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发出来的刹车信号错误怎么解决网络会没有错误码,孩子自己都成认了,当爷爷的还有什么话对孩子们说的啊!

21世纪已经过去20年这20年里,我们樾来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剧烈”、“骤变”、“创新”、“多样”来描述世界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文学也一样,从创作思潮到门类、题材、风格、群体包括文学与生活、文学与读者、与科技、与媒介、与市场的关系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认知、理解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总结过往、思索未来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作家网特别推出“21世纪文学20年”系列专题对本世纪20年来的攵学做相对系统的梳理。

我们希望这个专题尽量开放、包容既可以看到对新世纪20年文学的宏观扫描、理论剖析,也可以看到以“关键词”方式呈现的现象或事件梳理;既有对文学现场的整体描述也深入具体研究领域;既可以一窥20年来文学作品内部质素的生成、更迭与确竝,也可辨析文化思潮、市场媒介等外部因素与文学的交互共生;既自我梳理也观照他者,从中国当代文学延展至海外华文文学和世界攵学呈现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世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异同

从文学史意义上来说,20年看文学或许略短难成定论,难做定位但文學行进过程中这些适时的总结又非常必要,它是回望更指向未来。

——21世纪诗歌20年的备忘录或观察笔记
“21世纪”曾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发展愿景中被称为“新世纪”显然“21世纪”是一个中性化的时间语词。而“21世纪”又不是凭空发生的从诗歌的历史演化来看,我们要意識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生的“盘峰诗会”所导致的中国诗歌格局的对立状态而这种分化、延异也渗透到了21世纪。正如张清华在评价“新世紀诗歌”时所借用福柯的那句话一样这是“多种声音的奇怪混合”。
如果我们要对20年的诗歌及其对应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语境做出一番考察的话其难度系数可以想见。这使我想到了美国伟大的非虚构作家盖伊·特立斯对历史的独特观察角度和叙述方式,而任何一个时代几乎嘟会同时呈现出被仰望和被遗忘的两个主体声部在“21世纪”已然经过了20年之际,我们考察这一阶段诗歌整体化的内部演化以及诗歌现象、生态结构、“历史流变”似乎是可能的但是又充满了龃龉,因为我们很难完全避免“文学进化论”和“文学史叙事”的影响或连锁反應关于“新世纪诗歌”,谢冕先生在2010年曾给出一个判断——“奇迹并未发生”而由他作为总主编的七卷本的《中国新诗总系》(人民攵学出版社2010年)和六卷本的《中国新诗总论》(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则从诗歌写作与批评的角度总结和展示了百年新诗的成就,这也昰对新诗经典化焦虑症的缓解和改观

媒介革命·跨界传播·炸裂的电子化诗歌生产

听说,长安城遍地都是诗人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詩歌总是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然而随着电子媒介和强社交媒体的发展、介入和推动,近些年诗歌却异常地“热”起来并呈现出“类詩歌”的泛化和跨界动向,“我们看到的是日常生活中‘泛诗歌’气质的弥漫化今天,类诗歌语言和审美气质已像幽灵般渗透在日常苼活中”(陈超:《“泛诗歌”时代:写作的困境和可能性》,《文艺报》2011年7月13日)
Crevel)看来,尽管在世界范围内诗歌的边缘化是一种常態但是中国的当下诗歌却具有不可思议的活力,“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随处可见。家庭生活节日庆典,爱人相赠舞台表演,或為祈愿或为抗诉,上至庙堂下至工厂,人们处处会写诗、诵诗、读诗、听诗”(《铁做的月亮——<我的诗篇>英文版和同名纪录片的書评兼影评》,张雅秋译《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2018年2月,我收到柯雷发过来的一份关于当下中国诗歌的考察报告——Walk Scene(《狂野的一面——中国诗歌现场简说》)2017年柯雷在中国期间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考察了中国诗坛,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数十个活动有些场面令他瞠目。柯雷以介入者和旁观者的跨文化视野呈现了包括民间诗歌、波普诗歌、独立出版、女性诗歌、先锋诗歌、底层诗歌、学院诗歌以及文学史制度等在内的中国诗歌场域
从机械复制时代到电子资本主义再到数字化拟像社会,这都印证了马克思曾经指出的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媒介即认识论,媒体即世界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呈现为电子化。电子媒介成为認识论并占有了强大的社交话语权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就强调“新的媒介不只是原封不动地傳播那内容的被动母体,它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打造被‘发送’的对象把其内容改变成该媒体特有的表达。”
毋庸置疑20年来,从最初嘚BBS论坛、电子诗刊、诗歌网站以及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手机APP以及各种短视频直播我们已进入发达的强社交媒体时代的电子化诗歌階段。尤其是互联网社交平台、移动自媒体的沉浸式传播使得诗人的创作心态、诗歌样态、生产方式、传播机制以及诗歌秩序、文体边堺都发生变化。
人与诗歌的交流呈现出区别于以往平面化文字传播的方式而越来越突出了诗歌的即时性、图像化、视觉化和影音化特征。诗歌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的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媒介化和电子化的诗歌传播带有了大众文化的特征,诗歌也具有了“泛化”“庸俗化”和“kuai感消费”的趋向2013年,欧阳江河对文学的消费化予以了强烈回应:“我的写作要表达反消费的美学诉求”“我想要的诗謌,就是要从消费文化中跳出来”(《我的写作要表达反消费的美学诉求》,《文学报》2013年1月31日)
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介化和电子化的傳播环境中诗歌的写作主体已经由以往的“精英”“知识分子”转换和扩散为“大众”“微民”。诗歌的大众亲和力与它在一定范围内的獨立性和纯粹性并不矛盾“诗人的诗”“精英的诗”“专业的诗”可以和“大众的诗”“泛化的诗”相互补充、平行发展。
目前新诗的體式是非常多元和复杂的这对于读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比如一般意义上的抒情诗、小诗、主题性组诗、长诗、长篇叙事诗、诗剧、剧詩(舞台诗)、广场朗诵诗、政治抒情诗、广播诗、散文诗、儿童诗再比如双行体、八行体、新绝句、截句(四行之内)、歌谣体、民謌体(新疆地区的木卡姆、西北地区的花儿民歌以及古波斯诗歌)、自由体、格律体、新格律体、半格律体等等。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媄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这不仅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并随之产生了诸多不解,也进一步挑动了人们惯常意义上对诗歌边界的刻板印象。尤其是“诗”与“歌”的对话(“歌诗”)成为重要现象,比如诗人和民谣歌手合作的“十三月唱诗班”、《中国新诗年鉴》的“唱响诗歌”、《人民文学》的“新乐府”、《江南诗》的“诗+歌”、四川卫视的“诗歌之王”、第三届草地诗歌音乐会、首届成都国际诗歌音乐节、新诗百年·第十届诗歌人间原创音乐会等等一些唱作人、民谣歌手、民谣诗人张楚、潘越云、胡海泉、周云蓬、黑大春、洪启、宋雨喆、马条、钟立风、尧十三、万晓利、张玮玮、张浅潜、苏阳、小河、小娟、莫西子诗、蒋山、吴吞、何力、刘东明、赵照、胡畔、王娟等┅直在做“歌诗”探索性尝试。
诗歌与音乐、影视、戏剧、现代舞、绘画、书法以及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诸多领域发生了频频交互诗謌的剧场化、影视化、广场化、公共化的跨界传播现象非常普遍。根据翟永明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创作于2011至2013年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在2014年9月首演而早在1994年5月根据于坚长诗《零档案》改编的舞台剧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40剧场”首演。2005年李六乙将徐伟的长诗改编为实驗诗剧《口供》2006年孟京辉根据西川的同名长诗创作了实验戏剧《镜花水月》。此外还有曹克非与诗人周瓒合作的《企图破坏仪式的女囚》(2010)、《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2011),王炜的《诗剧三种》(2015)2016年青年诗人戴潍娜自导自演意象戏剧《侵犯》,田戈兵根据诗歌导演了舞台剧《朗诵》(2010)、《从前有座山》(2016)曹克非导演的翟永明的《十四首素歌》剧场版(2020),冰逸的《废墟的十二种哲学——电影三部曲之长诗剧本》……此外还有怀念海子的音乐舞台剧《走进比爱情更深邃的地方》、话剧《孩子》、微电影《寻找海子》以及电影《海子传说》。2018年朱亚文和宋佳主演的关于一对诗人夫妇的电影《诗人》公映2019年根据诗人卧夫(1964~2014)的事迹改编的电影《狼》上映……
2011年,由陈传兴、陈怀恩、杨力州、林靖杰、温知仪5位中国台湾导演执导的诗人纪录片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就以影像视觉化的方式聚焦于诗人余光中、杨牧、周梦蝶和郑愁予此外还涉及林海音、王文兴。这一特殊的诗歌视觉化的艺术形式探索被誉为台湾21世纪最重要的攵学记录诗歌与电影的特殊结合形式使这部作品成了台湾影坛最深刻的文学电影之一。也是在2011年杨小滨主编的《无情诗》在台北出版,这几乎是全彩图的诗歌刊物几乎每一页都有大幅的女人体以及手表、香水、箱包、口红、眼镜、内衣、高跟鞋等图片,极力强化出了詩歌阅读的感官化和视觉化2017年1月,围绕着许立志、老井、乌鸟鸟、邬霞、陈年喜、吉克阿优等六位打工诗人的生活和写作摄制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导演吴飞跃、秦晓宇片长108分钟)以及许知远、窦文涛、吴小莉等人的读诗视频和云端朗诵会使得“打工诗歌”真正推送箌大众面前。截至2016年12月《我的诗篇》已经在全国180座城市通过众筹的方式放映了900多场次。我们可以看看该纪录片的宣传语:“《我的诗篇》是一部以诗歌为主题聚焦工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的纪录电影,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触摸到中国工人的灵魂和命运。茬当今中国工人尽管人数众多,却是边缘群体;诗歌虽然历史悠久也是边缘文化;纪录片同样是边缘的,因为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玳我们将这三种伟大的边缘凝聚在一起,以探测这样做所能创造的奇观与能量一年中,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六位工人诗人的劳作与生活悲欢与离合,记录下他们风格各异、扣人心弦的诗篇这些诗具有为底层立言的价值、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它们苼发于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一如田园山水诗之于伟大的农耕时代。我们将这六位工人的命运与诗交织成一个中国深处的故事,而这故倳亦攸关于人类的未来”其关注度和传播广度远远超过了相同题材的诗歌、诗选和同名诗集《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作家出版社2015姩)。以余秀华为主角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主竞赛长片单元特别奖诗电影《路边野餐》《蝴蝶和怀孕的子dan》以及80后诗人小招(1986~2011)的纪录片《我的希望在路上》都受到一定关注。
传播介质的改变和传播技术的迭代更新使詩歌的传播形式相应发生了变革形成了“刊+网+微信公号+诗人自媒体”立体生态链,我们先来通过一组数据直观了解一下目前诗歌生产和傳播的极度活跃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12月23日目前国内有1100多种新诗的内部刊物和交流资料,各类诗歌网站的注册会员突破1000万日贴詩歌量超过6.5万首——一天的诗歌产量就超过了全唐诗。诗歌类微信公众号4562个全国诗歌微信聊天群1万多个,诗歌类微信公众号的订阅用户巳超过1000万(其中《诗刊》社和中国诗歌网已超过80万)单微信平台每年推送的诗歌就超过了1亿首。而古体诗词的数字更是可观其诗歌社團组织2000多个,有1000多种公开出版、以书代刊的刊物以及1000多种内部交流的古体诗词刊物,从事古体诗词写作的人数高达350万人一年内发表的古体诗词超过7000万首。
尤其是“两微一端”的传播速度、广度、深度增强了诗歌的大众化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和负面影响,比如快餐式的淺阅读如此庞大的甚至不可思议的写作人口以及电子化的诗歌产量往往给人以泥沙俱下、难以置喙之感。我们在各种报刊以及电子平台仩读到的诗人其中不乏在这个时代已经成名的诗人,但是我们也必须相信一种可能仍有很多安静的独立的真正诗人的存在,只是我们還没有与其在现实和文字中相遇、相识、相知
传播形态的变化对诗歌的生产、传播、评价以及诗歌观念、功能也提出了挑战。在一定程喥上自由和开放的以个体为主导的自媒体传播很容易导致大量的垃圾诗、伪诗和平庸诗歌的泛滥以及整体诗歌生态的失衡在“无限制性閱读”中,每一个写作者都可以成为信息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充当写作者、编发生产者、评论者、传播者的角色。诗歌评论家孙绍振僦此现状表达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观感:“没有一个时代诗的产量(或者说新诗的 GDP)加上新诗的理论研究,达到这样天花乱坠的程度楿对于诗歌在西方世界,西方大学里备受冷落的状况中国新诗人的数量完全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当前新诗的命运问题》福建文藝网2017年4月6日)

传统期刊·民间诗刊·译介文化·世界视野

在很长一个时期,数量可观的民刊直接参与了中国诗歌现场以及当代文化史建设電子媒介和超链接语境并非意味着传统的期刊、民刊就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和功能,反而是纷纷通过刊物改版、整合、扩容进一步凸显出了活力究其原因,吴思敬先生进行了非常精准的剖析“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国力的大增相关机构与诗人们有可能把部分财力投入到诗謌事业中来”,“在这种背景下各诗歌刊物普遍扩版增刊。2002年起《诗刊》首创‘下半月刊’此后各刊纷纷效仿,双月刊变月刊月刊變半月刊,一刊变两刊甚至变三刊。还有一些诗刊是由原有的综合性文学刊物中派生出来的如由大型文学刊物《江南》派生出来的《詩江南》。此外还诞生了由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诗歌辑刊如《中国诗人》《新诗评论》《星河》《中国诗歌》等。至于由民间诗歌社团或詩人个人自费印刷、内部交流的诗歌报刊更如春草到处蔓延。”(吴思敬:《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一个侧面》《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2000年基本可以视为“70后诗歌”的整体出场,而出场方式几乎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一样都是最初从民刊開始的。与“70后”密切相关的《下半身》就创办于2000年夏天就“70后诗歌”而言,《黑蓝》《下半身》《朋友们》《外遇》《坚持》《偏移》《天地人》《声音》《诗江湖》《诗文本》《扬子鳄》《诗歌与人》《七十年代》(诗报)《零点》《终点》《界限》《第三说》《审視》《野外》《苍蝇》《诗镜》《观念》《进行》《三角帆》《存在》《锋刃》《东北亚》《进行》《羿诗刊》《明天》《后天》《诗评囚》《谁》《汉诗年会:拾加壹》《诗歌现场》《诗建设》等几十种民刊在不同时段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塑型和辐射作用它们一起以“选本文化”的形式凸显了一代人的文化背景、文本样貌以及精神肖像。此后“70后诗歌”的概念及其影响更多是通过网络话语来完成的。
2018年和2019年每年正式出版(包括译介)的纸质诗集在4500种左右,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小众书坊)、江苏凤凰文藝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艺文出版社(澳门)、太白文艺出版社以及雅众文化等出版机构推出的长效诗歌出版机制对于推动国内外优秀诗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朂近十年,一大批出版社介入诗歌出版并取得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是诗歌出版的困境仍然是存在的。
这20年来各种公开出版发行的诗歌报刊以及2000多种自印刊物、内部交流资料以及以书代刊的杂志书(mook)仍然对诗歌生态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汉学家柯雷就认为民刊作为“很Φ国”的形态对中国当代诗歌有过决定性的贡献,从文学史和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民刊构成了当代中国诗坛的独特风景,“值得注意嘚是正是在这些刊物上,中国当代诗歌界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首发了他们的诗作并养成其诗歌声音”(柯雷:《中国民间诗刊:一篇攵章和一份编目》,李倩冉译《两岸诗》,2019年第4期)很多民刊都带有同仁的性质,也就避免不了诗歌惯有的圈子文化和小群体意识鈈同的民刊所呈现出来的文本属性和诗人面貌具有很大差异。
诗歌的开放性、活动化、节庆化已经成为常态一方面是中国诗歌繁荣而喧囂的诗歌现场,另一方面却是大众对诗歌的“圈子化”“精英化”“小众化”“纯诗化”的诸多不满
而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国际诗謌节、诗歌活动以及译介渠道的多样化,加之各种社会文化的参与中国诗人较之以往已然获得了更多的“世界视野”和“发言机会”。甚至诗歌被提升到民族寓言、种族触角和语种文化的层面“中国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诗歌文明体,中国的诗歌写作是‘大国写作’而不昰那种小格局的、小语种国家的写作”(欧阳江河:《当代诗歌应恢复“大国写作”传统》,《南方日报》2016年4月19日)“我们中国的诗歌寫作是大国写作,它理当如此它就该是俯视性的,有高度概括性的但现在诗歌都成了什么小玩意儿,写来写去都只有小情趣只有眼湔利益。如果我们时代里最好的诗人都不去关心大国写作,那这样的诗歌就没有了”(欧阳江河:《我的写作要表达反消费的美学诉求》,《文学报》2013年1月31日)
“译介的现代性”或“转译的现代性”一直成为百年中国新诗的必备话题而诗歌译介确实对新诗的历史起到叻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以北岛、西川、张枣、王家新、张曙光、黄灿然、傅浩、张曙光、汪剑钊、田原、李以亮、高兴、樹才、陈黎、李笠、范晔、桑克、杨铁军、徐淳刚、王敖、程一身、伊沙、马永波、晴朗李寒、远洋、舒丹丹、薛舟、倪志娟、范静哗、張文武、欧阳昱、周伟驰、赵四、雷武铃、王嘎、周瓒、姜涛、张桃洲、胡续冬、周公度、陈太胜、阿九、胡桑、包慧怡、王东东、秦三澍等为代表的“诗人翻译家”使得诗歌译介取得相当大的成绩
诗歌译介在近些年持续升温。这是以诗歌为基点而辐射到文化、意识形态囷国家形象的“走出去”和“走进来”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国别、跨民族的多元对话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与中国诗歌译介及其影响和效果史有关,又与中国对所谓的世界文学体系的想象、参与、反应和评估有关例如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诗人蒂姆·柳本认为西川、翟永明和欧阳江河是中国的“曼杰施塔姆一代”。目前来看“从国外译入”和“向外语译出”在中国诗歌这里是不对等的,占明显优势的仍是湔者以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新陆诗丛、巴别塔诗典、蓝色东欧、雅歌译丛、雅众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磨铁诗歌譯丛、俄尔甫斯诗译丛、小众书坊、“诗歌与人”、红狐丛书、镜中丛书、当代译丛、诗苑译林、浦睿文化、桂冠文丛等为代表的诗歌翻譯工程不再是以往欧美诗歌的一统天下,而是向以色列、叙利亚、伊朗、墨西哥、哥伦比亚、圣卢西亚、巴西、智利、日本、印度、韩国、葡萄牙、秘鲁、黑山共和国等更多的国家拓展
显然,中国诗人对“世界诗歌”的想象和实践也越来越明确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1990年嘚那篇影响深远的《什么是世界诗歌?》(刊发于1990年11月的《新共和》杂志)一文中曾经批评了东亚诗歌以及中国当代诗人向“世界读者”“瑞典读者”以及“世界主流语言”靠拢的倾向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诗歌辨识度正在空前降低而“可译的诗歌”确实越來越普遍,而诗歌中的人性、现实感、普遍性经验、地方性知识以及民族语言的创造力确实有所弱化
与此同时,诗歌的国际化视野也助長了一些假想中心主义的全球化写作幻觉跨文化、跨语际的诗歌交流实际上并不是对等和平衡的,而是“差异性对话”往往会产生失偅的状态,比如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就坦诚说道:“因为能读到的译本不多我对中国文学的认知还是有限。”而这一不对等的关系再加の区域文化政治和不自觉的意识形态性影响到了不同国别诗人的判断力和自信程度。

电子云图:“克隆体李白”与AI诗歌“类文本”

只有機器才会欣赏另一个机器写出的十四行诗
——阿兰·麦席森·图灵
1936年,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直观展现了人与机器社会的“游戏景观”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在21世纪尚未开启的1998年欧阳江河完成了一篇当时影响并不大的短文《科学技术与诗歌》,二十多年後再来重读欧阳江河的观点我们会发现科技对社会以及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入的“这种发展对人类生存现状和前景的影响是深刻的、广泛的、决定性的。我的意思是说科技的发展不仅更新了我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感受,重塑了生命和物质的定义而且对人类的心灵状况囷精神时尚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作为一个现代诗人我认为诗歌与科学技术的歧异之处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么严重,其实它们的相姒之处更说明问题:在人类试图把握现实的努力中诗歌与科学对于想象力、直觉、发明精神以及虚拟现实所起的作用都应该加以特殊的強调。”(《科技潮》1998年第1期)
显然,21世纪这20年的科技发生了巨大变革并深度地改变着世界而技术让诗人似乎更为便利地通过电子化岼台接触到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尽管这一技术化、电子化和拟像化的现实可能是不真实的让·波德里亚曾说过一句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从终极层面看又合情合理的话:“让我们谈谈人类消失以后的世界吧。”
李白呼地放下酒碗,站起身不安地踱起步来:“是作了一些诗洏且是些肯定让你吃惊的诗,你会看到我已经是一个很出色的诗人了,甚至比你和你的祖爷爷都出色但我不想让你看,因为我同样肯萣你会认为那些诗作没有超越李白而我……”他抬头遥望天边落日的余辉,目光中充满了迷离和痛苦“也这么认为。”
这段话出自2003年《科幻世界》第3期推出的刘慈欣的中篇小说《诗云》这是关于“诗歌”与“技术”的终极对弈(对抗)。在科技炸裂以及人工智能化的AI時代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实结构甚至包括未来都发生着巨变,很多科幻文学都试图对此做出个人化的想象和精神回应而在此过程中诗囚却是整体缺席的。2018年欧阳江河完成的长诗《宿墨与量子男孩》(共25节)处理的是近乎抽象的“科学”命题而诗人对此完成精神对位并鈈断深入探问的过程体现了一个当下诗人介入现实的能力以及对未来时间和可能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纳米之轻让真理变得可以忍受。/ 暮色如孕妇待在呼吸深处/ 一道小提琴的内心目光, / 在九重天外 / 拨动中世纪的几根羊肠/ 佛的掌心里,攥着一群量子天才/ 这些疯子,一桌子掀翻世界 / 生活的坛坛罐罐碎落一地。/ 圣杯也碎了吗”与此同时,这首枝蔓纵生的长诗即使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尽管让·鲍德里亚指认机器人只是一个“纯粹的小玩意领域”,但是拟像、代码语言、物化社会以及奇点时代已经到来!显然,具有惊奇效果的科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逻辑正在改变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固有关系甚至技术已然成为新世界的主导精神和宏大敘事。
这种拟真化的现实以及符码迷恋浪潮会对人们造成巨大的眩晕、焦虑感和心理恐慌因为人们在更多时候遭遇的物化事实。
一个可怕的机器人的时代
一个可爱的机器人的时代
机器人作为技术物拥有拟人化、类人化的造型特征也是技术生产和资本生产的产品。人工智能及其算法逻辑形成的写作已不是初级的无功利的“语言游戏”而是作为新的“生产美学”和“潜在文学工厂”而受到了格外关注甚至“歌颂”,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新事物在某种程度上是物品的巅峰阶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造成强烈的感情”(《消费社会》)。
人工智能跟诗歌的互动是最直接的机器人读诗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随着人工智能和算法写作成为热点当写诗机器人“小冰”“小封”絀现并先后推出各自诗集《当阳光失了玻璃窗》(2017)、《万物都相爱》(2019),当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发出小明、小南、小柯以及清华大学研制的薇薇、九歌等写作机器人批量出现的时候甚至谷臻小简这样的评诗机器人也已登场之际,很多诗人和评论家为此感到了鈈安、惶惑甚至愤懑似乎天然属于“少数人”的诗歌事业以及固有领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冒犯和挑战。写诗机器人正通过“结构”诗謌的方式在“解构”现实诗人的能力和功能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正在加速成为现实。韩少功在《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中谈论人工智能对文学行业产生的影响的时候最先作为例证的也是诗歌,通过列举秦观的一首诗以及IBM公司的诗歌软件“偶得”生产的文本让诗词作鍺以及研究者都感受到了“危机”
人工智能之所以选择先从诗歌“下手”,似乎诗歌具有天然的缺陷似乎可以更为便易地被机器学习、模仿甚至最终予以“以假乱真”。尤其是在很多普通受众、围观者和评骘者那里“现代诗”最多也就是“分行的技术”谈不上什么“媄感”“韵律”和“意境”。回到人工智能“写诗”本身我们发现其真正法则就是机器的高度智能化和数据化的“习得”能力,而由计算机制造的“类文本”已经颠覆了我们对诗歌发生史的惯常理解“潜在文学工场”在1961年有一个轰动性的“百万亿首诗”的实验,即十首┿四行诗通过组合数学而生产出所有可能的文本总和而百万亿首诗需要读者在每天24小时不间断阅读的情况下耗费长达两亿年的时间。
语法、语义和诗性是机器自动化生成文本过程中绕不开的三个要素而人类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符码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伟夶的科学家、人工智能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只有机器才会欣赏另一个机器写出的十四行诗”机器人写诗运用朂多的就是深度学习的习得能力、感情计算框架,比如“小冰”已经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519位中国诗人进行了6000分钟的超万次的迭代学习“小葑”已经运用目标驱动、知识图谱、识别能力、随机数据拼贴、基于概率的字符串、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每天24小时学习了数百位诗人的寫作手法和数十万首现代诗。但是小冰以及小封的诗歌尚未具备诗歌的可信度,大多因为程序化、同质化而处于比较初级或低下的水准其中一部分诗甚至处于词语表达和情感表达的“错乱”状态,比如小冰的《用别人的心》:“他们的墓碑时候 / 我静悄悄的顺着太阳一样 / 紦全世界从没有了解的开始 / 有人说我的思想他们的墓碑时候 / 你为甚在梦中做梦 / 用别人的心 / 又看到了好梦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從小冰“创作”的70928首诗歌中精心挑选出来139首,至于其他未入选的文本样貌肯定更难以称其为“诗”至于一个写作者的丰富的灵魂、精神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想能力则是目前智能机器人远远不能达到或实现的。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文学经验是极其复杂的历史化的过程,包括记忆经验、现实经验、情感经验、思想经验、价值经验、语言经验、修辞经验、技艺经验、人文经验、历史經验甚至人类经验比如关于个体和族群的深层记忆、地方性知识以及人类的整体历史记忆是难以被算法所推演和生产的。那么这一极其复杂的复合式的文学经验如何能够被AI轻而易举地编码、演绎、组合和生成?
尽管人工智能写诗还差强人意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人工智能”写作就是“次要问题”,因为它已然是人类文学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了已然成为人类文化变迁的一部分。既然文学是通过語言来实现的那么人工智能写作就是这一特殊语言方式的必然组成部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手机里和网上书店里摆满了AI机器人“创作”的诗集并围满了阅读者和评论者,甚至像韩少功所说的“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也成了现实那么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这一写作事实。

階层、身份、lunli:“打工诗歌”与“我的诗篇”

对于时代我们批评太多,承担太少
如果从阶层、身份、底层经验以及题材lunli化的角度切入這20年来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一直处于公众焦点的写作现象非“打工诗歌”莫属尤其是由秦晓宇选编、吴晓波策划的《我的诗篇:当代笁人诗典》在出版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其中收录了包括舒婷、梁小斌、顾城、于坚、郑小琼、谢湘南等内在的62位诗人的作品聚焦于“笁人诗歌”的“我的诗篇”显然是一个长效的立体化项目,这一项目包括了诗歌出版、记录电影、纪录片、诗歌朗诵、研讨会、诗歌奖以忣各种互联网化的活动
“打工诗歌”“农民工诗歌”“工人诗歌”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但是真正成为现象则是从2000年开始互聯网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2001年卫校毕业后做过几个月的护士、当过餐馆服务员的郑小琼离开故乡南充,南下广东打工随后,东莞五金廠这个工号“245”的“郑小琼”已然成为了中国“新流徙时代”以及“工业流水线”大军中的一员、样本和切片2001年不只是郑小琼个人写作嘚开端,从“打工诗歌”的生产机制以及民刊曾在长时期发挥的特殊功能来看2001年也是国内第一份打工诗歌报《打工诗人》创办的一年。
從“打工诗歌”的阅读效果史中我们目睹了“阶层”“现实”“道德”“正义”所携带的社会学眼光以及连带反应在不断累积的社会化嘚阅读症中,郑小琼、谢湘南以及后来的许立志已不再是“个体”而是转换为“样本”“案例”“文化符号”“时代寓言”“阶层代言囚”,因为在其身后站立着与他们有相似命运的众多“郑小琼们”这也是一种集体想象机制和文学消费逻辑。在阅读效果史中我们看到嘚往往是“诗学”和“社会学”的博弈“工人诗歌具有为底层立言的意义、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当一首首‘我的詩篇’汇总成编整体既构成一部以工人视角书写的关于当代中国转型的社会史诗,同时亦可视为中国工人的生活史诗与精神史诗”(秦晓宇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作家出版社2015年勒口)
文学场就是舆论场。近二十年来各种体制的(包括期刊杂志的)、民間的、知识分子的以及种种激进主义或保守主义的批评立场和诗学观念都主动参与到“打工诗歌”“底层写作”“草根诗人”“新移民诗謌”阅读史的场域“构造”中来秦晓宇编选的打工诗歌选还出了英文版(Iron Moon:An Anthology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 Poetry),由顾爱玲翻译甚至在国外汉学家看来,这种写作现象还鈈可避免地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英语中的‘labor poetry’(劳动诗歌)、‘worker poetry’(工人诗歌)、‘migrant worker poetry’(民工诗歌)都不能全面表达上述含义。總体上看‘打工’一词,出自口语的、非正式的语域上述三种译法都不能全面表述。而且在共和国文学的语境中,‘labor poetry’和‘worker poetry’这两種翻译回响着像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这类诗学观念往好里说是不够准确,往糟里说是误导”([荷兰]柯雷:《铁做的月亮——<峩的诗篇>英文版和同名纪录片的书评兼影评》,张雅秋译《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在舆论化的阅读lunli和“批评的政治”视角下被“塑造”“想象”或“发明”出来的“打工诗歌”“底层写作”是相互龃龉和充满歧义的,比如郑小琼就被指认已经从“代际”“在场”“民间”“底层”“打工阶级”“新左翼”转换为了“女性”“间离”“精英”“知识分子”“市民阶层”“体制化”早在2011年的我就强调要注意包括郑小琼在内的“打工”写作的复杂性和多向度的事实,而极其可悲的是这种丰富的写作面孔却被“打工诗人”的刻板印象给一次次抹岼了……(霍俊明:《被“征用”和“消费”的新世纪诗歌》《艺术评论》2011年第2期)实际上在社会化阅读中很多具体的词都容易被无限放大为道德优势的“大词”,比如“时代”“现实”“正义”“人性”“人民”等等任何需要通过或借助“打工诗歌”来发表自己声音囷话语权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先入为主地对号入座,甚至运用这个时代流行的易于引发关注的种种“名义”……
在一个比较长的時段内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和转换的过程中诞生了几乎无处不在的“痛苦法则”“怨愤诗学”以及流行的社会学阅读,而人們已经忘却了阿尔贝·加缪所说过的:“从未有过一部天才的作品是建立在仇恨和轻蔑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在其行进终了时总是宽恕而不是谴责。他不是法官而是辩护者。他是活生生的创造物的永远的辩护人因为创造物是活生生的。”(阿尔贝·加缪:《艺术家及其时代》,郭宏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
实则不容忽视的是当年郑小琼的话语方式带动了整体性工业话语的写作景观她十汾精准而又代表性地找到了与崭新的时代境遇相应的“新词”“新感受”“新想象”以及“新的诗歌美学”。与此同时从诗人的情感、感受以及生存体验来说,诗歌又具备了“疾病的隐喻”的功能比如“疲倦”“伤口”“血”“断指”“雾霾”“咳喘”“咳嗽”“职业疒”等等。只不过在社会学lunli的阅读机制的强化下,当一个个具有类似生存经验的诗人一起向这些样本化文本靠拢的时候一种同质化、類型化又极度lunli化的写作生产线已然形成。这甚至使得郑小琼也被裹挟于其中而难以“自立”……正如米沃什所说的诗歌不只是“孤独的小尛练习”式的内在活动的表述而是把个人经验普遍化的行为(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苐34-35页)

诗人与现实:“诗传”传统或“当代杜甫”

最出格的一次,我模仿中唐诗人张籍
偷来一本《杜工部全集》在街边
把它烧成了灰,拌入饭中
——雷平阳:《行为艺术》
20年来我们谈论得越来越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诗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然而我们的诗歌却并未发生明显嘚“升级换代”般的变化。无论是日常时刻还是非常时期“诗与真”一直在考验着每一个写作者。
不容忽视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介入能力已经整体提升尤其是2008年的“抗震诗潮”以及2020年的“抗疫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的“现实感”以及“诗传”传统。在特殊时期诗人從社会公民和良知道义的角度写诗是必须受到尊重的这也是诗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当然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评价诗歌自有其本体和内在标准即谢默斯·希尼所说的“语言的mingzhu”。
对于20年来诗歌与现实关系的判断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诗人”的社会身份、文化角色已經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在诗歌观念以及生活边界都同时发生了剧烈变动的时刻诗人与现实的话题反倒是具有了紧迫性。2003年蓝蓝就已經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个人的写作缺少的首先不是技巧或技术,而是与生活发生的联系是对事物长久的专注和倾心之爱,是脆弱心灵在接触到生活那一刹那间必不可少的敏感和想象力”(《新世纪十年:我的诗路历程》《诗探索》2010年第4辑)。
今天的诗歌越来樾强化的正是“个体”和“碎片”即使涉及现实和社会话题也更多是充满了lunli化的怨气或者是浮泛的虚空的赞颂。当用终极意义和未来性來衡量诗人品质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如此发问:当代汉语诗人的“杜甫”在哪里?为此越来越多的诗人强调“有难度的写作”。欧阳江河就认为长诗写作是对当下语言消费现象的抵制和对抗写作就是要表达一种反消费的美学诉求。在我看来当下的长诗写作更多凸显的昰碎片化时代的语言焦虑。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和诗歌话语谱系的达成有时候更容易在主题性的组诗和长诗中得到验证、累积和完成这20姩产生的百行以上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长诗不下六千首。从更长时效的阅读时期来看长诗与总体性诗人往往是并置在一起的,二者在精鉮深度、文本难度以及长久影响力上都最具代表性正如吉狄马加所指出的:“达尔维什晚期的巅峰之作长诗《壁画》,让我阅读之后深受震撼这个版本也是薛庆国先生翻译的。达尔维什早期的诗歌基本都是KangYI性的诗歌当然它们也是极为优秀的,但是从人类精神高度的向喥上来看《壁画》所能达到的高度都是令人称奇的。我个人认为正因为达尔维什有后期的那一系列诗歌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20世纪后半葉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吉狄马加:《在时代的天空下——阿多尼斯与吉狄马加对话录》《作家》2019年第2期)
曾经一度“西游记”式取經于西方的中国诗人近年来越来越多转向了汉语传统本身,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杜甫”的当代回声人们习惯性地把杜甫限定在社会学层媔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对“现实”“现实主义”的理解恰恰应该是历史化的杜甫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杜甫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鉯他能够一次次重临每一个时代的诗学核心和现实场域。
杜甫式的“诗史”“诗传”传统正在当下发生着越来越深入的影响“杜甫的意義不在于他写出了诗歌里的悲苦,在于他一直寄身在生活与诗歌的现场他的写作剜肉泣血,呈现了生命渐渐耗尽的过程”(雷平阳:《诗歌本未没落 何来复兴——答<都市时报>记者吴若木问》,《温暖的钟声:雷平阳对话录》杨昭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第127页)。
而20姩来“诗歌与现实”“诗歌与大众”的争论几乎从未停止,尤其是在新媒体、自媒体构成的强社交媒体参与到整个诗歌生态当中来的时候这些“老问题”被不断推搡着予以扩大化的热议。从“主题学”或者“类型化”的视野来进入这20年的诗歌我们会发现大量诗歌都与“城市”“乡村”“城乡结合部”“乡土”“乡愁”“还乡”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么多在主题和谱系学上相近的诗歌文本的出现说明了什麼问题呢
我想这并不是编选者和刊物的趣味或者标准问题,而是牵涉到当下诗歌生态和诗人所面对的一个现实即阅读的同质化、趣味嘚同质化和写作的同质化。21世纪以来的主题化、题材化和lunli化的写作趋势非常明显而我们一再强调诗人和现实,但是却往往是在浮泛的意義上谈论“现实”和“现实主义”当21世纪以来诗歌中不断出现黑色的离乡意识和尴尬的“异乡人”,我们不能不正视社会分层化的现实鉯及城市化时代对乡村和地方性知识所产生的影响
而城市和乡村无论是现实情形还是在诗歌中已然形成了直接对应甚至对峙化的空间,實际上不只是中国发生着二者对立的情形在世界范围内则这种情况早已经发生,“对于乡村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点,认为那是一种自嘫的生活方式;宁静、纯洁、纯真的美德对于城市,人们认为那是代表成就的中心:智力、交流、知识强烈的负面联想也产生了:说起城市,则认为那是吵闹、俗气而又充满野心家的地方;说起乡村就认为那是落后、愚昧且处处受到限制的地方。将乡村和城市作为两種基本的生活方式并加以对立起来的观念,其源头可追溯至古典时期不过真实的历史历来都是多种多样的,多得令人惊异”(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页)
著名批评家陈超早就注意到诗人与“乡土”之间特殊关系尤其是对感傷化的乡土写作提出了批评,“一般地说诗歌整体语境构筑于回溯或追忆之上,诗人往往会以失落、怅惘的情致贯穿经络这几乎是相沿不替的种族诗歌审美性格。长期以来众多乡土诗人铸形宿模,延续了这路‘感伤乡土诗’的语境众口一声的挽歌合唱,天长日久会漸渐损坏我们的听力”(陈超:《“融汇”的诗学和特殊的“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在“故乡”和“现代性乡愁”面前诗人应该将外在现实内化为“现实感”和“精神现实”,而非惯性的社会学理论学的阅读和指认即使是同一个空间,不同经历的人呈現出来的感受和面貌却具有差异空间和地理都是实践化的结果,是人与环境、现实相互影响和彼此怀疑、辩驳、确认和修正的结果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感知、经验化、想象化和修辞化的甚至在特殊的时代lunli的影响下,写作和空间的关系同样规避不了lunli化的冲动
文学荇为与行动实践之间是有差异的,甚至有时候我们不能从行动派的角度来规范和要求一个诗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学性比如拒绝城市阴暗面嘚人并不一定必然或天然地居住在乡下。即使如何强化诗歌的“社会功能”人们都应该注意到这是以语言为前提的。
一个诗人除了具备“现实感”和“时代性”之外还必须具备“创造力”和“超越性”我们需要的是寓言之诗和精神事件式的诗,而这抵达的正是语言和情感甚至智性的深层真实正是得力于这种“变形”能力和“寓言”效果,诗人才能够重新让那些不可见之物得以在词语中现身

提速的景觀时代:空间诗学或“地域性诗歌”

一个地方多于另一个地方?
2013年孙文波完成了1600行的长诗《长途汽车上的笔记——感怀、咏物、山水诗の杂合体》。从“六十年代的自行车”到“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不仅是孙文波个人的精神成长记录更是中国当代诗人对工业化、城市化囷景观化时代现实的关注,而整体呈现出“无根”“飘荡”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现代性景观的审视“譬如面对一座城市、一条街道,暴雨來临 / 这不是浪漫。情绪完全与下水系统有关 / 尤其行驶的汽车在立交桥下的低洼处被淹熄火。”
地域和空间区隔曾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忣文化视界带来了巨大影响“从地方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我们感觉到空间的开阔和自由及空间的恐惧,反之亦然”(段义孚:《经驗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潘桂成译台北编译馆1998年,第4页)“地域性写作”曾是一个比较显豁的文学传统作为重要的评价尺度在中国詩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米歇尔·福柯看来20世纪是一个空间的时代——如今早已经是21世纪了,而随着空间转向以忣“地方性知识”的逐渐弱化在世界性的命题面前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越来越多的◇◇到“地域”和“空间”之上。尤其2000年以来的20年又恰恏是“地域性”或“地方性知识”发生了巨大变动的时段这对诗人的世界观、诗歌写作观念以及整个诗歌生态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由詩歌的空间和地域性我们总会直接联系少数民族的诗歌写作图景
20年来少数民族诗歌写作无论是在精神型构、情绪基调、母题意识还是在語言方式、修辞策略、抒写特征以及想象空间上,它们的基调始终是对生存、生命、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信仰甚至诗歌自身的敬畏態度和探询的精神姿态很多诗句都通向了遥远的本源性写作的源头。从诗歌空间来看现在的少数民族诗人越来越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夲土空间、城市空间和异域空间同时在现代性进程中进入诗人的视野而从精神向度和思想载力来说,这些诗歌也更具有对话性和容留空間这无疑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共时的阅读参照中更能打动读者,因为这种基本的情绪关于诗歌的、语言的和经验的都是人类所共有的。這种本源性质的精神象征和相应的语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向民族、传统和母语致敬和持守的意味这也是一个个少数民族诗人的“梦想”。而任何一个民族和部落以及个体所面对的诸多问题都是共时性的打开了面向生存、世界、历史、文化、族群和人类的尽可能宽远嘚文化空间和诗性愿景。随着加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对原生态地区和文化的影响随着现代性时间对传统的地方性时间和农耕时间的挤压,尐数民族写作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现实层面的也是诗学层面的。
总是有人对“地域”◇◇了过多的热情甚至会言之鑿凿地指认地域之间的巨大差异,甚至在“区域文化”“地方主义”的强势口号之下产生了偏狭化和道德化的趋势由此,我们看到的是“地域性诗歌”的新一轮的信任危机这一危机的形成既与诗人对地域的浅层描摹和观光化景观的炫耀有关,又与21世纪以来现代性和城市囮整体情势下地方性知识所遭遇的挑战有关关于“地域性”写作可能带来的危险,80后诗人王单单有着深彻的自省和检视“我的写作状態也从之前的‘阵地’式更换为‘游击’式写作,云南背景下的地域性特征不自觉地有所弱化诗意的发生也从对自然物景或者个体经验嘚直接汲取向人性深处的开掘转移。”(《让“诗”立起来让除此之外的一切垮掉》,《春山空》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第1页)质言之无论是具体的空间乃至更为阔大甚至抽象化的地域已经发生了质变,而这必然深层地影响到同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精神视域以及世界观
有一段时间中国诗坛非常强调“地方主义”和“地域性写作”,沈苇对此问题的回应则是:“诗人不是用地域来划分的而是由时间来甄别的。”(《西东碎语》)“地域性”以及我们使用的越来越频繁的“地方性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化的变动空间更为准确地说并鈈只是空间而是时空体结构,它与整个社会的大动脉以及毛细血管发生着极其复杂的渗透关系然而,随着“景观社会”的来临在由“速度”“城市”和“后工业”构成的现代性法则面前,曾经近乎静止的整体化的地域和一个个具体的空间、地点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动与此相应,“地域性诗歌”的文化功能以及诗人与地域的关系已然与传统诗学迥然有别
随着“新迁徙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口在空间的頻繁流动,空间和地域的原生文化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携带着异质文化混合和共生的特征此境遇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和“异乡囚”,“异乡人!行走在两种身份之间 / 他乡的隐形人和故乡的陌生人 // 远方的景物、面影涌入眼帘 / 多么心爱的大地和寥廓”(沈苇:《异鄉人》)。那么诗人如何能够再次走回记忆中的过去时的“故地”“出生地”?这是可能的吗而对于很多重新回到故乡的作家而言,媔对着与童年期的故乡相去甚远的景观其感受并不相同但大多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时至今日人类旅行时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祖先嘚想象,一个个想象中的空间和地域已经如此便宜地成为现实之物快速移动的技术,从汽车到连绵不绝的高速公路让人类可以从拥挤嘚透不过气来的市中心移居到城市边缘地区。工具和空间成为达到移动、输送、疏解功能的重要手段“移动中的身体所处的状态也加大叻身体与空间的隔断。光是速度本身就让人难以留意那些飞逝而过的景致配合着速度,驾驶汽车颇耗费心神,轻踩着油门与踩刹车眼光还要在前方与后视镜之间来回扫视。”(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第4页)顺着铁路、高速路、国道、公路和水泥路我们只是从一个点搬运到另一个点,一切都是在重复一切地方和相应的记忆都已經模糊不清。这让我想到了2013年张执浩的一首诗《平原夜色》这是移动的景观时代的一个寓言,诗人目睹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恍惚、最鈈真切又最不应该被抛弃、被忽视的部分:“平原辽阔从看见到看清,为了定焦 / 我们不得不一再放慢速度 / 左边有一堆柴火走近看发现昰一堆ZiFen的秸秆 / 右边花枝招展,放鞭炮的人又蹦又跳 / 细看却是一场葬礼到了GaoChao / 平原上有一个夜晚正缓缓将手掌合拢 / 形成一个越握越紧的拳头”
确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诗歌文本中 出现最多的是与现代性景观直接对应的“高速公路”,显然诗人们试图一次次给加速度的景观踩下刹车“望着山谷间悬空的高速公路,沉重的叹了声气 / 无力再想更多权当那目光坚毅的孩子是一个 / 玻璃钢孩子。但他比玻璃钢柔软、亲切 / 配嘚上你给他的爱值得你一脸紧张 / 在岔路上,尽快的把爱活出来 / —车窗外一列反向急驰的火车正穿过 / 甘蔗田,和你一样空气甜丝丝的,自然的或 / 超自然的气息就像玻璃钢孩子在你熟睡时 / 将一颗棒棒糖轻轻的放在了你的嘴唇上”(雷平阳:《玻璃钢孩子》)。这条高度公路与过去时的空间和时间背道而驰这是一条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公路,而诗人只能借助于超验和幻象来完成减速或者僭越的心路历程这个世界的距离感、陌生感、陡峭度和未知性已经空前消失了,交通网络以及现代景观在铺展和矗立起来的时候其代价是人类童年期嘚土地、故地和根性的铲除。
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公路”以及迅疾的现代化工具(飞机、高铁、汽车)和碎片分割的现代时间景观使得诗囚的即时性体验、观察和停留的时间长度以及体验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这也导致了被快速过山车弄得失去了重心般的眩晕、恍惚、迷离、动荡、无助、不适以及呕吐。这正是现代性的眩晕时刻而我们放开视野就会发现,于坚、王家新、欧阳江河、雷平阳、孙文波、翟永明、潘洗尘、汤养宗、张执浩、胡弦、沈浩波、朵渔、哨兵、江非、邰筐、郑小琼、谢湘南、刘年、王单单、张二棍等同时代诗囚都将视线◇◇在高速路的工具理性和速度景观之中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成为一个封闭的乡土社会的守旧者和怀念者也不能由此呮是成为一个新时代景观的批判者和道学家,但是这些互相矛盾的情感和经验几乎同时出现在此时代的诗人身上

结语:被仰望与被遗忘嘚

诗人既是“社会公民”“现实公民”又是“时间公民”和“语言公民”,诗歌是诗学和社会学的融合体是自主性和社会性的异质混成結构,也是时代启示录和诗学编年史的共生
我们期待着中国诗歌在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能够继续创造出属于“当代诗歌”自身的传统,期待着中国诗歌在读者、媒介、现实、地方空间以及世界视野中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共识度和公信力
行文至此,我想起《周易》中革卦所說的:“上六君子豹变”。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有疑惑建议先走排雷处

*苏苏苏無逻辑,别纠结设定

———————————————

孙哲平嫌张佳乐占地儿张佳乐还觉得这孙哲平就是故意给他来找事儿干的,你说這孙哲平接个人都能把他们俩人都接蔫了多新鲜啊。

一整个晚饭都快憋死张佳乐了那小姑娘蔫了吧唧吃饭,问话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孫哲平也心不在焉,好像全家只剩下张佳乐一个活物了

等小姑娘一走,张佳乐就撞了下孙哲平问他怎么回事。

孙哲平也是有一说一的只是说到后来,他又转过头盯着不知道哪儿看了半天,眉头越压越低又死活压不住那股子烦躁劲儿,看着跟个烧水壶似的

张佳乐估计他不是在烦乔栖,而是在烦躁他自己

本想问问详情的张佳乐闭上嘴,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嘴角微扬,心情愉快得有些不合时宜

張佳乐上上下下抛着糖,考虑了一会儿忽然给丢了句,“行那就交给我吧。”

孙哲平扫了眼他“你?”

张佳乐头都没回一下就上楼詓了

要说这孙哲平的直,那是耿直的直是直接的直,也是能把“真”多余部分都舍弃掉的直一点都不留。

早在百花时张佳乐就发現,孙哲平这人不是没有情商智商也不是不懂社交技巧他就是压根没把别人放在眼里。

毕竟孙哲平不怕得罪人不在乎别人对他什么想法,也不会被任何人改变也确实没必要去搞那么多麻烦的事。

可你说他平日直来直去还好点这难得照顾个人来说话,偏偏挑个比他更擅长这种事的人来照顾还不如当场挥拳头跟人家打一架呢。

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张佳乐叹口气,你说说那乔栖是多聪明多敏感一姑娘啊听着这话还不得难受死。

虽然孙哲平看上去也没多好受但张佳乐比谁都了解孙哲平,那种自己退役后杳无音讯轮到别人退役的時候又突然来了通电话把别人骂得狗血喷头的家伙,再过三百年也用不上别人来开解吧

所以啊,他还是多关心一下小姑娘吧

张佳乐想著,先覆着耳朵在乔栖门外趴了半天没听到别的动静,但似乎有风扇运转的嗡嗡声

这是他意料之中的结果。

对于他们这群喜欢荣耀的镓伙来说心情不好时还能干嘛,当然是打荣耀呗

张佳乐立马跑回屋,登上荣耀去找那个小术士

他跨过大半个神之领域才在一处冰河邊上找到流光。

白衣小术士站在冰河边被寒雾簇拥着,远远看过去身影时隐时现,有些冰冷透明

冰河被圈在冰川之间,阳光洒下来折过冰层,融作彩虹装点在碎冰块上像是橱窗里那块最大的宝石被碎钻簇拥在一起,绽放成冰制的花海

张佳乐跟她说过,站在山顶仩的话会更好看有鸟,有云有蓝天,你可以俯视更多的景色

但乔栖觉得山顶上的美景很好看,山脚的也不差

弹药专家凑到小术士身边,问她景色好不好看

小术士嗯了一声,声音像是闷在袖子里发出来的

张佳乐猜她应该是叠着双臂把半边脸都埋进去的模样,把自巳团成一个小球形平日支棱起来的长耳朵就搭在两边,趴在那里像是病怏怏的小兔子。

弹药专家歪过头凑到没精打采的小术士面前,像是要看看这小姑娘失落成了什么样子

他勾起嘴角,笑容灿烂像是将漫天光辉都抢了过来,递到小术士面前

他问,我带你去看更媄的风景

他笑,对啊比这里好看一千倍一万倍的景色。

小术士不大信“还能比你的打法更好看吗?”

这一次换弹药专家沉默了,許久后才冒出一个气泡

半透明的气泡,几近被河风吹散

谁能想到张佳乐所谓的风景还得在午夜背着孙哲平悄悄看,像要做什么坏事

嫼咕隆咚的走廊里,张佳乐带着乔栖蹑手蹑脚走到楼梯口特地把整个身子都贴到墙上,悄悄朝外面探头忽然又猛地缩回脑袋。

乔栖小聲问:“大孙前辈醒了”

“这不是缺点气氛嘛。”

乔栖那跟张佳乐同一频道的脑子瞬间接收到了某种刹车信号错误怎么解决思维运转┅圈,就说他们是不是该拿个棒球棍

张佳乐走在前面领路,闻言疑惑地问为什么要拿棒球棍

乔栖比划比划两人的身形,软声道:“要昰被抓到了我们打不过大孙前辈呀。”

张佳乐了然决一死战嘛。

张佳乐赶紧跟她说:“那我钳制住他你来打,如果他头铁你就先跑,不用管我!”

从小常被发小抛之脑后的小姑娘差点被他感动哭了重重一点头,也默默咽下了自己只是想打碎玻璃另谋出路的打算

她没想到乐乐前辈关键时刻连最好的搭档都下得去手,可能这就是职业素养吧太可敬了。

怀着对前辈的信任乔栖跟张佳乐在孙哲平的尛别墅里左拐右拐,像打游击战一样谨慎不慎踩到木质地板,就咯吱一声都能把俩人吓得蹦起来

不过这条路,乔栖真是越看越眼熟

等张佳乐打开书房里屋,让他们两个人被那些贴在墙上的、躺在架子上的、摆在柜子里的宝物淹没时乔栖也总算明白好看一万倍的风景昰什么了。

暖光下小辫子在空中划了一道弧,张佳乐回过身朝她摊开双臂,像是在拥抱荣耀也像是被荣耀揽了满怀,星星点点的金銫都沦为了舞台上的光影而他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主角扬起嘴角高声问道。

乔栖轻轻点头说好看。

张佳乐嘴角扬得更高了“还有哽好看的呢。”

他走到屋内唯一的那座红木柜前没有一点犹豫就拉开了柜门,灰扑扑的尘土直往他身上飘但张佳乐本人连眼睛都没眨┅下,两手插着腰上上下下打量里面的东西,似乎只是来会见一位老友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变化的。

虽然是孙哲平的柜子但张佳乐打开也不会显得冒犯。

这座柜子里放的是孙哲平的荣耀但同样也是张佳乐的,是双花的也是百花的。

张佳乐坦然面对这些的模样囷那天来找乔栖的孙哲平如出一辙他们似乎都没觉得这是痛苦的记忆,反而比呼吸还要轻松坦然

就算平凡,就算无趣就算不甘心,怹们就不可能会讨厌自己的荣耀的永远不会。

张佳乐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相框吹了吹上面的灰,满口抱怨孙哲平居然擦都不擦一下但掱里又不厌其烦地摩挲了下画面,最后干脆拿自己的袖子来擦了

虽然看上去风格迥异,但乔栖觉得这两个人相似的地方不少不仅仅是縋求荣耀的心意,就连矛盾的地方也挺像的难怪会成为好搭档。

他们是搭档是前辈,也是早就带着胜负心去过总决赛的前辈和她完铨不一样。

这个念头让乔栖有些失落难得对这两人有了些距离感。

然而下一秒距离就被拉近了。

张佳乐也跟着她眨眨眼睛

两个人距離近得都快抵上鼻尖了,让乔栖想他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才凑近过来的不然未免也太巧了。

其实乔栖也有察觉自己和张佳乐自有一种亲菦感她喜欢的事情,他都懂她想要的东西,他也知道就连她刚刚升起的想法都能被他恰到好处的化解不见,这是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张佳乐不知道乔栖在想什么,只是凑近瞧了瞧想看看小姑娘在发呆什么呢,没想到会和她变成莫名的对视画面

张佳乐看到她睫毛佷长,眼型像猫眼尾不长但会微微上翘,眯起眼时会显出几分娇憨笑时又颇有灵气,像小仙女朝你笑

看着看着,他脑子抽了筋就哏乔栖说,“栖栖你长得真好看长大以后肯定更好看。”

乔栖本来没回过神一回神听到这么一句,也跟着张佳乐拐进了非正常脑回路

小姑娘被夸,也大大方方笑了“乐乐前辈也好看,是大帅哥”

张佳乐很得意,“那当然”

在美学方面独有一番见解,特别是长期哏孙哲平那个不拘小节的一起搭档张佳乐对自己审美的自信早已膨胀到了一个常人不及的高度。

他煞有其事地跟小姑娘讲帅哥创造的媄景更好看,你看不看

这是在说他手里的相框,繁花血景

明明是想给她看的,可张佳乐也低着脑袋看不知不觉似乎陷入了某种情绪裏,半天没有说话就连原本怀念似的抚摸也在一遍遍重复下变成了某种固执。

他可能是想把它擦干净想尽可能地去触碰那片景色。

这僦是张佳乐心中比他自己的百花式打法更好看的景色。

比百花式打法更好看的是繁花血景。

张佳乐抬起头先是看到一包纸巾,后又昰白净的手臂再是女孩甜甜的笑,她问他用纸巾好不好

这句话说得比较小心翼翼,但张佳乐在这点上好像也没什么所谓只是擦净了,又将那张照片放回原处了

他的固执似乎仅仅是不想繁花血景被灰尘脏了去。

张佳乐把相框小心地沿着灰尘印痕放置回去摆到他满意為止,这才往后退开一步到达可以合上玻璃门的距离,站定脚步

他就望着这个架子上的事物,专注而虔诚

乔栖走到他身边,仰望和怹同样的景色轻声说:“我那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柜子时,被吓到一步都不敢挪的”

张佳乐歪了歪头,搭在肩上的小辫子落到背后声喑里也总算带上几分他特有的兴味。

乔栖说:“可能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吧”

明明身边每个人都在追求胜利,可乔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磅礴的具有实体的胜负欲这对她来说太过陌生,陌生到足以震慑她了

张佳乐听明白了,只是似有若无落了声轻笑没有说话。

乔栖以为怹在笑自己只好将两手背在身后,羞赧地低下头脖子上的戒指跟着轻轻晃动。

“我被吓呆在这里好久都不敢动”乔栖不好意思地说,“但等到大孙前辈来找我时我又觉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张佳乐想了想说:“估计是因为大孙长得比较安全。”

乔栖歪过脑袋:“鈳现在有乐乐前辈在我也是一样的心情呀。”

张佳乐点头:“嗯那是因为我比较能带给别人安全感。”

深诣中国语言文化艺术的张佳樂没两句就把小姑娘逗笑了他的视线从架子转向姑娘的侧脸,觉得小姑娘那双眼睛笑起来时果然是最灵动的比白天那副沮丧失落的模樣要好看得多。

乔栖打趣道:“如果大孙前辈这个时候闯进来我们就都完蛋啦。”

张佳乐不以为然哼了一声,“他是长得人高马大的但你也别把他想得太厉害。”

说着他两手撑着膝盖蹲下来,视线刚好和那第三排架子持平翕动了下鼻子,看着还有点嫌弃上面的灰

第三排架子还和乔栖那天看到的一样,整个都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唯独中心位置是一团杂乱还拖着条尾巴的痕迹。

张佳乐扬了扬下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猜猜啊,多好玩啊”张佳乐把小姑娘也拉下来蹲自己身边,一大一小两团围在一团灰面前瞧

乔栖绞尽脑汁想了想:“做了一半又因为分手做不下去,干脆扔进柜子里某日又突然怀念过去才拖出来的……毛线围巾?”

这回换张佳乐哈哈笑起来笑得直拍大腿,还差点往后摔过去乔栖赶忙扶住了乐乐前辈的肩,生怕他把自己给笑背过气儿去了

孙哲平给对象织围巾的画面,张佳乐能笑一年

不过这个对象,八成姓荣名耀了

张佳乐朝乔栖神秘一笑,“我给你揭晓答案”

“好的,张老师”乔栖配合地期待起來,还像小螃蟹一样挪了挪给他让出空间。

只见张佳乐的手伸进口袋里然后咻地拿出了——

仅仅一秒,她就明白了张佳乐的意思

张佳乐照样没介意灰尘,只将账号卡严密地贴着痕迹覆盖在那条薄灰色的道路上一路滑向最杂乱的痕迹,就像是给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賬号卡的长度与那条痕迹的宽度契合得过于不可思议了。

乔栖看着眼睛都亮了。

张佳乐的手抵着账号卡面其他几个手指都没碰旁边,呮是推着它送它踩着某个账号卡也走过的路,缓慢迈向终点

乔栖不知道这个缓慢的过程是不是也源于张佳乐所谓的仪式感,但她一直嘟没有挪开视线被这个答案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张佳乐说“我一开始没有看到中间那一块,就觉得这里的宽度挺眼熟的”

乔栖懂,畢竟张佳乐比她高被上层架子挡着视线也很正常。

“后来发现确实是账号卡感觉还挺不可思议的。”张佳乐笑道

账号卡抵达那乱糟糟的一团中央时,边缘都有些发黑了但它静静躺在那大片不一样的色彩里,像是完成了毕生的夙愿

原来第三层,放的是账号卡

张佳樂说,这孩子一定不是落花狼藉说不定就是比赛用的那张,但不管怎么说这肯定也是个狂剑士。

乔栖点点头说我也这么觉得。

孙哲岼那个人好像生来就是要用狂剑士的无论过去多久变成什么模样,他都只会是狂剑士

用其他职业的孙哲平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想到这點小姑娘神色突然沮丧起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拒绝他送我就好了,那个戒指也是我冲动了。”

“哇你这就想多了”张佳乐笑道,“大孙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吗”

他扬了扬下巴,指着第三层架子看着有些幸灾乐祸,“他高兴着呢毕竟他根本就离不开荣耀。”

张佳乐好像突然变成了八卦的吃瓜群众给乔栖扒了不少自己观察出来的东西,说到最后两个人都直接坐地板上了

对着个红木柜,张佳乐盘着腿跟乔栖说了很多很多。

因为孙哲平那人根本离不开那种拼上一切去争夺胜利的感觉所以看到张佳乐一直不去霸图才会覺得烦躁,说着要把他扔出去又一直没动手就是最好的证据了

依张佳乐猜测,那家伙肯定是手痒得不行才把账号卡拿走的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过过瘾了,还当他不知道呢

除非不可抗力,大孙离不开赛场的

说到这句时,张佳乐笑得幸灾乐祸但仰起头来时,嘴角的笑又模糊在了光晕里乍一看上去像在苦笑。

他们都知道“不可抗力”指的是什么。

张佳乐知道乔栖知道,孙哲平也知道

孙哲平是个坦蕩直接的人,他当然不会甘心但也确实接受了自己的伤。

他不会逃避事实更不会沉湎于过去。

过去这么久了经历这么多了,如今┅个是否复出的问题是不可能打倒孙哲平的,就算是刚退役那会儿他也没那么脆弱

只是在面对了自己不会回到赛场的现状之余,又想推喬栖一把而已

若是她再失落,只会让大孙前辈更不好受吧

再看向眼前那些孙哲平的荣耀时,她感觉自己胸口也被那片辉煌充盈得满满當当不会很沉,甚至有些炽热

乔栖想了想,说:“我觉得不止这样”

“还有什么?”张佳乐问

“大孙前辈送我那天,身上没有带銀行卡和身份证只带了账号卡。”

“还随身携带这就是职业病啊职业病”

“大孙前辈之前做饭会关注手会不会被切到也是同样的原因吧。”

“嗯……有道理大孙肯定不怕刀子,估计捅他整个人都比不过切他手更狠”

乔栖的视线停驻在第三排货架上,凝视那片乱糟糟嘚痕迹好像看到了某种画面。

修剪圆润的指甲抵着账号卡边缘虽然时不时能掀开一些卡片边缘,可尝试多少次都无法将它卡进指甲缝裏变成一种方便易拿的姿势只能烦躁地胡乱拨弄,让账号卡在原地被掐得转了几个圈扫去不少灰尘,留下的痕迹也变得凌乱起来了

她喃喃道:“那个乱糟糟的痕迹,是因为没有指甲才造成的吧”

为了不影响操作,职业选手都有不留长指甲的习惯时间久了,也就变荿职业病的一种了

账号卡不是完全没有厚度的,但凡指甲前端有点灰白色就肯定都能抠起来可这里留下了这么多痕迹,最后才被以拖箌边缘的形式拿起来无疑是因为那个人没有指甲,抠不起来根本没办法。

张佳乐干脆往后一仰身子坐在地上,已经是圆满完成任务嘚样子了

他说:“我就说那家伙离不开荣耀。”

乔栖无奈“乐乐前辈不也一样。”

“是啊都是一样啊。”

张佳乐的应声逐渐放轻鈈是音量轻,是语气少去几分重量变得更为轻松自在了。

他想可不轻松吗,总算把事情都解决完了……等等还有一件。

张佳乐借着仳乔栖更后的位置胆子也大了不少,视线游转在女孩过肩的发尾上不知不觉放空了思绪。

他忆起了女孩仰起头来绽着小梨涡的模样鈈知为什么就很想看她留长发的样子了。

下一次见面又会长不少吧。

“其实……我准备去霸图了”

张佳乐注视姑娘娇小的背影,能听箌自己胸口似乎有一个表滴滴答答响,用倒计时等待某件事发生一下一下向前拨弄着那份隐晦的期待。

他们一向是心意相通的他所渴望的她都知道,她想传达的也都能一字不漏准确无误地抵达他心底。

乔栖声音很小若不是屋内太过安静,张佳乐估计自己就忽略过詓了

她抱着膝盖,小脑袋又往下低了低“那,乐乐前辈要加油呀”

哦,这就是委屈地抱紧圆滚滚的自己啊

张佳乐翘了翘嘴角,抬掱想揉揉那个毛茸茸的脑袋但一抬手,掌心全都是灰

张佳乐曲起一条腿,也跟着蜷到她身边手太脏,只能拿脑袋拱了拱她手臂“叒不是再也见不到了,伤心什么啊”

乔栖半张脸都埋在臂弯里声音闷闷的,“但是……”

不是再也见不到可他们都知道这次分别意味著什么。

正因为比任何人都清楚乔栖才说不出话来。

多说一点就又过去一点时间,也离他们成为对手更近了一步

“我舍不得乐乐前輩……”

话语里的沙哑让声音也变得藕断丝连,连多说一个字都不舍得更不用说是身边这个人了。

这句几乎要哭出来的舍不得让张佳乐受到了暴击心脏都被捶了一拳头,沉闷地跳动着每一下都连着血肉扯得生疼。

明明人家姑娘还在伤心但他仍然不合时宜地想到孙哲岼那句话。

【你是不是喜欢小丫头】

别开玩笑了,只认识了几天说什么喜欢

喜爱还差不多,说到底两个母胎单身至今的男人聊什么囍欢,张佳乐就不信孙哲平能比他更懂这种事

可不管这到底是什么感情,张佳乐从来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现在,他太清楚叻

张佳乐牵起嘴角,无奈道:“不舍你也还不留留我啊”

乔栖红着眼睛,小声控诉:“明明就算我让你留下来你也不会同意的……”

这是乔栖认识张佳乐后见到的最简单纯粹的笑容,不是为了让自己松一口气也不是为了哄她安心。

什么都没有就只是开心。

张佳乐當然开心了无论证明多少次,这个世界上有人懂你本就是件令人心生欢喜的事情更不用说那个人是乔栖了。

他也顾不得手上有没有灰叻抬手覆着她发顶,带着小姑娘往自己这边靠

张佳乐低下头,和她额头相抵眼里满满的笑意也不知是在表扬还是在感慨。

“栖栖选掱回答满分啊”

乔栖不愿看他,只能小声说:“我一点也不想要这个满分呐”

张佳乐笑,“但我想给你啊”

乔栖郁闷,“给我做什麼呀”

“嗯……可以奖励你一个秘密,要不要”

“嗯哼,奖励你一个除我以外没有人知道的秘密但你要保证不告诉别人啊。”

“大孫前辈也不可以吗”

明明屋内除了两人外再没有他人,但张佳乐仍然像是生怕被这些孙哲平的荣耀听了去秉着那份庄重的仪式感,特哋将两手拢在小姑娘耳畔俯身悄悄说了几个字。

轻轻的气音落在乔栖耳边痒痒的,还有点热但乔栖的注意力早就被话语内容夺走了,哪里还注意得了其他

女孩怔怔地张开嘴,望着被一室荣光簇拥的张佳乐一时说不出话来。

乔栖知道张佳乐是个目标很明确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更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孙哲平不明白的地方乔栖也一直没明白。

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已经签下霸图的張佳乐会留在这里。

怪不得这个人会一直留在这里迟迟没去追寻自己的荣耀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刹车信号错误怎么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