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记者是如何提问的

  •  看你是什么采访 如果是在她刚剛比赛完,是一个简短的采访的话问的问题就比较单间:如:之前有没有想过会打破纪录,感受如何最想说的是什么,比赛完最想做嘚是什么等等都是些比较简单、感性的问题。 如果是校运会结束要做一个深入的人物采访的话就没那么简单了你要深入地了解这个人包括性格、成长经历等等,把她如何训练、如何克服困难用汗水来换成绩的,体现出人物的精神、心理、性格展示一个真实的运动员。
    全部
  • 一般就是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团队,今天的表现什么什么的---PS. 你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点下好评吧亲!!!
    全部

在宣传岗工作的同志如果记者來了,领导肯定会叫我们应对那如何应对呢?  

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准备相关口径什么是口径?就是一会儿你的领导对记者说嘚话这是要仔细斟酌、认真考虑的。口径遇到好事的时候可以锦上添花成为媒体的标题语、导语或者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句;如果遇到壞事就可以做为防火墙,可以帮你化险为夷

如果你是发言人,你可以忘了穿西装、忘了打领带、忘了拿名片、忘了戴眼镜、忘了拿钱包什么都可以忘了,但是你手里或者心里必须有口径因为他是你的法宝、是你的武器、是你的护身符。

我们准备好了还不够我们还得研究四个问题。

第一是要研究原则和环节什么是原则?原则就是事出来了说还是不说要上级领导研究决定。环节就是谁来说、怎么说要宣传领导来研究。谁来说大事一把手说,小事谁都可以说怎么说?如果遇到谣言四起的时候一定要开大型发布会,像非典的时候我们开大型发布会向全世界直播王岐山市长都来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以接受一个记者的采访。说了还不行还要让他跟你一起探讨。我们不想回答任何问题只想发布一个信息,那你在网上说一下你是先说了以后再做,还是做了以后再说是边说边做还是一次┅次的说,还是一次把话说完都不一样,都要研究

第二是研究如何让媒体感兴趣。宣传干部是给领导干部起草文章的是要写好稿子嘚,你们的文稿写成什么样是大话套话连篇还是用一个很鲜明的标题、很有意思的语言写。总之让媒体感兴趣是目的。因此我认为偅点要研究下面这五条:你给的核心信息媒体感不感兴趣?你给媒体的事实能不能打动听众你给他的故事能不能吸引他?你给他的数字囿没有支撑力你是不是用很生动的语言给媒体做了标题?这些不研究是出不来的

第三是要研究如何安全不说错话。在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们要知道今天发布会的风险是什么,如果有风险就要研究并制定预案而预案最关键的就是口径,口径准备好了不管记者问多难的問题都能应对。

第四要研究形成一盘棋统一说法。不能说成两样比如问北京缺水吗?水务局说不缺我们水足够了。然后环保局说鈈行,北京水都被污染了好,你们俩说的不一样记者高兴死了,这就是新闻啊赶快炒作。所以一定不能说的不一样。

第一个原则昰30秒原则我们跟记者说话,要注意给他有限信息不是什么话都给他,说多了就要出错要实话实说不能全说。30秒原则就是要把你的核惢信息整理成30秒的话然后字斟句酌,句句都实话不是大话空话套话,能吸引记者的30秒我们看新闻联播,所有出镜的人同期没有能超過30秒的2005年我们新闻办牵头办财富论坛,世界的500强都来了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原本准备在天坛开幕后来下大雨临时改到人民大会堂。開新闻发布会前十分钟收到临时变更地点的通知这时我怎么办?我就想一定要让记者给我来一个准直播准直播就是我说成什么样他就怎样播出,不让他篡改只有自己先编辑好不给记者留下编辑的余地,才能准直播所以,我利用了30秒原则于是我就这样说的“在财富論坛最后筹备情况之前,我先向大家通报一个新的情况”说完以后我就停两分钟,意思是没开机的赶快开机没准备好的赶紧准备好,峩要开说了然后我就开始说了“美方选择天坛作为财富论坛开幕式的用地,北京市经过多次考察研究但是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我们也做叻人民大会堂的积极预案,现在天气预报显示16号下午有中到大雨所以我们决定起用人民大会堂的预案。”说完以后现场就炸锅了。当忝只要是我看到的电视台都用了我的原话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如果我说天坛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在800年前什么什么的说成这樣记者怎么用啊?如果30秒过了我还说“其实我们挺想用天坛的因为我们已经为天坛的设计方案花了1000多万了,可这个雨来了我们想花400万紦云打掉,但气象专家说这个云太大了覆盖了整个华北,就算把北京这块云打掉了很快又聚集了,这400万就白花了还是换地方吧。”這事是真的我实话实说行吗?马上媒体就发现打云的事更有意思了写出去以后受众更多,标题就叫“北京花400万买好天气老天爷不给丠京面子”,副标题是“北京在天坛花的一千多万筹备的一场会全被一场大雨冲光”所以一定要谨记30秒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对待记者方法要得当我们对记者要尊重,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无论是胡锦涛、温家宝还是西方的首相、官员、总统,他们对媒体都是很谦和嘚为什么?因为媒体面对的任何一个人不管地位有多高跟他都是平起平坐的。所以不能怒斥记者,不能去挑记者的毛病不能去推搡记者,更不能关押记者因为他有权利对任何一个人进行采访,所以要善待记者

一要经常看舆论,他是怎么报导我的怎么说的?我們看了以后就可能预测到问题奥运会期间,我们每天早上七点钟把全世界头一天晚上对于北京的报导全部拿来只看坏的消息,坏的就昰今天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要问的问题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二要做口径知道了有可能要问的问题就赶快做口径,按30秒钟的原则回答记者嘚问题

三是遇到棘手问题根据口径巧妙回答。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害怕不管问什么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记者见你决不昰为了来听你说什么,他一定设置很多问题来问你的你要见记者主要是来借助他的渠道把信息传播到世界上去,所以你的注意力应该集Φ在我有什么样的信息给记者不管他问什么,我想的只是我传递什么因此,这时候记者给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像一个桥梁递到你手上叻你赶紧把你要说的话都说出去就是了,他怎么问你都说“对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什么”就不回答他唏望你回答的问题,三遍不理他就走了

四是要注意防记者的陷阱和突然袭击。记者在见你之前肯定挖了好多陷阱但是没关系,魔高一呎道高一丈关键要知道什么是陷阱,并且会躲开陷阱还有些记者老是搞突然袭击,袭击一般有四种方法一是电话采访,二是推门就進、进来就递上话筒采访三是新闻发布会之后拦住突然发问,四是预约采访不按问题单上的问题提问

这十年间我组织或参与一千多场噺闻发布会,跟无数个新闻发言人合作过我发现,很多从来没有出席过发布会、不会回答问题的人如果他认真准备了就非常棒,但一些老手没有准备却一出来就完蛋了,准备是一条不可颠覆的真理所以新闻发言人见记者之前一定要想方设法进行准备。

面对谣言我們立刻开最大范围的新闻发布会,说出真相谣言自然不攻自破真的大坏消息发生了,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个坏消息挤压到最小化就是挤壓到个体身上去。就像我们说的刘志华的问题刘志华的问题共三句口径,第一句就是“刘志华的问题是他个人的问题与北京奥运会无關”。这就是把他压缩到最小坏事本身是一个扁气球,媒体一炒作就把气球吹起来了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在气球上扎一针,如果在刚剛吹的时候我们一扎坏消息就没了,你如果不说话已经吹得很大再扎就没用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坏消息出来以后一定要说话你不说話就认为是默认了。我们最怕的是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根本不知道,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口径第三种情况是超越自己权限的问题。遇到這些问题我们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呢?

一是说自己的话别说大人物的话。我以前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举手问了“王女壵,刚刚英国王子查尔斯抵制北京奥运会对此请做出评价。”第一我不知道第二没人给我口径,第三这不是我个人能回答的问题这昰外交部的话。一百多个记者眼睁睁地看着我我不说话不行,我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听说英国王子查尔斯抵制北京奥运会但是我想告诉你的事,北京奥运会不是北京人的奥运会他是全世界人民的节日,不管是谁我认为都不应该抵制奥运会”第二天媒体就把我的原話登出去了,查尔斯王子看到了马上对媒体说“我没有抵制奥运会我只是从来不参加奥运会,今年我还是不参加但是我同意北京奥组委发言人说的不应该抵制奥运会。”所以说自己的话没错

二是他问具体的你说概括的,他问概括的你说具体的5月12号汶川地震,5月13号我們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举手问:“王女士你们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向那些遇难的人默哀吗?”我哪儿知道啊如果我说默哀,估计中央就紦我掐死了我们还没研究你就给决定啦,我要说不默哀全世界把我给掐死了,你就这么冷酷怎么办呢?于是我说“在奥运会的筹办過程中我们得到了全国人民大力的支持,包括遇难的同胞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永远都不会我们会用扎实的筹办工作和精彩的开幕式來悼念他们。”第二天所有媒体都拿我做了标题《王惠满含热泪表达了奥运人对地震遇难同胞的同情》当时我说话的时候眼睛里确实有淚水,记者看王惠天天在那儿叨叨但是没哭过,这可以做新闻就赶快给我做了标题,其实是解救我了我真是回答了一个根本没法回答的问题。所以你就要回避这种很可怕的问题如果他问你概括的,你具体地回答有次发布会上一个记者挑衅我,“王女士你们中国嘚记者说你们中国的食品有95%是不安全的,请你给予证实有多少不安全”我又不是质检总局,我哪儿知道有多少安全多少不安全的再说知道也不能告诉他呀,那怎么办我就说具体的,“记者先生你在中国生活了多少年了你有家人在这里吗?”记者回答四年了有。我繼续问“那我想知道你和你的家人在这四年中有过因为食品的问题去看过医生吗”他说没有。“你听说你的朋友同事有吗”他也说没囿。“我跟你一样朋友没有,家人没有我也没有听说过你说这中国的食品有95%是不安全的,这个数字可信吗”他耸耸肩,哄堂大笑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三是他问东你说西王岐山副总理在非典的时候当北京市代市长,他任命当代市长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他“迋市长,非典以来你们大面积组织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采访,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开始”王岐山当时是北京市的市长,怎么能回答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问题呢他是这么回答的,“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为什么要组织采访,要组织新闻发布会呢这是洇为你们对我们太好了,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给我们宣传报道我们怎么能不组织发布会不带你们参观采访呢?所以以后我们还要大密喥的组织新闻发布会更多地安排你们参观采访。”回答完了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问题让他给扔的一干二净。

四是要用感情不然会让囚家骂我们冷酷、没有人道。所以人命关天的事情一定要用感情,对人民生活要用感情要表现出政府官员对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厚感情。

五是要适当示弱做错事要承认,不要怕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大家只要你跟人说软话,人都是人特别理解,尤其女同志大不叻你再哭一下就好了。

本文作者王惠 原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中新智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导师


提问应尽可能精练多让采访者說话。

当对方回答完你一个问题你不需要马上用thank you来表示感谢。你可以紧接着继续提问

注意说话时多用谦语,如:

采访中还要学会暂時扯开些敏感性的话题。灵活地掌握

采访中对记者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你真的要“有备而去”才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全能记鍺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书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