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肯变频器PE组的密码怎么修改,有原密码?

芬兰伟肯变频器,可能有的朋友见得不是很多,但是在市面上还是有不少人用这个品牌的变频器的,因为这个品牌,在国外也是相当出名,包括在国内也是很有名气的。但再有名气的电子产品,都会有坏的时候,毕竟电子产品都有个使用周期及在运行中也会有各类意想不到的故障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机器的运行,从而引发故障或者损坏。

这次要讲的是惠州的一个客户的一个变频器,客户是在网上找到我们,然后从惠州所件寄过来我们公司这边维修的。


客户描述说他的这台伟肯变频器出现故障,然后上电没有任何显示。拿到变频器后,我先测量进线出线端子,初步判断这个变频器,它的模块没有短路损坏,于是拆开来检测维修。

变频器没有显示,其中有几个大的故障范围都会没有显示,一个是CPU主板故障,一个是面板故障,一个是驱动板电源故障,一个是模块损坏故障,等等这些都有有可能的。

这台变频器通电测量了直流母线,上面显示有530V的电压,于是可以排除了模块故障,继续测量CPU控制端子电压,测量结果显示,上面没有电压,初步可以基本确定是驱动板电源可能存在一定的故障。于是进一步拆解,当驱动板从散热底座分离时,有肉眼就可以明显看到散热底座有烧黑的现象,驱动板上也是这样,有烧黑的现象。

现在可以十分确定是驱动板电源损坏导致的机器故障。知道了故障的源头,那现在就开始检测驱动板,通过检测开关管,结果结果显示并没有损坏,开关管旁边的分立元件都几乎烧毁了,电源芯片和开关电源启动电路都有不同情况损坏。这些损坏的元件都需要更换,于是把这些坏了的相关元件后更换后,就通电测试。

但突然又冒出来一个问题,这时候发现5V电源有偏高有6V,于是再重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变频器的反馈电路上也有元件损坏,于是又把反馈电路上损坏的元件更换了。更换完后,这时候再上电,用仪器测量变频器上面所有的电压,都显示正常。然后再电路板装好,通电,带电机测试,带电机测试也没有问题,这个伟肯变频器维修完成。

  利用对交流电机进行调速不仅在性能指标上远超过传统的直流调速,而且在诸多方面都优胜于直流电动机调速。因此,在行业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维修领域也有了进一步的应用。变频器中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一样,存在着老化和寿命期限的问题,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变频器中的电子元器件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让你意想不到的故障点。

  快速地对变频器进行修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所涉及知识面较宽、专业性也比较强。维修人员要想快速地提高维修水平,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必须有大量的实践经验。笔者结合几个具体的维修案例,介绍两种的实际应用方法。

  所谓逐步缩小法,就是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对测量参数做出判断,把故障产生的范围一步一步地缩小,最后落实到故障产生的具体电路或元器件上。它实质上是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最后做到肯定(判定)的判断过程。

  例如一台变频器通电后,发现操作盘上无显示。首先判断肯定是无直流供电(可用万用表测量其直流电源电压),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压指示灯是亮的(测量PN电压进一步证实),否定主回路高压电路的故障,肯定了开关电源中给操作盘供电的一路电源有问题。测该路电源的交流电压正常,无直流输出,又无短路现象,就可以断定是该电源电路的整流管损坏。这个例子采用的是典型的逐步缩小法。它的整个过程就是通过分析和参数测量,判断、肯定、否定几个回合,最后确定是整流管损坏。

  所谓顺藤摸瓜法就是根据变频器工作原理,顺着故障现场,沿着信号通路,逐步深入,直达故障发生点,最终寻找到故障产生部位的一种方法。

  例如一台变频器输出电压三相不平衡。这种故障显然是由2种可能性造成的。一种可能是逆变桥内6个单元中至少有1个单元损坏(开路),另一种可能是6组驱动信号中至少有1组损坏。假设已确定有1个逆变单元无驱动信号,进一步确定驱动电路中故障的产生部位,可采用顺藤摸瓜法来寻找。具体到这个例子,可从上而下地查,即从驱动信号的源头,也就是CPU的输出端起往下查。

  CPU输出有信号时检查光耦输入端有无信号,若无信号,则CPU到光耦输入端有断线现象。若有信号,则要检查光耦输出端,查看光耦输出端有无信号。若无信号,则表明光耦损坏。若有信号,则再检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若输入端有信号而输出端无信号,则表明故障产生在放大电路,或放大管或相关元器件损坏。然后进一步落实就很容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acon是什么变频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