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手机拦截的短信删除后怎么找?

众所周知,伴随着通讯网络和移动快捷支付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也成为社会各界尤为关注的话题。就在近日,工信部正式启用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可谓最大限度为群众规避风险,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具体来讲,该系统可以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向该用户免费推送反诈预警短信。如此一来,无疑能够有效让用户提高警惕,及时中止与诈骗分子的联系或止付资金,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反诈防火墙”,充分保障财产安全。


事实上,针对防范电信诈骗这一方面,国内很多手机厂商也已相继推出贴心实用的措施和服务。我们不妨就以OPPO为例,不久前便在全国24个城市的线下门店开展《O学堂:反诈课程》,面对面为用户科普介绍诸多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同时还为免费为抵达现场的用户提供一份《防诈骗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图文引导,也让大家可以快速学习掌握手机提供的防诈功能、补救措施等,可谓十分贴心。


不仅如此,在产品端方面,比如说最新的OPPO Reno6系列,得益于其搭载了ColorOS 11.3系统,在手机中还带来了诸如"伪基站拦截"、"远程守护"以及"屏幕共享"等一系列有效防诈骗的功能,下面就一同了解它们具体的功能用途吧。


首先来看伪基站拦截功能,我们都知道,目前绝大部分的诈骗信息、电话,都是不法分子通过特殊手段伪装成正规基站发出来的。而OPPO Reno6系列的这一功能便能自动识别并拦截伪基站所发出的信息,从而实现在根源上摆脱诈骗电话的侵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OPPO已经实现平均每月231万+次的拦截力度,也就是说每天拦截超过77000多次。可见,该功能确实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而OPPO Reno6系列提供的“远程守护”功能,则可以实现将两部手机互相绑定,例如子女的手机和父母的手机进行绑定,当父母的手机监测收到诈骗信息、电话时,子女的手机的手机便会迅速收到短信提醒,同时还可远程将诈骗电话信息进行拉黑删除,确保用机安全。此外,还可以通过该功能实时查看父母所处的位置、手机的电量以及运动步数等等。


至于“屏幕共享”功能,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将屏幕的控制权分享给另一部手机。如此一来,当老年人察觉到可能陷入电信网络诈骗, 而又不知道如何操作避险时,就可以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让与之互联的手机进行远程操控,而且在此过程中双方还可以实时语音通话交流,轻松完成教学,同样也尤为实用。


综合来看,面对如今五花八门的电信诈骗,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警惕,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同时,基于工信部以及OPPO推出的一系列防诈措施和服务,相信也将进一步帮助用户规避诈骗风险,值得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新华网天津1月27日专电(毛振华)针对有传言说,用户如果短时间内短信量激增,会被移动运营商屏蔽,记者咨询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客服均告知,用户如果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短信,如群发四五十条,确实有可能会被系统的“垃圾短信屏蔽”功能锁定,从而无法再发送短信。如果遇到这一情况,用户可致电客服,由工作人员帮其解锁。

  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用户短时间内发送短信的上限会有所提高。不过客服建议,最好每群发10条短信便暂停五六分钟,以免遭遇系统屏蔽。

近日,因OPPO手机拦截其他应用软件的下载,阻碍用户正常的软件使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责令OPPO立刻停止侵权,并裁定武汉当地一家手机经销商“禁售”OPPO手机。

OPPO截流被拦 并被罚“禁售”

据悉,该起诉是由腾讯发起,原因是OPPO手机在用户下载腾讯手机管家软件时,会拦截用户的下载行为,并阻碍软件的运行,导流到OPPO的应用商店。因为被“截流”,腾讯手机管家向武汉当地法院提请了“诉前禁令”。

事实上,未经用户同意,实施“截流”,或涉嫌侵犯手机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终,法院裁定认为,OPPO公司此种恶意干扰、阻碍用户下载、安装其他应用分发软件,并拦截导流至OPPO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的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具体来说,OPPO涉嫌不正当竞争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用户在使用OPPO手机通过腾讯官方网站下载安装“腾讯手机管家”软件的过程中,OPPO设置跳转页面至OPPO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让用户重新下载、安装软件;二是当用户通过“腾讯手机管家”下载、安装软件的过程中,OPPO设置验证弹窗页面,设置跳转页面至OPPO自带的“软件商店”,让用户重新下载、安装软件。

入口之战:Vivo、华为、小米皆是“前车之鉴”

业内人士认为,当手机商打出“安全牌”,用保护信息安全为由来限制用户的下载,引流到自家应用平台,涉嫌误导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手机厂商的‘伪安全’潜规则。这个歪曲使用,不仅会导致诸多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巨额的损失,更是对整个产业,对移动互联网创业的负能量。显然,OPPO的截流行为,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手机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手机入口之争。

2017年1月,与OPPO手机“兄弟”关系的vivo手机也曾因“拦截”第三方应用软件,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诉前禁令。法院裁定,VIVO在用户下载安装申请人“应用宝”软件的过程中,进行反复弹窗提示、设置倒数读秒默认取消安装以及设置跳转至“vivo应用商店”链接按钮的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令VIVO公司停止前述行为。

2016年12月,因涉嫌不正当竞争,北京力天无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智市场”)将华为诉至法院,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万元。安智市场诉称,当用户通过应用市场或者直接通过原告网站,下载“安智市场”软件时,华为手机及其操作系统会提示:“该应用未经华为市场安全检测,请谨慎安装”,并在该页面“官方推荐”处推荐“华为应用市场”。

2016年3月,奇虎360也曾因用户通过小米MIUI操作系统下载360手机助手被弹窗阻止,将小米公司诉至法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信拦截怎样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