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愿意看明星阵容的综艺,还是素人的综艺?

王子文吴永恩恋综中定情

《再见爱人》的高光时刻

杨磊Rock上恋综寻爱

如何应对亲朋好友的催婚,成为社交媒体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身边的单身男女真有那么多吗?早在2020年7月,国家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由极光(Aurora Mobile)发布的《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也表明,处于适婚年龄(20-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自称从未谈过恋爱。而已经在“奔三”路上的90后,也有46.4%的人仍为单身状态,且自认为是“母胎solo”(网络用语,指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的占比达19.0%。

既享受孤独又向往婚恋,想要脱单却又不愿行动,成为当今一些都市男女的心态写照。在此背景下,能满足观众“嗑CP”愿望的婚恋综艺,也从数量、形态、观念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

扎堆爆发,长视频必争之地

婚恋综艺在2021年发展迅速,《我们恋爱吧3》《心动的信号4》《女儿们的恋爱》《怦然再心动》《机智的恋爱》《再见爱人》等纷纷占据了视频平台“爱优腾芒”的首页C位,并不同程度地激起了讨论和话题。B站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首个恋爱综艺《90婚介所》。

进入2022年,火热的恋综非但没有疲软,反而越战越勇。一开年,吉林卫视的老年人相亲节目《缘来不晚》便被网友以“自来水”的方式强势安利。这档2019年首播的老年人恋综,凭借“纯野生”的节目风格,直来直去不拐弯的大爷大妈嘉宾,增进了人们对黄昏恋的了解和理解。

各大视频平台也持续在恋综上发力。2月23日,腾讯视频《半熟恋人》收官,芒果TV的《春日迟迟再出发》上线。3月2日,优酷视频《没谈过恋爱的我》马不停蹄地开播……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优爱腾芒”以及B站计划播出18部恋综。其中,优酷多达6部,芒果TV以5部紧随其后,爱奇艺、腾讯视频均为3部。从类型上看,除了《心动的信号》《我们恋爱吧》等长寿恋综IP外,各平台都在积极推出新恋综,如《没有谈过恋爱的我》《婚后独居》。首季反响不错的《怦然心动20岁》《再见爱人》《机智的恋爱》也快马加鞭地公布了第二季的筹备信息。

“人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别人搞对象”,来自脱口秀演员Rock杨磊的金句或许能解释当下恋综火爆的原因。有意思的是,Rock本人今年也成为了恋综的嘉宾——已离婚的他以寻爱嘉宾的身份加盟了《春日迟迟再出发》。

五花八门,万物皆可配恋综

恋综数量井喷,竞争压力自然高企。在同题作文的赛道下,节目组各出奇招,费尽心思来打造差异化,也促使恋综形态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旅行恋综《怦然心动20岁》瞄准了还未步入社会的20岁青涩群体,邀请10位年轻人开启一场青春毕业旅行。他们可以在这趟旅程中结识好友、邂逅爱情,完成关于青春的特别记忆。而嘉宾们也呈现出与一般恋综不一样的情感关系——即使产生感情纠葛,年轻人们也强调“不要明争暗斗”“肩并肩比手牵手更重要”。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年轻人恋爱观中正能量的一面——即使追求爱情,也不能丢失友情和自我。

优酷推出的《没谈过恋爱的我》进一步细分人群,将关注点放在了二十出头且从未谈过恋爱的母胎单身人群上,在开播之前就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期待值拉满:“直男直女谈恋爱?想想都好笑”“好奇!预定名场面”“有可能会是社死现场”……

“剧本杀”等时下流行的社交游戏元素也被融入到恋综中,优酷尚未定档的《一起探恋爱》就将剧本杀和恋爱结合在一起,通过悬疑剧情和角色扮演,来给嘉宾们的恋爱“添把火”。《今天开始合租啦》则瞄准在大城市漂泊的合租青年们,合租室友之间能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让人拭目以待。

爱奇艺的新恋综《好友恋爱时》以“蓝颜/红颜知己”作为切入点,安排4对单身异性好友,共赴18天冬日假期,探寻两性间友谊与爱情的边界。

熟龄素人,婚恋节目当主咖

各色恋综还纷纷打破年龄和婚恋经历的限制,“熟龄”人群也成为好“嗑”的对象,过往的婚育经历也不再成为问题。事实上,离异、带娃人士往往有更丰富的感情经历和故事,让节目的可看性更足。

有了一定事业基础与经济基础,但闲暇时间减少的成年人会有怎样的恋爱观与择偶观?带着类似疑问,《半熟恋人》让8位30+“轻熟龄”素人嘉宾在“半熟公寓”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恋爱社交体验,其中最有话题度的是单亲妈妈罗拉。最终,她与王能能成功牵手,这对“巴啦啦能量”CP传达出“无论是谁都有被爱的权利”的恋爱正能量。

《怦然再心动》同样邀请来几位“情路坎坷”的“熟女”:离异的黄奕、王琳、白冰和蔡卓宜以及“没结婚但有个娃”的王子文。在镜头面前,她们不同程度地显露出追爱的勇气。王琳表示:“我这辈子都相信爱情!”白冰表示要“打开自己往前走一步”。“上错过两次花轿”的黄奕跟女儿对话,表示得“给自己一个机会”。而观众送上的祝福也折射出社会更包容的态度。

《春日迟迟再出发》也选择了7位经历婚姻破裂的大龄男女,分享心路历程,出发寻爱。《再见爱人》则将恋综的制作难度和讨论深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1对热恋即将结婚的情侣+3对处于情感危机的夫妻,开启18天的房车旅行,让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直面婚姻中的问题,最终作出情感抉择。该节目收获了豆瓣8.9分的超高分,成为恋综中的口碑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在这些恋综中唱主角的,多数是普通的素人,他们让节目组“没有剧本”的可信度得以提升。明星嘉宾则多以情感观察员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感情点评小能手”伊能静就在恋综节目《我们恋爱吧》中作为观察员频频分享恋爱心得,她丰富的恋爱经验和生活阅历折服了不少观众,不少缺乏恋爱经验的“纯情小白”们都表示:“学到了!”

现实主义,柴米油盐照进恋综

“发糖”是恋综永恒的主题。不过,当下的恋综已不仅仅满足于发糖,反而选择“戳破恋爱的泡泡”,将更真实的婚恋状态展现出来。

《春日迟迟再出发》用纪实性方式讲述了7位经历婚姻破裂的素人男女如何调整心情、重启旅途。他们当中,有人因为患病,结婚半年就惨遭抛弃;有人至今不愿开口道出离婚的原因,认为“离婚这事在我心中不是很光彩”;也有人依然在为前夫说好话——大学金融老师刘力绮提到,抛开“频频出轨”一事,前夫其实对自己和家人很好。

全职主妇再就业并重新融入社会的议题,也得到了探讨。吴雅婷与前夫王栎鑫于2015年步入婚姻,五年后宣布离婚。需要照料两个孩子的吴雅婷当务之急是“重新建立谋生技能”。

同样深度剖析真实婚恋困境的还有《再见爱人》。“已离组”郭柯宇和章贺的婚姻长达十年却各自孤单。“想离组”佟晨洁和魏巍彼此相爱,却因生孩子和饮酒问题无法调和,导致婚姻危机。“在离组”夫妻朱雅琼和王秋雨则更让人唏嘘,由于双方在爱意表达方式和情感需求上的错位,相识19年的二人摩擦不断,走到了离婚边缘。通过他们的案例,节目组传递了“不要把婚姻用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的容忍程度”等观点。

更多元化,婚恋与否皆是选择

嘉宾群体的拓展与议题范围的扩大,也让时下的恋综节目呈现出更多元和包容的价值观:追求爱情与婚姻不只是20+群体的特权,离婚男女、母胎SOLO、熟龄人士都可以勇敢地爱与被爱,而坚持单身也并不可耻——婚恋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最重要的是自爱与自洽。

《春日迟迟再出发》设置了“开放式流程”,只有超过半数嘉宾按下心动按钮时才能开启约会模式。这意味着,这是一趟“心动之旅”还仅是一趟“治愈之旅”,交由嘉宾们自己决定。这让男女双方的压力都大大减轻,一如嘉宾林承纬所说:“我不太喜欢被配对这件事情,不希望自己被限定为好像离婚了就还要找一个,我不觉得离婚的人一定要再找一个人。”

没有刻意的撮合与调解,《再见爱人》也试图在旅途的前行中让陷入婚姻困境的男女学会放下,真实地面对自我。节目最后,恐高的章贺克服种种心理障碍爬上高台,喊出了对郭柯宇的告别与祝福:“未来的日子,祝你过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也要过成我想要的样子。”

在《半熟恋人》中,观众也得以看到成熟的处理方式和坦诚的情感表达。周锦舜追求罗颖未果,观察员薛兆丰坦然安慰道:“这不是件丢脸的事,失败是很正常的。”观察员王菊亦坦言,爱情很美好,单身也不可怕,“哪怕三四十岁不婚不恋,只要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快乐的状态,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本周更新的《明星大侦探》中,出现了李晋晔、何运晨的身影。作为两季《令人心动的offer》中获得offer的人气实习生代表,实现了一次“明侦+offer”的梦幻联动。

录制一档《令人心动的offer》之后,他们拿到的可不止是律师工作的offer。作为星素综艺中的素人嘉宾,一次上节目的机会,从此为他们敲开了综艺圈的大门,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自2017年广电总局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2020年更强调“坚持星素结合”的方针,素人在综艺节目上的比例大大增加。直至2021年,素人早已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主要角色。

如今素人想要成名,除了通过选秀节目奔着出道而去,在恋爱、职场、经营、竞技等题材综艺露面,也是一个令人眼红的大好机会。

星素结合的背后显然是另一种造星方式:素人通过节目打开了知名度,从此再也不“素”了,哪怕不做明星,他们背后也有一票粉丝大力支持,与艺人一样解锁个人超话不是梦,趁着红利正多,捞点快钱也是常态。

即便不正式出道,他们也有千万种方式让你买单。

炒CP、带货、接广告,

他们的变现模式多种多样

在万物皆可饭圈化的时代,在综艺上露面并获得观众喜爱的素人,只要他们想,几乎就没有吃不到的粉丝红利。

不少人在节目播出期间就创建了超级话题和N个粉丝群,他们不是大明星,但可以是娱乐圈新人,也可以是知名博主、带货主播,深谙互联网赚钱之道,变现模式多种多样。

近些年较为热门的星素结合综艺,非恋爱、职场题材的观察类节目莫属,这也导致《令人心动的offer》《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等节目成为了较大的造星平台,从这些节目上走出的素人,基本上囊括了所有星素综艺节目的素人现状。

可以将这些变现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踩着短视频、vlog等娱乐风口进行产出,凭借源源不断的曝光度和可观的粉丝基数,跻身自媒体博主之列,以此获得品牌青睐,通过接广告、参加商业活动赚钱。

他们解锁的博主类型各有不同:有情侣档博主,实现视频、活动、日常照片等形式的CP合体,如《心动的信号2》中的杨凯雯和赵琦君、《喜欢你我也是》中的熊笑宇和宋名申、《令人心动的offer1》中的蔡昆廷和郭旭;有时尚、美妆博主,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开通账号与粉丝互动交流,如《心动的信号》系列中的姚沐希和向天歌、《喜欢你我也是》中的韩萌和聪雅、《令人心动的offer1》中的梅桢等。

第二种是加入直播和带货大军,成为兢兢业业的主播,获得粉丝的打赏、带货抽成、品牌和节目邀约,花式“割韭菜”。

《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已经有不少嘉宾进入这个领域,第2季嘉宾中除了上述提到的郭旭和蔡昆廷情侣档,在直播中为粉丝“撒糖”,梅桢、李晨、何运晨也曾进行合体直播,为网友解答职场困境,邓冰莹也在直播中为粉丝贡献考研学习干货。

《心动的信号1》的嘉宾胡金铭曾在网络上售卖一对一英语课程,不过因价格过高遭到网友不满。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奇葩说》的选手许吉如身上,在第六季节目上走红之后,许吉如推出了演讲课程,价格虽然没有胡金铭的离谱,但也被网友质疑是纯粹割韭菜。

第三种略有不同,那边网红圈掀起一片激烈竞争,这边也有不少素人嘉宾进一步逐梦娱乐圈。

《心动的信号2》陈奕辰、《喜欢你我也是》中的董浩然、《令人心动的offer1》中的何运晨,都在节目播出后被曝出签约经纪公司,跳脱网红之路,拍戏、上综艺,朝着演员和综艺咖路子发展。

更有部分人尚未明确签约公司,但在多档综艺节目上露脸,除了《令人心动的offer2》中李晋晔,《心动的信号3》中的男嘉宾陈延迪借助牙医身份登上了《天天向上》,《心动的信号1》中的刘泽煊参加了《最强大脑8》。

曝光度增加之后,又是一次广告费和出场费随之上涨的机会。

割韭菜一时爽,扒皮火葬场

对于素人来说,录制综艺似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捞钱渠道。

无论素人是否能在恋爱、求职综艺节目找到对象,或得到一份工作,甚至没有成功在选秀节目上出道,一旦打开了知名度和粉丝圈层,就能做网红、拍戏、唱歌、上综艺,获得源源不断的成名和赚钱机会。

即便是素人嘉宾与普通观众之间,也出现了共生关系:一方面,观众在节目上pick的嘉宾,在互联网上打破与粉丝之间的镜头距离,通过网络建立实时交流,为观众提供嗑CP、疑难解惑、追梦等丰富体验;

另一方面,获得粉丝支持的素人嘉宾凭借不断增强的星光,在网络上接外快、打广告,名气和收入等各方面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你负责花费钱财收获情感需求,我负责付出创作成本来赚取流量,双方倾情回馈彼此,这听起来是一桩极好的生意。

难怪在各大综艺中,素人嘉宾达到一种供大于求的市场竞争,促成了这场星素综艺造星、造网红的分蛋糕场面。

这种共生关系经过多年的打磨,逐渐炼出一则完善的准则。素人成名的门槛看似越来越低,但观众对素人嘉宾的要求实际上越来越高,网红和明星这碗饭吃上容易,一直吃得上却难。

若想在节目上获得观众的喜爱,自身条件需要有高颜值或优秀的技能加持,如果各方面普普通通,也要打造一个讨喜的人设。

千万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举个例子:凭借高颜值吸粉在《创造营101》出道的杨超越,在娱乐圈要维持美貌和幽默人设,以及掏出好的作品才能延续星路;

《令人心动的offer2》中的丁辉,通过映射大多数普通人命运的人设,才没有在一众实习生中被埋没。

成则杨超越、丁辉,败则一群你记不住名字的陪跑素人,中间还有大批李晋晔、何运晨们,在《明星大侦探》《令人心动的offer》等综艺上争得头破血流。

更有高开低走者,刚刚燃起成名的小火苗,就被外因内因产生的各种疾风吹灭了。除了闷声发财和日渐糊得无人在意的人,仅在这两年,还有不少素人在节目前后翻车。

例如近期《怦然再心动》中为黄奕安排的素人相亲对象陆律师,正因两档节目春风得意,在网上被曝光“海王”和“骗婚”,被删去所有镜头;《心动的信号3》男四在节目播出前因私生活混乱,没有任何露面机会,还搅得节目故事线杂乱无章。

要么人设崩塌、要么黑料重重、要么吃相难看,观众的钱虽然好赚,但经多次翻车事故发生,如果不及时加以约束,只能是割韭菜一时爽,扒皮火葬场。

2021年,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观众积极的反馈下,素人+综艺的组合仍然是一片巨大的蓝海,一个个踏入娱乐圈的跳板或许在这产生。

不过,综艺可以让素人不再“素”,黑料和不及格的表现,也能让他们重回素人。

原创: 毛丽娜 娱乐硬糖

地域鄙视链无处不在,对于硬糖君来说,面对人家湖南人、浙江人,总觉得自家的河北卫视简直就跟没上星一样毫无存在感。而思及其极富乡土气息的内容,又觉得没存在感也好,省得像“山东蓝翔”那么深入人心。

刚刚过去的五大一线卫视的招商会人人关注,硬糖君盘点一圈之后,觉得也须对二线卫视“雨露均沾”。

面对网络内容的冲击,五大卫视尚要绞尽脑汁推陈出新,二、三线卫视又要如何突围生存?

10月25日,在南昌举办的中国国际广告节上,天津卫视、山东卫视及江西卫视以“聚力营销”为主题举办优质资源共享会,黑龙江卫视、湖北卫视、广东卫视、四川卫视、河南卫视则以“五星联盟”的姿态亮相。抱团取暖。是二线卫视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

这些“组团”营销的二线卫视之间,从联合招商,到联合内容制作、联合营销,已经从过去的竞争模式转换为互通有无的互助关系,“联播综艺”更成为腰部卫视合作的重点方向。

除抱团取暖外,腰部卫视也纷纷从地域文化、自身风格等不同方向寻找切口,试图在与一线卫视做出区分的同时获得一席生存之地。

与头部卫视积极求变,推陈出新的打法不同,二线卫视仍旧以“稳”为关键词。对于二线卫视,留存住现有的观众群体才是重中之重。

综N代在二线卫视的布局中仍是主角:

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非你莫属》,在骂声中坚持了一年又一年;河南卫视的《武林风》默默播出15年,恐怕除了“武术之乡”的河南人民以外,其他地区观众很难注意到这档节目;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则8年如一日地继续解决老百姓家中鸡飞狗跳那些事,倒是享有广泛“声誉”。

除了各卫视雷打不动的金牌节目,依托地域文化与融媒体技术而生的新节目也是二线卫视发力的对象。但与头部卫视动辄广邀各路新晋流量、小生小花的大手笔不同,二线卫视的原创节目更多是依靠时下的新技术,“新瓶装旧酒”做文章。

有着地缘优势的黑龙江卫视2020年将在冰雪文化与中俄交流等方面布局。作为俄语普及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理位置确实为黑龙江卫视提供了一定优势。

外国人上中国节目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多数国际友人仍旧以西欧、北美等国籍为主,东欧国家则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说不定黑龙江卫视也能捧出几个全民追捧的“毛弟”、“毛妹”来。

江西一直被调侃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或许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2020年江西卫视的《瞰美丽江西》第二季、《中国村播大会》都以介绍江西本地风土人情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村播大会》引入“直播卖货”玩法,据说要打造“电视+互联网+农业基地+基地物流直发”新运营模式。看来江西卫视不仅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还要证明自己的卖货能力。

天津与江西算是一对难兄难弟,本来就在四大直辖市中没什么存在感,好伙伴重庆也靠着4D魔幻走红,剩下天津独霸“隐形直辖市”之名。

天津卫视的原创节目似乎也并不以撬动外省观众作为目标,而是要存续更多本地观众。《您好,爸妈》《婆婆,请多关照》《家庭公约》等,一看名字就是天津人民最热爱的“家长里短”类节目。

不过作为北方医疗资源重镇的天津也并非没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野心,《健康清单》与《医者仁心》两档节目瞄准了目前入局者不多的医疗品类市场,据悉将会有专业的医疗人士参与录制。按照天津卫视一贯的重素人不重明星的作风,这几档综艺的嘉宾阵容或许都将以普通人为主体。

其余几家卫视的打法也都大体相似,大部分新节目本身创新力不足,仍旧是依托已经走通的路子融合时下技术做一些表现形式上的微调。但是作为腰部卫视,这确实也是最妥当的打法。

乍一看2020年二线卫视们的布局,似乎难与“有钱有人”的头部卫视集团抗衡。但是深挖垂类市场的二线卫视节目,也并非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最典型的就是湖北卫视2015年开播的《非正式会谈》,该节目曾陷入过抄袭韩综《非首脑会谈》的风波。但也有人表示,该节目是湖北卫视2009年一档节目《世界大不同》的升级版,与韩综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类似,算不上抄袭。

撇开风波不谈,这档节目在播出之初只能用“穷”来形容。没有固定的赞助商冠名、没有流量明星加盟引流,就连基本的道具和布景都透着一股经费不足的寒酸模样。

但正是这档综艺依靠着在B站及豆瓣上的小众圈层,形成稳定的收看人群后,依托“自来水”的剪刀手和安利效应一步步出圈。B站更是从第五季开始与湖北卫视携手,联合打造这档节目。“穷”综艺不仅破圈,更是成长为湖北卫视的王牌节目。

与《非正式会谈》类似的,还有天津卫视播出将近10年的职场类综艺《非你莫属》。虽说天津卫视存在感不强,不过这档撕了差不多十年的节目,却一直牢牢占据省级卫视节目收视率前十席位之一。

把求职综艺做出“老娘舅”的味道,恐怕也只有普通人聊天都像说相声的天津卫视能做到了。

虽然《非你莫属》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批评与争议,但“真香”就在一瞬间。不少人嘴上说着节目不像求职像撕X,其实就爱看求职者和老板在节目上互怼的精彩瞬间。

虽然这几年该节目又被批评嘉宾老板并不是真心招聘,而是乘机为自家做广告。但这么多年观众也早就清楚“套路”,求职是次要的,互撕才是重点。不少天津本地观众表示,一直把《非你莫属》当情景喜剧看。

不过,诞生于四川卫视,今年移植到B站手中的《我们穿越吧》(B站出品改名为《穿越吧》)就有些可惜了。

明明经过了五季艰难挣扎已经走通了历史知识+老戏骨坐镇+年轻演员演绎的路子,但在B站大刀阔斧的年轻化改编后,反而弱化了节目的品牌。

为了更迎合B站自身的受众年龄层,节目的厚重感及历史相关部分被削弱,严肃性几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新晋流量及弹幕花字等,丧失了节目本身的特色。

这档节目口碑上佳,但收视情况并不理想。B站对其进行改编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失去了节目最本质的特色后,核心老观众势必会流失,其实并不利于对节目进行二次传播。

本地品牌来助力,价钱一切好商量

内在的监管收紧,外部的经济增长放缓,娱乐产业迎来了漫长的凛冬。一线卫视招商都叫苦不迭,想来二线卫视更是没钱过年吧?

但与想象中不同的是,二线卫视活得倒也并没那么“惨”。超一线品牌及一线品牌瞄准的自然是头部卫视及网络平台,但是中小品牌及本地品牌却对二线卫视更加青睐。

某省级卫视工作人员对硬糖君透露,受整个大环境影响,招商情况确实不能与几年前的黄金时代相比,但也并非招不到商。

“有的友台招商情况不好,其实不是无商可招,而是不愿意自降身价。”针对业内的“寒流论”,他对硬糖君这样说:“就是谈不拢而已,台里觉得节目应该更值钱,但是广告主已经不愿意像过去那样大手笔砸钱了。”

说到自家台的情况,他表示无法透露具体数据,但是“还算不错”。因为清楚自己是二线卫视,吸引不到大品牌,因此只要能够招到商,价钱方面不是没得商量,“降价总比裸奔要好吧”。

一些地方省市的本土品牌也更倾向于和“自家人”之间做生意。天津某本土品牌的市场部负责人对硬糖君表示,与头部卫视和优爱腾这样的第一梯队相比,其实他们也更倾向于和天津自己的节目合作。

“因为天津的节目主体收视人群是本地人,我们也是本地企业,可能更容易触动观众。”他表示,选择本土卫视,资金确实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本土品牌、本土节目与本地人之间的感情链条:“从小到大的陪伴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

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都说凛冬来临,但头部卫视在广告主面前仍旧有一定话语权。在中小品牌广告主看来,二线卫视的配合度更高,也可以进行一些更深度的创意合作。

不过广告主也承认,在玩法和创意上,二线卫视总有些“土气”。如果资金充足,其实他们更倾向于玩法新颖的网络平台。

不过,无论是头部集团还是腰部集团,广告主们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有露出,宣传品牌,而是要有流量转化、促成购买的“卖货”需求。广告主倒逼卫视们“电商化”,这场“卫视变形计”中谁能胜出,还要看市场最终的结果如何。

总体来说,比起一线卫视,二线卫视确实在资金与嘉宾阵容上都略逊一筹。但依托优势深耕垂类,坚持复制已经走通的路径,加之本地品牌的帮衬,小日子倒也过得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艺秀小明星大跟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