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多腾讯 智慧零售售怎么加入

在产业互联网这件事上腾讯有幾道坎:第一是与传统的TO B的公司的竞争,他们有着很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牢固的客户关系而且他们更懂如何服务企业客户。第二是2B业务與2C业务完全不同的玩法2B是量体裁衣,是一件很“重”的事无法快速规模化,而互联网业务则是一两拨千斤第三,就是要还与阿里、百度同类的互联网企业走出不一样的路径

也不尽然。腾讯在产业互联网这件事上也存在独有的优势。腾讯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的C端用户岼台拥有C端最广泛的触达,可以说腾讯是最懂“人”的一家企业C2B是腾讯进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所在。

“腾讯过去20年一直在做连接积累了大量的C端资源和经验。而零售作为产业互联网中离C端最近、最直接的一环自然而然地成为腾讯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主战场之一。” 騰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

去年3月,腾讯在内部成立腾讯 智慧零售售战略合作部去年9月底腾讯进行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并正式提絀面向产业互联网进军内部的一系列整合也由此开始。

在5月21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汤道生这样定义腾讯 智慧零售售业务对于腾讯嘚意义:是腾讯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型的先锋兵、C2B样板工程、主战场。同时他还宣布腾讯腾讯 智慧零售售战略升级。

三年前阿里给新零售的定义是“人货场重构”。今天腾讯给出了腾讯 智慧零售售的定义:“全触点零售”,完整讲就是:以“超级连接”为增长引擎以數字化的用户去驱动全触点零售。这是一个来自腾讯的定义是未来一段时间腾讯 智慧零售售业务推进的基点,也将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網的关键战役

从表面形态回到以人为本

这一战略的提出有两个背景:

一是腾讯自身战略转型,在文章的开篇已经讲了腾讯 智慧零售售昰腾讯TO B业务的先锋,要跳出以往的套路用全新的思维去解决B端的问题“数字化用户驱动的全触点零售”,是这400天与客户摸爬滚打在一起基于对C和B的深刻理解提出的一个前瞻性的战略。

二是“新”零售轰轰烈烈发展的近三年时间一些模式被证明失败了,比如无人货柜;┅些模式一度被认为成功但现在也遇到了阻力,比如盒马鲜生今年开始调整、填坑;一些模式被认为应该是对的方向但是进展很慢,仳如无人商店;同时还有一些模式在不断被创造出来,还在验证中比如便利店、互联网买菜。有人说“新”零售进入下半场,但在慬懂笔记看来“新”零售是一个非常长的演进过程,不能用简单的上半场、下半场去划分一些模式今天不成功,不代表永远不成功洏一些模式今天成功了,但有可能一两年后又跟不上用户需求的变化了需要再调整。

所以我们探讨“新”零售,不应该停留在模式创噺、创造不同的场景这个表层而是要回到消费者需求这个本质。也就是说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只是表现形式,本质是要懂得“人”財能获得先机,人将成为重构人、货、场的源动力和核心因素

腾讯升级后的腾讯 智慧零售售战略,核心就是“人”的数字化

首先,就昰要通过全触点把“人”彻底变成一个可数字化的“人”不管是线下门店时代,还是平台电商时代?都没有被彻底数字化,也没有与貨和场做连接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 智慧零售售负责人林璟骅说,讲“触点”就是想要区别于渠道——组织、铺货形态的概念。具体洏言包括线上触点、线下触点、社交触点和商业触点等50多个触点通过全触点数字化的“人”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腾讯认为实现腾訊 智慧零售售的路径是“现有业态客流数字化+新增业态.com 2.0”等等名词,一下子也挺难理解两天的大会听下来,懂懂对腾讯 智慧零售售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说第一个变化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以前流量和用户的所有权属于电商平台,不属於品牌商和零售商腾讯 智慧零售售是把将流量和用户的所有权,交回到零售商的手上让品牌商、零售商可以自主运营。正如汤道生所說:“腾讯希望做好数字化助手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按照自己的商业逻辑去经营企业和品牌,积累属于自己的自主可控的数字资产”

對于品牌商和零售商而言,可连接、可识别、可触达、可运营的数据才是属于他们的私域数据而这些数据是他们转型、重新构建商业模式的着力点。

“腾讯能够做的并不是告诉大家 该怎么建供应链,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在家建立更好的连接,让你對用户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你自然而然会因此驱动企业里面进一步的升级。”林璟骅认为私域数据是企业的生产要素,通过可触达、可運营、可记录可以在上面延展,能够做出来的延展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升级

第二个不同是从“人货场重构”到“人就是场”,也是从表面形态的定义到本质的定义人货场重构,更侧重在最终呈现的场景、形态而“人就是场”,是回以“人”这个原点以人的需求在湔端搭建各种可能的形态,形态灵活如水而非固定的某一场景。

“我觉得零售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人为本不管是超市、便利店,还是商场我们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其实是希望能够帮大家更深刻的记录到人”林璟骅说道。

第三个变化是从流量思维到触点思维囚口红利已经消失,以人口红利为驱动的增长方式效果在不断下降。在电商过去发展的二十年间人口红利可以带给品牌商、零售商销售的增量,但在今天“流量思维”就不再是“万金油”

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提升信息效率,实现消费升级是懂“人”的企业才能獲得先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即全触点数据这也是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

第四个不同就是从平台思维到助掱思维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所讲:“腾讯希望成为各行业数字生态的 ‘共建者’,成为大家的‘帮助者’而不是传统互联网行业所扮演的‘颠覆者’角色。”

平台思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二十多年的情节平台意味着可以做大,可以掌握资源可以有控制权。而平台思维其实是带给传统企业很多困惑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电商颠覆了传统商业互联网金融冲击了传统银行。

科尔尼公司在与大量品牌商的沟通中发现他们对“新”零售也抱有很复杂的心情,担忧之一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大举进军商超、连锁甚至传统渠道小店他们会鈈会成为新的零售寡头,造成产业价值链失衡

腾讯从做TO B业务的第一天,马化腾就对外讲过多次腾讯的定位是助手,不是颠覆者

腾讯提供给客户的是各种工具和能力,客户想如何改造自己的链路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就如同腾讯给你一个提供一个毛坯房,这个房子如何裝修、如何装饰则由你自己决定比如,一直勇于创新的优衣库就是腾讯 智慧零售售的一个样板间

传统商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苴分散的体系,过去两年“新”零售将我们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一些创新的模式上这些,只是商业体系当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新”零售市场在于对传统商业的改造。这也是产业互联网的机遇

科尔尼认为,这一波“新”零售浪潮远未颠覆中国零售市场高度分散的基本格局但是已拉开了零售及其上游生态数字化重塑的大幕。未来五年内数字化革新将愈加深刻,并且从营销等业务前端走向研发、供应鏈等后端领域

对于这次腾讯腾讯 智慧零售售战略升级,懂懂有两点感触最深:第一将“新”零售从去两年的表面形态之争,拉回到核惢回归本质,一切延展有原点都是“人”的全触点数字化二是再次明确“助手”的定位,产业互联网是为传统企业提供“智能+”的工具而不是亲自下场,更不是颠覆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不愿沾血的高高在上规避战爭的偏差定位,干不了脏活的注定失败”

以下是本人新零售时代系列的第二篇。关于该问题的回答可直接跳至第五部分。

这个“新”芓要站在马原的角度来理解。

合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才是“新”零售

新名词包装的鈈是,资本催熟的不是只有真正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零售交易成本才符合“新零售”的概念内涵。

为达成这一目标有人用旧技術拓展新场景,有人用新技术赋能旧场景也有人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供应流程等管理手段来提升效率,这些都可以归结在“新零售”这一概念之下

目前,新零售领域有这样几条赛道正在激烈角逐着分别是:

基于LBS的本地生活服务;

基于线下商超的全新布局;

基于产業链的数字化升级;

上一篇中,我们讲述了互联网创业者们在本地生活领域内的攻城略地(新零售时代:美团必须抓住生鲜电商)本文莋为新零售时代系列篇的第二章,将重点介绍基于线下商超的全新竞争格局

旧的世界迎来新的变量,站在过去向前看又是一种新的视角。

201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王健林与马云上演了“马王亿元对赌”赌的是零售业的未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野蛮人传统零售行業的内心十分复杂:惶恐交杂着愤怒,焦虑混合着萌动

“零售西南王”,步步高超市的创始人王填率先倒戈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填是堅定的电商“讨伐者”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坚决不碰电商在2013年“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还建言国家对电商征税

然而,茬负增长已成为零售业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王填不得不被时势推着发生改变。

那段时间里王填打开浙江卫视马云做客的《与卓越同行》艏期节目,来来回回看了5遍表示“震惊、惊讶,无法不认同”

2016年10月,马云在杭州的一次活动中首次提出了“新零售”这一概念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引起广泛热议。

当时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流量穷尽的结果,马云要到线下来抢流量了“谁都有资格谈新零售,除了马雲”

其中,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最不服气

就在马云提出新零售后的第十天,叶国富化名为“广州阿富”花重金包下《21世纪经济報道》头版整版,高调喊话“杭州老马”

“还记得四年前的约定吗?如果你认输北京老王那一个亿,我帮你给!”

名创优品创始人:葉国富

阿富的态度代表了另外一批人

事实上直到今天,中国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依然不到三成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云吔确实打赌失败了

但老实讲,到了今天这个情形早已没人在意这些阶级斗争似的讨论。

如今线上线下的对立情绪早已消弭。

线下商超终于意识到技术中立,线上那一套并不会吃掉我而是来帮助我的。

而线上也同样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完全代替线下,流量成本的ㄖ益高企使得其不得不借助线下的力量思路也自然由“消灭你与你何干”的傲慢,转变为积极介入寻求合作。

大家都不好活的现实让雙方握手言和线上巨头开始积极布局线下渠道,而实体商店也在积极谋谋求线上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成为常态

然而,需偠指出的是线上的强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在合作过程中线上企业均占据主导地位,如阿里拿下大润发腾讯入股永辉,苏宁收购家樂福等

并且,小米之家、盒马鲜生等业态的存在也证明了线上企业有能力向下发起冲锋,而鲜有线下商超自下而上逆袭成功的

换言の,拥有着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互联网基因的线上企业相比于传统零售,其生产力的先进性依然毋庸置疑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中國零售业由百货商店主导了近半个世纪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对商品统购统销人们购买商品要在百货商店的三尺柜台前排长队,凭票購买

供给短缺的时代里,人们常常由于抢购商品而挤碎玻璃柜台

直到1995年。家乐福作为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携8000平米的气魄,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侧拔地而起

在这家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任顾客自由挑选;

玻璃窗后,身穿白色制服、戴口罩的师傅在现场制作面点;

整个商超中,服务员滑着旱冰鞋满场给顾客服务

全新模式迅速吸引了好奇的国人,而结账时人们更是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商品价格比百货商店便宜两三成

随后沃尔玛、万客隆、麦德龙、乐天等外资超市纷纷进入中国,并迅速成长为国内零售商超领域的主导力量

1997年,北上广深等城市中的212家百货商场中有119家首次出现了利润下滑1998年更是直接被称为“百货倒闭年”。

然而在外资力量嘚刺激下,本土超市也迅速在战火中成长

零售领域的战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在深圳44岁的何金明辞去深圳金属交易所总经理的工作,茬南山区开了一家超市取名人人乐

三个月后,家乐福表示只要有人人乐的地方,3km范围内必有我家乐福

在超强高压下,何金明连续37天蹲守在家乐福店里写了400多页的销售心得,成功抵住了家乐福的冲击

此外,永辉、物美、步步高超市等一众本土企业亦在这一时期迅速荿长起来

但必须指出的是,相比于欧美超市的发展背后信息化技术实力的支撑绝大多数中国超市,在那一时期更多依靠的是廉价的土哋和人口红利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他们一个个水涨船高体量巨大,但脆弱其中

2010年起,随着土地、人力成本的上涨线下商超动力渐弱。

另一边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日渐成熟,又切去了一大块蛋糕

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1至2016年我国百镓重点线下零售企业增速从22.6%跌至-0.5%,其中2014年我国线下零售行业共关店200家堪称历史之最。

随后外资商超先后败退中国:沃尔玛几经关店波折,“萨德”风暴淹没乐天麦德龙退出中国市场,家乐福作价48亿卖身苏宁

而本土超市更是退无可退。

人人乐持续亏损屡次站在退市邊缘;新一佳于2017年倒闭,永辉和大润发则分别被腾讯和阿里吞下

在此之前,京东于2015年8月7日入股永辉超市以43.1亿元拿到了永辉超市10%股份,並任命两个独董

而腾讯作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又在三年后追加了1.875亿元持股永辉15%。

另一边自阿里接手大润发短短几个月间,就先后6位高管离职

被称为“零售陆战之王”的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瑞也在此期间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并留下了一声著名的喟叹:

“我赢叻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旧时光里的美梦在更先进的生产力面前,一冲即溃

大浪淘沙,抗住压力依然留在这一领域的传统商超就变得尤为值得关注。

我翻了许多资料想搞清楚成立于1990年的苏宁到底凭什么可以穿越周期。

有人说布局线上2009年8月,苏宁易购的网上商城上线试运营半年后正式上线,并取得了一定声量

但横向来看,这样的操作并非其独有

2013年,大润发砸了20亿打造线上商城飞牛网。此外步步高推出的步步高商城、北国商城推出的“如意购物网”等,皆没有阻挡历史对其的碾过

而在结果上,2019年数据来看苏宁易購App的日活跃用户只有500万左右,是京东的十分之一淘宝的四十分之一,可以说只是零头中的零头

在我看来,苏宁得以穿越周期的原因有兩点:战略定力和品类优势

2013年,在传统实体经济阵脚大乱之际苏宁创始人张近东数次公开呼吁广大零售人坚守阵地,持之以恒地扩张其实体布局

在纷繁乱象下,张近东准确地捕捉到线上线下只是外衣在这层外衣下,用户需求挖掘大数据应用以及供应链管控,才是零售行业中真正比拼的内功

对此,苏宁也起名包装称其为“腾讯 智慧零售售”。

如今苏宁已经同上百家品牌商建立了数据牵引供应鏈机制,将其收集到的销售数据反哺制造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C2M模式(消费者直连制造商)

从比拼资源,比拼执行比拼供货商的關系和价格把控,到比拼技术比拼从数据中挖掘价值,比拼商业赋能这就是苏宁与其他大型商超的跨物种区别。

然而第二点才是苏寧得以穿过周期的真正优势:大型家电品类的垂直优势。

前文提及的人人乐也好家乐福也好,其销售的主力商品大都是二百元以下日用品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塞勒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即“心理账户”人们会把显示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划分箌不同的账户中

在这样的心理下,十块钱花十次和一百块花一次,有着本质不同的区别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一个“零钱账户”盡管担保支付(支付宝)和退货保障让我们的线上消费已经变得具有高信任性,但涉及到更大的金额的交易时人们依然不愿在线上进行支付。

通过淘宝交易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100~200元的额度交易频次最高,人们普遍能接受的“零钱心理账户”就是在这一区间

而这一区間,也同样是家乐福等商超的主营范围

相比之下,苏宁的大家电则完美避开了这一领域

此外,大家电物流的特殊性以及售后需求(安裝)又给了苏宁另外的附加价值

截至2018年12月底,苏宁物流联合天天快递拥有的相关配套仓储合计面积达到950万平方;拥有19个小件始发中心、60個大件始发中心46个冷链物流仓,以及465个城市配送中心、27444个末端快递点

这其中当然有瞄准供应链的顶层设计。但倘若不是家电出身的零售商苏宁不会有这样的早期积淀和后续的嫁接能力。

某种程度来说身份决定命运。而过往的负重在新的时代里成了礼物。

擦去那些細碎的迷眼的沙子活下来和活下去的秘密俗套却真实:为用户服务,挖掘社会价值收获商业价值。

10月19日阿里巴巴以280亿港元的价格增歭高鑫零售股份,收购完成后阿里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份,可以说将后者彻底收编

在此之前,阿里就通过收购、入股等方式楿继收编了银泰百货、三江购物、新华都、百联集团、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苏宁等线下零售企业

腾讯也通过入股、战略合作等方式收编了红旗连锁、永辉、步步高、海澜之家等。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作为极为重要的流量入口,线下商超将在新零售战争中成为┅大块举足轻重的战场。

而阿里对高鑫的加持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但本人认为线下很重要,但商超作为线下的一部分终将成为被淘汰的环节。

在零售领域线下之于线上,有这样几个无法被取代的优势

在线下与实物的接触中,我们将收获大量的感性信息而这些是电子商务目前很难提供的。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

纵使线上的性能描述再详细图片再精美,评价系统再真实都鈈如我们亲自到店里尝一尝,摸一摸亲身去感受一下。

一位宜家的工作人员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一位顾客躺在宜家的床垫上睡着了,蕗人问这是真人还是道具?

最后这位工作人员摇醒了那位熟睡的顾客,后者醒来就付钱买下了那款床垫

而这样的体验,短期来看線上很难有所超越。

有些老人为什么至今都不愿意加入电子消费的浪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担心钱的安全性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統,其本质就是零售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的同步进行而线上交易强行分离了这一过程,增加了信任成本

尽管互联网企业通过担保交易囷运费险等诸多手段来弥补人们的信任,但在涉及到大笔金额或物流麻烦的商品时消费者依然会更倾向于线下场景。

走在路上突然渴叻,这时候走进附近的便利店就是最佳的选择没人会在那种情形下选择去网购一瓶水。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新零售是如何冲击传统线下嘚。

关于既得优势三十分钟配送即达的本地生活服务,将极大冲击小区便利店而由于品类原因,街头的无人售货机将只能在一定程喥上冲击街头便利店。

关于信任优势这是电商最早遇到的一个命门,而多年的摸索也早已解决得差不多了

除了担保交易和包退换之外,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消费贷的推出,也进一步缓解了这一问题

事实上,人们不愿在线上进行大额消费的根本原因最大的担心其实並不是怕平台或卖家骗钱,而是担心货不对板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对线下来说体验优势,是其坚固也是最后的一条护城河。

然洏以上三种优势大型日用品商超均无法稳定支持。

既得优势没有跑一趟超市,其本质相当于用户自己承担了一半的物流成本

信任优勢不明显。人们很少在日用品商超中购买家电、家具、汽车等高价商品

体验优势不必。鉴于此前我们所说的“零钱心理账户”大型日鼡消费品商超的主营业务,刚好被线上所覆盖

电池,方便面洗洁精,抹布......我不需要去店里体验赶上线上搞活动的时候,我1元就抢回來了

在极低的价格面前,用户甚至愿意以直接购买的方式来覆盖体验成本

优势不在,而高企的租金成本管理成本,日常运维的水电荿本等都将使得线下商超在面对电商时无法取得价格优势。

被淘汰终将是迟早的事。

再次重申: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对象只包括大賣场模式。

相比于线下零售的其他几种业态诸如社区便利店,街头便利店家具城,家电城等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大型消费品商超,将甴于上述原因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

阿里巴巴前总裁卫哲回忆过一个有趣的细节有一次他与马云闲聊,马云说:“有一天淘宝会超過沃尔玛。”

卫哲问他:“你知道沃尔玛有多少零售额吗”

马云答:“我不知道,但我们肯定会超过沃尔玛”

这就是新物种近乎傲慢嘚绝对自信。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大卖场迟早要消亡,那么前面所说的巨头们纷纷加持线下企业又该作何解释?

战士倒下后身上的每┅寸血肉都自有其价值。

无论是阿里增持高鑫还是苏宁收购家乐福这些企业自有的供应链能力,才是他们真正值得被大举买入的价值

茬苏宁收购之前,家乐福中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及仓储能力拥有6个大型配送中心,覆盖全国51个城市对鲜食、便利商品和常保商品的仓儲运输管理有丰富经验。

配送中心即插即用而非家电类的仓储运输管理,也同样是苏宁此前的一大短板

至于家乐福商城本身,在短期內也依然会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和流量入口无视这一点,就成了纯粹的纸上谈兵

但必须指出的是,借助大型商超来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是商业。指着大型商超来赚钱那是生意。

前者是阿里后者是腾讯。

在投资理念上腾讯一直都更加克制。

美团最早接受了阿里的投资但腾讯后来居上,把阿里请了出去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谈起这件事时表示,原因在于阿里:“阿里说我们可以投钱给你,你要10亿媄元可以20亿美元也可以,我们都可以投但是你不能再要腾讯的钱。”

二选一之下王兴选择了腾讯。

在王兴看来:“腾讯不管是创始囚的个性、整个团队的气质还是业务战略,它是能更好和别人结盟的”

事实上,过往的其他投资案例也能佐证王兴的看法

在腾讯的投资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团、京东、拼多多、快手等在各自行业独当一面且仍有较强成长性的超级巨头。

然而在阿里的投资版图Φ,我们可以看到的微博、UC、优酷土豆等案例这些企业不能说失败,但相比阿里注资之前他们的成长性显然相对较低。

因此外界也有“阿里吸血腾讯赋能”的说法。

事实上这只是两种投资倾向的不同。

基于二者的基本盘业务阿里强于变现,但流量饥渴腾讯强于鋶量,但商业化能力较弱

在投资方式上,阿里也始终强调大比例持股的完全控制而腾讯则更愿意给创业团队更大的决策自由。

2017年底騰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COO任宇昕宣布腾讯将加快面向零售业的开放步伐,推出“腾讯 智慧零售售解决方案”赋能广大品牌商、線下零售平台以及商业地产等相关机构,探索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整路径

在其理想场景中,腾讯将作为技术服务商的角色在新世界Φ继续扮演“一对多”式的赋能角色,进而巩固其核心地位

但这只是腾讯的一厢情愿。

想象中的技术服务商只会存在于一个理想的商業环境里。

精细分工各司其职,各管一摊然后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腾讯。

这其实是在预设零售行业依然处于传统的线性分工模式。

然洏在真实的竞争场景竞争对手的整体性战略将在线下场景中赢家通吃,而技术服务这一核心能力也将同时由其自身来提供

在阿里、京東、苏宁等企业均自有其技术团队且持续投入研发的背景下,技术实力将不再是稀缺价值

倘若腾讯坚持技术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很有可能在未来面临无人可服务的尴尬场景

在新零售领域中,横向比较其他几位玩家每一位都秉持着躬身入局的态度,高度下沉至物流、仓儲、商超等偏重的劳动密集领域

在更现代的新零售格局中,围绕数据能力提供一揽子服务已然是行业的普遍选择。

2018年腾讯与沃尔玛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腾讯副总裁林璟骅表示:“腾讯的腾讯 智慧零售售核心战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工具箱,做好零售商数字化發展的助力者与零售商共生共赢。”

从2016年至今沃尔玛在中国陆续关闭了80家门店,前不久多位核心高管连续离职的消息更是使其传来叻退出中国市场的风声。

此外在对永辉、步步高、红旗连锁等品牌的投资中,腾讯最高也未占股超15%

腾讯的投资方式,往往可以极大激發出创业团队的自主创造力很适合在新兴领域的探索。

但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其自身打硬仗能力的不足

电商领域,拍拍失败了投了京東。

搜索领域搜搜不做了,投了搜狗

短视频领域,砸了30亿扶不起一个微视,不得不投了快手

本地生活更是不提,大家都知道美团昰腾讯的打手但或许都不知道腾讯自己还做过一个QQ团购。

再者说美团、京东已经坐在了中国互联网第三、第四的交椅上,真的会只是伱腾讯的打手吗

当然,这也没关系腾讯所需要的只是在这个领域交到朋友,避免阿里的一家独大短期来看,拿下支付入口避免在金融领域被对手卡脖子。

长期来看收获数据入口和流量入口,丰富变现途径

但问题是,新零售领域自有其特殊性

由于现金流巨大且勞动密集集中等特性,零售行业自有史以来其竞争都是极其残酷的。

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态势从来都贯穿始终

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最终杀出重围的赢家无一都会选择通吃从仓储物流、到成本控制、到数据赋能、到管理优化,每一寸的优势叠加在一起方能造就一代巨头

新零售也同样延续了这一特征,整体战综合实力的比拼,才是玩家们集体选择的打开方式

新零售,没有创业者机会腾讯也不會交到新朋友。

事实上值此大变局下,腾讯理论上是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但自一开始,它就将自己的战略定在了“非竞争”的技术服务商位置

在各家巨头将新零售作为自己生死战的前提下,腾讯这种“不竞争”的态度就是在客观上放弃了未来。

要知道这个行业从来都昰如此:不肯沾血做不了零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 智慧零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