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八国演义讲的是什么?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

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

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

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近刚刚温故了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但对其中诸葛亮的八阵图还不是太清楚.
 1.希望大家指教一下,告诉我八阵图是什么有何用处?(详细一点).
 2.还有想问一下,如果不是魏延,诸葛亮是不是还可以多活几年的寿命?或者说因为司马懿,诸葛亮为对付他而操劳死?
  •  阵法是冷兵器时代军队作战时的重要手段,既可攻亦可守,是把众人之力凝合到一起、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使之产生1+1〉2效果的方法。特别是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阵法尤显重要。《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阵法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诸葛亮所制八阵图,是在前人阵图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它的出现使中国古代阵法达到了最高峰。现在这一阵法已失传,但陈寿作为当时的见证人,说诸葛亮“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当不为虚言。 西晋时,晋将马隆以八阵征战平定了凉州羌人的叛乱;晋将刘弘说:“推子八阵,不下孙吴”。
    晋武帝还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北魏时期,大将刁雍上书文帝,称“利战场, 十日一习;宜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此后果“边境获其利”。然而,八阵图早已失传(这个图自然也就无从发起了),现代科技也暂时无法还原当时的情形,使我们无缘一睹诸葛武侯催动八阵对垒敌军攻城略地进退自如的风采,惜哉! 诸葛亮之死与魏延无关。
    他所要对付的不仅有强大的曹魏,还要时刻提防反复无常的“盟友”孙吴,不让关羽的悲剧重演;同时,刘蜀的内政、百姓的生活以及土著的益州集团、原刘鄢、刘璋父子的东州集团和刘备带来的荆州集团之间的重重矛盾,都需武侯殚精竭虑加以解决。这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出点问题,都可能使脆弱的刘蜀政权天塌地陷。
    所以,他确因操劳过度导致“死而后已”的。 当我们探讨所谓“值不值”的问题时会发现,如果我们试图以现代人的理念去透视、去诠释古人时,其结果往往离题太远不着边际。比如,今天我们强调要忠于祖国,而对古人来讲,国就是君、君就是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仅是为了一个阿斗吗?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在他的《出师表》中说得很清楚:“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里,包含了两点:第一,“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第二,“报先帝”。前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后者是为了报答有知遇之恩的主上——而这两者又是统一的,在诸葛亮眼里,身为汉民就要忠于汉室,而曹操控制的那个朝廷,与其说是汉室,不如说是曹室更确切,自己与之志同道合的大汉皇叔刘备才是真正的汉室代表者。
    能在报答知遇之恩的同时去轰轰烈烈的实现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还用得着考虑值不值吗? 提到“诸葛亮如果没死他能不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八阵图一统天下”的问题,我只能说,这样的讨论很可能纠缠不清——因为历史没有“如果”。不过,既然楼主提到这个问题,我还是愿意谈点自己的看法:说到“八阵图”,它只是战争诸元素之一——阵法的巅峰,而不是决定战争胜负全部元素的巅峰。
    单靠一个“八阵图”不可能解决战争的全部问题; 至于说“如果诸葛亮不死,能否一统天下”这一话题,其实,早在三国后期就已经有人发表了看法。请看来自魏、蜀之外第三方——东吴人士的看法:“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如果诸葛亮不死,则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他!(《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就是张俨的结论!而我,当然是赞赏这个结论的。 不好意思,描述得比较长;还“说书”——引经据典了,都没有符合楼主的要求。
    但没办法,只靠三言两语表达不清;不引经据典又说明不了问题。请包涵!
  •  阵法是冷兵器时代军队作战时的重要手段,既可攻亦可守,是把众人之力凝合到一起、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使之产生1+1〉2效果的方法。特别是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阵法尤显重要。《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阵法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诸葛亮所制八阵图,是在前人阵图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它的出现使中国古代阵法达到了最高峰。现在这一阵法已失传,但陈寿作为当时的见证人,说诸葛亮“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当不为虚言。 诸葛亮之死与魏延无关。他所要对付的不仅有强大的曹魏,还要时刻提防反复无常的“盟友”孙吴,不让关羽的悲剧重演;同时,刘蜀的内政、百姓的生活以及土著的益州集团、原刘鄢、刘璋父子的东州集团和刘备带来的荆州集团之间的重重矛盾,都需武侯殚精竭虑加以解决。
    这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出点问题,都可能使脆弱的刘蜀政权天塌地陷。所以,他确因操劳过度导致“死而后已”的。 关于诸葛亮之死,1>_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是为了报答有知遇之恩的主上——而这两者又是统一的,在诸葛亮眼里,身为汉民就要忠于汉室,而曹操控制的那个朝廷,与其说是汉室,不如说是曹室更确切,自己与之志同道合的大汉皇叔刘备才是真正的汉室代表者。
    能在报答知遇之恩的同时去轰轰烈烈的实现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还用得着考虑值不值吗? 至于说“如果诸葛亮不死,能否一统天下”这一话题,不敢妄下断言
  • 1,八阵图早已失传,但从历史资料来看,曹魏精锐是骑兵,而蜀汉多步兵,八阵图就是一种步兵依托辎重车辆和战车迅速变化应对骑兵冲击的野战阵法,八阵图可说是守有余,攻不足,终归还是被司马氏所灭呀。
    2,诸葛亮事无巨细什么都过问,什么都管到了,现在不是有不少因为过劳而猝死的例子吗,我想就算没有魏延,卧龙先生也玄。
    3,诸葛亮是死在五丈原,战死绵竹的是诸葛瞻,至于说诸葛亮能不能统一天下,呵呵,诸葛亮虽然不凡,非常可贵,但小本经营,东支西绌,勉强维持几年还行,隆中对他也只定出三分天下而矣。想要诸葛亮一统天下玩玩三国志游戏还可以,而真实的历史已经在那里了,诸葛亮虽然费尽心思,终还是扭转不了蜀汉灭亡的结果,一代名臣也无力回天。
  • 1.所谓的阵法无非是经过人工修凿与天然形成的迷宫型地形(<乌龙山剿匪记>中的‘车盘垭’就是个例子),没有小说故事讲的那么神秘。2.真实历史中已成事实的事只有当事人清楚,诸葛亮的敌人(对手)只有司马懿吗?3.为国为民,为君没有什么值不值,要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很吃亏了
  • 1、是传说中的克敌制胜的阵法。2、小说不是历史。诸葛亮要应付的也不只司马懿一人。3、无所谓值不值得,他自己乐意。如果没死也统一不了,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办到(即使有智慧和所谓八阵图)。

  内容提要:本文论证《三国演义》是历史、哲学之上的高级文学作品,具有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它的结构是:从无限离散到无限聚合,主体则是“三国五方”。另两方是半隐形的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是他们用自身蜕变的张力使国家经历了三二一趋势的对立和统一,重生和飞跃。诸葛亮在徐庶走后做军师,倚托刘关张之人和,呕心打造汉室正统皇帝刘禅这一天时。司马懿则悄然占据曹魏之强势地利,且在曹操杀另一主簿杨修,智囊丧尽后获宠。旋即坐享大国新正统皇帝曹丕之天时。但司马的成功在于比诸葛更重人和,其幕后高人司马徽先行一步,技高一筹。诸葛亮虽失败却是推动思想创新、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失败带给他的最后醒悟更使他成为了“五方”中永恒的精神王者。从此,《三国演义》的立意本旨将从纷争走向统一,并启迪更多新思维。
  关键词:高级文学、三国五方、儒法混、仁义勇智慧
  (目录)  一、《三国演义》“演义”的是历史之上奥妙无穷的哲学  二、“三国”的分合变化源于哲学创新的动力  三、诸葛亮的宏大理想和高超手段  四、武力禅让是促进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思想进步的潜规则  五、“三国五方”之天时与人和的比较  六、人和向天时、地利的转换
  七、诸葛亮的局限与司马氏的深邃  八、诸葛亮的最后觉醒  九、诸葛亮是忠国家不忠刘氏  十、《三国演义》只有先统一才能启迪新思维  (正文)  一、《三国演义》“演义”的是历史之上奥妙无穷的哲学  数百年来,一部完美得无以复加的《三国演义》却被许多好事者寻章摘句、数黑弄黄。有人从中衍生出误人子弟的“厚黑学”;有人说它的主人公诸葛亮是奸臣;有人认为罗贯中不过是个说书人,为情节好看而虚拟妄称、擅篡历史;最高的评价也仅仅是认为它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已……面对这些,笔者常常只能仰天作司马徽之叹:好!好!好在天才就是天才,果然不落俗胸。
  为什么当年浩瀚无边的魏、蜀、吴三国只用几十年就归晋了,而尺幅大小的《三国演义》却几百年都统一不了呢?不是因为精神国度不能统一,不是因为作古的诸葛亮、罗贯中无口申辩,也不是我华夏后继无人,是天时不到!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运用密不透风的“回护”之法将叛逆思想掩盖起来了。有道是英雄惜英雄,在封建时代即便有人看懂了也不能明说,唯有心领神会。《三国演义》需待知己,而知己却需待天时。笔者以为现如今《三国演义》的真谛不应当继续被隐藏了,中国需要她,世界也需要她。于是尝试着将几百年前罗氏的本意毫不保留地传播开去,从此我只需无愧、孤独地等待。抑或像罗贯中一样再等几百年,抑或海枯石烂……
  笔者认为罗贯中先是从《三国志》等史书、民间故事以及“三国”前后的朝代变迁中,感悟出了引起天下分合变化的内在动力和规律,之后再回到具体的“三国”时代,用通俗的语言和章回小说的形式写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它虽然相对于历史是残缺不全的,但相对于它自身的哲学却一一对应,甚至一个人不多,一支箭不少。正所谓: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在罗贯中眼中,史、哲、文的关系是哲学高于历史,文学高于哲学。“演义”二字就指这一境界的高级文学,而不是历史之上或之下的普通文学。所以要完全看懂它需要两步:一是看表面文字,打打杀杀、尔虞我诈,以获得感官享受,即好看。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内在的哲学理念,化解阅读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最终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升华至文学的真实境界。除此之外,如果想了解“三国”历史就应当去看《三国志》,那里更可靠,因为《三国演义》是从它“通俗演义”而来。
  罗贯中在引用史料演绎他的世界观时,坚持的增削原则是大事件尽量遵循史实,小事件则不拘一格,以使其更具有合理性与普遍性。就归纳法而言,小事件的虚与实也确实无足轻重。叫人不可思议的是,罗贯中在达到哲学与文学上的对应之后,还做到了“七分”尊重史实。几乎让历史、哲学和文学三者重合。这不得不让人相信他的确是触摸到了“三国”历史时期人性和社会的本质。不愧是文章天成,妙手偶得。这种重合程度在中国四大名著中也只有《三国演义》达到了。
  高级文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比现实社会更强的内在协调性和统一性,就像自然科学实验需要对环境和条件作理想化的设定一样,所以也可称其为试验文学。高级文学借助具有时空穿透力的哲理,赋予陈年的历史和行将衰朽的作者自己以独立、弥新、永恒的生命力,使作品一旦完成便能脱离于它的历史原型和作者本人而存在。与读者懂不懂“三国”历史无关,与作者生死或留不留姓名无关。任何时代、地点的读者都可以无障碍阅读。同时也保护了作者自己。这是普通文学所不具备的。社会科学在它的高端与自然科学相通。
  《三国演义》阐发的哲学在人性上的体现就是:从性恶到性善,到性三品,最后到性善恶混。远了说,秦是性恶的胜利,汉是性善的胜利。近了说,曹操先发制人是性恶的阶段性胜利,刘备的后来崛起是性善的阶段性胜利。而三足鼎立则是性三品的胜利(性三品始于西汉董仲舒)。最后三国归晋则是高深莫测的性善恶混的胜利。期间诸葛亮虽促成了三足鼎立,但不是性三品者,他也是性善恶混的始作俑者之一,只是他的创新程度还不够完全,加上他在立蜀的过程中蜕变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功亏一篑,败给了境界更高,能人辈出的司马家族。那么性恶混究竟是什么呢?
  二、“三国”的分合变化源于哲学创新的动力  小说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然而,社会前进到汉末,人们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思想和智慧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统一天下的方法论都不是很管用了,人心思变。比如曹操试图用秦始皇的法家思想统一全国,却遇到强大的阻力,只统一了北方;刘备试图用汉高祖的儒家思想匡复汉室,也只做了个西蜀帝王便“中道崩殂”。至于儒法同赋的孙权则是偏安一隅、静观待变。他们最终都被安置在了性三品的矛盾体中,无法动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朝代的分合没有简单地重复呢?是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促使哲学思想出现了新的演进。这种新思想就是性善恶混或曰儒法混。具体就是先用“外儒内法”逆取天下,然后转用“外法内儒”顺守天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它与西汉末扬雄的善恶混或性三品中的中性都不同,孙权的手段是忽儒忽法的权变,比如他可以做到比关羽更儒地“义取荆州”,又可以做到比曹操更法地明杀义士关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曹操的法家表面还覆了一层薄薄的儒皮,刘备兄弟的儒家内部还藏了一根细细的法芯,且都经历了一个起落变化的周期。正因为他们具有这一新的特征,所以能在性三品中暂时互容。不过仍然不影响他们法或儒的整体定位。
  关于顺守的“外法内儒”新政,诸葛亮曾向法正解释过,他在蜀国也实行了一段时间。如他先是认为秦朝太“暴虐”,汉朝又失于“宽仁”,之后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佳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从此军民安堵。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实践证明这种理念比法、儒都更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过小说主要演绎的是儒法混的中间阶段,即从“外儒内法”到“外法内儒”渐变的阶段。
  创立这一新思想的代表除了诸葛家族外,还有司马家族。但二者之间,诸葛属于新而不锐,司马属于既新且锐。两大集团的同时出现也说明它不是偶尔的个人灵感,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是时势造英雄。这两大集团尽管早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前就早已潜存,但他们不是国家的分裂力量,而是聚合力量。他们促成“三分”的做法就像孔明答张昭曾说过的道理一样,给人治病前需先给他调理,待其气脉和缓再下猛药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他们认为国家的长远发展重于一时的安定,要注意的只是对付旧势力时需用智慧,不能硬拼。他们的办法就是用性三品理论一边将三大旧势力均衡分立、关系和缓,一边自己暗中蜕变、强大,待时机成熟再回过头来将三国分而灭之。
  两大新势力的关系是,诸葛家族处在明处、低处、弱处,属于第一梯队;司马家族在暗处、高处、强处,属于第二梯队。他们首先是力合一处,共同对付旧势力曹、孙、刘,且都是希望先建立三足鼎立。但就在诸葛亮脱颖而出,决心要将三者分而灭之的时候,暗处的朋友司马却先将矛头对准了他。
  整个国家就是在他俩蜕变张力的作用下,完成了三二一趋势的对立与统一,重生与飞跃。诸葛亮和司马氏就像两派太极高手,将天下翻手是云,覆手为雨。当他们合力时,天下分;当他们对决时,天下合。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一方虽然消亡,但他们却将有效能量传递给了司马。也就是说司马的强大是因为充分吸收了前人的能量,晋朝的历史性飞跃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并非是司马一家独创。但如何利用他人,则需要大智慧。
  三、诸葛亮的宏大理想和高超手段  此前人们不明白作为超一流智者诸葛亮为什么要誓死效忠于智术浅薄的刘备和刘禅。其实他没有,从一开始就没有矢志于刘氏天下。他知道汉家“气数”已尽,王道理应更新,早在草庐躬耕时他就是“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接下来才答非所问地补充以“每常自比管仲、乐毅”。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自己称帝,是欲与诸葛瑾和诸葛诞兄弟联合打天下,最后拥小弟诸葛均称帝。在《三国演义》中诸葛均不只是诸葛亮的陪衬人物,他在自己的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吟诵的是:“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当刘备第三次至卧龙岗时,诸葛均与刘备兄弟擦肩而过之后是“飘然而去”。张飞曾说他“此人无礼!”在诸葛兄弟看来,刘备兄弟只不过是自己的垫脚石而已,世人眼中的所谓“贤相”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认识到,诸葛亮性善恶混的思想决定了他虽然夺天下时是主观利己,客观利他,但守天下却是主观利他,客观利己。其中夺天下是手段,守天下是目的。就像现代有些儒商,创业阶段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择手段,而在梦想达成之后又会按照孔孟之道将大部分的财产用作慈善。诸葛亮的这一思想虽然比不上明清时期的“人性四向”,但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是最新最好的,高于稍一安定就贪图色、名、酒的刘、关、张。
  为什么说诸葛亮有夺天下之心,而且是用外儒内法的手段呢?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没有!他在赤壁之战后就利用荆州问题制造孙、刘矛盾。先是用声色弄死了原本年轻、健康的刘琦,使矛盾激化,然后又暗中联合国内外势力(包括诸葛瑾),依次间接放倒了庞统、关羽、刘封、张飞和刘备等人。试想,诸葛亮如果是专心为刘备打天下,他会违背“隆中对”的计划而哭诉着请求刘备放弃重要战略要地荆州吗?而且还是以东吴重臣诸葛瑾的全家性命受到威胁为由,一反当初他为公不为私的允诺。就连关羽都能一眼看透那是孙权耍的低级阴谋,诸葛亮不会不知道。诸葛亮就是抓住了刘备、关羽素重兄弟之义的特性而完成了自己的“斩首”行动。属于典型的外儒内法。
  更重要的是“隆中对”当初说荆州和秦川必须两路同时进兵方可战胜强大的魏国,但诸葛亮却怂恿关羽单独进攻樊城,自己则呆在成都陪刘备享乐,而且当初调过去的张飞和赵云一个也不还回去,只拼命送给关羽各种爱听的话和荣誉证书,以封住关羽求援的嘴,使其无限膨胀。诸葛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言自明。其实在华容道时他就显露了要除掉关羽的意图,只不过是先试试而已,看看他们兄弟是否真的会“但求同日死”(立军令状还有其它用意)。试验的结果让诸葛亮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于是他后来便几次点名要关羽守荆州,而且是“非云长不可”,所谓欲抑先扬。实际上无论从能力还是性格上说赵云都更适合。比如说张辽虽能力不及却因为心态好而守住了合肥,他就是作者为云长设置的对比人物。另外,出事前由关羽、刘备潜意识产生的噩梦“黑猪咬足”、“神人击臂”也同时指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客观上帮助刘备建立蜀国,主观上则是为了形成了对诸葛家族一方有利的三足鼎立之势。因为失去荆州和关羽也就决定刘备失去了晋级的基础,而自己则依旧可以通过东吴兄弟的配合实现从秦川和荆州两路夹攻。但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现了另一个蛰伏多时的人外之人――司马懿,他用同一类型但更精良的武器将他淘汰了。其中,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变故就是后起之秀陆逊突然光芒四射,压住了此前为谋求荆州兵权而四处斡旋的诸葛瑾。陆逊意识到荆州地理的重要性,自领荆州牧。他采取的是对东吴有利却对西蜀不利的假联合,实观望的战略。当兄弟配合无望之后,诸葛亮又急中生智将心腹孟达这颗棋子迂回安插在了新城、上庸,权作荆州线路的替代。但不料又被司马懿及时打掉。万般无奈之际,诸葛亮只好又回过头来求助于陆逊,并自欺欺人地相信了他。最终不可避免地重蹈了关羽的覆辙,变“走麦城”为“走祁山”。在荆州配合上,自关羽――诸葛瑾――孟达――陆逊是逐渐失落的趋势。诸葛亮被司马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顺便要说的是,近期有些研究者发现诸葛亮有杀关羽的嫌疑就叫嚷着说诸葛亮是奸臣,应赶他下神坛。有那么简单吗?须知这一疑惑只要稍有细心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笔者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看“三国”时就发觉并记录下来了。但做学问不能光想着断章取义、欺世盗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罗贯中为什么又偏偏要将这个所谓的“逆贼”放在“神坛”上呢?比如诸葛亮、罗贯中真的就不如你吗?实乃是有眼不识泰山,他们都是支撑中华民族巍然耸立的脊梁,至今也少有人超越。
  四、武力禅让是促进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思想进步的潜规则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碰到“禅让”的说法,实际上它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了。最初是指舜禹的禅让,之后便异化成了“世袭”和“篡逆”两个方面。因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违背事物发展顺逆交替的自然规律,所以自从实行世袭之后,篡逆的幽灵就一直跟随着他们。实际上世袭只是阴阳顺逆中的“顺”,它能够促进物质的发展,或者说生产力的发展。与之对立的篡逆则是阴阳顺逆中的逆,它能够促进意识的发展,或者说生产关系的发展。《三国演义》中的禅让一是指舜禹式的禅让,比如陶谦对刘备;二是指武力禅让,即篡逆。罗贯中本质上也不赞同舜禹式的禅让,认为它过于主观、模糊,一般人把握不了它,没有普及意义(从陶谦不识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