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口琴是谁发明的?

  最近,我对口琴起了极大的兴趣。凡是和琴有关的字眼,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扬琴……我总是不由地会想起一位友人,她的名字中恰好有一个琴字。奈何她丝毫不通音律,真是可惜了这么美好的的一个名字。

  谈到口琴,大家对它的感觉大都是像儿童玩具,离正统的乐器似乎有千里之遥。口琴在正统乐器的行列中是难觅芳踪的,但是由于其易学易练,携带方便所以在民间流传极广。

  提到口琴,这让我想起了另一种乐器――笙。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乐器的时候,是在一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其中女主角的名字“赵默笙”里就有这个字。“笙”被认为是近代口琴的鼻祖。同样的受笙的发声原理的启发,萨克斯风和簧风琴也随之诞生。笙是我国古典乐器八音之一,而且又是一种自由律动的簧乐器,也是最早的一种和声的乐器。据说口琴是德国人弗里德利克·布殊曼在1821年发明的,至今已有198年的历史。

  口琴虽然是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乐器之一,但是也深得一些音乐大师的喜爱。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曾对半音阶口琴这样评价道:“这是一种奇妙的乐器,可以预言,它将在管弦乐家族中放出异样的光彩。”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二也对口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还是在我孩提时代,我就喜欢这个奇妙的小乐器,我用它吹奏母亲教我的歌,应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心扉是被口琴打开的。”

  对口琴了解得越多,我就觉得口琴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如今的口琴各种各样,复音口琴,半音阶口琴,十孔口琴,合奏用口琴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读书这么多年,突然间我也想学习一门乐器,但是又不喜欢古筝,吉他那么大的乐器,反倒是喜欢口琴这样小巧玲珑又能随时带在身边的乐器。

  • 答:成人可以去文化宫的,那里面有好多给成人开的各种小班学习很多,你可以去 看看,就是在夜猫子那边的入口进去就可以,鲁圆对面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最大的区别就是制作乐器采用的律制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采用的律制是五度相生律
  ,而西方音乐采用的律制是十二平均律。
  其实十二平均律最早是中国安徽乞丐皇帝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计算出来的。十二平均律就是十二等分一个8度音。最明显的就是钢琴了,钢琴任意一个8度有12个黑白按键。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需要计算2的12次开方,可以说是千年数学难题。由于中国古代数学比较发达所以朱载堉最先发明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优点就是转调十分方便所以在西方推广很快。
  但是奇怪的是十二平均律在中国没有推广开,原因就是十二平均律没有五度相生律好听。一个八度最和谐的关系就是纯五和纯四度。五度相生律的纯5度弦长比是3比2 等于/video/BV1jW411Q75A?p=2

  • 听了,似乎有点不一样,但也听不出谁好谁不好,看来我音乐素质不够,没达到专业水平
  • 十二平均律产生于华夏,春秋以前就有了。请你多学点历史好吗。中国古代音乐用五音是因为1 2 3 5 6就是正音 宫 商 角 徵 羽,代表着高贵 弘大。同时用五音律谱曲也和东方人的哲学相关。多看看历史!

  欧洲按纬度划分,可以分为南欧、中欧、北欧,欧洲的人种也是这样分布的。
  古代西方比较发达的地区是中东,而南欧处于地中海沿岸,与中东地区交流多,人种的长相也相近,因此历史上爱琴海地区的南欧相对来说发达一些,中欧北欧属于未开化地区,生存着野蛮人,是中东和南欧人的奴隶来源地,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人敬仰希腊的原因。
  西欧发达起来是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近几百年的事,捞到了第一桶金,东方文明传播到西欧,促成了西欧的发展。
  现在所谓的西方古典音乐实际上是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尤其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这一期间,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德意志地区的成就最高。
  德意志地区,这是个苦寒地区,盛产欧洲白奴,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锋芒之地,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文化不需要历史传承吗?这就好比文明的中心在中原,音乐的最高成就却诞生在长城外,这是不是很奇怪?

  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家应该注意到:
  欧洲的古代成就,往往都是东方发明几百年之后,欧洲又重新发明。
  按照欧洲自编的历史,欧洲的五度相生律据说是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发明的,比东方晚了几百年。
  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之后,欧洲也接着发明了十二平均律。
  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因此,人们自然就产生出一个疑问:欧洲人到底是抄袭还是自创?

  • 德国当时是新教。为了推广教义,音乐的需求比较大。比如巴赫把十二平均律引入西方,促进音乐的发展。
  • 德国当时是新教。为了推广教义,音乐的需求比较大。比如巴赫把十二平均律引入西方,促进音乐的发展。

  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家应该注意到:
  欧洲的古代成就,往往都是东方发明几百年之后,欧洲又重新发明。
  按照欧洲自编的历史,欧洲的五度相生律据说是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发明的,比东方晚了几百年。
  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之后,欧洲也接着发明了十二平均律。
  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因此,人们自然就产生出一个疑问:欧洲人到底是抄袭还是自创?

  • 有人从莱布尼茨写给到中国来的传教士的信中找到了答案,他们就是在明清时代以传教士的名义系统抄袭中华文明的成果,并用自己的名字来冒名顶替!
  • 评论 :西方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巴赫但是巴赫不是科学家哪来的计算能力,中国最先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科学家。计算十二平均律需要手算2的12次开方。

  冒似还是用的平均律吧.只是,中国人觉得4和7不好听,多爱用五声小调,

  西方的音乐和西方的绘画一样,都是在宗教的催化下兴起发展的。这些宗教音乐和绘画的活动场所,往往都是在上层的宫廷和教堂展开。而东方中国的音乐绘画往往都是从民间的黎民百姓和“知识分子”那里兴起发展……

  • 东方中国的音乐绘画起源于几千年前,而西方则是直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后期的“文艺复兴”时期。这期间东方的“丝绸之路”已经在东西方之间从西汉至宋元存续了上千年,恰恰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在这个期间………
  • 评论 :恰恰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在宋元期间………

  最好听的中国音乐在民间,在少数民族的民间……

  • 在藏族、蒙族、维族、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白族、朝鲜族、哈尼族、黎族、哈萨克族、傣族、畲族、傈傈族、东乡族、仡佬族、拉祜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撒拉族等56
  • 评论 :你真以为汉族人没有音乐啊?呵呵。

  冒似还是用的平均律吧.只是,中国人觉得4和7不好听,多爱用五声小调,
  对的,4和7偏伤感,不吉利

  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家应该注意到:
  欧洲的古代成就,往往都是东方发明几百年之后,欧洲又重新发明。
  按照欧洲自编的历史,欧洲的五度相生律据说是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发明的,比东方晚了几百年。
  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之后,欧洲也接着发明了十二平均律。
  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因此,人们自然就产生出一个疑问:欧洲人到底是抄袭还是自创?
  中国人这些年忙于补科技发展的历史欠账,没工夫跟欧洲人计较这些。
  等腾出手来之后,中国人会把欧洲人的假历史还原的,什么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等。

  比音乐,确实中乐好听。所以西方另辟蹊径,玩合奏。
  中国传统乐器虽然好,但是和合奏比起来就单薄了。

  所以唢呐配上合奏之后,大杀四方,年轻人很喜欢,除非是媚外舔狗

  • 主要是低音部。中乐除了鼓和上古的编钟(平时使用不便),没有低音乐器,近代西洋乐器补上了。但是中国也毫无障碍地引进了,因为有理论基础。
  • 中国人重旋律,欧洲人重和声,非洲人么,喜欢节奏,给个铁桶敲一敲就足亦唱歌跳舞

  音乐在中国非常发达,古已有之!

  礼、乐、射、御、书、数,是周朝的读书人(聪明人)必备的技能!

  管弦的乐器能发出定制的音调,理解和实现起来不难,
  但是,青铜的钟,也能被定制的发出准确的声音,那一定是音乐理论和实践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的情况!

  孔子是个又品味的人,而他听到了一首音乐竟然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让一个又品味的人感觉非常美好的东西,那能美到什么程度呢?!

  而上述这些,都是在2500多年前了!

  及到了后来的唐朝,国家有专门的教坊司,就是国家办音乐的专门机构,可以说盛况不差于曾经!
  而这,是1000多年前了!

  但是,中国的音乐,在受重视程度这么高,人才一定相当多,发展了这么久的情况下,
  却和我们今天所熟知和广为接受认同的西洋音乐,有着明显的不同。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从这些不同里,现在的我们,能发现些什么东西?

  可惜,我现在对音乐几乎是完全不懂,根本没有分析研究的能力啊。

  • 音乐也是古代礼制的一部分,尤其是以礼制国的周朝,音乐很发达,比如编钟这种大型乐器
  • 现在90%中文歌曲 都是卡农和弦走向,说白了就同是一首歌,不断的换歌词而已。创作歌曲是为了赚钱 讲究效率,哪有时间创新。

  这方面,没啥发言权。
  欧美乐器比我们的乐器音域更加宽广。欧美利用电子技术发展的电子乐器又把音域提高了很大。欧美音乐偏向于节奏型的。可能与黑人舞蹈有关系吧。欧美交响乐,真的不熟悉不了解。特别长。一般比较暗淡无光。而中国的乐器或者音乐偏向与民俗化。也比较世俗化。比较小篇章。
  世俗化民族音乐是极其优美的。成为了经典。得以流传百年千年。
  中国是典型农业社会,长期的劳作,让民众没有特别时间去享受音乐。西方音乐进步可能也是工业化后的结果。
  中国诗词,可能都是古代音乐的一部分。曲子不见了,诗词流传下来了。
  而西方流传下来的是曲子,没有诗词,可能与文字不发达有关系。……

  • 中国诗词,不是可能都是古代音乐的一部分。就是古代音乐的一部分。问题就是,为什么曲子不见了。宋到现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为什么所有的词牌的乐谱都没有流传下来。到底宋朝人是如何记谱的。
  • 古人说:诗,为声也,不为文也.这意思,我的翻译是:诗是一种音乐的艺术,而不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至于词,即歌词

  巴赫推广十二平均律,比朱载堉著书立说十二平均律,晚了几百年。

  中国人重旋律,欧洲人重和声,非洲人重节奏.

  中国音乐旋律很美,也可说极美,比如说"梁祝" ,但民族乐器似乎不能合奏.民族乐器合奏起来剧难听,只适合办白喜事.民族乐团演奏简直就是恐怖主义行为,是反人类

  西洋人讲究和声,西洋乐队合奏音乐已达完美,民族乐器如能让洋乐队协奏则很完美.比如,二胡协奏曲,琵笆协奏曲,但自己和自己不能合.

  • 没必要滥贬吧,香港中乐团的曲目,尤其广东音乐还是颇具东方色彩的………
  • 另外,那个民乐名曲《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只有五个音的五声音阶的曲子,眼下较为流行的有:

  涛声依旧,婚誓,乌苏里船歌,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熬包相会,天涯歌女,四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月圆花好(浮云散),又见炊烟,山青水秀太阳高,好人一生平安(渴望插曲),好一个茉莉花,再唱山歌给党听,"小城故事",闽南经典"望春风","送别(长亭外)","康定情歌".

  少族的:"鸿雁","草原赞歌","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天边"等等

  • 要是讽刺别人没有音乐细胞,为什么说"五音不全",不说"七音不全",就是五音足以构成一首歌这个意思啦.
  • 五音是:宫,商,角,徵,羽

  只有钢琴 提琴比赛
  何有琵琶 古埙比赛
  老花眼老学究罢也!

  音乐好听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是伟大的作曲家写出优美的旋律。这种天才是任何理论、乐器、传播都无法替代的。
  第二,是先进的音乐理论,更多的表现手法,这种理论和表现方法是可以在多民族间传播的,要考证哪种思想起源于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更高的音准,更广的音域、更美的音色的乐器,让音乐家们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第四,音乐作品的传播,强势的传播会引导欣赏者的审美倾向。

  中国的民族音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古典的有,现代的也有。
  都听,听自己觉着美的音乐,让音乐感动你。

  西方音乐和乐器已经统治了大部分的全球市场,这点不容置疑,我们各地建了这么多的大剧院,里面常年都在用西方乐器演奏西方音乐。连我们经常拿出来代表中国民乐器的二胡,一个“胡”字,说明也是外来乐器。
  但有一点可以说说,西洋音乐大多比较激昂,听了血压上升,而中国传统音乐比较舒缓,听了血压稳定。

  中国本土音乐只是旋律美,但似乎不重视和声(和弦),甚至没有和弦这个基本概念.好像从没见过本土音乐在历史上有讲解和弦的文字.

  我上音乐学习课时,曾听到一个音乐老师无限崇拜的说了句:大三和弦是上帝的规定.

  和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按某种规则同时发出的音.
  不过,这个定义不太完善.因为,分解式和弦就不是同时发声,而是依次发声.

  和弦特别的体现中国哲学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个"和",首先是"混合".其次它又是"和谐",和弦就是把不同的声音混合起来,反而会变得更加丰满圆润,更加富于表现力.更加和谐.

  反之,没有这种混合,就很单调乏味.

  • 中国古代没有和弦的概念但是不代表不会运用,很多笛子曲引子部分就是一些分解和弦
  • 简单的,本能的,偶然的用, 和主观自觉的,有理论阐述支撑的,全面规模,贯彻如一的用,不是一个层次

  这里,又不得不再提提中华民族的:侗族大歌。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以黎平县、从江县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 在那个时代,中国所有的成就都必须要西方人首肯才算数。
  • 评论 :真会扯淡。发这个信息说的是中华民族在音乐领域的能力。尤其这个“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在音乐水平上的能力、难度还有天赋,只有内行的人才明白………

  所谓好的音乐,我的理解是:

  东方旋律+西方和声, 再+西洋乐器

  • 比如,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典型的 东方旋律+洋乐队. 而洋乐队就必定是 洋乐器+西方和声
  • 所以很奇怪,b站主要是二次元 ,但是很多传统乐器的很好听。你去搜索下伏羲神天响,里面有古筝独奏,超好听。还有古筝加部分西洋乐器,个人感觉比独奏少了一种鲜明感。毕竟审美发生了变化,需要按照现今审美依照传统乐器特色写曲子才会更好。

  平心而论,当然是现在西洋乐器(12个半音组成一个八度)表现力要丰富的多。
  中国的五音律连大三、小三和弦都表达不了,整个一和尚念经。

  • 你说的五音律是啥呀?是五度相生律吧,五度相生律可不是五个音同样也是七个音:C,D,E,F,G,A,B
  •   听听采风乐坊的中乐

  好!好!好!大家释放情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马头琴与小提琴,亦或同宗同祖……

  马头琴是小提琴的祖先?这还要从弓弦乐器的发展史谈起。无论人类最早的弹拨乐器抑或弓弦乐器,源头还都得要从近东、中东地区去找寻。马头琴和小提琴,都是波斯乐器Rebab的重孙。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向东发展的结果,一个是向西发展的结果(东线经过四胡二胡过渡要晚于西线直接形成提琴)。这与西里尔蒙古文和回纥体蒙古文都是近东地区楔形文字的玄孙、腓尼基文字的重孙是一个道理的……

  面包和一堆屎能在一起讨论?(某音乐除了古琴之外)

  一天,南唐国的大臣冯延巳按正常的点来上班,

  皇上李璟,也就是李煜他老爸,一见到冯延巳便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

  冯延巳新写了一首小词"谒金门·",这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就是里面的句子.
  他知皇帝是拿他开玩笑,实际上却是夸赞他.

  于是冯延巳很谦恭的说,不如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

  这是李煜写的词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这首词太好了.我觉得他儿子也写不出

  十年来,举国上下都是在回归传统,啥东西都是中国的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口琴演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