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哪两个人是决断型?A唐僧B孙悟空C沙僧D猪八戒

西游记拥有顶级幻化神通的妖王是谁?挥手成世界,坐等唐僧来!

青牛精早就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各自的经历,对他们的性情了如指掌。幻化庄园,颇有针对性。唐僧师徒来到庄园前,八戒首先走入。整座庄园鬼气森森,八戒并不害怕,只是当作一座亡灵之宅。只是想在廊檐下避风处坐坐,等候孙悟空到来。其实,唐僧师徒四人各个都未能斩却三尸。

青牛精早就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各自的经历,对他们的性情了如指掌。幻化庄园,颇有针对性。

唐僧师徒来到庄园前,八戒首先走入。

整座庄园鬼气森森,八戒并不害怕,只是当作一座亡灵之宅。走遍整座宅院,猪八戒找到了三件纳锦背心。纳锦乃是苏绣的一种,非常珍贵。猪八戒曾贵为天蓬元帅,也没有穿过这种背心。

八戒告诉唐僧、沙僧说:“此时天气寒冷,正当用处。师父,且脱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八戒与唐僧不同,就算猴子化斋回来,他也是吃不到饭的。御寒,是他与沙僧最为迫切的问题。

唐僧的品性还是不错,连忙劝阻,说:“公取窃取皆为盗。”万一被人发现,那可就不好了。唐僧只是想在廊檐下避风处坐坐,等候孙悟空到来。

八戒却不管,他说:“四顾无人,虽鸡犬亦不知之,但只我们知道,谁人告我?”唐僧反驳说:“你胡做啊!虽是人不知之,天何盖焉!”虽然无人看见,但是老天看见。在唐僧看来,上天还是值得敬畏的。

唐僧这番话貌似有理,但在八戒看来,都是浮云。什么神目如电,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他老猪就是天神下凡。当年老猪敢大闹斗牛宫,如今还会怕偷穿一件衣服?

任凭唐僧如何劝说,猪八戒还是穿上背心。一旁的老沙竟然也不听劝,挑了一件也穿上。

没想到两人刚刚穿上背心,那背心就化为绳索,将二人手脚牢牢捆上。唐僧连忙去解。只是,背心乃是法宝,凡人怎能解开!

这一回的回目有些晦涩,叫做《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如何理解呢?简单来说,就是唐僧师徒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有了爱欲,因为神昏心动。

佛家讲贪、嗔、痴为三毒,道家以贪、嗔、痴为三尸。无论称呼如何,都是修行者大忌。

唐僧师徒自投罗网,陷入魔窟,就是因为犯下贪、嗔、痴。

在这起事件中,谁代表“贪”?

对于某种事物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即为贪。

唐僧让孙悟空远去化缘,让自己身陷险地,都源自对口腹之欲的念念不忘。

若非因唐僧的贪念,孙悟空不会离开,有孙悟空在旁提醒,猪八戒就不要胡言,当然就不会落入妖怪陷阱。

嗔,是说没有如意就发脾气,处事不理智。

孙悟空飞到一千里外一户人家化缘。孙悟空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师父饿了,前来化缘。那老人一听就起了疑心。只因西方大路,距离他家有一千里之遥。孙悟空再三解释,老人未见孙悟空神通,只当是和尚胡扯,根本不相信。

孙悟空强要化缘,老人发怒,拿起拐杖就打孙悟空。孙悟空边挨打边说:“一杖一升米,慢慢量来。”见打了七八下,孙悟空依然笑容灿烂,老人以为遇上了妖怪,丢掉拐杖,关起大门。

既然人家坚决不肯布施,孙悟空本该转身离去。可是,孙悟空施展隐身发,跑到人家厨房,直接从锅里挖了满满一钵盂饭,说也不说,飞走了。

孙悟空强行化斋,与抢无异。不但不会与老人结下善缘,反倒会让老人一家厌恶佛派。

所为“痴”,就是是非不明,善恶不分。

孙悟空划下圈子,本是一番好意,可是,在猪八戒一番歪理辩驳下,反倒成了居心不良。进入庄园,猪八戒不告而取,就是盗贼,可是,八戒明明知道有错,依然不改。

当然,并非是说唐僧就不嗔,孙悟空就不贪,沙和尚就不痴。其实,唐僧师徒四人各个都未能斩却三尸。不但是他们,就连西游世界的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表面上都是法力通天,修为高深,其实,同样欲念深重,毛病多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戒沙僧与谁在半空中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