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机听歌,总觉得声音在头上面,而且混响很大,怎么回事?

【题图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我声明自己不是耳机厂的,也不是调音师,也不是用过无数品牌款式高中低档皆有的老烧,好了,不满意的可以点叉了(尽管我知道没人会点叉,你们一定会满怀希望等着我说出不对的地方然后评论开喷,嘿嘿)

我只是比较爱听音乐,在Livehouse工作,且有幸和调音师共事跟着“听了”一些东西,总结了一些以前的经验,也反省了一些错误的观念,说说看法而已。

为什么会写这个?因为其实讲听感讲耳机选择的很多,从零开始的很少;讲听感用词难懂的很多,真正讲清楚的很少;风格倾向了解的很多,探究背后原因的很少。

所以,我试图通过这一篇或后续几篇文章,把我个人的一些(自以为容易理解的)思路抛出来。

注意:这篇文章主要还是针对业余爱好者,你如果家里各种声学仪器都有了,看我这个干嘛?直接上机测呗……

要想挑对耳机,而且尽量不伤耳朵,你首先需要一个“正”的听音观。

听音观就像三观,我知道杀人是不对的,但不代表我不能意淫(比如把客户代表碎尸万段,嘿嘿),不代表我不能在游戏里割草,但你必须时刻铭记——夺取别人性命的行为是很严重恶劣的。

正确的听音观就是:我首先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的,是基准,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喜欢的类型去调整选择,比如喜欢听金属我就更重视低频高频一些。但是一个声音对不对,一个耳机好不好,一定是基于正确听音观才能分辨的,或者说,靠谱的产品或音乐应该先符合基准,再谈风格。

现在有一个很不对的现象:很多人把风格放在了声音基础前面,也就是说底子都不好就开始吹自己多么适合XX音乐,或者干脆抛一堆概念出来忽悠人。

好比一些所谓重低音耳塞(不是所有重低音耳塞都差,只是说,那些假的重低音耳塞),放到耳朵里感觉就和在大马路上听车水马龙似的……这种东西说一万句“我适合摇滚电音”你也别买。为什么?哪怕某些音乐它能听,但它终究就是一个烂耳机啊朋友。

那什么样的声音是最基本的呢?我觉得,从三频(高中低)入手,基本上就差不离了,因为一首乐曲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就是高低不等的各个频率,听音设备对每个频率的表现如何,决定了他的解析力、保真度等等我们老生长谈的概念……

为什么不说三频均衡?因为三频多数时候只能“接近均衡”。或者说三频均衡的概念本来就定义得很模糊。

对于很多耳机厂来说,三频均衡的概念就等于我这个题目:不残不炸。而不是整个三频平成直线,那耳机……太监听了,恐怕没几人愿意听。

不残,是指不要有某个频段明显过弱,比如某些廉价重低音耳机,低音轰隆隆先不说,高音听不到……

听不到是什么概念?打开一首摇滚乐,听里面的镲声,嚓嚓嚓,要知道镲声这种高频中的高频人耳是很敏感的,如果你听镲声很模糊,或者音量很小(在人声听得很清晰的音量基准下),或者你发现镲声根本就不像镲片能发出来的……那说明这高频残了。

其它频段也是一个道理。之所以大家会推荐一些乐曲来试音,就是为了去分辨一个耳机或音响是不是能处理好每个频段最基本的发声。

现在不要过来和我谈风格,因为这个很重要!一个音乐制作人无论做的是摇滚还是电音还是流行或者核爆神曲,他一定是会照顾到每个频段的声音的,因为人类使用的乐器组合和歌声一定会覆盖到所有高中低三频,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所以如果你一个频段是残的,那么音乐就不再是那个音乐,乐器也不再是那个乐器了。你耳机的失真会导致乐器失真和人声失真,失真的音乐你怎么听?怎么听都不对。

换个大家常说的概念,这种情况下,往往代表一个耳机的解析力出了问题——音乐不能被正确解析出来给你听了。耳机的解析力好比相机的分辨率,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指标,虽然它不一定决定了听感或照片质量优秀,但解析力差的耳机就像分辨率200万像素的相机——你连买都不会去买好吗。

说完了残,再说说炸。炸其实现在比残常见,特别是DIY,特别是一些调音过度的耳机(包括某些品牌货)。

什么叫炸?为了凸显某个频段人为过度强化之,叫做炸。低频过度我们觉得轰头,高频过度我们感觉刺耳,中频太过了,人声会很假

比如我不慎试水了一款199号称干翻千元圈铁的DIY耳机,一上耳朵,妈耶,高音刺耳低频找不到,齿音还很重……最后我把播放器EQ低频+3db,中高频减去1-3db,耳机才勉强能听——不调得这么奇葩,耳膜都疼你知道吗?金属乐队的黑嗓听着和流行男歌手似的(沙哑版),你说这种耳机怎么听音乐?

但现在市面上就有一大波人用“风格化”“高解析”的语言忽悠着消费者,再卖给他们别管什么风格下本身就是不合格的耳机。

顺便说几个大家常犯的错误吧:

a)齿音——齿音这东西,在调音领域中算是恶声,说白了就是尽量别出现的东西。但现在大把人把有齿音当作解析力高的表现——fnndp,齿音重只说明你3k左右频段拉的高,不代表整个频段的解析正常。

换句话说,你听明星的演唱会,哪个演唱会一开嗓声声都是呲嚓的齿音的?但是有一些录音是齿音较重的,有些是为了效果,比如部分女声仙音电子,比如某些流行乐。有些是因为录音设备不好或歌手水平太差(没接受或专业训练唱歌吐气不对),更多的是调音人的问题。

所以,测试时尽量避开齿音本来就重的音乐。

b)低频足——其实说真的,听歌时你不太需要很多低频在耳朵里面,因为多数音乐风格中低频都是基底,没有不行,但过了那叫喧宾夺主。就好比音乐现场一些流行和摇滚的演奏,吉它和歌手的表现永远是最重要的,节奏中只要底鼓清晰镲音悦耳你就能跟着摇摆了,试想一下贝斯如果声音大到轰隆隆一片你是啥感觉?鼓声如果强的连轻拍子都震耳朵你还能听下去?

当然,电子乐是个特例。所以电音现场和其他音乐调音差别就挺大,对设备要求也不一样。可对于耳机使用者来讲,现场的低音炮效果你是get不到的,耳机再轰头,他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宁可选择三频均衡的耳机,然后在EQ里适度提升低频量,也别买个只剩下轰头的烂玩意儿……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为何耳机厂商大多特别重视低频,特别是定位出街便携的产品?因为在噪声环境中低频会被明显削弱,你需要让它适当多一点,不然街上乱哄哄的,你走路时候也戴的不会很紧,低频不多一点你就听不到了,相反人声和高频人耳本就敏感,大多时候不加强就是最好的强化。这样的低频多是为了你的听感舒适,不叫风格化!

2)三频衔接得当(和声场也有关系)

三频衔接的基本要求是各频段不要散,也别太挤,不然同样视为解析力或声场问题,或者更严重的,那叫奇葩。

用图示化语言举个例子,假定一首歌有男女声、贝斯、节奏电吉他、旋律吉他、一套架子鼓。

三频太挤的听起来是这样:----------男女声贝斯节奏电吉他旋律吉他鼓镲-------------这种有时候我们叫他声场小,你会感觉所有声音在一坨,其他地方只有若有若无的声音飘荡很空虚。

三频分布合适:底鼓-贝斯----通鼓----军鼓-节奏吉他-男声-女声------旋律吉他----镲。

当然根据用的乐器和效果器不同,分布会略有不同,但大致是这样。这种分布下,你听得最清晰的是右半段,感觉音乐很丰富因为每一项都很强很明确,你可以随意跟着男声或女声走,也可以感受到节奏吉他的填充感,可以在旋律吉它solo时候浪起来……而不是你连听清某一项都要费半天劲,结果还没听明白到底是哪个乐器在响……

最后说说奇葩的,特别是一些号称所谓“声场大”的耳机常见的套路。

这种刻意拉开三频距离,营造一种开阔的感觉,实际上是不对的。用音箱的时候我们感觉声场比较开阔,主要是因为发声单元大,而且声音发散(室内环境),你会觉得乐器分离得清晰而自然。耳机嘛,哪怕头戴也很难在这一项上面和音箱去比,更别说入耳了。

刻意拉开三频,往大了讲,无非是别去听大编制音乐,听点乐器简单的歌曲如小清新民谣啥的,倒是也没啥。往严重了去讲,这也很影响解析力和还原的,要知道整个声音频谱是一条连续曲线,你要是把低中高主要频段分开,势必导致中间衔接频率的凹陷,一些虽然不是乐器发声的主要频率受到了过度的压抑,会使乐器声音变得单调干涩

就好比处理照片,大量增加对比度可以让照片更鲜明亮眼,但也损失了细节。

说了半天,大家估计要说:我知道要注意这些了,但太抽象了,我怎么才能在听耳机的时候知道它是不是符合这些东西呢?

每个人都知道,好坏是相对的,你首先需要一个基准,我们刚刚谈的也是基准,但这个基准从哪里来?

我特别推荐下面几个方式锻炼自己的听感。

不可否认,在入耳耳机没有贵到一定价位的时候,听感多数是不如同价位头戴耳机的。但头戴耳机也有一些音染比较重,或者是针对某些人群做的特殊调音款,所以也不是随便买一个就适合。

这里推荐大家选择一些大品牌,而不要从口碑可能也不错但年头规模都较弱的入手。不是看不起国货或者小牌子,而是建议等你对耳机有了个差不多的概念以后,再去选择。

另外,不管宣传真实度如何,尽量从带“监听”属性的大耳机入手,且不说素质够不够真的专业人士工作使用,至少说明这耳机音染较小,且“大致上”不会特意突出某个频段。

简单来讲:从听音观入门角度看,一个300多块的akg k52(公司给调音师配的,虽然他宁可用自己的舒尔215)可能比一千块的侧B适合的多,尽管k52听感真的不好……是真不怎么好,贼干,而且三频也就那样,但至少你可以听出来歌曲原本录音的感觉,听得多了,你就能慢慢感觉到不同风格真实的差异,乐器之间的差异,各频段的分布……

等你弄明白这些,再考虑怎么去找更适合自己的耳机,也就不至于抓瞎了。退一万步讲,听过这一类耳机,你就不会那么容易被骗了——垃圾耳机和靠谱耳机的差别,真的是一耳朵秒杀。

说实话,哪怕你不懂耳机,但是如果你爱音乐,不去听听音乐现场都是巨大的损失。歌手和乐队在现场的表现力完全不是在家听感受得到的,这个差别不光是所谓音质(其实很多livehouse音质不如一些老烧家里的音响功放出来的好),主要是那种力度和氛围。

好吧扯远了,音乐现场有哪些对树立听音观有好处的作用呢?

录音作品是可以后期的,有的后期还挺重。但是音乐现场受设备和时间所限,一般不会加太多修饰,乐队这时会把他们编曲时候最原装的想法和效果表达出来,比如吉他手他觉得失真电琴撸出来就应该这个声音,那么你听到的就是这个声音——乐队这时听到的,和你们观众是一样的。

除非你有一间专门为了听歌装修的屋子,和一套以万计价的音响,不然你的音效肯定没有音乐现场好,(靠谱的)室内音乐现场都是做过声学设计的,音响布置和调试也是专业人士来弄,加上音量够大,空间混响够足,在这里你才能听明白那么多乐器是怎样完美地协奏到一起的……

刚刚一直说重低音,我就告诉你们:用耳机你永远不知道真的重低音啥感觉。知道小拳拳不?当音乐现场的低音炮响起来的时候,你应该感觉到一个小拳拳在疯狂地垛你的胸口,因为这是最直接最粗暴的冲击波轰击在你的身上,而不是通过耳朵边上两个喇叭告诉你的耳朵:“听见低频了没?!该意淫重低音了朋友!”

3)玩乐器,或者去听乐器。

说实话,这一步就比较深了。单纯听着玩的话,啥乐器不都一样嘛,听得爽就行了。

但是很多朋友连贝斯和鼓的声音都分不清,吉他和钢琴分不清,还偏偏要和你谈所谓解析所谓声场所谓还原——天了噜,你都不知道还原的什么,你跑出来谈HIFI?

但是说真的,没有接触过各种乐器的人,搞混它们实在很正常,因为一种乐器往往也不止一种玩法,加上效果器的存在,有时候你确实听着很懵逼:刚刚那段是旋律吉他撸出来的,还是放的采样?

有条件的话,去自己摸一摸,或者听一听别人玩,去感受乐器的音色吧。但建议最好是听老手给你演奏,好比口琴,新手吹得四处漏风不说,发音饱满度大多都不够,声音不对的……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去听音乐现场、音乐节什么的。至少你可以通过乐手的动作去分辨他演奏的声音和你听到的某个乐器对不对应得上。多看几次慢慢的也就明白了。

在发烧圈里,最猛的毋庸置疑,一定是听古典的。因为他们是烧得最凶的那部分,也是耳朵最贼,要求最高的。

我曾经带着疑惑问我们调音师:他们要求既然高,听箱子(音箱)就好了啊,为啥有专门给古典爱好者做的耳机呢?何况还有人买。

调音师嘿嘿一乐,说,因为便宜啊。

他说,你看,就说听箱子吧:听古典的要求高,不光是他要听每一个乐器的音色,甚至还要听音准。就比如那些指挥,几十个人的小提琴队,其中哪怕一个拉琴的整高了半个音,指挥肯定一摔棒子——你丫拉错了,重来,不行的话就滚,换人。

所以说啊,听古典的要求确实特别高,那么高要求的东西,也就贵。一套古典的音响,你不得烧个十几二十万?能推动而且推好的功放,不得也十几万?一套下来贵不说,还得专门装修一个房间,不然效果出不来啊?听的时候还得把自己锁屋里,你说麻烦不。

但是耳机呢?一个古典耳机一万多块钱搞定,买个耳放两三万搞定,弄套cd机,自己往那一坐插上就开始听了。虽然效果是没几十万的箱子好,但是也够了啊!退一万步讲,搬家或者出门玩想听了,带上一套也不是不可以啊!

古典耳机别看比其它的贵,对吧你一个普通耳机一两千,贵的四五千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比音响还是便宜多了啊。

于是焉,我恍然大悟……

下一篇主要围绕耳机随便谈谈,比如选的时候到底注重那些细节,什么参数比较重要。再说说怎么利用EQ来调试自己的听音设备的东西。

  张启东:一套效果理想的KTV音响设备离不开一个优秀的调音师!

  最近一些刚入行做KTV音响工程的商家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分享一些调音的经验,带带新人让他们能够处理好客户的售后问题。

  因为我已经写了很多关于KTV音响设备调音技术方面的经验了,大家可以先去看看音悦启明星作品了解下行业的基本知识。

  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都很重要

  我认为真正要把调音做好不是简单把一些资料看几遍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多年的实践经验。

  我们参加各种考试也并不是把教材看完就可以了取得优异成绩,更多的是看完教材后消化知识后再通过大量的习题去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的得高分。

  同样的教材、老师、学习时间,一个班级里面有人考上清华北大也有人考大专,所以即使是同样的学习资源培养出的人能力也会千差万别。

  每个人的资质不一样,有些人对声音敏感有些人对声音迟钝,所以真正好的调音师都会有一定的听觉天赋,后天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天赋再好没有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依然没用。

  恨铁不成钢的前提是你本身就是那块铁而不是木头,木头只能用来烤火取暖不适合锻炼成钢,否则一击即碎。

  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和看法

  这次我就来详细分析下想成为一位优秀调音师所需要的经历和学习资源,作品仅仅代表我(张启东)的个人看法。

  大家请保持自己的独立思维,如果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再相信我,看不懂就不要盲目追随和崇拜。

  1) 、先天的听觉资质和后天的音乐熏陶

  人的视觉就有区别,有些人属于色盲很多颜色是分不清楚的;而有些人的听力是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受损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

  我曾经写了一遍作品 张启东:我听了3年的音乐耳朵开始出问题了! 说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听力、合理使用耳机。

  确保先天的听觉正常和后天的听力保护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再对自己的耳朵听觉进行训练(音乐熏陶)。

  严格意义上来说音响工程里面的调音培训不仅仅是对耳朵听觉的训练,还有对整个身体感知的训练。

  因为在音响工程里面我们需要考虑到低音的推动感,这点和耳机是区别很大的;耳机的低音只是在耳朵里面,而音响的低音是直接打在整个身体上让整个身体来感受低音的力量。

  这也是真正懂音乐的人选择玩音响而不选择耳机的原因,普通人都没感受过这种低音的推动感,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所以他们固执的认为耳机比音响更好用。

  那么该用什么样的音响效果来训练调音师的听力呢?

  这又是个非常讲究的事情了,我给出几个标准给大家参考下。

  A、录音室级别的监听耳机、音响

  B、Demo音乐作品

  专业的监听耳机、音响和我们普通娱乐用的产品区别非常大,专业产品更加清晰、音色的层次更为分明。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娱乐的耳机和音响把低音中音、高音分层,就像刻度尺以厘米作为单位里衡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而专业的监听耳机和音响把低音中音、高音分层,就像刻度尺以毫米米作为单位里衡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娱乐的耳机和音响把音乐、歌手人声细节放大,就像用放大镜把一个物体放大来看。

  而专业的监听耳机和音响把音乐、歌手人声细节放大,就像用显微镜把一个物体放大来看,洗完脸看起来很干净的皮肤用显微镜放大后依然很多细菌。

  大部分歌手录音室的作品在没有修音之前其实都比较难听,主要是监听耳机把歌手所有缺陷细节都放大了。

  专业的监听耳机和音响会更加清晰,普通的娱乐耳机和音响并不适合用于训练调音师的听觉,因此培训调音师在硬件设施这块的投资并不小。

  Demo音乐作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大部分人接触的是APE格式的音乐作品,也是市面上所谓的无损音乐,5分钟的音乐大约50M的大小。

  实际上录音室的Demo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无损音乐,录音室的作品录制完成后经过一系列的修音做成了Demo,把Demo压缩很多倍后变成了市面上的所谓的无损音乐。

  大部分人接触不到专业的音乐设备,更接触不到优质的音源文件。这也注定了大部分人难以去真正了解音乐,更别说做音响设备的调音师了。

  市面上大部分KTV音响调音师对音乐的理解还不如多年的音乐发烧友,很多音乐发烧友的视听设备可以超越大部分KTV音响的听歌效果。

  调音师对声音的理解是用好的硬件播放器和音乐熏陶出来的,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日结月累的积淀。

  2)、有一定的声乐基础

  简单的说调音师应该擅于唱歌,KTV音响设备调试好后是用于客户唱歌使用的,如果一个调音师自己都不会唱歌那怎么能够把音响设备调试到客户适合的唱歌效果呢?

  在KTV音响设备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设备参数:回音效果、混响效果、声音延迟、背景音乐音量、话筒音量、均衡器参数。

  背景音乐音量过大的时候就很容易掩盖话筒音量,让用户感觉自己的声音出不来唱歌吃力。

  回音、混响效果过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话筒的声音严重失真,话筒音量没有调试好就容易啸叫导致烧坏音响喇叭。

  因此调音师在调试音响设备的时候,不仅要调试出理想的唱歌效果,还要保证KTV音响设备的使用安全。

  就好像一位厨师炒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放盐、放辣椒的比例保证好口味,还要兼顾炒菜的火候和时间,避免把手里菜烧糊了。

  调音师打开话筒唱几首歌就应该很清楚了解音响高低音的比例、回音和混响效果、声音干湿比例,然后再根据用户习惯去调整设备参数。

  调音师对KTV音响设备的体验感和厨师对饭菜的味觉口感一样,而调音师调音就和厨师炒菜的原理一样。

  一个厨师如果自己味觉都不行那肯定做不出口感好的菜饭。

  厉害的KTV音响设备调音师不仅需要良好的听觉,同时还应该具备不俗的唱功;音悦启明星作品有一份部分是KTV唱歌的科普型知识,适合新人入门训练唱歌。

  3)、有KTV从业经验了解消费者习惯

  我们KTV音响设备用于娱乐场所那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即使客户素质高但是喝完酒后脑袋也不清醒了。

  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客户用手捂着话筒唱歌,明显是自己的双手手把话筒吸音的地方遮住了导致话筒无法收音,结果客户说话筒音量太小了需要调音师过来调节下。

  这时候如果KTV老板打开设备机柜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调试音响设备,就很容易出现音响啸叫的现象,严重一点的音响就直接报废了。

  所以调音师在做KTV音响工程的时候,需要懂得消费者的习惯并擅于和KTV老板沟通,教会KTV老板如何使用和维护音响设备。

  调音师应该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在音响摆放、设备调试的技术细节上规避这些行为,即使消费者存在过失行为,也可以确保音响设备的安全。

  (我大学时期开的KTV)

  我(张启东)开了10年的KTV见过了太多奇葩客户,客户直接掰开音响设备机柜一顿乱操作的案例都很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4)、熟悉市面上的产品有优质的货源

  KTV音响行业产品的品牌非常之多,客户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高端客户一个包厢的资金预算就上10W左右,有些普通客户的资预算还不到1W。

  那应该如何服务于这些客户呢?

  这就非常考验调音师对市面上产品的熟悉程度了,不仅要懂产品、技术,还要有稳定货源渠道。

  普通客户的资金预算并不高、对音响效果要求也不高,这类客户适合国产的音响设备,国外大品牌的低端产品相比国产高配音响而言,不仅价格贵还音质差。

  调音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对产品熟悉的优势服务于客户,按照客户的资金预算、品质要求来定制产品,所以需要去工厂测试产品品质、确定好货源渠道(一般是广州)。

  有了稳定靠谱的货源,就可以为这类普通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了,价格实惠、品质适合这是大部分消费者买产品的要求。

  针对一个包厢预算达到10W左右的高端客户,这类KTV音响工程对调音师的技术要求会非常高,一般是热爱唱歌、对音乐有追求的客户(市里艺术团的成员)。

  刚入行的调音师建议不要去接这类客户,很多高端客户对音乐设备、音乐音质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普通KTV消费者。

  如果调音师的技术不精,把一套10W左右的音响设备调试成了2W的效果(钱又花了效果还出不来),那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弄得双方都尴尬。

  这种情况我遇到很多次(很多网友来咨询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个音响买家开车来我的工作时候咨询这个事情。

  他买了一套进口的KTV音响设备(5W左右),安装调试后发现唱歌效果还不如普通KTV里面的音响好,表示非常困惑和失望。

  为了解释他这个问题,我特意写了一篇作品“张启东:我买了高价的KTV音响唱歌效果还那么差,难道被坑了?” 大家可以看看

  如果没有一流职业歌手的唱功和多年的调音经验那是hold不住这类老玩家的(大部分调音师其实唱歌还没他们厉害)。

  总结起来:KTV音响工程行业是个技术服务活,不是简单的产品买卖;调音师有多大的实力就接多大的工程,要懂得量力而行。

  (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谢谢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声音总像蒙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