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课堂电子琴上网课是真的吗?

免责声明:1,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文档内容纯属来自网络。

老年人要想安享晚年,首先要身体健康,其次就是精神愉快,作为一个贴心的儿女,除了照顾好长辈的日常起居外,也一定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很多老年人工作了一辈子,突然在家闲着,反而觉得没事干,精神很空虚,老年人再学习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身心需求!

老年人再学习不同于成年人的学历教育和充电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可以让老年人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结识更多朋友,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与世界的「脱节感」,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有意义。

小虎搜集了一些「老年人在线学习平台」分享给大家,赶快为家中长辈收藏!

1、上海老年教育慕课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有老师们线上教你如何看懂常见体检检查项目、如何修复曝光过度的照片,还有刮痧、烘焙、中西点、人文、艺术、健康、诗词、历史、社交英语入门等多达100门课程!

老年人在家随时可以在线学,微信小程序也能链接到平台,随时随地学~ 而且与纯视频教学、在线直播教学、线下教学等已有的老年教学形式相比,上海老年教育慕课有3个优点:

一是课程设计完整,每节课包含视频、练习、讨论、测试、考核等环节;二是学习方式灵活,老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小班化集中式学习或自由式学习;

三是线上学习辅导,可以给集中式学习班级配备助学辅导员,跟踪学员进度、指导操作,配备教师批改作业、参与讨论。

最主要的是这个平台向所有人开放,整体的设计排版也都非常符合老年人的阅读习惯。

北京医院老年健康大学MOOC学院,是老年健康大学的在线学堂。

这里面有科普达人的精彩讲解,也有生动详实的动画和配图;这里有疾病管理和主动健康的相关知识,更有如何调整心态,与衰老和谐相处的全新理念;这里是在线健康知识学堂,更有线下互动与活动预告。

这个平台的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医学健康类,也是老人比较关注的,老一辈容易被谣言误导,容易相信一些伪健康知识,做一些看似很简单 但却有一定风险的健身动作。

北京医院直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与其让父母观看一些有待验证真伪的科学健康知识,不如让父母在正规的平台学习,而且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北京医院专家们的健康讲堂。

网站导览做的也非常清晰,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快速直达,并且还有健康俱乐部和一些线下的课程讲座。

这个app特别适合老年人!这里有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在这里上课 ,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艺术、健康、科学、生活、兴趣、文史、财经、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给父母下载一个!

可以说网上老年大学是一个汇集了MOOC(慕课)、短视频、游戏、兴趣圈等多功能的老年人学习、娱乐平台。

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已有十万集(节)免费课程。课程来源有三方面:公立老年大学、金龄科技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办的重阳乐学平台。

课程的展现形式除了视频外,针对一些不方便观看视频的人群,网上老年大学与喜马拉雅还共同推出了老年电台。

老年电台收录了国情教育、法律民生、健康养生、英语学习、、情感生活、岁月回声、人文历史、畅销名著、大千世界等内容,覆盖面较广,可以最大化满足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而且选择了某一课程后,还可以加入班级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探讨,学习结束后也会有,多方面激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

网易云课堂主打实用知识和技能类的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已经拥有3万门课程,100多个细致分类。

像是这个老年人学、老年人电脑基础入门,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而且都是免费的,可以让父母去学起来!

对老年人来说,戴着看书久了,难免会不舒服,听书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乐龄听书主要是面向老年人做的内容,有很多疾病防治、中医养生的内容,都是邀请的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录制的。

“强叔说健康”“费氏中医推拿”“医声码”等数十个精品栏目,就非常优质,部分节目在懒人听书、喜马拉雅等平台总播放量达千万次,内容优质,非常适合父母进行一些健康知识的学习。

而且操作界面简洁清晰,全部为大版块、大字体。

很多长辈都有摆弄花花草草的业余爱好,爱花草App是专为喜爱花花草草的长辈们打造的一款上的专业花草种植应用。

每天提供完整的植物生长记录,专业植物资料,浇水,养眼植物等,在这个app上,可以学习到很多养花的专业知识,帮助长辈们更科学、健康的管理自己的花花草草。

老年舞蹈已经成为大爷大妈们的心头好,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保持活力,赶走疾病,还能结交很多新朋友。

糖豆App是一款舞蹈视频教程软件,每天都有很多新发布的舞蹈视频,视频教学丰富多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跟着老师学习舞蹈动作,还能慢放和离线观看,而且还有很多的优秀健身操大神亲自课堂教学,非常适合老年人。

通过学习自己喜欢的舞蹈,强身健体,并和自己的舞伴们一起成长!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谁说学英语是年轻人专属,老年人就不能学啦?

很多老年人跟着孩子出国、旅游,都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英文口语,比如小虎的奶奶,去年就张罗着要自学英文!可见很多老年人是有学习英文都想法的!只不过子女小辈往往都会忽略。

如果家中的长辈有学习英文的需求,可以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开始学,年纪大了不求能有多大提高,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学习的乐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流利说app里的模块很简单,就「我」和「学习」两个部分。对于老年人来说,记忆力下降,学习会很吃力,不可能像孩子那样一学就会,所以还是以激励为主,当他们学以致用之后,就会越来越有兴趣,也越来越有信心啦!

新时代的老年人需要学习,需要消除被主流社会排斥的恐慌,需要获得高质量的安全感,更需要彰显老年人的生命价值。

很多老年人嘴里说不学不学,但当你给他们买个智能手机或者买个平板、当你给他们报了什么书法舞蹈班、当你带他们丰富业余生活,教给他们一些更有趣的东西,他们态度就会转变的非常积极。

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管什么内容 只要他们有兴趣、精力依然充沛、身体条件尚可,依然要坚持学习,重点不在于是否能真正学到什么,而是学习行为本身。

  石屏豆腐、番茄,熟练地在微信小程序“多多买菜”下单后,72岁的董学勤第二天16时便可在小区保安室领取到购买的蔬菜。

  一部智能手机,改变了董学勤几十年来挎起篮子到菜市场或超市买菜的习惯。

  老有所学 学用手机网购到家

  今年1月14日,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董学勤从昆明老年大学智能手机班毕业了。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她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

  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后,董学勤就用手机买了一张去大理的火车票。不用提前到火车站售票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购票;购买电子票后,直接刷身份证就能乘车……轻松坐上开往大理的动车,董学勤笑了,一切真是太方便了。之后,她把这次经验分享给朋友,与她们一起用手机订票,又坐着高铁去成都旅游。

  掌握了手机购票技能,董学勤并未满足,又开始学习如何利用手机网购。他家住在东方上城小区,老伴今年76岁,儿子经常不回家。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基本全靠老两口折腾。农贸市场离居住小区不算远,但上了年纪的老两口还是觉得不方便,尤其是下雨天。

  依靠智能手机,董学勤改变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经常网购蔬菜瓜果、生活用品等,甚至家里用的卷纸都是快递到家。她说:“可以和年轻人一样玩手机,证明我们没有被社会抛弃,还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年人学智能手机的需求很旺盛。从2015年昆明老年大学开设这一门学科以来,从最初的1个班,已经扩展到4个班。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每个班只招30人。

  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对老年人来说并不简单。每次上课时,智能手机班教师李江会把授课内容打印在纸上,分发给每位学员,其目的是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手机软件操作步骤,如用手机在网上预约挂号,要先打开“滇医通”小程序,再选择医院、科室、医生等。

  班上学员年龄最大的近80岁,最小的也有56岁,李江每次授课要反复演示和手把手操作很多遍,学员们才能基本掌握。怕老人们记不住,他还会把一些操作步骤弄成小纸条,让学员随身带在身上,忘记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李老师,我用你教的方法,用手机买飞机票,已经来到重庆了。”70岁的学员严国兰发来的一条信息,让李江心里暖暖的。

  老有所乐 娱乐休闲消磨时光

  早上9点,大观公园的一角传来阵阵歌舞声,63岁的张莉带领着一群老年朋友,正在跳新学会的广场舞《玉茗花开》。舞蹈动作是张莉从众多网站视频教学中学来的,伴奏也是她自己下载的。在跳舞的同伴眼中,张莉是一名电脑专家。如果不会下载音乐,无法给伴舞音乐排顺序,找不到网络上的教学视频,找她都能搞定。但在昆明老年大学里,她只是一名电脑初级班的学员。

  2008年退休后,不想去证券公司里抬头看大屏幕的张莉,想在家里用电脑炒股。最初,她连最简单的开关机都不会。女儿上班前,得帮助她把电脑打开,用完了不会关机,只能直接关闭电源。由于操作不当,不到5年的时间,她更换了3台电脑。

  上了一年的电脑初级班,张莉对于电脑的操作更为熟练。在她看来,电脑最难学的就是文件夹的管理。为把抽象的文件、文件夹、分盘存放等概念具体化,昆明老年大学电脑初级班教师马斯斐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把居住房间比喻成电脑硬盘分区,房间里的柜子就是文件夹,柜子里的东西就是各种文件,让老年人能直观地理解。

  “电脑是另一种打开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融入社会的方法。这正是老年人迫切想要学习电脑的原因之一。”马斯斐说。

  2019年开课期间,昆明老年大学涉及电脑类学科的班级有16个班480余人,包括图片处理、小软件运用、初级电脑班等。随着电脑的普及,除了电脑初级班从2013年的8个班缩减为4个班外,其余班级的数量均有所增加。

  利用电脑网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在电脑上搜索电影、视频或玩游戏,消磨时光;炒股票、查看新闻……会玩电脑后,老人们的生活过得更丰富和幸福了。

  老有所为 掌握摄影修图技巧

  62岁的张云山成了家里的“首席摄影师”,家人的照片基本都是他拍的。

  2018年退休后,张云山从文山搬来昆明帮儿子领小孩。刚搬来时,原来的生活圈子变小,熟悉的群体消失了,每天犹如保姆一样地照顾孙子,这种生活令张云山很不适应。爱好摄影的他,后来在邻居的推荐下,报名成为昆明老年大学图像处理初级班学员。

  裁剪、调色、拼图,把处理过的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经验,张云山的生活丰富了,还在学校里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在家里,张云山正筹谋为今年2岁的孙子拍一本成长记录,这一想法得到全家人的支持。他说:“两年来,我已经为孙子拍了很多张照片了,还用学到的图片处理技术,让照片更美观、更漂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昆明老年大学把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帮助越来越多的老人迈进智能时代。

  昆明老年大学是省内第一家采取网上报名的老年大学。进入智能时代,学校的课程也在与时俱进。学校图像处理和影视编辑教师尹洁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图像处理初级班毕业,学会基础运用后,学员们有了新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准备开设两个图像运用小技巧班,每班30人,教老年人如何利用软件快速去除照片上的水印、换证件照底色和衣服换颜色等技巧。

  新时代老年大学既要鼓励老年学员学会使用智能类产品,更重要的是帮助老年学员认识新世界、学习新知识,并鼓励老年人在群体中争做高尚情操的实践者、高素质人群的代言人。记者蔡晓磊摄影报道

  当数字化撞上老龄化

  当数字化浪潮兴起的同时,恰逢一场正在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如今,手握一部手机让很多事变得快捷高效,却也让很多老年人不知所措。

  扫健康码、预约挂号、移动支付、自主缴费、打车出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轻而易举,却难住了不少老年人,他们是数字时代最明显的“弱势群体”。

  如何等一等、帮一帮那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及云南省和昆明市相继出台的配套政策,都明确涉及民生领域,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也应该保留传统的、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坚持传统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我们看到,医院为老人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志愿服务、陪同就医拿药;社区举办智能手机培训班、简化办事流程、进行适老化养老改造;车站、旅游场所保留人工窗口、电话专线,方便老年人预约,无法扫健康码,可凭身份证、老年证等登记进入;不少老年人主动学习,慢慢适应,认识新世界,乐享智慧生活。

  让智能技术发展适应老龄化社会步伐,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杨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基础学电子琴第一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