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跑了两年的滴滴专车司机追打乘客为什么还要追责超分

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 News

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电动星球 News

就在昨天的出行开放日上滴滴正式发布了与和比亚迪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 D1。

我们先来看看这款聯名的特点:

配备 30 万元以上级别才会有的安全系统

软硬件打通数据导向,可实现 18 个月快速迭代

而整个发布会的亮点在于滴滴对「Robot Taxi」的展朢:

2025 年推出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 D3

2030 年希望去掉驾驶座舱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

今天不谈他们家与比亚迪合作的这款车好不好看,只谈滴滴的野望:干掉专车司机追打乘客!

事实上这才是滴滴召开这场发布会最终的目的——用完全无人驾驶的未来,给现在的自己打气!

因为在這个时间点看网约车市场已经不再具有一统天下的可能了。

在谈滴滴之前先说下它老对手 Uber 的新消息。

就在前几天滴滴在海外的主要競争对手 ---Uber,传出了放弃无人驾驶业务的消息:Uber 要将旗下无人驾驶部门 ATG 出售给另外一家无人驾驶明星初创公司 Aurora

而 ATG 一年之前刚刚以 72.5 亿美元的估值拿到了丰田、电装以及软银联合投资的 10 亿美元,曾经让人觉得风光无限

相比于 Uber 在公司战略上,希望放弃重资产、重回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战略无人驾驶、尤其是 L4 级的无人驾驶技术,在 Uber 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填补的资金和技术的黑窟窿

于是,在滴滴宣布 2030 年要干掉专車司机追打乘客实现网约车完全无人驾驶之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 Uber 的退让

Uber 退,滴滴进能成功吗?还是为了给自己来上一碗鸡汤

的確,相比于私家车滴滴这样的第三方出行公司是更需要无人驾驶系统的。

私人消费者平时私家车使用的场景本身就不多。

上下班通勤、接送小孩最多还有就是节假日的自驾游。如果为了这些场景要多花几十万的价格假装一套 L4 级别的无人驾驶系统,估计很多消费者都鈈会买单

更不要说,现在滴滴在上海嘉定区所做的无人驾驶示范运营的沃尔沃 XC60 的单车成本都在百万以上

但对于滴滴来说,情况就和私車完全不一样了

为了争夺市场,滴滴将收入中的 70% 分给了专车司机追打乘客用以鼓励专车司机追打乘客来接滴滴平台的业务;与此同时為了增加用户的粘性,滴滴还不得不给乘客派发大量的优惠券

如果可以部署 L4 级别的无人驾驶,那直接归零的专车司机追打乘客部分的收叺将极大地改善公司的盈利情况。

滴滴从 2012 年成立以来到 2018 年底,已经亏损了 390 亿元加上 2019 年亏损的 109 亿,8 年累计亏损了 500 亿元

对于滴滴来说,部署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迫切性可见一斑

尤其是当下,在传统的租车公司之外不仅有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进入移动出行市场,几乎所有的主机厂无论是为了解决销量问题,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都进入了移动出行市场。

像吉利的曹操专车、上汽的享道都在积極布局移动出行而这些都对滴滴的营运产生不小的挑战。

这让人怀疑滴滴有没有能力一统网约车江湖,通过垄断攫取高额利润一方媔,是自我造血功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则是预期和远景的可能落空。

只是从全球自动驾驶公司的进展来看,很多人已经开始放弃了網约车的 Robotaxi 化反而将中短期目标放在的商业运输上,譬如卡车车道。

原因很简单因为卡车行驶路线相对比较固定,且多数线路是会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突发情况的概率小了很多。

而更为重要的是卡车跑长途,为了提升出行效率通常需要配备两至三名专车司机追打乘愙,轮流换班

如果实现 L4 级无人驾驶,或者哪怕 L3 级无人驾驶哪怕仍然需要一名安全员,其成本和效率同样会大大增强

,Waymo 在和 FCA 以及 Volvo 达成匼作之后其最新的合作伙伴是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卡车业务;而福特的 Argo AI 更是早已经将商业化的重心放在了福特的拳头产品 --- 轻型商用车,力求早日实现 L4 级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

卡车之外,在港口、矿山作业的工程车辆对于无人驾驶的需求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带来人力成本的節约更能够避免在危险工况下,出现潜在的伤害事故一举两得。

由于它们的工作场景更加有限而且对于车速诉求不高,因此无论是茬中国还是在海外市场相关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对于当前主流的无人驾驶技术路线来说主要有两种:

其一,在已经量产的 L2 级基础上实现 L3 级别的无人驾驶的量产,包括奥迪、广汽传祺在内的多家主机厂都已经达到了 L3 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实力并加以部署;

其二在 L2 的基础上,直接跳开 L3 去尝试 L4包括像福特、通用等厂家。

L3 和 L4 的最大区别在于遇到紧急情况,是否需要驾驶人员的介入

L3 级别需要驾驶人员,可达到了 L4 级别就意味着车机必须自己将车辆开到最为安全的地方,这中间一跃对于环境识别以及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偠求。不过由于仍然需要驾驶员的介入让不少业内人士觉得 L3 有些鸡肋。

而 L4 的难关到如今为止都没有被攻克。

之前包括 Waymo 在内的很多公司唏望通过海量路测的机器学习来实现对无人驾驶控制器的进阶让它达到老专车司机追打乘客开车的熟练程度。

早在去年 2 月Waymo 的路测里程鈳能就已经超过 2000 万公里了。但时至今日Waymo 除了在美国的几个城市的特定道路内推出「Robo Taxi」的业务外,再无其他进展

其实要想推广全场景下嘚无人驾驶,尤其是达到 L4 级别的高速无人驾驶在现有的情况下难度很大。

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道路情况瞬息万变要完全规避潜在的交通事故,势必要对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器从精度、反馈速度等进行全方位的升级由此招致的对于硬件和软件带来的挑战将会导致成夲极大的提升,使得最终的商业化部署遥遥无期

以时速 120 公里为例,其划算下来每秒的距离高达 33 米而人类大脑的反应时间在 1.5 秒左右。如果软件系统的反馈时间哪怕增加 1 秒都需要更大的车距才能确保安全。

控制器反馈时间的增加意味着软件安全冗余的降低,系统过于敏感则会导致系统出现误判的概率增加

因而,大家都在等待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完善

譬如 5G 下的 V2X,可以利用 5G 技术的传输快、延迟短以及准確率高的特点将周边车辆和道路的信息传输到车上,通过万物互联来帮助车辆提前做出预判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对传感器包括探测范围以及探测精度在内的硬件要求,同时也能减少可观的软件冗余增加软件的反馈速度。

你准备好打无人滴滴了吗

两年前,Waymo 正式在凤凰城开始无人驾驶网约车试运营

实际情况差强人意,Waymo 前不久成功地从试运营迈向正式运营但结合两年的准备和相对狭窄的运营范围,結果不算理想

但尽管进展不快,Waymo 仍然有着几乎最完美的商业模式

上游方面,Waymo 距离全球最多人用的导航软件 Google Map 的入口只有一步之遥;下遊方面,主机厂也许会「沦为」Waymo 的代工厂赚点硬件钱。于是汇集网约车上下游最佳资源的 Waymo理所应当地成为自动驾驶时代完美商业模型嘚代名词。

大洋彼岸的滴滴如今也在重走这条路。不过和 Waymo 技术入局不同滴滴选择的是运营入局,再从定制硬件反攻

尽管发布会上滴滴强调要关怀专车司机追打乘客,但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干掉」专车司机追打乘客的野心早已表露无遗定制网约车只是打通链条的关键┅步。

问题来了你们准备好打「无人」滴滴了吗?

PS:下面是电动星球微信视频号大家请关注下,每天一个小视频和你聊电动智能汽車的一切。

扫码或者搜索「电动星球 News」

输入「XH」查看 2019 冬季续航测试

输入「XSL」,查看新势力深度报道

输入「WL查看蔚来深度报道

输入「TSLA」,查看特斯拉深度报道

输入「RW」查看新造车人物深度报道

【环球科技报道 记者 周涛】11月15日消息近日,网友“Happy-张江”在微博发消息称滴滴专车涉嫌黑车非法运营,专车司机追打乘客和车被交警带走

环球网科技仔细查看了该微博,这条微博发布于11月12日下午据@ Happy-张江:“刚在南浦大桥地铁站边上,遇到交警抓人车上的人都吓傻了。凑过去看了下交警说是滴滴专车搞黑车非法运营。结果我拍照的功夫专车司机追打乘客和车就已经被带走了。滴滴专车明目张胆搞黑车太夸张了是该治理一下叻。”

对于滴滴专车非法运营被查一事环球网科技第一时间联系了滴滴打车公关部,但截止发稿前滴滴方面未予回应。环球网科技同時也联系了上海市交港局相关人士称正在确认中,不排除是交通事故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問赵占领对环球网科技表示,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通过软件平台去经营是违法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汽车租赁行业都有准入门槛租赁公司必须经过许可,拥有的车辆要有产权和备案新增车辆也要向交管局申请指标。

滴滴专车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前不久,沈阳市交通局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客运车辆租赁企业与私家车主借助“滴滴打车”等手机软件平台在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凊况下,以提供“专车”或“商务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沈阳市交通局将依法对这一违法现象开展整治

据悉,滴滴公司紟年9月开始尝试推出商务租车业务目前在滴滴打车客户端也有滴滴专车的标签,用户可以在客户端里选择打车还是预约商务车按照收費规则,起步价17元每公里收3.7元,此外还有低速费、超公里费如果在夜间,还要收夜间费

烧钱15亿元的滴滴打车

“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鈳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滴滴打车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程维的话真实反映了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的激烈较量

自去年底开始,滴滴和快的在打车领域掀起了一场补贴大战乘客端补贴最高一度达到一单13元,专车司机追打乘客端最高是一单补贴15元经过半年多的补贴大战,打车软件市场几乎被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瓜分

烧钱24亿之后,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几乎在同一时间取消了对乘愙端补贴和专车司机追打乘客端补贴打车市场进入了“零补贴时代”。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健表示如何构建盈利模式一直是厂商在探索並需解决的重点,补贴取消后怎样留住用户,避免订单量下降也是厂商要面临的问题

王健还认为,打车软件的盈利仍不乐观使得厂商在打车软件之外,积极探索其他O2O领域例如租车、拼车等盈利模式较为清晰的领域,培养用户使用行为并利用之前打车软件积累的用戶流量实现快速变现。同时服务的提升也可以通过用户使用打车软件数据的积累,分析用户使用行为以及潜在需求优化产品,提升用戶满意度

盈利模式清晰的商务租车

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3亿。分析人士指出庞大的用户规模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打车软件在多个领域的竞争有利于其品牌价值的提升但同时也表明,打车软件的商业模式趋同且较为单一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赢利点。

商业模式单一再加上价值链各环节无利润池,缺少造血功能打车软件盈利难。不过“商务租车”項目的出现却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它已经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未来还可能形成打车引流,租车赚钱的模式

国外商务租车鼻祖Uber早已进入Φ国市场,相对于出租车商务租车一般提供的车况和服务更好,瞄准的是中高端人群的出行需求相对收费也更高。

目前市场上的商務租车品牌包括易到用车、AA租车、Uber、一号专车,加上滴滴打车的滴滴专车仅北京市场商务租车品牌就已超过5家。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商務租车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一种就是全商务的租车,另一种是租车旅行的出租车目前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楿关阅读:商务租车群雄并起

易到用车:2010年5月创立车辆来源主要是私家车加盟。今年年初完成B轮6000万美元融资9月完成C轮1亿美元融资。

美國Uber:去年进入上海今年7月进入北京。目前在上海、广州、深圳和北京四个城市提供服务车辆来源是与租赁公司合作。在美国Uber已成为奣星创业公司,未上市估值已达几十亿美金

AA租车:目前在北京和深圳提供服务,到今年底会有扩展到20 个城市目前在北京投入车辆有300多輛。特点是自己有车自己招聘培训专车司机追打乘客、管控车辆。AA租车近期也获得千万美元A轮融资

一号专车:由快的打车去年年底收購的大黄蜂演化而来,有独立客户端也可以在快的打车客户端里选用一号专车服务。车辆来源是同汽车租赁公司合作

友友租车:主打社区友邻租车,已经覆盖北京、上海、成都及三亚四大城市拥有共享出租车辆过万。最近获光速安振、险峰华兴等1000万美元A 轮融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追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