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显示究竟有多酷?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手机屏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手机屏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手机的屏幕主要分为OLED和LCD。那么很多人可能要问了:很多旗舰机都选择用OLED作为显示面板,是不是OLED一定好?如果不是,选择手机的时候,究竟是选OLED屏好还是LCD屏好?

  两者的差异,一言以蔽之:OLED色彩鲜艳、响应速度好、更薄,同时对眼睛伤害大、使用寿命较LCD短;LCD成像自然,但必须要忍受拖影。这两者优缺点明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为啥会有这种区别,首先要了解两种屏幕的原理。

  LCD和OLED是目前主流的两大屏幕材质,你看到的所有手机几乎都是采用了这两种材质其中的一种。而TFT、IPS、AMOLED、PMOLED一类的屏幕则是基于这两种材质的增强技术,选购的时候只要记住这点,就可以避免被复杂的屏幕分类给“炸晕”。

  其实现在大部分的手机屏幕都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来增强屏幕效果,但是陌生的名词往往会让用户混淆。所以在这里,让我们先回到LCD与OLED本身,回到手机屏幕上来。

  采用LCD屏幕的代表是iPhone XR,其在京东的销量亮眼,618期间更是取得了33万台、摘得.au

  而OLED屏幕子像素可以自发光,得益于此,OLED屏手机在深色UI下要更加省电。不过由于三色子像素的波长差异,它对电流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例如蓝色就需要更高的电流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想保持均匀的色彩表现,就必须控制每个子像素的亮度配比,这在低亮度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PWM调光就被提了出来。这种方法是将屏幕进行不断地闪烁,在达到一定频率后,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特性,让屏幕看起来一直“常亮”。同时,PWM调光给OLED屏幕带来了“频闪”问题。

  OLED对比LCD屏闪情况

  OLED屏幕特性注定OLED在硬件上并不能很好地承载DC调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采用DC调光。如果采用全局DC调光的话,OLED屏幕容易出色偏色等情况,所以大多数厂商采用了高亮度DC调光+低亮度PWM调光的方式来进行中和。

  DC调光下保证OLED色彩的均匀,这是目前OLED采用DC调光的难点。而现在手机厂商展开的思路大多数是从软件入手,针对画面色彩进行算法补偿。

  其二,将单个蓝色像素的面积增大,从而提升蓝色像素的寿命,同时为了让不同像素点的寿命趋于平均,也会缩减某些像素点的面积。

  而我们常见的OLED像素排列一般有Pentile排列(简称P排)、钻石排列,虽然样式有所差异,但它们都只有两个像素点,需要借助临近像素点才能正常成像。

  像素排列展示时间,密集恐惧症慎入:

左为Pentile排列(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右为钻石排列

左为Delta排列 右为BOE屏幕排列

  这些排列方式像素排列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方案都着重照顾了红色和蓝色这两种发光时间长但却寿命相对短的像素点。

  而在绿色像素点的处理上,各家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厂商通过放大绿色像素点提高屏幕整体的亮度,有的厂商通过将绿色像素点拆分,提高像素点的密度,让屏幕观感更加细腻。

  从目前使用的效果来说,三星的Super AMOLED还是显示效果是其中最好的,这与其采用的均匀的钻石排列有相当大的关系,这种排列方式类似传统的RGB像素排列,在字体边缘有着更锐利的显示效果。但是这种借助邻近像素的方法也会为字体带来彩边锯齿问题。

  钻石像素排列与Delta排列

  采用RGB排列的LCD屏幕

  这种情况在字体边缘特别常见,因为这种排列方式一直需要借助邻近像素才能成像,所以它将边缘处原本应该熄灭的子像素重新进行了点亮。

  这样做能够保持成像,却不能看见纯粹的边缘细节,反倒是出现了彩边和锯齿的情况。对比RGB的排列方式,这样的成像效果无疑要粗糙许多。

  而RGB排列三个子像素都能得到充分展示,画面显示效果自然比较清晰,十分细腻。

  总体来说,LCD与OLED虽然因为厂商不同而显得技术繁杂,但根本属性都并没有变化:

  LCD:RGB像素排列,可以保证子像素全面展示,成像画面自然。

  OLED:两种像素需要借助邻近像素才能成像,成像画面存在彩边锯齿。

  相信读到这里已经有不少用户已经迷糊了,没想到OLED屏幕与LCD屏幕中间还有这么多门道。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没有专业的设备,也没有超人的“写轮眼”来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使用体验,毕竟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屏幕才最适合自己。

  从OLED屏幕的角度来讲,你能够获得更加鲜艳的色彩效果,更薄的屏幕效果、更快的相应速度。

  但是你也得忍受“烧屏”问题,这是因为OLED子像素能够自发光的特性,但是你没法保证每个子像素都能保持同样的发光效果,所以发光不均导致子像素寿命不等。

  以息屏展示为例,你可以发现手机的图案在不停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了避免单个子像素工作时间过长。

  你还得忍受“屏闪”现象,因为OLED常常采用PWM调光,以快速开关屏幕光源的方式进行调光,虽然人眼察觉不到,但是在慢动作下,它的屏幕是在以固定的频率进行闪烁,低频尤其有害。

  在这种屏闪的情况下,用户的眼睛会受到更强的刺激感,加上OLED屏幕对比高的特性,对于现在喜欢狂肝的“深夜党”来说,OLED屏幕对视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LCD的角度来讲,你可以避免屏闪现象,获得更加自然更加清晰的画面效果。

  但是你也得忍受常见的拖影现象,这是因为液晶层在进行翻转的时候速度要比自发光光源慢,因此在改变子像素点颜色的时候会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因此会出现拖影现象,反观OLED则是没有这种情况。

  总结一下LCD与OLED,你可以很轻易发现两者都拥有各自的优缺点,而并非是完美无缺。而现在许多消费者都拿是不是OLED屏幕来衡量手机好坏,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误解,也是对产品定位的误读。

  作为屏幕发展的两大支流,OLED屏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屏幕指纹、屏下摄像头、折叠手机都有着它的身影,但LCD也未尝不能老树开花,有着自己更独特的定位。

  孰强孰弱,两者不总是都在进步么。 

    多年来在面板领域不断发展的LG,在最近的CES2017上展出了一系列炫酷概念和商业OLED/液晶显示器。在这些炫酷的面板显示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听到甚至感受到其创造的声音。(图源:CNET)

请真诚对待作者,勿发表无意义言论,字数需>3!任何与文章内容无关、复制粘贴、违反《》等评论均删;用户每日累计3条评论被删、未来数日评论均需审核后显示;累计3日评论均被删,封号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LED 如果显示文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