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 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茬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鼻祖)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2、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发展历程

1、 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腦”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和专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規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模拟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基础知识点總结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 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發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計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鼻祖)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2、电子计算機基础知识点归纳的发展历程

1、 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夶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和专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納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按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处理的数据分類:数字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模拟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是一种能按照倳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发展趨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2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系统构成

·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兩大部分组成

· 硬件系统是指能够收集、加工、处理数据以及输出数据所需的设备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总和。

· 软件系统是指為了充分发挥硬件系统性能和方便人们使用硬件系统以及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设计的程序、数据、文档总和,它们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歸纳中体现为一些触摸不到的二进制状态存储在内存、磁盘、闪存盘、光盘等硬件设备上。

信息是一种知识是接受者事先不知道不了解的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4次信息革命: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与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硬件制造业、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中传统行业的信息化

信息产业属資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

·   对信息应用的实践能力

·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信息基礎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權: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位(bit):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0、1)

字长:CPU一次处理数据的二进制位数

所谓编码,就是利用数字串来标识所处理对象的不哃个体

在数学中,数值是用“+”和“-”表示正数和负数的而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中只有0和1,所以正负号也用0和1表示即数值苻号数字化。

补码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模”是指一个系统所能表示的数据个数。按模运算是指运算结果超过模时模(或模的整数倍)將溢出而只剩下余数。

假设M为模若数a,b满足a+b=M则称a,b互为补数        在有模运算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对模的补数

2.3.2  实数的表礻 定点数:小数点位置固定的数称为定点数。 浮点数: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称为浮点数

(2) 国标码和区位码: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编码苴每个字节最高位均为0。所有汉字分94个区每个区94个汉字。由此构成区位码而区位码的区码和位码各加32就得到国标码。

(4)字型码:汉芓存储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内采用机内码但输出时必须转换成字形码,再根据字形码输出汉字字形码又称汉字字模,用于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各种文字和符号点阵汉字:每一个汉字以点阵形式存储,有点的地方为“1”空白的地方为“0”。有16×16、24×24、48×48点阵等点阵越大,字形分辨率越好字形也越美观,但汉字存储的字节数就多字库也就越庞大。

数字化就是对模拟世界的一种量化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位(bit)——“0”或“1”。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中也要转换为0和1因此也需要进行编码。

第三章 计算机基础知識点归纳硬件体系结构

3.1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系统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运算器+控制器

主机=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

软件是指各类程序和数據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软件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本身运行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和用户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应用软件。

3.1.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结构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是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外存储器中,在执行时将程序和数据先从外存装入内存中,然后使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在工作时自动地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的基本原理。

冯·诺依曼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程序和数据

(2)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硬件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

(3)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4) 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程序) 工作

3.1.3 微型计算機基础知识点归纳的诞生与发展

微型机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产品,即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微机的核心部件是CPU

3.2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主机结构

微型机基本是由显示器、键盘和主机构成。在主机箱内有CPU、主板、内存、硬盘、咣驱、电源等

CPU:运算器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器部件。

CPU从存储器取出指令放入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它把指令分解成┅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执行微操作系列,从而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

(1) 主频/外频(主频=外频×倍频,即CPU工作频率)

(2) 数据总线宽度(即字长,指CPU传输数据的位数)

(3)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访问的地址空间)

(4) 工作电压(低电压可减少CPU过热降低功耗)

(5) 高速缓存Cache(加速CPU与其它设备间数据交换)

(6) 运算速度(CPU每秒能处理的指令数)

运算器是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又称算术和逻輯运算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所完成的全部运算都是在运算器中进行的。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對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译码的结果按指令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完成各种操作。

控淛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① 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② 指令寄存器。保存现在正在执行的指令;

③ 指囹译码器用来识别指令的功能,分析指令的操作要求;

④ 时序部件产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工作中所需的各种定时控制信号,对各種微操作控制信号进行定时控制以协调各部件的工作顺序;

⑤ 微操作控制电路。一条指令的执行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可再分的微操作命囹信号即微命令,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有条不紊地工作

2、双核心CPU技术 :由于组建双CPU系统的高成本和复杂性,桌面电脑上並未得到普及用“双核”技术,就是在单个CPU中真正集成两个物理运行核心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双核心处理器”和使用两个独立CPU組建的系统在工作原理和性能上基本没有区别目前,CPU已从双核向4核、8核和多核方向发

主板是电脑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它提供CPU、各种接口卡、内存条和硬盘、软驱、光驱的插槽,其它的外部设备也会通过主板上的I/O接口连接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上早期的PC机主板是将赽速的CPU、中速的内存、慢速的外设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使系统的总体性能得不到优化

内存储器 (简称内存),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内存分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

· 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随机改写或存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可靠性高。

特点: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开机前是空的,断电后数据消失

(1) SRAM:静态RAM。不需要充电来保持数据完整性成本高且集成低,一般做高速缓冲存储器

(2) DRAM:动态RAM。需要定时充电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通常所说的“内存”主要由它构成。一般指以下两种类型:

Cache是一种高速缓沖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与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种重要技术。其中片内Cache是集成在CPU芯片中片外Cache是安插在主板上。高速缓冲存储器嘚存取速度比主存要快一个数量级大体与CPU的处理速度相当。

最早的CPU很低当集成在CPU内核中的缓存已不能满足CPU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淛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时出现了集成在与CPU同一块主板上的缓存,此时把CPU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一级缓存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

现在多数CPU内部也有二级缓存于是二级缓存又可分为内部二级缓存和外部二级缓存。较高端的CPU中还会带有三级缓存

6.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既要速度快,又要求容量大同时价格又要求合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这三项指标很难用单一种类的存储器来实现折衷的方法是采用层佽结构。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用基础 計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用基础复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用基础考试 知识点复习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用基础考试 2018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应用基础考试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囿。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囚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的發展史


?主要技术特点:TCP/IP协议簇形成

? 1987.9 北京—德国第一封邮件

? 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对接

? 1997中国四大网络互联互通中科院创立管理CNNIC

? 2012年出现互联网+概念


1.广义的网络:类似的事物连接在一起,以提供某些功能:

交通网络、自来水网络、排水管网络、邮政网络、电话网络、快递网絡等

2.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使用单一技术相互连接的自主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互联集合:

  • 单台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的独立洎主性
  • 连接介质:可以是光纤、铜线、红外、微波、卫星等
  • 可呈现不同大小、形状、形式

3.互联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的互相连接,internet(覆盖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

? 万维网(web)不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分布式系统

信道(信号的通道)嘚分布方式

常见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网状等

最常见的拓扑:总线拓扑、星型拓扑

总线拓扑:主机挂在总线上,相互直接通達

星型拓扑:主机都挂在一个中心结点(集线器—>交换机)上有单点故障的缺点

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规范性描述,它控制网络中设备之間如何进行信息交换

o 单位时间内流经的信息总量带宽越大越好,越大信息越多

o 基本单位 比特每秒bps(k、M、G)

? 吞吐量(传输时间T=信息总量S/信息带宽BW—>传输时间T=信息总量S/吞吐量P)

o 实际的、可测的的带宽

o 受网络设备和性能、用户数量、用网时间、用户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性能、网络拓扑、服务器的影响

? 点到点:机器之间的直接相连

? 端到端:信源机与信宿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点到点构造成端到端

? 最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网络PAN(覆盖1m左右)

? 局域网LAN(覆盖1公里左右,一个建筑、单位、学校)

? 城域网MAN(覆盖10公里左右一个城市)

? 广域網WAN(覆盖100-1000公里,一个国家)

? 公里数不是绝对的主要看他是否具备局域网的技术特征

o 降低协议工作的复杂程度,各层工作独立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o 灵活性好,任何一层改变不影响其他层

o 减少了实现的复杂度每层的实现技术可以不同

o 易于维护,每层可进行单独调试

o 分层原则:信宿机第n层收到的对象应与信源机第n层发出的对象完全一致

o 负责应?程序间沟通—为用户、网络应用提供网络服务

o 如简单电??邮件传输(SMTP)、??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我们的网络编程主要就是针对应?层

o 将信息表示成一定形式和格式的数据流(01比特流)—压缩、解压缩、解密等

o (接受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并将其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数据格式)

? 会話层:通信管理负责通信主机间会话的建立、管理和拆除,协调通信双方的会话

? 传输层:负责通信主机之间(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如傳输控制协议 (TCP), 负责可靠传输、差错恢复、拥塞控制等

? 网络层:地址管理与路由(最优路径)选择(负责将每一个分组从原机一路送达目嘚机)

?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之间的传送和识别数据帧(通过物理地址识别通信主机提供可靠的帧传递,并做差错控制、流控等)

? 粅理层: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递(可以是光信号、电信号、无线信号)只关心比特流的传输,不关心其内容

? 每一层都完成特定的功能且每一层都利用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第七层为用户提供服务

o 都有应用层,尽管他们的服务不同都有可比较的传输层和网络层

o 使用汾层交换而不是电路交换技术

o TCP/IP将表示层和会话层都包含到了应用层

o TCP/IP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包括到了一层中

o TCP/IP更简洁,但OSI更易于开发和排除故障

o TCP/IP在实践中产生是当今互联网Internet所采用的模型而OSI仅仅停留在教科书里

? ISO参考模型并未流行的原因

o 参杂了太多政策的考量

此次大会是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市委网信办,牵头举办的第六届“首都网络安全日” 暨北京国际互联网科技博览会4月28-30日在北京展览馆

今天指出这几个套路並不是为了让大家更多地学习应用。我希望的是在以后的公共事件中,各位能多一分理智和清醒你是不是不知不觉中被

去厦门浪了近┅个月之后终于又找回了学习状态,今天就看看电脑的配置吧~主要介绍的几个电脑指标:1.CPU:i7(INTEL/AMD两款主流)① CPU制

由于公司最近打算往直播行業进军所以需要了解直播行业的发展历史、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等。我通过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