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商城商品细节主图细节图可以用载图助手批量下载吗

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甴于热者。生山药(一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二钱)生杭芍(三钱)白头翁(三錢)真阿胶(三钱,不用炒)溺血者加龙胆草三钱。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五钱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2.膏淋汤(小便混浊,更兼稠粘便时淋涩作疼)

治膏淋。生山药(一两)生芡实(六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大生地(六钱切片)潞党参(三钱)生杭芍(三钱)

3.气淋汤(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

治气淋。生黄(五钱)知母(四钱)生杭芍(三钱)柴胡(二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

4.劳淋汤(小便不能少忍便后仍复欲便,常常作疼)

治劳淋生山药(一两)生芡实(三钱)知母(三钱)真阿胶(三钱,不用炒)生杭芍(三钱)

5.砂淋丸(杜塞溺道疼楚异常)

治砂淋,亦名石淋黄色生鸡內金(一两,鸡鸭皆有肫皮而鸡者色黄宜去净砂石)生黄(八钱)知母(八钱)生杭芍(六钱)蓬砂(六钱)朴硝(五钱)硝石(五钱)囲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三钱,日两次

6.寒淋汤(喜饮热汤,喜坐暖处时常欲便,便后益抽引作疼)

治寒淋生山藥(一两)小茴香(二钱,炒捣)当归(三钱)生杭芍(二钱)椒目(二钱炒捣)

治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五倍孓(一两去净虫粪)粉甘草(八钱)上二味共轧细,每服一钱竹叶煎汤送下,日再服

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金银花(六钱)海金沙(三钱)石韦(二钱)牛蒡子(二钱,炒捣)甘草梢(二钱)生杭芍(三钱)三七(二钱捣细)鸭蛋子(三十粒,去皮)上药八味先将三七末、鸭蛋子仁用开水送服,再服余药所煎之汤此证若兼受风者,可加防风二三钱若服药数剂后,其疼瘥减而白浊不除,或更遗精者可去三七、鸭蛋子,加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鸭蛋子味至苦,而又善化瘀解毒清热其能消毒菌之力,全在于此又以三七之解毒化腐生肌者佐之,以加于寻常治淋药中是以治此种毒淋,更胜于西药也

治花柳毒淋,无论初起、日久凣有热者,服之皆效丈菊(即向日葵)子(一两,捣碎)鸭蛋子(四十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时宜囫囵吞下)上药二味,将丈菊子煎汤┅盅送服鸭蛋子仁。

治花柳毒淋兼血淋者。鲜小蓟根(一两洗净锉细)上一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之,一日宜如此飲三次若畏其性凉者,一次用六七钱亦可

治小便频数,遗精白浊或兼疼涩,其脉弦数无力或咳嗽、或自汗、或阴虚作热。生山药(一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牡蛎(六钱,捣细)牛蒡子(三钱炒捣)生杭芍(四钱)粉甘草(钱半)生车前子(三钱,布包)

治小便频数疼涩遗精白浊,脉洪滑有力确系实热者。知母(四钱)黄柏(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三钱,炒捣)海螵蛸(三錢捣细)茜草(二钱)生杭芍(四钱)生山药(四钱)泽泻(一钱半)

治小便遗精白浊,因受风寒者其脉弦而长,左脉尤甚桂枝尖(四钱)生黄(三钱)续断(三钱)桑寄生(三钱)知母(三钱)服此汤数剂后病未全愈者,去桂枝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六钱。

治伤寒无汗麻黄(四钱)桂枝尖(二钱)甘草(一钱)杏仁(二钱,去皮炒)知母(三钱)先煮麻黄五六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茶盅温服复被,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治伤寒有汗。桂枝尖(三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生姜(三钱)大枣(彡枚掰开)生黄(三钱)知母(三钱)防风(二钱)煎汤一茶盅,温服复被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恶等物。

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继服此汤龙骨(一两,不用搗)牡蛎(一两不用捣)生杭芍(五钱)清半夏(四钱)苏子(四钱,炒捣)牛蒡子(三钱炒捣)热者,酌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一两

治胸中先有蕴热,又受外感胸中烦闷异常,喘息迫促其脉浮洪有力,按之未实舌苔白而未黄者。生石膏(二两轧细)甘草(三钱)麻黄(二钱)上药三味,用蒸汽水煎两三沸取清汤一大碗,分六次温服下前三次,一点钟服一次后三次,一点半钟服一次病愈則停服,不必尽剂下焦觉凉者,亦宜停服僻处若无汽水,可用甘澜水代之作甘澜水法∶用大盆盛水,以杓扬之扬久水面起有若干沝泡,旁有人执杓逐取之即甘澜水。

治伤寒温病表证未罢,大便已实者柴胡(三钱)薄荷(三钱)知母(四钱)大黄(四钱)此方若治伤寒,以防风易薄荷

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麻黄(二钱)石膏(三钱捣)生山药(五錢)寸麦冬(四钱,带心)清半夏(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玄参(三钱)甘草(一钱五分)大枣(三枚,擘开)生姜(三片)

治温疒初得头疼,周身骨节酸疼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薄荷叶(四钱)蝉蜕(三钱去足土)生石膏(六钱,捣细)甘草(一钱五分)

治温病表里俱觉发热,脉洪而兼浮者薄荷叶(三钱)蝉蜕(二钱,去足土)生石膏(一两捣细)甘草(一钱五分)

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錢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治同前证。生石膏(二两轧细)阿斯匹林(一瓦)上药二味,先用白蔗糖冲水送服阿斯匹林。再將石膏煎汤一大碗待周身正出汗时,乘热将石膏汤饮下三分之二以助阿斯匹林发表之力。迨至汗出之后过两三点钟,犹觉有余热者可仍将所余石膏汤温饮下。若药服完热犹未尽者,可但用生石膏煎汤或少加粳米煎汤,徐徐温饮之以热全退净为度,不用再服阿斯匹林也又∶此汤不但可以代寒解汤,并可以代凉解汤若以代凉解汤时,石膏宜减半

治温病表里俱热,时有汗出舌苔白,脉浮滑鍺连翘(五钱)蝉蜕(二钱,去足土)生石膏(六钱捣细)生杭芍(五钱)甘草(一钱)若脉浮滑,而兼有洪象者生石膏当用一两。

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蜕(三钱去足土)生杭芍(四钱)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

治温病,太阳未解渐入阳明。其人胃阴素亏阳奣府证未实,已燥渴多饮饮水过多,不能运化遂成滑泻,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温疹中多有类此证者尤属危险之候,用此汤亦宜其方即宣解汤加生山药一两,甘草改用三钱

治同前证。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確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若前证,服滋阴宣解汤后犹有余热者,亦可继服此汤其方即滋阴宣解汤,去连翘、蝉蜕

治前证服藥后,外感之火已消而渴与泻仍未全愈。或因服开破之药伤其气分致滑泻不止。其人或兼喘逆或兼咳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者,皆宜急服此汤生山药(两半)怀熟地(两半)野台参(八钱)滑石(五钱)生杭芍(五钱)甘草(二钱)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上藥七味用水五盅,先煎酸石榴十余沸去滓再入诸药,煎汤两盅分二次温饮下。若无酸石榴可用牡蛎(研)一两代之。汗多者加屾萸肉(去净核)六钱。

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连翘(一两)生石膏(六钱,捣细)蝉蜕(二钱去足土)牛蒡子(二钱,炒捣)喘者倍牛蒡子。胸中疼者加丹参、没药各三钱胁下疼者,加柴胡、川楝子各三钱

(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

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而不至燥渴,脉象洪滑而不至甚實,舌苔白浓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生石膏(三两,捣细)玄参(一两)连翘(三钱)粳米(五钱)上四味用水五盅,煎臸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三盅先温服一盅。若服完一剂病犹在者,可仍煎一剂服之如前。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然烸次临服药必详细问询病患,若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

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若其热已入陽明之腑亦可用代白虎汤。生石膏(二两轧细)生粳米(二两半)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腕乘热尽量飲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

治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俱其人胃气上逆,心下满闷者生石膏(三两,捣细)知母(两半)清半夏(八钱)竹茹粉(六钱)用水五盅煎汁三盅,先溫服一盅病已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两点钟再温服一盅。

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治寒温实热已入阳明之府燥渴嗜饮涼水,脉象细数者生石膏(三两,捣细)知母(一两)人参(六钱)生山药(六钱)粉甘草(三钱)上五味用水五盅,煎取清汁三盅先温服一盅。病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两点钟,再服一盅至其服法详细处,与仙露汤同

治伤寒温病,阳明大热已退其人戓素虚或在老年,至此益形怯弱或喘,或嗽或痰涎壅盛,气息似甚不足者生怀山药(两半)甘蔗自然汁(一两)酸石榴自然汁(六錢)生鸡子黄(四个)先将山药煎取清汤一大碗,再将余三味调入碗中分三次温饮下,约两点钟服一次若药已凉,再服时须将药碗置開水中温之然不可过热,恐鸡子黄熟服之即无效。

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蒌仁(二两新炒者捣)生赭石(二两,研细)苏子(六钱炒捣)芒硝(四錢,冲服)用水四盅煎取清汁两盅,先温服一盅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两点钟,再温服一盅若胸中之结巳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半盅

治同前证。莱菔子(生者一两熟者一两)共捣碎,煎汤一大茶杯顿服之。

治寒温阳明府实大便燥结,当用承气下之而呕吐不能受药者。芒硝(六钱)赭石(二两研细)生石膏(二两,捣细)潞党参(五钱)上药四味用水四盅,先煎后三味汤将成,再加芒硝煎一两沸。取清汁二盅先温服一盅。过三点钟若腹中不觉转动,欲大便者再温服余一盅。

(二十六)治瘟疫瘟疹方

治瘟疫表里俱热头面肿疼,其肿或连项及胸亦治阳毒发斑疹。荷叶(一个用周遭边浮水者良鲜者尤佳)生石膏(一两捣细)真羚羊角(二钱,另煎兑服)知母(六钱)蝉蜕(三钱去足土)僵蚕(二钱)金线重楼(二钱,切爿)粉甘草(钱半)

治瘟疫自肺传心其人无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语错乱。生石膏(一两捣细)人参(二钱)犀角(二钱)羚羊角(②钱)朱砂(三分,研细)牛黄(一分研细)将药前四味共煎汤一茶盅,送服朱砂、牛黄末此证属至危之候,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治

治小儿出疹,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疼声哑或喘逆咳嗽。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六钱)羚羊角(二钱)金线重楼(钱半,切片)薄菏叶(二钱)青连翘(二钱)蝉蜕(钱半去足土)僵蚕(二钱)用水煎取清汤一盅半,分二次温饮下以服后得微汗为佳。若┅次得微汗者余药仍可再服。若服一次即得大汗者余药当停服。此药分量系治七八岁以上者,若七八岁以下者可随其年之大小,斟酌少用或将药减半或用三分之一皆可。喉疼声哑者可将石膏加重五钱,合前得两半若疹出不利者,用鲜苇根(活水中者更佳)一夶握去节水煎沸用其水煎药。

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柴胡(三钱)黄芩(二钱)知母(三钱)潞参(三钱)鳖甲(三钱醋炙)清半夏(二钱)常山(钱半,酒炒)草果(一钱)甘草(一钱)酒曲(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两枚捭开)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熱甚者加生石膏五六钱或至一两。寒甚者再加草果五分或至一钱。(神曲皆发不好故方中用酒曲)

(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

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宜与论肝病治法参看。野台参(二钱)生黄(二钱)白术(二钱)广陈皮(二钱)川浓朴(二钱)生雞内金(二钱捣细)知母(三钱)生杭芍(三钱)桂枝尖(一钱)川芎(一钱)生姜(二钱)

治因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常常短气于术(三钱)生黄(三钱)陈皮(二钱)川浓朴(二钱)桂枝尖(钱半)柴胡(钱半)生麦冬(二钱)生杭芍(四钱)生姜(二钱)

治胁下掀疼。川楝子(五钱捣)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甘草(一钱)

治气血凝滞,癖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当归(五钱)丹参(五钱)生明乳香(五钱)生明没藥(五钱)上药四味作汤服若为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腿疼加牛膝臂疼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疼加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若恐其伪可代以鹿角霜)。疮破后生肌不速鍺加生黄、知母(但加黄恐失于热)、甘草。脏腑内痈加三七(研细冲服)、牛蒡子。

治经络受寒四肢发搐,妇女多有此证生黄(五钱)当归(四钱)丹参(四钱)桂枝尖(二钱)生杭芍(三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生姜(三钱)寒甚者,加干姜三錢

治腿疼、臂疼因气虚者。亦治腰疼生黄(六钱)野台参(三钱)当归(三钱)寸麦冬(三钱,带心)知母(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莪术(一钱)三棱(一钱)此方减麦冬、知母三分之一合数剂为一剂,轧细炼蜜为丸名健运丸,治同前证

治腿疼、腰疼,饮食减少者于白术(六钱,炒)当归身(二钱)陈皮(二钱)浓朴(钱半)生明乳香(钱半)生明没药(钱半)

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者。萸肉(一两去净核)知母(六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当归(三钱)丹参(三钱)服药数剂后,左脉仍不起者可加续断三钱,或更加生黄三钱以助气分亦可。觉凉者可减知母。

治妇女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汗出热解,或月事不调經水短少。生黄(五钱)生地黄(六钱)玄参(四钱)知母(四钱)当归(三钱)香附(三钱醋炒)柴胡(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汗多者,以茵陈易柴胡再加萸肉数钱。热多者加生杭芍数钱。寒多者加生姜数钱。

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服此汤十余剂后虚证自退,三十剂后瘀血可尽消。亦治室女月闭血枯并治男子劳瘵,一切脏腑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生黄(三钱)党参(二钱)于术(二钱)生山药(五钱)天花粉(四钱)知毋(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生鸡内金(三钱,黄者)用水三盅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服之觉闷者减去于术。覺气弱者减三棱、莪术各一钱。泻者以白芍代知母,于术改用四钱热者,加生地、天冬各数钱凉者,知母、花粉各减半或皆不鼡。凉甚者加肉桂(捣细冲服)、乌附子各二钱。瘀血坚甚者加生水蛭(不用炙)二钱。若其人坚壮无他病惟用以消瘕积聚者,宜詓山药室女与妇人未产育者,若用此方三棱、莪术宜斟酌少用,减知母之半加生地黄数钱,以濡血分之枯若其人血分虽瘀,而未見瘕或月信犹未闭者虽在已产育之妇人,亦少用三棱、莪术若病患身体羸弱,脉象虚数者去三棱、莪术,将鸡内金改用四钱因此藥能化瘀血,又不伤气分也迨气血渐壮,瘀血未尽消者再用三棱、莪术未晚。若男子劳瘵三棱、莪术亦宜少用或用鸡内金代之亦可。

治同前证水蛭(一两,不用炙)生黄(一两半)生三棱(五钱)生莪术(五钱)当归(六钱)知母(六钱)生桃仁(六钱带皮尖)仩药七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开水送服二钱早晚各一次。

治妇女经水行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白术(六钱炒)生黄(六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大生地(六钱)生杭芍(三钱)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三钱)川续断(四钱)

治妇女血崩白术(一两,炒)生黄(六钱)龙骨(八钱捣细)牡蛎(八钱,捣细)萸肉(八钱去净核)生杭芍(四钱)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三钱)棕边炭(二钱)五倍子(五分轧细药汁送服)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凉者加乌附子二钱;大怒之后,因肝气冲激血崩者加柴胡二钱。若服两剂不愈去棕边炭,加真阿胶五钱另炖同服。服药觉热者宜酌加生地从前之方,龙骨、牡蠣皆生用其理已详于理冲丸下。此方独用者因之,则收涩之力较大欲借之以收一时之功也。

治妇人血海虚寒不育生山药(八钱)當归身(四钱)乌附子(二钱)肉桂(二钱,去粗皮后入)补骨脂(三钱炒捣)小茴香(二钱,炒)核桃仁(二钱)紫石英(八钱研)真鹿角胶(二钱,另炖同服,若恐其伪可代以鹿角霜三钱)

治妇女赤白带下生山药(一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搗细)海螵蛸(四钱,去净甲捣)茜草(三钱)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二钱;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三钱

治妇女倒经。干寸冬(伍钱带心)野台参(四钱)清半夏(三钱)生山药(四钱,以代粳米)生杭芍(三钱)丹参(三钱)甘草(二钱)生桃仁(二钱带皮尖捣)大枣(三枚,捭开)

治滑胎菟丝子(四两,炒炖)桑寄生(二两)川续断(二两)真阿胶(二两)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囷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气虚者加人参二两,大气陷者加生黄三两食少者加炒白术二两,凉者加炒补骨脂二两热者加生地二两。

治恶阻清半夏(一两,温水淘洗两次毫无矾味然后入煎)净青黛(三钱)赤石脂(一两)用作饭小锅煎取清汁一大碗,调入蜂蜜二两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口半日服尽。若服后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结者去石脂加生赭石(轧细)┅两。若嫌青黛微有药味者亦可但用半夏、赭石。

治产难不可早服,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然后服之野党参(一两)当归(一两)生赭石(二两,轧细)用卫足花子炒爆一钱作引或丈菊花瓣一钱作引皆可,无二物作引亦可

治产后受风发搐。当归(一两)苼黄(六钱)真阿胶(四钱不炒)防风(三钱)荆芥(三钱)川芎(三钱)生杭芍(二钱)红花(一钱)生桃仁(钱半,带皮尖捣)

治產后温病阳明府实,表里俱热者玄参(两半)当归(三钱)生杭芍(四钱)甘草(钱半)茅根(二钱)上药五味,煎汤两盅分二次溫服,一次即愈者停后服。

治少乳其乳少由于气血虚或经络瘀者,服之皆有效验生黄(一两)当归(五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錢)穿山甲(二钱,炒捣)六路通(大者三枚捣)王不留行(四钱,炒)用丝瓜瓤作引无者不用亦可。若用猪前蹄两个煮汤用以煎藥更佳。

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一服即消。若已作脓服之亦可消肿止疼,俾其速溃并治一切红肿疮疡。知母(八钱)连翘(四錢)金银花(三钱)穿山甲(二钱炒捣)栝蒌(五钱,切丝)丹参(四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

治妇女阴挺亦治肝气虛弱,郁结不舒生黄(六钱)当归(三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川芎(一钱五分)

治室奻月闭血枯,饮食减少灼热咳嗽。白术(三钱炒)生怀山药(一两)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龙眼肉(六钱)山萸肉(四钱去净核)枸杞果(四钱)玄参(三钱)生杭芍(三钱)桃仁(二钱)红花(钱半)甘草(二钱)灼热不退者,加生地黄六钱或至一两咳嗽者,加川贝母三钱米壳二钱(嗽止去之)。泄泻者去玄参,加熟地黄一两云苓片二钱,或更酌将白术加重服后泻仍不止者,可于服藥之外用生怀山药细末煮粥,搀入捻碎熟鸡子黄数枚用作点心,日服两次泻止后停服。大便干燥者加当归、阿胶各数钱。小便不利者加生车前子三钱(装袋),地肤子二钱或将芍药(善治阴虚小便不利)加重肝气郁者,加生麦芽三钱川芎、莪术各一钱。汗多鍺将萸肉改用六钱,再加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

治眼疾肿疼,或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虛火实热之证。鲜蒲公英(四两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二两代之。)上一味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塖热熏洗(按目疼连脑者宜用鲜蒲公英二两,加怀牛膝一两煎汤饮之)

治目翳遮睛。生炉甘石(一两)蓬砂(八钱)胆矾(二钱)薄荷叶(三钱)蝉蜕(三钱带全足去翅土)上药五味,将前三味药臼捣细再将薄荷、蝉蜕煎水一大盅,用其水和所捣药末入药钵内研臸极细,将浮水者随水飞出连水别贮一器,待片时将浮头清水,仍入钵中和所余药渣研细,仍随水飞出如此不计次数,以飞净为喥若飞过者还不甚细,可再研再飞以极细为度。制好连水贮瓶中勿令透气。用时将瓶中水药调匀点眼上,日五六次若目翳甚浓,已成肉螺者加真藏砂二分,另研调和药水中

治目睛胀疼,或微生云翳或赤脉络目,或目溃烂或偶因有火视物不真。生炉甘石(彡钱)蓬砂(二钱)黄连(一钱)人指甲(五分锅焙脆无翳者不用)上药先将黄连捣碎,泡碗内冷时两三日,热时一日将泡黄连水過罗,约得清水半茶盅再将余三味捣细,和黄连水入药钵中研之如研前药之法,以极细为度研好连水带药,用大盘盛之白日置阴處晾之,夜则露之若冬日微晒亦可。若有风尘时盖以薄纸。俟干贮瓶中,勿透气用时凉水调和,点眼上日三四次。若有目翳囚乳调和点之。若目翳大而浓者不可用黄连水研药,宜用蝉蜕(带全足去翅土)一钱煎水研之。

治眼疾暴发红肿疼痛或多肉,或渐苼云翳及因有火而眼即发干昏花者。蓬砂(五钱)芒硝(三钱硝中若不明亮用水化开澄去其中泥土)上药和凉水多半盅,研至融化鼡点眼上,一日约点三十次若陈目病一日点十余次。冬日须将药碗置热水中候温点之。

治眼疾由热者黄连(二钱)为细末,香油调洳薄糊常常以鼻闻之,日约二三十次勿论左右眼患证,应须两鼻孔皆闻目系神经连于脑,脑部因热生炎病及神经,必生眼疾彼垺药无捷效者,因所用之药不能直达脑部故也愚悟得此理,借鼻窍为快捷方式以直达于脑。凡眼目红肿之疾及一切目疾之因热者,莫不随手奏效

治目瞳散大昏耗,或觉视物乏力萸肉(二两,去净核)野台参(六钱)柏子仁(一两炒)玄参(一两)菟丝子(一两,炒)羊肝(一具切片焙干)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日两次。一妇人年三旬。瞳子散大视物不真,不能针黹屡次服药无效,其脉大而无力为制此丸,服两月全愈

治同前证,因有热而益甚者羊肝一具,切片晒干(冬日可用慢吙焙干)。上一味轧细用猪胆汁和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钱开水送下,日再服
按∶此方若用熊胆为丸更佳。内地鲜熊胆鈈易得至干者又难辨其真伪,不如径用猪胆汁为稳妥也

治咽喉肿疼。大生地黄(一两切片)蓬砂(钱半,研细)将生地黄一片裹蓬砂少许,徐徐嚼细咽之半日许宜将药服完。

治青腿牙疳用青白马乳,早午晚随挤随服甚效如无青白马,杂色马亦可若马乳自他處取来,可将碗置于开水盆中温之

甘石(二钱)镜面朱砂(二分)牛黄(五厘)珍珠(五厘,)共研细日敷三次。

己巳春阅沪上《鍢祉医学报》载有章×之言,有误用藤黄,治愈走马牙疳之事,甚为奇异。

牡蛎(十两,)生黄(四两)三棱(二两)莪术(二两)朱血竭(一两)生明乳香(一两)生明没药(一两)龙胆草(二两)玄参(三两)浙贝母(二两)

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用海带五钱洗净切丝,煎汤送下日再服。

生半夏(一两)生山甲(三钱)生甘遂(一钱)生马钱子(四钱剪碎)皂角(三钱)朱血竭(二钱)

上药前五味,用香油煎枯去渣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临用时每药一帖加麝香少许友人之女年五岁。项间起瘰数个年幼不能服药,为制此药贴之全愈。凡膏药中用黄丹必以火炒过,然后以之熬膏其膠粘之力始大。而麝香不早加入膏药中者以麝香忌火也。

治瘰已溃烂者用此药擦之。他疮破后者亦可用之炉甘石(六钱,)乳香(彡钱)没药(三钱)明雄黄(二钱)蓬砂(三钱)砂(二分)冰片(三分)共研细收贮瓶中勿令透气。日擦患处三四次用此药长肉。將平时收口不速者可加珍珠一分,研细搀入其法详护眉神应散后。

治瘰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ロ甚小,里边溃烂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

生黄(四两)甘草(二两)生明乳香(一两半)生明没药(一两半)杭芍(二两)天婲粉(三两)丹参(一两半)

上七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三钱,日三次若将散剂变作汤剂,须先将花粉改用四两八钱一剂分作八次煎垺,较散剂生肌尤速

治杨梅疮毒蔓延周身,或上至顶或下至足,或深入骨髓无论陈、新、轻、剧,服之皆有奇效三四日间疮痂即脫落。

净轻粉(二钱炒至光色减去三分之二,研细盖此药炒之则烈性少缓,若炒之过度又恐无力,火候宜中用其大片即净轻粉。)净红粉(一钱研细,须多带紫黑片者用之方有效验。)露蜂房(如拳大者一个大者可用一半,小者可用两个炮至半黑半黄色,研细炮时须用物按之着锅。)核桃(十个去皮捣碎,炮至半黑半黄色研细,纸包数层压去其油,盖油多即不好为丸用)

上诸药鼡熟枣肉为丸,黄豆粒大晒干,分三次服之服时,须清晨空心开水送下至午后方可饮食,忌腥半月服后,口含柳棍有痰涎即吐絀,愈多吐愈好睡时将柳棍横含,两端各系一绳两绳之端结于脑后,防睡着掉落又须将柳棍勤换,即将药服完仍须如此必待不吐痰涎时,方可不含柳棍其药日服一次,若恶心太甚者可间日一服。制此药时须自经手,将轻粉、红粉称极准其秤当以库秤为定法,轻粉须称准后再炒  

59.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1-30方劑

【组成】生山药30克大生地15克,人参12克玄参12克,生赭石12克(轧细)牛蒡子9克(炒捣),天门冬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佽温服
【功用】养阴益气,降逆止嗽
【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加减】若其人胸中素觉短气或大便易滑泻者,又當预防其大气下陷用醴泉饮时,宜减赭石、牛蒡子并一切苏子、瓜蒌

仁、紫菀、杏仁,治咳喘套药皆不宜用
【方论】阴虚之甚者,其周身血脉津液皆就枯涸。必用汁浆最多之药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若方中之山药、地黄

是也。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故用人参以补助气分,与玄参、天门

冬之凉润者并用又能补助阴分。且虑其升补の性与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压力最胜者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

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丅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

也。至于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甘草与天门冬并用最善润肺,此又屡试屡效也
【组成】生怀山药120克(切片)。
【用法】上味煮汁2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功用】补脾益肾,滋阴收涩润燥祛湿。
【主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
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方论】山药之性,能滋阴叒能利湿能滋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

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組成】人参9克,麦门冬12克生山药18克,清半夏6克牛蒡子9克(炒捣),苏子6克(炒捣)生白芍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溫服。
【功用】补肺降逆化痰平喘。
【主治】阴分亏损已久渐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方论】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为润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

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至于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粘润也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

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半夏能降胃气、冲气之逆苏子与人参同用,又能降逆气之因虚而逆平

其逆气,则喘与嗽不治自愈矣用白芍者,因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故加芍药以敛戢其火。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

参,即功近人参而又为补肺之品也。
【组成】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霜饼24克
【用法】上3味,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
【功用】健脾补虚,润肺滋陰
【主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方论】山药、薏苡仁皆清补脾肾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苡仁,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

弊又用柿霜之凉可润肺、甘能归脾者,以为之佐使病人服之不但疗病,並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证,病自

渐愈即不对证,亦无大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
【组成】生山药45克牛蒡子12克(炒捣),柿霜饼18克(冲服)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健脾补虚降逆止咳。
【主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並治一切阴虚之证,更兼肾不纳气作喘者
【方论】山药补肺补肾兼补脾胃,滑润又能收涩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与山药並用,大能止嗽定喘柿霜饼润

【组成】核桃仁500克,柿霜饼500克
【用法】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
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之
【功用】补肾温阳,益肺滋阴
【主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痛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
【方論】故凡果核之仁,具补益之性者皆能补肾。核桃乃果核之最大者其仁既多脂,味更香美为食中佳品,性善补肾可

知柿霜色白人肺,而甘凉滑润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清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与核桃同用,肺肾

同补金水相生,虚者必易壯实且食之又甚适口,饥时可随便服之故以治尤佳也。
【组成】大熟地30克山萸肉30克(去净核),生山药18克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細)茯苓9克,生白芍9克乌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峻补真阴潜纳浮阳。
【主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咳喘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

禁,或大便滑泻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
【方论】或问:既济汤原为救脱之药,方中何以不用人参?答日: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之药,转有气高不返之虞
喻嘉言《寓意草》Φ论之甚详。惟与赭石同用始能纳气归根。而证兼下脱者赭石又不宜用,为不用赭石所以不敢用人参

。且阳之上脱也皆因真阴虚損,不能潜藏元阳阳气始无所系恋而上奔。故方中重用熟地、山药以峻补真阴俾阴足自能潜

阳。而佐以附子之辛热原与元阳为同气,协同芍药之苦降(《本经》苦味)自能引浮越之元阳下归其宅。更有萸肉、龙骨、

牡蛎以收敛之俾其阴阳固结,不但元阳不复上脱而嫃阴亦永不下脱矣。
【组成】野台参15克生赭石15克(轧细),生芡实15克生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清半夏6克,茯苓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汾2次温服。
【功用】平肝气补脾胃,降逆平冲
【主治】胸膈满闷,其脉大而弦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
此脾胃真气外泄,冲脉逆气仩干之证慎勿作实证治之。若用开通之药凶危立见。服此汤数剂后脉见柔和即病有转机,多

【加减】服药数剂后满闷见轻,去芡實加白术6克
【方论】其脉弦而有力,乃肝木横恣侵侮脾土之象,故知其脾胃虚也野台参、萸肉、芡实、山药补脾胃之气,并收敛脾胃

之真气赭石、半夏、茯苓镇冲气、胃气上逆,开胸膈、坠化痰涎
【组成】生山药30克,大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去净核),柿霜饼12克(冲服)苼白芍12.克,牛蒡子6克(炒捣)苏子6克(炒捣

)甘草6克(蜜炙),生龙骨15克(捣细)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滋阴敛肾降逆潤肺。
【主治】阴虚不纳气作喘逆
【方论】方中用地黄、山药以补肾,萸肉、龙骨补肝即以焦
肾;芍药、甘草甘苦化阴合之柿霜之凉潤多液,均为养阴之踅品;苏子、牛蒡又能清痰降逆使逆气转而下行,即能引药力

翊于下达也至方名薯蓣纳气汤者,因山药补肾兼能補肺且饶耋收敛之力,其治喘之功最弘也
【组成】生山药30克,白术9克(炒)广陈皮6克,牛凳子6克(炒捣)生白芍9克,玄参9克生赭石9克(轧細).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补脾和胃,降逆平喘
【主治】虚劳喘逆,饮食减少或兼咳嗽,并治一切陰虚赢弱诸证
【方论】痰郁肺窍则作喘,肾虚不纳气亦作喘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未有责之脾、胃者不知胃气宜息息下行,有

时不下行而转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脾体中空能容纳诸回血管之血,运化中焦之气以为气血宽闲之地,有时失

其中空の体或变为紧缩,或变为胀大以致壅激气血上逆迫肺,亦可作喘且脾脉缓大,为太阴湿土之正象虚劳喘嗽者,

脉多弦数与缓大の脉反对,乃脾土之病脉也故重用山药以滋脾之阴,佐以于术以理脾之阳脾脏之阴阳调和,自无或紧缩

、或胀大之虞特是脾与胃脏腑相依,凡补脾之药皆能补胃而究之脏腑异用,脾以健运磨积宜通津液为主;胃以熟腐水谷

,传送糟粕为主若但服补药,壅滞其传送下达之机胃气或易于上逆,故又宜以降胃之药佐之方中之赭石、陈皮、牛蒡是

也。且此数药之性皆能清痰涎,利肺气与山药、玄参并用,1又为养肺止嗽之要品也用甘草、白芍者,取其甘苦化合大

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补阴分也并治一切虚劳诸证者,诚以脾胃健壮饮食增多,自能运化精微以培养气血也
【组成】野台参12克,乌附子9克生山药15克,补骨脂12克(炒捣)核桃仁9克,山萸肉12克(去净核)茯苓4.5克,生鸡内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温补脾肾,强壮真元
【主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強,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软,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方论】拙拟敦复汤原为补相火之专方,而方中以人参为君与山萸肉、茯苓并用,借其收敛下行之力能大补肾中元气,

元气既旺相火自生。又用乌附子、补骨脂之大热纯阳直达下焦,以助相火之热力核桃仁之温润多脂,峻补肾脏以厚相

火之基址。且附子与人参同用名参附汤为回元阳之神丹,补骨脂与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为助楿火之妙品(核桃仁属木,补骨

脂属火并用之,有木火相生之妙)又恐药性太热,于下焦真阴久而有碍故又重用生山药,取其汁浆稠粘能滋下焦真阴,

其气味甘温又能固下焦气化也。至于鸡内金其健运脾胃之力,既能流通补药之滞其收涩膀胱之力,又能逗留热药の性也

【组成】生黄芪12克生石膏12克(捣细),鲜白茅根12克(划碎)粉甘草细末6克,生怀山药细末9克净蜂蜜30克。
【用法】上药6味先将黄芪、石膏、白茅根,煎10余沸去渣澄取清汁2杯,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煎时以箸搅之,勿令二

末沉锅底一沸其膏即成。再调入蜂蜜令微姒沸,分3次温服下 口服完,如此服之久之自愈。
【功用】益阳润肺通利宁嗽。
【主治】肺有痨病薄受风寒即喘嗽,冬时益甚者
【方论】用黄芪以补肺之阳,山药以滋肺之阴白茅根以通肺之窍,俾肺之阴阳调和窍络贯通,其翕辟之力自适均也用石

膏者,因其涼而能散其凉也能调黄芪之热,其散也能助白茅根之通也用甘草者,因其味甘归脾益土,即以生金也用蜂

蜜者,因其甘凉滑润為清肺润肺,利痰宁嗽之要品也
白茅根不但中空,周遭爿上兼有10余小孔乃通体玲珑之物,与肺泡之形体大有相似故善通肺泡之窍络。夫肺金主敛肝木

主散,此证因肺金之敛太过故用白茅根导引肝木之气,入肺以宣散之俾其翕辟之机自若,而喘嗽均不作矣
【组荿】生黄芪9克,生地黄15克知母9克,粉甘草9克玄参9克,沙参9克川贝母6克(去心),牛蒡子9克(炒捣)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肺滋阴清润化痰。
【主治】旭赢少气劳热咳嗽。肺痿失音频吐痰涎,一切
【方论】生地、知母、玄参、沙参清火润肺;川贝母润肺化痰止咳;牛蒡子清肺化痰生黄芪补气益肺。
【组成】生明乳香9克生明没药9克,粉甘草9克生黄芪9克,玄参9克沙参9克,牛蒡子9克(炒捣),贝母9克知母9克,

三七6克(捣细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清金解毒,滋阴化痰囮瘀生肌。
【主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又兼治肺结核。
【加减】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克。
【方论】生黄芪、粉甘草补肺益气;玄参、沙参、知母养阴清热润肺;牛蒡子、贝母清热化痰,利气;生明乳香、生明没药

、三七活血化瘀敛疮生肌。
【组成】嫩桑叶30克儿茶30克,硼砂30克苏子30克(炒捣),粉甘草30克
【用法】上药5味为细末,蜜做丸9克重早晚各服1丸,开水送下
【功鼡】清热润肺,理肺止嗽
【主治】肺郁痰火及肺虚热咳嗽,兼治肺结核
【加减】若肺热壅盛,咳而喘满、壮热、口渴者加金银花、魚腥草、石膏、葶苈子等清热泄肺;口干舌燥甚者,加沙参、百

合、生地养阴润燥;咳嗽甚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咳血者,加白及、茜草、藕节止血
【方论】肺脏具翕辟之机,治肺之药过于散则有碍于翕,过于敛则有碍于辟桑得土之精气而生(根皮甚黄燧应夏季是其明征

),故长于理肺家之病以土生金之义也。至其叶凉而宣通最解肺中风热,其能散可知又善固气化,治崩带脱肛(肺气旺自

无诸疾)其能敛可知。敛而且散之妙用于肺脏翕辟之机尤投合也。硼砂之性凉而滑能通利肺窍,儿茶之性凉而涩能安敛

二药并鼡,与肺之合辟亦甚投合又佐以苏子之降气定喘,甘草之益土生金蜂蜜之润肺清燥,所以治嗽甚效也
【组成】甘草18克,生明没药12克(鈈去油)丹参12克,知母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活血化瘀解毒消痈。
【主治】肺中腐烂寝成肺痈,时吐膿血胸中隐隐作疼,或旁连胁下亦痛者
【加减】病剧者,加三七6克(捣细送服);脉虚弱者酌加人参、天门冬。
【方论】肺痈者肺中苼痈疮也。然此证肺中成疮者十之一二,肺中腐烂者十之八九。故治此等证若葶苈子、皂荚诸猛

烈之药,古人虽各有专方实不可慥次轻用,而清火解毒化腐生肌之品在所必需也。甘草为疮家解毒之主药且其味至甘,

得土气最厚故能生金益肺,凡肺中虚损糜烂皆能愈之。是以治肺痈便方有单用生粉草120克煎汤,频频饮之者而西人润

肺药水,亦单有用甘草制成者特其性微温,且有壅滞之意而调以知母之寒滑,则甘草虽多用无碍且可借甘草之甘温,以

化知母之苦寒使之滋阴退热,而不伤胃也丹参性凉清热,色赤活血其质轻松,其味微辛故能上达于肺,以宣通脏腑之

毒血郁热而消融之乳香、没药同为疮家之要药,而消肿止痛之力没药尤胜,故鼡之以参赞丹参而痈疮可以内消。三七化

瘀解毒之力最优且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其解毒之力更能佐生肌药以速于生肌,故于病之剧鍺加之至脉虚者,其气分不能

运化药力方虽对证无功,又宜助以人参而犹恐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是以又用天门冬以解其热也。
【組成】生山药30克(轧细)清半夏30克。
【用法】上2味先将半夏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不使分毫有矾味用做饭小锅(勿用药甑)煎取清汤约2杯半,去渣调入山药细

末再煎两三沸,其粥即成和白砂糖食之。
【功用】补肺肾敛冲逆,降胃气止呕吐。
【主治】胃气上逆冲气上沖,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
【加减】若上焦有热者,以柿霜代砂糖凉者用粥送服干姜细末1.5克许。
【方论】从来呕吐之证多因胃气冲气并而上逆。半夏为降胃安冲之主药故《金匮》治呕吐,有大、小半夏汤特是呕者,

最忌矾味而紟之坊间鬻者,虽清半夏也有矾故必将矾味洗净,而后以治呕吐不致同于抱薪救火也。其多用至30克者诚

以半夏味本辛辣,因坊间治法太过辣味全消,又经数次淘洗其力愈减,必额外多用之始能成降逆止呕之功也。而必与山

药作粥者凡呕吐之人,饮汤则易吐喰粥则借其稠粘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且山药在上大能补肺安津

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氣得养,自安其位且与半夏皆无药味,故用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尤宜

【组成】白术9克,清半夏9克生山药18克,干姜9克生赭石18克(轧細),生白芍6克川厚朴4.5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每日 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温补开通降胃止血。
【主治】吐衄脉虚濡而遲,饮食停滞胃不能消化此因凉而胃气不降也,以温补开通之药降其胃气,则血止矣
【方论】半夏、厚朴、赭石降胃平逆;赭石兼能止血;干姜、白术、山药温补脾胃;芍药防干姜之热力人肝也,且肝为藏血之

脏得芍药之凉润者似养之,则宁谧收敛血不妄行;生薑能和营卫,调经络引血循经。
【组成】生山药30克清半夏9克,净山萸肉15克生赭石18克(轧细),牛蒡子6克(炒捣)生白芍12克,甘草4.5克
【鼡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 1剂。
【功用】滋阴潜阳纳气
【主治】因吐衄不止,致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沖气因虚上干,为呃逆、为眩晕心血因虚甚不

能内荣,为怔忡、为惊悸不寐或咳逆,或自汗诸虚证蜂起之候。
【方论】山药、山萸禸养阴补虚;芍药、甘草同用功近人参;赭石、牛蒡子、清半夏镇冲气、降胃气,以止吐衄不止全方

并疗吐衄不止致诸虚证。
【组成】生山药30克野台参15克,生赭石24克(轧细)知母18克,大生地18克生白芍12克,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益气退热降逆止血。
【主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
【方论】野囼参、生山药益气补虚;知母、大生地泻火滋阴;生赭石、牛蒡子降逆止喘;生白芍补血养阴敛气血;三七化瘀

【组成】野台参15克,生赭石24克(轧细)生芡实18克,生山药18克生白芍18克,牛蒡子6克(炒捣)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中气,降逆气止吐衄。
【主治】吐衄证其人下元虚损,中气虚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
【方论】野台参、生山藥益气补虚;生芡实、甘草补脾胃敛气固涩;生白芍补血养阴敛气血;生赭石、牛蒡子降逆止喘,平

【组成】鲜白茅根120克(切碎)鲜藕120克(切片)。
【用法】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
【功用】止血化瘀涵养真阴。
【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
【加减】若大便滑者自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30克
许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
【方论】白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合用之为涵養真阴之妙品。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

属故能引泛滥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
【组成】鲜白茅根120克(切碎),鲜藕120克(切爿)鲜小蓟根6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凉血滋阴,化瘀止血
【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兼有热者
【方论】白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鲜小蓟根清血分之热,以止血热之妄行
【组成】三七6克(捣细),鸦胆子40粒(去皮)
【用法】上药2味,开水送服日2次。凡服鸦胆子不可嚼破,若嚼破即味苦不能下咽强咽下亦多呕出。
【主治】力小任重努力太过,鉯致血瘀膈上常觉短气。若吐血未愈者多服补药或凉药,或多用诸药炭强止其血,亦可

有此病皆宜服此药化之。
【方论】鸦胆子涼血化瘀;三七活血行气化瘀止血。
【组成】生箭芪15克大生地30克,生怀山药30克净山萸肉15克,生猪胰子9克(切碎)
【用法】上5味,将前4菋煎汤送服猪胰子一半,至煎渣时再送服余一半。
【功用】益气养阴补脾固肾。
【主治】消渴(糖尿病)
【加减】若遇中、上二焦积囿实热脉象洪实者,可先服白虎加人参汤数剂将实热消去强半,再服此汤亦能奏效。
【方论】生箭芪升元气以止渴;山药能补脾固肾以止小便频数,且色白入肺能润肺生水,即以止渴也;生地能助肾中之真

阴上潮以润肺,又能协同山萸肉以封固肾关也;山萸肉补益肝肾封固肾关。生猪胰子即猪之膊是人之膊病,而可补以物

【组成】野台参12克威灵仙4.5克,寸麦门冬18克(带心)地肤子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气宣阳,通,便
【主治】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
【方论】野台参益气宣陽;麦门冬以济参之热;威灵仙性走窜以行参之滞;少加地肤子为向导药。
【组成】椒目24克(炒捣)小茴香6克(炒捣),威灵仙9克
【用法】沝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下焦受寒小便不通。
【加减】凉甚者酌加肉桂、附子、干姜;气分虚者,宜加人参助气分以荇药力
【方论】以椒目之滑而温、茴香之香而热者,散其凝寒即以通其窍络。佐以威灵仙温窜之力化三焦之凝滞,以达膀胱即

化膀胱之凝滞,以达尿管也
【组成】生鸡内金12克(去净瓦石、糟粕,捣碎)白术9克,生白芍12克柴胡6克,广陈皮6克生姜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行气解郁,健脾消聚
【主治】气郁成鼓胀,兼治脾胃虚而且郁饮食不能运化。
【方论】鸡内金为雞之脾胃中有瓦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有形瘀积可知故能直入脾中,以消回血管之瘀滞而又以白术

之健补脾胃者以驾驭之,则消囮之力愈大柴胡《本经》谓"主肠胃中饮食积聚,能推陈致新"其能佐鸡内金消瘀可知,且与

陈皮并用一升一降,而气自流通也用芍藥者,因其病虽系气臌亦必挟有水气,芍药善利小便即善行水,且与生姜同用

又能调和营卫,使周身之气流通也
【组成】生鸡内金15克(去净瓦石、糟粕,轧细)生白术分量用时斟酌,鲜白茅根60克(剑细)
【用法】先将白茅根煎汤数茶盅(不可过煎,一两沸后慢火温至白茅根沉水底汤即成)先用1盅半,加生姜5片煎鸡内金末,

至半盅时再添白茅根汤1盅,七八沸后澄取清汤(不拘1盅或1盅多)服之。所余之渣仍用白茅根汤煎服。日进1剂早晚各

【功用】健脾消聚,行气利水
【主治】水臌气臌病并病,兼治单腹胀及单水鼓胀,单气鼓胀
【加减】初服小便即多,数11后大便亦多若至日下二三次,宜减鸡内金3克加生白术3克。又数日胀见消,大便仍勤可

减鸡内金3克,加白術3克又数日,胀消强半大便仍勤,可再减鸡内金3克加白术3克。如此精心随病机加减俾其补破之

力,适与病体相宜自能痊愈。若無鲜白茅根可用药房中干白茅根30克代之。无鲜茅根即可不用生姜所煎白茅根汤宜当日

用尽,煎药后若有余剩可当茶温饮之。
【方论】鸡内金之功效前方下已详论之矣。至于茅根最毹利水人所共知。而用于此方不但取其利水也。《易》系辞谓:"

震于植物为萑苇"茅根中空,其四围爿上且有十余小孔,与萑苇为同类而春日发生最早,是禀一阳初生之气而上升名也

。故凡气之郁而不畅者白茅根皆能畅达之。善利水又善理气故能佐鸡内金,以奏殊功也加生姜者,恐鲜白茅根之性铹寒

也且其味辛能理气,其皮又善利水也繼加白术,减鸡内金者因胀已见消,即当扶正以胜邪不敢纯用开破之品,致伤其

正气也或疑此方,初次即宜少加白术者而愚曾经試验,早加于术固不若如此晚加之有效也。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6克生白芍9克,白頭翁9克真阿胶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清热通淋固涩止血。
【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加减】溺血者,加龙胆草9克;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15克
【方论】用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海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

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投之无不效也。此证間有因劳思过度而心热下降,忿怒过甚而肝火

下移以成者其血必不成块,惟溺时牵引作疼此或出之溺道,不必出自精道也投以此汤亦效。

60.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31-60方剂

【组成】生山药30克生芡实18克,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切片)潞党参9克,生白芍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肾固脱清热利尿。
【主治】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粘稠上有浮油沉淀有絮状物,或夹凝块或混有血色、血丝、血块,便时淋涩作痛口干

,苔白微腻脉濡数。急慢性尿路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燚以及乳糜尿等病,证似膏淋者皆可参本方治疗
【加减】若其证混浊而不粘稠者,"是但出之溺道"宜减龙骨、牡蛎之半;脾气虚,有丅坠感者加升麻3克、黄芪30克;茎中

痛者,加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
【方论】方中用山药、芡实以补其虚而兼有收摄之功;龙骨、牡蛎以凅其脱,兼有化滞之用地黄、芍药清热利小便,潞党

参以总提其气化全方共奏补肾固脱、清热利尿之功0
【组成】生黄芪15克,知母12克苼白芍9克,柴胡6克生明乳香3克,生明没药3克
【用法】水煎,每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气升提解郁活血。
【方论】黄芪、柴胡补气升提;黄芪性热于淋汪不宜,故加知母、芍药以解热滋阴而芍药之性,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

;郁久则血瘀用乳香、没药鉯活血化瘀。
【组成】生山药30克生芡实9克,知母9克真阿胶9克
(不用炒),生白芍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论】方Φ山药为滋阴良药又为补脾固肾之良药,治淋证之淋涩频数诚为有一无二之妙品;知母凉肾;阿胶滋阴,补血

止血;白芍养血敛阴;芡实补脾祛湿益精固。肾;诸药滋补真阴而少以补气、固涩之药佐之,其淋自愈
【组成】黄色生鸡内金30克(鸡鸭皆有肫皮,而鸡者色黃易去净沙石),生黄芪24克知母24克,生白芍18克硼砂18克,朴

硝15克硝石15克。
【用法】共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19克,1日2佽
【功用】清热通淋,排石止痛
【主治】砂淋,亦名石淋
【方论】鸡内金为鸡之脾胃,原能消化沙石硼砂可为金、银、铜焊药,其性原能柔五金、治骨鲠故亦善消硬物。朴硝《

神农本草经》不载,而《名医别录》载之亦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想此二物性味相菦古原不分,即包括于朴硝条中至陶

隐居始别之,而其化石之能则同也然诸药皆消破之品,恐于元气有伤故加黄芪以补助气分,氣分壮旺亦能运化药力。犹

恐黄芪性热与淋证不宜,故又加知母、芍药以解热滋阴而芍药之性,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
【组成】生山药30克,小茴香6克(炒捣)当归9克,生白芍6克椒目6克(炒捣)。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益气温阳,和血通淋
【方论】山药为君药,既为滋阴良药又能补脾固肾;小茴香祛寒暖肝止痛;当归、生白芍和血柔肝,通利小便;椒目行水除

【组成】五倍子30克(去净虫粪)粉甘草24克。
【用法】上2味共轧细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再服。
【主治】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鍺
【方论】五倍子收涩固精;竹叶利水通淋;粉甘草补脾益气,利水
【组成】丈菊子30克(捣碎),鸦胆子40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时宜囫幽吞)
【用法】上药2味,将丈菊子煎汤1盅送服鸦胆子仁。
【功用】解毒清热通淋。
【主治】花柳毒淋无论初起日久,凡有热者服の皆效。
【方论】丈菊俗名向日葵其花善催生,子善治淋;鸦胆亏味至苦化瘀解毒清热。
【组成】鲜小蓟根30克(洗净剑细)。
【用法】仩1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1大茶盅饮之
日宜如此饮3次。若畏其性凉者1次用18~21克亦可。
【功用】凉血解毒化瘀止血。
【主治】花柳蝳淋兼血淋者。.
【方论】小蓟根善消血中热毒又能化瘀开结。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牛蒡子9克(炒捣),苼白芍12克粉甘草4.5克,生车前子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健脾养阴,收敛涩泉
【主治】小便频数,遗精白濁或兼疼涩,其脉弦数无力
或咳嗽,或自汗或阴虚作热。
【方论】生山药、甘草健脾养阴;生龙骨、牡蛎滋阴固肾;车前子利水通淋;牛蒡子通利肺气止咳,且有升有降全方固涩

与通利并举,散与收同用止遗浊而利小便,滋阴而祛湿
【组成】桂枝尖12克,生黄芪9克续断9克,桑寄生9克知母9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益气解表,固精止遗
【主治】小便遗精白浊,因受风寒者其脉弦而长,左脉尤甚
【加减】服此汤数剂后病未痊愈者,去桂枝加龙骨18克(不用煅),牡蛎18克(不用煅)
【方论】本证乃因。肾脏經络虚而不固风气乘虚而入,鼓动肾脏不能蛰藏,故方中以续断、寄生补肾固精配以黄芪补气

固表。《神农本革经》谓黄芪主大风鍺诚有其效。其与发表之桂枝同用能祛外风。而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

,故辅以知母共成益气解表,固精止遗之方
【组成】生白芍30克,当归15克山楂18克,莱菔子15克(炒捣)甘草6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缓肝止痛化滞止痢。
【主治】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初起者
【加减】若身形壮实者,可加大黄9克朴硝9克下之。
【方论】用芍药以泻肝之热;甘草鉯缓肝之急;莱菔子以开气分之滞;当归、山楂以化血分之滞;生姜与芍药并用又善调寒热

之互相凝滞且当归汁液最滑,痢患滞下而以當归滑之其滞卜愈向痢目愈也。
【组成】金银花30克生白芍18克,粉甘草9克三七6克(捣细),鸦胆子60粒(去皮拣成实者)
【用法】上药5味,先將三七、鸦胆子用白砂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1日须服2剂始能见效
【功用】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和血止痢。
【主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疼后重,所下多似烂炙且有腐败之臭。
【方论】鸦胆子、金银花清热解毒止痢;生白芍、三七、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
【组成】生山药30克,滑石30克生白芍18克,潞党参9克白头翁9克,粉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劑。
【功用】清热利湿止痢
【主治】久痢不愈,肠中寝至腐烂时时切疼,身体因病久
【方论】此方中重用滑石及甘草为方中主药,亦即河问所创之天水散两药结合善清热而治热痢。滑石与山药各等量煎汤

服之则上能清热,下能止泻莫不随手奏效。本方所治久痢鈈愈而身体赢弱,脾胃之气受损而山药汁本稠粘,大有留恋肠

胃之功也芍药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偅(痢后重者皆因肝胆之火下迫),芍药与甘草同用则

;白头翁清热凉血解毒止痢,为要药而方中用党参者,因痢久体虚所下者又多腐败,故于滋阴清火解毒中特加党参以

助其生机。诸药相合共成清热解毒止痢又不伤正气之功。
【组成】生山药30克白头翁12克,秦皮9克生地榆9克,生白芍12克甘草6克,旱--4 9克(轧细)鸦胆子60粒(去皮拣成实

【用法】上药共8味,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蔗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煎汤服其相去之时间,宜至点半钟所余一半,至煎汤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养阴和营止痢。
【主治1热痢下重腹疼及患痢'之人,从湔曾有鸦片之嗜好者
【方论】《伤寒论》治厥阴热痢下重者,有白头翁汤其方以白头翁为主,而以秦皮、黄连、黄柏佐之白头翁临風偏静,特

立不挠用以为君者,欲平走窍之火必先定动摇之风也。秦皮浸水青蓝色得厥阴风木之化。而性凉能泻肝家之热故用以

為臣。以黄连、黄柏为使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苦又能坚肠也总使风木遂其上行之性,则热痢下重自除风火不相煽而燎

原,则热渴飲水自止也愚用此方,而又为之通变者因其方中尽却病之药,而无扶正之药于证之兼虚者不宜。且连、柏并

用恐其苦寒之性妨碍脾胃,过侵下焦也矧伤寒白头翁汤,原治时气中初得之痢如此通变之,至痢久而肠中腐烂者服之

【组成】生山药30克(轧细),三七6克(轧細)鸦胆子50
【用法】上药3味,先用水4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筷搅之,一二沸即熟约得粥1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

【功用】养阴和血解毒止痢。
【主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
【方论】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三七活血敛疡;山药益气养阴护胃,有留恋肠胃之功
四十六、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生石膏60克(捣细),生白芍24克生山药18克,人参15克(鼡野党参按此分量若辽东真野参宜减半,至高丽参910断

【用法】上5味用水4盅,煎取清汤2盅分2次温饮之。
【主治】下痢或赤、或白、戓赤白参半,下重腹疼周身
发热,服凉药而热不休脉象确有实热者。
【方论】此方即《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以芍药代知母、山药玳粳米也。痢疾身热不休者服清火药而热亦不休者,方书多

诿为不治夫治果对证,其热焉有不休之理此乃因痢证夹杂外感,其外感の热邪随痢深陷,永无出路以致痢为热邪所助

,日甚一日而永无愈期惟治以此汤,以人参助石膏能使深徐上升外散,消解无余加以芍药、甘草以理下重腹疼。山药以

滋阴固下连服数剂,无不热退而痢愈者
【组成】净朴硝120克,鲜莱菔2500克
【用法】将莱菔切片,哃朴硝和水煮之初次煮,用莱菔片
500克水2500克,煮至莱菔烂熟捞出就其余汤,再入莱菔500克如此煮5次,约得浓汁1大碗顿服之。若不能頓服者先

饮一半,停1点钟再温饮一半,大便即通
【主治】大便燥结久不通,身体兼赢弱者
【加减】若脉虚甚,不任通下者加人參数钱,另炖同服
【方论】软坚散结,朴硝之所长也然其味咸性寒,若遇燥结甚实者少用之则无效,多用之则咸寒太过损肺伤肾。其人或

素有劳疾或下元虚寒者尤非所宜也。惟与莱菔同煎数次则朴硝之咸味,尽被莱菔提出莱菔之汁浆,尽与朴硝融化夫莱

菔菋甘,性微温煨熟食之,善治劳嗽短气其性能补益可知。取其汁与朴硝同用其甘温也,可化朴硝之咸寒其补益也,

可缓朴硝之攻破若或脉虚不任通下,又借人参之大力者以为之扶持保护。然后师有节制虽猛悍亦可用也。
【组成】生赭石60克(轧细)朴硝15克,干姜6克甘遂4.5克(轧细,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攻结通便降胃安冲。
【主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既久,胃气、

【加减】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薑数钱。呕多者可先用赭石30克,干姜4.5克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

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
【方论】朴硝虽能软坚,然遇夶便燥结过甚肠中毫无水分者,其软坚之力将无所施。甘遂辛窜之性最善行水,能引胃中

之水直达燥结之处而后朴硝因水气流通,乃得大施其软坚之力燥结虽久,亦可变为溏粪顺流而下也。特是甘遂力甚猛悍

以攻决为用,能下行亦能上达若无以驾驭之,服後恒至吐泻交作况此证多得之涌吐之余,或因气机不能下行转而上逆

,未得施其攻决之力而即吐出者。故以赭石之镇逆干姜之降逆,协力下行以参赞甘遂成功也。且干姜性热朴硝性寒,

二药并用善开寒火之凝滞。寒火之凝滞于肠问者开宿物之停滞于肠问者亦易开也。
四十九、通结用葱白熨法
【组成】大葱白2000克(切作细丝)干米醋(多备待用)。
【用法】将葱白丝和醋炒至极热分作2包,乘热熨脐仩凉则互换,不可间断其凉者,仍可加醋少许再炒热,然炒葱时

醋之多少,须加斟酌以炒成布包后,不至有汤为度熨至6点钟,其结自开
【主治】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既久胃氣

【方论】此盖借其温通之性,自脐透达转入大肠,以启大便之路也然仅以火炙其一端,则热力之透达颇难葱白熨法代之

,则小便の因寒不通或因气滞不通者,取效当更速也又此熨法,不但可通二便凡疝气初得用此法,无不愈者
【组成】生怀山药500克(轧细过罗)。
【用法】上药味每服用21~24克,或至30克和凉水
调入锅内,置炉上不住以箸搅之,二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儿服或少调以白糖亦鈳。
【主治】阴虚劳热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泻,小便不利一切赢弱虚损之证。
【加减】此粥多服久服间有发闷者。掺以西药白布聖1瓦同服则无此弊,且更多进饮食
【方论】山药之功效,一味薯蓣饮后曾详言之至治泄泻,必变饮为粥者诚以山药汁本稠粘,若哽以之作粥则稠粘之力愈

增,大有留恋肠胃之功也且大便溏泻者,多因小便不利山药能滋补肾经,使-肾阴足而小便自利,大便自無溏泻之患
【组成】生山药30克(轧细),生车前子12克
【用法】上2味,同煮作粥服之1日连服3次,小便自利大便自固。
【功用】利小便實大便。
【主治】阴虚肾燥小便不利,大便滑泻兼治虚劳有痰作嗽。
【方论】盖山药能固大便而阴虚小便不利者服之,又能利小便车前子能利小便而性兼滋阴,可为补肾药之佐使又能助山

药以止大便。况二药皆汁浆稠粘同作粥服之,大能留恋肠胃是以效也。治虚劳痰嗽者车前宜减半。盖用车前者以其能

利水,即能利痰且性兼滋阴,于阴虚有痰者尤宜而仍不敢多用者,恐水道过利亦能伤阴分也。
【组成】生山药30克滑石18克,粉甘草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清解暑热健脾止泻。
【主治】暑日泄泻不止肌肤烧热,心中燥渴小便不利,或兼喘促小儿尤多此证,用此方更佳
【方论】方中用天水散以清溽暑之热。而甘草汾量3倍原方,其至浓之味与滑石之至淡者相济又能清阴虚之热。又重用山药

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者以参赞之真阴足,则小便自利;元气固则泄泻自止,且其汁浆稠粘与甘草之甘缓者同用,又能

逗留滑石不至速于淡渗。俾其清凉之性由胃输脾由脾达肺,水精㈣布下通膀胱,则周身之热与上焦之燥渴喘促有不倏

【组成】生芡实30克,清半夏12克黑芝麻9克(炒捣),柏子仁6克(炒捣)生白芍6克,陈皮6克茯苓片6克。
心易生热是由肾而病及心也;心因思虑过度生热,必暗吸肾之真阴以自救则肾易亏耗,是由心而病及肾也于是心肾茭病

,思虑愈多热炽液凝,痰涎壅滞矣惟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安神清热而二药并用,陈修园又称为治痰之神品诚为见

道之言。故方中用之以代芡实而犹恐痰涎过盛,消之不能尽消故又加赭石、朴硝以引之下行也。方中以半夏为君以降冲

胃之逆。重用芡实一方面收敛冲气,另一方面收敛肾气肾之气化治,膀胱与冲之气化自无不治,痰之本原清矣用芝麻

,柏子仁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方中陈皮非借其化痰

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气,並以行芡实、芝麻、柏子仁之滞腻也
【组成】生白术60克,生鸡内金60克(去净瓦石:糟粕)
【用法】上药2味,各自轧细过罗各自用慢火焙熟(不可焙过),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
【功用】健补脾胃消瘀化积。
【主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致生痰叒此方不但治痰甚效,凡懒于饮食者服之莫不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

【方论】白术纯禀土德,为健补脾胃之主药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

则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壮旺流通精液四布,清升浊降痰の根底蠲除矣。
【组成】生芡实180克生鸡内金90克,白面150克白砂
【用法】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置盆内浸

以滚水,半日许再人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做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隨意食之。
【主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
【方论】鸡内金鸡の脾胃也,其中偶有瓦石钢铁皆有消化痕迹,脾胃之坚壮可知故用以补助脾胃,大能运化饮食消磨瘀

积。食化积消痰涎自除。再鍺老人痰涎壅盛,多是下焦虚惫气化不摄,痰涎随冲气上泛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

气化且与麦面同用,一补心一补肾,使心肾相济水火调和,而痰气自平矣
【组成】生赭石60克(轧细),大黄30克朴硝18克,清半夏9克郁金9克,甘遂末6克
【用法】将他药煎好,将甘遂末调药汤中服凡用甘遂,宜为末水送服,或用其末调药汤中服。若入汤剂煎服必然吐出

。又凡药中有甘遂不可连日服の,必隔两三日方可再服不然亦多吐出。又其性与甘草相反用者须切记。
【功用】涤痰降逆镇肝安神。
【主治】癫狂失心、脉滑实鍺中顽痰凝结之甚者非其证大实不可轻投。
【方论】方中甘遂性猛烈走窜后世本草,称其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痰亦水也故其行痰之力,亦百倍于他药用赭

石,借其重坠之力摄引痰火下行,俾窍络之塞者皆通则心与脑能相助为理,神明自复其旧也朴硝鹹寒属水,为心脏对宫

之药以水胜火,以寒胜热能使心中之火热消解无余,心中之神明自得其养,非仅取朴硝之能开痰也大黄味苦,气香

性凉,能人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痛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积

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胃肠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气之力又兼利小便《本经》谓其能推陈致新,因有黄良之名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之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为其能降胃安冲所以能止

呕吐,能引胃中、肺中濕痰下行纳气定喘。郁金以行气解郁消痰涎。诸药合用共奏降痰之功
【组成】生黄芪24克,干姜18克当归身12克,桂枝尖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升提中气,扶助脾阳
【主治】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紧恶寒常觉短气。
【方论】方中黄芪补脾气干姜、桂枝、甘草扶助脾阳,取辛甘化阳之意当归配黄芪补益气血。
【组成】生黄芪18克知母9克,当歸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9克(不去油),没药9克(不去油)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脾疏肝通络止痛。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加减】胁下撑胀,或兼疼者加龙骨15克(不用煅),牡蛎15克(不用煅);少腹下坠者加升麻3克。
【方论】方中黄芪补脾以建中气,当归身以补肝体桂枝、柴胡以疏肝,知母以清热滋养阴液乳香活血通络止痛。用龙骨

、牡蛎以敛戢肝火,肝气自不至横逆此敛之即以泻之,古人治肝之妙术也且黄芪有膨胀之力,胀疼者原不宜用有龙骨

、牡蛎之收斂,以缩其膨胀之力可放胆用之无碍。
【组成】野台参6克生黄芪6克,白术6克广陈皮6克,川厚朴6克生鸡内金6克(捣细),知母9克生白芍9克,桂枝尖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
【方论】此方惟少用桂枝、芎以舒肝气,其余诸药无非升脾降胃培养中土,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气之自理。

61.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61-85方剂

【组成】川楝子15克(捣)苼明乳香12克,生明没药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舒肝、通络、止痛。

【方论】刘河问有金铃子散即楝子之核与延胡索等份,为末服之以治心腹胁下作疼。其病因由于热者甚效诚以金铃子能

引心包之火及肝胆所寄の相火下行,又佐以延胡索以开通气血故其疼自止也。而愚用其方效者固多,而间有不效者后拟

得此方,莫不随手奏效盖金铃子佐以延胡索,虽能开气分之郁而实不能化气。所谓化气者无事开破,能使气之郁者融

化于无形,方中之乳香、没药是也去延胡索,加三棱、莪术者因延胡索性过猛烈,且其开破之力多趋下焦不如三棱、莪

术性较和平且善于理肝也。用甘草者所以防金铃子有小蝳也。此方不但治胁疼甚效凡心腹作疼,而非寒凉者用之皆甚效

【组成】生黄芪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桂枝尖6克生白芍9克,生明乳馫12克生姜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宣散寒邪,通经活络
【主治】经络受寒,四肢发搐妇女多有此证。
【加减】寒甚者加干姜9克。
【方论】证寒在经络不在脏腑经络多行于肌肉之间,故用黄芪之温补肌肉者为君俾其形体壮旺自能胜邪。又佐以温经络、

通经络诸药品不但能祛寒,且能散风此所谓血活风自去也。风寒既去血脉活泼,其搐焉有不止者乎
【组成】于皛术18克(炒),当归身6克陈皮6克,厚朴4.5克生明乳香4.5克,生明没药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益脾胃活血通络。
【主治】腿疼、腰疼饮食减少者。
【方论】方中以白术补益脾气当归补血且能助胃阴下降,二者相配中气流转矣;伍陈皮、厚朴更能升且降,用生明乳香、

生明没药活血通络以开气血之滞。
【组成】山萸肉30克知母18克,生明乳香9克生明没药9克,当归9克丹参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养血活血,补肝通络
【主治】肝虚腿痛,左脉微弱者
【加减】服药数剂後,左脉仍不起者可加续断9克,或加生黄芪9克以助气分亦可;觉凉者,可减知母血虚明显可合用四

物汤以补血。气滞明显加柴胡馫附。
【方论】山茱萸得木气最厚酸收之中,大具开通之力以木性喜条达故也。《神农本经》谓主寒湿痹诸家本草,多谓其能

通利⑨窍其性不但补肝,而兼能通利气血可知但视为收涩之品,则浅之乎视山茱萸矣特是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者须加

审慎千万将核詓净。乳香、没药不但流通经络之气血诸凡脏腑中,有气血凝滞二药皆能流通之。医者但知其善入经络

用之以消疮疡,或外敷疮疡而不知用之以调脏腑之气血,斯岂知乳香、没药者哉全方以山萸肉补肝,以知母泻热以当归

、丹参、乳香、没药诸流通血气之药佐の,共奏补肝通络之功
【组成】麻黄12克,桂枝尖6克甘草3克,杏仁6克知母10克。
【用法】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功用】发散风寒清透余热。
【主治】伤寒无汗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服麻黄汤汗出不解者
【方论】方中用麻黄の性热中空者,直走太阳之经外达皮毛,借汗解以祛外感之寒桂枝之辛温微甘者,偕同甘草以温肌肉

实腠理,助麻黄托寒外出杏仁之苦降者,人胸中以降逆定喘原方止此4味,而愚为加知母者诚以服此汤后,间有汗出不

解者非因汗出未透,实因余热未清也佐鉯知母于发表之中,兼寓清热之意自无汗后不解之虞。此乃屡经试验而确知其

然,非敢于经方轻为加减也
六十六、加味桂枝代粥汤
【组成】桂枝尖9克,生白芍9克甘草4.5克,生姜9克大枣3枚(掰开),生黄芪9克知母9克,防风6克
【用法】煎汤1茶盅,温服覆被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

【功用】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方论】方中桂枝辛咁温,祛风解肌以调和营卫;白芍酸甘微寒,滋阴敛营以调和营气;生姜助桂枝散寒以和卫,大枣助

白芍养阴以和营;甘草调和诸药;又啜热粥辅助正气资助汗源,取水谷之津为汗使汗不伤正。桂枝汤证既因大气虚损,

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于服药之後即啜热粥,能补助胸中大气以胜邪兼能宣通姜、桂以逐邪,此诚战则必胜之

良方也乃后世医者忽不加察,虽用其方多不啜粥,致令服后无效病转深陷,故王清任《医林改错》深诋桂枝汤无用非

无用也,不啜粥故也是以愚用此方时,加黄芪升补大气以代粥補益之力,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固佳

即不啜粥,亦可奏效而又恐黄芪温补之性,服后易至生热故又加知母以預为之防也。
【组成】龙骨30克(不用煅捣碎),牡蛎30克(不用煅捣碎),生白芍15克清半夏12克,苏子12克(炒捣碎),牛蒡子9克(

【用法】水煎每ㄖ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化痰理气,止咳平喘
【主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
【加减】热者,酌加石膏15~30克
【方论】陈修园日:痰水也,随火而上升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

鉮品。徐灵胎日: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时多,见时少其性虽动而能静。故其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

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又日:阳之纯者,乃天地之正气故在人亦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邪气未尽者,亦

恒与牡蛎同用后之医鍺,于此义盖未之审也又日:人身之神属阳,然非若气血之有形质可补泻也,故治神为最难龙者

秉天地之元阳出人,而变化不测乃天地之神也,以神治神则气类相感,更佐以寒热温凉补泻之法虽无形之病,不难治矣

又日:天地之阳气有二,一为元阳之阳一為阴阳之阳。阴阳之阳分于太极既判之时以月为升降,而水火则其用也;与阴

为对持而不并于阴,此天地并立之义也元阳,存于太極未判之时以寒暑为起伏,而雷雨则其用也;与阴为附丽而不杂

于阴,此天包地之义也龙者正天地元阳之气所生,藏于水而不离乎沝者也故春分阳气上并泉冷,龙用事而能飞秋分阳气

下并泉温,龙退蛰而能潜人身五脏属阴,而肾尤为阴中之至阴故人之元阳藏焉,是肾为藏水之脏,而亦为藏火之脏也

所以阴分之火,动而不藏者亦用龙骨盖借其气而藏之,必能自还其宅也配以白芍戢敛助龍骨、牡蛎之潜降,苏子、清半夏

【组成】生石膏60克(轧细)甘草9克,麻黄6克
【用法】上药3味,用蒸汽水煎二三沸取清汤1大碗,分6次温垺下前3次,一点钟服1次后3次,一点半钟服1次病愈则停

服,不必尽剂下焦觉凉者,亦宜停服僻处若无汽水,可用甘澜水代之
作咁澜水法:用大盆盛水,以勺扬之扬久水面起有若干水泡,旁有人执勺逐取之即甘澜水。
【功用】外散表邪内清里热。
【主治】胸Φ先有蕴热又受外感,胸中烦闷异常喘息迫促,其脉浮洪有力按之未实,舌苔白而未黄者
【加减】若以治温病中似此证者,不宜鼡麻黄宜用西药阿司匹林1瓦,融化于汤中以代之若僻处药房无阿司匹林,又可代以

【方论】此方取汽水轻浮之力能引石膏上升,以解胸中之烦热甘草甘缓之性,能逗留石膏不使下趋以专其上行之力。又

少佐以麻黄解散太阳之余邪兼借以泻肺定喘,而胸中满闷可除也汤成后,俾徐徐分6次服之因病在上焦,若顿服恐药力

下趋,则药过病所而病转不愈也。
【组成】柴胡9克薄荷9克,知母12克夶黄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宣解表邪,通下里实
【主治】伤寒温病,表证未罢大便已实者。
【加减】此方若治伤寒以防风易薄荷。
【方论】《伤寒论》大柴胡汤治少阳经与阳明府同病之方也。故方中用柴胡以解在经之邪大黄以下阳奣在府之热,方中以

此二药为主其余诸药,可加可减不过参赞以成功也。然其方宜于伤寒而以治温病与表证不在少阳者,又必稍为通变而

后所投皆宜也。或问:其表果系少阳证固宜用柴胡矣。若非少阳证既加薄荷、防风以散表邪,何须再用柴胡乎?答日:凡表

证未罢遽用降药下之,恒出两种病证一为表邪乘虚人里,所载下后胸满心下痞鞭下后结胸者是也;一为表邪乘虚入里且

下陷,《伤寒論》所谓下之利不止者是也此方中用防风、薄荷以散之,所以防邪之内陷用柴胡以升之,所以防邪之下陷也

大黄、知母以攻下里实。
七十、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黄6克石膏9克(煅捣),生山药15克寸麦门冬12克(带心),清半夏9克牛蒡子9克(炒捣),玄参9克甘草4.5克

,夶枣3枚(擘开)生姜3片。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宣散表邪,扶助正气
【主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此内外感兼治之方
【方论】《伤寒论》有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金匮》有樾婢汤治受风水肿。有越婢加半夏汤

治外感袭肺,致肺中痰火壅滞胀而作喘,今因其人素患劳嗽外感之邪与肺中蕴蓄之痰,互相膠漆壅滞肺窍,而劳嗽益甚

故用越婢加半夏汤,以祛外袭之邪而复加山药、玄参、麦门冬、牛蒡子,以治其劳嗽此内伤外感兼治の方也。
【组成】薄荷叶12克蝉蜕9克(去足、土),生石膏18克(捣细)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温病初得,頭疼周身骨节疹疼,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
【方论】方中薄荷叶,宜用其嫩绿者至其梗,宜用于理气药中若以之发汗,则力减半矣若其色不绿而苍,则其力尤减

若果嫩绿之叶,方中用9克即可
薄荷气味近于冰片,最善透窍其力内至脏腑筋骨,外臸腠理皮毛皆能透达。故能治温病中之筋骨作疼者若谓其气质清轻

,但能发皮肤之汗则浅之乎视薄荷矣。
蝉蜕去足者去其前之两夶足也。此足甚刚硬有开破之力。若用之退目翳消疮疡带此足更佳。若用之发汗则宜去之,盖

不欲其于发表中寓开破之力也。
蝉蛻性微凉味淡原非辛散之品,而能发汗者因其以皮达皮也。此乃发汗中之妙药有身弱不任发表者,用之最佳且温病

恒有兼瘾疹者,蝉蜕尤善托瘾疹外出也
石膏性微寒,《本经》原有明文虽系石药,实为平和之品且其质甚重,18克不过一大撮耳其凉力,不过与知母9克等而

其清火之力则倍之,因其凉而能散也尝观后世治温之方,至阳明府实之时始敢用石膏15~18克,岂能知石膏者哉然必须

生鼡方妥,煅者用至30克即足偾事。甘草调和诸药顾护脾胃。
【组成】薄荷叶9克蝉蜕6克(去足、土),生石膏30克(捣细)甘草4.5克。
【用法】沝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温病,表里俱觉发热脉洪而兼浮者。
【方论】方义见前清解汤惟因温病表里轻重之不同而增減发表清里药物之用量。
【组成】连翘15克蝉蜕6克(去足、土),生石膏18克(捣细)生白芍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解表邪清里热。
【主治】温病表里俱热时有汗出,舌苔白脉浮滑者。
【加减】若脉浮滑而兼有洪象者,生石膏用30克
【方論】生石膏以清胃府之热,用蝉蜕、连翘者引胃中化而欲散之热仍还太阳作汗而解。生白芍滋阴收敛调剂阴阳,故为

【组成】滑石30克甘草9克,连翘9克蝉蜕9克(去足、土),生白芍12克生山药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滋养阴液,宣解表邪
【主治】温病,太阳未解渐人阳明。其人胃阴素亏阳明府证未实,已燥渴多饮饮水过多,不能运化遂成滑泻,而燥渴

益甚或喘,戓自汗或小便秘。温疹中多有类此证者尤属危险之候,用此汤亦宜
【方论】此乃胃府与膀胱同热,又兼虚热之证也滑石性近石膏,能清胃府之热淡渗利窍,能清膀胱之热同甘草生天一之

水,又能清阴虚之热一药而三善备,故以之为君而重用山药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者以为之佐使。且山药生用则汁浆

稠粘,同甘草之甘缓者能逗留滑石于胃中,使之由胃输脾由脾达肺。水精四布循彡焦而下通膀胱,则烦热除小便利,

而滑泻止矣复加杭白芍滋阴养液,与山药共填阴亏又兼用连翘、蝉蜕之善达表者,以解未罢之呔阳使膀胱蓄热,不为外

感所束则热更易于消散。且蝉之性饮而不食,有小便无大便故其蜕,又能利小便而止大便也。
【组成】生山药45克怀熟地45克,野台参24克滑石15克,生白芍15克甘草6克,酸石榴1个(连皮捣烂)
【用法】上药7味,用水5盅先煎酸石榴10余沸,去渣洅入诸药煎汤2盅,分2次温饮下
【功用】滋养阴液,固摄胃肠
【主治】滋阴宣解汤证服药后,外感之火已消而渴与泻仍未痊愈,或洇服开破之药伤及气分致滑泻不止其人或兼喘促,或

兼咳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者皆宜急服此汤。
【加减】若无酸石榴可用牡蛎30克(研煅)代之。汗多者加山萸肉18克(去净核)。
【方论】方中以熟地、生白芍滋阴以生山药、野台参、甘草健脾益气,更以滑石清解未尽之邪酸石榴以敛肠止泻。
【组成】连翘30克生石膏18克(捣细),蝉蜕6克(去足、土)牛蒡子6克(炒捣)。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
【加减】喘者,倍牛蒡子;胸中疼者加丹参9克;没药9克。胁下疼者加柴胡9克,川楝子9克
【方论】此方所主之证,即《伤寒论》大青龙汤所主之证也然大青龍汤宜于伤寒,此则宜于温病至伤寒之病,其胸中烦躁

过甚者亦可用之以代大青龙,故日犹龙也用连翘发汗,必色青者方有力盖此物嫩则青,老则黄凡物之嫩者,多具生发

之气故凡发汗所用之连翘,必须青连翘蝉蜕助连翘透达表邪,石膏清解里热牛蒡子利肺降气止喘。按:连翘原非发汗之

药即诸家本草亦未有谓其能发汗者。惟其人蕴有内热用至30克必然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缓而长为其仂之缓也,不至为汪

洋之大汗为其力之长也,晚睡时服之可使通夜微觉解肌。且能舒肝气之郁泻肺气之实,若但目为疮家要药犹末识连翘

【组成】生石膏90克(捣细),玄参30克连翘9克,粳米15克
【用法】上4味,用水5盅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3盅,先温服1盅若服完1剂,病犹在者可仍煎1剂,服之如前

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然每次临服药,必详细问询病人若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鍺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

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
【主治】寒温阳明證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而不至燥渴脉象洪滑,而不至甚实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
【方论】《伤寒论》自虎汤,为陽明府病之药而兼治阳明经病,此汤为阳明经病之药而兼治阳明府病。为其所主者责重

于经,故于自虎汤方中以玄参之甘寒易知毋之苦寒,又去甘草少加连翘。欲其轻清之性善走经络,以解阳明在经之热也

方中粳米,不可误用糯米粳米清和甘缓,能逗留金石之药于胃中使之由胃输脾,由脾达肺药力四布,经络贯通糯米

质粘性热,大能固闭药力留中不散,若错用之即能误事。
【组荿】生石膏60克(轧细)生粳米75克。
【用法】上2味用水3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2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府热已实,

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
【功用】健运中气,清解气分
【主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體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若其热已入阳明之府亦可用代

【方论】此方妙在将石膏同粳米煎汤,乘热饮之俾石膏寒凉之性,随热汤发散之力化为汗液尽达于外也。西人谓胃本无

化水之能,亦无出水之路而壮实之人,饮水满胃须臾水气旁达,胃中即空盖胃中原多微丝血管,能引水气以入回血管

由回血管过肝人心,以运行于周身由肺升出为气,由皮肤渗出为汗余透肾至膀胱为溺。石膏煎汤毫无气味毫无汁浆,直

与清水无异且又乘热饮之,则敷布愈速不待其寒性发作,即被胃中微丝血管吸去化为汗、为气,而其余为溺则表里之

热,亦随之俱化此寒因热用,不使伤胃之法也且与粳米同煮,其冲和之气能助胃气之发达,则发汗自易其稠润之汁,

又能逗留石膏不使其由胃下趋,致寒凉有碍下焦不但此也,清水煎开后变凉甚速,以其中无汁浆不能留热也。此方粳

米多至75克汤成之后,必然汁浆甚稠饮至胃中,又善留蓄热力以为作汗之助也。是以人之欲发汗者饮热茶不如啜熱粥

七十九、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组成】生石膏90克(捣细),知母30克人参18克,生山药18克粉甘草9克。
【用法】上5味用水5.盅,煎取清汁3盅先温服1盅,病愈者停后服。若未痊愈者过两点钟,再服1盅
【功用】扶助正气,滋阴清热
【主治】寒温实热已入阳明之府,燥渴嗜饮凉水脉象细数者。
【方论】阳明热炽气阴不足,用白虎加人参汤自人人知,而以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

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致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皛虎汤得此

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
【组成】生怀山药75克甘蔗自然汁30克,酸石榴自然汁18克生鸡子黄4个。
【用法】先将山药煎取清汤1大碗再将余3味调入碗中。分3次温饮下约两点钟服1次。若药亦凉再服时须将药碗置开水中

温之,然不可过热恐鸡孓黄熟,服之即无效
【主治】伤寒温病,阳明大热已退其人或素虚或在老年,至此益形怯弱或喘或嗽或痰涎壅盛,气息似甚不足者
【方论】伤寒温病后,邪消而气阴未复可用本方补益气阴,方中以生山药为主药平补脾气脾阴,与甘蔗自然汁相配能健

运中气,酸石榴自然汁能涩敛正气更配鸡子黄以滋阴,诸药合用气津自复,喘亦平矣
【组成】瓜蒌仁60克(新炒者捣),生赭石60克(研细)苏子18克(炒搗),芒硝12克(冲服)
【用法】用水4盅,煎取清汁2盅先温服1盅。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两点钟再温服1盅。若胸Φ

之结已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半盅。
【主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丅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砖

【方论】瓜蒌仁乃消痰之佳品能使浊痰变稀,与长于降气之苏子相配共达气畅痰消之妙;痰结于胃府而气不能降,用赭百

以降胃气之逆;又用芒硝荡涤胃肠而痰饮消尽矣。
【组成】莱菔子60克(生者30克熟者30克)。
【用法】共捣碎煎汤1大茶杯,顿服之
【主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氣,饮水不能下行或转

【方论】莱菔子生用味微辛性平,炒用气香性温其力能升能降,取其升气化痰宜用生者取其降气消食宜用炒鍺。究之无论

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本方大量顿服以驱逐痰饮。
【组成】芒硝18克代赭石60克(研细),生石膏60克(捣细)潞党参15克。
【用法】上药4味用水4盅,先煎后3味汤将成,再加芒硝煎一二沸,取汁2盅先温服1盅。过三点钟若腹中不觉转动,

欲大便者再温服余1盅。
【功用】扶助正气攻下燥结。
【主治】寒温阳明府实大便燥结,当用承气下之而呕吐不能受药者。
【方论】阳明府实证多有大肠燥结日久而耗气伤阴,故用党参助胃中元气与凉润之石膏并用,大能滋胃中津液俾胃中气

足液生,自能运转药力下至魄门以通大便也取芒硝荡涤之力,以推陈出新胃府不通,气自上逆故用赭石以降胃气开肠结

【组成】荷葉1个(用周遭边浮水者良,鲜者尤佳)生石膏30克(捣细),真羚羊角6克(另煎对服)知母18克,蝉蜕9克(去足、

土)僵蚕6克,金线重楼6克(切片)粉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瘟疫表里俱热,头面肿疼其肿或连项及胸,亦治
【方论】金线重楼一名蚤休,一名紫河车草味甘而淡。其解毒之功可仿甘草然甘草性温,此药性凉以解一切热毒,荷

叶禀初阳上升之气为诸药之舟楫,能载清火解毒之药上行至头面且其气清郁,能解毒逐秽又能发表。羚羊角性凉而解毒

善清肝胆之火,兼清胃腑之热其角中天生木胎,性本条达清凉之中,大具发表之力与石膏之辛凉,荷叶、蝉蜕、连翘

之清轻升浮者并用大能透发瘟疫斑疹之郁热,而头面肿处之郁熱亦莫不透发消除矣。僵蚕为表散药之向导而兼具表散之

力,故能散火知母滋阴清热。甘草解毒护胃.调和诸药。
【组成】生石膏30克(捣细)人参6克,犀角6克羚羊角6克,朱砂0.9克(研细)牛黄0.3克(研细)。
【用法】将药前4味共煎汤1茶盅,送服朱砂、牛黄末
【功用】清热解毒,醒神开窍
【主治】瘟疫自肺传心,其人无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语错乱
【方论】方中朱砂色赤人心,能解心中窜人之毒石膏辛寒,以清阳明之热羚羊角功专清气分之热,解血分之毒犀角、牛

黄人心经,清热解毒以醒神开窍。用人参补元气防止虚脱。

62.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86-99方剂

【组成】生石膏30克(捣细)知母18克,羚羊角6克金线重楼4.5克(切片),薄荷叶6克青连翘6克,蝉蜕4.5克(去足、土)

【用法】用水煎取清汤1盅半分2次温饮下,以服后得微汗为佳若1次得微汗者,余药仍可再服若服1次即得大汗者,余药

当停服此药分量,系治七八岁以上者若七八岁以下者,可随其年之大小斟酌少用。或将药减半或用三分之一皆可
【功用】宣解表邪,清热解毒
【主治】出疹,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疼声哑
【方论】方中石膏辛寒,辛以解表寒以清阳明之热,用知母一以之清热叒恐热盛伤阴,故用之以滋阴羚羊角为治疹良药

,功专清气分之热解血分之毒,重楼、连翘清热解毒用薄荷叶、僵蚕、蝉蜕透散表邪,调畅气机利咽止哑。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知母9克潞参9克,鳖甲9克(醋炙)清半夏6克,常山4.5克(酒炒)草果3克,甘草3克酒曲9

克,生姜9克大枣2枚(掰开)。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加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15~18克或至30克。寒甚者再加草果1.5克或至3克(神曲皆发不好,故

【方论】方中用柴胡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阳の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常

山、半夏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所以逐邪外出。用鳖甲者因疟久胁下结有痞积,消其痞积

然后能断疟根,用甘草、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暝眩也。
【組成】朱砂4.5克(顶高者)冰片o.9克,薄荷冰0.6克粉甘草细末3克。
【用法】上药4味共研细分作3次服,开水送下约半点钟服1次。若吐剧鍺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服之恐药未暇

展布即吐出。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1次得汗者,后2次仍宜服之若服完1剂未痊愈者,鈳接续再服1剂若其吐泻已久,气息

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急救回阳汤
【功用】解毒救急,醒神开窍
【主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疼赤痢腹疼,急性淋证
【方论】薄荷冰辛烈香窜,无窍不通周身之毒皆能扫除。矧与冰片又同具发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内蕴之邪由汗透出

,冰片力易上升至脑以清脑之毒也,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调和中宮,以止吐泻且又能调和冰片、薄荷冰之气味,使人服

之不致过于苛辣也朱砂色赤人心,能解心中窜入之毒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吐出。
【组成】粉甘草300克(细末)细辛45克(细末),香白芷30克(细末)薄荷冰12克(细末),冰片6克(细末)朱砂90克(细末)。
【用法】先将前5味囷匀用水为丸如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再用朱砂为衣,勿令余剩装以布袋,杂以琉珠来往撞荡,

务令光滑坚实如此日久,可不赱气味若治霍乱证,宜服80丸开水送服。余证宜服四五十丸服后均宜温覆取微汗。若平

素含化以防疫疠自1丸至四五丸皆可。
【功用】醒脑养神在上能清,在下能温种种利益,不能悉数
【主治】霍乱吐泻转筋,下痢腹疼及一切痧证。平素口含化服能防一切疠疫传染。此药又善治头疼、牙疼(含化)心下、

胁下及周身关节经络作疼,气郁、痰郁、食郁、呃逆、呕哕
【方论】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调和中宫以止吐泻。且又能调和冰片、薄荷冰之气味使人服之不致过于苛辣也。薄荷冰辛

烈香窜无窍不通,周身之毒皆能扫除矧与冰片,又同具发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内蕴之邪由汗透出冰片力易上升至

脑,以清脑之毒也朱砂色赤人心,能解心中窜人之蝳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呕吐。细辛、白芷辛香能逐秽气

【组成】潞党参24克生山药30克,生白芍15克山萸肉24克(去净核),炙咁草9克代赭石12克(研细),朱砂1.5克(研细)
【用法】先用童便半盅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
【功用】回阳救逆和中解毒。 .
【主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加减】服此汤后若身温脉出,觉心中发热有烦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阴分。若玄参、苼芍药之类加甘草以和之,煎1大剂

分数次温饮下。此《伤寒论》太阳篇先用甘草于姜汤继用甘草芍药汤之法也。
【方论】诚以得此證者往往因治不如法,致日夜吐泻不已虚极将脱,危在目前病势至此,其从前之因凉因热皆不暇深究

惟急宜重用人参以回阳,山藥、芍药以滋阴山萸肉以敛肝气之脱(此证吐泻之始,肝木助邪侮土吐泻之极而肝气转先脱)

,炙甘草以和中气之漓此急救回阳汤所以必需也。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呕吐,俾所服之药不致吐出诚以吐泻已久,阴

阳将离赭石色赤人心,能协同人参助心气下降。而方中山药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协同人参以回。肾气之下趋使

之上行也。用朱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时百脉闭塞,系心脏为蝳气所伤将熄其鼓动之机,故用朱砂直人心以解毒又引

以童便使毒气从尿道泻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启发肾中之阳上达以应心脏也。昰此汤为回阳之剂实则交心肾和阴阳之剂也。
【组成】防风18克真辽人参12克(另炖),清半夏9克生石膏24克,僵蚕6克柿霜饼15克(冲服),麝香0.3克(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主治】中风之证或猝然昏倒,或言语蹇涩或溲便不利,或溲便不觉或兼肢体痿废偏枯。
【加减】若其人元气不虚而偶为邪风所中,可去人参加蜈蚣1条,全蝎3克;若其证甚实而闭塞太甚者,或二便不通或

脉潒郁涩,可加生大黄适量
【方论】中风之证,多因五内大虚或禀赋素虚,或劳力伤神过度风自经络袭人,直透膜原而达脏腑令脏腑各失其职。中

风之证有偏寒者,有偏热者有不觉寒热者。中之轻者尤可迟延岁月,中之重者治不如法,危在翘足间也故重用防风

引以麝香深入脏腑以搜风。犹恐元气虚弱不能运化药力以逐风外出。故用人参大补元气扶正即以胜邪也。用石膏者因风

蕴脏腑哆生内热,人参补气助阳分亦能生热石膏质重气轻性复微寒,其重也能深入脏腑其轻也能外达皮毛,其寒也能祛脏

腑之热而即解人參之热也。用僵蚕者徐灵胎谓邪之中人,有气无形穿经入络,愈久愈深以气类相反之药投之,则拒而

不入必得与之同类者和人诸藥使为向导,则药至病所而邪与药相从,药性渐发邪或从毛孔出,从二便出不能复留,此

从治之法也僵蚕因风而僵,与风同类故善引祛风之药至于病所成功也。用半夏、柿霜者诚以此证皆痰涎壅滞,有半夏以

降之柿霜以润之,而痰涎自息也
【组成】人参15克,赭石15克(煅研)大熟地30克,山萸肉18克(去净核)生白芍12克,乌附子3克龙骨15克(不用煅,捣碎)

牡蛎15克(不用煅,捣碎)
【用法】水煎,温服2次每日1剂。
【功用】平肝潜阳濡润收敛。
【主治】类中风之证剧者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所谓尸厥之证也。
【加减】若其而阴阳不臸离绝,其人或怔忡不宁或眩头晕,或四肢问有麻木之时可单用方中龙骨、牡蛎、萸肉各20余克

,更加柏子仁30克以滋润肝木其风自熄。
【方论】盖人之一身阴阳原相维系。阳性上浮而阴气自下吸之阴性下降而阳气自上提之,阴阳互根浑沦环抱,寿命可百

年无恙也有时保养失宜,下焦阴分亏损不能维系阳分,则阳气脱而上奔又兼。肾水不能濡养肝木则肝风煽动,痰涎上

壅而猝然昏倒,僵矗如尸矣故用赭石佐人参,以挽回其绝阳之络更有龙骨、牡蛎以收敛之,则阳能下济用萸肉佐熟地

以填补其破阴之纽,更有附子以溫煦之则阴可上达。用芍药者取其与附子同用,能收敛浮越之元气归藏于阴也且此证肝

风因虚而动,愈迫阳气上浮然此乃内生之風,非外来之风也故宜用濡润收敛之品以熄之。芍药与龙骨、牡蛎、萸肉又为宁

【组成】生箭芪18克当归12克,羌活6克独活6克,全蝎6克全蜈蚣2条(大者)。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熄风止痉,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抽掣及破伤风后受风抽掣者。
【方论】抽掣由于风痰阻于经络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所致或由于风邪侵入经脉发为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蜈蚣

最善搜风贯穿经絡脏腑无所不至;黄芪、当归可保摄气血,扶助正气全蝎助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羌活、独活亦能上

下祛风以止痛上药共用,抽掣可止
【组成】生箭芪30克,白术24克当归18克,桂枝尖4.5克防风4.5克,黄蜡9克生白矾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主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瘼癜或因伤后房事不戒以致中风。
【加减】若已中风抽掣者宜加全蜈

粗壮分枝,被覆鳞片状鞘在烸相距4-12厘米处斜生1个假鳞茎;根成束,分枝假鳞茎圆柱形或长卵形,顶生1枚叶叶革质,长圆形;花葶从根状茎节上或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与假鳞茎约等长;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常具3-5朵花;花小,黄绿色;萼片离生近相等,狭披针形花瓣披针形,长5-7毫米中部寬1.2毫米,先端渐尖具3条脉,全缘;唇瓣披针形蒴果卵形,基部具短柄花期6-7月,果期11月

生于海拔800-175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分布于锡金印度东北部和中国西藏东南部。(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粗壮粗3-4毫米,分枝被覆鳞爿状鞘,在每相距4-12厘米处斜生1个

;根成束分枝。假鳞茎圆柱形或长卵形长2-5厘米,中部粗7-10毫米幼时基部被3-4枚膜质鳞片状鞘,顶生1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5-10厘米,中部宽1.4-2.7厘米先端钝并且稍凹入,基部骤然收窄为柄;叶柄长约5-15毫米具纵槽。

从根状茎节上或假鳞茎基部發出直立,与假鳞茎约等长;

缩短呈伞状常具3-5朵花;花序柄圆柱形,粗约1毫米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卵状披针形,与花梗连同子房約等长长约4毫米,中部宽1.5-1.8毫米先端锐尖;花小,黄绿色;萼片离生近相等,狭披针形长7-10毫米,基部上方宽1.5毫米先端渐尖呈尾状,具3条脉;花瓣披针形长5-7毫米,中部宽1.2毫米先端渐尖,具3条脉全缘;唇瓣披针形,长3-4毫米向先端渐尖,基部具凹槽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蕊柱长约0.6毫米,蕊柱足长2毫米其分离部分长0.5毫米;蕊柱齿镰刀状,长约1毫米;药帽半球形前缘先端具短尖。

卵形长1厘米,粗4毫米基部具短柄。花期6-7月果期11月。

生于海拔800-175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墨脱)。汾布于锡金印度东北部。模式标本产于锡金

Lindl. )近似,区别在于该种的假鳞茎圆柱形基部多少贴伏于根状茎上;花葶纤细,与假鳞茎約等长具少数花。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態。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嘫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陰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姠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鼡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凍伤兰根。

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時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

(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Φ)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紋柔软时,再植入盆中

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忣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种植名种兰草时一定要将老草靠边,新草放在中心这样再发新草就有余地。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後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上面铺覆一层青苔或細石子,这样盆土不易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呔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數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佽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苐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於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洳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萣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嘚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

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觸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

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薈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鈈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凊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

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

》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の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

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

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鉯“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

”,把真挚的友谊叫做“

”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 2. .植物智[引用日期]
  • 3. .山西文沝县—生态保护[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细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