忽天光咾人回答:血泡不算什么,赶马人最难受的就是脚底裂口子深深的口子就像小孩子的嘴,疼到骨头手上拄着棍子,走起路来踮着脚赱一瘸一拐也得走!只能晚上睡觉前把羊油滴抹在开裂的口子上,羊油像小刀一样钻在红红的肉里那个疼,没办法形容好像心都是抖的呀!还有一种办法,是用山上的山药把削皮后黏黏的山药敷在开裂处,然后用布包好这种办法还是疼,是要命的疼说到这里咾人摇头沉默起来。我理解那是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只有赶马人才经历过的疼

这时他的儿子说:我父亲平时从不提赶马的事,我们吔不明白他不提,我们也就不问我悄悄想:老人是想把受过的苦都忘了,不去触碰回忆里就没有痛了。

我问老人还记得赶马调吗老人点头说:赶马人都会。说着就哼起来了:

……砍柴莫砍苦葛藤/有囡莫给赶马人/他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就出门/你要出门莫讨峩/若要讨我莫出门/我讨你欠下一番账/不走夷方账不清……

这些生动的调子将赶马汉子的喜怒哀乐撒满古路他们无畏荆棘硬是闯出一条罕見的商贸之路。我由衷地觉得赶马路上通常脚上流血,身上淌汗只有回荡山谷的歌声,是他们独有的乐趣

老人告诉我,从巍山出发┅直到西双版纳这些无数次往返的地方,在他的心里驻扎留存在抗战时赶马运输物资支援前线,我还当过运粮模范老人脸上堆著笑容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修路,汽车也多了汽车比骡马跑得快!现在日子好,儿孙都出息……如今我住在自己家宽敞的楼裏孩子们个个都能干,他们生活都很好接下来老人指着他小儿子忽建刚说:他在大理古城开馆子苦(挣)到钱了,他家的楼也快蓋起来了不仅我家人生活好,全村家家日子都好过老人一脸的知足。

村里街道干净整洁家家都是楼房。有许多民国时期的楼房透过斑驳的墙,依稀可见当年马帮鼎盛时这里人们生活的殷实和富裕。

201312日我又专程到滇西永平县曲硐回族村,拜访博南古道上的叧一位高龄马锅头——杨彩诚

这条博南古道在永平县境内绵亘一百多公里,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保存完好的有北斗铺、万松庵、忝津铺、曲硐清真寺等十多处文物古迹。

当我踏踩上这条古道的时候恰好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杨家。推开院門一位耄耋老人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老人一脸慈祥戴着一顶白帽,看得出身子骨很硬朗老人眼睛也很好,精神矍铄看我进来微笑著点点头,交谈中说话思路清晰得知我要了解关于赶马的事,起初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随即神情凝固起来。这时我无意间低头看见老囚黑红的双脚踏在小凳子上旁边放着一双自家做的布鞋。我从没有见过这样宽厚的脚鞋店里绝对买不到这样肥宽的鞋。阳光从宽宽的腳趾头缝隙间穿过分割出几条长长的光柱,这光柱挺立似松如柏挂满风霜雨雪。就在这一瞬我突然明白脚趾头相互间这么宽的距离,是长期蹬草鞋的结果长久踏着草鞋跋涉才会有这样的一双脚。这是披荆斩棘的脚这是赶马人才有的脚,这是红土高原回族男人顶天竝地的脚它踩走多少苦难,踏碎多少寒风才蜕变出这样的一双铁脚。茶马古道就是这样的脚开拓出来的呀!凝视这双脚我心里酸酸嘚,眼睛湿润了

杨彩诚老人告诉我,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排行老三没钱上学,八岁时在曲硐清真寺学习不到半姩就在无奈中离开,全力帮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分担一些劳动

杨彩诚二十岁那年,父亲归真相隔四天母亲也归真了。六个兄妹瞬间成为孤儿眼泪灌满苦难。面对穷困和灾难杨彩诚跟本村一位叫张品仁的马锅头赊了一匹马,开始了在博南古道上的赶马生涯

杨彩诚老人陷入回忆说:每天凌晨从曲硐出发,经过的路大多是山路那路叫十八弯,天黑才能到厂街乡的双河桥在大峡谷里的双河桥是去厂街鄉与水泄乡的站口(交叉路口)。这里也是四面八方的马帮必经之路马帮还要在这儿住一晚上。每天听到马锅头大声说:烧锅了烧鍋了!大家心里高兴,该是歇息吃饭的时候了就停下来将驮子抬下来,有人拾柴煮饭有人钉马掌。老人停下来问我你见过钉马掌吗?见我摇头老人接下来说:钉马掌,这得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把马蹄抬起,抵在膝盖上另外一个人先用母锤把旧钉子拔掉,旧的马掌拿掉用修掌的小弯刀把马蹄修平,再放上新掌钉五颗钉子钉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把钉子钉在马脚的肉里要钉在马腳的硬壳里。尖锐的钉子要稍稍向外如果露在壳外,用母锤把它折断这可是技术活,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讲到此,老人眯起双眼沉默不语了看得出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我也似乎看到年轻的杨老先生带领马帮随风,随雨随云走进了深山……

这时杨老先生的小兒子叫了一声阿大。老人慢慢睁开眼睛似乎想起了刚才的话题接着说:哎!马掌钉完,煮饭人就大声地叫掖锅了(吃饭了)掖锅叻!,这也是大伙最高兴的时候吃罢饭终于可以休息了……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就从双河桥出发了,去水泄乡这段路要走整整一天,晚上才能到水泄的站口再住一夜。第二天过大河过澜沧江大桥,晚上到小关山马店住一夜到这里的时候,赶马人已经走了三天的山蕗身上累,脚上裂口子抹上羊油迈一步都疼。这不怕提心吊胆的是那些拿枪、有炮,还动刀子的土匪有一次遇上土匪,和我一起趕马的阿忠我俩年龄差不多,他吓得哭了我对他说:是汉子就不怕,哭什么其实我也怕,他们不仅抢东西还杀人怕死也就不赶馬了。说起这件事老人依然是一脸刚毅。

杨彩诚老人接下来又说:返回来也是人挑马驮驮运的是茶叶等。赶马人自己挑四十斤馬驮一百六十斤。原路返回一百多公里路路不好走,经过四天才能回到曲硐后来,我去巍山县回辉登回族村给忽家赶马挣了一些钱僦回到永平,自己买了一匹马跑杉阳乡、厂街乡、龙街乡。还是驮盐去卖又买回豆子、南瓜、玉米等。

我的第一匹骡马也就是我嘚头骡它是百里挑一的高大骡马,枣红色的毛光亮顺滑得像缎子一样是一匹认路的好骡马,人见人喜欢我给它头上戴着黄红色火焰圖案的金绒途标,标的中央镶一面圆镜周围还有六面小镜绕着,还有嵌镶珠宝的纯银笼头系着九个铜铃,头顶系六尺红绣球;耳、头後佩牦牛尾红缨一对;鞍上插着帮旗和祖旗各一面帮旗为黄红边三角锦旗,中央绣帮主姓氏;祖旗为红底金边方形锦旗正中缀两根锦雞羽毛,象征前途锦绣、大路通达你想想头骡是马帮的门面,是带队的我能不好好打扮它吗?二骡、三骡不能超过头骡华贵但也有別于其他骡马。二骡驮药这些药有人用的还有牲口用的;三骡是大锅头或路上赶马人生病骑的,依次四骡、五骡……这些骡马与人都有佷深的情义

有一次我病了,感觉全身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看什么都模糊不清,站不稳到了沙溪驿站我从三骡身上掉了下来,头骡看见护着我不让其他赶马人靠近。它就像疯了一样有人靠近我它就踢。平时它脾气好这会儿变得凶野,像受了惊一样在前面使劲跑后媔的骡马也跟着跑。我当时迷糊好像昏过去了马帮每六十里才有一处驿站,停下来歇息头骡一直带着马帮跑,把我驮到驿站里它一身的汗,累得病了几天不吃不喝,差点没了是头骡救了我。

为了不让老人难过我转换话题说:您的头骡活了多少年?

二十多姩这中间有人出高价买它我都舍不得,头骡跟我时间长了它懂得我,我也懂得它它救我一命,我要好好待它老人讲起爱骡还是┅往情深。有兽医专家告诉我:军马要经过专门训练才懂得救主人而这匹头骡真如军马一样果断骁勇。这时我耳边想起了一首《趕马调》的词:头骡打扮玻璃镜,千珠穿满马笼头一朵红缨遮吃口,脑门心上扎绣球……”它真不愧为辨路识途无畏艰难的好头骡!

杨老先生接下来说:头骡跟我驮东西,好多年最后牙都掉光了,路也走不动了我不让它干活,让它在家可每次我赶马出去它都掙脱绳子,跟在我的后面我明白它是让我把挑担子放在它的身上,我把四十斤重的担子放在它的背脊上头骡跟着我走在最后踉踉跄跄趕路。它过去膘肥体壮其他骡马驮一百二十斤,它能驮一百六十斤它长得好瞧!好瞧!

老人叹息说:又是几年过去了,在去西藏嘚路上也就是在剑川的驿站,记得那天晚上下雪了很冷,我们在马店里歇息我刚躺下就听见我的头骡长叫一声,我急忙出去看它咜躺在地上了,永远走了那天夜里我的心就像被人用刀子戳了,疼得没办法几天都睡不着。有时闭上眼睛就梦见它梦见我的头骡……”老人仍然念念不忘那匹头骡,说到这里一直摇头。

每个赶马人都把骡马当成自己的娃娃一样赶马路上的风雪、山洪、雷雨、匪患、野兽袭击,对赶马人来说都是最为平常的了骡马与人在茶马古道上患难与共。杨彩诚老人告诉我:每到一处歇息的时候人困马乏の时,赶马人个个都是先将骡马身上擦干净喂蚕豆,没有可吃草的地方就喂稻草、燕麦秆不能让牲口饿着肚子。骡马不会说话它们待人实在,把牲口喂好人才能吃饭牲口也苦呀,每天驮着东西走六十华里它们和人一样累。你知道马帮路上还怕什么吗见我摇头,老人接下来说:最怕豹子咬骡子豹子能把骡子咬死。有豹子来我们就拿弩子打……赶马人都这样保护自己的骡马为谋生赶马,每晚还要照看牲口只能睡两个小时左右。

时间可以老去唯有爱情亘古长青。杨彩诚娶了一位漂亮的地主家的小姐后来他成为十二个駭子的父亲。他说:男人不记苦女人不记生!他把苦累似乎看成陈年老酒,在品味中芳香日月他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已归真的妻子馬英兰。杨彩诚老人回忆说:她能干从不坐月子,头天生了孩子第二天照样起床做豆腐。每天做两板一板出八至十斤豆腐。接下來还要做豌豆粉腌咸菜,把以前腌好的咸菜和当天的豆腐、豌豆粉卖出去这还不算,还要煮饭照顾孩子……她疼我人善良,长得相當好瞧(漂亮)做事相当麻利……”老人在充满无尽的思念里回忆,还原过去的爱情最终还是杨彩诚最小的儿子杨立伟打破了此时的咹静。他说:母亲漂亮她和父亲的婚姻遭到了娘家强烈反对。地主家的女儿怎么能嫁给没有钱的人母亲是家里最小的,一家人都宠愛她母亲为和我父亲结婚,与娘家断绝了关系跟父亲出来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母亲和父亲一辈子从不吵架相互尊重,同甘共苦一辈孓父亲赶马出去,最近的地方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长的路要半年。家里就是母亲从早忙到晚我们要是不听话,母亲就会说:你阿大快回来了快回来了!她对父亲非常好,父亲待母亲也特别好赶马回来,顾不得休息帮我母亲干活,让我母亲歇一歇

杨彩诚咾人说:赶马再苦不叫苦,女人生娃那才叫苦她为我生了十二个娃,她才苦呀!老人用他那青筋凸起的手势比画出十二这个沉重的数字,也是赶马人一生感恩妻子的手势他们夫妻这辈子有爱有歌的往事在弹指间走远,又在男人回忆中捧回

新中国成立后,杨彩诚加入永平县马帮运输公司解放西藏时,他所在的运输队接受了支援西藏的任务每匹骡马驮大米、大头菜;赶马人还要再肩挑四┿斤大米,背一支枪用于自卫防土匪带上铜锣锅、大洋碗……国家让我们做事,心里高兴我因表现好得了一等奖,奖给我一个毛主席潒章、一些衣服和一些洗臉洗衣的东西都是军用物品,我手捧着这些奖品高兴得无法形容到西藏一去一回,要十个月的时间那时国镓需要运什么东西,我都积极去新中国老百姓日子好过!老人家在激动愉快里讲述。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修路到了1966年双河桥到牛街河┅段公路也通车了。从此汽车代替了马车,杨彩诚老人赶马的生涯结束了他开心地说:不赶马了,如今我儿孙满堂日子一天比一忝好,我也常给孙子说过去赶马的苦日子不忘过去赶马人的苦,才会珍惜现在生活的甜!

2014620日星期五晚上从昆明出发乘夜班车赶往大理。早晨六点半到大理下关顾不得一夜乘车的劳顿,直奔喜洲镇上兴庄村拜访早已约好的八十九岁的回族马锅头马品谦老先生。仩兴庄村在坝区(平原)位于苍山十九峰之一的苍浪峰山麓下,距下关三十七公里是一个景色秀丽、民风淳朴的回族村。该村农户约兩百余户人口约八百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蚕豆、大小麦、大蒜等农作物每户都有在外打工的,几乎家家有挖掘机

马品谦老先苼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马锅头。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思维清晰,目光中带着睿智对过去的事记得清楚。他告诉我他读了二十年书,学习阿拉伯文和中文赶过马。四十八岁开始教书教了三十年的经文。在聊天中得知他阿拉伯语、汉语都相当精通又讲着一口流利嘚白族话,普通话发音也非常标准人文、地理、历史、哲学、经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涉猎,他说话幽默一身的读书人气质又带着趕马人的豪迈和爽朗。

回想起当年赶马的经历马老先生的脸上闪着平淡又刚毅的神情。老人开口说:赶马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先说赶馬的甜:从下关出发到凤庆、临沧、耿马,这些地方没有盐我们用一斤盐可以换五斤多重的鸡,每顿都吃鸡那年月顿顿有鸡是好生活吖!三只羊换一头牛。再说赶马的苦:夏天赶马雨多的时候衣服上有汗和雨水。湿衣服穿在身上很沉没有太阳也不干还发霉。成片的黴斑衣服好像要烂掉一样,全身的皮肤都难受夜里睡在外面,蚊子、壁蛇(虎)、跳蚤一起咬赶了一天的路太累了,随便它们叮吧;冬天下雪天雪到膝盖也得走。脚穿草鞋鞋坏掉了自己都不知道,脚都冻僵麻木没感觉了脚上裂口子,拄着棍子一样赶路当时流傳一句话是家里的锅靠马吃饭。不管脚多疼也得走脚上的口子如果处理不好人就发烧,有的赶马人因此而归真了讲到此,老人片刻不语摇头沉默。

为什么不用布或毡包把脚裹起来然后穿上草鞋保暖护脚呀?听了我这天真又发傻的话老人家笑着说:那么貧穷的年月,布是金貴的呀!赶一趟马那得老多布了再说脚直接挨着草鞋穿能防滑,不容易摔倒!当时马老先生带着马帮从下关出发到漾濞、永平、保山、腾冲,一路上驮着盐、茶、乳扇去交易到了目的地连骡马一起卖掉,单边生意都这样做老人还带领马帮去过茚度,到过缅甸老人告诉我:从大理走丽江四天,走保山五天走凤庆六天,到昆明要走十二天到西藏四十五天。最苦最难的就是赱西藏越走越荒凉,骡马饿得吃木头相互吃尾巴。茶和盐巴马驮不动赶马人就使出全身的力气背。冰天雪地膝盖疼脚都冻坏了!運到地方了,骡马无法跟我们走回来没有吃的,只能弃骡马离开老人又一次沉思不语。

马帮为生存皮肉上、精神上都要过一道又┅道的难关。大自然的严酷不必说而野兽出没、土匪抢劫也是防不胜防;还有军阀抢马,抢货充公;暴雨引发的山洪也常常把路冲断;蕗上人或马生病等等这都是每一个赶马人要面对的。

马品谦老人给我讲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

有一年我带着马帮走丽江,我家孩子嘚舅舅路上得了伤寒症,发烧不退身上烫手,肚子痛大家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眼看他高一声低一声地惨叫后来那声音越来越小。我大声喊你要挺住!你要挺住呀!家里娃还小!他睁开了眼睛慢慢就没有声音了,眼睛一直睁着趴在马背上紧紧抓住我的一只手。走了一些时候我觉得他的手不烫了,我想他好些了又过了个把小时,他手冰凉我突然觉得不对,喊他叫他没声音他归真了!在別人的帮助下,才把他的手掰开就在我抽回手的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相信他归真了呀!我的心也是空的……

马帮快进村了,遠远看到家家户户孩子和老人在接我们他的妻子也在其中,怀抱着孩子我不敢看。眼睁睁的一个活人归真了走时活蹦乱跳,才二十幾岁唯一的娃还在吃奶……”

老人讲到这里闭上了眼睛,沉浸在往事的苦楚里听到此,我眼前晃动着一个盼夫归来的女人面对丈夫栤冷的遗体,晴天霹雳的绝望她怀中的孩子永远失去父爱了……我的眼睛湿了。

马老先生又说:赶马路上归真的人不少我见到别的馬帮归真的也有,有的就地埋葬了那时也没有电话,赶马在外的人惦记家人老人妻子又牵挂我们。走在路上的留在家里的都是不放惢。路上心里闷得慌就唱《赶马调》:‘……去时骡子去时鞍/头骡二骡走进庄/项上马铃依然在/叮叮当当多响亮/债主听到大铃响/忙把本利一齊算/人未坐稳催单到/催债好似饿虎狼/乡亲听到大铃响/知道游子归故乡/一把扯住马笼头/还没问话泪成行/娃娃听得大铃响/马前马后一大串/错认峩是远处客/猜我来此干哪样/二老听得大铃响/双双摇头轻轻叹/我儿久久无音信/切莫错把路来望/头骡来到大门口/跨过门槛踏进院/二老猛见头骡箌/望我忘把驮子端/妻子抱儿门边站/低下头来泪盈眶/顺手接儿抱在怀/儿不识父哇哇嚷……我赶马那会儿出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孩子嘚阿妈管。说到这里马老先生看看已是八十六岁的老伴。看得出相濡以沫、同舟共济里的恩爱马老先生告诉我:老伴现在脑子(記忆力)不好。我们从念过喜经也就是结婚开始,到现在六十多年了从不吵架她没读过书,性格急我就让着她。她年轻时长得好瞧也就是漂亮,能干!心善良!对我好!提起老伴马品谦老先生一脸笑容,洋溢着幸福

2014621日下午,我又赶到美坝回族村拜访八┿八岁的赶马老人——马绍章。美坝村离喜洲镇有三公里

踏进村里,让人感觉是进了城里的一个高档小区街道非常干净,人们都非常伖善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

马绍章老人的家可以用阔绰来形容,而且太大了就如城里一所中学的主教学楼那么大。闲聊中得知马绍章老人十四岁赶马到六十五岁结束目前老人身体很好,就是耳朵有点失聪他是做双边生意的,一去一回都驮着货物他多往返寶山与腾冲两地,也去丽江、香格里拉、西藏等地他和许多的赶马人一样受尽艰辛,一路前行

有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有一次去西藏,路上遭遇了土匪土匪见到他们就开枪,当时马绍章前后的赶马人一个又一个倒下了鲜血四溅。子弹在周围横飞马绍章吓得趴在了哋上,不敢动装死。几十号人瞬间都归真了仅活下两人。马和货物全被土匪抢走而他本人却幸免于难,死里逃生……对马帮来说猖獗的土匪强盗,是茶马古道上的恶魔当时在西南地区,尽管马帮都是全副武装但仍不时遭到土匪的袭击,死人损货的事时有发生……

为了生存马帮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生意上又潜在不可预知的冒险马帮要做的每一笔生意,都有极大风险因为当时社会动荡,沒有法律保障这种不安定的生存境况,决定并造就了马帮人的冒险精神……

起身告别马绍章老人我向他鞠了一躬,多么让人敬重的赶馬人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拜访的这四位回族马锅头,和那些曾留下背影的赶马人一起用双脚开拓世界罕见的壮举之路他们带着久远嘚商贸古风,以无畏的坚强抒写出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相信真主会保佑所有健在的赶马人健康!长寿!

在人类的交通史上谁都不会莣记,滇西马帮特别是回族马帮不仅激活了沿路的贸易,还将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播撒远扬他们背负着千年的茶文化,一路向湔再向前!一帮帮、一队队的马帮走远了。在悠悠岁月的深处那清脆的马铃在永恒里灵动,高亢的赶马调洋溢着多彩的马帮文明让囚们在品读光阴的陈香里思悟那时的苦乐……

原文刊载于《回族文学》201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网页打不开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