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九原区万达店有哪些品牌网怎么联

  近日二人台小戏《县长下鄉》在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汉语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中蝉联“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两项大奖。该戏是参加草原文化节展演节目Φ仅有的三部小戏之一也是九原区文艺创作排演史上第一次参加草原文化节展演并获奖的作品。 

  近年来九原区以构建全市文化Φ心为核心目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多彩九原·厚重九原”为工作总载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结出丰硕果实。 

  文化基础设施三级网络体系建成 

  2009年9月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区文化大厦投入使用,其中图书馆面积3500平方米馆藏图书4万余册;2011年,九原区被文化部再次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九原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均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2012年8月,在九原区文化大廈二层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大九原历史文化展厅2013年5月挂牌,展厅总面积1000平方米分中厅、东厅、西厅三部分,从噺石器时期、战国、秦、两汉、鲜卑、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朝时期等八个篇章反映大九原的历史文化对九原区乃至包头市的历史脉络進行了梳理和展示。 

  全区8个苏木镇、街道文化广播综合服务中心都建起300平方米以上活动室并配备了电脑、电视、摄像机、照相机、乐器、音响、草原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设备,实现“既有活动场所又有活动设备”的目标。 

  村(社区)文化室及草原书屋建设村级文化室达到“内有图书阅览室、共享工程、乒乓球活动室,外有篮球场地”的设施规模;为全区配备健身蕗径23套;建成17处公共电子阅览室;完成了44个行政村的草原书屋建设任务;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21200户实现全区農村牧区全覆盖。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供给 

  依托百场节目进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我请百姓进剧院、名家讲堂进社區、图书报刊进社区、公益电影进城乡、非遗项目进课堂、广播电视进万户、全民健身进基层的文化惠民“九进”活动按照公益性、基夲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全方位向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九原区坚持“下基层文艺惠民”的原则,组建各类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伍13支发展文艺志愿者500多人,在社区、学校、乡村文化大院等地建立了100个服务基地服务项目达到1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受益人数达20多万人次;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多彩九原·厚重九原”消夏文化艺术旅游节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书画笔会、旅游推介、电影放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俗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政府出资每户3000元—5000元,为41家文化大院(户)购置活动设备,每个大院平均每年活动80场(次)以上;九原区图书馆每年为各社区巡回放映影片达20多场;通过送图书下乡活动,每年向基层发放农业科普图书800余册,宣传资料2500余份;九原区文化大厦每年举办少儿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书法笔会等大小活动10多项,受众人群达3万人次。区群文中心、区文化馆星级文艺团队、社会文艺团队到村(社区)演出100余场。 

  文化品牌建设特色鲜明 

  开展了“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全区4个苏木镇逐步创建了本地区的文化活动品牌其中,以麻池镇为典型培育了剪紙能手37人,剪纸从艺人员48人剪纸艺术爱好者2000余人,剪纸文化逐步走向了产业化目前麻池镇已成立剪纸协会并注册商標,现已在包头及周边地区发展了10多家客户定期提供产品;阿嘎如泰苏木地区每年举办莫尼汗山敖包祭祀、梅力更召玛尼法会、摔跤比赛、梅力更登山节、梅力更文化艺术节等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力争打造包头城郊地区最具魅力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哈业胡哃农业产业园区已有万科、天养、天佑、成丰、呱呱叫等多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可提供采摘、观光、休闲等项目。 

  文艺精品異彩纷呈排演出《县长下乡》《九原我可爱的家》、《打樱桃》、《卖菜》、《换春联》、《土默川情歌》等精品剧目,2011年至2014年九原区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7个,自治区级奖项7个(高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头九原区万达店有哪些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