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说感觉比东拼西凑的课文好,一个小说网文居然几章一句诗,白话好句随便能摘抄?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是一本由余秋雨 / 陈忠实 / 等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一):孤独时生命的礼物

  感觉被骗,感觉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圈钱。

  也许各篇文章不错,但是硬是把他们凑在一起,而且强贴上“孤独”的标签,抓住现代人孤独的心理,圈钱嫌疑太大。

  不会再看周国平的书,这是最后一本。

  失望。真的很失望。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二):扯淡,钱都花了,你给我看这个?

  到头来,发现还是序言最好!

  原来周国平只写了个序,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翻了3遍。

  里面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最搞笑的是冯骥才,这大爷最近几年不好好写书,净整些个门脸的事。

  里面大部分东西,我想作者再过几年看到的话,都不知道是自己写的吧。

  颇有心灵乌鸡汤的味道。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三):序写得有水平

  2015年5月1版1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揉合了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人的散文。

  正文内容一般,周国平同志写的代序不错,感觉读书是那么神圣的事情。不过在序中,周先生也表现出了些微的得瑟,如他和官员、企业家、艺术家打交道,也如他的同学是郭沫若的儿子云云,而且里面对他的作品也做了广告,有点像软文。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四):不值得

  很可惜呀第一章没看完我就放弃了,用周国平老师写的序来讲就是“它们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占用了你本来可以读好书的时间,并且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它们一样平庸。”除了序言其他的内容实在喜欢不起来,言语老派,仿佛是在不停的阅读教科书。评分的话两星不能再多,一颗给序言一颗给包装设计和书名。即使给我看来文章内容和书名没有半点联系。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五):文不对题

  不知道这本书怎么取这个名字,至少读一遍的我没看出来文章和书名有啥联系。

  里面的内容东拼西凑,有几篇有可读性,有几篇真是耐着性子受着折磨读的,不推荐。。。

  这本书的主编真是醉人了。。。

  代序和书也没啥关系。

  每一part前的引子写的和书名有点关系,写的也可以,但是,主体内容怎么会这样????????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六):的确是书名党

  某天心情非常低落,感觉为什么偌大的城市自己却这么孤独,就搜到了这本书,看到是余秋雨先生的觉得应该还行吧。结果看了不到一半,真是散文啊,也太散了。跟序言没多大关系,内容也跟书名没多大关系。跟有的书友说的一样,租客那篇的确不错,后面的就真的没什么印象了。可能我的确不太适合读散文的缘故吧,还是喜欢比较连贯的中短篇或长片,这种散文读起来太像中小学生的课文了,抓不住主题思想,也得不到什么心灵的慰藉,实属被书名骗过来的。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七):给你幸福下去的温暖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书籍,是生活的朋友

  一片片文章,平和,却又不平淡,如深秋的一丝丝暖阳洒在身上,欧暖进心里。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不孤独的人,因为有文字的陪伴。我用文字温暖自己,然后又把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暖暖的,不激烈,却给人一种可以幸福下去的希望。

  读这本书的时候,阳光照在背上,文字跃入心间,就像是睡前嗅到了刚晒的被子上太阳的清香,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书名是孤独,阅读书的人,不孤独。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八):本书应该注明散文集

  我觉得书名应该写明是散文集,因为我觉得应该不只有我一个人有感觉受到欺骗的感觉。明明是一个散文集,为了销量还是怎样,把周国平余秋雨六个字写得大大的放在左上角,下面写着等著,这不是著不著的问题吧,本身就是个作品的集合,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好无语啊,这本书直接说摘抄好了,从某某作品或报纸文学上摘抄的某位作家的作品。

  里面的内容我是没什么意见,因为我本身也是一直抱着谦虚的态度看书的,但是,这本书第一次给我感觉很虚假。真心心里不舒服。

  让某个名家做个序,然后摘抄几篇文章就可以成为一部著作。当今书本的钱真心好好赚啊。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九):好书与坏书

  其实书这种东西并没有还坏之分,只有看的人,如何区则,这本书是我买《人生》的时候附送的,看往人生后,自己就顺带给看了一下,正本书毫无喜人眼前的东西,如果不是看到余秋雨,我不可能翻第二章的,通篇大概的看了一下,就发现只有目录是最好的看的。

  文章大致就只是个人散文的摘取而已,如果用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来形容书中的内容,个人就觉得有点牵强附会了,到底是说散文的格式就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可是看来神都散了还是没有凑好形,自然书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好书和好文章是有很大区别的,就跟电影跟电视剧一样,一篇文章是好文章,多篇文章凑在一起就是大杂烩,好不好吃大家心里清楚。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十):拼凑的,跟孤独一点关系都没有

  读一半真心读不下去了,读读唐诗三百首也比这舒服,东拼西凑一指厚,标题党,消费着广大群众的期盼。读到一半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上豆瓣一看,已然倒下一片。还是坚持读完吧,就当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了,也不是绝对的没有可读可取之处。之前看了老风口,关于新疆老一辈兵团开垦的述事,如果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可以留言到评论区?谢谢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

作者简介:刘艳华,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名师大讲堂讲师,辽宁省教学能手,辽宁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大连市骨干教师。

摘要:基于高中生阅读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整本书阅读是重要的语文学习内容与方式。整本书阅读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现实的需要,包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学校育人目标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课标的规定及高考和未来的需要等。阅读整本书需要方法上的指导,包括推介阅读指导方面的书、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方法、借助课文推动迁移、分享阅读成果、小组研讨探究、研讨观摩等。梳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究坚持做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能进一步引领学生发挥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高中;整本书阅读;策略;方法

无论从眼前的应试还是学生的未来发展看,整本书阅读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与方式,但严峻而现实的学业负担却让师生不得不对此望而却步。整本书阅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什么我们必须做这件事?该怎样做?

一、整本书阅读是传统的读书方式

整本书阅读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阅读形式,以整本书作为语文阅读的基本单位实乃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自古有之:古人“手不释卷”“青灯黄卷”“读书破万卷”是读整本书的见证;“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反复读《周易》这本书的故事;子曰“不读《诗》,无以立”,也说的是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也要求阅读整本的经典;唐朝还有道举之说,主要考《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的完整典籍;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读经讲经就以《春秋左传》《周礼》等整本书为学习内容,每日读两百字。

1920年,胡适演说《中学国文的教授》,要求中学生“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选读《老子》《论语》到桐城派古文二三百篇,还必须“自修”读完史书、子书及文学专集等15种,约计1050卷;1923年初,胡适又给青年学生开了一个“国学书目”,多达158种,仅其中“文学史之部”所列78种书,估计总数在一千册以上,胡适还说是“最低限度的”。在古文教材的教学上,他也主张读整本书,如资治通鉴》《四史》《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等古籍。对古代文学的教材,他主张与其东拼西凑,不如“选习两三部专集,如陶潜、杜甫、王安石、陈同甫之类”,认为“从前的中学国文所以没有成效,正因为中学堂用的书只有那几本薄薄的古文读本。”“古文的选本都是零碎的,没头没脑的,不成系统的,没有趣味的。”所以,他反对国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选,而支持教材为整部的书。

1923年,胡适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草拟了《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再一次融入了他的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该课程纲要的课程目的中第一、第二条分别为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和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由此目的出发,要求学生用精读与略读两种办法来学习多部名著,上课由老师与学生讨论答问。又附了建议的名著书单,其中所列多是《水浒传》《儒林外史》《镜花缘》等整部小说,或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古代文学大家,这可以理解为是要学校或教师选择该作者的整部作品研读。另外,还规定毕业最低阅读限度的标准为:曾精读指定的中国文学名著八种以上;曾略读指定的中国文学名著八种以上。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

1949年8月,当时由叶圣陶起草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做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2001年7月出版的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的书已经被重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再次进行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的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特别补充了“提高阅读的品位”。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规定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

以上,从阅读教学的历史看,读整本书一直被教育者所重视。

二、阅读整本书是现实的需要

(一)国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整本书阅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没有大量的阅读,很难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良好的综合表现,很难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校育人目标的体现

针对二十四中学学苗优秀的特点,学校确定了以培养“品德高尚、思维敏捷、学业优秀、特长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近年来,二十四中学以高品质的课堂为核心,以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重点,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为依托,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幸福而优秀。学校在全体学生中积极践行以“两大意识”“三大品行”和“四自准则”为核心的德育目标体系,即卓越意识、国际意识,责任心、荣誉感、爱国情,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成长自强。整合学校一切德育资源,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只靠教材和刷题是不行的,还需要全面阅读、文理兼修、强化艺术,用学生的话说是“各种书各种读”,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以丰富的积淀托付起学生的未来。同时,整本书阅读也恰是“求真尚美”校风的体现。

人的成长需要精神的滋养,学生手捧图书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90后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在“非常六加一”的家庭成员结构中长大的孩子与他人相处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社会能力,而与自己和谐相处则更体现为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整本书的阅读就可以帮助他们拥有这种能力。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也是人格养成的过程。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多元的,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太有限,眼界必然有难以企及的地方。这样,整本地读好书、爱读书就有了现实意义。

课标规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要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学段,但只在必修学段规定了课时和学分——18课时,1学分。用18课时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完全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做课外的阅读延伸,否则“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成了一纸空文。

高中生学业重,忙于刷题应试,即便有阅读也是单篇居多,或者是网络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教师在阅读上的引导也多为单篇短章,侧重答题技巧。当然,单篇短章有其可读性,但缺少整体认知,难成体系,不利于阅读能力建构,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利于思维品质的提升。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匡正浮躁之心,恢复阅读本质,把学生领向思想的深度和高处。

(六)教材选文篇目有限

教材所选多是两三千字的文章,涉及的经典名著多为节选,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都是节选了原著中的一两个章节,教材限于篇幅难以承载更多的内容。而学生光读教材、教师以“教材为中心”难以感受经典作品的全息性和整体性,教材中以“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选编虽然有单元性,但依然不能让学生有体系地解读作品,故而整本书的阅读势在必行。

(七)高考与未来的需要

2017年的高考大纲要求学生所读现代文部分的论述类文本包括时评、书评、政论、学术论文,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文学、科普文章。想深入解读这些体裁的作品,完成对内容和形式的鉴赏,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功底,很难有稳定的成绩。北京卷2018年微写作三道题均以名著阅读为载体。第一题要求考生从《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自己获得的教益;第二题要求考生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在符合原著故事情节的前提下,简述这一形象;第三题,要求考生从《论语》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孔子弟子,为他写一段评论,并特别给出了颜回、曾参的例子,既关联教材篇目,又整体关照《论语》一书,把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与自己的体悟结合得恰到好处。学生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呈现阅读体验。学生课外读过的书在考场上就排上了用场。而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考试,面对未来社会和人生更多的考试,整本书阅读所获得的体验和营养会支撑学生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三、阅读整本书需要方法的指导

(一)推介阅读指导方面的书

如推荐学生阅读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让学生将书中的精华整理记录下来,这里有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推荐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该书谈论的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对中学生有现实意义;培根的《论读书》则告诉大家“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布朗的《学会提问》让学生懂得思维也是可以被训练的,掌握批判性思维,或许不只是要做到想问、懂得怎么问,还要敢问。

(二)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方法

整本书阅读,可精读、略读两种方法结合,像温儒敏老师说的“连滚带爬地读”也可以,读着读着就懂了;可以如秦牧主张的“牛嚼”和“鲸吞”,如朱子所描绘的“读书如饮酒,爱饮酒人一盏又一盏吃”,那样的品读是“舌尖上”的学术;如爱因斯坦用“总—分—合”三步读书法——先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认真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再深入进去读;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纪伯伦散文诗集》等,我建议用批注法……读无定法,因人因内容因需要而定,但开卷有益,教师要用合宜的阅读内容和适当的方法引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精神思想的发育,帮助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阅读路径与策略。在这两个主要的目标维度之中,还隐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指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借助课文推动迁移

可以把教材所选的篇章作为阅读整本书的契机,借助课文可以延伸读原著、读同时期、同题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如学习《小狗包弟》,我向学生推荐了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我规定每天读一个人的故事,学生每天自选九个人的故事。我要求学生读后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人的故事,再写读后感。学生畅所欲言,不但读出了人性的复杂,也从中锻炼了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加强了审美修养,是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

读书是输入,分享是输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输出比输入的效率高。当我们能够把所看到的书以不同的方式输出,这个过程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识的运用与升华。二十四中每个学期末和开学初都有读书分享活动,这是活动也是课程。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当情感被发掘,当眼界被拓宽,当涵养被滋润,学生就能从文字里找到心灵的共鸣、感觉的契合,精神世界会渐渐变得丰盈。

(五)小组合作,进入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狭义上理解是与作者对话,在理解作者表达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思考、提问、评论;广义上理解是要进行主题阅读,即从一本书某个主题而发散开去,进行综合的思考、系统的整理,以形成对某个主题的整体认知,从而梳理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而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让思想对接、碰撞、共享。二十四中学是一本A段88%、清华北大录取率10%的学校,学生素养卓然于同龄人之上,适合做深度阅读。为此,每班自愿组成五个学习小组,可以由学生自选探究课题,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研究角度,小组选择。

如我带着学生对《纪伯伦散文诗集》做批注式阅读之后,做了全市观摩课。课前,我设计了下面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阐释:作者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这些?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用中国的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和作者比较?阅读中,你有什么问题?解决了吗?如何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问其他组?对其他组的问题你有什么要表达的?你如何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所读内容又有怎样的提升?在交流中形成的共识是什么?学生们有十天的时间完全沉浸在纪伯伦的文字里,课下阅读,课上研讨,我借助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系统随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感受纪伯伦的散文诗关于自然、人性的思考及对真理的追求,理解人类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认知的重要性。学生对作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了分析,阐释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分感受着纪伯伦浓郁的人文情怀。通过对《纪伯伦散文诗集》的深度解读,学生阅读诗歌、散文、小说的能力明显增强,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提高,议论文写作关于“深刻”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辩证分析”等三个要求都做得很好。作文时也有了诗化的语言和理性思辨,这是从前简单分析文章和肆意刷题无法企及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明亮,向光向暖,人性的光辉绽放,思想的光芒照耀,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从容面对眼前的苟且,执着笃定地向着远方、向着诗意前行。

另外,利用思维导图、情节梳理、精彩片段朗读、办报纸、个人书展等形式推动整本书阅读,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观摩研讨,交流推进

“观摩”一词出自《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同行的人互相参观学习,交流经验。”“观摩课”不仅包括现场观课,也包括观摩教师与上课教师或观摩教师之间的互相切磋与研讨。我们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假期必读书目完成后都会组织组内研究课,然后和教育学院联合推一次全市观摩课。通过相互切磋,不仅能解决疑难问题,还可纠正谬误、拓展思路、开启智慧、发现真理。

我校的整本书阅读从2001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每个班级都有书架,每个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三本好书。这样,每班一直有五十多本书在学生手中漂流,100多本在书架,班级从来不缺书,学生一直在读书。学校长廊伸手可及之处也都有书。一进校门有庞大的电子售书机,学生总能在第一时间买到心仪的书。每周两课时的阅览课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各种选修课和社团也都关联读书,校园墙壁上有书单推荐,网站和微信平台有读书分享,师生读书沙龙、读书会定期举行,学校的“骋怀论坛”和“名师大讲堂”“专家讲座”都定期做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学校创设的读书环境、营造的书香氛围为整本书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大连二十四中学学生在高考中的精彩表现有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底气作为支撑,整本整本地阅读好书,让学生慢慢成为有文化、会思考、思想深刻、精神丰盈、人格独立并最终赢得尊严的人。

[1]荣维东.20世纪上半叶我国作文课程内容考察[J].语文教学通讯,2017(12).

[2]范寿康.我们怎样读书[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3](日)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M].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

[4](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语文课本有万界 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