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山的,如果想考导演的话,是不是要通过安徽省表演的统考才可以去考导演专业呀?

一部叫《情书》的话剧,

7月11日至14日在成都仁和新城【一出艺术剧场】演出。

还未启动宣传,座位已所剩无几!开演半月前入场券全部售磬,百分百上座率,无票的外地观众赶来站着看完全程,观众甚至哭到不能控制自己…

它创造了成都同时段票房前三、话剧第一的佳绩。

主创团队与剧场方紧急开会协商,

这是一部由陈浩导演主演的爱情题材话剧,

陈浩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97级毕业生,四川人艺演员、导演。

对于得意弟子在艺术梦中散发出的光芒,川影的两位大家长尤为欣慰和关注,7月18日晚的演出,陈浩的恩师罗院长、黄院长到场支持,为他加油,祝贺他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陈浩与前来力挺他的恩师罗院长、黄院长合影

从青涩到炉火纯青,罗院长、黄院长以及老师们一直见证陈浩的蜕变,恩师们明了他对艺术之梦的执念,培养和守护他成就了艺术的大好前路。最重要的是,他在做的是真正倾注全力的艺术,是最值得敬意和真实令人“心动”的话剧。

但你一定听过他的声音,

大家熟知的《海绵宝宝》

《加菲猫的幸福生活》配音

以及记忆深刻的《澳门风云》中

“老板,喝茶还是喝咖啡?”

甚至包括剧中男主周润发的磁性声线也由他塑造。

太多跨度极大的经典配音难以细数,但却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话剧导演、演员。陈浩的话剧作品还有:

《嫌疑人X的献身》导演及饰演:石神;

《时间都去哪儿了》饰演:钱刚;

《我不是李白》饰演:李白;

《富春山居图传奇》饰演:黄公望;

《网址未加载》饰演:肖恩。

《情书》2015年版,是陈浩和同样是川影毕业生的宁远一起演出的,当时在成都的文艺圈就引起了轰动。

或许许多观众起初是以对这位“声优”的喜爱而爱屋及乌前来捧场,但入场后的一个半小时,他们抓取到了什么是用灵魂在作戏的真实的陈浩。

让观众“失控”,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情书》曾连续3年在不同的地方演出,而后暂停,虽然团队其他成员及粉丝都一再催促,但陈浩觉得剧本里还是差点什么。

2019版《情书》出世,他坦言,经过两年的思考与沉淀,这次的情书完整了。

“我会让每一个进来看的观众重新认识话剧!”

观众体会到了什么是…心灵的震撼!执着于艺术的人凭借真实情感打动了每一个人。

陈浩把川影精神带到工作中,把多元发展的实力融进伟大的艺术梦想里,铸造了一个个艺术的经典享受。

《情书》不仅在表演的语言和肢体上尽量丰富和有层次,也增大了两个演员在舞台上的调度。同时,增加了很多符合当时情景的音乐,与舞美、灯光、视频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激情又唯美的空间和氛围,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很大的享受与满足。

陈浩想做的是极致,是纯粹。

他对演员要求苛刻,也对自己要求极高。有一场戏需要脱衣服,陈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健身,现场观众评价这位“疯狂”的艺术者是“连腹肌和胸肌都在演戏的好演员!”

陈浩痴情于话剧,他曾说,表演太有乐趣了,在话剧舞台上的表演是连贯性的,从头到尾走完这个角色的生命历程,和电影通过剪辑而来的真实是不一样的。还有那种真人面对面的情感迸发,更是让他激动得头皮发麻。

话剧,正是他想要表达的。

人民网上海12月4日电  11月30日,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中国纪录片导演》对话式互动大讲堂开讲。来自沪上各个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座无虚席,与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高峰先生一起,拉开了共话纪录片中国学派的序幕。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策划的大型公开课程《中国纪录片导演》,力邀二十位改革开放以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执牛耳者,一人一堂课,一人一台戏,好戏连台,以课为旗,与青年学子一起共话纪录片中国学派的实践、理论、前途。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中央新闻电影集团原董事长、央视科教频道主要创办者高峰先生坐镇主持,串联二十讲课程对话。据悉,这是中国高校首次组织如此豪华的纪录片导演阵容,产教协同,以对话式互动大讲堂的方式授课。

作为互动式大课堂,《中国纪录片导演》以中国为名,在国际传播视野下,关照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纪录片创作经验,提出纪录片中国学派的概念,以课为旗,力图通过纪录片中国学派的作为,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上强势破题。中国纪录片学派的提出,不是简单的学术流派指称,而是多样性建设的任务。二十讲内容涉及对什么是中国纪录片,中国纪录片记录什么,中国纪录片怎么记录,这三个重要课题的思考和讲解。

高峰先生认为,在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域下,我们更加需要广阔的国际视野。如果中国纪录片形成一种整体标识性,就能更好对外彰显中国纪录片的整体面貌与独特景观。特别是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更好地提升国际观众对中国非虚构叙事的整体性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二十讲内容,立足中国纪录片的历史和当下实践,涉及纪录片及栏目的成长、创作思想流变、当下境遇与多元化生存、跨文化传播、纪录片的未来发展等诸多实践话题。高峰先生表示,这同时也是寄希望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教学与创作。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为学先生在谈到学院策划和组织这门课程时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创作扎根祖国大地,同样的,我们要把讲台摆在祖国大地上。我们推出“传媒名师面对面系列课程”,《中国纪录片导演》是第一门课。产教协同,开门办学,立足国情,服务学生,就是我们的目标愿景。二十讲课程二十位大导演,将奉献出自己几十年艺术经验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突出最核心的经验,带动学生读书与行路。创作与学术永远在路上,要永远去思考和实践。

据悉,这门课程开放了少量席位,供院外和校外的学生选课,结果供不应求,在教育界、纪录片界,被广泛转发。报名参加课程的有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烟台大学等众多高校学子。中国纪录片的未来,中国纪录片学派的未来,或许就在现场年轻人的身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两句话介绍黄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