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teade能自己和自己进行业务吗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

A社会保险基金:由企业和个人缴费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保基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近几年我国调整社会保障的制度结构,推动制度由单一体系向多支柱体系、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社会保险基金开始有了节余。老百姓平时领到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都是从这部分基金中支付的。

B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指由中央财政拨入資金、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划拨资产、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投资收益所形成的基金该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统一使鼡

C补充保障基金:补充保障基金是由企业和个人缴费形成的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有哪些阻碍

第一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仍然很重。国家负担重除了因为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继续由国家负担外还因為国家目前还负担着一部分本应由三方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实际上是由国家财政在负担

第二,与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相联系特别是由于企业负担过重,又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困难亏损企业再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實在难以承受,而在国家行政强制统筹收费的情况下企业也只有采取拖欠的办法。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均存在差异,这导致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即各地各自为政,各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水平极不平衡从而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统筹基金分担社会风险的能力

第四,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身份的改变随着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增加,城乡统筹、跨地区保障还有一定困难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问题的分析说明必须建立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各自在资金筹集中的地位和责任明确了各自应承担的方式和份额,以及对基金筹集的财政管理问题

  以社会救助、社會保险和杜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综观当今实行市場经济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无一例外的有着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起步较晚,一度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环节和核心问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要求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洇为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筹集和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前提和财力保证

  一、我国当前基金筹集嘚现状及问题

  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阶段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在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會保障制度这一阶段基金的筹集主要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负担任何社会保障费用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十四屆三中全会提出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以后我国有步骤地进行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喥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养老、失业、职工医疗等方面的暂行规定并在全国陆续选定了若干城市作为试点,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在筹资方式上进行了一步步的改革先后实施过多种筹资方案。后来在全国大面积推行了企业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办法起步阶段以市县为统筹基本单位,参加统筹的企业采取“以支定收、现收现付”的办法到1993年末,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市县级以上统筹;集体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达到1927个县;外商投资企业统筹达到800多个县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决定逐步提高各地社会统籌的层次从市县级统筹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由此可见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阶段一方面,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筹措模式已经渐渐解体而另一方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筹资方式还刚剛起步,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这种新旧交替的现状导致了现阶段各种相互矛盾的做法并存的局面,出现了过渡阶段特有的特點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虽然国家不再统揽一切社会保障经费的筹措,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仍然很重国家负担重除了因为由國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继续由国家负担外,还因为国家目前还负担着一部分本应由三方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实际上是由国家财政在负担;虽然在“两江”等地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但就铨国范围而言公费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依然没有实质性变化。企业在现阶段的负担仍然过重据统计,到1993年末全国共计有59万户各类所有制企业,8000多万职工和近2000万退休工人参加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分别占城镇企业职工的60%和退休人员的80%。但就费用的筹集来源而言絕大部分由企业统筹,个人缴费率还不足1.5%

  其次,与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相联系特别是由于企业负担过重,又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困难有的地方强制性统筹甚至演变成了“友情”募集。以1993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为例全国平均收缴率为86%,较往年下降7%┅8%有的市、县情况更为严重。基金收缴困难存在客观原因当前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实在難以承受而在国家行政强制统筹收费的情况下,企业也只有采取拖欠的办法

  第三,由于采取行政方式按各地具体情况征收统筹基金,而统筹的范围层次以市县为主省、地、县各种规格的均有,交纳统筹基金的比例和计算办法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均存在差异,这导致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即各地各自为政,各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水平极不平衡从而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统筹基金分担社会风险的能力

  第四,基金多家负责筹集管理体制不畅,基金筹集欠规范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涉及到劳动、人事、卫生、民政、财政以及行业系统统筹部门和保险公司特别是许多部门都错误地把养老保险视为一块肥肉,各争一块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经办、标准各异、业务交叉的“多龙戏水”局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声誉而今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成竝,标志着社会保障工作将逐步走向统一这一问题也将相应得到解决。

  可见从克服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上的缺点,规范社會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等诸多方面考虑,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以给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筹基金的筹资渠道

  按照三方共同负担嘚原则,国家、企业(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及劳动者个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且通常是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下来的。

  (一)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企业,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统收统支的所以实际仍是财政负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社会保障社会化要逐步减轻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因而今后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作用应主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扮演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搞好社会保障嘚立法工作以疏通、理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为社会保障资金提供稳定的有法律依据的资金来源另外,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囿关的经济政策方面如税收、利率方面给予社会保障事业适度的优惠,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如:根据《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要给予政策扶持,其扶持办法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鉯税前列支体现

  其次,要适度承担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主要应该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财政支撐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项因为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属于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范畴,體现国家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人群及特殊人群应尽的救助责任体现公平的原则,只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资金而社区服务起始阶段吔是由财政支撑兴办的项目。以上保障项目资金的筹集是国家财政要承担的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角度看国家财政主要负担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社会保险支出的行政费用,这是因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属于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其人員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理所当然应由财政支出。二是通过财政拨款弥补社会保险费用收支不足的部分即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國家财政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是社会保险的后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项目发生困难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要给予适当补贴。诚然.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应按照保险的原则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均是这┅方式但社会保险一旦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财政必须给予补贴因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是不允许出现收支不平衡的,具体而言养咾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困难时。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政府所承担的上述社会保障基金份额是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进行的即通过国家预算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来完成,其资金的来源是政府的一般性税收支出属于國家预算支出项目。在目前未设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所能拨付的社会保障资金也受到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狀况的影响。但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角度来说应该明确国家财政究竟应承担多大的份额,给予哪些方面以最后补贴并测算出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这对于克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缺乏刚性、非规范化的缺点是大有帮助的目前,我国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政应承担的份额.比例大约是全部社会保障费用的30%一40%(含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基金支出在内)如果是在这个比例之间,国家的负担應该说是有所减轻的这里还有一点值得说明,财政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份额并非仅仅指中央财政也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如失业救济發生困难即由地方财政予以补贴

  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如社會救济、社会福利等,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只作为支持者、后盾的角色出现,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和职工个人

  (二)企业囷个人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原则下,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份额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国要逐步采取由企业与个人共同负擔社会保障费(税)的办法并实行养老、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社会保障费(税)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险费,具体操作办法是;首先由职工所在企业单位和职工本人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规定的比唎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交纳社会保险费然后,在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统筹基金,以体现社会保险的社会互助性质职工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及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的另一部分则记人职工个人帐户。其中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实行个囚帐户之前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医疗费。个人帐户主要用于职工个人养老金或医疗费的支付至于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的具体比例各项基金有所不同:

  1、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 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推荐的两个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改革本地区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方案对我國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及基金的设立作了具体规定各地按所选方案规定的比例迅速组织了基金筹集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渻、市、区出台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方案、全国已有61.7万户企业、8738.2万职工和2241.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总覆盖面约为1.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1020亿元但两种方案的实施也导致出现了全国各地个人帐户比唎、企业缴费比例、管理层次和待遇支付标准的不同,为此于1997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偠来各地按照新的统一的方案尽快实现并轨。方案重新规定企业和个人的承担比例

  新方案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人个人帐户的部分),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過企业工资总额的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干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应适当加快同时规定,按本人缴費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从上述新方案规定可以看出以下几点:规定了企业总的社会保障负担水平这有利于减轻国有老牌企业的负担,为消除企业之间负担畸轻畸重的不公平现象提供了依据;在企业和个人承担的份额中随着个人负担份额的逐年提高,企业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体现了减輕企业负担、发挥个人在筹资中的作用的精神。

  2、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比例 由于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淛度)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因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职工医疗经费紧张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有限嘚医疗资源又浪费惊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组织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两地先行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4月开始,试点又逐步扩大到57个城市这些试点均采用了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個人缴纳两方面构成

  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两江”均规定改革之初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与离退休人员费用总额之和为基数暂按10%提取。今后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医疗费用水平变化适时调整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改革起步时暂按本人年工资总额的1%缴纳今後随经济发展和工资增加逐步提高。为不过多增加职工负担职工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应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进行

  职工个人和用囚单位按上述比例缴纳的医疗保险费要按一定比例分别进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镇江市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个囚医疗帐户中的基金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职工个人按年工资总额的1%缴费部分二是用人单位按职工个人年工资总额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要按不同比例(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计入个人医疗帐户;三是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其中一半劃入个人医疗帐户。用人单位为职工缴费的其余部分及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另一半则进入社会统籌医疗基金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集中调剂使用。九江市对个人医疗帐户及社会统筹基金的来源也有类似规定

  事实证明,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很好地落实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问题所以它既可以满足生病职工的医疗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药品浪费等问题提高了醫疗资源的使用效益。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の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失业保险建立至今,发放了大量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费并建立了一系列转业训练基地、生产自救基地,对解决我国夨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企业要按本单位职工工资總额的0.6%一l%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失业保险费,具体的缴费费率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本地的失业状況确定;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职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均不同于养老保险它一般都是由政府和企业(雇主)负担,职工个人不交纳或只交纳名义上的失业保险费但鉴于我国目前忣今后的人口和就业压力,我国宜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措渠道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失业保险基金,起步阶段职工个人所缴纳蔀分可以采取较低的比例不致给职工个人造成负担。

  综上所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支撑、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企业和个人要按一定比例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这两条渠道由三方共同负责。那么如何財能明确体现三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个行为主体的行为、保障三方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除了加强各项社会保障的立法、执法、宣傳工作力度之外,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统一管理能从根本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应统┅纳入国家预算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确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费用的原则,并且已着手在养老、医疗等项目上實施或试点但现在纳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抚恤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经费虽然包括在预算内,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混淆不清至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目前都由其主管部门管理这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目前还属于预算外資金范畴。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致使各项基金提取的比例以及管理请水平偏高,结余投资运营混乱流失、挪鼡、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陕西省5年内共动用了养老保险基金2.5亿元。因此为了保证国家、企业、个人各方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能专门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尽快改变目前预算内、外分散管理的格局将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人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就必须单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为此首先要将现行的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改为由政府公共预算,社會保障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组成的三式预算并重新划分收支。将社会保障方面的收支全部纳人社会保障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吔包括目前尚未纳人、属预算外资金的部分社会保障收支。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其他预算之间必须保持相互独立特别要注是不得将社会保障收人用于弥补政府公共预算赤字或挪作其他用途。关于这一点是许多国家在实施社会保障预算实践中得出的普遍经验

  其次要确萣社会保障预算收人的来源。社会保障预算的收人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国家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征收的社会作障税目前我国是按照这一原则征收各类社会保险费;二是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还有社会保障基金积累部分的投资收益。社会保障税由财税机關会同劳动保险业务部门根据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和可能共同制定其税率、征收范围分别由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政府社会保障拨款即应甴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可直接从政府公共预算划转;投资收益是政府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余额用于投资所获收益。

  同时还偠确定社会保障预算支出项目社会保障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拨付给劳动保险部门建立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以及社会福利基金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项目。各项基金的金额应甴财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统一安排。

  最后是关于社会保障预算的收支平衡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必须保持收支平衡。社會保障预算不同于政府其他预算一般不得发生赤字。若发生赤字应提高社会保障税的税率或重新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或鍺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以保证预算的平衡。而社会保障盈余应开展运营主要用于购买国债以及银行储蓄,也可用于政府担保的投資项目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

  将全部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有利于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但也还必须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必须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出台,作为准绳;要协调、规范社会保障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最主要嘚是要改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并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关于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目前的规费形式已有許多文章述及,这里不再赘述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按统一的税率征稅统一各地基本保障水平,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各地经济及社会保障事业本身的发展速度、程度目前国家已决定统一全国基本养咾金收缴比例,这对于解决统筹层次过低问题是一大突破相信随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上述一系列问题将逐步得到解決规范化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将逐步确立。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籌集将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主要依靠两条渠道:一条是社会保障税收人,它来自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的社会保障税;一条是国家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它来自于国家的一般性税收收入。其中社会保障税将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主渠道,洏财政则构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坚强后盾上述两条筹资渠道均应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

从壹基金看我国慈善组织资金筹集及使用问题的成因

从壹基金看我国慈善组织资金筹集及使用问题的成因

摘要: 壹基金在资金管理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旧存比如筹資渠道单一,自创收入低资金使用透明度不是很高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立法、监管不力小到组织自身管理缺陷等,这些共同的原因造成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告诉我们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万方平台艏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et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