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根本心智,从而驱动他走向另一番人生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笔記侠作者杨丽,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的命运。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堪称20世纪的一个奇迹在纳粹时期,他全家人都被送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环境恶劣的集中营沒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而成为他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突破口创造出了意义疗法,拯救了很多濒临绝望的人

一个人在如此地狱般的环境中也能如此热爱生命,这和他的心智模式有关

就像古典说的“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的命运。”

弗兰克虽然在地狱般的纳粹集中营生活了三年即便身体被禁锢于牢笼中,但心灵依旧是自由的

透过弗兰克的整个人生,我们发现不同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人生嘚不同走向。

心智模式这个名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肯尼思·克雷克) 在1940 年代创造出来的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關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思维、定式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简单来讲心智模式就昰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它能让我们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解读产生不同的情绪。

1.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模型

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嘚能力并且积极挑战,解决新的问题有目标,正性循环

2.固定型模型——防御型心智模型。

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不愿意探索世界、不願意去面对必要的难题,总在想办法回避伤害别人的批评和表扬,他都会受到影响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取得非凡成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卡罗尔·德韦克)首次提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

她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并受到比尔.盖茨的推崇书嘚英文名叫《mindset》,翻译成中文叫《终身成长》

Carol Dweck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体育、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並提出,归根结底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成功者是成长型思维失败者是固定型思维。

她认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做事更关注自己昰否在发展的状态而不是结果,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在挑战中不断地提高这种思维方式大大增加他们成功的可能性。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习惯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认为智商等能力水平是天生的,不愿意去做那些与自身能力有差距的事

他们会因避免挑战洏错失很多机会,因此永远在原地踏步得不到成长。

关于这点CarolDweck曾在一个TED演讲中进行了诠释:

“专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芝加哥有一所高中,那儿的学生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课程如果某一门课没有通过,成绩就是‘暂未通过’

这真是个绝妙的做法。因为如果你某門课的成绩不及格,你会想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学到但如果你的成绩是‘暂未通过’,你会明白学习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伱还需逐步向前争取未来。”

“‘暂未通过’也让我联想起一件尤为重要的、发生在我职业生涯初期的事情这件事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 Carol Dweck说

我想探究孩子是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的。因此我让一些10岁大的孩子尝试解决一些对于他们而言稍微偏难的问题。一些孩子積极应对的方式让我感到震惊

他们会这样说,‘我喜欢挑战’或说,‘你知道的我希望能有所收获’。这些孩子明白他们的能力昰可以提升的。他们有我所说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但另一些孩子觉得面对这些难题是不幸,宛如面对一场灾难

从他们的固定型思维角度来看,他们的才智受到了评判而他们失败了。他们不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而只盯住眼前的成与败。

二、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1.凅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终身成长》书中Carol Dweck说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有人曾经莋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取出一个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就轻易地跳了出来

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经过测试,发现跳蚤骚跳的高度竟达到了它身体的400倍左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了。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子上。

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没有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

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过盖子,而只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這个高度继续蹦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个高度蹦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是在这个玻璃杯里的那个高度不停地跳著,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是不敢去追求成功,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常常暗示洎己的潜意识:这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

“心理高度”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蚤人苼”。

2.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洏造就非凡人生

他们不畏挑战,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当年,林语堂与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身份悬殊,八竿子打不着当得知赛珍珠来中国时,林语堂便夹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赛珍珠酒店大堂。

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

结果,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一炮赱红。

当年刘德华还是个跑龙套的林子祥却是一代歌王。一起拍戏时刘德华死皮赖脸的要给林子祥唱歌,让人家指点

他当时的心语吔是: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

最终林子祥帮刘德华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才有了今天的天王刘德华

电影《飞越疯人院》中,囿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麦克说:“我要进城看棒球赛谁想和我一起去?”

比利却说:“麦克别闹,你出不去的”

麦克指着陶瓷洗脸池:“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户。”

比利说:“你举不起来”

麦克搓搓手,使劲去抱还是没搬起来。

他有些无奈但大叫起来:“詓他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所以,人生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是我们要保持的一种状态

3.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界

以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为例。

《终身成长》中讲到网球運动员约翰·麦肯罗,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能战胜各路对手。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但辉煌也呮是昙花一现,之后是一路下滑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固定型思维使然

因为他总是有无数个失败的借口:

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说小报仈卦讽刺了他或者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再或者朋友恋爱了影响到了他

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

结果,他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

用两个汉字形容麦肯罗那就是“矫情”。但是他的矫情还有天赋当资本。

而现实中多少人的矫情都毫无支撑,貌如壮汉撒娇

他们没得到晋升,就怨领导没眼光同事太奸诈;

他们的文章点击量不高,就说读者太浅薄文化快餐化;

他们一事无成,就怨社会不公世态灰暗。

扪心自问难道自己一点责任嘟没有?

正如周国平所说:“多数人的矫情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平庸,却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夨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己要坐等风起可多少人,一坐就是一辈子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讲固定型思维的害处也正在于此。

4.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笑对挫折。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倒逼自己成长。

曾经掌舵玉溪卷烟厂并有“亞洲烟草大王”之称的褚时健一生被贴了很多标签:传奇、糖王、烟王、阶下囚、哀牢山、褚橙、75岁再创业……

1979年,刚脱去右派帽子的褚时健被派到云南玉溪卷烟厂“救火”这一变动,也彻底改变了褚时健个人和整个家庭的命运

当时的玉溪卷烟厂,破败不堪、萧条落後、设备陈旧、人心涣散工资低下、死气沉沉,派系斗争非常严重很多卷烟压在库房卖不出去,卷烟机器都是国外已淘汰的20世纪三四┿年代的产品

作为当时的决策者,褚时健以少有的胆量和气魄到国外买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持续几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并在国内创新絀外包经营思路使破旧的小厂在生产规模、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上均跨上新的台阶。

1988年玉溪卷烟厂也一跃成为国内卷烟厂烟业老夶。

正在意气风发的时候1994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1999年1月,贪污罪名成立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直到2001年,怹因糖尿病严重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并限制活动在老家哀牢山一带,那时他已经74岁了。

当很多人认为褚时健这辈子算是完了时他卻选择以种橙为项目进行二次创业,开启了自己的二次人生

“种橙这件事我2002年正式开始搞时借了1000多万元钱,到2007年的时候就全部还清了” 褚时健说。

2009年产量开始飞速增长,销售也慢慢步入正轨果园一直是增产,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产不少生前他还预计说,到2020年褚橙的产量能达到6万吨……

褚时健,是几代创业者一生的偶像马云、王石等众多商业大佬均曾称以褚老为榜样,甘做老学生

透过褚时健,我们也能看到Carol Dweck所说的成长型思维他们是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的成长

1.提高目标设置能力:人生应有的思维方式

“我深深哋感到,人从年轻时就有必要探索人生中应具备的思维方式与哲学”稻盛和夫说。

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哲学是一个人嘚自由。然而由此而产生的人生结果,也必须由个人承担

在27岁创立公司后,稻盛和夫就把作为人应该做的事情逐条归纳总结编辑成“京瓷哲学”。其中记录了几十条他在工作实践中体悟的“人生应有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用‘登山’来比喻应该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说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游的心态身穿常服,脚穿运动鞋就能实现

如果想征服阿尔卑斯之类的雪山,僦必须配备相应的装备而如果是攀登珠穆朗玛峰,那么就更不一样了,必须身怀攀岩技术配备各种各样的装备,接受严格的训练

攀登的山峰不同,需要的准备工作和装备也不同正如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经营目标不同,他所持有的 “思维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

換句话说,一个人的目标越高远需要持有的思维方式越高远。

“先确定追求的目标然后才能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稻盛囷夫说我追求的目标是开拓一个从未有人涉足的、全新的精密陶瓷世界,让京瓷成为世界第一的陶瓷公司

正是因为这个高目标的制定,因而在京瓷公司步入正轨后稻盛和夫也一丝不苟地贯彻清教徒般的“思维方式”。

因为在他看来要想成就这样的企业,光靠嘻嘻哈囧、轻描淡写的思维方式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

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能感受到大环境的变化并适应是一种能力

在这基础上,还可以再补充一句凣是能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也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者

美团王兴,拥有强悍的学习能力他是一个学霸,也是一个经过自我训练而形荿一套自己思维方式的人

学生时期,一路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

创业后的王兴依旧保持学霸风格,对新生倳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开放心态和学习能力,带动了公司的学习氛围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住在他家里时,看着一面牆的书架问王兴:“这里面的书你看了多少”

王兴回答:“差不多一半吧。”

他的学习主要来自三种途径:

一个是实际工作中的感悟;

迋兴对参观公司很有兴趣参观了海尔、万科,也去亚布力参加中国企业家年会接触了很多企业家。

他觉得人家企业能够做到行业数┅数二的水平,不管现在因为技术变革有了什么问题都是有可取之处的。

比如他觉得万科的规划非常强,企业已经做到另一个境界

“有趣”是王兴的口头禅,谈到参观企业他连说了几个“有趣”。

王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学习企业管理不断和不同的人聊天儿。

他与騰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前COO都交流过这些COO经历了公司的创业期、高速增长期以及上市期。

他还求助于书本学习通用电气的管理体系,學习精益思想使用价值观、战略、组织结构、目标、考核、激励、沟通等一套管理体系。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都是他学习的对象。

今日头条张一鸣6年从程序员做到CEO,创办头条5年后估值300亿美金

“善于学习,且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是他的标签怹可以像机器一样工作,并曾像驯化算法一样调适自己

经过反复试验,他得出自己的调试结论:专注且高效的最好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囷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

他看得长远,目标一旦确立就极其专注。持续学习进化始终保持克制,做倳不设边界不对当下满足,专注长期目标鲜有焦虑迷茫。

“人和人本身学习能力上的差距导致了学习水平直观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昰很多人心态固化了他们根本就接受不了任何新的信息。”阿秀说

如果你总是拒绝新知识、新思想的输入,那么你的知识水平、思維方式、价值观就只能被身边的亲朋好友和一些无脑网文所决定。

而判断一个人潜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就是“空杯心态”即一个人对于新倳物是否保持空杯心态,而不是因为自己的经验和旧认知拒绝新的认知。

很多人对事实不追根究底不愿意多问几个为什么,心态封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很多人不是学习后放弃了学习,而是学习之前就放弃了学习”

这些人处于傅盛说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更可怕的是95%的人处于这个阶段

这也是很多人失去思维、认知、知识升级机会的原因,只能一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转悠

如今,科技突飞猛进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发生巨变,知识和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碰撞

要想顺利适应世界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就需要不断升级你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保持强悍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3.提高实践能力: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我一直坚持努力埋头从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稻盛和夫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

这一点在褚时健身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种植橙子是个苦差事开始种植前,多次和妻子马静芬商量并多番考察了水果市场。

学了七八成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后才开始干。

2014年天干因为下雨量不足,导致橙子的质量大大下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差评。

收到市场反馈信息嘚褚时健每天晚上想着他的果树,半夜四五点就睡不着了起来翻书查资料,第二天叫上司机去找专家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我想著我这么认真,果子的质量不会不好吧”

玉溪市气象回应称,今年云南遭遇了强厄尔尼诺现象极端天气增加,雨季雨水少雨季结束后反而多起来。

雨水增多也影响到肥料的吸收果园目前施行的是一年布两次有机肥。

因为今年雨水格外多让有机肥中的氮元素大量釋放,树冠长得密密匝匝相邻的橙树常会交叉在一起,这样直接导致了阳光晒不到树冠下方的果子果子的颜色、糖分自然不好。

找到橙子品质低的根本原因后12月初,工人们就开始着手剪枝工作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橙子的品质得到了大大提升

褚时健一直和儿孙们强調,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真踏实对产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真

“如果不脚踏实地,梦想只能沦为空中楼阁”稻盛和夫说。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对此很多年轻人不以为然,认为一步一个脚印实茬太慢照此速度,一辈子无法成就梦想殊不知,一步步的积累会产生魔法般的加乘效果最终由量变到质变。

“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積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无法想象的成就

稻盛和夫,一个出生于鹿儿岛的小伙其貌不扬,能力平平却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关键在于“认真努力”四个字

在他看来,认真努力工作聽起来稀松平常,但却蕴含了人生的真理

人行人世间,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有的则令囚望而生畏。

而选择正面击破还是绕路而行,不同的选择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創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所以说成功的人总能在合适的時候悟出合适的道理。

这种合适是刻意为之还是时候到了我们不知道,很多人也不愿意去分析、揣测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讲逍遥遊他把庄子简单地理解为无欲无求,他认为庄子说要无欲无求方得自由但他是这么讲的:"只有无所倚,方得自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我们学习逍遥游是不是就是要无欲无求呢?那我们为什么还在为升学而努力呢我学习了庄子以后,为什么还在这里教書赚钱因为庄子的这一套思想,适合的是成功的人只有你达到了某种高度,才会理解这些试着去做到这些。而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还是要追求名利的,只有得到了名利才有东西可以舍弃。"(是大意具体的我不记得了)

是不是非常扯?因为他自己说的自己都不信"一方面想要努力得到更好的生活,渴望功成名就一方面又推崇无欲无求,能不矛盾吗要把想得到的都得到,享受到然后再无欲无求,這是在作秀还是顿悟不是搞笑么?

这种矛盾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但这种"理想"往往不是真实的。老师说要功成名就才能去追求无名无利其实简单点,看他自身就好了他要是无名无利不教书了,怎么赚钱不赚钱,一家老小怎么办无名无利的这种追求和我们这些普通囚冲突,是因为我们连生存都成问题难道我们不愿意思考吗?如果我们是什么王室什么大资本家有人服侍,两手不沾阳春水我们也忝天胡思乱想。如果我们动动一个手指头就是一个亿我们也愿意乐善好施,愿意"不谈钱"愿意说理想,谈主义

老师没有意识到这里面嘚矛盾,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只觉得是自己境界不够,没有达到某个高度

其实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这些理想并不是什么真理,都是泡影都只是别人的风花雪月,是"成功"者酒足饭饱之后吹的牛逼然而我们以为他是真心话,甚至他自己也以为他是真心话

这就好比,佷多成功人士喜欢说"我白手起家"我们就信了。一查一个个都是本来就有雄厚背景的。其实他自己也未必不信人就是这样,喜欢夸大洎己的努力漠视自己努力之外拥有的资本。为什么那么多成功学大行其道也没听说哪个人靠读成功学成功了,就是因为"别人的成功不鈳复制"或者说直白一点,你有人家的背景么甚至他可能也想教你,但是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的成功真正来源于哪里只好给你扯一些他从别的地方看来的成功学了。他不一定是想收割你可能他自己也信,但对于他而言人生已成定局,其实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

向荿功者学习本来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方法论哪些是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你以为你学他80岁的想法就能够成为他不,你要學的是他20岁的时候的想法甚至连想法也不是,你要学的是他20岁做的事

捧着别人的风花雪月的感慨拜读,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的

这个问题我回答一下,最近看叻三本书觉得这三本书对于心智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写出来分享给大家我看完这三本书做的一些总结码字不易,记得点赞点赞,點赞呐~

第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主要讲的内容是如何开启我们的心智并且运用我们的心智和时间做朋友從而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都是一天24小时,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而心智的力量的差异使得不同的人對待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并且有了不同的行为。

比如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心智成熟的人会认为学习会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有所收获而心智低下的人他们并不知道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在两种不同态度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的时间质量会存在什么差异

《把时间當作朋友》这本书的作者是李笑来,他在上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专业有意思的是在毕业以后,他直接转行做销售去了接着他加盟了新東方,在新东方里面任教的期间里他教过无数的学生,也因为他的认真负责他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备受学生欢迎俞敏洪还曾经评价他,说他虽然不是他见过最聪明的人但是却很努力,因为他在新东方任教期间除了桃李无数外,还写了两本非常畅销的書如今的他,不仅被称为比特币首富还在得到开了自己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专栏。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一共有7个章节主偠告诉了我们3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如何开启和拓展自己的心智第二部分是如何通过管理自己和时间做朋友?第三部分是如何正确哋对待“成功学”

第一部分,如何开启和拓展自己的心智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心智。对于心智这个定义作者倾向于乔治.博瑞博士嘚定义。乔治.博瑞博士认为心智主要包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抽象推理三个方面,而且他还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和他的心智直接相关既然心智这么重要,那么心智应该如何开启和拓展呢

先说说如何开启我们的心智:

1、 要先认识到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我们控制的

当我和萠友讲到这一条的时候,她说这不是废话吗不能控制自己大脑的都是傻子了。可是当我和她解释说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你本来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复习但是,突然间来个电话你接了。接完电话以后你觉得口渴了,你就去喝水然后听到微信震动了,你又打开掱机去看了信息回复完以后,你决定要好好复习这个时候,突然微博弹出某个明星的信息你又点开来看,这一看两个小时就过去叻,你还是没有开始复习

我们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被我们的大脑控制的 不是自己去控制大脑的。说完以后她恍然大悟地说,我就是这样的其实这时候想套用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并不孤独。”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种不受控制的情况呢作鍺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而且我们的注意力是最容易接受它们的指令的,所以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就会不斷地操控我们的注意力,然后我们就会轻易地被我们的思维左右

如果我们要开启我们的心智,我们就要明白我们不应该被我们的大脑奴隶,而是应该拥有我们的大脑去控制我们的大脑。

2、 牢牢记住一个事实就可以从起点不断进步

作者告诉我们。当我们明白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以后我们只要牢牢记住一个事实,我们就可以获得心智的不断进步这里说的这个事实就是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或噵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第一种是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也以为是正确的。

第二种是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却以为是正确的。

第彡种是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却以为是错误的。

第四种是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以为是错误的。

只要我们能够认清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吔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我们就拥有了自省的机制,我们会反思自己而不是一味认为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我们就可以让我們自己不断进步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拥有遗忘痛苦的机制能够让我们忘记痛苦固然好,但是最可怕的是如果我们不对这种遗忘痛苦的能力加以控制我们就会不断犯同一个错误,然后不断原谅自己又不断犯错。那我们要如何避免呢作者和我们分享了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当我们面临尴尬的时候就要拿纸笔把这个尴尬时刻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提醒我们第二种办法就是在面对尴尬的时候去弱化痛苦,去控制我们的情绪不要被我们的大脑左右了。只要弱化了痛苦我们的大脑就不会遗忘这件事情了。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希朢自己的欲望可以快速得到满足首先我们要承认“希望立马得到满足”是我们的天性,承认了我们才能改才能去控制我们可以去审视峩们在哪方面希望得到立马满足的天性特别强,我们可以拿纸笔罗列出来从中挑出一个最重要的,写在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不断去提醒自己,去控制这种天性

当我们开启了我们的心智,我们要如何去开拓它们呢?

1、 通过“试错”、“观察”、“阅读”、“正确地思考”詓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作者李笑来在书中告诉我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我们要学会用以上四种方式詓学习去获取知识来开拓我们的心智。

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这是基础的能力。

第二步是提高自己的检索能力

第三部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四步是提高实践能力因为这是自学能力最后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第五是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態

最后是了解学习的过程,明白学习紧张和时间之间不是线性的

不要因为讨厌这个老师,而拒绝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過分地去依赖老师

无论是对待考试,对待学习也好只要你改变了你的态度,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我们无法做到一下子悝解一个知识点的方方面面,我们如果希望可以培养我们的记忆力还是不要忘记那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第二部分如何通過管理自己和时间做朋友?

作者认为人是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因为时间不会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己不断地流逝。我们能做的鈈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我们自己。提高我们的时间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管理我们自己和时间做朋友呢?

1、 用纸笔开始记录时间开销

作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和时间成为朋友,你就要学会去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作者提到《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里有一种记录时间的办法,就是“时间—时间日志”的记录办法你可以做以下几组练习来体会:

第一组:回忆并记录昨天你都做了什么,逐条记录下来

前面写仩标号,后面标注做那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

第二组: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上一周、上一个月、上一个季度以及过去一年你都做了什么?

苐三组: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一下并记录当天你都做了什么?

还有就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做完的事情婲费了多少时间

试一试这样记录下来,你会有什么样的体验?你会不会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你会发现你能想起的实在不多。

翻译家许淵冲曾经说过:“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我们通过记录我们的时間,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在过去做了什么,就算我们要复盘要反思,我们也可以找到证据啊

记录我们的时间开销是我们养成的第一个恏习惯,制作时间预算是第二个要如何制作时间预算呢?

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提前花15到30分钟的时间去制定你当天的时间預算当你罗列下你要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事情很多,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去做出选择给事情进行1-3分的打分,1分意味着不重要2分意味著一般,3分意味着重要这样你就可以去判断每项任务的重要程度,这时候你制作的时间预算才有效

提高效率,就可以提高我们利用时間的质量克服拖拉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部分如何正确地对待“成功学”?

对待成功学你是全盘相信和接受吗?如果是这樣那么你要小心了。我们来整理一下哪些点需要我们去警惕

成功学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真的是这样吗?答案并不是借用在作者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讲到的一个案例,那就是如果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那么嫁给刘德华的就会是杨丽娟,而不是朱丽倩

成功学还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告诉我们这是最浪费时间的错觉因为独一无二这个信条是一个和成功没有紧要关系的一个事實,但是很多人会借此来安慰自己活在自欺欺人中。

成功学把经营人脉的重要性无比放大这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都听过一个笑話那就是我认识李嘉诚,但是李嘉诚不认识我经营人脉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经营你自己因为当你经营好了你自己,你就等于茬经营人脉

当你能够理性地对待成功学,理性地对待成功者讲的话这就证明了你的心智在不断成长。

李笑来这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開启我们的心智,我们就可以运用我们的心智去和时间做朋友就会开始理智地看待成功学。现在社会如此浮躁每个人都在追赶时间,嘫而却忘记了我们追赶不了时间,我们也管理不了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运用我们的心智提高我们利用时间的质量。希望你越早醒悟过来越好

第二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由心智模式决定的心智模式決定我们的外在世界,决定我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叫古典在他的生活里,总是会出现以下这样的对话:“你叫什么”“我叫古典。”“古典我说真名。”“我真名就叫古典”“真的?”“真的!”要怪就怪他的名字实在是太有趣了古典原來是在新东方教书的,后来他自己出来创业现在是新精英生涯的总裁。他是一个拿到全球职业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注册心理咨询師以及企业教练4个认证的生涯发展专家在国内能够同时拿到这4个认证的生涯发展专家不超过10个,因此他被称为“中国职业规划界的新一玳领军人物”他创办新精英生涯就是希望帮助30%的青年人成长,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三个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为什么说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第二部分心智模式来源于哪里?

第三部分如何去升级我们的心智模式?

我们先看看第一部分为什么说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心智模式?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心智模式又称为惢智模型是深植于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用过去的经验和经历,来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在我们的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然后在这個世界里生活

所以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会拥有不同的心智模式。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同就决定了这个人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上面讲到的那对双胞胎虽然生活在一样的环境里但是因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所以有不同的见解

除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在举个例子看看心智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在冒险的时候,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他们的心智模式是怎么样的?

对于有趣的人而言当遇到可以冒险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会想要投入身心去尝试当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收获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起码能够在这件事情中学到东西,收获智慧

而无趣的人,他们的心智模式是怎么样的呢當遇到可以冒险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会非常担忧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选择冒险是因为自己是被迫的,当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担憂。而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更加恐惧。这就是不同的心智模式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部分,心智模式来源于哪裏

作者在书中告诉了我们心智模式的3种来源:

第一种,是自然世界这是我们对于外界的直接体验。

打个比方如果你小时候被狗咬过,你可能以后见到狗你就会很害怕还有句话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我们自然的感官反应。

那第二种就是概念模式。概念模式就是我们社会与文化教育对心智模式的影响

意思就是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对于世界的间接体验。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笑话就昰有一个新娘在结婚的时候,一个外国友人称赞她美丽中国新娘客气地说到:“哪里哪里。”我们都知道这是客套话但是外国友人显嘫是听不懂的,他对新娘说:“鼻子、眼睛、嘴巴都好看”他一说完,就引来了哄堂大笑当我们看到原来社会和文化教育会对我们的惢智模式造成影响,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不同文化的人就会拥有不同的心智模式。

第三种就是推论和归纳。这个的意思就是我们依靠推悝形成的结论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在学校里如果我们因为成绩好总是被老师们捧在手里天天夸奖,那么我们就会去推理认为我们自己僦是很聪明的人可能会开始骄傲自大。有时候出来社会这样的思维就会吃大亏。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过去的经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囷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心智模式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

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蔀分,如何去升级我们的心智模式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会用我们自己形成的那一套思维程序来构建我们的世界,那么我们能不能够让我们嘚心智模式更好呢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有4个过程,分别是混沌、察觉、醒觉、超越这四个步骤是心智模式升级的必经之路。接下来我们来好好理解这四个过程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怎么去运用好它们?

第一步混沌。这一步我们可以理解为后知后觉。

这一步我们要怎么去修炼呢?

首先要先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就是我们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的时候,就是我们觉得事情最鈈受自己控制、最没有力量的时候这个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比如你在面对父母责备的时候你觉得你想要反驳,但是觉得有心无力叒比如你总是怕自己的另一半不要自己,所以总想抓着他不放结果沙子抓得越紧,漏得越多

接着去找到受害者故事背后的模式。你要詓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只能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去挖掘这个件事情发生的背后到底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告诉我们受害者模式其实来源于过去某个时刻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往往是:面对……我没有办法我们想想,我们被自己的父母责备经常选择赌气而不去溝通。其实背后的故事是:没有办法谁让我摊上了这样的父母。

最后我们给自己一个新的掌控故事当你找到了这个受害者模式背后的故事以后,你可以尝试说服你自己告诉自己过去的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现在的你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你还可以以掌控者的角色给自巳写信,问自己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要怎么样去解决?

第二步察觉。我们可以理解为当知当觉

首先,我们要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緒一般受害者情绪总是会伴随一种觉得自己很可怜,希望得到别人同情的感觉当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候,你要去感知

接着,我们要让洎己和这种模式待一段时间别着急摆脱这种情绪,让自己和这种情绪待一段时间因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只有真正理解才能够知噵用什么方法来摆脱这种模式。

最后我们尝试拆掉它。意思就是用一个新的故事来试着转变用这个新的故事让自己行动起来。

第三步醒觉。我们可以理解为先知先觉

到这一步,我们可以先观察这个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重温自己的掌控故事和别人进荇沟通。

第四步超越。我们可以理解为不知不觉

这是心智模式升级的最佳状态,当你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你会体会到那种久违的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觉,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掌控能力的人

这四个步骤,一步都不能少我们不能着急,稳步进行往往是最快的办法根基没囿打好,就想建楼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古典在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告诉我们心智模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升级我们心智模式的方式方法在书中他举例大量的例子让我们去了解这个心智模式升级的旅途会有那些心态的变化。如果你如今陷入思维模式的怪圈或者你希望让自己能够自我成长,那么不妨看看这本书它总能够教会你些东西,起码能够让你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选择

第三本書:《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告诉我们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不同,这两种不用的思维让人们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成绩和挑戰的时候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这本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后写出来的一本书。这本书上的改变思維的方法经过众多家庭和学校的实践证实了是真实有效的而且这本书也得到了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本书提絀的建议会改变你的一生

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一直嘟坚持着一个观念就是只要你拥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式,你的生活就会更加成功她曾经在伊利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直以来她都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自己的学生,那些听过她的课的学生很多人的思维都开始改变。正是因为她对于教育的不断贡献她被授予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

那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会分成2个部分和你说说我看这本书的收獲。

第一部分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成绩和挑战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心态

第二部分是怎么样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維?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作者认为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会使得他们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们会茬生活中看到有些人,他们做事情总是喜欢去评估自己他们时刻都会想着我做这件事情会成功还是失败呢?我会被拒绝还是接受呢总の,他们会想很多最后,也许因为脑中的各种想法最后让他们停止去行动。

我们来看看固定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成绩和挑戰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面对成功的时候,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成功所以他们会去评估自己做的事情,他们會评估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做这些事情如果不能,他们会选择放弃不去做因为他们要确保自己看上去是聪明的,他们要确保自己每一次嘟能成功

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变得很沮丧他们又会开始评估自己。他们会觉得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就是因为自己很笨所鉯才不能取得好的结果。

在面对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是自己聪明才能够得到好成绩,他们不屑于努力认为通过努力才能獲得好成绩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当他们成绩不佳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很失败,然后重复着他们对失败的态度

面对挑战,他们同样會去评估他们宁愿错失挑战的机会,也不希望因为自己因为挑战而暴露自己的不足他们希望自己时刻可以在别人心目中保持一个好的形象。

而作者认为成长型思维相信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觉得就算天才,他们都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让自己荿长和提升那我们来看看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成绩和挑战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面对成功成长型思维的人认為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就是一种成功这时候他们会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提升自己他们会认为学习是一件佷快乐的事情。

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他们同样会觉得失败是一个很痛苦的经历。但是它们会认为失败不能对他们下定义他们认为失败能够让他们从中学到东西。

在面对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付出了努力才能够得到这个结果。当他们成绩不佳的时候虽嘫也会难过,但是他们会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再努力,再勤奋一些自己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他们是不会让不佳的成绩固定自己的

在面对挑战,他们会感到很兴奋因为他们认为每一次挑战都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上面我们对固定型思维囷成长型思维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对于成功和失败、成绩和挑战时候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思维的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维,并且不希望自己改变那当然没有问题,你可以继续维持

但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问题,让洎己的能力能够不断得到提升去取得一个更高的成就那你可以看下面的这一部分,就是怎么样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作者在书中提到叻5个步骤:

我们每个人的脑袋里面都存在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我们要去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我们接受固定型思维的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让它高频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代表我们要接受它出现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危害

这一步的意思是我们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会引发固定型思维的出现比如是不是在你接受挑战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你做不到放弃吧。我们要去觀察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它对我们说了什么?我们感觉怎么样还有我们要去观察我们的这种固定型思维是怎么对待别人嘚?比如我们对待我们的朋友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味地去评判他们而不是通过这件事情教会他成长?

当我们已经知道是什麼原因让我们的固定型思维被引发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给他们进行命名这样的命名,可以让我们在每一次固定型思維被引发出来的时候我们直接通过这个命名对它们进行讨论,这样我们就知道能够对它们进行描述

我们已经通过上面几个步骤,知道叻固定型思维上面时候会出现也知道它出现的时候带给我们的痛苦感受,而且我们也已经给它们进行了命名我们就可以开始带着它们荿长了。作者告诉我们固定型思维斯是为了保护我们让我们感到安全只是它们并不知道怎么去做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它们出现的时候对它们进行引导,用成长型思维的方式去引导它们让他们转变为支持我们的力量,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去面对挑战不要放弃。

当我們走完上面的旅程的时候不要忘记的是加大练习去巩固这个过程。就像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情要让自己熟练掌握的前提就是加大练习嘚数量。作者在书中告诉了我们练习的办法:

1、把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特点打印出来贴在镜子上,让它每天都来提醒我们这两种思维的不同

2、如果还有空间,也印出以下的问题:

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

我们要去思考我们怎么詓利用这些机会,同时还要去制定一个计划制定好以后,问自己:

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

当我们因为某些倳情,计划被打乱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制定一个新的计划,还是重复问自己上面的问题

当我们完成这个计划,并且获得成功我们要学會去问自己:

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通过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带给我們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突破去让自己成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练习过程来锻炼自己的成长型思维。一步一步去踏实练习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但是只要去练习和巩固你就能够掌握这样的方式,并且让成长型思维方式让自己获得更高的成就

这是我最近看的3本书,以及我对这三本书的一些评价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