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哪儿呢?

八九十年代,相声界还没有德云社,沈腾马丽还不是春晚的常驻嘉宾,

当时相声界的翘楚,表演春晚压轴节目的是冯巩和牛群这一对黄金搭档。

曾经的他们火遍全国,连续10年登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有他们在的地方,欢声笑语就不会断绝,

然而就在他们最辉煌的时候,牛群却选择离冯巩而去,踏上从政的道路。

当时的牛群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决定竟会让他妻离子散,声名狼藉,这期间究竟有这么样的隐情?

如今的他们已经年过七十,冯巩依旧辉煌,而牛群却没有了往日的光彩,

曾经同为搭档的他们却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引人深思。

1949年,牛群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欢乐。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牛群从小就在父母和哥哥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没有烦恼的童年让他养成了活泼跳脱的性格,只要是喜欢做的事情,他都会不计后果地去试一试。

1986年,牛群被安排到河北下乡插队,在日复一日辛苦的劳作以及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牛群总能找到一些新花样,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牛群爱上了打快板,一有空就拿着快板摆弄,天赋异禀的他很快就把快板打得有模有样,赢得身边人的称赞。

当时的牛群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学习的快板会成为他进入艺术界的钥匙,为他打开一条康庄大道。

两年后,牛群结束插队生活,来到北京军区,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通讯兵。

一次,团内进行文艺汇演,牛群兴致勃勃地登上舞台,为大家即兴表演了一段快板,

他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如雷般的掌声,并得到了文工团领导的赏识,被安排专攻相声表演。

能力得到认可,牛群很是兴奋,满心欢喜地迎接自己的新生活,期待自己能够成为知名相声演员,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太久,现实就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从美梦中清醒过来。

虽然他在艺术上颇具天赋,但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的他终究是花拳绣腿,一登上大舞台就露出了马脚。

在一次相声表演中,牛群如往常一样表演自己得意的相声,可现场的氛围却越来越凝固,没有丝毫笑声,

台下的观众找不到笑点,面面相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一路走来,牛群从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打击,一股强烈的挫败感油然而生,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功夫尚有不足,

下台之后,牛群一声不吭地躲进了房间里,独自一人留下了眼泪。

但他没要就此放弃,哭过之后,牛群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相声水平,把自己丢的面子都找回来。

他明白,想要学好相声,单靠自己一个人努力只会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出路,

于是他决定找一位师傅,带领自己入门。

在朋友的介绍下,牛群找到了文工团的曲艺大师刘学智先生,并成功拜入他的门下。

刘学智先生是一位惜才之人,对天资聪颖,又勤奋踏实的牛群很是看重,不仅对他细心教导,更是把自己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他,

牛群没有辜负师父的期望,几乎是一点就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在相声圈渐渐有了名气。

刘学智认为,牛群的潜力还远远不止如此,于是又把他引荐给相声大师常宝华,

就这样,牛群成为了常宝华的徒弟,能力和才华再一次得到提升,

每逢他上场,皆能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再也没有冷场的情况出现。

曾经的愿望实现,牛群的人生大事也被提上日程,

在跟随刘学智学艺途中,牛群与他的女儿刘肃喜就暗生情愫,爱情悄然而至,

一边是自己的爱徒,一边是自己的女儿,这样的婚事很难让刘学智不支持。

33岁那年,牛群迎娶刘肃喜为妻,过上了恩爱幸福的二人世界。

拜入名师门下,又有娇妻在侧,事业蒸蒸日上,牛群以为,这就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

1988年,牛群创作的小品《领导,冒号》被春晚组选中,牛群也得到了登上春晚的机会,

经过李立山和李培森一起改良之后,小品的名字改为《巧立名目》,由牛群和李立山表演。

虽然这是牛群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但他丝毫没有怯场,精彩的表演逗得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

那一句:“领导,冒号”成了当年最流行的话,被全国老少儿童争相模仿。

牛群像一颗相声界的新星,一下子火了。

当年春晚升起的还有另一颗星——冯巩,命运悄然在他们之前牵起了一条线。

同年,牛群在电视剧《那五》的摄影组遇到了31岁的冯巩,同是相声演员的他们一见如故,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

在深入了解之后,他们发现彼此身上有很多相同点,在表演上也很有默契,

于是他们顺势结为知己,彼此惺惺相惜,产生了一起表演相声的想法。

可当时他们二人都有自己的搭档,如果抛弃自己的搭档,势必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但知己难求,权衡之后,他们还是与原先的搭档作别,成立了新的相声组合。

在当时,他们的做法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甚至还背负了不小的骂名,

但他们很快就用实力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1989年,牛群与冯巩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合作,其默契的表演让很多人拍案叫绝,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们知道,他们成功了。

就这样,牛群和冯巩长达10年的合作拉开了帷幕。

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创作的效率事半功倍,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牛群和冯巩就创作了8部相声,且每一部都是经典。

此后10年,牛群和冯巩一年不落地登上春晚舞台,他们的《小偷公司》《最差先生》《坐享其成》等小品更是成为了观众们的经典回忆,

不少观众表示,听见冯巩的那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才感觉到过年的氛围。

此外,在电视荧幕上,牛群和冯巩的身影也从未断绝,

当年综艺节目《综艺大道》火遍全国,牛群和冯巩几乎一期不落地出现在荧幕上,同时还创作出许多精彩作品,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那时候的他们可以说是达到了相声界的巅峰,名利双收。

然而多年来源源不断的创作让牛群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一向爱折腾的他兴致勃勃地去尝试其他新的领域,顺便寻找创作灵感。

牛群先是顺应时代的浪潮,选择下海经商,可惜隔行如隔山,牛群的雄心壮志还没成型就被打击的一败涂地。

经商失败把他多年来的积蓄赔得所剩无几,于是他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去说相声,

冯巩非但没有怪罪他,而且二话不说就重新接纳了他,与他再次合作表演。

但这一次打击并没有让牛群定下心来,反而让他更加兴致勃勃地尝试新事物。

他先是买入了昂贵的相机设备,背着它们四处拍照,在北京开设了个人照片展,结果反响平平。

牛群喜欢踢足球,于是一拍脑门就决定要组建一支明星足球队,自己担任队长,

结果可想而知,以失败告终。

牛群折腾失败了,就会重新找回冯巩,再次与他合作说相声,而冯巩也没有怪罪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接纳他,

直到2000年,牛群仅在春晚的舞台上露了个脸就下台,站在冯巩身边的换成了郭冬临,观众们这才意识到,牛群和冯巩的组合真的走到尽头了。

原来,牛群之所以不演相声,是因为要去安徽蒙城当县长,

从相声演员到县长,如此大的转变让观众们始料不及。

在牛群正当红的时候,蒙城的一家牛肉企业看上了他的影响力,希望他能够成为公司的代言人,

牛群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也许是因为名字中有牛字,这次广告效果出奇的好,短短几天就让蒙城牛肉全国闻名。

牛群如此卓越的营销能力吸引了蒙城领导的注意,于是他们便提出,让牛群担任蒙城的挂名县长,以提高蒙城的知名度,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这样的客套话换作别人肯定不会放在心上,而爱折腾的牛群不同,他一拍脑门就答应了下来。

事实证明,蒙城领导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自牛群当上蒙城的县长后,蒙城的知名度大增,“中国养牛第一县”的名号享誉全国。

牛群就如同一只“招财猫”,源源不断地为蒙城招揽资金,拉来了将近2亿元的投资,

同时,牛群也为蒙城做了许多改善民生的好事,修缮了当地的文化遗迹等。

在任职两年期间里,牛群将蒙城的经济提升了一个台阶,赢得了民众们的爱戴。

两年任期结束,牛群本应该回到相声舞台,这一段县长经历也会成为他的加分项,今后的发展必定如日中天,

可他没有,他选择继续留在蒙城,为蒙城的百姓继续贡献力量,

然而正是这个决定,让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高高在上的他也成了万千民众唾弃的对象。

在即将离职之际,牛群看到了蒙城的一所聋哑人学校,这所学校聚集了许多聋哑儿童,

但他的基础设施极差,孩子们的教室都已经成了危楼,却依旧没有资金兴建新楼。

牛群不忍心抛下他们不管,于是选择继续留在蒙城,并担任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为孩子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他先是举行了募捐,筹集资金后就开始兴建校区,让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

另外,他还以学校的名义收购了一家矿泉水公司,以保证学校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源,维持自身发展。

可惜的是,他的良苦用心非但没有得到大家的赞赏,反而遭到了有心媒体的怀疑,

为了兴建校区,牛群征收了300平方米土地,媒体怀疑他将这部分地据为己有,从中谋利3000万元。

一时间,牛群成为了众矢之的,巨大的嘲讽谩骂声中,他欲哭无门,没有人听到他的解释,

最终,为了自证清白,他把自己的所有资产悉数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

可即便如此,舆论还是没放过他,说他做贼心虚,

牛群失去了一切,就连妻子和孩子受不了离他而去,58岁的他又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并且声名狼藉。

直到2004年,政府审计部门才终于调查清楚,还了牛群一个清白,

然而当时一切皆已尘埃落定,牛群的家庭已经破散,他再也回不到曾经的辉煌时刻。

但爱折腾的牛群依旧没有就此安定下来,他又兴致冲冲地参加综艺,担任主持人,

可任凭他再怎么努力,他的热度都已经不复存在,节目也没能引起很大的反响。

2013年,牛群脑子一热,报名参加了一个高台跳水的综艺节目,他兴致冲冲地从五米的高台跳入水中,起来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险些晕厥,

当时的他全然忘了,自己已经64岁,身体经不起他的折腾了。

意识到自己年迈的他收敛了许多,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如今的牛群已经72岁了,已经没有精力再去追求新鲜事物,

平日里,除了和老友聚会,聊聊天以外,他大多时候都是孤身一人,没有老伴和孩子的陪伴,晚年生活难免落寞孤寂。

反观冯巩,一直在小品上钻研的他名利不断,几乎每一年春晚的舞台上都会有他的身影,

同时他还在进军演艺圈,在影视圈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冯巩相声说得好,演技同样不俗,在《没事偷着乐》和《站直喽,别趴下》中的表演让人拍案叫绝。

如今冯巩已经逐渐老去,很少能在荧幕上看到他的身影,

但在短视频兴起的如今,他也在抖音上上传自己的日常视频,里面记录了他与徒弟们相处的日常,

可以看出,如今的冯巩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我们熟知的贾玲,白凯南都是他的徒弟。

短视频中的冯巩身材意义,精气神十足,丝毫不显老,

另外,他作为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依旧没有退步,即兴表演的段子都能热的观众们哈哈大笑。

如今,冯巩已经在抖音积累了1300万粉丝,虽然没等继续登上舞台,但他依旧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曾经,冯巩和牛群是惺惺相惜的知心好友,是默契十足的黄金搭档,他们携手成为了红遍全国的相声演员,

但在最火的时候,他们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个肯守本分,继续在相声界耕耘,一个勇往直前,尝试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如今,他们一个辉煌依旧,一个妻离子散,名声不再,人生差距一个天一个地。

如此悬殊的结局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但我们无法评论他们选择的路正确与否,有人喜欢像既定目标进发,有人不安现状,壮烈的过完一生,

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晚年不后悔,就不算辜负自己的一生。

牛群,可以算得上是相声界最能折腾的人,也算是相声界最憋屈的人,为什么憋屈呢?因为牛群拜了一个不靠谱的师父常宝华,而当了几十年的大徒弟的牛群却在晚年被降格为二师兄,而拜门最晚的小师弟却成了大师兄,这件事,让牛群介意到师父常宝华的葬礼都没参加,那么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呢?也算是牛群“投机”的结果,毕竟能傍上常家这个相声世家,成为大弟子,算是当时草根牛群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牛群草根出身的相声演员

牛群生于1949年,天津人,虽然出生在天津,但是牛群从小并没有怎么接触相声,家里也都不是干这个的,对于相声,完全就是个门外汉,不过对于一些曲艺表演形式,牛群也多多少少接触一点。1970年牛群参军入伍,牛群入伍后在一次表演中,说了一段天津快板,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在那个曲艺极度匮乏的时代,牛群也慢慢走上了曲艺表演的道路。

可能是具有曲艺表演的天赋,牛群后来被调入了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算是进入了北京,但当时牛群没有经过名师点拨,单凭自己创作,也是连连碰壁,可以说牛群是草根出身的相声演员,在北京并没有如愿的一炮走红。

牛群有一股钻劲,自己琢磨,还向当时不少相声名家请教,请教回来自己再琢磨,慢慢得牛群的相声艺术有了快速进步,而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曲艺开始放开,相声界又开始流行拜师,虽然拜师的形式还不严格,但是相声界的拜师风气已经开始慢慢兴起,而牛群也开始为自己物色相声老师。

牛群一度要拜师姜昆,后拜师常宝华

牛群在北京的时候,年轻的姜昆已经扬名,其创造的《如此照相》是跨时代的一个作品,经过自己和李文华的演绎,迅速走红,而且姜昆的老师是马季,马季的老师是侯宝林,可以说年轻的姜昆不仅风头正盛,而且得到当时全国豪华的老师指点。

牛群托人介绍,认识了姜昆,并向姜昆请教,热心的姜昆对牛群的作品也提出了不少建议,这对于牛群的相声艺术有了极大的帮助,而从年龄上来说,姜昆当时比牛群还小一岁,但是姜昆当时名气极大,是全国著名的相声演员,而对于草根不知名的牛群而言,其又向姜昆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牛群算得上比较会投机的人,其后期各种折腾,也是投机的表现,投机不能算是贬义词,就像郭德纲拜师也要这个有名望的一样,不过虚心的姜昆还是拒绝了牛群的请求,这也说明当时相声演员并不太看重辈分,毕竟姜昆已经是明字辈演员,败姜昆为师自己辈分就更低了,不过姜昆作为相声界的新星,其资源显然更多。

后来在刘学智的引荐下,牛群拜师了相声名家常宝华,常宝华名气虽然不如姜昆,但是也是相声世家,解放前就已经出名,而且不仅是马三立大师的徒弟,也是侯宝林大师的朋友,人脉资源也很广泛,所以牛群拜师并不是随便拜的,拜师的常宝华也是当时牛群的较好选择,而且常宝华当时并没有弟子,牛群一拜师就成为大弟子了,所以这场拜师还是挺划算的,而从相声界辈分来说,牛群也从姜昆的徒弟辈变成了姜昆的师叔辈,成为正儿八经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对于草根出身的牛群而言,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牛群拜师常宝华后,算是在北京站稳了脚跟,1988年和李立山合作的《巧立名目》登上了春晚,之后一炮走红,而之后牛群和冯巩合作的一系列相声作品更是个个经典,牛群成为当时全国最火的相声演员之一。

不过随着牛群和冯巩的裂穴,牛群折腾了县长在内的多个行业,并没有折腾个什么名堂,而相比于搭档冯巩,其可谓晚年凄凉,而更为憋屈的是师父常宝华在2009年收徒侯耀华,虽然侯耀华是相声世家,但是其并没有正儿八经说过相声,其拜师也引起了不少舆论压力,那就是最晚拜师的侯耀华按照规矩应当是师弟,却非要当大师兄,而师父也同意了,这师徒两人完全不顾及大师兄牛群的想法,相比牛群再次体验了人走茶凉的悲剧,而在师父常宝华的葬礼上,曾经的大弟子,如今的二师兄牛群也缺席了。




牛群冯巩,属于开创了一种新相声类型的火档,传统的子母哏撑死了也就逗六捧四,最多也就五五开。但牛群冯巩能做到逗四捧六,甚至倒三七的程度。他们两以这种模式分工,比赵伟洲杨少华还早,而且影响力还要大得多。

也正是牛群冯巩的成功,才催生了后面那些进攻型捧哏,狗血型捧哏,不把逗哏撅死自己不舒服型捧哏。

很多人觉得牛群爱折腾辜负了冯巩,但牛群如果不牺牲逗哏的戏份,也成就不了如今的冯巩。

跟名门之后,家大业大,身上外挂无数的冯巩相比,牛群属于寒门子弟,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

正因为出身一般,没什么家族光环束缚,所以牛群做事情也比较随性,经常都是脑子一热就扎进去,外人看来有点犯折腾,但换一个角度说,也可以说牛群太洒脱。

牛群第一个老师是军旅曲艺家刘学智,也是他后来的老丈人,只不过当时不兴拜师,否则牛群的门户就落到数来宝那一支了。

牛群走上相声之路也是偶然,1979年,他在全军会演上表演了一段相声《原形毕露》,结果全场冷漠脸,让牛群的小心肝备受打击,于是他那股子牛劲儿翻上来,决定一定要把相声说到最好。

既然要走相声这条路,那就得有个门户,而且八十年代拜师的风气已经悄然兴起,尤其是牛群这种没有根基的半路出家型,更要找个大粗腿抱着才行。

牛群拜师常宝华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老丈人刘学智推荐的,一种是牛群本来想拜师姜昆,但姜昆觉得牛群比他还大一岁,再者自己也还是个学生,没资格收徒弟,所以就把他推荐给了常宝华。

姜昆说牛群拜他为师是在一个小品中的台词,情节是毕福剑采访牛群,姜昆作为牛群朋友出来“捧他”,结果姜昆说牛群这人没准主意,昨天说要拜他为师,第二天就去拜了常宝华。常宝华是姜昆师爷,牛群本来想当姜昆徒弟,结果第二天就变成自己爷爷了(涨了两辈)。

感觉这是设计的一个包袱,不是正经说事情的场合,但牛群跟姜昆关系一直很好是没错的,即使现在两人也经常一同参加活动,所以牛群拜师常宝华,姜昆多半也确实是带了话,而老丈人刘学智也肯定有帮忙就是。

牛群在跟冯巩合作以后,两人在九十年代霸屏了春晚舞台,《小偷公司》《点子公司》《有话坐着说》《最差先生》等作品火遍全国。可以这么说,电视相声真正的没落,就是牛群冯巩裂穴之后,后继无人的直接结果。

当然两人裂穴的原因也很多,牛群想要经商,想要从政只是一个原因,据牛群自己说,两人在创作上越来越困难,两人实在太火,导致他们的作品限制也越来越多,好的作品过不了审,能演的作品他越来越不满意,所以决定暂时离开相声舞台。

其实牛群去蒙城当县长的时候,是实打实给蒙城做了贡献的,以至于蒙城老百姓对他一直赞不绝口,而且在网上一直帮牛县长鸣不平。

真正给牛群泼脏水的,其实就是一个酸腐文人,觉得牛群身为全国级的明星,脑门一热跑去当县长,就是为了赚钱和沽名钓誉。其实牛群如果一直坚守春晚舞台,怎么着也能混个ZX委员,而且当明星收入远比去一个贫困县当县长多得多。人牛群就是真想给蒙城做点实事,而且他招商引资的牛群商贸城,以及为聋哑儿童开办的牛群特教学校都是实打实提升了蒙城经济,主要崴脚的是五子牛矿泉水公司,因为债务问题被告上了法庭,那也只能说明牛群不擅长经商,而且该公司根本没有发现挪用、侵占企业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网上那些指责牛群“贪污”的声音都是无稽之谈。

在经商从政都失败以后,牛群又找到冯巩,可惜两人巅峰已过,再创作的新段子也过不了审,于是冯巩彻底投身小品和影视领域,牛群则变成了综艺节目和访谈节目的常客,反复回顾自己折腾的一生。

至于常宝华收侯耀华之后,把牛群大师兄给顶了下去,这种操作倒也不是不合规矩,相声界历来就是师父师娘说谁是大师兄,谁就是大师兄,郭德纲的大徒弟换了三拨,照样没人有意见。而且牛群也不在乎这个身份,毕竟连相声都不怎么说了,要那玩意儿干嘛用呢。

综上,虽然很多人都对牛群有各种各样的成见,但说实话,牛哥的人生比太多人都要充实了,好多人做好一样事情就不错了,牛群能够到处闯,还在几个领域都做出了成绩,这就是人生赢家啊。




常宝华是说相声的,牛群又想学相声,所以就拜常宝华了,如果牛群想学厨师,那就不能拜常宝华了,因为常宝华不是厨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群老家是哪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