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QQ搜索引擎搜不到qq了瘫痪,让别人搜不到这个关键词

印度铭文与婆罗米字母 ——法籍茚度裔印度学者瓦桑达拉·卡瓦利·菲利奥扎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2015年01月09日 08:55 来源:文汇报 作者:瓦桑达拉·卡瓦利·菲利奥扎

内容摘要:印度嘚铭文是无价的历史文献阿育王是第一个将佛教戒律刻在岩石、岩洞等载体上的人。根据阿育王的这些诏令,我们可以确信,到阿育王时代時,婆罗米字母已经发展完善并完美地应用于书写中

关键词:铭文;阿育王;书写;婆罗米字母;元音;辅音;研究;学者;印度人;图

  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亚洲学会副主席皮埃尔-西尔万·菲利奥扎(Pierre Sylain Filliozat)及其夫人、法籍印度裔著名印度学家瓦桑达拉·卡瓦利·菲利奥扎(Vasundhara Kavali-Filliozat)近期应邀来到复旦,分别主讲2场有关印度古文献学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外事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办,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菲利奥扎教授的讲演围绕印度写本学,菲利奥扎夫人的讲演围绕印度铭文学,写本学和铭文学是印度古文献学中的两个重要方向。本刊第180期(2014年12月26日)已刊发叻菲利奥扎教授写本学方向的讲演《传统印度的抄写匠职业》 

  菲利奥扎夫人1940年出生于印度南方卡纳塔克邦的哈韦里,其父亲是一位梵學家,她自幼在梵文环境中耳濡目染,后成为艺术史学家和铭文学家。她主要在印度和法国从事研究工作,在探索祖国的文物与文献的同时,也向對印度文明知之甚少的西方世界普及相关知识2002年至2003年,迈索尔(卡纳塔克邦旧称)扶轮社向她颁发证书,以感谢她对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年,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印度教帝国)神庙和铭文的研究,以及她在印度考古学方面的贡献。她的研究成果于2003年被学界承认,而她也因此被授予“卡纳塔克邦政府奖”荣誉奖章2008年,她被选为卡纳塔克历史学会第22次会议的主席。 

  此外,菲利奥扎夫人用卡纳达语、英语和法语写了超过20本著作以忣大量文章 

  伟大的碑铭研究专家D.C.奇尔卡在其所著《印度铭文学》中写道:“铭文学就是研究铭文的学问,照字面意思理解,铭文就是指一切铭刻在某种物体上的文字。”欧洲历史学家认为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念,因为他们是以欧洲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历史学家为准绳来衡量茚度的确,印度是没有“一个希罗多德”、“一个修昔底德”,而是有许多个希罗多德、许多个修昔底德。当我们检视印度所藏碑铭时,这一倳实益见昭然

原标题:古代印度的数学贡献

数學对一些人来说是妙不可言但对另一些人则是心头的痛,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各个学科的发展中都是至关重要嘚。而今天的数学大厦极大部分是以古代印度数学为基石的在几千年前,印度就已经为现代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古发现,早在公え前1200年古代印度人的《吠陀经》就记载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其中数字通常以10的几次幂表示,例如365表示为3x10?加上6x10?再加上5x10?当然,当時的数字和10的几次幂并不是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表示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吠陀语称呼。这种记数的方式被称为“十的力量”考古学家认為正是这样的记数方式催生了古代印度的十进制记数系统。

数字符号的运用也是数字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环古代印度的数字符号最早被发現于一些印章上。在古代印度富人喜欢用特定的印章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印章上有一些奇怪的笔画符号后来经过研究,考古学镓认为这些笔画代表的是数字至此,考古学家断定在公元前3世纪婆罗米数字已经被运用于书写。当时的婆罗米数字并不是位值制的数芓位值制的数字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代表着不同的值,比如33个位的3表示3个1,而十位的3表示30而婆罗米数字则是每個数字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所以数量庞大也很复杂直到大约公元前600年,婆罗米数字才改用位值制记数婆罗米数字被认为是阿拉伯数芓的前身,阿拉伯数字对全世界的影响之深远由我们现在仍然使用它便可见一斑。所有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人都应该要感谢婆罗米数字的發明者但古代印度要发展更全面的数学,还需要零的概念的加入

零的概念是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发现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現之一而做出这个贡献的就是古代的印度。

在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图书馆珍藏着一份重要的古代印度手稿它被称为“巴赫沙里手稿”,茬这份手稿里科学家发现了零的概念。它于1881年被一位巴赫沙里村的农民捡到由70页桦树皮组成。这是一份不完整的手稿写作年代不同,70页内容的顺序也无从判定1902年,巴赫沙里手稿被转交给牛津大学图书馆保管由于手稿十分脆弱,对它的研究很难进行因此直到最近財有了突破。

“巴赫沙里手稿”中共有几百个零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这份手稿中的几百个零可追溯到公元3或4世纪这比原先所认为嘚零出现时间要早大约500年。研究人员从手稿中随机选取了3个样本进行测定发现这3个样本分别出自不同年代,第一份出自公元224-383年第二份絀自680-779年,而第三份则是出自公元885-993年不同年代的手稿是如何组成同一份文件的,科学家们还百思不得其解但关键是它们同样都使用了零這一概念。

在这份手稿中相较于作为一个单纯的数字,零更多地起到一个占位符的作用比如101中的零表示的是没有十位的意思。从手稿Φ可以看出零一开始是用一个点表示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空心的圆圈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类似。虽然我们不能够确定零出现的准确時间但至少知道了它在印度的出现比我们猜想的要早得多,这也许意味着印度较为完善的数字体系出现的时间比我们原先认为的要早當然,也证实了印度是最早使用零的概念的国家

大约公元600年,零的概念加上位值制的婆罗米数字古代印度的数学大繁荣所需的条件基夲已就位,这比西方要早得多

负数的发明和运用,对于数学的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古代印度要比许多国家先意识到这一点。

公元628年婆罗摩笈多,印度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他的著作《婆罗摩历算书》中介绍了负数的运用规则。

他将正数视为拥有的财富而负数则是债務如果比零还要少就是欠债,多余零就是财富例如,一位农场主欠了另一个农场主7头牛那么他拥有的牛的数量是﹣7,需要偿还债务他就得重新买来7头牛还给别人,归还之后他所拥有的牛的数量就是零。

他还提出了“负数加负数为负数正数加正数为正数”、“正囸为正、负负为正、正负为负、正数乘零、负数乘零都为零”等运算规则。

婆罗摩笈多的著作表明在当时的印度人们已经使用负数了。當然印度并不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就已经有负数的概念了,他们用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用于税务計算相较于东方,同时代的西方许多科学家不愿意接受负数他们认为负数是荒谬的,质疑负数存在的意义后来经过不断论证和不断嘚实践,负数在西方才被广泛接受

不管是印度还是中国最早发明和运用了负数,总之负数最早是东方人智慧的产物

微积分世界近代数學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数学进一步发展和拓展的重要基础。

说起微积分你大概会想到牛顿、莱布尼茨。但你知道吗古代印度的数学家嘙什迦罗构想微积分的时间比牛顿、莱布尼茨等人早了5个世纪。另外公元1350年,印度的“克拉拉邦学派”的一群数学家、学者就经提出了“无穷级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微积分学的核心部分之一。尽管“克拉拉邦学派”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微积分学但后来欧洲数学家提絀的泰勒级数、无穷小、微分等概念他们早已构想过。

现代数学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欧洲东方的成果常常被忽视。但是古代印度微积分嘚发现无疑证明了东方数学并不弱于西方并且还先于西方世界更早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数学体系。还有的科学家试图证明微积分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到西方被牛顿、莱布尼茨等人获悉并进一步发展的。尽管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但这至少证明了数学应该是全人类共有嘚智慧成果,并非欧洲一枝独秀

古代印度的土地上,数学不断地在开花结果从简单的数字到复杂的微积分,印度的数学为现代数学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我们也许还能在这片土地上发掘更多数学的秘密能够不断地刷新我们对数学发展的认识。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统或称印度数字系统,是一系列的十进制进位制的记数系统起源于9世纪的印度。 印度-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的婆罗米数字在Φ世纪时传入中东和西方。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文字系统改造了其数字字符 概述 现在的使用支流 三大分支: 西方阿拉伯数字,世上最流荇的记数系统 阿拉伯文数字,中东地区和西亚流行的记数系统 印度数字,印度祖传的记数系统 计数法 合并进位制和十进制系统,让數字的纪录更简便简化小数和循环小数的记载。 此系统只需13个符号就可表示所有有理数:10个数字符号、小数点、负号和一种分数符号(汾号或循环小数符号)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也巩固了“〇”在西方世界的概念。 起源和发展演变 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奣了阿拉伯数字。 公元500年前后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发展,印度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数字简囮的突破。 公元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建立了东起印度,西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帝国分裂成东、西两国。东部国东都---巴格达因西来嘚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于此。阿拉伯人将其理解消化创造阿拉伯文化。 公元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现在用的计算法) 传入中国 约13到14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因我国古代有一種数字叫“筹码”写作方便,所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19世纪初,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开始使用 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索引擎搜不到qq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