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进店被销售推销买一大堆东西,有的人不管销售怎么说都不买?

在有的人眼里,成人用品从来都不是正经人光顾的地方。但如果你留意,在城市的很多角落,"成人用品"的店铺不少,看着好像从来都没有人光顾。但实际上,谁会做赔本的买卖呢,所以,成人用品的利润还是很客观的。

很多人会想到去网上购买,也有一部分人,更喜欢当面挑选,更何况,有部分人根本就不会网购。

今天我们不谈生意,只是通过一个用品店销售的讲述,让我了解人性中更复杂的一面。其中的有些顾客,真的是颠覆我的认知。

我今年34岁,离婚一年了,有个8岁的儿子,跟了他爸。自从生完孩子后,我就没有上班,离婚后,急于找工作,在招聘网上看到信息,觉得要求不高,工资挺高的,就联系了。

发现是在成人用品做销售,我当时就拒绝了,好在老板很宽厚地说,让我再考虑考虑。确认是正规店铺,我只做销售,没有任何"特殊服务"之类的,经过两天的考虑,我终于答应在这工作。

我的工作是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11点,刚开始跟着老员工学习,她年龄比我还小,刚生了孩子不久。交谈中,我才了解到,成人用品店里招人,不喜欢太年轻妖艳的,会让客人误解。反而是我们这样年龄偏大,已经结婚生子的更有优势,跟客人介绍产品时不至于让人觉得尴尬。

"为什么不用男员工呢,他们介绍产品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我问她。

"来店里的顾客大部分都是男的,本来在那方面就有点不太自信,让他们在另一个男人面前承认自己差点,肯定心里更不舒服呀。"

想想也是,这样的店铺必须是女店员,就算是女顾客来了,也不会觉得尴尬。

起初,看着那些造型各异有很逼真的产品,我有点面红耳赤。同事说如果想做好销售,首先自己得从心里接受、欣赏所售的商品,并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推销。

慢慢地,我不再觉得不好意思,而是认真的记录销量好的产品的特点。

在这上班,感觉顾客分为两种,一种是很好奇有很害羞,一种是很成熟很坦然。

那天很晚了,来了一位男顾客,穿戴很整齐,一看就是比较有修养的人。我略带紧张地问他想要什么产品,并给他推荐了几款比较受欢迎的男士用品,他都礼貌的拒绝了。

看了一会儿,他说想看看女士用品,要安全系数高,功能好的。见我有点疑惑,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他马上要到国外出差,在那边要呆半年才能回来。为了让妻子感受到他的温暖,他想给她买一件用品。

我听了真的很感动,这样体贴的老公,思想还这么开明,他的妻子真有福气。于是我给他推荐了几款产品,最终,他选择了一款价格不菲的,并让我用彩纸包装好,像一件漂亮的礼物一样。相信收到这份礼物的那个幸福妻子,能感受到老公的体贴,也肯定会更加爱他。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始,后面,我的工作起来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有一天,我刚开门,就进来了两位顾客,都是女士,年长的大约40多岁,气度不凡,跟着她的是个年轻姑娘。我正猜测着这两人是不是母女,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老总和秘书。女老总买这东西带着秘书,也是让我开了眼界。

她很仔细地看着一些新上的货,那样的神情,就像在挑一双心仪的鞋子。秘书也是表情自然,看来不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商店。突然很羡慕这位老总,女人活到了她这样的状态,太好了。有钱有事业,心理还这么强大,真的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有一天晚上7点多钟,来了一对老年人,我以为是夕阳红婚外情,结果居然是夫妻俩。还是妻子拉着丈夫一起来,说要买个男士用品给她老公。老爷子脸红到了脖子,都不敢抬头看,老太太倒是特别大方,说话快人快语。

原来,两口子感情很好,相依相伴了几十年,只有一个儿子在上海。去年冬天,儿媳妇生了孙子,让老太太过去帮忙看孩子。老太太走了以后,老爷子在家一个人很难受,也去上海的话,儿子的房子太小,只是个一居室,平时老太太睡客厅。要是给他们单独租房吧,房租太贵,老两口还得帮着儿子每月还房贷养孩子,根本也剩不了几个钱。

于是,相濡以沫了大半辈子的他们,被迫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老人也是正常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可是怎么跟孩子讲呀。老爷子郁闷,结果就生病了,老太太回来照顾他半个月,上海的儿子一直催着老太太让赶紧回去。老太太本来不想再去了,可是儿子的条件又雇不起保姆,没办法,只好再和老爷子分开了。

老太太喜欢读书,那天看到杂志卖成人用品的广告,就想到了给老爷子买一个用品,于是就好说歹说地把他拽到我们店里来了。在试了好几款产品后,老太太终于帮老爷子买了一个两人都满意的用品。

看着俩人手拉手离开的背影,我有点感慨,很多父母为了儿女辛苦一辈子,老了还得帮忙照顾下一代,很多年轻人受苦于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能力去体谅父母。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恼。

我接待的顾客中,年龄跨度很大,各年龄段都有。有一个小伙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天下午,来了一对小情侣。大概20岁上下。男孩子白白净净,很高很瘦,一看就是养的很娇的乖乖男。女孩子顶着一头栗色的长发,偶尔还有几缕粉色的挑染,长得很漂亮,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脸是整过的,浓浓的网红风格。

女孩子把店里能试的东西都打开了开关,偶尔还蹦出几句粗话。最后,俩人挑了一堆产品,有鞭子、制服、还有很多精油等,全是男孩子买单。作为销售,销量好我提成也高,但我心里有点担心。

过了大半个月,那俩人又来了,细看那个小伙子,眼圈发黑,额头出了很多痘痘,脸色也不好,好像更瘦了。这次,问我有没有什么新产品,我拿出了新上的东西,他们俩又对着产品开始了打情骂俏。小伙子这回比上回放得开了,但是被这姑娘拿的死死地,每说一句话,都看看女朋友脸色,女朋友一使性子,他就开始发誓赌咒。

这回,又挑选了很多不同的产品,我有点担心这个男孩子。试探着问他们,"你们俩真是男才女貌呀,处对象多长时间了,见家长了吗?"

"见过了,他妈妈不喜欢我呀,哎,要不听你妈的,咱们分手算了,省的惹她生气,让你为难。"那姑娘一边说,一边耸着肩膀趴在男孩子后背上。

"她管得了我吗?该她管的时候,她离婚走了不管我,现在我长大了,她想管我,没门!她越不喜欢你,我就越喜欢你,要是没有你,我就做太监去!"男孩子恨恨地说。

又提着一大推产品,俩人搂着一起,嘻嘻哈哈地走出了店门。

唉,又是一个因为父母离婚而受伤的孩子。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早恋,也更容易走极端,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内心太缺爱缺乏安全感了,一旦有人给点甜,心就被马上填满了。

还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家养的男孩子,怎么着都不吃亏,这样自私而又狭隘的想法,真的会害了孩子,像这个男孩子,如果过度沉迷,身体也会遭受大的损伤。

在这上班时间长了,越来越能心平气和了,有时遇到不怀好意的人,总想占点便宜,我都能巧妙地应对。但是很多很多人,说到这些话题,还是又好奇又忌讳。有时候,看到初中高中的孩子来光顾,我就觉得咱们的性教育太贫乏了。

的小说《沉香屑:第二炉香》中,描写了一位寡妇带着两个女儿,家教过于严厉,连女儿们读的报纸,也都要给她检查过才能看。为了保持女儿们"纯洁的思想",她刻意把她们与所有的性知识隔离。女儿们长大嫁人后,误以为有需求的丈夫肮脏不堪,是个变态,并吵得满城风雨,尽管小女儿的丈夫做过努力,但都无济于事。最后,女儿们的两个丈夫因为承受不住"色情魔"的指控,自杀了。留下了两位年轻的寡妇。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被严重禁锢。改革开始后,受某些西方X开放的影响,有的人抛开了道德的约束,过于放纵自我。太禁锢和太开放,都不好。

孔子说"食色,性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夫妇之道,人道之大伦也。"说到底,性,就是成人的一种正常需要。

太过于强调它的美好,或者太过于妖魔化,对人的健康都不利。正确面对,科学宣传,这样既能降低性犯罪,也是社会文明的标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一位女友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8点钟去跳舞,好吗?”你可以回答:“明天再约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你的同事约你星期天去钓鱼,你不想去,可以这样回答:“其实我是个钓鱼迷,可自从成了家,星期天就被妻子没收啦!”

一位客人请求你替他换个房间,你可以说:“对不起,这得值班经理决定,他现在不在。”有人想找你谈话,你看看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拙劣的电影,出影院后,朋友问:“你觉得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点的片子。”

你和别人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当对方问:“你是否认为物价增长过快?”你可以回答:“那么你认为增长太慢了吗?”你的恋人问:“你喜欢我吗?”你可以回答:“你认为我喜欢你吗?”

当别人送礼品给你,而你又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你可以客气地回绝。一是说客气话;二是表示受宠若惊,不敢领受;三是强调对方留着它会有更多的用途等。

7.用外交辞令说“不”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还有一些话可以用作搪塞:“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等。

当我们羞于说“不”的时候,请恰当地运用上述方法吧。但是,在处理重大事务时,来不得半点含糊,应当明确说“不”。

1.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成功有任何秘诀的话,”亨利·福特说,“就是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且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观察事情的那种才能。”

这段话真是说得太好了!

这句话太简单,太明显了,任何人应该第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道理;但是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举个例子,看看明天早上放在你桌上的信件吧,你就会发现,那些信件多数违反了这个常识。拿这封信来说,写信的是一家广播公司的无线电部门主管,全美国都有分公司,这封信发给全美国各地的无线电台经理。卡耐基对此事发表了他的见解。(每个括号内的文字,是卡耐基对此做法的反应。)

印第安纳州布兰克维尔约翰·布兰克先生亲爱的布兰克先生,本公司希望在无线电界保持广告业务的领导地位。(谁管你的公司希望什么?我担心的是我自己的问题。银行正准备没收我的房子抵押,害虫正啃噬着蜀葵,昨天股票大跌,今天早上我误了八点十五分的火车,昨天晚上钟斯家没有邀请我去跳舞,医生说我的血压过高,有神经炎,头皮太多。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我今天早上抵达办公室心烦得很,打开我的信件,却读到纽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唠叨他公司的什么希望。如果他能了解这封信给他人的印象,他就会离开广告界,改行去制造消毒液。)

本公司的广告客户,是那些无线电台。每一年,本公司的营业额,都是名列前茅。(你又大,又富,又遥遥领先,那又怎样?我才不管,即使你的公司有通用汽车公司、奇异电器公司和美国陆军总部合起来那么大的话。如果你不这么浅薄,你就应该明白我只关心我有多大——而不是你有多大。你提到自己有多成功,这一切只使我觉得渺小和不重要。)

我们希望把有关无线电台的最新消息,提供给我们的客户。(你希望!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笨蛋。我才不管你有什么希望,或墨索里尼有什么希望,或平克劳斯贝有什么希望。我要干干脆脆地告诉你,我只对我的希望感兴趣——而对于这一点,你却没有在你这封荒谬的信中提到一个字。)

因此,你可以把本公司列为你们报告每周消息的必要对象——每一项对广告公司有利于在黄金时间插播广告的细节。(“必要对象”。好大的口气!你大谈特谈你们的大公司,使我觉得微不足道——然后你要我把你们列入“必要”的对象中,甚至连个“请”字也不说。)

即刻回信,告诉我们你们最近的“活动”,这将对彼此有益。(你真是愚蠢!你寄给我一封低级的复写信件——一封像秋叶似的寄至天涯海角的千篇一律的信;你居然斗胆地在我担心房子抵押、蜀葵和高血压的时候要我坐下来,亲自口述一封私人的信,告诉你收到这封复写的信——而且你要我“即刻”回信。你这“即刻”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我跟你一样忙碌——或,至少我喜欢想象成跟你一样忙碌。还有,既然我们是在谈这个问题,我倒要问问你,你有什么权力命令我做这做那的……你说这件事将对“彼此有益”,终于,你开始看清了我的观点。但是怎样对我有益,你却含糊不清。)

诚恳地,无线电台部门经理约翰·布兰克再启:所附上的布兰克维尔日报副本,对你有参考价值,你也许要在贵电台播放出来。(终于,你在再启中,提到了一项也许可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的一件事。你为什么不在信的一开头就提到这点——但又有什么用呢?任何广告界的人犯了你这种毛病,延髓一定有问题。你不需要写信来要一份我们的近况,你需要的是一夸脱的碘,注入你的甲状腺。)

卡耐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广告事业,自以为具有劝说他人购买广告的高等才华——假如他写出一封这样的信来,我们对屠夫、面包师傅、汽车机械修理者,还能期望什么呢?

下面是另一封信,是一家大货运公司的主管写给卡耐基班上的一名学生维米兰先生的。这封信对收件人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纽约布洛克林前街廿八号次里加公司

我们外运货物接受站的作业,常受到阻碍,因为好多货物都在傍晚时才送来,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我们的人员加班、车辆的迟延、有时候还延误开车。十一月十日,我们从贵公司收到一批五百一十件的货物,抵达这里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二十分。

我们请求贵公司合作,共同克服这种由于货物晚到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我们能否请求,以后贵公司要把当天所交的货当天运出去的话,尽量请你们的卡车早点来,或者在早上先送来一部分?

这样安排的话,你们的卡车可以更迅速开走,而且也更能使贵公司送来的货物在当天就运送出去。

主管×××启次里加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维米兰先生读完这封信后,把它寄给了卡耐基,另加下列的评语:“这封信所收到的效果,跟原意正好完全相反。这封信一开始就描述货运公司的困难,一般来说,这不是我们感兴趣的。接着又请求我们给予合作,丝毫没有想到是否会给我们造成不便。在最后一段,终于提到如果我们合作的话,将可使我们的卡车迅速开回,并且使我们的货物在送到的当天,就可以运出去。换句话说,我们最感兴趣的在最后才提到,并且所产生的整个效果是敌对,而不是合作的心理。”

我们来看看是否能重写和改写这封信。我们不要浪费时间谈论我们的问题,正如亨利·福特所说的,我们该“了解别人的观点,从他的角度和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事情。”

下面是修正的一种方式,也许不是最好的方式,但这也是一种改进。

纽约布洛克林前街廿八号

次里加公司转交维米兰先生

贵公司十四年来一直是我们的最佳顾客之一,当然,我们对你们的照顾十分感激,因此非常乐意为你们提供迅速而有效的服务。但是,我们遗憾地说,如果你们的卡车在黄昏的时候运来大批货物的话,例如十一月十日那天的情形,我们就无法提供这种服务了。因为许多其他的公司,也是在黄昏的时候才把货送来。这样,拥挤的现象就产生了,使得你们的卡车不可避免地在码头受阻,有时候甚至使得货物无法按时运出去。

这种情形很糟,非常的糟糕。怎样避免呢?就是尽可能在中午之前把你们的货物送到码头,这样就能使你们的卡车活动自如,也能立即把你们的货运送出去,而且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能早点回到家中,享受贵公司出产的美味通心粉。

请不要认为这是一封抱怨的信,请不要以为我在告诉你们如何经营贵公司。我写这一封信,主要是希望以更具实效的方式为你们服务。

不论你们的货物什么时候抵达,我们都会欣然而迅速地以最大的力量来为你们服务。

你们很忙。请不必回信。

在纽约一家银行工作的芭贝拉·安德生,为了儿子的健康而搬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市去。她就用了在卡耐基班上学到的原则,写了下面的一封信给凤凰市的十二家银行:

本人在银行工作已有十年经验,应为快速成长的贵银行感兴趣。

本人曾在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各部门工作,现已升为分部经理,熟悉银行各部门业务,包括与存户之关系、信用、贷款及行政。

本人将在五月迁居凤凰市,深信能有助于贵银行的成长与获利。本人将在四月三日前后一星期到达凤凰市,如能蒙赐机会,使本人显示如何有助于贵银行达到目标,则感激不尽。

这封信发出后,十二家银行中有十一家来信请她去面谈,足可以供她选择。为什么呢?安德生太太没有说她要什么,而只在信中说她如何地可以帮助他们,是着重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她自己的需要。

有成千成万的推销人员徘徊在路上,又疲惫,又消极,又收入不足。为什么?因为他们所想的一直是他们所要的。他们没有发觉,你或我都不想买任何东西。如果我们要买的话,我们自己会去买。但我们一直想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果一位推销人员能让我们知道他的服务或商品将如何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就不需要向我们推销了,我们自然会买。顾客喜欢感到是他自己要买——而不是被卖。

阿拉巴马州伯明罕市的郝华·卢卡斯,说到了同一家公司的两名推销员如何处理同一类型的状况。他说:

几年以前,我在一家小公司担任高层工作。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大保险公司的地区分公司,他们按区域分配工作给他们的推销员,我们公司正好在其中两名推销员负责的工作区域以内。我称这两名推销员为卡尔或约翰。

一天早晨,卡尔到我们办公室来,闲谈中提到他的公司刚刚设立了一个专门为高级职员保险的计划,认为过些时候我们会感兴趣,并且说在他获得了更多的资料之后会再来看我们。

就在同一天,我们去喝咖啡回来走在人行道上,约翰看到了我们就大喊着说:‘等我一下,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们。’他赶了上来,很兴奋地告诉我们说他的公司就在那一天新设了一个专门为高级职员保险的计划(与我们和卡尔闲聊中提出来的计划一样),他要我们做第一批的保险者,并且还说:‘这种保险和过去的完全不同,我已经请总公司明天派一个人来做进一步的说明。现在就请各位签下承保书,然后整理好,那就有更多的资料供他作说明了。’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种保险的详细情形,但是他的热忱已经使我们升起对这种保险的迫切需要。等保险合约送到我们手中时,我们发现里面的内容完全符合约翰对这种保险的初步了解。他不但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保险,稍后还把保险额加倍。

“卡尔本来可以得到这些保险的业绩,但是他没有努力引起我们要参加这种保险的欲望。”

专业人员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几年前,卡耐基走进一位著名鼻喉科专家的诊所。专家在检查他的扁桃腺之前,就问他从事哪一行。专家对他的扁桃腺大小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卡耐基钱包的大小。他主要关心的,并非他该如何治疗;他主要关心的是,他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多少钱。结果呢,他什么也不能得到。卡耐基走出他的诊所,并蔑视他没有人格。

世界上充满这类的人:贪婪、厌求。因此,少数不自私而存心帮助别人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他没有什么竞争者。欧文梅说:“一个能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以他人的观点来看问题

你知道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在街角药房中买到的一点点的碘,是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碘!没有什么好谈的。

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友谊,减少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只有傻子才会那么做。试着去了解他,只有聪明容忍、特别的人才会这么做。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

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及苦恼,因为“若对原因发生兴趣,我们就不太会对结果不喜欢。”而且,除此以外,你将可大大增加你在做人处世上的技巧。

“暂停一分钟,”肯尼斯·古地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人们变黄金》中说,“暂停一分钟,把你对自己的事情的深度兴趣,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作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于是,跟林肯及罗斯福等人一样,你已经掌握了从事任何工作的唯一坚固基础,除了看守监狱的工作之外;也就是说,与人相处能否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观点。”

吉拉德·黎仁柏在他的《打入别人的心》一书评论说:

“在你表现出你认为别人的观念和感觉与你自己的观念和感觉一样重要的时候,谈话才会有融洽的气氛。在开始谈话的时候,要让对方提出谈话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听者,你要以你所要听到的是什么来管制你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是听者,你接受他的观念将会鼓励他打开心胸来接受你的观念。”

卡耐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多年来,我经常在家附近的一处公园内散步和骑马,我看到那些嫩树和灌木,一季又一季地被一些不必要的大火烧毁,觉得十分伤心。那些火灾并不是疏忽的吸烟者所引起的,它们几乎全是由那些到公园内去享受野外生活、在树下煮蛋或烤热狗的小孩们所引起的。有时候,火势太猛,必须出动消防队来扑灭。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告示牌说,任何人在公园内生火,必将受罚或被拘留。但那块牌子立在公园偏僻角落里,很少人看到。有一个骑马的警察,他应该照顾公园才对,但他并未尽职,火灾继续在每一季节里蔓延。有一次,我慌慌张张地跑到一位警察面前,告诉他有一场火迅速在公园里蔓延,希望他赶快通知消防队。但他竟然漠不关心地回答,这不关他的事,因为这不是他的管区!

我很失望,所以后来我到公园里去骑马的时候,行为就像一位自封的管理员,试图保护公家土地。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试着去了解孩子们的看法,一看到树下有火,心里就很不痛快。我总是骑马来到那些小孩子面前,警告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在公园内点火,而被关进监牢去。并以权威的口气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拒绝,就威胁叫人把他们逮捕起来。我只是尽情地发泄某种感觉,根本没有想到他们的看法。

结果呢?哪些孩子服从了,心不甘情不愿而愤恨地服从。

等我骑马跑过山丘之后,他们又把火点燃了,并且极想把整个公园烧光。

当我懂得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以后,我不再下命令,而是骑马来到那堆火前面,说出了下面的这段话:“玩得痛快吗?孩子们,你们晚餐想煮些什么……我小时候自己也很喜欢点火—现在还是很喜欢。但你们应该知道,在公园内点火是十分危险的。我知道你们这几位会很小心;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小心了。他们来了,看到你们点起了一堆火;因此他们也点了火,而后来回家时却又不把火弄熄,结果火烧到枯叶,蔓延起来,把树木都烧死了。如果我们不多加小心,以后我们这儿连一棵树都没有了。你们点起这堆火,就会被关入监牢内。但我不想太罗嗦,扫了你们的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玩得十分痛快;但能不能请你们现在立刻把火堆旁边的枯叶子全部拨开,而在你们离开之前,用泥土,很多的泥土,把火推掩盖起来,你们愿不愿意呢?下一次,如果你们还想玩火,能不能麻烦你们改到山丘的那一头,就在沙坑里点火?在那点火,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真谢谢你们,孩子们,祝你们玩得痛快。”

“这种说法有了很不同的效果!使得那些孩子们愿意合作,不勉强,不憎恨。他们并没有被强迫接受命令,使他们保住了面子。他们会觉得舒服一点,我们也会觉得舒服一点,因为我们先考虑到他们的看法,再来处理事情。”

在个人问题变得极为严重的时候,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也可以减缓紧张。澳洲南威尔斯的伊丽莎白·诺瓦克过了六个星期还没有付出买汽车的分期付款。“在一个星期五,”她报告说,“负责我买车子分期付款账户的一名男子打电话来,不客气地告诉我说,如果在星期一早晨我还没有缴出一百二十二块钱的话,他们公司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周末我没有办法筹到钱,因此在星期一一大早接到他的电话时,我听到的就没有什么好话了。但是我并没有发脾气,我以他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情。我真诚地抱歉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而且由于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过期未付款,我说我一定是令他最头痛的顾客。但他举出好几个例子,说明好些顾客有时候极为不讲理,有的时候满口谎言,更常有的是躲避他,根本不跟他见面。我一句话不说,让他吐出心里的不快。然后根本不需要我请求,他说就算我不能立刻付出所欠的款额也没有关系。他说如果我在月底先付给他二十元,然后在我方便的时候再把剩下的欠款付给他,一切就没有问题。”

明天,当你请求任何人把火熄掉,或请求他买你的产品,或请他捐出五十元给红十字会之前,何不暂停一下,闭上眼睛,试着从别人的观点仔细想一想整件事?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他应该这么做?”不错,这要花费很多时间;但这能使你结交到朋友,得到更好的结果:减少摩擦和困难。

“在会见某人之前,我宁愿在他办公室前面的人行道上多走两个小时。”哈佛商业学校的唐哈姆院长说:“而不愿贸然走进他的办公室,脑海中没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他——根据我对他的兴趣及动机的认识来判断—大概会怎么回答。”

如果,你在阅读本书之后,只学到一件事—经常从别人的观点上来思考,以及从你自己和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如果你从本书中只学到这一点,你将很容易证明它是你生活中的一个新里程碑。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请遵循规则:“试着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

3.引起他人的迫切渴望

探查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心里引起对某项事物迫切渴望的需要,并不是指要操纵这个人,使他做只对你有利而对他不利的某件事,而是两方面都应该在这种状况下有所收获。

就拿给维米兰先生的信来说,发信和收信双方都因为所建议的事情得到执行而有收获。安德生太太的信使得银行和她双方都得到胜利,银行方面获得了一位有价值的工作人员,而安德生太太也得到适合的工作。在约翰把保险卖给卢卡斯的例子中,双方也都有所得。

引起他人迫切渴望的需要这项原则,使每个人都有收获的另一个例子,是由罗得岛州瓦魏克市的麦克·魏登提出来的,他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地区推销员。麦克希望成为他所属区域里业绩第一的地区推销员,但是有一处加油站却使他的努力受到影响,这处加油站由一名老人担任经理。麦克想尽办法仍不能使这名老人保持这处加油站的清洁,因此汽油销售量大为降低。

不论麦克怎样请求改进加油站的清洁,这位老人就是不理会。经过多次劝导和诚恳地谈话都没有效果之后,麦克决定邀请这位经理去看看他地区内最新的一处壳牌加油站。

这位经理对新加油站的设施印象深刻,而当麦克下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的加油站已变得干净,而且销售量已经增加,从而使麦克达到了成为区域内业绩第一的目标。他过去的谈话和讨论都没有收到效果,但是他引起了那位经理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以及邀请那位经理去参观了现代加油站之后,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这样那位经理和麦克都得到好处。

再重复一遍奥佛史屈教授那充满智慧的忠告:“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可以掌握全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卡耐基班上有一名学生,为他的小男孩担心得很。那个孩子体重不足,不好好进食,他父亲采取的是一般人的方式:

呵责和唠叨。“母亲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父亲要你长得又高又大。”

孩子会理会父母的这些请求吗?显然是不能的,就像你对沙滩上的那些沙子一样地不理会。

任何具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期望一个三岁的小孩对三十岁的父亲的观点有什么反应,但这正是那位父亲所期望的。他最后才看出了这点,于是他对自己说:“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我怎样才能把我所要的变成他所要的?”

当他开始往这方面想时,事情就容易了。他的孩子有一部三轮脚踏车,他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他家附近住着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常把他拉下来,将脚踏车抢去骑。

当然,这个小男孩就哭叫着跑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就会立刻出来,把那个大孩子拉下来,把自己的小孩再抱上脚踏车。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个孩子要的是什么?即使不是福尔摩斯,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渴望得到重要人物的感觉——所有他最强烈的情感——驱使他采取报复,把那个大孩子的鼻子打扁。而当他父亲告诉他说,有一天他可以把那个较大的孩子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他肯吃母亲让他吃的食物的话——一旦他父亲向他保证这点,他就不再有偏食的毛病了。那个小孩愿意吃菠菜、泡白菜、咸鲭鱼及任何东西,以便快点长大,把那个时常羞辱他的小霸王痛揍一顿。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做父亲的又碰到另一个难题:那个小孩有尿床的坏习惯。

小孩跟他的祖母同睡。每天早上,他的祖母醒来,就会摸摸床单,说“你瞧,江尼,你昨天晚上又干了好事。”

他会说:“没有,没有,是你干的。”

责备他、惩罚他、羞辱他,一再地说他母亲不要他尿床——这一切都无法使床铺保持干燥。因此,做父母的就问:“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孩子停止尿床?”

首先要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样穿着睡衣,而不要像祖母一样穿着睡袍。祖母受够了夜间的骚扰,因此,如果他不尿床的话,很乐意为他买一件睡衣。第二,他想要有一张自己的床。祖母也不反对。

他母亲带他到百货公司,对店员小姐眨眨眼,说:“这位小先生要买点东西。”

店员小姐使用能使孩子觉得自己重要的语气说:“年轻人,我能拿些什么东西给你看看呢?”

他站在那儿,说:“我要为自己买一张床。”

当店员小姐把一张他母亲希望他买的床给他看了之后,她对店员小姐眨眨眼,于是这个小男孩就在被劝说下,买下了它。

床在第二天送来了。那天晚上父亲回到家时,小男孩跑到门口叫起来:“爸爸!到楼上来,看看我为我自己买的床。”

做父亲的看看那张床问道:“你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对不对?”

“对,对!我不要把这张床尿湿。”小男孩遵守了他的诺言,因为事关他的自尊心。这是他的床,他自己买回来的。而他现在穿着睡衣,像个小大人,他希望举动像个大人。他办到了。

另一个做父亲的,名叫达屈曼,是位电话技师,也是卡耐基班上的一名学生,他无法使他三岁的女儿吃早餐。平常那套责骂、请求、诱哄的方式都没有用,因此做父母的就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使她要吃早餐?”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母亲,喜欢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因此,有一天早晨,他们把她放在一张椅子上,让她做早餐。正在这紧要的一刻,做父亲的走进厨房,而她正在搅动早餐食物,于是她说:“爸爸,我今天早上做了自己的早餐。”

这天早上,她在没有任何诱哄之下,吃了两碗麦片,因为她对麦片产生兴趣了。她得到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她发现做早餐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法。

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为什么我们在做生意的时候,不能采取同样的心理学?

当我们有了一个巧妙的主意时,为何不让对方自己说出来,而不使对方认为是我们想到的?如此,他就会认为是他自己的主意;他会很喜欢。

别忘了:“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就可以掌握拥有全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引起别人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

4.谈论对方想要得到的

卡耐基每年夏天都到缅因州钓鱼。他个人非常喜欢草莓和乳脂作饵料,但鱼儿较喜欢小虫。因此,每次去钓鱼,他不想自己所要的,想的是鱼儿所要的。卡耐基的钓钩上不装草莓和乳脂,他在鱼儿面前垂下一只小虫或蚱蜢,说:“你不想吃吃这个吗?”

为什么要谈论我们所要的呢?这是孩子气荒谬的想法。当然,你感兴趣的是你所要的,你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并不对你所要的感兴趣。其他的人,正跟你一样,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因此,唯一能影响别人的方法,是谈论他所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

这是值得记住的一点,不论你是对待小孩子,或牛,或黑猩猩。举例说:有一天,爱默生和他的儿子要把一只小牛赶入牛棚,但他们犯了一个一般人所犯的错误——只想到他们所要的:爱默生在后面推,他儿子在前面拉。但那只小牛所做的正跟他们所做的一样,它所想的只是它所要的。因此牛蹬紧双腿,顽固地不肯离开原地。那位爱尔兰女仆看到了他们的困境——她虽不会著书立说,但,至少在这一次,她比爱默生拥有更多关于牛马的知识。她想到了那只小牛所要的,因此她把她的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让小牛吮着手指,同时轻轻地把它引入牛棚。

从你出生之后,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你有所需求。你那次为什么捐给红十字会一百美元?因为你要助别人一臂之力,因为你要表现一种美好的、不自私的、神圣的行为。“既然你把这件事行诸于我们的兄弟身上,等于就是行诸于我的身上。”

如果你对行善的感觉比不上你对那一百美元的喜爱,你便不会有那次的捐赠了。当然,你捐钱可能是因为你不好意思拒绝,或你的一名主顾请你这么做。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你捐赠是因为你需求什么。

安德鲁·卡内基,这个贫穷如洗的小孩,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小时的工资是两分钱,最后捐赠了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他很早就学到,能影响别人的唯一方法,是以对方所要的观点来做。他只上过四年的学,但是他学到了如何对待别人。

举例来说,他的嫂嫂,为她那两个小孩担忧得生起病来。

他们就读于耶鲁大学,为自己的事,忙得没空写信回家,一点也不理会他们母亲写去的焦急信件。

于是卡耐基提议打赌一百块钱,他不必要求回信,就可以获得回信。有人跟他打赌,于是他写了一封闲聊的信给他的侄儿,信后附带地说,他随信各送给他们五块钱美金。

但是,他并没有把钱附在信内。

回信来了,谢谢“亲爱的安德鲁叔父”好心写去的信——你可以猜出下一句写的是什么。

卡耐基班上一位同学,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史坦·诺瓦克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一天晚上他下班回家,发现他的小儿子第米躺在客厅地板上又哭又闹。第米明天就要开始上幼儿园,但他却不肯去。要是在平时,史坦的反应就是把第米赶到房间里去,叫他最好还是决定去上幼儿园,当时他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但是在今天晚上,他认识到这样做无助于第米带着好心情去上幼儿园。史坦坐下来想,“如果我是第米,我为什么会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他和他太太就列出了所有第米在幼儿园会喜欢做的事情,如用手指画画,唱歌,交新朋友。然后他们就采取行动。“我们——我太太、莉莉、我另一个儿子包布,以及我——开始在厨房里的桌子上画指画,而且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要不了多少时候,第米就在墙角偷看,然后他就要求参加。‘不行,你必须先到幼儿园学习怎样画指画。’我以最大的热忱,以他能够听懂的话,把我和我太太在表上列出的事项解释给他听——告诉他所有他会在幼儿园里得到的乐趣。第二天早晨,我以为我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我走下楼来,发现第米坐着睡在客厅的椅子里。‘你怎么睡在这里呢?’我问他。‘我等着去上幼儿园。我不想迟到。’我们全家的热忱已经在第米心里引起了一种极欲得到的需要,而这是讨论或威胁恐吓所不能做到的。”

明天,也许你会劝说别人做些什么事情。在你开口之前,先停下来问:“我如何使他心甘情愿地做这件事呢?”

这个问题,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冒失地、毫无结果地去跟别人谈论我们的愿望。

卡耐基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他曾向纽约某家饭店租用大舞厅,每一季用二十个晚上,举办一系列的讲课。

在某一季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说他必须付出几乎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入场券已经印好,发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告都已经公布了。

当然,卡耐基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跟饭店的人谈论不要什么,是没有什么用的,他们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因此,几天之后,他去见饭店的经理。

“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卡耐基说,“但是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发出一封类似的信。你身为饭店的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地使收入增加。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将会丢掉现在的职位。现在,我们拿出一张纸来,把你可能得到的利弊列出来,如果你坚持要增加租金的话。”

然后,卡耐基取出一张信纸,在中间画一条线,一边写着“利”,另一边写着“弊”。

他在“利”这边的下面写下这些字:“舞厅空下来”。接着说:你有把舞厅租给别人开舞会或开大会的好处,这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像这类的活动,比租给人家当讲课场能增加不少收入。如果我把你的舞厅占用二十个晚上来讲课,对你当然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现在,我们来考虑坏处方面。第一、你不但不能从我这儿增加收入,反而会减少你的收入。事实上,你将一点收入也没有,因为我无法支付你所要求的租金,我只好被逼到别的地方去开这些课。

“你还有一个坏处。这些课程吸引了不少受过教育、修养高的群众到你的饭店来。这对你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不是吗?事实上,如果你花费五千美元在报上登广告的话,也无法像我的这些课程能吸引这么多的人来看看你的饭店。这对一家饭店来讲,不是价值很大吗?”

卡耐基一面说,一面把这两项坏处写在“弊”的下面,然后把纸递给饭店的经理,说:“我希望你好好考虑你可能得到的利弊,然后告诉我你的最后决定。”

第二天卡耐基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租金只涨百分之五十,而不是百分之三百。

在这里,卡耐基没有说一句他所要的,就得到这个减租的结果。卡耐基一直都是谈论对方所要的,以及他如何能得到他所要的。

假设卡耐基做出平常一般人所做的,假设他怒气冲冲地冲到经理办公室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我的入场券已经印好,通知已经发出,却要增加我三倍的租金?岂有此理!”

那么情形会怎样呢?一场争论就会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你们知道争论会带来什么后果。甚至即使卡耐基能够使他相信他是错误的,他的自尊心也会使他很难屈服和让步。

第五节强调双方的共同目标

卡耐基指出,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异见作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不断强调你们都是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唯一的差异只在于方法而非目的。

要尽可能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说“是的,是的”,尽可能不使他说“不”。

“一个‘否定’的反应”,奥佛斯屈教授在他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是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碍,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要求他坚持到底。也许事后他觉得自己的‘不’说错了;然而,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既然说出了口,他就得坚持下去。因此一开始就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最最重要的。

懂得说话的人都在一开始就得到一些‘是的反应’,接着就把听众心理导入肯定方向。就好像打撞球的运动,从一个方向打击,它就偏向一方;要使它能够反弹回来的话,必须花更大的力量。

这种心理模式很明显。当一个人说‘不’,而本意也确实否定的话,他所表现的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字。他身体的整个组织——内分泌、神经、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种抗拒的状态,通常可以看出身体产生一种收缩或准备收缩的状态。总之,整个神经和肌肉系统形成了一种抗拒接受的状态。反过来说,当一个人说‘是’时,就没有这种收缩现象产生,身体组织就呈前进、接受和开放的态度。因此开始时我们愈能造成‘是,是’的情况,就愈容易使对方注意到我们的终极目标。

这种‘是的’反应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被多少人忽略了!一般看来,人们若一开始采取反对的态度,似乎就能得到他们的自重感。激烈派的人跟保守派的人在一起时,必然马上使对方愤怒起来。而事实上,这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如果只是希望得到一种快感,也许还可以原谅。但假如他要实现什么的话,他在心理方面就太愚笨了。

“一名学生,或顾客,或丈夫,或太太,在一开始就说‘不’的话,你需要天使的智慧和耐心,才能使这一种否定的态度转变为肯定的态度。”

这种使用“是,是”的方法,使得纽约市格林尼治储蓄银行的职员詹姆斯·艾伯森挽回了一名主顾,否则就失去他了。

“那个人进来要开一个户头”,艾伯森先生说,我就给他一些平常表格让他填。有些问题他心甘情愿地回答了,但有些他则根本拒绝回答。

在我研究做人处世技巧之前,我一定会对那个人说,如果他拒绝对银行透露那些资料的话,我们就不让他开户头,我对我过去曾采取的那种方式感到羞耻。当然,象那种断然的方法,会使我觉得痛快。因为我表现出了谁是老板,也表现出了银行的规矩不容破坏。但那种态度,当然不能让一个进来开户头的人有一种受欢迎和受重视的感觉。

那天早上我决定采取一点实用的普通常识。我决定不谈论银行所要的,而谈论对方所要的。最重要的,我决意在一开始就使他说‘是,是’,因此我不反对他,我对他说,他拒绝透露的那些资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是的,当然’,他回答。

“‘你难道不认为,’我继续说,‘把你最亲近的亲属名字告诉我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万一你去世了,我们就能正确并不耽搁地实现你的愿望吗?’”他又说,‘是的’。

那位年轻人的态度软化下来,当他发现我们需要那些资料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他的时候,改变了态度。在离开银行之前,那位年轻人不只告诉我所有关于他自己的资料,而且还在我的建议下,开了一个信托户头,指定他母亲为受益人,而且很乐意地回答所有关于他母亲的资料。

“我发现若一开始就让他说‘是,是’,他就会忘掉我们所争执的事情,而乐意去做我所建议的事。”

“在我的区域内,有一个人,我们公司极想卖东西给他,”约瑟夫·亚力森说,他是西屋公司的推销员。我的前任,找他接洽十年了,一点结果也没有。当我接收这个区域时,我也连续找了他三年,都拿不到订单,最后,在无数次的拜访和谈话之后,我们卖了几部发动机给他。如果这些发动机不出毛病的话,我深信他会开下一张几百部发动机的订单。这是我的期望。

我知道这些发动机不会有毛病的。因此当我三星期之后又去见他的时候,我兴致很高。

但是我的兴致并没有维持很久,因为那位总工程师以这段惊人的话来招呼我:“亚力森,我不能再买你们的发动机了。”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为什么?”

“因为你的发动机太热了,我的手不能放上去。”我知道跟他争辩不会有什么好处,我已经那样做太久了。因此我想起获得“是,是”的反应。

“听我说,史密斯先生,”我说。我百分之百同意你。

如果那些发动机太热,你就不应该再买。你的发动机热度不应该超过全国电器制造公会所立下的标准,不是吗?他同意,是的。我已经得到我的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则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七十二度。对不对呢?”

“是的,”他同意。“的确是的,但你的发动机热多了。”

“我没有跟他争辩。我只是问:‘厂房有多热呢’。”

他说,“大约华氏七十五度。”

“那么,”我回答,“如果厂房是七十五度,加上七十二度,总共就等于华氏一百四十七度,如果你把手放在华氏一百四十七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是不是很烫手呢?”

“那么,”我提议,“不要把手放在发动机上面,不是一个好办法吗?”

‘我想你说得不错,’他承认说。我们继续聊了一会,接着他叫秘书过来,为下个月开了一张价值三万五千美元的订单。

“我花了好多钱,失去了好多生意,才终于学到:跟人家争辩是划不来的,也学到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使他说‘是的,是的’才更有收获和更有意思。”

在加州奥克兰市主持卡耐基课程的艾迪·史诺,叙述他之所以成为一家商店的好顾客,只是因为那家商店老板婉转的话,使他说了“不错”这句话的关系。艾迪喜欢用弓箭打猎,并且在买弓、箭以及装备方面花了不少钱。当他弟弟来看他的时候,他想向常光顾的那家店租一支弓带他弟弟去打猎。但是店员说他们不出租弓,因此艾迪就打电话给另一家商店。艾迪描述了以后发生的事。

“一个声音听起来非常令人愉快的男士接听了电话,他对我租弓问题的答复和原来那一家商店完全不同。他说很抱歉他们不再租弓了,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然后他问我以前是不是租过弓,我回答说,‘不错,几年以前’。他又提醒我当时可能要付二十五到三十美元的租金,我又说了‘不错’。然后他又问我是不是一个希望省些钱的人,当然我又回答‘不错’。他说明他们正在拍卖一些附有一切装备的弓,只要三十四块九毛五分钱一套,我只要付出比租金多四块九毛五分钱,就可以买下一整套。他解释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停止出租弓的原因,他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很划得来。我的‘不错’的答复引导我去买一套弓,而当我去拿弓的时候,我又在他的店里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并且从那以后,我便成为他们的固定顾客。”

“雅典的牛蝇”苏格拉底是个伶俐的老童心,虽然常打着赤脚,却在四十岁秃头的时候娶了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他做了一件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做到的事:他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思潮。而现在,在他死后二十三个世纪,他还被尊为在这个争论不休的世界中最卓越的口才家之一。

他的方法是什么?他是否对别人说他们错了?没有,他太老练了,不会做那种事。他的整套方法,现在称之为“苏格拉底妙法”,以得到“是,是”为根据。他所问的问题,都是对方所必须同意的。他不断地得到一个同意又一个同意,直到他拥有很多的“是,是”。他不断地发问,直到最后,几乎不知不觉之下,他的对手发现自己所等到的结论,是他在几分钟之前所坚决反对的。

下次我们要自作聪明地对别人说他错了的时候,不要忘了赤足的苏格拉底,而提出一个温和的问题——一个会到得“是,是”反应的问题。

中国人有一句格言,充满了东方悠久的智慧:“轻履者行远。”

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请记住下列规则:

“使对方立即就说‘是的,是的’。”

5.用提示来引导他人选择

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史可特博士说:“当我们将一种主义输入他人脑中后,若没有引起相反的意见,就是那人相信它是真实可靠的证据,毋须再把那个意见的真实性说服他了。譬如我向你说:‘美国所造的汽车轮胎质料都很不错。’你心里若不曾生出和此相反的意见,那么,你当然是已经相信美国的汽车轮胎都是好的,我也不必再说什么证明了。”

这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上的发现。一切演说家,都可以用得着。公元前300多年,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的行动是根据逻辑的。”其实他把我们夸奖得太过分了,我们的行动,完全合乎纯粹的理性是少有的,多半还是由外界的建议和暗示而产生的。提示的功用,是不必提出什么证据。而使人心里接受一种意见,比方我对你说:“邓禄普的网球是最坚固耐用”时,我尽可不必加以证明,因为我只是提示你一个事实罢了。但如果我对你谈到制造网球的原料和著名网球家对于这种网球的意见时,那我便得用证据来证明我的话了。处世有术的人,他们常用提示的方式,造成比用辩论方式更佳的结果。这种提示方法在售货术和现代广告术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人相信一件事常比怀疑一件事容易。因为你对于某事发生怀疑,必须先对该事有相当的经验、了解和考虑过。如果我们对小孩子说,圣诞老人是从烟囱中进来的。对野蛮人说,雷声是神的发怒,他们可以深信不疑,一直到他们有了相当的知识,才会发生疑惑。几百万的印度人,他们都十分诚恳的相信恒河的水是神圣的,蛇是神的化身,杀牛和杀人是同样的罪恶。他们这些思想,并不是经过了事实的证明,他们只得到古人的提示,对他有了极久远极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必耻笑这么愚蒙可笑。其实如果把我们深信的一切细加推究,结果大半是由于一种提示而没有经过理智的推究。

人是一种接受提示的动物,这话谁都无法否认。如果我们生下不久,在摇篮里就被印度人抱到印度去抚育了,我们长大起来,自然也会和一般的印度人一样,从小就相信牛是神圣的,我们在街上碰到了牛,也会去对他接吻而对之崇拜,也会对猴神、象神、木神、石神叩头。

现在我们来举一个十分平凡的例子,来证明我们每天是怎样受着提示的影响。你一定读过论饮咖啡之害的文章,便打算戒掉咖啡,你在踏进店后,心中早已打定这个主意。但如这时有一个并不高明的女招待走来问你“你要咖啡吗?”你至少将在心里发生要和不要的冲突。虽然,结果,也许仍是你的自制力得到胜利。但是她说:“你不要咖啡吗?”你一定将毫不犹豫的立刻回答一个“不”字。

真不知有多少不曾受过训练的售货员,常常会对顾客说出这种愚不可及的反面的建议。最聪明的售货员,她常常这样问:“你还是现在要咖啡呢还是再等一会?”这结果,常使本来不想喝咖啡的你,不知不觉地说:“现在拿来吧。”原来她在这句问话中,已经表示你是一定要喝咖啡的只是迟早问题罢了。这样一来你的心中便不易生出相反的意见来。和这相类似的情形作者不但常常碰到,就是读者也是常常有得碰到的;只要你仔细考察,可以看见这种情形,一天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美国百货公司训练售货员来叫他们对买客说:“这东西你自己带去吗?”因为如果说:“你要不要我们把这东西为你送去?”结果,买主常会点头称:“好。”这样做使得他们减少了许多送货的费用。

奥佛史屈教授在他那本启发性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商业界、家庭中、学校里、政治上——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有计划和有感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欲望的缘故。对于这道理,除非被禁在疯人院中的人,就是谁也适用的。我们在每小时每日夜只被极少的渴求所统治着,一个演说家,如果他能够知道这些动机是什么,并且能够有充分的力量去应用,那他将有异常强大的权能。

举一个例子,一位父亲,发觉他的儿子时时偷吸纸烟,他就异常震怒,命令他的儿子以后不许吸烟,因为吸烟是有害身体的。如果他的儿子并不珍爱自己的身体,反而爱着纸烟的味道以及从口中吐出来的烟圈,那结果做父亲的忠告是要失败的。因为那位做父亲的,他还没有抓住打动儿子心里的动机,所以他是失败的。如果这位儿子在学校里想加入田径赛而获得锦标的话,那位父亲可以不必发着盛怒,只要诚恳地告诉他吸烟足以妨碍他的运动成绩的,那他就可以很顺利的得到成功了。因为吸烟足以妨碍运动的成绩,这是确实的事实。就是牛津、剑桥两大学,他们在划船比赛前的练习期间,加入比赛的选手,是一概不准吸烟的。

现代人类有一个极大的严重问题,就是人类和昆虫的争斗。在几年前,有一种果树害虫的飞蛾到了美国,那是跟了日本政府送给美国种植在华盛顿的某湖边上的几株樱树花一起来的。这种飞蛾,繁殖的能力极速,对于美国的各种果树,都给以极严重的威胁。喷药杀虫水的效力完全失掉了,没有办法,不得不向日本去借专吃飞蛾的一种昆虫,这是美国农业专家所采的以毒攻毒的办法。

善于激发人的人,也是用着这种技巧的。他找出一种动机去和另一种动机挑战,这方法是灵验、简单、明显而使人想象到应用是十分普遍的,但事实上完全相反,人们真能利用的并不多见。

卡耐基有一次参加某大城俱乐部的聚餐会,会中有人提议组织一个高尔夫球队,去和某邻城比赛。会员中签名愿意参加比赛的没有几人,而且人数还不够一队,因此会长十分不快。因为,不足人数而无法出场比赛这和他的面子是大有关系的。他想用一种方法去号召,使会员大家乐于参加这个比赛,但是他所说的话完全失效,因为他讲上一大堆去参加比赛的话,他并不能去巧妙地处理人们的情感,完全是发泄自己的感触,正像责骂偷偷吸烟的儿子的父亲一样。

正确的说,他应当怎样做呢?他应当先在自己心中计算一下,并且对自己这样说:“他们为什么大都不愿意去参加呢?也许有人怕费车钱,也许有人忙得没暇来参加,我怎样能够去克服这一切的困难呢?我应该提醒他们,天天无休止的埋头工作,并不见得有多大功效,如果在工余之暇,到野外去运动一次,吸一些新鲜的空气,五天之内,可以完成六天的工作。再告诉他们,花一些车钱,正是健康和快乐的投资。我应该引起他们对郊外的幻想,使他们自己知道一直伏在城市中赚钱而不去领略野外的风景,真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请你默想一下,这样的讲法,比对人说“我要你们去参加高尔夫球的比赛”究竟那一个好呢?

操纵着我们行为的基本欲望是什么?如果能够知道并应用这欲望对我们的成就有密切的关系的,那让我们还是赶快来加以研究罢!这些动机中最强烈的是什么?就是想得到什么。在我们的欲望中,比想获得金钱的动机还要强烈的那是“自卫的欲望”。因此,用“健全自己”来做号召,是一个最好的引诱人们来参加比赛的方法。

例如,某城市的宣传,就是该城处处地方适合卫生食品公司宣传着的出品、纯洁而又能增强体力。牛乳厂说他的牛乳卫生消毒而富有维生素;药商宣传着他的秘方能治百病;宣传戒烟的人说吸烟足以影响健康的,这样的宣传,足以引起我们爱护生命的欲望,而想用物质的力量加以挽救。

有一位邮购杂志的编辑,曾公开的对人说,在所有的售货的信函之中,凡是可以作为号召的理由,再也没有比用光荣和利益的号召更有效了。事实上,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甚至你在镜子中看见的那个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高,在作自我评价时,总认为自己是个大好人,而且公正无私。

皮尔旁特·摩根在那本分析性的著作中说,一个人去做一件事,通常是为了两种原因:一种是真正的原因,另一种则是听来很动听的原因。每个人本身都曾想到那个真正的原因,你用不着强调它。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心底里都是理想主义者,总喜欢想到那个好听的动机。因此,为了改变人们,就要挑起他们的高贵动机。

卡耐基给大家叙述了他以前的一位学生詹姆斯·托马斯所说的一个真实故事:

某家汽车公司的六位顾客,拒绝付服务费。这么做的原因并非每位顾客对整个服务费表示拒付,而是每人都宣称有某一项账目发生错误。每一位顾客,在每项服务工作完成时都曾签字。因此,公司知道那些服务工作确实做过了,他们就如此对顾客说明。这是第一个错误。

以下就是该公司贷款部人员催讨这些过期账款的步骤。

1.他们分别拜访每一个顾客,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他们是来收取一项早已过期的账款。

2.他们明白表示,公司是绝对而且无条件地正确;因此,他—顾客—是绝对无条件地错。

3.他们暗示,公司对汽车的认识比他要深得多。因此,到底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4.结果:他们争吵了起来。

这些方法能否令顾客感到满意,而使账款获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可以自己去回答。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贷款部经理打算打官司。幸好,这件事引起了总经理的注意。他调查了这些欠账的顾客,发现他们以前都是很快就把账付清,享有很好的名声。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对,收款方有很大的错误。于是,他把詹姆斯·托马斯叫到面前,让他去收取这些“无法收回的账”。

以下就是托马斯先生所采取的方法。

1.“我去拜访每一位顾客,”托马斯先生说,“同样也是为了要收取一项早已到期的账款,同时我们知道这笔款项绝对没错。但我完全不提这些。我解释说,我奉命来查看公司做了些什么,或什么事忘了做。”

2.“我明白表示,在我听完顾客的说明之前,我没有什么意见。我告诉他,公司并不认为本身绝对没有错。”

3.“我告诉他,我只对他的车子有兴趣,他对自己车子的认识,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要深;他是这方面的权威。”

4.“我让他尽量谈话,我听他说话,表现出很有兴趣而同情的样子,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也是他所盼望的。”

5.“到了最后,当这位顾客处于一种合适的心理状态时,我使他认为这件事是公平交易。我诉诸于他的高贵动机。‘首先,’我说,‘我希望你明白,我也觉得这件事处理不当。我们公司的一名代表曾为你带来了不便,使你觉得不快和恼怒。对这件事,我很抱歉。身为公司的一名代表,我特别在此郑重向你道歉。我在这儿坐了这么久,也听了你这方面的说明,使我不禁对你的公正和耐心留下深刻印象。现在,由于你既公正又有耐心,我想请求你为我做件事,这件事你可以做得比其他任何人更好,也比其他人懂得更多,这儿有一张你的账单,我请求你对这张账单作一番估价,我想如果你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你也会这么做。我让你全权决定,你说多少,就算你多少。’”

“他是否评价了那些账单?他当然那么做了,而且慷慨得很。那些账单分别从一百五十美元到四百美元不等。那些顾客是否都付出了最高额?除了其中有一人对某项有问题的项目坚决不付一分钱外,其他五个人全都付出最高额!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在以后两个之内,这六位顾客都向我们订购了新车。”

“经验告诉我,”托马斯先生说,“在尚未得到顾客的确实资料之前,最妥当的方法,就是假设他是诚心、诚实、正直的,一旦使他相信他是对的,他就会心甘情愿而且急于把欠款付清。以另一种可能更清楚的说法来说,人们都很诚实,并且希望推卸他们的责任。这项规则的例外很少,而且我深信,即便是那些性喜诈骗的人,在大部分案例里,反而会有更有利的反应,只要你能使他觉得,你认为他诚实、正直和公正。”

林肯曾经用光荣的号召动机而进行诉讼得到了胜利,那是在1847年塔兹卫尔的乡镇法庭上,有姓薛的兄弟两人,他们向开斯君买进了1块田和4只牛。这兄弟两人虽未达成年,但开斯君倒很诚实,把这些东西向他们只收200元的代价。后来,到了取款的日期,开斯君不但收不到分文,而且还当场受到了一场俏皮的讥诮,因此他就把这一件事请林肯律师代向法庭起诉。

开庭的一天,薛姓兄弟辩称他们还不到法定年龄,所以订立的契约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这在原告方面当然也很明白。林肯起立辩论,也承认他们未到法定年龄而订立的契约无效,他说:“诸君,我承认这句话是对的。”照这样的说不是林肯自己认输了吗?然而,他转过头来,对那12位的法庭见证人说:“诸位证人,你们愿不愿意让这两位青年人在生活的开端就染上这种羞耻和不名誉的习性呢?”

然后,再指着这两兄弟说,如果不是误信了他们律师的怂恿,那是绝不会有这种不良的行为的。并且再指出高尚的律师业,有的时候竟不但不主持正义,反而对正义来加以破坏。他竟严厉的攻击着对方的辩护人。

他继续说道:“诸位证人,你们有着一种权力可以使他们兄弟二人走进正常的轨道。”这些证人当然不能用自己的名义来袒护罪恶的,林肯正是利用着法庭上见证人的光荣心理,所以结果竟全体一致的主张,两兄弟应该偿还开斯君的债务。

在这样的事例之中,林肯也曾把主持正义诉之于见证的人们。主持正义,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比方,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大孩欺侮小孩。我们一定是帮小孩的。人是感情的动物,谁都爱适意和快乐的。我们喝咖啡,穿丝袜,上戏院,睡床而不睡地,就是为的要适意。所以,如果你所建议的能够增加我们适意的,你便得到了有力的动机。

因此,如果你希望人们接受你的思考方式,请遵守这一条规则:“诉诸于高贵的动机。”

还有一种动机可以影响我们很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宗教的动机;不过,这并不是指那纯粹的崇拜或是信奉某一种教义的条文。我们的意思,是指广泛的基督耶稣的教训、正义、忍耐、慈爱、服务而已。谁都不会自己在内心承认自己刻薄卑鄙,所以别人用这些来说动我们,我都很乐意的。

青年会国际协会的秘书华德先生,他有许多年用全副的精神去筹募建筑会所的经费。如果一个人签了一张1000元的支票去捐给青年会,这人并不能增加他的资产和势力。然而,大家愿意这样做的原因,正是为了要表现出他的尊贵、正直和慈善的缘故。

有一天,华德先生在美国西北部的某大城市发起募款运动,他并且去和一位向来不进教堂或是参加社会运动的一位著名商人去接洽。照我们的猜想,要想这位商人放下他自己做生意的一星期工夫而从事募款,真是登天一样困难。可是,后来这位名商人竟答允去参加首次的募款大会。他完全被华德先生用尊贵和博爱所感动,真的竟用了一星期的光阴去热烈的募捐,而且这位商人向来是无神论者,他竟也祈祷着这一次的募捐能够成功。

已故的美国铁路大王詹姆斯·郗尔,在当年曾有许多人去看他,请他沿着西北铁路建立青年会的会所。这是要用一笔巨款的,他们知道郗尔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所以对他劝说,说是青年会的会所建立以后,对于他铁路公司是有怎样的利益,郗尔先生听了他们的劝说后说道:“你们还不曾说出那件真正可以使我应允的原因,那原因就是我愿为正义增加一种力量,去养成基督教的品格。”

为了一件久悬未决的边界纠纷,到了1900年,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几乎要开火了。他们立刻建造军舰,征集兵器,增加赋税,不惜用重大牺牲来求这问题的解决。在1900年的复活节,有一位阿根廷的主教,用了耶稣基督的名义向全国做了和平的呼吁。而智利有一位主教也起来响应,于是两国的主教,纷赴各乡村去向国人劝说保持和平,两国的人民应做兄弟一般的友爱。这种演说,起先只有妇女去听,后来激动了全国,结果由民意去迫使政府裁减军备。他们毁去了原有的炮垒,他们把军械铸成巨大的耶稣圣像,手里握着十字架,立在两国交界的安地斯山顶,基石上刻着:“智利和阿根廷两国的人民,如果忘掉了耶稣留下的神圣和誓言,此山就立刻倾倒而化成泥土。”

这便是诉之于宗教动机的威力的表现。

8.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

卡耐基认为多数的人,要使别人同意他自己的观点时,将话说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划不来的错误。尽量让对方说话吧,他对自己事业和他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

所以向他提出问题,让他告诉你几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你也许会很想打断他。但不要那样,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他是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胸;要做得诚恳,让他充分地说出他的看法。

让另一个人讲话,不但有助于处理商场上的业务,也有助于处理家庭里发生的事情。芭贝拉·魏尔生和他女儿洛瑞的关系快速地恶化下去,洛瑞过去是一个很乖、很快乐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几岁却变得很不合作,有的时候,甚至于喜欢争辩不已。魏尔生太太曾经教训过她,恐吓过她,还处罚过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尔生太太在卡耐基课程的一个班中说,我放弃了一切努力。洛瑞不听我的话,家事还没有做完就离家去看她的女朋友。在她回来的时候,我当然要对她大吼一番,但是我已经没有发脾气的力气了。我只是看着她并且伤心地说,“洛瑞,为什么会这样?”

洛瑞看出我的心情,用平静的语气问我,‘你真的要知道?’我点点头,于是洛瑞就告诉了我,开始还有点吞吞吐吐,后来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一切情形。我从来没有听她要说的话,我总是告诉她该做这该做那。当她要把她的想法、感觉、看法告诉我的时候,我总是打断她的话,而给她更多的命令。我开始认识到,她需要我不是一个忙碌的母亲,而是一个密友,让她把成长所带给她的苦闷和混乱发泄出来。过去我应该听的时候,却只是讲,我从来都没有听她说话。

“从那次以后,我让她尽量地说。她把她心里的事都告诉了我,我们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她再度成为一名很合作的人。”

9.让别人表现的比你优越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为什么这句话是事实?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纽约市中区人事局最得人缘的工作介绍顾问是亨丽塔,但是过去情形并不是这样。在她初到人事局的头几个月当中,亨丽塔在她的同事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每天她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介绍方面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错,并且深以为傲,”亨丽塔在卡耐基的课程中说。“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我渴望这些人能够喜欢我,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成为我的朋友。在听了卡耐基课程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后,我开始少谈我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告诉我,比听我吹嘘更令他们兴奋。现在当我们有时间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就请他们把他们的欢乐告诉我,好让我分享,而只在他们问我的时候我才说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他说你买不起看房  耽误别人机会?……一脸黑线   就你这样的能抓住啥机会?!! 我看房时候留的电话  现在买了都住进来了你才想起来推销?你脑子反射弧是长江特大桥吧   给我气笑了  打过去他不接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顾客进店接待话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