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中,是18小于12小于14吗?

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1小时=()分1分=()秒

  2、180分=()时120秒=()分

  3、1时30分=()分1分55秒=(115)秒

  4、80分=()时()分160秒=()分()秒

  5、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6、时针指在4时多,分针指向5,这时是()时()分。

  7、6时半,这时时针指在()上,分针指在()上。

  8、上完一节课需要40(),再加()分就是一小时。

  9、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8上,表示时间为();时针指在7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

  10、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转动最快的针是()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时、分、秒)

  1、小明做一道数学口算题大约需要3()。

  2、一个人每天要睡8()。

  3、莉莉跳100下绳子用了30()。

  4、体育老师绕操场跑一圈要5()。

  三、在()里填上“>、<或者=”。

  半小时()29分1分

  90秒()1分30秒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

  2、分针跑一圈就是1小时。()

  3、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正好走1大格。()

  4、分针从3走到6,表示用了15分钟。()

  1、家乐福超市早上9:00开门,晚上8:00关门,李刚早上8:40来到超市,他还要等多少分钟超市才开门?

  答:他还要等()分钟超市才开门。

  2、王红1分钟能做8道数学口算题,那么,她能用6分钟能完成45道口算题吗?

  3、君君4:30放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做作业用去30分钟,她能在5:00准时地看《动画城》吗?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πr+2r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乘号)

  “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1、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2、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4、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5、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6、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8、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9、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M在数学里代表什么

  1)代表长度单位:米。这是英文meter(或metre)的简写;

  2)代表时间单位:分钟。这是英文minute的简写;

  3)代表千分之一:毫。这是英文milli的简写,通常加在单位前面,数值为千分之一的当前单位。比如mg:毫克;mm:毫米;ms:毫秒。

  CuA是什么意思数学

  1、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

  偶数:是2的倍数(0也是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的那个就叫它们的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1、计算300×2,可以算()个百乘2得()个百,也就是()。

  2、计算13×3,可以先算()×3=(),再算()×3=(),最后算()+()=(),所以13×3=()。

  3、40×5=()。

  4、14×2=()。

  1、20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4、13×2和2×13的积相等。()

  三、计算题。(口算)

  1、学校买来20个羽毛球,每个羽毛球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工程的修一条水渠,每天修70米,修了9天修完。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3、我有24元钱,姐姐的钱是我的2倍,姐姐有多少元钱?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

  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

  第三课时 花边有多长

  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