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个三瓦五伏USB升压usb转串口模块功能想给风力发电机上装结果,输出电压不够给手机充电

数字电压表是指表面从指针改为數字的电压表,即采用数码管显示或者液晶面板显示分类方法也很多,有按位数分的如3/2位、5位、8位;有按测量速度分的,如高速、低速;有按体积、重量分的如袖珍式、便携式、台式。但通常是按A/D转换方式的不同将DVM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转换型,也称比较型;另一类昰间接转换型又称积分型,包括电压-时间变换(VT变换)和电压-频率变换(V-f变换)(1)逐次逼近比较型逐次逼近比较型电压表是利鼡被测电压与不断递减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最终获得被测电压值然后送显示器显示的。虽然逐次比较需要一定时间要经过若干个节拍才能完成,但只要加快节拍的速度还是能在瞬间完成一次测量的。(2)电压-时间变换型所谓电压-时间变换型是指测量时將被测电压值转换为时间间隔△t电压越大,△t越大然后按△t大小控制定时脉冲进行计数,其计数值即为电压值电压-时间变换型又稱为V-T型或斜坡电压式。(3)电压-频率变换型所谓电压-频率变换型是指测量时将被测电压值转换为频率值然后用频率表显示出频率徝,即能反映电压值的大小这种表又称为V-f型。1、51单片机简易数字电压表使用说明:/circuit/11002、stc89C52数字电压表stc89C52数字电压表资源概述:1、采用ADC0809芯片能夠测试8路电压2、液晶显示支持LCD1602、LCD188643、支持声光报警电路4、支持串口调试附件内容包括:整个数字电压表原理图和PCB用AD软件打开;方案链接:/circuit/13833、基于ICL7135和89S52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本设计介绍一种基于89S52单片机的一种电压测量电路,该电路采用ICL7135高精度、双积分A/D转换电路,测量范围直流0-±2000伏使用LCD液晶usb转串口模块功能显示,可以与PC机进行串行通信正文着重给出了软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介绍了双积分电路的原理89S52的特点,ICL7135嘚功能和应用LCD1601的功能和应用。该电路设计新颖、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如图/circuit/41704、基于51单片机+ADC0832+数码管=数字电压表(0-20V)功能描述:1、使用模數转换芯片ADC0832(ADC0832数据手册)采集模拟电压值2、通过单片机AT89S52(AT89S52数据手册)进行数据计算3、数码管显示测得的电压值性能:1、电压测量范围0-20V,精喥/circuit/8755、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本设计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一种电压测量电路该电路采用ADC0832A/D转换元件,实现数字电压表的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该系統的数字电压表电路简单,可以测量0~5V的电压值,并在四位LED数码管上显示电压值所用的元件较少,成本低,调节工作可实现自动化。方案链接:/circuit/146456、基于ATMEGA8单片机设计数字电压表DIY制作ATMEGA8数字电压表介绍:该数字电压表采用atmel公司的MEGA8T32作为主控制芯片采用7133-H控制该数字电压表的稳压输出32V,同时电蕗采用/circuit/18787、51单片机简易数字电压表制作成功简易数字电压表可以测量0~5V的8路输入电压值,并在四位LED数码管上轮流显示或单路选择显示该数芓电压表(DVM)是利用模拟/数字交换器A/D原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由数码管显示出来。51单片机简易数字电压表主要由单片机+AD數模转换ADC0832+数码管显示+按键等构成方案链接:/circuit/85968、DIY制作2线3位数字电压表设计(原理图、PCB、源代码、bom)该3位显示数字电压表基于ATMEGA8设计,此电压表提供的源程序可以制作成3位显示精度的/circuit/38639、量程自动切换数字电压表proteus仿真+程序资料74HC4066是一款硅栅COMS四路模拟开关被设计用于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74HC4066的各开关允许振幅高达6V(峰值)的信号进行双向传输74HC4066的各个开关单元拥有各自的使能输入控制(C)。在C端输入高电平将会导通其對应的开关单元74HC4066的应用包括信号选通、斩波、调制解调(modem)、以及用于模数转换/数模转换的信号复用系统。方案链接:/circuit/1412610、单片机DIY小型电壓表电路方案设计这款电路简单制作容易的STC12C2052AD单片机0-/circuit/9863来源:电路城

  • 据新疆某戍边高原官兵消息近ㄖ,全军首个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项目启动实施这是贯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军地联手开展的首个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主偠新建光伏、风力和储能电站,配套建设输电线路、应急柴油电站和智能微网管控系统等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局域网项目将采取“国家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军队购买服务”模式具体是国家给予可再生能源运行管理政策支持,骨干央企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蔀队官兵与驻地居民享受优惠用能服务。 建成后该地区能源自给率将超过90%,成为国内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局域网不仅能较好满足军地雙方照明、供暖、制氧、取水和装备等综合用能需求,而且还可大大减轻油料、煤炭等后勤保障负担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可歭续的高原现代能源体系。

  •  随着太阳能与风力等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日益吃重相关发电设备的运作效益与使用寿命至为关键,有助于确保风力涡轮发电机(wind turbine)及其机件的正常运作、性能表现、最佳化维护方式的各种电(electrical)传感器与光学(optical)传感器将扮演日益吃重的角色。 根据Electronics360报导傳感器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分析与确认那些环境因素普遍会影响风力涡轮发电机的运作,并可协助建立作业状况的基准当侦测到机件的机械应力、压力、温度、震动变化等的偏离可能影响其运作或导致其损坏时,便可及时进行有效的预测性维护(preventative maintenance)与检修以延长机件与设备的使用寿命。 triangulation)位移传感器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备高分辨率、耐高温、不受电磁场影响的特性,运用两个邻近的导体表面间存在电容且会随兩者距离改变的原理传感器根据电容的变化侦测定子(stator)与转子(rotor)间的距离变化,以此来衡量发电机空气间隙以防止定子与转子产生接触这對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安全性与维护至为重要。 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透过监测涡轮通风叶片(air flap)的位置并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空气供给传感器运鼡缠绕在鼓状物上的超高弹性不锈钢线量测线性移动,不锈钢线的一端与要量测的物体连接而鼓状物的轴线则搭配编码器(encoder)或电位计(potentiometer)使用,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改变时鼓状物会随之旋转并转换为电讯号传送至空气供给控制器。 雷射三角位移传感器会向目标发射细窄的激光束再接收由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束,因此能高度精准的计算地基与垂直柱体间极小的距离变化确实掌握风力涡轮发电机塔的震动情况,洏依据长期监测所获得的数据纪录还可进行趋势分析以显示风力涡轮发电机塔在各个时间点的震动行为。 位移传感器可用于量测一个物體与参考点间的距离涡电流位移传感器运用导体进入移动中的磁场会造成电流变化的特性,将电流变化换算为距离的变化来量测轴承间隙或是涡轮离合器碟(clutch disc)在轴向(axial)、径向(radial)、切线(tangential)方向的偏移(deflection),这些与滑动属性(sliding property)相关的信息对风力涡轮发电机的运作不可或缺。 涡轮轴承表面與驱动轴(drive shaft)的间隙需充填润滑油间隙缩小则润滑油膜变薄可能造成机件间的摩擦力增加、轴承升温,导致内部机件使用寿命缩短、轴承受損影响风力涡轮发电机的运作效益。传统量测轴承间隙的方式需停机且相当耗时涡电流位移传感器透过外部软件能快速、可靠的完成量测。 此外抗油污、压力、温度等特性对设置在户外的仪器设备如风力涡轮发电机非常重要因此涡电流位移传感器的设计可承受严苛的莋业环境。

  • 像可再生能源这样的无碳技术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但这其中许多技术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以风能为例:在过去的十年中隨着涡轮机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应用的激增,风力发电场已经成为无碳电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风能本身的多变性使其成为一种不可预測的能源因此,它不如在固定时间能可靠输送电力的能源有用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去年DeepMind和谷歌开始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媄国中部地区的700兆瓦容量的风力发电场这些风力发电场,是谷歌全球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一部分其产生的电力足以满足一个中等城市的鼡电需求。 我们采用一个在预测天气预报和分析涡轮机的历史数据等方面都可用的神经网络将DeepMind系统配置为在实际发电前36小时预测风力输絀。基于这些预测我们的模型会建议如何提前一天对电网做出最佳的每小时交付承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以计划的能源(即可以在规萣的时间提供一定数量的电力)通常对电网来说更有价值。 虽然我们在继续改进我们的算法但我们在风力发电场中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已經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迄今为止与没有对电网进行时间承诺的情况相比,机器学习已将风能价值提高了约20% 虽然我们无法消除风的可变性,但我们的早期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使用机器学习使风力发电更具可预测性和价值。这种方法还有助于为风力发电场的运营带来更強的数据严密性因为机器学习可以帮助风力发电场运营商更智能、更快和更多地以数据为驱动评估其电力输出如何满足电力需求。我们唏望这种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加强风力发电的商业案例推动全球电网进一步采用无碳能源。能源行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正在为社会如哬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变能源开发新思路我们渴望加入他们,一起探索这些基于“云”的机器学习策略的普遍适用性 谷謌最近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采购,目前正努力在24x7的基础上采购无碳能源谷歌与DeepMind的合作使风力发电更具可预测性和价值,这是实现这一愿朢的具体一小步虽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这一小步不仅对谷歌来说很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

  • 根据新能源财经嘚数字显示,2004年到2011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年增长率为26.7%然而,2011年到2017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率仅为0.7%2017年日本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16%、茚度下降20%、德国下降26%、英国下降56%。美国小幅增长1%而中国大增30%(1330亿美元)。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巨大贡献,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其實是在下降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力度下降可再生能源投资进入了低回报的“新常态”,投资者失去了热情而各国减少对补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没有必要补贴那么多;更重要的原因是可再生能源补贴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沉重负担,难以持续在欧洲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的国家如丹麦、德国、西班牙,居民电价是美国的2-3倍 根据英國BP公司的数据,2016年风电和太阳能在全球能源消费比例中占2.2%;在全球发电量仅占5.2%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应鼡采用光纤电缆和组件作为点对点的高效率信息传输方式。 风力能源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满足快速增长能源需求下非常受到欢迎的替代电仂来源和来源有限且蕴藏量逐渐减少的化石燃料不同,风力能源的来源完全不受限制并且非常容易取得 把风力能源转换成为实用的交鋶电需要如整流器(Rectifier)和逆变器(Inverter)等功率电子设备,在高功率发电系统中电绝缘在确保电力产生的质量和可靠性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光纖组件可以通过提供高电压脉冲绝缘以及防止不必要信号进入功率电子设备提供保护 风力发电系统中工业用光纤的主要应用包括整流器囷逆变器的功率电子门驱动、控制和通信电路板、风力涡轮机控制单元、状态监测系统以及风力电场联网等。 风力涡轮机发电 风力涡轮机通过使用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为电力能源随着风力条件的变化,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力必须随之转换才能使用在风力涡轮机中必须要有整流器、逆变器、变压器以及滤波器等设备,以便可以长距离传送所产生的实用交流电源如图1。 实用级交流电源 整流器和逆变器 整流器囷逆变器为风力涡轮机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件整流器可以把高噪声交流电转换成为直流电,而逆变器则可以把直流电转换成干净可靠的茭流电输出这些设备的开关动作通常由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光纤链路控制,以提供具有高电绝缘能力的高效率可靠控制 基本上茬整流器和逆变器的控制开关上有几个选择,分别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Link通用链路HFBR-0500Z系列 POF = POF塑料光纤 Gate Driver = 门驱动器 状态监测系统 大多数现代的风力涡輪机都具有可以监测并依不同风力条件进行系统控制的智能功能例如大气环境传感器可以检测风速和风向,其他传感器则能够用来监测渦轮风机部件的状况和强度以避免发生问题 风力涡轮机必须可以承受极端的天气条件,如暴风雪或闪电在这些情况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确保涡轮风机的监测系统在设计上可以提供高电压和大电流隔离相较於光电耦合器和其他类似器件,光纤由於可以提供高了许多的電压和电流隔离能力因此成为较好的信号传递媒体选择。 风力涡轮机和风力电场联网 通过状态监测系统所收集的数据搭配上每个涡轮風机使用的短距离POF塑料光纤链路,通常会以多路复用方式接入硬包层(HCS, Hard-Clad Silica)或多模光纤电缆如果风力电塔的高度高於100米,就可能需要更长距离嘚HCS和多模光纤 光纤具有监固的特性,可以提供恶劣环境的更高抵抗能力并且重量非常轻,这些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發电的垂直布线需求

  • [摘要] 在最低时速为25英里的电动汽车顶部配置四只这样的小交通涡轮机,它们所产生的电量将足够支撑汽车驾驶所需嘚能耗   据科技博客Gizmodo文章,图中这款交通涡轮机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众所周知,在驾驶过程中汽车顶部是风吹不断的。因此假洳在最低时速为25英里的电动汽车顶部配置四只这样的小交通涡轮机,它们所产生的电量将足够支撑汽车驾驶所需的能耗   这款涡轮机將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销售,分25瓦特的简易版本和1,000瓦特的工业版本其中,1000瓦特的涡轮机可保证电动汽车永远在充电状态产生的额外电量还可供车载电子设备使用,比如Wi-Fi热点等而且,这种涡轮机的一大优点是性能几乎不受坏天气的影响。

  • 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中风仂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般热潮,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氣污染。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的风车技术,大约昰每秒三公里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机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各部分功能为: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我国在70年代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发和应用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当时研制的风力提水机用于提水灌溉囷沿海地区的盐场研制的较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应用于浙江和福建沿海,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适应了当地自然資源和当地群众的需求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和推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因此小型风仂发电机组单机功率在继续提高,50W机组不再生产100W、150W机组产量逐年下降,而200W、300W、500W、1000W机组逐年增加占总年产量的80%。发展风电对于保障能源咹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日本投入了大量预算用于实施所谓的智能社区业务最初,是在美国奥巴马政权开展智能电网业务的触发下作为智能电网实证项目进行了探讨,不过由于是在电力制度改革之前等原因而演變成了日本型业务。东日本大地震后构筑分布型系统成为日本的重要课题,智能社区成为了最终解决方案不过,智能社区的目的及模式目前均不明确智能电网的本质是在地区构筑利用低电压网络监控电力供求的系统。日本也决定向实施电力系统改革及电力零售全面自甴化转移虽然构筑智能电网的环境正日趋完善,但地产地消的模式尚不明确这是因为电力系统改革本身尚不明朗,其实效性也不确定德国智能电网计划“E-Energy”可以说是最易于理解的地产地消型模式。德国在2008年共选择了6个实证项目从2009年到2012年,用了4年时间实施已经取得叻明显成果。本文将介绍德国北部港口城市库克斯港市(Cuxhaven)的智能电网工程“eTelligence”将根据2013年发布的最终报告进行分析介绍。港口城市的虚拟电廠(VPP)库克斯港市是一座面朝波罗的海、风景秀丽的港口城市因渔业和观光旅游而闻名。这里不仅适合风力发电还设有很多冷藏仓库基地,利用热电联产系统的温泉疗养设施等也非常多最近还作为海上风力发电的候选基地备受关注。在此开展的eTelligence工程由风力(600千瓦)发电、太阳能(80千瓦)发电、冷藏仓库(250千瓦和260千瓦)、热电联产系统(460千瓦和5.5千瓦)构成是一个通过市场交易控制地区电力的实证项目。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转移冷藏仓库的热需求,来抵消风力发电的变动通过整合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冷藏仓库的电力需求,能够如同一座发电站一样進行电力控制这种电力控制机制被称为“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冷藏仓库即使切断电源温度下降也非常慢,因此在不会导致储藏物品质劣化嘚温度范围内可以随意打开或关闭开关。在风力较强和电力市场价格较低时段可打开开关,或降低设定温度以增加用电量。而在风仂较弱和电力市场价格较高时段可关闭开关,或降低设定温度以减少用电量。如果偏离预期 则主动进行控制资料2表示实地测试时(2012年3月11ㄖ)“250千瓦冷藏仓库”、“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的变动纵轴表示输出功率,0刻度以上表示风力和太阳能的发电量0刻度以下表示冷藏仓库的耗电量,离0刻度越远表示耗电量越大红色线表示预期发电量,黄色线表示实际发电量蓝色的虚线表示预期耗电量,蓝色实線表示实际耗电量发电量采用联盟成员开发的模式进行预测。制定预测计划(调度表)是虚拟电厂系统的关键技术实际的发电量会受天气影响,当与预期偏离较大时就通过用电量进行调整。关于用电量参考电力交易市场第二天的现货价格及虚拟电厂的预期发电量,来决萣其预期值但当天的实际用电量是根据市场动向及发电情况自动进行控制。也就是说虚拟电厂是通过改变冷藏仓库的用电量来进行控淛。对预期发电量和预期用电量进行比较按照预测,在0时~6点时使用电量与发电量几乎平衡(加强制冷),在8点之前逐步减少电力使用量之后用电量和发电量会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变化。但实际上(当天)则是稍微控制了0时以后的深夜用电,整天都使用电量平稳变化据推测其理由在于,预计白天发电量会减少因此要做好准备,或者市场价格较高因此减少消费以投入市场,等等从上图可以看出,偏离发電量预期时会主动控制电力需求。从5时到9时在发电量低于预期时,没有按照预期控制用电而是维持电力消费。从15时到18时发电量两佽高于预期,每次都减少了用电量不过,此次的实证只集中使用了一个冷藏仓库是在有富余的供求情况下进行的。估计是在对独立的系统进行实验作为生产消费者独立参与市场交易资料3也是现场测试的结果,显示了虚拟电厂(VPP)的操作过程两个冷藏仓库的总输出功率为510芉瓦,需求量更大发电量与使用量均为实测值。在纵轴零刻度的上方草绿色的区域是太阳能发电,蓝色是风力发电的发电量零刻度丅方的灰色区域是冷藏仓库的用电量。白色的实线代表网络电量随供求关系发生的变化“+”表示向电力市场供电,“-”表示从市场买电虚拟电厂是集发电要素与需求要素于一体的主体,因此是产消者从冷藏需求来看,13时~15时消费量(200千瓦程度)远大于发电量。之后发電与消费基本保持平衡(虚拟电厂正负为零)。在较早的时段进行冷却待充分冷却后,维持(虚拟电厂的)供需匹配虚拟电厂是以此为基本思蕗,利用需求变化调整发电方不规则的动态在15时~18时,需求降低到预想以下到18时重新恢复到了150~200千瓦。从需求变化的转折点来看在時段①,按照日程表关闭冷藏仓库的开关,降低温度在时段②,鉴于风势大于预期打开仓库的开关,加强冷却效果在时段③,风勢保持预期水平因此继续使仓库的温度降低。如上所述通过按照风力发电的运行情况,调整冷藏仓库的温度设置就可以配合双方的凊况,实现稳定的电力输出通过实验,预测能力得到提升预测与实际情况的差距缩小到了3分之1。而且由虚拟电厂进行控制时,用于調节风力变化的电能减少了约15%并且,通过参与市场交易冷藏仓库需要的电力成本减少了6~8%。这是整年的节约效果在电力价格变化剧烮、室外寒冷的冬季,效果尤为明显通过实验,越来越多的冷藏仓库企业开始考虑采用该系统与下面介绍的热电联产系统相比,组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可变热需求的虚拟电厂控制起来更加简单热电联产系统作为发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同时供应电能与热能的热电联产系統也可以通过利用本地市场提高收益性。要实现有效利用需要事先整理思路,确定应当优先供热还是供电中低压的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嘚热能比例大于电能,一般是按照热需求运行在生产热能的同时输出一定的电能。因此为了提高效率,热需求需要超过一定量其额萣值由热需求决定。另一方面欧洲拥有完善的电力交易市场。因此有这样一种思路就是根据市场动向,充分利用“热电联产系统作为汾布型电源” eTelligence工程对热主导运转与市场(即电力)主导运转进行了对比。德国通过法律为热电联产提供了优惠政策其对象为热主导运转。從比较结果来看市场主导运转具有更高的收益性。但二者之间差别不大与整合了风力、太阳光及冷热需求的虚拟电厂相比,热电联产系统更难作出以市场交易为先的判断尤其是在冬季热需求大的时候,难以实现灵活运行另外,在设置了热水储水设备的模拟中通过按照市场需求操作、控制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上升现场测试利用了用于温泉疗养设施(SPA)和用于办公设施的两种热电联產系统,均使用天然气办公设施所用系统由联盟带头人EWE公司提供。这些系统可以作为虚拟电厂统一控制但在此次项目中是作为发电设備单独参与市场交易。另外在实证项目中,对于库克斯港市使用天然气和生物燃气的污水处理设备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应如何运转生物燃气工厂在内,还将进一步进行探讨这一次,在德国的6项智能电网实证项目中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工程项目。着重介绍了由可再生能源和产业用能源需求组成的虚拟电厂的系统和功能虚拟电厂是产业产消者,其能源的供求通过在地区市场交易进行调整这些分散资源鈈是各自为战,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融入地区市场。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足以与一级市场交易的电量。通过根据市場价格的变化改变需求以调整总输出功率,从而提高收益性下次,笔者将为大家介绍eTelligence工程的地区市场功能地区市场才是分布型能源系统、地产地消模式的基础。

  • 三月春季气温明显回升让人们感觉到春意的同时,风力也明显增大季节交替对于气象仪器来说,可就是緊张的时刻了因季节交替容易造成仪器工作不稳定,损伤仪器对仪器的维护保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近日介休市气象局适时对气象儀器进行了维护保养以及更换等。如果仪器保障工作不到位就无法保障台站资料的完整和安全。此外除了确保自动仪器正常运转外人笁仪器也不能忽视。当自动仪器遇到故障后熟练应用人工仪器观测,就能够保障资料和数据的安全、完整保障气象工作的正常进行。

  • 21ic智能电网:11月3日西北电网日风力发电量首次突破一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10亿千瓦时以水电、光伏、风电为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西北当ㄖ电力供给中已经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西北地区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的是无污染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 为了达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西北作为国家战略性的能源送出地区近年来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特别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全球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I期)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相继建成投运。 截至目前西北风电装机已突破芉万千瓦大关,达到1011万千瓦占到全网装机的近10%,光伏装机突破两百万千瓦大关达到206万,占到国网系统光伏装机总容量的76%大规模的风電和光伏发电替代了相当一部分火电发电需求,节能减排效应巨大今年前十个月,西北风电发电量达134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达21亿千瓦时,仅此两项相当于节约标煤5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3万吨为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概观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风力发电厂往往地处偏远,且机组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极高因此风力涡轮的维修成本亦极为昂 贵。此外风力涡轮组件在设计时亦已刻意减轻其重量,因此容易因为应力而发生故障由于风力发电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首要课题则必须降低操作与维护 (O&M) 成本并提高其稳定性。目前风力發电的 O&M 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全球对风力发电的接受度亦有限。透过低成本的在线状态监控系统将可预测故障与维修需要,藉以减少维修莋业并降低 O&M 成本    状态监控的需求 风力发电的目前趋势,即是于偏远地区设置大型的风力涡轮因此往往位于近海处而能获得较佳的风力條件。但与传统发电系统相较设备体积与位置偏远的问题,均造成维修上的难题: 1. 无法随时巡视维护 - 不同于其他发电设备风力涡轮难鉯排定维修人员随时检查维修。 2. 高维护成本 - 由于必须前往偏远地区发电机组又架离地面极高的距离,因此维护成本也较高 3. 故障机率高 - 齒轮箱与相关组件均特别针对重量因素而设计,因此较容易受到应力影响而故障 此外,负载与作业条件均不断变化因此风力涡轮必须承受更高的机械应力。高应力的条件之下就更需要维护作业。 风力发电一般均为反应 (持续运作机器直到故障为止) 为最低效能且最高成本嘚发电设备维护方式EPRI 所提供的维护成本即列于下: 1. 反应 (损坏) 维护成本,每年的单一马力将需要 17 美元「起」 2. 预防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则是根据制造商建議的维护周期所进行,每年的单一马力需花费 24 美元;约可省下反应维护 24% 的成本 3. 预知维护 (Predictive maintenance) 则是状态监控而预测所需的维护作业,每年单一馬力需花费 9 美元;约可省下反应维护 47% 的成本 若涡轮组件可持续运作直到故障,则整体发电量将大幅受到意外停机所影响在此同时,如頻繁运作的零件与吊高作业的成本再加上零件掉落所造成的损 坏,均将提高维护成本与在线状态监控系统的预知维护相较,互动维护嘚成本确实高出甚多状态监控系统的功能,即是要连续监控组件并预测机器问题让操作 人员能尽早排定维护并避免重大损失。   NI 状态监控解决方案 针对状态监控作业NI 提供专属的解决方案。针对发电机/齿轮箱制造商或风力涡轮整合商NI 提供必要的软硬件,以设计高效能、低成本且专属的风力涡轮监控解决方案。NI 亦根据产业走向持续提供最新的讯号处理算法,以找出讯号的关键特征并预测机器组件的狀态。这些算法包含阶次分析、倒频谱 (Cepstral) 分析、轴承调变监控、小波、AR 模型制作、电力质量、功率系数、雨量应力周期 (Rainfall stress cycle) 分析还有许多统计汾析算法。透过 NI LabVIEW 软件即可使用这些内建的讯号处理算法、汇入文字程序代码 (如 C 与其他数学脚本),并可轻松设计全新的算法 以研究结果為例,风力涡轮的齿轮箱与其轴承即为最高故障率的组件。齿轮箱与轴承的振动分析作业则是透过加速规而监控并预测可能的故障。泹若风力涡轮使用多层次齿轮箱则过多振动源将造成复杂的振动、调变,与运作速度振动 若要正确分析齿轮箱的振动,则需要高分辨率的频谱分析器基本而言,此将需搭配多带宽的振动讯号取样仪器以记录长时间的波形。换句话说状态监控解决方案必须能达 51.2 kHz 以上嘚取样率,且可储存超过 2 MB 的二进制时间波形NI CompactRIO 平台即具备此功能。而高阶光谱分析则包含变焦 FFT 与变焦阶次频谱 (Zoom order spectrum)可进一步找出高频率振动特性参数,且不致遗漏边带 (Sideband) 数据边带分析可辅助分析师找出故障齿轮。 此弹性且开放的 NI LabVIEW 与 CompactRIO 环境共具备下列优势: 1. 较低成本 - NI 持续研发低價位且高效能的技术,只为提供整合商与 OEM 更卓越的技术 2. 客户解决方案 - 开发厂商可轻松设计专属的监控解决方案,且功能远远超越传统的狀态监控解决方案 3. OEM 专属 - NI 另配合超过 900 家开发伙伴,可大幅减少成本且达到立即可用的解决方案 4. 整合控制与监测 - NI 平台可于单一系统具备控淛与监测功能,适用于高阶、模型架构的监控作业   控制系统整合与通讯协议支持 若与其他产品相较,NI 系统除了可达较低成本与专属的讯號处理功能其最大差异则在于可整合控制系统的功能。透过 NI 平台即可用单一装置或沟通多组装置,而整合控制与监测功能NI 平台可衔接以太网络、RS232/RS485、Modbus、OPC、CAN、Fieldbus、PROFIBUS,甚或取得专利的通讯协议此弹性的通 讯功能,可让 NI 系统轻松整合风力涡轮机组的其他装置   用于状态监控的 NI 產品 NI 提供多款讯号处理设备,可衔接不同的传感器包含振动、应变、音频、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等。透过标准的通讯协议即可为狀态监控装置新增油微粒子 (Oil particulate) 计数,与光学感测功能多样且弹性的功能,让 NI 保持在状态监控应用的领先地位  

  • 风力发电站(WindPower)一般简称风电站,属绿色能源通过传动轴方式,将耸立于山坡或海边的高空扇叶转动的动能传送至发电机使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再使用升压变压器将電压升高传送到较远处的变电站,再由变电站进行降压送到各用户的方式称为风力发电 有哪些安全顾虑? 风力发电站通常设置在迎风面的海岸、近岸的浅海区域、内陆无人地带迎风面的平地或丘陵地带上,都是属于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区域容易因为人迹罕见而轻忽本身的咹全警戒与维护,安防解决方案的设计上须考虑以下方面: 1、设备监控与周界的入侵防范; 2、雷击和鸟类干扰; 3、塔柱离岸建置的遥控与电力傳输安全; 4、海上船只撞击; 5、风力来源及风向的不稳定及风力有间歇性的问题无法及时调整风机方向使发电更有效率 这些问题里面最重要嘚是整个风力机塔站的设备运作及周界安全这二部分。 设备监控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站设备部分非常复杂风机依照结构及运转技术可以有佷多种类型。依风机旋转轴的方向可分:与地面平行的水平轴式风机这是常见的大型的风机,叶轮需随风向变化而调整位置;叶片与地面垂直轴方式风机设计较简单,叶轮不必随风向改变而调整方向 此外还有依桨叶受力分成升力或阻力型风机;依叶片数量分为单叶片、双葉片、三叶片或多叶片型。这些由成本、噪音、美学及发电效率、环境、空气动力及设计的复杂因素来决定因此在总体设备运作上的监控也就有很多的项目,这些监控项目结果及参数都必须通过传输系统送到电力站监控室或发电厂的监控室以作为运作监控使用 所有风力發电设备都必须要有远程数据收集器:包含风力计、风向计、温湿度计、电压电流计表及油压液位传感器及马达转速计等传感器,以及收集端RTU设备来对现场风机及发电机设备运行情况做准确监控收集目前运作数据及设备控制状态,再将控制信号及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服务器再服务器产生报表及状态栏以做为操作人员直观的监控参考。 风力发电在主系统通过网络及探测器进行电网参数检测、目前风力及风姠状况、现场设备工作温度数据及目前工作电压及电流的稳定情况并对风力发电机组自动进行连、脱机控制,并监控齿轮箱、发电机的運转温度是否过高油压液压系统的压力与液位是否正常,同时依照风力风向状况进行转向偏向及桨叶偏向俯仰角度等调整动作获取最佳风力转动力源,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与质量 对于收集所得数据,如出现任何异常设备监控系统会自动进行告警警报功能,如遇紧急状况系统必须有自动停机的远程控制能力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完全安全可靠的运行。这些都是通过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塔柱底部空间的机柜监控设备来完成这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与显示还有历史数据查询、故障查询等功能。 风力发电设备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组成:网络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架构数据伺服在设备监控主服务器上作为发电机组设备监测系统;采用JAVA语言及SQL数据库存储各类数据,集荿远程控制、综合数据查询、风机故障分析等功能支持多种类型通讯规则,并具有可扩展性和跨平台型功能设备监控系统能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支持通讯协议扩展;采分布式主从结构支持双Master或Master-slave方案,支持冷备份和热备份可灵活可靠的用户权限配置,支持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 现场设备监测项目包括风向、风速、温度等风力气候监测,及发电机电压、电流、功率调节机组等监测;风力发电机监测主要包括風力机电力调节机组监测与风场气候环境监测 风力发电调节机组监测主要是为了确保运转机组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运转,并维持发電效率;而风力场气候监测则用以监测外在环境气候影响因素以保全风力发电机运转无外力干扰,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使用 监控系统偠求外形简洁容易操作,具备有IP67及NEMA5以上防水耐腐蚀及抗震性能应付恶劣环境使用,并且系统稳定低故障率同时为迎合各种数据的不同探测收集器,RTU的接口必须丰富多元才能完整收集所有类型的数据这样才能顺利的传输到后端监控盘上,最后要能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洳此才是风力发电站完整的设备监控解决方案。监控系统架构图如图所示     风力发电站周界与设备安全监控解决方案 避雷击解决方案 由于風力发电机组都耸立在广阔地带,且其独特的超高结构、外形、室外环境条件使得风力发电站经常受到雷击威胁。雷击不但会使扇叶及輪机外毂外壳击穿、表面损坏还会导致电器设备烧毁。除了部分安装避雷针设备外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安装放电的防雷系统在轮毂和塔筒上的环形电极上,让风机的轮毂的电极与扇叶的导雷电缆连接也让塔筒上的电极与导雷电缆做好连接,并安装在轮毂的底部环形电極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这样可避免雷击中轮毂时对塔筒的电极造成撞击而使转动机组偏转,同时若雷电直接击中扇叶时雷击电流也會沿扇边缘到叶尖,通过导雷电缆将大电流送到轮毂上的电极因两个电极间会存在电位差,通过二个电极形成电流通道将电流通过电極释放到大地,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风力发电站避雷解决方案 不管哪种环境下的风力发电站,所采用的摄像机必须采用具有PTZ功能且必须昰防腐蚀抗盐分的SS316不锈钢材质同时还有红外线夜视照明及远距离监控能力,以防止有人入侵风电站周界范围或塔筒底部机防的入口处;为唍整管制整个风力发电站区域四周的周界状况必须采用抗腐蚀抗盐分的不锈钢围篱加上光纤振动或多光束长距离AIR主动式红外线探测系统,或以影像摄像机加上前端区域动态VCA智能侦测入侵周界行为;利用VCA智慧侦测可以做到早期预警,事件处理采证,利用前端摄像机去进行倳件侦测如塔筒机房火警检测、周界入侵检测、徘徊滞留等远程监视监控。 风力发电站通常分为很多区块因此采用红外线多光束周界偵测会比光纤传输方式经济,也是最适合的方式在周界部分的保护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拉力式周界阻绝设施,配合保安PTZ摄像机监视系统做默认门位或栅栏开关侦测驱动摄像机画面锁定及连动警报画面锁定也可以采用巡程(Pattern)监视。塔统底部机房大门区配置门禁系统和监视系统记录进出机房的每一个脸部录像及作业内容,此外针对进出周界区之人员、车辆执行CCTV跟随画面追踪锁定确保非授权者进入区域内造成破坏,以达双重安全管制保障 升压变压器及电力开关厂部分:变压器区及一次电力传输的开关厂,通在会在风力机的塔筒底部机房及塔筒边的区域与其它类型发电厂同样具有相同的感电、电弧放电及绝缘碍子和变压器高温爆炸等这些安全上的危险,因此变压器的工作温喥还有散热风扇运作、升压电压、电流量变化都要纳入风力发电的影像监控范围内;开关厂部分也属于高压电力危险区域,在此区域架设嘚PTZ高清监视摄像机须考虑维修时过度接近电力设备时的电磁干扰问题必须用严格的HD高清影像来管制门禁,以确实掌握进出人员身份 未來安全监控发展 由于大部分风电站都位处偏僻区域,监控必须符合无人化、远程化、高清化及网络化的要求但由于部分风电站处于海岸休憩区,风力发电站的安全保密及传输线路安全都变得非常重要因此3G架构传输也变成是风力发电站在监控及影像和数据实时传输的发展需求之一。 在整体解决方案上目前以模拟为主加部分数字的混编架构方式为主。对于风力发电站的整体要求来说远距、实时是风力发電站运作首要条件。解决方案内容跟其他能源发电厂一样必须做到将远程的图像监视、环境监控、防盗、消防和报警联网系统的统合并结匼复杂的设备安全监控系统才能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确保风力发电站运行安全。 随着电力能源不足及风力发电站不断发展风力发电站安全监控应用项目及解决方案也会不断改良,朝风力发电站的安全监视监控整体化的集成系统发展包含环境及设备监控系统、防盗系統、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的高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

  • 我国近海风资源十分丰富初步估算我国海上风资源为7.5亿kW[1],为陆地风力资源的3倍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具有节省土地资源、风速高而且持续没有复杂地形对于气流的影响,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昰当前国际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海水的大规模流动含有巨大的能量据估计,全球海流能高达5×106MW,我国可开发的海流能约为3×104MW因此,发展风力海流发电机对于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中国沿海风场、流场分布 2.1 风场分布 冬季东亚地区受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冷空气活动频繁,中国近海盛行偏北风风速较大;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以及热带气旋嘚影响,盛行偏南风风速较小。  如图1所示东南沿海是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浙江中部至广东东部近海海域年平均风速达8m/s以上台湾海峽中部达9m/s以上。30?N以北江苏近海和渤海西部6.5m/s-7.5m/s渤海海峡到成山角7m/s -8m/s。广东西部近海6.5 m/s-7.5m/s海南岛西部6.0 m/s-7.5m/s,广西近海6.0 m/s-7.0m/s 外来的黑潮暖流;② 海域内生荿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渤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半日潮为主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至蓬莱一带属正规半日潮,秦皇岛以东和神仙沟附近属正规全日潮黄河口两侧为不正规全日潮(见图2)。 黄海沿岸基本上属于正规半日潮威海至成山头囷靖海角、连云港外为不正规半日潮。   东海大陆沿岸除宁波至舟山之间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外其余为正规半日潮。台湾西岸从基隆至布袋为正规半日潮其余为不正规半日潮。         图2  黄海、渤海及东海冬、夏季流系示意图  南海海域的海流较为复杂过去认为,从表层至200 m深处的仩层水体都在季风的制约下流动夏季东北漂流,冬季西南漂流后来发现,在广东外海冬季期间海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并非总体都是如此,在较深的水深处有一狭窄的逆风向海流,且流速较大(见图3)         图3 南海海域冬、夏季风漂流图 3  风速发电模型及风力载荷 3.1  风速模型  由於风速的易变性和不可控性,几乎时刻都有较大的扰动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风速模型,从而能够对风速的变化进行模拟研究在一定風速条件下系统的性能。     为了比较准确的描述风的随机性可以将风速分解为4种分量,即基本风、阵风、渐变风和随机风[3]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VWB是基本风;VWG是阵风;VWR是斜坡分量;VWN是背景噪声,单位为m/s 各种风速模型定义如下: (1)基本风  风电机组正常运行时,通常处于某┅功率水平下原则上可认为有一基本风速VWB与之对应。基本风速VWB可由风电场测风所得到的Welbull分布参数近似确定[4]由下式表示 式中:VWB为基本风速,m/s;A为Welbull分布的尺度参数;K为Wel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为伽马函数。 (2)阵风 为了反映风速的突然变化特性可在基本风上叠加一阵风分量VWG,由下式表示 式中:VWG为阵风风速m/s;TG为周期,s;T1G为阵风启动时间s;(VWG) max为阵风最大值,m/s (3)渐变风 为了反映风速的渐变特性,可在基本風上叠加一斜坡分量VWR , 由下式表示 式中:VWN为随机风风速m/s;φi为0~2π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KN为地面粗糙系数;F为扰动范围,m2;μ为相对高度的平均风速,m/s;N为频谱取样点数;ωi为各个频率段的频率   3.2  风力机受力模型  设v为风力机叶片前方处的风速,A为风轮旋转面积R为风轮半径,ρ为空气密度。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风力机获取的风能为: 式中Cp为与气动性能相关的风能利用系数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风轮所吸收的风能与通过风轮旋转面的全部风能之比来表示。 根据式式(5)可以得到叶片吸收风能后产生的转矩为 式中Ω为风轮转动的角速度。 风轮机不能把通过其旋转面的风功率全部吸收, 以至于风轮机后方的空气速度不能降为零通过风吹过叶片形成叶片正反面的压差, 这种压差会產生升力, 使风轮机旋转并不断横切风流[5]。风轮机周围的冲量如图4所示, V1V1,Pm1Pm2分别是经过风轮机前、后的风速和压强, P0是大气压强。由伯努利萣律可得: 图5  波浪力计算简图 惯性力f1数值上等于这个体积的水体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由于在流场中,这个体积的水体中各点的加速度均鈈同可以采用沿桩柱轴线上各点的加速度来代表各相应深度处桩柱截面内各点的加速度。此外除了被桩柱所占体积的那部分水体外,茬桩柱附近还有一部分水体也被加速或减速因此,真正作用在桩柱上的作用力尚应乘以一个系数 式中:Cm称为质量系数或惯性系数;u为沝质点的速度; 为z点处水质点的加速度。 托拽力fD与质点速度的平方和物体与质点速度垂直方向的投影面积成正比由于波动流是双向往复的,因此速度的平方应改为速度向量与速度绝对值的乘积   式中:Cd几为速度力系数,与桩柱形状及柱壁摩阻力有关   作用在单位高度桩柱上總的作用力f为: 5  洋流发电机  研究与试验表明,目前可以相对高效利用海流发电的水轮机有两种:“螺旋状”式水轮机和“中心开敞”式水輪机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在水下某一固定区域放置多台水轮机及与之相连的发电机。这里只介绍 “螺旋状”式水轮机工作原理水轮机转輪俯视草图见图6。 “螺旋状”式水轮机专用于在低水头、高水流条件下工作水轮机由一个或多个长叶片组成,这些叶片就像螺旋线缠绕荿一个圆筒状对于来自任何一个方向的水流,螺旋状水轮机叶片都产生一个与叶片前缘垂直的推动力水轮机的轴带动与之连接的发电機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密歇根大学流体动力学实验室曾经进行过实验研究,直径1016mm、高838.2mm的三螺旋可反转式水轮机在流速为0.6m/s~2.4m/s时发电的效率鈳达35%。实验表明螺旋式水轮机开始发电的流速约为0.6m/s,流速增加发电量增加。水流速为1.5m/s时水轮机产生的电力为500W,水流速在2.4m/s时产生电仂达2000W。 6 海上风力机安全性研究 海上风力机运行环境比较恶劣高盐雾、多腐蚀、浪载大,使得风电机组非常容易受到损坏[7] 6.1 盐雾带来的主偠危害 (1)盐雾与空气中的其他颗粒物在叶片静电作用下,在叶片表面形成覆盖层严重影响叶片气动性能,产生噪声影响美观。 (2)破坏设备强度降低风力机组承受的最大载荷,影响设备运行安全性 6.2  台风影响 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影响广泛,每年皆受到(1~3)次台风影響频次很高。 (1)台风风力带来的破坏  面向台风登陆前进方向的杆塔因受到超过设计风速的强台风袭击,造成倒杆、折弯引起线路跳闸; (2)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破坏  雨水冲刷线路杆塔基础,引起塔杆倾斜甚至倒塌严重威胁系统安全,有时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电網带来巨大损失。 6.3  安全性设计 6.3.1 机械部件裕度设计 所谓裕度设计就是针对重要机械零部件,设定较大的安全系数风力机在运行中受到的載荷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裕度下则可以使风力机免受损害。 但裕度过大将会使风力机成本过高裕度设计主要针对风力机中比较重要、受载荷较多较复杂的部件,例如主轴、轮毂、塔筒等 6.3.2 防松设计 (1)对于承受多变载荷的高强度螺栓,为了提高在多变载荷作用下的螺栓疲劳强度要求被连接件夹紧厚度至少大于5倍螺栓公称直径。 (2)优先采用螺栓螺母连接的连接方式尽量避免采用螺栓和内螺纹的连接形式。 (3)紧固螺栓应从设计上确保不受剪力可能受剪的重要连接处应采用螺栓加销或铰制孔螺栓等措施。 (4)受力重要螺栓连接应鈈少于两道防松且其中至少有一道是除了弹垫、紧固力矩之外的机械防松。涂胶、弹垫均不能作为可靠地防松措施而采用 (5)原则上鈈允许将紧固件设计成从下往上紧固。 6.3.3 防锈 在国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般分两种:① 使用普通的防锈漆,其性能并不适应于侵蚀性强嘚野外环境下螺栓的保护需要经常维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防腐蚀问题;② 使用价格昂贵的不锈钢螺栓在国外,大多数使用高质高效嘚螺栓防护盖     此外,国外海上风力机紧固件防锈的经验表明海上风力机螺栓连接10.9级与10.9级以下应采用不同的防锈措施,在保证可靠度的哃时还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7  结语 尽管海上发电机的基础成本很高 但是由于海上风电的特殊需求,风能工业将继续高速发展用IEA标准方法预测,海上发电成本是:0.42元/kWh 考虑到未来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与火电相比海上风电、水流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我国海仩风能储量丰富并且是世界上海流能资源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海上风力、水流发电将是我国发电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是“方向中嘚方向”。 参考文献

  • 低电压过渡能力: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LVRT ;Fault Ride Through ,FRT 曾称“低电压穿越”定义:小型发电系统在确定的时间内承受一定限值的电网低电压而不退絀运行的能力。 一、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 1、问题的提出 对于变频恒速双馈风力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的情况下,由于与其配套的電力电子变流设备属于AC/DC/AC型容易在其转子侧产生峰值涌流,损坏变流设备导致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解列。在以前风力发电机容量较小的時候为了保护转子侧的励磁装置,就采取与电网解列的方式但目前风力发电的容量都很大,与电网解列后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性甚至会产生连锁故障。于是根据这种情况,国外的专家就提出了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的问题 2、LVRT概念的解释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风电场需维持一段时间与电网连接而不解列甚至要求风电场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供无功以支持电网电压的恢复即低电压穿越。 目前对于风力发電低电压运行标准主要以德国e.on netz公司提出的为参考。 双馈风力发电机由于其自身机构特点实现LVRT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 1)确保故障期间转孓侧冲击电流与直流母线过电压都在系统可承受范围之内; 2)所采取的对策应具备各种故障类型下的有效性; 3)控制策略须满足对不同机组、不同參数的适应性; 4)工程应用中须在实现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少地增加成本。 3、电网电压跌落后DFIG运行的暂态过程分析(感觉这部分内容需要理论推导) 茬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风电机组中的双馈感应发电机会导致转子侧过流,同时转子侧电流的迅速增加会导致转子励磁变流器直流侧电压升高发电机励磁变流器的电流以及有功和无功都会产生振荡。这是因为双馈感应发电机在电网电压瞬间跌落的情况下定子磁链不能跟隨定子端电压突变,从而会产生直流分量由于积分量的减小,定子磁链几乎不发生变化而转子继续旋转,会产生较大的滑差这样便會引起转子绕组的过压、过流。如果电网出现的是不对称故障的话会使转子过压与过流的现象更加严重,因为在定子电压中含有负序分量而负序分量可以产生很高的滑差。过流会损坏转子励磁变流器而过压会使发电机的转子绕组绝缘击穿。 二、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具体實现 目前的低电压穿越技术一般有三种方案:一种是采用了转子短路保护技术二种是引入新型拓扑结构,三是采用合理的励磁控制算法本周我主要看了前两种,以下分别介绍 1、转子短路保护技术(crowbar电路) 这是目前一些风电制造商采用得较多的方法,其在发电机转子侧装有crowbar電路为转子侧电路提供旁路,在检测到电网系统故障出现电压跌落时闭锁双馈感应发电机励磁变流器,同时投入转子回路的旁路(释能電阻)保护装置,达到限制通过励磁变流器的电流和转子绕组过电压的作用以此来维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此时双馈感应发电机按感应电动机方式运行)。 目前比较典型的crowbar电路有如下几种: (1)混合桥型crowbar电路如图1所示,每个桥臂有控制器件和二极管串联而成 (2)IGBT型crowbar电路,如图2所示每個桥臂由两个二极管串联,直流侧串入一个IGBT器件和一个吸收电阻 (3)带有旁路电阻的crowbar电路,如图3所示出现电网电压跌落时,通过功率开关器件将旁路电阻连接到转子回路中这就为电网故障期间所产生的大电流提供了一个旁路,从而达到限制大电流保护励磁变流器的作用。 2、引入新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与传统的软启动装置类似在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侧与电网间串联反并可控硅电路。 在正常运行时这些鈳控硅全部导通,在电网电压跌落与恢复期间转子侧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随电压跌落的幅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承受电网故障电压大跌落所引起的的转子侧大电流冲击转子侧励磁变流器选用电流等级较高的大功率IGBT器件,这样来保证变流器在电网故障时不与转子绕组断开時的安全电网电压跌落再恢复时,转子侧最大电流可能会达到电压跌落前的几倍因此,当电网电压跌落严重时为了避免电压回升时系统在转子侧所产生的大电流,在电压回升以前将双馈感应发电机通过反并可控硅电路与电网脱网。脱网以后转子励磁变流器重新励磁双馈感应发电机,电压一旦回升到允许的范围之内双馈感应发电机便能迅速地与电网达到同步。再通过开通反并可控硅电路使定子与電网连接这样可以减小对IGBT耐压、耐流的要求。对于短时间内能够接受大电流的IGBTusb转串口模块功能可以减少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脱网运行时間。转子侧大功率馈入直流侧会导致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升高而直流侧的耐压等级依赖于直流侧电容的大小,因此直流侧设计crowbar电路在直鋶侧安装电阻来作吸收电路,将直流侧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该方案需要增加系统的成本和控制的复杂性。考慮到定子故障电流中的直流分量需要可控硅器件能通过门极关断,这要求很大的门极负驱动电流驱动电路太复杂。这里的可控硅串联電路如果采用穿透型IGBT的话IGBT必须串联二极管。而采用非穿透型IGBT的话通态损耗会很大。理论上如果利用接触器来代替可控硅开关的话,雖通态时无损耗但断开动作时间太长。而且由于该方案在输电系统故障时发电机脱网运行因此对电网恢复正常运行起不到积极的支持莋用。 通常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背靠背式励磁变流器采用如图5a所示的与电网并联方式这意味着励磁变流器能向电网注入或吸收电流。为了提高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文献提到了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如图5b,即将变流器与电网进行串联连接比如,变流器通过发电机定子端的串聯变压器实现与电网串联连接则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端的电压为网侧电压和变流器输出的电压之和。这样便可以通过控制变流器的电压來控制定子磁链有效的抑制由于电网电压跌落所造成的磁链振荡,从而阻止转子侧大电流的产生减小系统受电网扰动的影响,达到强囮电网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将增加系统许多成本,控制也比较复杂 低电压穿越能力是当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容量比例较大时,电力系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电场切除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就要求风电机组具有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能力,保证系统发生故障后风电机組不间断并网运行 风电机组应该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a)风电场必须具有在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维持并网运行620ms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b)风电場电压在发生跌落后3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必须保持并网运行; c)风电场升压变高压侧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必须不間断并网运行。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的深度对机组造价影响很大,根据实际系统对风电机组进行合理的LVRT能力设计很有必要对变速风电機组LVRT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多种实现方案进行了比较。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及LVRT功能模型以地区电网为例,详細分析系统故障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影响,依据不同的风电场接入方案计算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电压限值,对风电机组进行合理的LVRT能力设计。结果表明, 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深度主要由系统接线和风电场接入方案决定设计风电机组LVRT能力时,机组运行曲线的电压限值应根据具体接入方案进荇分析计算。 解决:需要改动控制系统变流器和变桨系统。我国的标准将是20%电压625ms,接近awea的标准 针对不同的发电机类型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最早采用也是最普遍的方案是采用CROWBAR,有的已经安装在变频器之中根据不同的系统要求选择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大小,即电压跌落深度囷时间具体要求根据电网标准要求。 风电制造商采用得较多的方法其在发电机转子侧装有crowbar电路,为转子侧电路提供旁路在检测到电網系统故障出现电压跌落时,闭锁双馈感应发电机励磁变流器同时投入转子回路的旁路(释能电阻)保护装置,达到限制通过励磁变流器的电鋶和转子绕组过电压的作用,以此来维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此时双馈感应发电机按感应电动机方式运行)也就是在变流器的输出侧接一旁蕗CRAWBAR,先经过散热电阻,再进入三相整流桥,每一桥臂上为晶闸管下为一二极管直流输出经铜排短接.当低电压发生后,无功电流均有加大,有功電流有短时间的震荡过流在散热电阻上以热的形式消耗,按照不同的标准,能坚持的时间要根据电压跌落值来确定当然,在直流环节上吔要有保护装置.详细就不讨论.具体的讨论再联系FRT的实物与图片可供大家参考。但是大家所提到的FRT只是老式的,新式是在直流环节有保护装置但输出侧仍是无源CRAWBAR。 crowbar触发以后按照感应电动机来运行,这个只能保证发电机不脱网而不能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电网电压现在LVRT能提供电网支撑的风机很少,这个是LVRT最高的level德国已经制定标准了。最后还是得增加转子变频器的过流能力 另外,控制系统要嵌入动态電压暂降补偿器当有暂降时瞬时将电压补偿上去,先保住控制系统不跳ABB号称采用了一种ACtive CROWBAR来实现低压穿越功能。 低电压穿越(LVRT)指在风力發电机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候,风机能够保持并网甚至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直到电网恢复正常,从而 “穿越”這个低电压时间(区域)LVRT是对并网风机在电网出现电压跌落时仍保持并网的一种特定的运行功能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提出的LVRT要求不尽相哃目前在一些风力发电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丹麦、德国等已经相继制定了新的电网运行准则定量地给出了风电系统离网的条件(如最低电压跌落深度和跌落持续时间),只有当电网电压跌落低于规定曲线以后才允许风力发电机脱网当电压在凹陷部分时,发电机应提供无功功率这就要求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较强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同时能方便地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持但目前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技术是否能够应对自如,学术界尚有争论而永磁直接驱动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已被证实在这方面拥有出色的性能。

  • 风能是非常重要并储量巨夶的能源安全、清洁、充裕,能提供源源不绝而稳定的能源“十五”期间,能源技术领域中所设立的后续能源技术是作为发展重点的后续能源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燃料电池等,覆盖了除矿物能源以外的几乎所有能源领域其中风能、太阳能为主攻方向。目湔利用风力发电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风能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有前景的高新技術产业202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kW的目标,为风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据统计,架设5公里电线及以后的电费投资远远夶于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足以让您一劳永逸 风力发电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姠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用电;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如柴油机发电)相结合向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庄戓一个海岛供电;三是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向大电网提供电力常常是一处风电场安装几十台甚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这是风力發电的主要发展方向而MW级风力发电技术早己开始研发。     在架构上风力发电系统中两个主要部件是风力机和发电机。风力机向着变浆距調节技术发展、发电机向着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发展这是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风力发电的主要技术     应该说国内风电设备淛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市场可供用户选择的风机类型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对风机稳定性和性能的关注。风机电控系统的快速、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风机的成功与否所以它是风力发电应用技术中的核心部件。而电控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选方案囷所采用的零部件为此,本文主要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基本架构与风力发电应用中的电控系统及其新型控制器选择和应用作分析说明 圖1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网络拓扑。从图1所知风电机组电控系统是对风电机组自动启动、停机、平稳并网、双速切换、自动对风、数据检測和处理、故障记录及自动保护等就地控制功能。风电厂由三部分组成:就地控制部分、中央集控部分与通信部分根据不同风机的应用通信部分分为两部分:风机与风机间或风机与控制中心的网络通信部分与风机内部控制通信部分。 2.2 网络结构及其系统主要部件与功能     从图1鈳知风电作为典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光纤及工业交换机组成环形网络结构要求网络设备可以在高粉尘、高寒、高热、强电磁环境中运行,实现宽带、可靠稳定的传输风机的各种参数     其系统主要部件与功能如下: ⑴ SCOM3024是专门针对电力系统高等级变电站设计的工业交換机。主要应用在220kV、500kV、700kV超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 ⑵ 采用了SCOM3000、KIEN2032、KIEN6000部件,其应用为:风机与风机间或风机与控制(检测)中心的网络通信部分;其KIEN6000部件应用在控制中心完成风场SICOM3000等工业交换机数据落地,同时启用三层功能与上级网络隔离。 2.3 关于风电场的监控系统     由于风電场单机容量小、数量多为了确保各台风力机的安全运行,风电场设置有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一般由地面监控(或称就地监控-LCS)(可从图1看出)和中央监控(CMCS遥控)两部分组成,其中就地监控主机可使用工控机(如ARK3382型)就地监控包括如下功能: ⑴ 运行人员可以从就哋控制盘前计算机屏幕上了解到各台风力机的运行状况,如:该风力机处风速、发电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主轴转速、齿轮箱及轴承溫度等等 ⑵ 可以通过控制盘上的键盘,方便地修改风力机的保护定值如过压保护整定范围,频率保护整定范围风速极限值的修改等等。 ⑶ 该控制系统能根据自己所检测到的风速、风向情况自动发出开机寻找风向(即自动偏航)或停机的控制命令同时还能进行自我诊断风仂机是否存在故障、是否需要停机。该系统还能对电网进行检测如发现电网电压、频率工作不正常则立即停机,待电网恢复正常后自动起动 ⑷ 该控制系统具有先进的记录功能,能记录所有发生过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告诉运行人员发生故障的时间。该系统还能进荇产量报告能记录该风力机的月发电量,及累计发电量和运行小时数     中央控制系统设在控制室内,通过监视器可以了解到整个风场各囼风力机的运行状况中央控制系统除主机外,还有一套备用设备可供主机故障时投入,可随时向人们提供所需的报告 其主要任务是控制风机根据风能的变化调整输出,以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检测、系统保护、通讯等功能整个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并不哆,一般不多于300点如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特点是点数不多(整个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并不多,一般不多于300点)以及数据计算量夶尤其是远程监控系统、故障检测及自复位功能的应用使控制器的数据计算量很大。由于同一时间不同优先级事件的存在控制器必须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执行不同的扫描周期。     这些特点要求控制器具备高速度、支持多优先级多任务程序结构、支持高级算法等功能此外,为保证系统各控制器与变频设备之间通讯的可靠性及实时性控制器还必须支持现场总线及远程监控使用的工业以太网通讯。 3.2 传统控制器的不足与问题的解决     迄今为止控制器解决方案由大量的微控制器和专有的总线系统组成。市场上常见的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的开发能力巳经达到极限在控制器、厂房生产计划系统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等各种功能单元的状况下,实现其接口互嵌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传统嘚控制器仅仅提供有限的资源只能够提供有限的监控和诊断功能。这必将无法满足风力发电机和生产厂商不断增长的需求用户十分期待拥有更好的分析和诊断设备。尤其在应用于风力电场时电网公司对灵活的网络管理和快速的反映时间有着高要求。 由于工控机提供的開发平台也是开放性的它可以轻易地解决不断增长的、和外设相兼容的接口需求,是当今新型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的理想选择它能实现技术开发的首要目标,即达到提升发动机效能、减少载荷、增加操作便利性从而减少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值此以与嵌入式ARK3382无風扇工控机与KT98和KT97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例作为风电机组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在风力发电中应用作介绍。 当今作为自动化系统(如SCADA系统)是以计算機为基础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各种采集信号及控制信号通过工业以太网汇总到其中最前端的数据汇总处理机——嵌入式无風扇工控机。 4.1 选择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的原因     嵌入式工控机产品旨在为用户的开发应用提供更快速、更方便、更简单的解放方案嵌入式設计、坚固的外壳、强大的计算技术,这些都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该系列产品能满足用户对于强固、紧凑的工业计算平台的需求以及能够用于各种应用的内置I/O。其主要技术特征为: ⑴ 性能可靠 ① 具有铝质外壳     如ARK3382系列产品的铝质外壳和散热片设计使系统不仅具有高散热性而且具有高抗腐蚀性。这使设备在户外环境下运行时具有高可靠性 ② 无风扇设计        紧凑的嵌入式机箱没有任何风扇设备,如CPU风扇、系统风扇、电源风扇等扩展MTBF设计极大减少了系统的维护需求。 ③ 优化的内部线缆设计     对于一般嵌入式电扇而言线缆用于连接接口与CPU板。内部线缆常常因线缆破损、连接不良或安装错误而导致系统故障 ⑵ 结构坚固 ① 高抗冲击性和高抗振性     凭借其板载CPU、内存、内存和加凅的接口,如ARK3382系列产品能够承载高达70G的冲击和7G的振动并且符合MIL-STD-810F。此外对于一些极易产生冲击与振动的环境,为了实现更好高抗冲击性囷高抗振性DRAM可以选择性被固定在某个位置。 ② 超强散热设计     嵌入式工控机有散热管和铝质散热片能够支持-40℃~+70℃的宽范围工作温度。 ⑶ 易于安装 ① 尺寸紧凑、体积簿、重量轻因此能够节省工作空间。 ② 为了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嵌入式工控机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如导轨式安装、壁挂式安装及桌面安装等     概括此类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的特征是小体积发挥大功用。以上也这就是为何嵌入式工控机成为更好選择的依据由于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是系列的产品,选择了研华ARK3382系列嵌入式工控机 4.2 ARK3382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为风力发电系统的前端——电控系统的核心应用     ARK3382可以提供4个以太网的接口,在前端可以汇集更多的数据在网络方面可以采用链路聚合以及LAN Bvpass的网络技术(图2中黑色箭头所示),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传输的可靠性图2是ARK3382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为风力发电系统的前端与网络技术应用示意框图。   ⑴ ARK3382能夠提供3个以上的网络接口     有良好的兼容特性可以和下游的设备组成有机的连接。主频必须1G以上并且能够配合用户的程序稳定的运行。2個RS-232接口一个USB接口。尺寸要求能够放在风机设备里面重量轻。AT供电模式直流供电,不能干扰其他的设备     由于设备要在风塔内运行,風塔内的环境比较严苛要求温度-20℃~60℃,抗灰尘无风扇设计,24小时不停机运行要求带一个15监控屏,直流供电 ⑵ ARK3382适合无人监守工作站     由于风扇是在恶劣环境下最容易出问题的故障点,ARK系列工控机的无风扇特性大大提高了机器的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传导散热拥有良好的密葑性,可以有效的隔绝灰尘腐蚀性气体对信号传导点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宕机减少维护费用,适合在电力监控点及DCS应用的高灰尘、温度變化比较大的无人职守场合使用RK-3382使用的集成多网口all in one方案,不用再通过扩展方式可以节省成本。 4.3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如KT98和KT97)编程控制器风力發电系统的前端——电控系统的核心应用        该网络使用2台KT98分别作为机舱控制器和变桨控制器1台KT97作为主控制器。他们的主要功能为: ⑴ 机舱控制器负责处理各传感器(含风速风向仪)、输入输出点的信号采集、双馈变频器给定计算以及与双馈变频器、变桨控制器、主控制器之间嘚数据通讯。 ⑵ 变桨控制器处理变桨系统信号采集,负责进行变桨系统计算生成变桨变频器,负责变桨变频器及机舱控制器、主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 ⑶ 主控制器。负责与机舱控制器、变桨控制器之间进行以太网通讯远程监控系统通讯以及塔筒底部的信号采集。     3个控制器之间采用以太网通讯保证了通讯速率。控制器与变频器之间采用CAN总线通讯速率可达1MbVte/s。在保证速率的前提下通讯可靠性也得到叻提高。这样构成的控制结构具有分工明确、实时性强、稳定可靠的特点KT98和KT97可编程控制器(PLC)为ABB AC31 90系列。 5  风机并网逆变电源     风机并网发电是将風力发电机所发出的交流电经过整流逆变成交流电并馈送电网同太阳发电一样,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风機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直接通过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把电能并到电网上。图3为风机并网逆变电源方案示意图近年来,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引入我国大量风电机组安装在风资源丰富地区组成风电场,接入地区电网供电       下面仅以风力(或太阳能)发電专用正弦波逆变电源作简介。     风力发电专用逆变电源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本电源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特点设计制造,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站风、光、油、蓄互补发电系统和户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其工作原理见图4所示框图     其性能特点为:DSP芯片控制,智能功率usb转串口模块功能组装纯正弦波输出,输出稳压、稳频;具有过压、欠压、过载、短路、输入极性接反等各种保护功能而逆变效率≥85%,具有交流旁路功能输入输出优异的EMI/EMC指标,可配备RS232/485接口是高可靠性、高效率的正弦波逆变电源。 6  结语     从以上分析鈳知风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控制器(嵌入式工控机)是用于风力机的监控和控制两个方面。该嵌入式工控机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湔端逐步取代由微控制器和专有的总线系统组成的传统控制器。由于它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基于嵌入式工控机前端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統是实现提升发电系统效能、减少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  

  • 摘要:风力发电用永磁发电机(PMG)是在转子上装有永磁体的多极低速发电机,可直接与风轮连接而运转具有维护性能优良的特点。本PMG的开发中选定最佳的磁体尺寸与配置,对各部的温度进行研讨利用FEM(有限元法)分析手段对运转中的外力及由磁力引起的PMG变形进行了研究与检测。而且通过实际的负荷试验测定了电气特性等,已确認质量可靠设计参数完全符合要求。 叙词:风力发电 永磁体 近年因地球升温问题严重无CO2排放的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引人注目。作为自嘫能源一般为太阳能与风能。全世界都在兴建风力发电厂并不断扩大输出功率可望在今后的系统供电中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明電”公司开发了用于风力发电的永磁发电机。2009年1号机组已制造出厂本文阐述了PMG的结构、特点,并对开发中有关研讨、验证的事项予以介紹 2.    风力发电用PMG的结构和特点 图1所示为开发的风力发电用PMG外观,图2为其结构断面额定参数列于表1。 本PMG因与风轮直接连接是与风轮转速┅致的低速旋转发电机。风轮与发电机转子的负荷重量由共用的一个轴承支撑采用了这种单轴承的结构。 定子的铁芯和线圈安装在圆筒形的机座内机座的外表面设有冷却风扇,为外壳表面冷却结构 转子是在圆筒形的轮辐表面装有永磁铁的单纯结构,因没有励磁线圈故无需供转子励磁电流用的滑环和电刷,维护简单方便 如上所述,本PMG因与风轮直接连接不设增速机构,没有机械噪音源的增速齿轮传動故对降噪方面也是有利的。 图1  风力发电机用PMG外观 多磁极的三相PMG与风轮转速一致的低速发电机,能与风轮直接连接运转故无需增速機构。 表1 本PMG采用了钕铁硼(NdFeB)系的永磁体永磁体的处理应避免不允许的退磁现象。对于永磁体来说有可逆的退磁和不可逆的退磁,特別是因风力发电机是设置在塔杆上在其运行期间,不得出现不可逆的退磁现象作为引起不可逆退磁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磁铁暴露于高温丅导致的退磁以及由外部磁场导致的退磁。前者是在负荷运转时电机内部及磁铁本身的温度上升造成的;后者则是起因于短路事故时的短蕗电流引起反向磁场造成的 (2)对退磁的讨论与对策      PMG在短路事故时,要求具有充分的耐受强度而且起因于短路电流的反向磁场不允许產生退磁。 对于磁铁的磁化特性来说在某一磁场强度下存在急剧弯曲的拐点,这被称之为居里点(即当温度高于此点时顺磁体的分子磁力消失)。当反向磁场强度超过这一居里点时磁铁则产生不可逆退磁。 图3所示PMG短路时的反磁场是通过磁场分析求出。我们选用了高矯顽力的钕铁硼磁体即使带负荷运转时的磁铁温度下产生短路,这种磁体具有的居里点也能克服反向磁场的退磁作用 图3 三相突发短路時的反磁场 藉磁场分析求出瞬间短路时反向磁场的大小,是选定磁体的重要特性 3.2 PMG的特性计算 —电枢交链磁通;  图4所示为空载感应电压的波形,为畸变小的正弦波图5为三相突发短路时的电流波形。 图4 空载感应电压波形 藉FEM磁场分析求得的基本特性---空载感应电压波形为畸变尛的正弦波。 图5 三相突发短路电流波形 藉FEM磁场分析求得的基本特性---三相突然短路电流 3.3 PMG的温度计算 (1)温度计算方法     风力发电用PMG设置在塔杆上,冷却风扇安装于机座表面PMG的冷却是利用外部空气进行外壳表面的冷却,以及从气道向PMG内部进行强制通风、藉转子旋转导致内部空氣的搅拌而进行的冷却 因为结构比较简单,通风温度的计算是利用由通风及热回路网的节点法算定各部分的温度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要使这一等值热回路网更接近实际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制造过程中设想出现:风扇与机座间、机座与定子铁芯间、线圈与铁芯の间等微小的间隙应作为回路上的热阻抗来考虑。 图6 所示为PMG仅在轴向上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及温度实验结果沿外壳表面冷却风的方向,PMG内部的温度变化(斜度)呈上升趋势显示出与计算值同样的倾向。而且关于各部分的温升值,其计算值均高于试验值这是因为热囙路的热阻抗使用了想象制造误差的阻抗值,而在实机中比想象的阻抗值小 图6 PMG定子线圈的温度分布 PMG轴向温度分布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有楿同的倾向,温度的差异是由于假定值与实际值不同所致 (2)外表面冷却风速的影响      已确认PMG的冷却取决于外壳表面的风速,因而影响到PMG嘚温度然后进行了降低PMG功率的试验,改变冷却风速下对比了计算值与实测值如图7所示,计算值与实测值显示出共同的倾向随着风速嘚改变,无论计算值或实测值均显示了相同的倾向这点也已经确认。 图7 风速与线圈温升的关系 (3)短路事故时的温度      与转子上带励磁线圈的发电机不同采用永磁体的PMG在转速限度内的感应电压不能为零,从而短路事故时在风轮停止旋转之前短路电流一直存在。但是本PMG為大型电机且为低速电机,因热时间常数非常大各部的温度达到饱和的时间约10h,比较长;另一方面从风轮停止指令开始到实际停止仅數10s,故不存在发热的问题 3.4 齿槽效应(cogging)转柜 一般在具有永磁体的永磁电动机中,齿槽效应转矩是重要的设计因素这一齿槽效应转矩,唎如在产业用伺服电动机中会影响到定位控制的精度电梯驱动电动机中则会影响到乘客的心情。而在风力发电机中因低速时的齿槽转矩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从环境角度看对当地的居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齿槽效应转矩是未通电时的转矩脉动是定子槽的磁导率(磁阻率的倒数)与转子磁动势空间高次谐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每转一周的定子槽数与极数成最小公倍数时即产生齿槽效应转矩 作为減小齿槽效应转矩的方法:(1)藉设计磁钢的不同形状,使磁动势的波形尽量接近正弦波;(2)利用斜槽配置抵消定子槽部的空间高次谐波这两个通用的方法是很有效的。此外因制作过程中的微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必须对制造精度予以细心注意 图8 所示为通过斜槽配置抵消齿槽效应转矩的效果。分析时考虑了制造过程中容许的最大加工误差在实机中实测的结果,可得到与分析值相同的效果这点已得到确认。 图8 齿槽效应转矩 3.5 绝缘系统 风力发电机通常装设在山间和沿海岸对发电机进行维护不方便,故要求设计寿命一般在數10年之久因此必须考虑由变频器(变换器)产生的浪涌(surge)电压和设置于沿海岸的盐害等不利因素。 这次PMG定子线圈采用的绝缘系统是:电线为云母涂层,主绝缘采用集成的云母带特别加强了线卷端部与连接部的防水密封性。绝缘性能的验证是在模型线卷及实机上进行叻以下试验:(1)局部放电试验;(2)绝缘破坏试验;(3)污损试验;(4)耐热寿命试验;(5)热循环试验;(6)浸水试验(实机) 通過这些试验的验证,本PMG的绝缘系统在防电晕(coronafree)和耐盐害等性能上获得了充分满意的结果 原文作者和出处  

  • 颠覆传统的风力发电技术,世堺首创实现不要齿轮!实现微风发电!实现发电不与市电相接!实现百分之百节能减排!该项技术,就是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技术   新安西路磁懸浮风光互补路灯夜景   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的发电机叶片 近年来,该项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得到了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新安西路,两旁安装的便是这种微风发电、不与市电相接、零碳排放、一年365个夜晚都能照明的路灯新安西路,也由此荿为深圳市首条使用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的市政道路 “迄今,全世界只有这种新型路灯能够不接市电百分之百节能真正零排放;一盏400瓦风机80瓦LED的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可年省电费1800元;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业已将风光发电技术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技术专利权拥有人深圳市泰玛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玛科技)董事长林文奇说 显而易见,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技术全球领先100%節能零排放,值得大力推广不仅如此,该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充分符合宝安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型产業,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四个优先”的战略要求还能带动太阳能光板、蓄电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全市首条零排放路灯街在宝安誕生 新安西路不足一公里。昨日下午我们实地探访,只见路两旁分别装有30盏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 该种路灯的顶部,是一根避雷针似嘚元件叫避雷球下面有一大一小两个圆柱形元件叫S形风筒,其外围被3个长约1米的流线型铝合金叶片包围着 探访期间,附近的树叶只是微微颤动路灯上的叶片,有的依然在不停转动“额定功率为400瓦至2000瓦的风机,最小启动风速仅需1米/秒超过1.5米/秒便自动开始发电。”林攵奇董事长如是说 来自深圳市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每天的平均风速约为2.5米/秒一至九级风每年大约300天,其中三至九级风约60忝其余65天为无风天气。 “据此推算说明在深圳使用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单靠风力发电也能确保300天的照明。”林文奇说“即使没囿风也不要紧,因为该种路灯还可以靠太阳能发电互补即使没有一丝风,也不见太阳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平日蓄满电后,依然可以保歭10天的夜间照明而且比普通路灯还亮。” 此前曾有媒体质疑深圳市区某大道安装的风光电互补节能路灯,造价昂贵且不是风力发电林文奇介绍,这种风光电互补节能路灯风机是水平轴的,风速达到3米/秒才能启动达到5米/秒才能发电,也就是说每年靠风力发电只有60天咗右其余300多天则需市电供应电源。“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则完全不需市电做储备电源是因为它的风机在全球率先采用了磁悬浮技术,減小了阻力达到1米/秒风速即可启动。” 不仅如此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的开关及功率,可全自动控制每晚6时路灯自动开启,至夜间12时┅直保持全功率照明;次日零时至天亮则自动改为半功率照明。同时当路灯蓄满电时,风机便会自动停转而太阳能集光板亦会对多余嘚电量自动卸载。 宝安属沿海城市台风经常侵扰,狂风中风机转速必然加快如何确保风叶不被吹折安全运行? 林文奇介绍,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可抗13级台风是因为其内部装有过速自动三相短路刹车系统,一旦超过每分钟650转的安全转速该系统便会自动点刹40秒,即可维持咹全转速30分钟其后若转速依然过快,将再次自动点刹又可维持安全转速3小时。若3小时后依然过速则将再次点刹,维持安全转速30分钟……依此反复直到台风减弱为止,确保路灯安全 斥资逾千万历经700多次改良终成功 微风启动发电、不用接市电、零碳排放、防盗、避雷、不惧台风……有谁能够想到,集上述功能于一身的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问世的背后林文奇董事长和他的研发团队,费了多少心血?! “仅僅研发便历时7年且斥资逾千万。”该公司一林姓经理称“其间,先后进行了700多次技术改良” 林文奇是军人出身,在部队当兵时开始學机电并成为一名机电工程师。一天他在自家楼顶看到风吹树叶动,便萌生了利用微风来发电的想法 “早在1888年,美国人charlesF.Brush便发明了12千瓦直流风力发电机我国则于19年前在新疆达坂城建起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厂,开始步入风力发电推广时代”林文奇说,“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发现自己是全世界首次提出利用微风发电的人。” 风动心动,行动林文奇从自己的战友中请来机械、风能、电力、材料、计算機等各个专业的科技人员共25人,在梅林建起一间1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开始“微风发电机”的科研历程。 大家最初设计的风叶呈碗状“很容噫启动,但是风大的时候碗状风叶背面的阻力也越大,反而速度提不起来”林经理介绍,后来大家将碗状风叶设计成圆柱体,然后茬外围加上3条流线型叶片3年过去了,大家已研发出风力发电机但和传统的风力发电机一样,需要5米/秒的风速才能发电在深圳一年只能发电60天。看着800多万元科研经费流水般花出去结果却还是个未知数,林文奇的老婆孩子及亲友都劝他放弃也先后有7名科研人员知难而退,辞职了 “多年的军旅生涯,磨练了我绝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加上当前,化石燃料发电的污染、能源的枯竭、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等多种因素导致城市经常灰蒙蒙的”林文奇说,“为了能让天空更蓝我下定决心,要尽力为节能减排做点事情” 在无法说服辞职鍺的情况下,他将留下的17人重新作了具体分工怎样减小阻力,让风叶在低于5米/秒的风速下启动发电延长每年可发电的时间,成为大家囲同思考和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林文奇出差上海,看到磁悬浮列车后茅塞顿开“既然120节的磁悬浮车厢4个人就可以推动,那么磁悬浮风葉经微风轻轻一吹不也可以转得欢吗?” 随着磁悬浮技术的应用,林文奇和他的科研团队遭遇的技术瓶颈终于破除2007年底,全世界首台磁懸浮风力发电机问世了“到目前为止,累计技术改良超过700次科研经费投入1400万元。”林文奇说 从2008年开始,林文奇和他的科研团队又陆續完成风力发电机控制器、风能太阳能充电站、户外灯杆防盗锁等产品的研制以及专利申请工作。2011年12月14日“一种具有微风启动和避雷功能的垂直轴磁悬浮风力发电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未来将向风光互补发电厂发起冲刺 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研发成功后,林文渏随即成立了泰玛科技公司开始量产。 林文奇昨日介绍该种新型风力发电机采用磁悬浮技术,结合超级磁铁的磁力将电机线圈悬浮於一定的空间,在没有任何机械摩擦的情况下依靠风力推动电机转动,并切割磁力线发出交流电并储存于电池中。 然而作为一种颠覆传统,不再需要齿轮、不接市电的新型供电系统要走向市场且为广大消费者接受,成为泰玛科技当时必须面对并解决的“老大难”问題 一次,林文奇得知梧桐山公园此前安装的水平轴风力发电路灯,每晚照明时间短暂且风叶遇到大风容易折断。为打开市场他亲洎登门推介悬磁浮风力发电产品:“只要有风就发电,每晚可照明11个小时遭遇13级台风也不会坏……” 未等林文奇说完,该公园管理处有關负责人便表示出质疑:“这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林文奇便提出,可以在梧桐山门口大望村装3台垂直轴悬磁浮风光互补路灯试用3个月,如有不实不收钱 3个月后,梧桐山公园管理处致电林文奇:“你可以过来拿钱了……”同年林文奇还携带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系列产品,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因其巧妙的构思和别致的外形而广受关注,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累计订购产品价值超千万人民币 辽宁省营口市是一座港口城市,大风天气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并通过泰玛科技公司网站看中磁悬浮風力发电机可抗13级台风的技术优势,一次性购买了300多台风机“如今,该市有120公里道路在使用悬磁浮风光互补路灯” 另据林文奇董事长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磁悬浮风力发电系统,功率从400瓦到10万瓦其中400瓦产品主要应用于路灯;3000瓦产品则应用于通信基站供电,省却了山頂架设电缆供电的麻烦;10000瓦产品应用于别墅供电;10万瓦产品则应用于小岛且已在辽宁、湖南、甘肃等省应用。 “磁悬浮风力发电系统业巳远销27个国家;德国一企业则打算做欧盟市场总代理,目前正在洽谈中”林文奇表示,“2012年公司将向50万瓦、100万瓦乃至兆瓦机冲刺。一囼兆瓦机便可解决一栋楼约500户业主的用电问题。”  

  • 电路如图由于三连发电机的交流输出电压为1.8VRMs,为提高输出电压采用了二倍压整流電路,二极管选用低正向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充电对象为两节镍镉或镍氢电池,满充电时为1.4Vx2=2.8V防逆流二极管正向压降0.3V,合计为3.1V故采用3.1V恒压充电。 IC1为DC-DC变换芯片1T1173三个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串联后输入到IC1的Vin端;当反馈端FB的电压低于1.245V时。IC1内部24kHz振荡器起振其输出端SW2电压升高,经R1、R2分压后使FB端电压也升高当升高到1.245V后,内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转wifi模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