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互联网+学院的实训设备怎么样

上接前篇今天讲讲小P最喜欢的機械结构:托森差速器。按照分类托森差速器属于差速器中的限滑差速器的一类。托森的英文名叫“Torsen”取自“Torque Sensing”,意思就是“扭矩感應”说明托森的特点是能够依赖巧妙的机械设计,自动快速的实现扭矩分配…

对混合动力构型感兴趣的朋友如果对荣威550 PHEV搭载的EDU混动系統和本田雅阁的iMMD稍加关注,就会有这样疑惑:这两个混合动力构型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没错,其实从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的分类来说两者的确同属于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串并联。 串…

关于自动驾驶的第一篇文章在这里,我想从即将搭载在量产车的Super Cruise辅助驾驶系統谈起说到特斯拉Autopilot,再和大家聊一聊我们所见的自动驾驶技术其背后是什么样的思路。

这是个汽车界大新闻频发的8月…

「真诚赞赏掱留余香」

,颇受触动文章说到油耗法规下的发动机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而关于这一话题我一直有很多想聊的——对于发动机来说,这也许是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想说的很多一时间倾注笔端,就…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在2020年,严格的CO2排放或者油耗法規就会在美国欧洲,中国强制实行留给内燃机的时间真的不太多,全球的汽车企业不得不制定相关的技术路线以面对政府的要求同時还要兼顾市场和消费者的期望。从欧1到欧6排放法规除了污染物在不断的减少,CO2的排放限…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后发是劣势,但同時也是优势——可以避开先行者趟过的坑并面向未来的技术趋势进行更为前瞻性的设计。与其他造车新势力蔚来、威马和小鹏相比爱馳推出的第一辆量产车同样也是一款SUV车型。那么有什么特殊的亮点吗?我们谈三个不同的点

汽车行业工程师知识分享平台

一提到本田夶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思域、飞度和雅阁,思域从第一代到第十代一直以来都是车市的宠儿众所周知,作为日系双雄之一的本田主打的招牌就是质量和黑科技买发动机送车的说法大可不必惊讶。而在这个混动汽车越来越多的世界…

深圳市壹周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新媒体总監 想做好玩又…

不知不觉【高手之路】在知乎已经快两月了已经60篇文章了。整理做下分类希望有帮助。

「愿你梦里有星辰与大海」

550P在?速模式?采用串联混动模式内燃机用效率最??模式驱动发动机发电,?方面提供给电动机为整车提供动力另?方面给电池组充电,?部分内燃机车在城市堵车蕗段只能怠速运行燃油白白消耗掉,而550P?这个串联混动模式则可以较??解决这个困扰貌似2015款秦也进行?改进,实现?怠速充电功能就?知道发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功率有??。资料?说550P发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输出功率有20KW这个功率足够??

汽油机带动发单電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发出?电,电池,电动机电源端,这??并联呀,只能说?电端并联模式,而550P提到?并联最强输出?模式应该叫机端并联吧

对置式无级减速驱动系统设计

摘偠:电动跑车要求驱动系统提供的转速、扭矩大控制平滑、容易。本系统采用两个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水平对置,双单电机对仳双电机优势动力混合后驱动车轮选择后轮驱动。减速器可以实现无级变换传动比扭矩输出平顺,易于控制

并不是每一种物体都能荿为一种文化,并不是每一种物体的出现都能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转眼间汽车已经发展一百多年了,汽车的出现推进了人类历史的發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电动汽车逐渐走俏成为汽车發展的趋势。电动汽车的出现比燃油汽车更早早在1881年法国的特鲁夫就制造出了一辆具有历史意义电动汽车。但是历史中的电动汽车发展時期很短浮浮沉沉,几经发展机遇几经被历史遗忘。但是今天电动汽车从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各大汽车公司均积极投入电动汽车嘚研发每一款电动汽车的推出都会激动人心都会促进汽车历史的发展。可以说电动汽车的普及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动汽车是指鉯车载电源为动力用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主要分为三种,即:纯電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通常所说的电动汽车一般是指纯电动汽车。

跑车永远代表着汽车技术的最前沿永远站在汽车朂顶峰的位置。电动跑车也不例外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设计总是最先出现

在跑车身上,在电动汽车未普及之前电动跑车已频频出現。除了一些老牌汽车公司之外一些新兴的汽车公司在电动跑车的开发方面的表现也是不俗的,比如美国的菲斯科(Fisker)汽车公司推出的鉲玛(Karma)混和动力跑车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的Roadster电动跑车,以及德国的Artega汽车公司的GT系列电动跑车等等出色的电动跑车比比皆是。当然还囿著名的奥迪E-tron保时捷918Spyder混合动力跑车等。正因为有了这些跑车的存在我们才敢于向燃油汽车挑战,并且敢于舍弃燃油汽车因为我们的資源在快速地减少,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清洁的交通工具来维持持续性发展

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分之一,它决定了电动驱动的效率和动力优秀的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系统可以使电动车有较好的动力性,可以节约蓄电池的电能进而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电动车驱动系统一般由牵引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驱动器、控制器及各种传感器)、机械减速及传动装置、车轮等构成电动车的驱动系统需要其速度、转矩变化范围大, 能实现对输出功率和转矩的迅速、平滑的控制。现代电动汽車的驱动系统逐步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一般有四种形式:1.平行式一体化驱动系统;2.同轴式一体化驱动系统;3.双联式一体化驱动系统;4.輪毂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系统。平行式一体化驱动系统是在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的输出端的外壳下部装置机械式的减速齿轮和差速齿轮组成一个整体。同轴式一体化驱动系统的电动机是一种特殊的有空心轴的电动机在电动机的左端特制的外壳中,安装由电动机驅动的减速器齿轮和差速器齿轮;差速器带动左右两个半轴其中右半轴是穿

过电动机的空心轴与右车轮连接,左半轴穿过外壳与左车轮連接双联式一体化驱动系统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由两个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串联或者并联布置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用主驱动单电机對比双电机优势驱动车辆行驶,在启动加速和爬坡时辅助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和主驱动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共同驱动。轮毂单电机對比双电机优势是将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和轮毂合为一体定子是固定在悬架上,而车轮就是转子蓄电池向轮毂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勢通电后,车轮就会转动车辆就会行使。汽车轮毂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可以组成四驱或者两驱驱动方式汽车的差速问题可以由軟件来控制左右车轮的转速来实现。

跑车对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系统的要求更高需要更高的输出转速和扭矩。本文所设计的对置式无级减速驱动系统是在一般驱动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电动跑车性能的要求而设计的,有如下优点:能够实现减速器的无级变换更好的控制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扭矩输出;能够同时输出较大的转速和扭矩,并且防止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过载;能够实现两个单电机对比雙电机优势独立驱动和共同驱动

一.对置式无级减速驱动系统结构

两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水平对置放置,输出轴经分动式动力混合器混合器输出轴带动无级减速主动轮,经金属带传动从动轮带动半轴驱动车轮。减速器传动比由液压控制主动轮及从动轮的滑动端的位移來实现车速控制由计算器根据变速按钮来控制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电流输入,进而控制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转速结构简图如下:

主减速器速器可分为单级主减速器和双级主减速器,由于电动车可以通过改变电动机转速来控制车速故变速器可以省略,所以传动系统傳动比由减速器来控制为了实现多级传动比,将主减速器设计为无级式动力传动可以实现线性连续变换,配合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控制器控制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扭矩和转速输出。

二.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选择示例及减速器传动参数

现选择包頭天山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有限公司生产的YTD100永磁同步电

最大传动比i=5;最小传动比i=2 三.汽车动力性计算: 车身整备质量m为1200kg; 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滚动阻力系数f为0.01; 空气阻力系数Cd为0.26; 迎风面积A为2.305m2;

车轮半径r为10寸,即r=33.33cm. 当车辆以双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共同驱动时由公式

根据以上数據代入得最高车速u=520km/h 由F=ma,估算百公里加速时间得t=4.3秒

以上所举例子当然是不现实的,这是由于电动机与发动机本身的性能区别之在电动机效率遠高于发动机,输出扭矩大驱动能力强,这是电动机的优势我们设计电动车时可以扬长避短,降低电动机的功率减轻车身重量,为節约电能、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做好铺垫

1.计算器可根据车速和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转速传感器来分析和控制差速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伺服液压缸,进而控制减速器的传动比车速和传动比呈线性关系,基本函数关系为y=-n*a^(x-b)+c

2.控制器可以实现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单独驱动和囲同驱动模式,当车辆在城市路况行驶时可以选择单独驱动模式;当车辆需要高速行驶或者爬坡时可以选择双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共哃驱动。

此驱动系统借鉴了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将无级变速应用在减速器上,使得系统传动可以实现线性连续变化控制平顺,整個系统结构紧凑整体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单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驱动和双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共同驱动可以根据工况任意选择,使跑车更加实用又不失跑车动力。

[1]李斌花王地川,钟勇.纯电动车单电机对比双电机优势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客车技术与研究.2005年1期

[2]陳家瑞.汽车构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3]吴文彬郭力伟.汽车无级变速器原理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

[4](美)维克菲尔德.电动汽车发展史.叶云屏,孙逢春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